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微微点头,用手指虚空点了下写字台桌面,示意他放在那里,“昨天跑得那么狠,伤没事儿吧?”

董学斌道:“谢谢您惦记,没事。”说不说呀?说不说呀?明天是星期六,再不开口可就没机会了啊,“…徐局长,我…”见徐燕看过来,董学斌到嘴边的话却又变了,“呃,那个…财务刘处长一直请假,国庆节发的东西还在我们那儿放着呢,您看,我是不是给刘处长拿到财务处去?”

呸,说的什么呀,笨死你得了!

“不用,先搁着吧。”

“哦。”董学斌默默一叹,“那您忙,我回去了?”

“嗯。”见他转身去拉门,徐燕突然想起一桩事,“对了,前两天我记得听你们李庆主任说过一耳朵,这次的副主任提名除了郭顺杰和郭攀伟…还有你?”

董学斌呆了呆。

还没等他说话,徐燕就点头一摆手,“你回吧,我尽力帮你争取争取,不过成与不成我不能打保票。”

啊?

董学斌千等万等,等的就是徐燕这句话啊!!

他急忙道谢!

徐燕这关键的一票拿下了!!

第六十二章 攻略副局长!

单位小食堂。

今天的主菜是蒜苗炒肉和韭菜炒鸡蛋,周围全是不太好闻的油烟味,有些呛鼻子。打过饭后,董学斌照例和谭丽梅桩子俩人坐到了靠近窗户的那个油乎乎的小桌上,吭哧吭哧地开始吃饭。最关键的徐燕搞定了,但要高兴显然太早,如果除了徐副局长外再没人帮自己说话,他同样无法与二郭两人竞争。

第一步走得很顺利,第二步该攻略谁了?

还有不到四天,董学斌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时间能多攻略几人就多攻略几人。

吃了午饭回到综合办后,董学斌分析了一下当前局势,最后又锁定了两个目标,其一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杨一中副局长,他也是党委委员,而且新调来城西分局的他似乎没有掺和到分局的派系里,是个“自由人”,听说在曾经的几次局党委会议上,他的发言都比较客观。其二是副局长刘华,他的组织人事关系还在国安部,是挂职下来的,估计再有几个月就该调回去了,人比较年轻,为人处事非常低调,据说在党委会上从来没发过偏向性的言论,“透明人”一个,几乎看不到他说话。

嗯,就他俩了!

董学斌说干就干,当下拉开键盘噼里啪啦地一通敲击,为杨副局长写着下一次的讲话稿。三点零五分,简单直白的发言稿写好了,董学斌检查了下有没有笔画较多的困难字后,就打印了出来,拿着上了楼。

“我不是让小王去的吗?你去干什么?”

“杨局长,我…”

“待会儿把小王给我叫来!搞什么!”

楼道里就听见杨一中又在训人了,董学斌不以为怪地在不远处等了会儿,直到一哭丧着脸的科员从杨副局长办公室走出来,董学斌才理了理衣服领子,过去敲开了杨一中的门,“杨局长,您上回说的发言稿我写好了。”

“哦,是小董啊。”杨一中对董学斌的态度还是不错的,“稿子下个月才用呢,不急。”

董学斌轻轻递给他,“呃,我怕写的不好,想提前给您看看,不行我再改。”

“你上回写的不是挺好吗?行,我看一眼。”杨一中打开纸袋从里面抽出几张A4指,快速翻番,“…嗯,嗯,不错。”不多时,他满意点点头,将稿子往抽屉里一塞,“不用改,就用这个吧。”

董学斌殷勤道:“那您还要其他文件和资料吗?”

杨一中一想,“…3号小会场的会议记录下周给我整理出一份,要下半年的就行。”

“好,那我下班之前给您。”

杨一中笑了,“不用那么急,对了,你们综合办有俩叫郭…郭什么的,是吧?”

董学斌愣愣,“您说的是郭攀伟和郭顺杰?”

“对,就是这俩。”杨一中板了板眉毛,“我上午打你们综合办的电话要份卫生宣传资料,来一个人送不就行了?怎么一人前脚刚走另一个又来了?拿的资料还是同一份?进了我办公室还磨磨唧唧磨磨唧唧的,这什么工作效率?搞什么乱!你回去以后跟他们说,以后送东西拿资料的事儿你来就行了!”

哈哈哈哈!活该!董学斌差点笑出声,“是。”

郭攀伟和郭顺杰肯定事先没有沟通好,俩人都急着想在局领导面前表现,这才弄出了乌龙。天助我也啊!副主任的提名应该只有自己仨人,既然杨一中对二郭的印象不好,那他八成会支持自己的,毕竟那回自己用BACK探知了杨一中文化程度低的秘密从而完美写出了发言稿的事儿已经让杨一中对自己有好感了!

这一票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了!

手握两票啊!

下班了。

董学斌刚整理着手头的东西准备回家,从综合办的窗户上就看到了刘华副局长的身影,他三十五六岁的年纪,寸头,夹着包,走路慢吞吞的,但却似乎是城西分局里第一个下班的人。

“刘局长,回家啊?”杨一中的大嗓门在窗外响起,“晚上搓一顿去?”

刘华回头看了眼刚从灰楼走出来的杨一中,笑笑,“下次吧,有点事。”

杨一中也没什么意外,说了声行后,俩就一前一后出了单位。

这边,等人走的差不多了,谭丽梅就嬉皮笑脸道:“刘局长还是这么低调啊。”

桩子疑惑道:“怎么低调了?”

二郭一走,谭丽梅说话也没了顾忌,“傻呀你?从刘局长掉来分局的这一年多,你见过刘局跟谁谁一起吃过饭吗?你见过刘局跟哪哪领导私底下有交情吗?刘局一般从早上来上班的时候起办公室门一天都不带开一次的,甚至中午吃饭都不在食堂,等下午办公室门再开,那一定是下班的时间到了,钟点掐的相当准。”

董学斌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着。

“还有,刘华跟局长会上和党委会上向来不发言,遇到人事调整要投票发表意见时他也一直投的弃权票,好像没有一次例外,从来都是半低着头从会议开始到结束,就算被闫局长点了名,他的发言也非常糊弄事儿,似乎来这儿挂职就是为了镀金,其他的事情不想掺和似的。”谭丽梅想想,道:“而且跟咱们铁面闫局长一样,刘局长不太好接触,逢年过节别说中华烟茅台酒了,就是一本书一支笔都不收。”

董学斌一愣,“是吗?”

