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乌溪才平铺直叙地道:“赫连翊以为你死了,你若想回京城,便是欺君。”

景七皮笑肉不笑地道:“大巫不会以为南宁王府这么多年来,总共就京城这点家底吧?不瞒你说,别的东西我没有,本王名下田庄还是有几座的,铺子也是有几家的,如今若去洞庭带打听打听,水儿打着七爷字号的当铺银庄,若本王去,都受得他们声大掌柜——只是还望大巫把我们府上的大管家放出来。”

平安处理好王府的“后事”,其实就乔装打扮地跟在随行的队伍里,只是乌溪下意识地将景七和他隔离开来,想不到竟还是被人知道了。

精明全都用在用不着的地方上。

乌溪一时无话,只听景七接着道:“怎么着啊大巫,还叫本王拿银子去赎人么?往后都是要吃江湖一口饭的,给人方便,也是给自己……”

他没说完,乌溪终于没耐心听他废话了,俯身抓住他腿弯,竟将他打横抱起来。

景七立刻闭嘴,紧张地抓住乌溪的肩膀——他可不是细巧的姑娘家,便是不胖也不可能没分量,就生怕乌溪手滑。

乌溪到底功力深厚,抱着这么个大男人竟也不算费力,大步走回去,低声吩咐道:“把车门打开。”

车夫忙将车门来开,乌溪一直将他抱上车,又吩咐道:“赶路,没我的命令不要停。”

随后竟自将车门甩上,把干围观者的目光隔绝。

吆喝一声,人马继续前行。

乌溪人坐下,却并没有把景七放下,漆黑的眼珠在景七那张吓得有些发白、气得有些发青的脸上定定地盯了一会,才低低地,如叹息似地道:“我只是……不知道该跟你说什么。”

景七的脾气本就多半是装出来的,一听,登时呆了呆,觉得自己装得过火了,愧疚感就从心里咕嘟咕嘟地冒出来。

才要开口说话,谁知随后乌溪又用那种语气接着道:“我,要是掐死你,是不是以后心里就没有这么不上不下的感觉?”

景七的话就卡在嗓子眼里,十分哑口无言地看着他,尤其乌溪只手还正好在他脖子附近逡巡不去,半晌,才挤出一句话:“年轻人,冲动是魔鬼。”

乌溪若有若无地笑了一下:“你反正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活着,也不在乎死了,赫连翊觉得你金贵,可你其实也不在乎金贵不金贵,一天到晚凑合着过,混日子就行了,不在乎自个儿,自然也不在乎我,……”

他这些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口,就觉得胸口涌上难以抑制的委屈,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那些昼夜行军的日子,那些在景七重伤昏迷的时候、整宿整宿地看着他睡不着觉的日子里压抑的东西,便一股脑地全都要争先恐后地出来,他的话哽住了,试图将那些情绪全都咽回去,赌气似的不想给他看见。

一条手臂紧紧地勒住景七的腰,像要把他的腰给勒断似的。

景七怔了一下,不禁失笑,费力地直起身来,搂住乌溪的后背,叹道:“这可是天大的冤枉,我几时不在乎你了?”

还不等乌溪说话,他便又径自笑道:“你认准我油嘴滑舌,觉着我说好话不花钱,还想让我怎么着呢?”

随后他想起什么似的,猛地推开乌溪,用一脸颇受惊吓地表情道:“大巫,以身相许本王都许过了,难不成……难不成……你还想听山盟海誓么?”

乌溪突然呛住了,脸色有点精彩。

景七愁眉苦脸一阵,颇为搜肠刮肚地道:“……本王还真没和别人说过,不过也能对付上一两句,你是想听‘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呢,还是想听‘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他话没说完,便看见乌溪脖子上一颗颗的鸡皮疙瘩跳出来,这回换成乌溪脸色白了又青,青了又白,便没心没肺地大笑起来。

肉麻当有趣——这等功力,这等二皮脸,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这一笑,却不知是牵动伤口还是什么的,疼得他微微弓下腰去,一只手按住胸口,仍是止不住的一脸促狭。

乌溪皱眉喝道:“还笑!别动,我看看。”

景七便乖乖地止住笑音,让他看伤。他脸上笑意渐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你当年问过我一首诗,还记得么?”

“唔?”乌溪小心翼翼地解下他胸口缠的绷带。

“你问我《击鼓》那首……”乌溪在重新给他伤药,感觉到疼,景七眉头轻轻皱了一下,没言一声,只话音顿顿,便又道,“于嗟阔兮,不活兮。于嗟洵兮,不信兮……死生之大,莫如聚散之重,我当时想着这句话,你却来了。”

乌溪的动作停下,却没抬眼看他,只是低声“嗯”了一下。

偏是他这样会哄人,可乌溪觉得,叫他说出这样的话来,哪怕真的只是哄自己呢,也心甘情愿地上他这个当。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已。

想着,便来了而已。

番外 后来

  一只五彩斑斓,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鸟落在了景七的肩膀上,他惊奇地和它对视了一会,只觉得人间再没有比南疆更热闹的地方了,一年四季都仿佛有用不完的生机似的。

  一个南疆少年跑过来,好奇地睁着大眼睛打量了景七一番,随后凑过去,在乌溪耳边说了两句话,乌溪点点头,回头对景七道:“我的老师……嗯,就是以前的大巫,现在我们叫他大贤者,想见见你。”

  

  景七四处乱瞟的眼睛忽然直了一下,猛地转过头去,问道:“你说什么?”

