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赫连翊瞪眼:“还磨蹭!”

景七暗暗叹了口气,觉得自己有点窝囊。

拾掇好了自己,贺礼之类的有平安早打点好,也不用他多操心。景七想起了什么似的,吩咐道:“平安,替我跑趟巫童府上,问问他家主人赴宴不赴,去的话便邀他同去。”他顿了顿,回头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赫连翊,又道,“跟他说太子殿下也在。”

平安应声去了,心里虽然怨气不少,不过质子府那里,他早就跑熟了,连那帮凶神恶煞的南疆武士都看熟了他,脾气最暴躁的,那个叫阿伈莱的上回都勾肩搭背地请他喝了壶药酒——当然,知道里面泡得是五毒以后,回来吐了个底朝天。

赫连翊脸色看不出喜怒,有意无意地说道:“你和这位……巫童走得倒是近?”

景七微微侧了头,避开他打量的目光,轻描淡写地说道:“不也是皇上的意思么,皇上还希望太子殿下能和巫童多多亲近呢。”

赫连翊虽然觉得南疆巫童手段诡谲,成日里蒙着脸,妖里妖气不像好东西,却也不愿意凭空树敌,而这人似乎有赫连沛护着,这些年凭赫连钊百般针对,竟抓不出他的把柄。

乌溪深居简出,极少和外人打交道,除了当堂戏弄简嗣宗,基本上不与人来往,老二赫连琪倒是总惦记着这人,谁知道踢到铁板一块,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赫连琪难得放下身段讨好什么人,颇有些锲而不舍的意思,可惜巫童家门槛太高。

这么一个摸不着深浅的人,赫连翊自然不愿意他被赫连琪拉为助力,若是他恰好和景北渊私交不错,倒是就算不是助力,也不会是个阻力。赫连翊心里转了几个弯,脸上笑了笑:“什么父皇的意思?你这点心眼全用在正事上多好?正好,我也时常好奇这位巫童,只是大概人家不愿意理睬我等凡夫俗子,你若相熟,不妨引荐。”

“熟什么,邻里而已,给面子就不错了。”景七虽然说得不在乎,心里却笃定了乌溪一准会出来。

这几年间,虽然他见乌溪的次数不比赫连翊多,对这巫童的脾气,却也摸出几分规律来。比如这小孩平时是个不爱惹事的,但是谁要是惹上他,甭管天王老子皇亲国戚,也先出了气再说,是个睚眦必报的;反之呢,要是谁对他好,他反而觉得不自在,总有点怀疑别人对他好是心里有所图,小心得很,别人给了他好处,他要么不接着,要么必然马上托个别的事,把这人情还了。

中原人讲究礼尚往来,可这往来之间,要有个度,比方说别人家给送来半篮子鸡蛋,自家就不好立刻回给人家一屉包子,否则那就是物物交换,撇清关系,表示不愿意和人家交往,有些看不起对方的意思。一定要记着这人情礼,要过一段日子,再不动声色地奉还回去,才算“往来”。

乌溪只知道中原人讲究“礼尚往来”,却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在别人眼里那是失礼之极的。

不过景七算是不多的明白他的,只知道这孩子不大会办事,大概和他那大巫师在山沟里待得时间太长,听说跟着大巫师修行,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见得,看来也不怎么懂人情世故。

尤其他们那边人都比较豪放,想怎么就怎么,不满意直接张嘴就说,大概也没想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东西。

乌溪虽然直觉上不大愿意和景七来往,但是想起不管出于什么心态,那日提醒自己的话算是有几分真诚,总觉得欠了景七一分,推拒赫连琪倒是痛快,可是推拒起这位南宁王,就总有些不忍。

那边时不常地送东西过来,也是好意,不好不接,基本上每次送了东西过来,乌溪就要全府搜刮一回,找些差不多的东西送回去。

一开始平安也挺无语,觉得去质子府送点家常的小玩意儿,就好似赶集似的——抱只鸡走,必定要换几斤大米回来,后来知道他家做派,也见怪不怪了。

正好头天景七进宫请安,见了宫里南疆送来的贡品新奇,赫连沛也大方,当即赏了他不少,回来他就捡了点小玩意儿做了顺水人情。

这可把乌溪愁坏了,那东西说起来并没有多值钱,可路途遥远,京城里毕竟是见不着的,又是他家乡的东西,这里面寄托的东西,就不知能用什么价衡量。

这该怎么回礼?

