其中就有他四叔家里的娃娃小年生。

还是刘胜男拿出糖果来发了出去,才拯救了自己的儿子。

林晚就牵着小年生的手,跟在大人身后走。

年生被大家嘴里的天才哥牵着走路,看着一众小伙伴们的羡慕的眼光,心里骄傲极了,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天才哥,你给我带礼物了吗?”

林晚:“……喊三哥!”

“哦,三哥,你给我带礼物了吗?”

“你考高分了吗?”

年生:“……三哥,我不要礼物了。”

林晚好笑的揉了揉他的脑袋瓜子。年生脑子不笨,反正比他当年确实好一些,不过考试就是考个中等成绩。

等林家大人都进屋里了,小年生又跟着小伙伴们吹牛去了,“天才哥是我三哥!他对我可好了。我妈说了,我是他滚床滚出来的。”

小娃娃说的乱七八糟的,但是不妨碍其他小朋友继续羡慕他。

当然,也有比较明白的小朋友就问了一句,“你是他滚床滚出来的,那你是不是和天才哥一样聪明?”

“……以后会的。”小年生肯定道。

没错,他不是不聪明,只不过时候未到而已。

屋里,林爷爷和林奶奶是被簇拥着往屋里走的,大伙儿带他们去看房子。

房子是林国栋和林国强他们帮着找人建起来的。上下两层,一共四个房间。地面都铺着水泥。墙面也用石膏刷白了。在这会儿可算是豪宅了。当初建好之后,亮瞎大伙儿的眼。房子完工后,平时除了打扫卫生之外,其他时间都是空着的。

这几天因为知道他们要回来,村里人还来帮着大扫除了,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里面的家具也是找的老木匠打好的,很是齐整。这会儿村里人都搬凳子过来凑热闹。向林国安他们说起当初建房子时候的乐趣事儿。

比如说挖地基的时候竟然挖出了一枚铜钱。这是好事儿,说明住这屋的人肯定要发大财的。这枚铜钱如今就挂在林晚家里的堂屋里面。

林晚瞅了瞅,还是康熙年间的,心道也不知道是他们家哪位老祖宗偷偷藏着的私房钱被挖出来了。

林家两老还有林国安两口子看完房子之后都觉得挺满意。林国安对自家大哥二哥,以及村里人表示了感谢之情,还拿出瓜果来让人吃。

村支书的儿媳妇,也就是林大虎和林小虎他妈道,“咱晚生可真是出息啦,那报纸我们都看啦。我爸说要在咱们村里弄个啥宣传栏,以后专门宣传晚生的事儿。”

林家两老一听,顿时满脸骄傲,“那多费事儿啊。”

又有人道,“咋费事啊,不费事儿。这是咱们村里的光荣。现在咱走出去,哪个村子不羡慕咱们哟。去年换了新的镇书记来了,还特意来我们村里参观呢,说咱们村里学风好,是镇上的人才培养基地。”

“对对对,现在别的村里的大姑娘都想嫁咱们村里的小伙子,说咱村里生的娃娃聪明,有出息。”

“这都是咱晚生的功劳。”

林晚:“……”

三婆问道,“咋今天又换车了,是上次晚生爸说的自家的车?这看着好洋气哟。”

“不是,那是人家省里的车。”说起这个,林奶奶更骄傲了。“省里的干部人好,特意送咱们回来的。给咱开车的那位,还是人家省里书记的司机呢,人家书记真客气。”

省里书记……

这种大干部,听都很少听,这两位竟然还是坐着人家司机开的车回来的。

村里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两老。

林奶奶又道,“那车是咱自己国家做的,还是出口车呢,知道啥是出口的不,就是卖给洋鬼子的。”

夏生老实巴巴的提醒道,“奶,那不是洋鬼子,那是外国友人。”

“啥友人啊,我就爱叫他们洋鬼子。”以前欺负她们国家,现在欺负她孙子,都不是好人。

甭管是洋鬼子还是外国友人,在大伙儿的心里,那都是很有钱的人,很不得了的人。晚生他们竟然是坐着外国人坐的那种车回来的,和外国人一样厉害了。

突然,林爷爷又掏出了自己的手机,看了看时间。

其他人看到了,立马问道,“哎哟,老哥,这是啥啊?”

“哦,手机,”林爷爷淡定的放到了口袋里面,林奶奶就开始吹了,“这手机知道不,就是报纸上那个,我孙子做的!隔着老远都能打电话呢。洋鬼子都用咱这手机,他们做不出来!我孙子做的出来!我也有一个呢。”她也掏出自己的手机出来给大伙儿瞅瞅。

这消息可把大伙儿又砸晕了。

知道晚生做了啥手机来着,他们其实看不大懂报纸上的事儿,只知道是做出来了很厉害的东西,要不然国家不会这么吹。

但是这会儿听到外国人都做不出来,只有晚生做得出来,那岂不是说明晚生比外国人都聪明吗?