过节送个烟酒在机关里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不收反倒不正常呢。

谭丽梅郁闷地把目光转向董学斌,“可不是嘛,我刚来的时候不知道,年前时还傻乎乎地拿着条烟到刘华家送礼呢,结果刘局长连门都没让我进,直接说了句‘东西拿走’,就关门了,弄得我这叫一个尴尬啊,嗨,别提了别提了。”

董学斌点头一噢,旁敲侧击地跟谭丽梅打听了刘华家楼栋门牌后,董学斌就若有所思地转身回了家。

他也明白刘华不好接触,但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

不管怎么样,晚上必须得到刘华家走一趟,兴许能找到突破口呢?

第六十三章 刘华急需的东西!

傍晚时分。

董学斌拎着一大袋化妆品从西单君太百货里走出来,又坐了一站公交车,进了西四附近的一个普通住宅小区。董学斌想的很清楚,自己这么唐突的登门肯定有所不美,所以东西是必须要带的,这是礼节,既然刘华不收烟不收酒,那只能给刘华的妻子带点化妆品之类的玩意儿了,但愿不会被拒绝吧。

小区不大,约莫只有七八栋板楼。

这里不是国安家属楼,并不需要登记,门外只有个在收停车费的保安。

董学斌用手捋捋头发,一迈步就要往里走,可腿刚抬了一半,他眼角余光突然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人影——居然是郭顺杰。他此时正从小区花坛那边往外走,手里提着个装了一兜子苹果的塑料袋,脸色有点不好看。董学斌一看就明白了,这丫肯定也是来找刘华走关系的。

董学斌赶快离开门口,靠到了一颗柳树下。

郭顺杰心情很不好,作为一个在综合办待了好几年的老人,他当然清楚刘华从不收礼物、从不给人办事的原则,但郭顺杰怎么也没想到,刘华竟偏执到了这种地步,连普普通通的苹果都一个也不收,摆手就把自己打发走了。呃,难道他看见了苹果底下压着的一个装了一万块钱的信封吗?不会吧?

生了会儿气,郭顺杰也想开了,刘华既然不买自己的账,肯定也不会偏向郭攀伟一边,这样就行了,只要刘华一直延续着党委会上“永远弃权”的风格,那郭攀伟就不可能压过自己,这个副主任自己拿定了!

看着郭顺杰渐渐走远,董学斌才从树荫下走出来,脸上迟疑了片刻,还是走进小区。

一单元,五楼。

董学斌吸了口气,按了下501的门铃。

叮咚,叮咚。门开,露出刘华文文静静的脸庞,“…你找谁?”

董学斌有点小紧张,忙道:“刘局长,您可能不认识我,我是综合办的董学斌,本来想十一过节时来拜访您的,结果李处长办公室着火,我受了点伤住院了,就没来得及过来。”他点了点救文件的功绩,想看看刘华知不知道自己。

刘华面无表情地看看他,淡淡哦了一声。

见他没接话,董学斌就讪讪一笑,把手里的袋子忐忑地递过去,“给阿姨拿了点化妆品,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您一定收下。”怕他不信,董学斌还打开袋子给他看清楚。虽然从刘华的年龄上分析,他妻子估计只比自己大十岁左右,但人家是领导,这声阿姨叫得并不突兀。

刘华书生气十足的眉头微微皱皱,“…心意我领了,东西拿回去。”

董学斌不甘心道:“刘局长,我…”

“拿走。”刘华不耐烦地推推手指。

不行吗?董学斌心中叹了一口气,看来想攻略下这个油盐不进的低调局长,果然太有难度了啊。唉,也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以为拿着点化妆品再跟刘华的妻子套套近乎,走一下曲线救国的路线就能搞定了,可哪有那么容易?瞧见没有?人家连门都没让自己进!

唉,这可咋办?

董学斌相信刘华不可能是无欲无求的,每个人都会有他想要得到或者需要的东西,只要找到了这个切入点就好办了。

比如杨一中,他需要威信,不好意思说他识字很少的事儿,所以用BACK查明了的董学斌写出了让他满意的稿子,博得了杨副局长的好感。比如周长春,他喜欢炒股,需要尊重,所以帮他炒了股并且在他病退以后还给了他尊重的董学斌拿到了周长春的副主任推荐名额。比如李庆,他需要逃开那次失火事件产生的责任,所以帮他把文件救出来的董学斌赢得了李庆的好感和副主任的提名。比如徐燕,她想要从情敌身上出一口气,所以帮她赢了比赛的董学斌得到了徐燕的信任。

可…刘华需要的是什么?

自己怎么能知道它?

铃铃铃,刘华睡衣口袋里的手机响了。

刘华看了眼号码,接起来道:“姐夫?哦…我跟家呢…是吗?爸说的还是妈说的…知道了,具体哪天…行…行…嗯…”他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摸兜,掏出一个随身带着的黑色小记事本来,刷刷写着什么,“成,我记下了,我这边还有点事儿,先这么着?好,挂了。”

望着那个记事本,董学斌怔怔出神。

贵人多忘事,很多领导似乎都有在本子上记录东西的习惯,看来刘华也不例外。一般来讲,这种本子都是很重要的东西,类似日记一样,不会随便拿出来给别人看的。

那么,董学斌急切想要知道的刘华需要的东西…会不会在上面记录着呢?

有可能,非常有可能,比如刘华要喜欢炒股的话,股票的成本价位和股票代码八成会记在上面,比如刘华要有什么烦恼的事情的话,本子上也许不会记录得清清楚楚,但只言片语总会有的,只要知道了刘华有何所需,董学斌就能从更好的角度下手了。

挂了电话的刘华瞅瞅他,“还有事吗?”

对别人来说,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查看领导隐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对董学斌来讲,这完全不是问题。

他毫不客气地伸手就从刘华手中抢过了记事本,就跟拿自己的东西一样随意!

刘华有点傻眼,转即勃然大怒道:“你干什么!?”

董学斌没言声,用最快的速度刷刷翻着记事本。

“综合办什么时候出了你这么号人?好!我记住你了!”刘华也没上手抢,站在原地冷冷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喂,是徐局长吗?有个叫董学斌的人是不是你手底下的?我真想让您过来看一看他现在在干嘛!没经过我的同意就…”

合上本子,董学斌一呼气,“BACK!”

眼前画面一变!

“成,我记下了,我这边还有点事儿,先这么着?好,挂了。”

刘华收起手机,“还有事吗?”

董学斌很干脆道:“那您休息,打扰您了。”

出了小区,董学斌脑子里还纳闷地回味着记事本上的话。

最后一页没什么重要的,只是写了什么15号要到王府饭店吃饭,下班带半斤豆芽菜和菠菜,下午一点2号小会议室有会,等等等等,董学斌关注的是从倒数第二页开始就常出现的一个词——狮子头!