平安第一回送东西没拿回点别的来,莫名地心里还有几分得意。

景七估计自己相邀,又说太子也在,那边巫童估计巴不得借着机会“给面子”出来,全当换了上回的人情。

他自打听说陆大学士过寿遍邀群臣开始,就知道赫连翊肯定会拽着他一起,于是开始琢磨怎么让赫连翊和这巫童见上一面——

哪怕只是同来同往,给外人看见,心里也会生出几分心思来,管他是不是误会呢?反正赫连翊这人心有九窍,自然会顺水推船,乌溪估计连朝中有什么人都弄不清楚,到时候恐怕糊里糊涂地就上了太子的贼船。

虽说对赫连翊已经没了前世那般心思……景七看着暗自打起小算盘的赫连翊,有些感慨,可毕竟大庆能否中兴,还要指望这个人啊。

活了多久,他也究竟是大庆的人——有些事看得淡了,可有些事,是不得不往心里走一走的。

第十二章 铜皮铁骨

景七在一头扎在王府四五年,虽说两耳一直听着窗外事,更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外边的人,对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传说中深受帝宠的小王爷还是不大熟悉的。

他本来属于那种安分不大下来的人,轮回了七世,在人世的世间总共加起来不过四十余年,余下几百年,尽是在三生石畔枯坐,生生的把这性子给磨了出来,否则要是依着他第一世来,哪怕让人误会他狐仙俯身,也难在王府隐居似的过这么久。

算来他这时已经满了十五岁,可以上朝听政,不算稚龄少儿了,少年失怙,偶尔说话言语什么的老成些,别人也不会太惊诧,所以被赫连翊一叫,就顺水推船地出来了。

乌溪果然不负所望,抓紧一切机会还他人情,“两不相欠”好像是他几年来追求的唯一境界,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听见有人来报,说南疆巫童到访。

赫连翊伸手在他肩膀上戳了戳,笑道:“你这面子,倒比我那挖空心思讨好人家的二皇兄大得多。”

景七端着茶碗的手轻颤了一下,微微挑起眼看了赫连翊一眼,见他只是说笑,没有别的意思,才放下心来,暗暗自嘲自己也太风声鹤唳了些,随意地说道:“邻里邻居的,就一条狗天天打他家门口过,也该开门扔个包子了,总不至于太子殿下在的时候我去请,他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赫连翊横了他一眼,又屈指在他头上弹了一下,笑骂道:“胡说什么?”起来整整衣襟,“走,随我去见见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巫童。”

乌溪其实一出门就后悔了,可惜已经回复了平安,对于他来说,别管答应的是谁,只要答应的事情,那是死都要做到的,只得硬着头皮带着阿伈莱和另一个侍卫奴阿哈两个去王府。

南宁王乃是大庆第一异姓王,先帝平乱时,和景七的祖父景瑞是过命的交情,后来景瑞为先帝而死,先帝感其忠义,亲自将景琏宇抚养长大,又封了王。景琏宇和赫连沛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又是一路不着调的货色,倒还算个知己,据说当年景琏宇迎娶的王妃,也曾是赫连沛的心上人。