这一瞬间,高大上的外国友人在大伙儿心中的逼格降低了。林晚的地位无限拔高,看他的时候都是仰望的。

老林家咋就生出……这么这么厉害的娃娃呢。

他们肯定没想错,肯定是文曲星下凡了。只有这一个解释。毕竟他们林家从祖辈到这一代,就出了晚生这么一个聪明种子!

林晚一下子就感觉到自己被千瓦灯光照射的感觉,浑身不自在。

村里人一直在老林家这边待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才不舍的陆陆续续的离去。还说着两天后晓春出嫁的时候,她们是要过来帮忙的。

等林家人走了,老林家人就在一起吃饭。

因为今年开始养殖了,二叔家里也参与了,眼看着日子过好了,夏生念书也很聪明,所以张秋燕总算没有沉着脸了。就是问了一句冬生咋没没回来。

林晚就笑着道,“二婶,冬生现在出息啦,他要跟着师傅参加展览会,就是政府组织的,给国外的人展览看的。他们做的东西拿出去卖给外国人。冬生要去见世面,没时间回来。”

听到这话,张秋燕果然露出惊喜的神色,“真的,我们冬生还能去那地方,他不是学做家具吗?”

林晚道,“做家具也能做的出息啊,做好了就是大师傅了。人家称大师傅为艺术家。”

林夏生高兴道,“妈,艺术家就是特别厉害的。让人尊敬的。”

张秋燕激动的红了眼睛,她从来没想过,做家具还能让人尊敬的。

林晚道,“冬生说今年过年要回来呢。”

“不回来也成,让他好好学,学出息。别惦记着咱们。”张秋燕立马道。和儿子回家比起来,她更乐意儿子出息。

她主动的给林国安倒了一杯酒,“他叔,你喝酒。多吃菜。”

林奶奶哼了一声,“这会儿知道老三对你儿子的好了吧。”

张秋燕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李春霞也道,”他叔,我也谢谢你了。晓春都是多亏你了。”

林国安笑眯眯的喝了酒,吃了菜,“是挺不容易的,但是孩子出息,我也高兴。”

因为孩子们出息,这顿饭大伙儿都吃的高兴。

要说唯一有些惆怅的,反而是四婶王小英了。

王小英同志对于自家儿子这普通的成绩很是着急。毕竟大房二房都有几个娃,总有一个出息的。她就生了这么一个,是准备学三房优生优育的,结果……

于是吃完饭之后,王小英同志就找了刘胜男这位教育学的研究生,请教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成才的问题。

刘胜男看了看小年生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王小英:“……”

林晚立马道,“我妈的意思是,笨鸟先飞都能赶着前面去,笨的人勤快点儿也能弥补先天不足,更何况是咱们年生这样聪明的娃娃呢。只要他肯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的。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勤奋,要不然一切都白搭。”

刘胜男:“……”

她不是这个意思,她的意思是,这娃不聪明,没天分。还是要勤快点儿才行。

不过她儿子开口,她也只能顺着说,“没错,最重要的是勤奋。”

林晚道,“我回头再给年生一份学习的方法,看看对他有没有用。不过还是要自觉的学才行,四婶,你要多操心了。”

王小英这心里总算是松快了,激动道,“我必须操心啊,我一定好好的管教他,让他每天都给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不指望他和晚生一样聪明了。”想的不敢想了。

“我就指望他能够考个大学,当个大学生就成了。别学我和他爸一样。现在还在学习,就为了以后有个好的发展。”

刘胜男对此深有体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她这会儿还在悲惨的学习中呢。

“没错,孩子要从小教育,我们晚生当年就是这样的。年生的教育一定要抓紧。”

正在外面和大伙儿吹牛的年生顿时打了个哆嗦。

☆、第260章 第 260 章

因为一切都准备好了, 所以林家人也就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就将婚宴的事儿都准备好了。

这次林晓春嫁人, 家里置办的还算体面。林国栋两口子拿出了所剩不多的积蓄,仍然给大闺女置办了棉被,缝纫机,打了几口大箱子。这在乡下来说算是不错的了。至于阿亮之前给的一千块钱的聘礼,两口子一分没要,全都还给了两个孩子。