倒数第十五页:这些年跟着我让田甜受委屈了,今后对她好点。

倒数第十页:田甜找遍了京城也没人肯卖,她说特别想要狮子头,4个6的。

倒数第八页:给田甜买狮子头。

倒数第七页:下个月结婚纪念日之前买狮子头,46。

倒数第五页:还有十天,46狮子头,必须买到。

倒数第三页第二行:今天再去!我就不信找不到!

倒数第二页第一行:快来不及了,下班,狮子头!

田甜应该是刘华的妻子,大概意思应该是刘华想在过几天的结婚纪念日时送她妻子点礼物。可董学斌越想越晕,狮子头?这什么跟什么啊,不就是一道家常菜吗?萱姨前两天还给自己做过呢,用肉馅弄成大丸子,掺和点胡椒粉和盐啥的,然后跟白菜啊什么的一起放到锅里蒸,这出来的菜就叫清蒸狮子头,这有什么难做的?董学斌自己就会做啊,怎么着?46?四十六个?我靠,你就是一桌子人也吃不了四十六个呀?而且结婚纪念日哪有送盘菜的?

不是这个狮子头,肯定不是这个!

董学斌挠头呀,边走边想。

蓦然,他脚上刹车,一下站定在了马路边上,重重给了自己脑门一巴掌!

董学斌啊董学斌,亏你还在古玩市场打工了这么多年!你傻呀你?连狮子头都不知道了?

董学斌终于找到刘华需要的东西了!

京城人喜欢玩核桃,狮子头就是文玩核桃里的一种,最名贵的一种。那记事本中的4个6也不是说的四十六或者6666,“个”字是业界的行话,简单来说就是小数点的意思,所以4个6指的是核桃的边长,单位厘米。

总结一下,刘华是想在结婚纪念日之前找到一对儿边4.6CM的狮子头送给妻子!

想通了此处,董学斌本应该高兴的,但他却苦了苦脸,根本乐不出来。

狮子头稳立于核桃品种金字塔的顶端,同档次同品级的虎头和公子帽也根本比不上它,一对儿40mm狮子头就价值不小了,44mm和45mm的更是极品,配对儿较好的话没有一万你都拿不下来!

刘华要的是啥?那是46mm啊!!

4个6跟4个5可不是一个概念,两颗整核桃树里也不见得能出一个,更别说还要配上对儿了,太难太难!

纵然是有人手里有,人家也当了宝贝不会卖的!

晕,这可怎么办?自己上哪儿给他弄46mm的去?

第六十四章 赌青皮!

呼呼大睡的董学斌正在梦中的田园里闻着花香,暴风雨骤然而至,淹没了整个世界,泡在水里的他顿时无法呼吸,挣扎往上游…然后,他梦醒了,只见瞿芸萱绝美的温婉脸蛋正离自己只有十几个厘米,她手捏着自己的鼻子头,一脸好笑道:“梦见什么了?笑得那么傻?”俩人的关系越来越近,也因此交换了各家的钥匙,所以他对萱姨在此并不感到意外。

董学斌心有余悸地揉揉鼻子,“呼,我说怎么吸不了气了,还以为要淹死了呢。”

瞿芸萱噗嗤一笑,伸手点点他的脑门,“早饭弄好了,去吃吧。”

等她出去后,董学斌快速穿好衣服,目光忽然落到床头柜上的那个塑料袋时,才想起昨天给刘华妻子的礼物并没有送出去,摸着鼻子想了想,他就抓起袋子开了门,对着正弯腰擦窗台的萱姨道:“哎呀,你别忙活这个了,待会儿我自己干,那啥,萱姨你来下,你看这化妆品你用不用得上?”

瞿芸萱一怔,登时唬起脸道:“怎么又给姨瞎买东西?”

董学斌不想编瞎话,道:“其实是我给领导的妻子买的,结果人家不收。”

瞿芸萱看看他,“…没骗姨?”

“我哪敢骗你呀,真的。”董学斌把袋子递过去。

瞿芸萱瞪他一眼,翻开袋子瞅了瞅,“欧莱雅?雅顿?都还不便宜呢。”她抬抬眼皮笑道:“你可真会买,都是姨用得上的,正好我惦记过两天买化妆品去呢,行,这下省得多跑一趟了,那姨可就不跟你客气了哦?”

“那最好,吃饭吃饭。”

“姨刚才吃过了,正准备去报社呢,你自己吃吧。”

“不是星期六吗?又加班?”

“是啊,不过加班也是为了自己,这两笔单子要是能跑下来,姨能拿到笔不错的提成呢,到时候给你买几身衣服。”将窗台上这点活儿干完,瞿芸萱就拿起沙发上的手包,“行了,姨得走了,晚上可能也跟客户吃饭,不回来了。”

董学斌知道,她这么拼命全是为了那个能开家公司的愿望在努力,不过一百万可不是那么好赚的,董学斌真怕她累坏了自己,也暗暗决定,等副主任这事儿完了,他必须得再想办法赚点钱了。

九点钟,董学斌到银行取了两万块钱现金装到包里,坐车去了潘家园。

虽然他没抱着能找到46mm狮子头的信心,但还是要去试一试的。

潘家园旧货市场。

市场位于京城三环路的东南角,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经营各种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摊位,全国的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因此经营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像一个搏物馆,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是喜欢古玩和古董的中外人士淘金的宝地。

早上是潘家园最热闹的时候,今儿又是周六,人就更多了。

眼睛在市场里一扫,董学斌就熟门熟路地往西走,进到了一家专卖文玩核桃和核桃微雕的店铺。他曾经跟附近一个瓷器店打过工,对于哪有核桃店自然再清楚不过,“老板,狮子头有吗?”

店里那人道:“有啊,想拿个什么样的?”

“四个六的。”

“呃。”店主想也不想地摇摇头,“那可没有。”

董学斌苦笑道:“不是矮桩的也无所谓,有点阴皮也不碍事,只要是四个六的就行。”

店主一个劲儿地摆手,“四六的太难拿,单个的都不好找,要是四六真配成了一对儿,我也就不准备卖了,自己还留着玩呢。”

董学斌一叹,毫不意外地离开了这里,走去到下一个店。

“老板,麻烦问下,有四个六的狮子头吗?”

“哟,我这儿最大一对儿是四四的麦虎,要不你看看?”

“…算了,谢谢您了。”

一个两个三个,连续找了四家也是同样的结果,就一个回答——没有!

不多久,董学斌摇头叹气地嘟囔了一句,“我就知道啊,要真这么好找,刘华和她妻子田甜不是早都买到了?”