后来自知佳人心不在自己这里,还大度得亲自赐婚二人,也算一段手足情深的佳话。

因此南宁王府乃是以亲王的规格建成的。在乌溪眼里,就是一个字——大。

南北走向,两门大开,庭院极深,楼阁假山俱全,府墙高耸,前殿、后寝、后照房和东西配殿一应俱全的,要是没人领着,恐怕要在里面迷了路。

巫童的质子府虽然离王府不远,也是紧挨着皇城的,却因为他身份品级尴尬,又加上归置得仓促,显得寒酸了很多。

可是进了王府走了一阵子,乌溪才发现,这王府大是大,里面却非常安静,除了偶尔有几只没来得及飞走的鸟叫,和院子溪流的水响,几乎听不见人声,往来不过几个打扫庭院的粗使下人,见了他也不惊讶,都是停下手里的活计,给他行了礼,站立在一边,等他过去以后,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

颇有些宠辱不惊的意思。

带他们进来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厮,长了一双笑眼,瘦瘦小小的,却很机灵,一路上看乌溪悄悄打量王府,便开了话匣子,这里是做什么的,那里是做什么的,那棵树掉了好多叶子主子不让扫,那边的杂草长得虽凶,主子却说有意境不叫拔。

活泼得很,又不吵人,乌溪盖在面纱下的脸随着他放松了些。

他并没有等多久,茶刚端上来,就看见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进来。

走在前边的一个,弱冠年纪,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大气不凡,一见了他就先拱手:“巫童来我大庆已有好几年了,孤竟一次未曾拜访过,罪过罪过。”

乌溪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站起来,心里知道,这个就是大庆的太子了,是未来的皇帝了。

赫连翊他不是没见过,只是印象不深,好像这个年轻人很少在众人面前说话,也没什么排场,来往都不大引人注目,对人也很礼貌,反而不像大皇子赫连钊那样趾高气扬,好像自己已经是这江山未来的主人似的。

他点点头,用南疆的礼节行了个礼:“太子殿下。”

——本来也不熟,再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赫连翊一愣,心道这南疆巫童果然有些孤僻古怪,见了人打个招呼,连寒暄几句都不会,就那么冷冰冰的,木头一根似的站着。

景七嘴角抽了抽,也没吱声,只是礼节性地对乌溪拱拱手,站在一边,听着赫连翊单方面的寒暄,和乌溪木然的偶尔回应,看赫连翊长袖善舞怎么对牛弹琴,幸灾乐祸得觉得天气晴好。

一行三人出了门,上了马,一同往陆大学士那里走。

赫连翊和乌溪并肩而行,景七略微在后边半个马身的地方,安安静静地缀着,不怎么言声。

赫连翊有些摸不准这巫童到底是什么意思,陆大学士乃是当今文臣之首,虽然年纪大了已经上了折子要告老还乡,毕竟是桃李满天下的,在大庆朝中影响可想而知。

今日他名为过寿,大家伙心里也清楚,这是要离京回老家养老、功成身退,算是送别了。朝中但凡有点脸面的都请到了。

这时候巫童不去便罢,可他不但露面了,还同自己一路并肩而来,这叫赫连琪看见了,会怎么想?

可……赫连翊偏头打量了一番旁边并辔而行的这个人,可他既然这么轻易地就被北渊叫出来,不应该有靠拢之意么?

为何态度又这么敷衍?

赫连翊惊异不定,摸不准这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景七早将他神色小动作揣摩透了,一眼看穿他心里在琢磨什么,忍不住微微低下头,掩住脸上一点忍俊不禁。

——事实证明,太子殿下其实是想多了。

虽说赫连沛给乌溪请了西席,可哪个正经的士大夫想做这种人的师傅?万一一个不小心再惹恼了他,岂不是要闹出当初简嗣宗那样有辱斯文的事?