他们已经从闺女嘴里知道了老三对他们闺女和未来女婿的安排。那是一条好的前程,但是也要花钱的。

大闺女以前没念书, 又吃苦头了,他们心里觉得亏欠, 更不会要闺女的彩礼钱了。

办喜宴这天,林晚他们也穿的喜庆的颜色, 跟着前前后后的搬嫁妆到阿亮借的小卡车上去。除了他和秋生,还有夏生,连小年生也上阵帮忙了。

这是在婆家人面前展示一下肌肉, 告诉他们新娘子的娘家是有好几个兄弟的。

好在新娘子的婆家也不敢瞧不起林晓春家里是农村的。

不说林家那一堆的出息人, 就说阿亮能有今天,也算是拖了林家的帮忙。现在林家三叔又要扶持阿亮一把, 阿亮老娘自觉比媳妇这边还低了半头, 迎亲队伍出发的时候,就嘱咐了好几遍, 让他们对林家人要客客气气的。别惹得人家娘家人不痛快。

至于林家这边的送亲队伍, 那也是和和气气的。于是两边的人倒是相处的非常的融洽。

因为嫁人嫁的远, 这次婆家迎亲的这边还弄了一辆小汽车过来了。车子虽然旧了点儿,但好歹也是小汽车,再加上那一车子的嫁妆,林晓春算是上林村这么多年来,嫁的最风光,最好的一个了惹得村里不少还没嫁人的大姑娘羡慕不已。

林晓春以前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么一天。这会儿出门的时候,哭的停不下来。给爷奶和爹妈磕头之后,愣是还要给林国安和刘胜男磕个头。

她知道,如果不是三叔的照顾,她老早就随便的找了个汉子嫁人了。更不可能还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送嫁的时候,林晚他们几个兄弟姐妹,包括林国安两口子,都也出发跟着一起去省城了。一来是作为娘家人要去婆家那边送嫁。二来也是顺便去省城的房子看看,顺便在去外婆家看看老人。

于是迎亲队伍出发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两辆崭新的小汽车。

一路上可谓是风风光光的。

车上,林晓夏也是红着眼睛,感慨道,“看到晓春姐这样真好。”

“晓夏,你要是想嫁人,你也可以去的。”林秋生笑着打趣道。

林晓夏抿嘴一笑,道,“我还早着呢,我不想嫁人。倒是你,你啥时候娶媳妇呢。别耽误人家小姑娘了。”

林晚一听,顿时知道有八卦了,兴致勃勃道,“秋生有对象了?”

林秋生脸一红,“别瞎说。”

“咋瞎说呢,你这年纪,有对象正常啊。”

林秋生同志可是比他大了三岁呢。

这会儿已经是二十岁了……虽然还在念初二,但是年龄在这里,确实也是应该娶媳妇了。

年生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看过那个大姐姐,是咱小学老师。长的可白了。就是胖了点儿,我妈说有福气。”

林秋生:“……”这小子咋知道这么多?

林晚一脸八卦道,“快说说,咋认识的?”天啊,他兄弟竟然有对象了,感觉自家的猪开始拱白菜了。

林秋生扭扭捏捏,不好意思道,“我在镇上念书的时候认识的,人家娟子是镇上的人,有次我去镇上供销社买书的时候,就碰上了,说了两句。人家挺好的……我是准备着,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然后,然后就那啥的。”

“不考高中了?”林晚诧异道。

“不准备考了,主要是我觉得我成绩一直平平的,考上高中也考不上大学。这不正好村里搞养殖吗,我觉得这个好,所以平时也学了你留下来的书,觉得挺有趣的。我准备就好好的学这门手艺,以后我就靠这个吃饭了。我都二十的人了,该要成家立业,养爹妈了。我又不准备去城里坐办公室,初中学的知识够用了。”

事实上也算是冬生的出走,给了他一个启示。他这样读书不出挑的,念出来也没出息,还不如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林晚听到秋生这么说,竟然觉得挺有道理的。

要不然等秋生念完高中,再念完大学,还要好些年呢。到时候大学生学历也不一定能分配到好工作。更重要的是,就算分配了工作,工资待遇不一定能让你日子过的很自在。如果秋生年纪小还好说,可以熬资历。但是秋生年纪比同届的人大太多了,很吃亏。

还不如学一门手艺。

养殖业一直到未来很多年以后,都很吃香的。

以前是担心秋生不念书要留下来种庄稼,现在他有了别的出路了,林晚也挺支持他的。

不过他摸着脑门一算,然后一脸古怪道,“那岂不是说,你明年就能结婚了?”

他就是这么随口一说,结果秋生脸一红,“这么打算来着……”

林晚:“……”

夏生道,“三哥,我二哥在外面有对象不?”