正准备回去,叫卖声突然钻进耳朵里。

“瞧瞧看看了啊,这边是大鸡心,200一对儿,这边是盘山狮子头,400一对儿。”

不远处的大遮阳伞下,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核桃摊儿。

董学斌扒开人群走近一看,店家叫卖的并不是成品核桃,而是圆不溜丢儿的青皮果子。几堆青皮核桃摆在摊位的筐子里,五六只手在上面抓来摸去地挑选着,生意挺火。由于青皮核桃的汁液在接触空气后会变成黑色,摊主的双手看上去倒像是个挖煤的,他拿着小刀削着青皮,嘴里不断吆喝。

这幅画面董学斌并不陌生。

赌青皮,俗称赌核桃。

既是不等核桃自己烂皮就从树上打下来的那种圆圆的青果子,十里河这片儿卖的品种大多是公子帽啊,鸡心啊,虎头啊,和最高档的狮子头,从外观上根本无法判断青皮内里的核桃是什么成色、纹理、大小,科学仪器也检测不出,所以称为赌青皮,买好买差全凭一个运气,是近几年京城流行起来的一个很刺激的玩法。

虎头下树的时间比较早,当下月份已经基本见不到了,现在卖的品种大都是狮子头。

赌核桃!?

董学斌若有所思地眨眨眼,这些被店家挑出来卖的青皮虽然档次谈不上太好,但其中也不乏有例外,自己前年打工时就曾亲眼看到一老头开了俩青皮,结果出了对儿44mm的麦穗虎头,非常不错。那…既然哪都找不到四个六的狮子头,自己是不是在这堆青皮里碰碰运气?万一里面真有呢?

不,不是万一,整个潘家园这么多青皮,四个六的核桃就算再少怎么也得有一个有两个吧?

关键是自己怎么能得到它!

单从外皮上可是看不出来的啊!

第六十五章 出了!46mm!

核桃摊儿前,董学斌扯着脖子静静观察着。

摊主叫卖道:“今年的大鸡心不错,赌一对儿玩玩吧。”

有人拿了一对儿过去,“我来对儿,这俩。”

“好咧。”旁边那东北口音的老板娘接过200块钱扔到一个塑料篮子里,随即熟练地用刀子吭哧吭哧地挖了挖,很快将青皮核桃表层的大部分皮肉削掉,末了拾起刷子在一白塑料水桶里涮涮清水,把核桃缝隙里的果肉也清除了干净,末了拿卡尺一量,老板娘可惜道:“有点阴皮,一个37一个39,没配上。”这个尺寸属于比较一般的,起码要上42mm才马马虎虎。阴皮就是瑕疵,有阴皮或其他毛病的核桃即使尺寸大些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一听这话,那买家无语地转身走了。

待会儿又有人买了对儿狮子头的青皮,结果分别开出了39mm和41mm,也不理想。

然后下个人开的是36mm和38mm的。

再下个是40mm和39mm,姑且算配上了吧。

看到这种情况,董学斌顿时放弃了自己赌核桃的想法,不行啊,这么多青皮连个42mm以上的都没出,46mm的几率就更小了,自己就算有幸运女神附体估计也没戏啊,白糟践钱!

可是就这么放弃的话,他又不甘心。

半小时…

一小时…

董学斌在摊位前足足站了两个小时,眼见着青皮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原本那一百多个狮子头青皮现在只剩三十个不到了,大鸡心更是卖完了一筐,老板后来又从后面搬出来一筐新的。然而,这么大的流水量,董学斌从始至终还没看到有44mm以上的狮子头出现呢,一个43.8mm的是最大的,等以后上过手水分蒸发核桃再缩巴缩巴,43.8mm的最终也顶多是43mm的个头。

太小了!

都太小了啊!

中午在外头肯德基买了一份麦香鸡腿堡套餐吃,完后又回了这里盯着看。

十个…

二十个…

五十个…

下午四点,董学斌已然精疲力竭,不但眼睛花花的,腿也站麻了。

这个时间点生意少了许多,那东北的老板得空喘了口气,老板娘看了董学斌一眼,表情古怪道:“小伙儿,来俩赌赌?”她从上午开始就注意到董学斌了,跟这儿整整干看了七八个小时,却一个也没买。

董学斌想想,还是摇摇头。

刚才倒是有人赌出了一个44.7mm的,但离董学斌的46mm还差距甚远。

唉,果然几率太小了,回去吧?

时候不早了,董学斌决定再看最后一对儿就走。

“矮桩狮子头怎么卖?”这时,一个身材魁梧、跟桩子体型差不多的中年大汉大大咧咧地蹲在了核桃筐前。

摊主道:“盘山狮子头普通的四百一对儿,尺寸大的贵,六百的有,一千的也有。”

筐里的狮子头剩的不多了,大汉伸着长胳膊在里面捡了捡,最后从靠左边的位置摸出了两个有点腐烂变黄的斑驳青皮,一把扔给了老板,“就这个吧,给开开!”变黄是因为下树时间太长的缘故,即使搁在冰箱里保存也没办法让绿色维持太久,但并不影响核桃的质量。

“这俩个儿大,要八百的。”

大汉掏钱给他,“开吧!”

“好。”老板捏着青皮,黑糊糊的手一摸刀子,熟练地开始削皮。

第一个矮桩狮子头很快呈现在了几人眼前——43.3mm的,凑凑合合吧。

大汉还算满意,点点头,“继续继续!看能配上不!”

老板抓起第二个青皮,嗖地一下用力下了刀。

一刀…

两刀…

三刀…

“诶!快看快看!这核桃…”

“唉哟!不得了啊!”周围看热闹的人群里发出阵阵浅呼。

董学斌也是一愣,紧巴巴地盯着那只开了一半的青皮,虽然没拿尺子量呢,但猛的这么一看就知道里面的狮子头…个头相当足啊!

老板呃了一声,没再继续开,而是先拿卡尺侧了侧,最后,他惊讶地和老板娘对视一眼,“将近四十七毫米的,四六点八!”

董学斌大脑顿时一热,什么?46.8mm?以后上上手缩回去的话也能有46mm啊!

靠!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核桃吗?真的出了!!

“您好,我想问下。”董学斌生怕被别人抢了先,就急急看向大汉道:“您这四个六的狮子头卖吗?开个价儿?”

大汉哈哈大笑,“不卖不卖!这么好的东西当然得留着收藏了!”

董学斌飞快道:“配不上对儿的收藏了也不美,您看…”

“说了不卖!”大汉一摆手,笑着对老板道:“接着开!”

怎么办?怎么办?

大喜大悲过后的董学斌纠结极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要是错过…

对了!晕!怎么把它给忘了!

脑袋一晕,画面骤变!

“矮桩狮子头怎么卖?”