后来好容易编排了个年轻的翰林过去,一进巫童府,便被府上四处放养的毒物吓掉了半条命,战战兢兢地进了屋子,房梁上“啪嗒”一声掉下一条葱绿的一指粗的小蛇来,当即吓得两眼一翻,险些去见了先圣。

便再没人敢上门了,赫连沛点谁谁告病,没法子,只能送了批书过去,叫那巫童自学成才。

可见乌溪也是不大用功的,赫连翊文绉绉客客气气的话,他有一多半听不大明白,只知道虽然都是好话,却没几句不是废的。人家没有恶意,也不好不理人,就在那里木头木脑地答应着,听见问句和陈述之言就点头,听见感慨,就接一句“不错”。

景七一边看着觉得挺有意思,不防乌溪突然回过头来,认认真真地说道:“前些日子你送来的东西很好,我还没有谢谢你。”

景七忙道:“不过些物件,不足挂齿,若能一解巫童思乡之情,也算功德一件。”

乌溪想了想,说道:“我在家里……不玩这些的。”

景七再从容装相,也不由僵了一下。只听乌溪又道:“不管怎样,还是谢谢你了。”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景七觉得,这小兔崽子长了这么大竟没有一点长进,实在非常不可爱。

赫连翊再怎么说也是当朝太子,没有早去等着宾客的道理,三人踏入陆府的时候,各路宾客都到得差不多了,一见了这三人,连主人在内,都忍不住愣了片刻,一时间人群中低声交谈的声音竟低下去了,目光都集中在赫连翊和乌溪身上。

赫连翊倒是从容自在,乌溪却觉得被这么多人盯着——还用那种讶异、揣度、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种种的神色——很不舒服。他脸挡在面纱下看不分明,脚下却略微迟疑了一下。

赫连琪的嘴角机械地牵扯了一下,略低下头,假装没看见赫连钊看笑话似的目光,掐着酒杯的手紧了紧。

陆仁清陆大学士忙带领众人迎上来见礼,对赫连翊道:“参见太子殿下,老臣何其有幸,得殿下亲临!”

赫连翊虚扶了他一把,口中道:“不敢,陆老面前,孤也不过是个后学,倒是来得晚了,对不住啊。”

他瞥见陆仁清偷偷打量乌溪,便侧身指着乌溪道:“陆老面子不小,瞧瞧这是谁?”

陆仁清看见乌溪也有点头大,这巫童的名声实在有点……可是太子殿下带来的人,总不好不给面子,便抱拳道:“难得见着巫童一面,老臣这三分寒舍蓬荜生辉啊。”

乌溪对这老头子根本没印象,纯粹被景七设计来的,也不知道他是谁,也没说什么,点点头,手置于胸前,行了个见长辈的礼。

陆仁清只道他傲慢无礼,心里不喜,却不好表现出来,一眼瞥见一边静静站着的景七,迅速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道:“这是……小王爷!”

景七笑嘻嘻地说道:“难为陆老还记得后辈。”

“怎么不记得?”有对比才知道好赖,陆仁清此时觉得笑眯眯的景七和冷冰冰的乌溪比起来,显得特别可爱,于是分外热情地道,“几年不见,小王爷这气派越发俊朗了,当为我大庆俊杰啊!”

赫连翊微垂了目光,景七仍不动声色地嘻嘻哈哈地和陆大学士说话,两人心中同时想——陆老,您老眼昏花了么?

陆仁清将三人引至上座,别人没说什么,赫连琪却站了出来,脸上带着叫人心里凉飕飕的笑容。

景七脚步一顿,悄悄伸手,拽住乌溪的衣角。

第十三章 乌溪兄弟

赫连琪这个人,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有点妖里妖气的。

年纪轻轻的一个人,没事老喜欢弄点丹药什么的,身后常年跟着个骨瘦如柴的老道士,老道士一双三白眼,下巴尖得锥子似的,两颊干瘪,叫人一眼见了就觉得不像好人。

赫连琪长得绝不能说不好,乍看上去还隐隐有种让人惊艳的感觉,可是就是这个看上去翩翩风度的青年,却是比赫连钊更要命的对手。

说到底,赫连钊虽然耍狠,可他是个粗人。

景七突然拉住乌溪,却把乌溪吓了一跳,他素来不容人近身,除了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之外,也是因为身上养着毒物——比如手腕上就缠了一条剧毒的竹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