“应该没吧。”冬生也挺忙的。

年生道,“那你呢?”

“没!”林晚坚定道。“咱还小呢,不着急。”他绝对不会说自己差点儿被人使美人计了。

“啥啊,我们学校都有处对象的。”年生道。

林晚:“……别瞎说吧,你们才多大啊。”

“那有啥啊,我都看到了,人家手牵着手往学校走。还帮着背书包呢。”小年生说的头头是道的。

林晚听的满头汗,觉得很有必要再提醒一下四婶,一定要好好的管着年生,要不然这小子估摸着能早恋。

这小子看来智商也不算低啊,估摸着心思是没放在学习上面去。尽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车子一路到了省城里面,还在大街上引起了一点儿小热闹。毕竟这年头几辆车送嫁的队伍,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儿了。

晓春婆家这边算是挣足了面子了。对林国安两口子更是亲亲热热的招待了一番。

阿亮妈更是对着林国安保证,以后对林晓春会如同对亲闺女一样疼。

这种口头的保证,林国安全都当放屁一样的听了,但是脸上还是挂着笑,“那我肯定放心,毕竟都是在一起的,我看得见,不担心。”

吃完喜酒之后,刘胜男和晓夏去房间里面陪着晓春说了一会儿话,这才辞别李家人,坐车回自家小院这边了。

让晓夏他们在这边休息,刘胜男又和林国安,还有林晚去了外婆家一趟。

毕竟回来了,总要去看看,总不能过家门不入。

这次他们回来的突然,刘家这边完全没有准备。大舅妈知道他们回来之后,就闹着要去买菜招待他们吃晚饭。

刘胜男就道,“不用了,我们这还要赶着回乡下去呢,毕竟家里刚过喜事,我们在待在外面不合适。”

刘妈也不是个扭捏的人,听到这话就让儿媳妇不用去买菜了。倒是拉着林晚说话,“那报纸我们都看了。我留了好多张呢。真出息啊。你妈比我会教孩子。”

林晚笑着道,“我妈毕竟学了这方面的知识的,她现在是教育学的研究生呢。”

刘妈就想起刘胜男之前说要考博士的事儿,问道,“学习咋样,考博士的事儿可不能放松了。”

刘胜男:“……一切都在准备当中。”

“可要好好准备,晚生都是博士了呢。”

刘胜男听到这熟悉的念叨声音,虽然没有排斥的感觉了,但是依然觉得头皮发麻。

大舅和大舅妈虽然坐在边上,但是也没说上什么话,都是刘妈一直问他们在京城的生活。知道林国安现在发展好,林晚也出息,刘胜男也上进,她脸上也越来越高兴。一向板着的脸也松快了很多。还让刘胜男以后少回娘家来,有时间就多学习。

“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在念书,不好好珍惜时间,你是准备学到七老八十才考个博士吗?”

刘胜男:“……”

林晚:“……”总算知道他妈说话怎么那么容易气人了。这都是有遗传的。

临走的时候,林国安还要偷偷塞钱给刘妈,让她当零花钱用。

刘妈没要,退了回去,“我有退休金,够花的。我这个年纪,实在没花钱的地方。当初我没同意你,这会儿也不会要你来养我。要不然好处不都被我沾光了,我还要这张老脸呢。”

林国安道,“这说哪儿的话,您好歹也是胜男的妈。我能不孝顺?”

刘妈道,“你要是真想着胜男的好,以后就算再出息,也要念着她当初为了你,和娘家断了亲的事儿。念着她跟你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头。好好的对她一辈子。”

听到刘妈说这话,林国安这心里才算是觉得面前这位老太太是他的亲丈母娘了。

他郑重道,“我对胜男那是一片真心,当初儿子没出息,娘家人也闹翻了,我都能稀罕她,现在娘家有人了,儿子还这么出息,我还能对她不好?我可不做蠢事。我这辈子都要对她好。”

刘妈听出林国安这话里的意思,好气又好笑,“我当初真的没骂错人,你这人,滑头。”

林国安拿出气自己亲爹妈的劲头,继续道,“不滑头,我能娶到胜男吗?”

刘妈一辈子刚强,就是没碰到这样不要脸的人,抿了抿嘴,“回去,不是要赶路吗,赶紧儿回去吧。”

等林国安从屋里出来了,刘胜男也和大舅妈寒暄完了,两口子带着林晚往外面走。

刘胜男问道,“你和我妈说啥悄悄话呢?”

“没事,她就问我当初是咋娶到你的。我就说,我天天好吃好喝的哄着,好话骗着,就娶到了。把你妈气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