“盘山狮子头普通的四百一对儿,尺寸大的贵,六百的有,一千的也有。”

大汉伸出手,已经向着靠左位置的那俩大个头儿青皮抓去了!

董学斌慌忙一俯身,眼疾手快地在大汉手到之前一把握住了靠边的两个烂了皮的青皮果子,“这俩我要了!老板!麻烦给开一下!”方才选的时候董学斌注意到,就这俩烂皮比较严重,所以非常好辨认。

大汉皱眉看看他,心说你激动个什么呀,逐而手一顿,换了一边抓起另外的俩。

老板一瞧董学斌的手,“八百。”

董学斌二话不说地付了钱,心中怦怦跳了起来。

千万不要有阴皮啊!千万不要有虫眼啊!拜托!拜托了!

刀子已经落在了第一个青皮上。

一下…

两下…

三下…

不多会儿,在周围人惊讶和羡慕的注视下,狮子头开出来了!

没有瑕疵!没有阴皮!

46.8mm!!

大汉嫉妒地一撇嘴,运气还真好!

老板和老板娘齐齐一愕,暗肘这小伙子可真够神的,从上午看到下午也没出手,结果这一出手就是个46mm的!难道他会看青皮?不可能啊!自己干了这么多年核桃买卖还都看不太明白呢!

拿着大个儿狮子头,董学斌狂喜地深吸了一口气!

哈哈哈哈!到手了!

四个六的狮子头居然到手了!!

第六十六章 又出一个!

周日一大早。

十里河花鸟市场。

这儿仅离潘家园一站地,虽没有潘家园那么多古玩,但卖鱼卖鸟卖核桃的却很多。

董学斌溜溜达达地把市场内几个核桃摊儿都简单走了一遍,然后就站在了公共厕所边上的一家摊位前,盯着他们赌青皮。已经收获了一枚46mm矮桩狮子头的董学斌信心大增,只要有BACK在,想从别人那里“抢来”一对儿四个六的恐怕也不是没可能了,现在还差一个,董学斌准备照猫画虎,跟昨天一样等待着别人开核桃,只要四个六的一出,他就用BACK抢先!

快出吧!快出吧!

俩小时…

转眼一个上午过去了,别说46mm了,连45mm的都没看见踪影!

吃过饭后,董学斌心里略有点急躁,就换了一个摊位继续等待和观察。怎么还不出?再开出个行不行啊?明天就是周一了,按照惯例,这个月的第一次分局党委会肯定会在周一或周二开的,今天要是再不拿到第二个46mm的狮子头与之前那个配上对儿,等明天就来不及了啊!

十分钟…二十分钟…又是半小时过去了。

就在董学斌沉不住气地连连搓手时,不远处传来呼声!

“哟!四个六的!”

“可不是嘛!四个六的狮子头啊!”

“嘿,真不错!”

一听这话,董学斌精神大震,顺着声音的方向刷地一下望过去,那边也是个核桃摊,不过规模比较小,比不上其他几家。不再犹豫,董学斌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奔跑了过去,推开围观的几人使劲往里挤,“麻烦让让!麻烦让让!四个六的狮子头在哪?四十六点几的?到点八点九了没有?”

没有46.8mm或46.9mm的,缩水以后的个头儿就称不上四个六的了。

听人问,那摊主答道:“没到也差不多,46.6mm的。”

董学斌皱皱眉,虽然与自己昨天抓的那枚46.8mm差了些,但勉强也够了,配对应该凑合吧?于是就转头看向了那个赌到核桃的人,是个高中生,年岁不大,“哥们儿,您那核桃我看一眼行吗?”

男孩儿挺高兴,笑着给了董学斌。

上下一观察,董学斌掏出IPHONE4翻到早上照的那张核桃照片来,用俩手指从触屏上调整着图片大小,从底、肚、尖等几个方面略略对照了一番,嗯,配对不算完美,但也够了。

旁侧有人道:“给我也看一下。”

董学斌递回给男孩儿,问道:“还不错,嗯,有心卖吗?你出个价儿?”男孩没在自己的注视下选核桃,董学斌自然没法知道他到底选了筐里的哪个,BACK也发挥不了作用了,如果把时间退回去而全包下筐里的所有狮子头青皮,呃,董学斌往那边一看,少说也有好几百枚啊,按照平均三百一枚的话,怎么也得十几万才能拿下,他手头只有那次捡漏钱币赚来的五万块,钱不够呀!

这高中生一身行头全是名牌,好像是那种不缺钱的人,“抱歉,没打算卖。”

除了董学斌,旁边也有人相中了这枚核桃,“三千怎么样?”

“我给四千!卖我吧?”

董学斌急忙道:“我出五千!”对于一个没配对儿的单个核桃来说,五千不少了。

但男孩儿却摇摇头,“真不卖,不过…”他顿了一下,“我一直想弄一对儿四个六以上的大鸡心,谁要是有的话,我愿意拿这四个六的狮子头换。”

46mm的大鸡心?

虽比不上狮子头,但那也是极为少见的玩意儿啊!

刚刚叫价的那俩人都有点犹豫,董学斌一咬牙,“…哥们儿你在这儿别走,稍等我一会儿,我给你找找去!”他手里这四六狮子头董学斌是势在必得的,再说了,现在四二以上的大鸡心基本都是人工嫁接的,产量高,个头大,价值也相对低一些,即使三对儿四六大鸡心恐怕也及不上一个四六狮子头的价儿啊,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高中生腼腆一笑:“好,我等你。”

“我先预定了!”人群里有人道:“小兄弟你别卖别人了啊,我给你拿大鸡心去!”

董学斌一急,“可是我先说的啊!”

高中男孩儿呃了一下,“这个,谁先给我算谁的行不?”

“好!”

董学斌马上行动了起来,跑到附近一家核桃店推门进去,“四个六的大鸡心有吗?”

店主道:“没有,四四的要不要?”

出门,董学斌又换了一家,“给我拿对儿四六的大鸡心!”

“哟,四六的还真没有。”

连续问了三家店董学斌才回过神来,靠,问他们没用啊,要是店里有的话,那高中生还用得着跟人换吗?直接去店里买不是结了?晕,自己简直笨死了!可…那要上哪找去?再晚就被人换走了啊!

忽然,嘭的一声在董学斌身后响起!

顺着声儿往后一瞧,只见一个大遮阳伞被人撑开,一二十五六岁的皮肤黝黑的青年将一筐青皮核桃抱到了店门口的空地上,再回屋了几趟,依次抱出好几筐,旋即扯着嗓子吆喝道:“瞧一瞧看一看了啊,青皮核桃喽,大鸡心,狮子头,都是这两天新下的!”他们店可能不是主营核桃的,店内货架上可以看到有鱼虫和鸟虫卖。

董学斌一听“大鸡心”仨字,眼睛骤然一亮。

刚开业,这边就董学斌一人,黝黑青年招呼道:“哥们儿,来一对儿?”