  

  乌溪道:“我和他说起过你,他早就想见见你了。”

  

  景七忽然觉得嘴唇有些发干,愣了片刻,才问道:“你……和他怎么说的?”

  

  乌溪笑道:“我和他说,你是拿着我脆指环的人。”

  

  那么一瞬间,乌溪觉得景七脸上的表情微妙地扭曲了一下,便明知故问道:“怎么了?”

  

  景七飞快地摇摇头,又点点头,再摇摇头,随后无奈地道:“我……我能不能先换件衣服?”

  他落荒而逃,乌溪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仓惶的背影,就觉得心情很好,他抬起手来,袖子里盘旋的小蛇吐着信子爬出来,缠在他的手臂上,亲昵地蹭着他,密林和山风吹过,带出说不出的温润而潮湿的泥土气息——

  这是到家了。

  

  一直以来都未曾有过这样强烈的感觉,那一刻,绷得像要断了的琴弦似的心松懈下来,整个人都懒洋洋的,说不出的愉悦,这感觉太过幸福,竟叫他恍惚间觉得不真实似的,他忍不住想,这会不会是又一场醉生梦死呢?

  于是偷偷蜷起手指,用指甲去刺自己的手心。

  疼——他便笑了。

  

  景七磨蹭了大半天才出来,将身上那件随随便便穿惯了的半旧衣衫换了一件月白的袍子,那极浅淡的蓝乍看上去有些暗,却刚好将他大伤初愈的脸色衬得莹白如玉,腰间以手掌宽的缎子束了,日光下能看见上面以银线袖得十分繁复的花纹,边上挂一块白玉佩,竟显得颇有些隆重了,偏是这份郑重,将他眉宇中那桃花眼流转间、自然带出来的轻佻感掩盖了过去,竟是有些贵气逼人。

  

  乌溪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末了也觉得想不出什么好听的词,便简单地点评道:“好看。”

  

  景七对他笑了笑,笑容却微微有些僵硬——若叫他以南宁王的身份去见南疆大贤者,那简直是可以非常从容镇定的,说不定没型没款地抱一坛子酒便去了。可……现在他怎么都觉得,这件事很微妙。

  

  前世今生三百多年,这种类似于见丈母娘一样的感觉,还是第一回经历,各种滋味,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谁知乌溪又道:“老师他人很随和,你不用紧张。”

  景七呛了半晌:“你哪只眼看见我紧张了?”

  

  乌溪笑而不语,由他自行去气急败坏。好在景七控制心智的功夫一流,片刻便冷静下来,斜了他一眼,故作从容地整整袖子,道:“你还不带路?”

  

  乌溪的嘴咧开的弧度便更大了,一言不发地走在前边,中间引起无数人惊疑的目光——那个……笑呵呵的,眼睛都弯起来的人,是大巫?

  

  南疆前任的统治者,如今退隐的大贤者正叼着他那硕大的烟斗,吧嗒吧嗒地抽着,样子极淡定,可这老头子却一会儿往门口瞟一眼,屁股底下跟长了钉子似的动来动去,可见也不是不好奇的。随后有小侍来报,说大巫带人回来了。

  

  大贤者眼睛倏地亮了,腰板情不自禁地直起来,随后顿了顿,又放软了身体,装作一副非常淡然的样子,慢条斯理地道:“嗯,请他们进来吧。”小侍打小跟着他,比乌溪在他身边的时间还长,见他这样子,忍不住暗笑,恭恭敬敬地道声是,出去了。

  

  大贤者的尊臀又忍不住往前倾了倾,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

  

  片刻,只听见小侍道:“大贤者请二位进去。”

  他那不孝徒弟乌溪说道:“好,多谢你。”然后又换了个调子,仍是平平淡淡地,语气里却莫名地含了股子说不出的柔和,低低地对另一个人道,“这边,门口有个槛,留神。”

  啧,这声气语调,都能掐出水来了——大贤者眯眯眼睛,心道这小崽子真叫人给驯服了呀。随后赶紧正襟危坐,把脸上猥琐的表情收了回去。

  

  不知为什么,景七一走进去,见了那须发皆白的老者和他手里的烟斗,又看清了那老人的眼睛,忽然就不紧张了,不但不紧张,竟还隐隐地有了某种遇见同类了似的微妙感觉,便笑起来行了个晚辈礼,先行开口道:“后学景北渊,参见大贤者。”