一个想法在董学斌心头酝酿了起来,大鸡心可不比狮子头,出四五或四六个头儿的几率非常大,既然店里没有,那自己能不能在赌青皮上试试手气?只要运气不太差的话,多开几十个大鸡心青皮总会有一对儿46mm大鸡心出来的!只不过就是要多花一点冤枉钱而已!

好!就这么办!

为了能争上副主任的职位,花点钱算啥呀!?

赌了!!

第六十七章 大鸡心变狮子头!

主卖鱼虫鱼食的核桃摊前。

斜前方三十米外的位置,能看到那高中生还在原地站着,不时有人上去找他搭搭话,看一眼他手里拿四六的矮桩狮子头,询问几声。高中生就摇头说了什么,估计是在告诉他们想换大鸡心。

董学斌心知时间紧迫,可不能让人抢了先,便一指离他脚边最近的一筐问那黝黑青年,“这是什么?”大鸡心青皮也好,狮子头青皮也罢,大都一个样子,圆不溜丢儿绿巴唧儿唧儿的,所以在他没摆样品的情况下,董学斌可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哦哦,稍等。”黝黑青年一回身,把几个开好的鸡心狮子头等品种分别放在筐子上端,“这是…嗯…是大鸡心,二百一对儿。”接着他指指另个筐,“这筐好,矮桩狮子头,七百一对儿的有,一千一对儿的也有。”

董学斌就把目标放在了大鸡心的一筐青皮上,挑挑拣拣,末了选出了八个递给了那小老板,“就这四对儿吧,麻烦您快一点削,先把核桃露出来一半就可以了,我主要想看看大小,不用细刷,等最后再一起弄,行吧?”说着,给了八百块钱过去。

黝黑青年一接钱,“呵呵,行行。”

快点下刀吧!快点!

董学斌一边瞥瞥远处的高中生,一边急迫地盯着青皮。

可当青年下了第一刀,董学斌顿时一愕,有点后悔跟这儿买核桃了,原因无它,这小老板一上刀就能看出是个新手,动作不是很熟练,与昨天潘家园那东北老板差了十万八千里。黝黑青年吭哧吭哧了半天,才是刚削见到内里的核桃,露出一点点尖端部位。

晕,太慢了也?

董学斌正想催促他几声,可下一刻,他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远处有人拿着一对儿什么核桃塞给了那高中生,高中生一愣,低头仔细看看后,笑呵呵地满意一点头,竟是将那枚四六的矮桩狮子头给了那人,然后,俩人心满意足地分了开,一个往东走,一个往南走。

董学斌差点气死,站起身对着迎面走来的高中生道:“换完了?”

高中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扬扬手上的核桃,“嗯,四六的大鸡心。”

得,功亏一篑了!

董学斌这个郁闷啊,那就不要再提了,想再跟高中生争取争取,但一想核桃都不在他手上了,便无奈一摇头,回身对着卖核桃的黝黑青年道:“抱歉,这鸡心就开两个吧,其他的我不要了。”即便赌到四六的大鸡心对董学斌来说也没有意义了。

黝黑青年脸一皱,“不要了?刚不是说好八个了吗?我们这儿可退不了钱啊!”

谁叫你削得太慢啊,你要刷刷两刀就开出俩四六大鸡心,现在那狮子头就是我的了!董学斌心里也有气,道:“那几个你不是还没下刀呢吗?”

“那也退不了。”黝黑青年口气生硬道:“一会儿买一会儿不买,你涮我玩呐?”

这人真不会说话!董学斌皱皱眉,懒得跟他费吐沫,摆手道:“那都开了吧,快点好吧?”

黝黑青年也没刚才那股热情劲儿了,瞥瞥董学斌,随即继续削皮。

青皮褪掉,露出内里的核桃。

董学斌压根就没当回事儿,想着几百块而已,打水漂就打水漂了,他脑子里正寻思怎么再找一个四六的狮子头呢。

然而,当核桃的形状钻进眼中时,不止董学斌和黝黑青年,周围几个挑核桃或者看热闹的人也全都愣住了。这个核桃倒不是特别大,37mm左右,可那扁扁的外形,柔顺的线条,饱满的肚子,稍微懂行点的人都知道,这哪是什么大鸡心啊?

这是狮子头!

还是他妈矮桩狮子头!!

一路人道:“哟,是不是拿错了?小伙子买的不是鸡心吗?”

又一人道:“鸡心和矮桩狮子头可差着好几倍价钱呐!”

黝黑青年脸色徒然一变,回头朝店里叫了声:“爸,你快出来下,这核桃是不是放错堆儿了?”说罢,赶忙把董学斌拿给他的另一个鸡心青皮飞快开了出来!

狮子头!

还是矮桩狮子头!

青年的父亲已小跑出屋,往那儿一看,他一时也没区分出来,直到弯腰过去将几筐青皮仔细比对一番后才登时大怒:“你个混小子!我昨天跟你说了多少遍!那是矮桩狮子头的筐!你放鸡心在上面干嘛?啊?”他们开店做赌青皮生意还没几天,所以才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董学斌一乐,还真是意外的收获呀。见父子俩唧唧喳喳,董学斌就指着他选出的余下几个大鸡心…不…狮子头青皮,道:“该给我开了吧?”

黝黑青年沉着脸一看他:“我刚拿错了,这不是鸡心,你那八百就够开一对儿的。”

董学斌眉毛一扬,“我交钱的时候可是买了四对儿。”

“怎么着?你还想趁火打劫呀?”黝黑青年瞪着眼珠子道:“你见过谁家矮桩狮子头卖二百一对儿的?”

董学斌摊摊手,“我刚才说了想退,你不给,你说说好了八个就不能变,好,现在我不想退了,你们又说我趁火打劫,只能给我一对儿,呵呵,怎么什么事儿都得围着你们转啊?你这是欺诈消费者你知道吗?”本来这事儿算也就算了,谁没有个犯错的时候?可董学斌实在不满意黝黑青年那个态度,错在你,你说句道歉的话就结了,董学斌也不会为了几百块钱大吵大闹,他压根就不是爱折腾的人。

青年他爸沉目道:“谁欺诈了?你嘴巴干净点!”

黝黑青年瞪着董学斌冷声道:“就没见过你丫这么爱贪小便宜的人!”

靠!

董学斌本来就憋着一股火呢,闻言怒极反笑:“我嘴巴不干净?我贪小便宜?好,说得好,这可是你自找的啊!”

黝黑青年一哼,“怎么?你还想报警啊?报吧!赶紧报!”

董学斌冷冷一笑,“…BACK!!”

第六十八章 终于配上对儿了!

秋风扫着落叶,在耳旁溅起哗哗沙沙的声响。

BACK回来的第一刻,董学斌的眼神还是落在黝黑青年脸上的,只不过角度稍稍有些细微的变化。黝黑青年的父亲跟后面店里招呼着几个买鱼虫的客人,背着身拿网子捞东西。周围也没那么乱了,只有几人安安静静地围观着,低语地讨论着董学斌挑的鸡心核桃能开多少mm。

“不要了?刚不是说好八个了吗?我们这儿可退不了钱啊!”

董学斌立刻明白了这是哪个时间,一顿,道:“其余的你没下刀呢吧?”

“那也退不了,一会儿买一会儿不买,你涮我玩呐?”黝黑青年反感地瞥了他一眼,八百块钱的开门红眼看要变成两百,这让他很是来气。

董学斌笑着一点头:“行,那你别削了!”

黝黑青年眼一瞪,“那你自己拿回去削?好啊,八个都给你,反正钱是退不了了。”

“你们做生意的就这个态度?”董学斌也不生气了,呵呵一笑:“我懒得跟你说了,那八个核桃你装回筐里吧,这些鸡心核桃青皮总共多少你给我数数,加在一起算个价钱,我都要了!”

黝黑青年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着?都要?”嘿,这人有病吧?

周围一看热闹的人诧异道:“这是要干嘛?买这么多?自己包树去好不好?”

董学斌没理他,蹲下腰自己数着,“一…二…三…四…五…”片刻,董学斌和黝黑青年都数出来了,一共202个。董学斌犹豫都没犹豫一下就从包里翻出了昨天从银行取的两万块钱,从中抽出六张钞票,把剩下的扔过去,“我刚还付了八百的,数数够了吧?”

“…行,正好!”黝黑青年乐得跟什么似的,心说今儿生意顺啊,碰上一冤大头!

董学斌瞅瞅他,弯腰将筐整个抱起来,“筐送我了啊?”董学斌清楚别人在想什么,呵,也不知谁是冤大头!

“没问题,没问题。”黝黑青年假热情地招招手:“慢走啊,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嘿嘿…”

看着董学斌悠闲离去的背影,不仅是黝黑青年一人,周围几个玩主儿也觉得董学斌脑子有毛病,前会儿要买,后会儿要退钱,再后会儿又全包圆了,十几秒钟内变了仨主意,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另边。

董学斌怕被黝黑青年发现追过来,就没等公交,忙打了辆车回了和平街北口。

一进家门,董学斌将筐子往客厅茶几上一撩,脱掉鞋子,兴奋地把自己摔到沙发上仰巴脚儿躺着,“这就是传说中的捡漏吧?没想到我也有能捡漏的一天!哈哈!对了!快点开青皮吧!看看出不出的了四六的狮子头!两百多个啊!运气再差也应该有一个两个吧?”

自家卫生间内。

董学斌不想青皮的汁液弄到手上,否则那黑乎乎的颜色几个月都下不去,就戴上了老妈上次刷厕所时用的胶皮手套,在水龙头上洗洗,旋即拿来一把水果刀和旧牙刷,搬了塑料小凳子一坐,摸起一枚青皮果子小心地在外皮上来了那么一刀。不知是刀子不快还是皮太厚的原因,董学斌削得很吃力。

足足三十多刀才把第一个青皮削好。

捡起旧牙刷一冲水,吃力地将核桃缝隙中的果肉刷掉。

十分钟过去了,一个矮桩狮子头出现在了董学斌左手手心里,回到小屋从写字台抽屉里找出一把大学时用的塑料尺子量量,还不错,41mm的。董学斌嘴上一乐,把狮子头放好,回到厕所激动地再拿起一个青皮削。说实话,他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的,万一黝黑青年之前削的两个核桃恰巧是放错了的狮子头,而其他那些依旧是鸡心核桃,他可就亏大发了。

矮桩狮子头!

还是矮桩狮子头!!

连续四个都出了同样的玩意儿,董学斌悬着的一颗心才是彻底放了下。

这时,旧牙刷经不住磨蹭,刷毛已然“劈”了,再没了力度,董学斌只好扔掉它,翻翻找找了一通,最后从鞋柜子里拿出一把刷鞋的硬刷毛刷子接替牙刷的工作,坐回卫生间,削啊削,刷啊刷。

这一下午董学斌都没干别的事儿,专心削青皮。

七个…

九个…

十三个…

一边削董学斌还一边祈祷,出个四六的吧!出个四六的吧!

第二十五个…42mm的,无瑕疵。

第二十九个…40mm的,无瑕疵。

第三十六个…44mm的,有虫眼。

第四十一个…39mm的,有阴皮。

董学斌浑然感觉不到疲惫,也不觉这是件很枯燥的事儿,抱着一颗无比期待的心,他反而认为削青皮非常有意思,越弄越熟练,慢慢的,一个青皮已经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开出来了!

滴滴滴,IPHONE4响了几声——是短信息。

董学斌擦擦手,指尖往屏幕上一按,是瞿芸萱发来的信息,说晚上单位有事不回家吃饭了。董学斌回复了一个“知道了”,然后转头看看表,用胳膊肘抹抹脑门上的汗水,一喘气,“把这个开完就吃晚饭。”

一刀!

两刀!

三刀!

他削着第五十五个青皮果子!

蓦然,内里的矮桩狮子头展露出锋芒,从果肉中钻了出来!

董学斌下意识地继续削皮,可削着削着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愣愣,眨巴着眼睛低头看了看核桃,然而下一瞬间,董学斌就面色一惊,刀子都咣当一声失手落在了地上,怦怦怦怦,他心脏不可抑制地狂跳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这…

他火急火燎地把刀子捡起来,飞快将青皮剃干净,用刷子刷好。

随后拿卡尺一量——46.8mm!

居然是46.8mm的矮桩狮子头!!

董学斌差点兴奋得大喊出声,忙忙跑去小屋将这枚核桃和自己昨天抓来的狮子头略一对比…边,肚,尖,底,几乎完美地切合了!

哈哈哈!

配上了!

一对儿46mm的狮子头终于到手了!!

第六十九章 再赚一笔!