  

  大贤者便将烟斗放下了,也站起来,说道:“不知是南宁王驾临,老朽有失远迎。”

  他一口大庆官话竟说得十分流畅,而乌溪觉得奇怪的是,好像他老师一点也不吃惊一样。一直以来他就觉得自己的老师什么都知道,即便已经长大了,从他手里接过了南疆,他仍然觉得这可敬的老者是平生所见,最有智慧的人。

  

  可见,有时候装模作样要想装得叫人信服,也是一种智慧。

  

  大贤者一边叫他们坐,一边瞥见乌溪的表情,像看出他心里想法似的,笑道:“你那日说,你自己回去的理由,是为了拿着你脆指环的那个人,我就想,如此兴师动众,这人定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一定非权即贵,看来我虽然老了,却没有完全糊涂呢,竟猜对了。”

  他看向景七道:“只是王爷肯和我这笨徒弟来到我们这穷山恶水之地,也叫人吃惊不小,可见我这笨徒弟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景七笑道:“食君之禄,死君之事,南宁王早在京城一役里殉国,如今不过剩下半条烂命,满腹糟糠,大巫愿意收留,后学幸甚。”

  乌溪不大懂他们这你来我往地在客套什么,只见大巫的表情,隐约地觉得这句话听起来不那么顺耳,才要说话,被大贤者一个眼神瞪了回去。景七余光瞥见,只是微笑着低头喝茶——小子,你老师是怕你吃亏呢。

  

  大贤者又眯了眯眼,重新捡起了那杆烟,往嘴里一送,深深地吸了一口,又吐出来,这才道:“王爷话虽这么说,可人之常情毕竟……故土难离。”

  景七笑道:“不离开脚下尺寸之地,又怎知天下之大呢?”

  

  “天下之大?我南疆可没那么大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大贤者怔了片刻,仔细打量了景七一番,景七坦然地看着他,片刻,两只老狐狸相视而笑。

  

  后来,乌溪郁闷地发现,这两人竟十分投缘,他一开始刚到京城,曾觉得景七身上有某种东西,和大巫很像,眼下才发现,当时的感觉竟是一点错都没有的。一开始彼此试探,略有交锋的几句话罢了,便你一句我一句地打禅机似的说起一些不着边际的事,直到快用晚饭的时候,乌溪才找到机会,要告辞出去。

  临走时大贤者说道:“乌溪,我年纪大了,一辈子在这地方,也想出去看看,行李已经收拾好了,南疆我就放心交给你了。”

  乌溪一怔,回过头看着他年迈的老师。

  大贤者笑道:“你长大了。”

  

  回去的路上,乌溪终于忍不住问景七道:“我有时总觉得自己愚钝,老师说的话,十有八九是听不懂的,想不到你们竟十分投缘。”

  

  景七顿了顿,忽然神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你……怎么那么实在呢?”

  

  乌溪挑挑眉,只听景七叹了口气,实话实说道:“我和他什么都没说,从我嘴里出去的话连我自己都不明白。”

  乌溪就愣住,景七摇头笑道:“你那老师也一样,他自己都不懂的话,你怎么能听得懂?哄着你玩罢了。这日子过着,哪来那么多深刻的东西,我不明白我说了什么,他能接上话,说明他也不明白我说了什么,我们俩一对一句,不过闲的无聊消磨时光罢了,装神弄鬼么……有时候也是种乐趣,等你上了年纪就明白了。”

  

  有时候信仰和心里的神话,坍塌得让人十分惆怅,而慢慢地,这种惆怅堆砌起来,一个孩子便长大成人了。

  

  大贤者说要离开云游,第二日便留书走了,十分干净利落。

  后来,南疆选出了新的巫童,是个四岁的小男孩,名字叫做路塔,有一双大眼睛,好看极了,乖乖巧巧的,从来不哭闹,练武的筋骨不如乌溪,却是很聪明,有过目不忘之能。

  景七干脆认了他当儿子,可真玩闹到一处去,也就不知道谁是老子谁是儿子了。

  

  路塔聪明,聪明孩子一般好奇心都重,慢慢地,他发现老师对爹爹虽然好,也很“严厉”。比如会逼着爹爹吃他不爱吃的东西,不让他睡太多,不给他喝凉凉的甜汤。

  终于有一天,在趁老师出去,爹爹又把自己碗里的蛇肉扔到他碗里的时候,路塔就忍不住问了:“他们说你以前在大庆是很大很大的官,你为什么怕老师呢?”

  

  景七继续用筷子扒拉着,脸色如常地道:“我怕他做什么?”

  

  路塔就伸出指头一个一个地数,老师不让你这个,老师不让你那个,一二三四五六七,简直让人发指。他奇怪的是,为什么爹爹总是那么好欺负,说什么是什么,虽然下回还犯,但承认错误态度总是很端正,于是路塔就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