傍晚吃过饭。

董学斌宝贝一样地捧着那对儿极品矮桩狮子头前后左右地欣赏着它们,漂亮啊,太漂亮了。目的达成的他心情别提多愉快了,哼哼着小曲儿得瑟了一会儿,末了收好它们,继续开始削青皮,还剩一百多个没有开呢。

第八十五个…

第一百二十一个…

第一百五十四个…

直到八点多钟,他才将所有青皮都开了出来,拿到小屋,密密麻麻地堆了一床。

董学斌累得手直抽筋,坐在床尾呼呼喘气。

这批狮子头成色属于中档偏上,太大的不多,四六以上的只有那么一个,但40mm和41mm的中等个头儿却不少。歇了一会儿,董学斌开始做起最后一道工序——配对儿。这批核桃能卖多少钱,大小不是最关键的,能不能配上对儿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找啊找啊找,挑啊挑啊挑,比啊比啊比…

八点十分:一对儿38mm的矮桩狮子头配上了。

八点十五分:一对儿40mm的矮桩狮子头配上了。

八点十六分:一对儿36.5mm和36.9mm的勉强配上了。

八点十七分:一对儿43mm和43.3mm的配上了!

一个小时后,配对儿工作终于结束。抛开十几个有虫有阴的瑕疵核桃外,余下的矮桩狮子头基本全有了“对象”,配得最好的是一对儿边长全是45mm的矮桩狮子头,还有对儿44mm和44.5mm的也应该值不少钱,差一点的就是一对儿35mm和36mm勉勉强强的组合了。

战绩非常好!

董学斌估计这几十对儿核桃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坐立不安地纠结了几分钟,董学斌实在等不及了,就把这批核桃用塑料袋装好,俩俩一起,分开放进老妈去年拿回的那个旅行箱里,后来袋子不够了,他又下楼买了一趟。等全部装完,董学斌就拉着旅行箱下了楼,沿着马路一直向北,奔去了和平街北口桥东侧的一家核桃店。

还好,店没关门,里面亮着灯。

董学斌立刻开门走进去,只见店里站着三两个人,店主正把玩着一对儿红彤彤油亮亮的老狮子头给客人介绍,从包浆上看,想来至少得有几十个年头了,是对儿极其珍贵的玩意儿。

店主抽空看向了董学斌,“买核桃?送人还是自己玩?想选个多大分量的?”

董学斌道:“您这儿收核桃吗?配好对儿的。”

店主眨眨眼睛,“什么的?”

“都是矮桩狮子头。”

“哦?”店主感兴趣地把柜台腾出一个地方,“拿出来看看行吗?”

“当然。”董学斌边走边把旅行箱打开,先摸了那对儿最好的四五狮子头拿出来,想试一试这家价格给的怎么样,不行的话再换家儿,“您看这对儿能给多少,45mm的。”

俩来挑核桃的玩主儿微微一愣:“哟,这可是好东西啊。”

店主小心接过来瞅瞅,再用卡尺一量,“…真是四五的,好家伙,够压手的。”一抬头,店主问道:“小兄弟,核桃不错,你想卖多少?”

董学斌道:“您想多少收?”

一沉吟,店主垂着眼皮反复观察了那对儿矮桩狮子头一下,“配对儿挺好,个头也足,嗯,九千吧,行吗?”

董学斌感觉价钱还行,但也没急着说死,而是再从箱子里取出一对儿44mm的狮子头,“这对儿呢,能给多少?”

“还有?”店主脸上一呆,拿来量量后,默然道:“这对儿最多给你五千五。”

董学斌想了想,又拿了对儿43mm的,“这个呢?”

“哟,这个也不小啊,嗯,二千吧。”

董学斌又低头往外拿,“您再瞅瞅这个。”

店主来了兴趣,“呵呵,小兄弟,一口气都拿出来吧,咱们一块算算价格,怎么样?”

“行。”在几人惊讶的目光里,董学斌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在柜台上。

那客人哑然无语道:“汗,小伙子你是不是包树去了?怎么买了这么些个?”

另人道:“包树可贵了,一颗狮子头的树怎么也得十几万吧?”

董学斌一笑,这些矮桩狮子头可不是按照狮子头的价格买来的,而是按照大鸡心的“白菜价”捡来的,是的,跟白捡的一样。

店主开始算价格了,“…这对儿给一千…嗯,这对儿边上不太理想啊,个头虽然大,但,五百吧…这个小了,顶多四百…再有这个嘛,35mm和36mm的太小,配上对儿也不值太多钱,我们是不收的,要不你拿回去换家问问?”

董学斌道:“便宜点也无所谓,我懒得捣麻烦了。”

店主噢了一声,“那好,这对儿就算你七十吧…嗯,那对儿一百。”

不多时,店主用计算器把价格一个个地累计了上,除了七八对儿配对儿不是很好的狮子头没卖多少钱外,其余的价格都还不错,贵的几千,便宜的也有几十几百块。最后一算计,店主道:“出来了,总共是六万九千五百,嗯,既然数量这么多,给你凑个整数,七万块钱吧,以后有好核桃别忘了再找我啊。”

七万?

七万!!

董学斌懵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么多?

为什么这么多?

怎么会这么多!?

店主看看他,“要现金还是…”

“…现金!”董学斌脱口而出。

“好,那你等一下。”店主回头叫了下人,“赵儿,从保险柜拿七万出来!”

董学斌用力吸了口气,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等五分钟后从店主那里接过钱,他迅速装好,精神恍惚地回了家。

本来去潘家园和十里河找核桃就是为了能攻略下刘华这个副局长,谁想竟有了这么大一个意外收获,如果算上自己银行里还剩下的捡漏钱币的三万块钱,自己现在手头的总资产已经达到整十万块钱了啊!

这是什么概念!?

跟母亲的老家盖一栋房子都够了!

离那一百万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啊!!

第七十章 送核桃!

终于到了星期一。

“大家赶紧搞搞卫生,待会儿有领导检查。”

“诶?今儿早上不是开党委会吗?”

“挪到明天了。”

听到郭顺杰和常娟的一番对话,董学斌心头松了口气,时间总算宽松了一些。

十分钟后,局里检查卫生仪容的队伍就到了,这次带队的居然是闫亮闫局长,闫局长的口碑非常好,大公无私,刚正不阿,所以才有了铁面局长的称号,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旁侧一个抿着笑容有些阴柔的中年人,正是口碑稍差的政委周国安,据说周政委最喜欢的就是拉帮结派。

“闫局长,周政委。”

“闫局,政委。”

“局长。”综合办的大家纷纷起立迎接。

两个领导后面就全是科员了,有的四处张望过办公室角落后就拿笔在本子上写着卫生情况,有的则观察着董学斌桩子他们的衣着仪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合格的地方,其实也就是走走形式而已。呃,不对,这次来的领导不止两个人,局长和政委后面…刘华副局长也在,只不过太没有存在感了,所以好多人都没发现,汗,你就说人家多低调吧,一点都没有作为领导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