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哧一下,手上立刻传来一片细腻的触感,是丝袜,美女区长今天难得穿了裙子。

只见耿月华眉心一蹙,侧过头往董学斌脸上看了一下,一秒钟,两秒钟,她没言声,目光一收扭头看新闻。

董学斌得了手,胆气更足了,手指头尖擦着月华区长裙摆下的肉丝袜一点一点滑上去,慢慢摸着她的美腿。

揉啊。捏啊。噌啊。

耿月华身子也没动,看不出是什么情绪。

“小董,怎么了?”耿母招呼道:“吃菜啊。”

董学斌忙心虚道:“好好。”

“尝尝这个,这是阿姨的拿手菜。”

“嗳,谢谢阿姨。”董学斌拿筷子一吃,顿时赞叹道:“太香了,这汁儿怎么调的啊?绝了。”

耿新科笑道:“我妈这菜确实绝了。”

耿母眉开眼笑道:“就是往里放了点山里红入味,好吃就多吃点。”

“行嘞,我自己夹。”

董学斌吃完就把筷子一放,伸手下去继续在月华区长肉嘟嘟的大腿上捏着,末了还轻轻把她膝盖上面的裙摆往后扒了扒,摸向更深处,揪起她大腿上的肉丝袜,捏起一点,松开,只听细微的啪声一响,丝袜弹性十足地又蹦了回去。然后董学斌再把手一环,跟桌子下面捏着月华区长厚厚实实的美臀,一手的细腻和滑嫩,让董学斌心里痒痒得不得了,又狠狠揩了几把油。

等过手瘾过的差不多了,董学斌也觉得自己有点缺德,干啥呢这是。

这一幕除了耿月华和董学斌外,自然没有人发觉。

耿父耿母打死也不会想到董学斌居然敢这么大胆子,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地调戏他们女儿!

第七百二十四章 地震倒计时!

一天…五天…十天…离地震的日子越来越近,已经完全进入了倒计时。

在董学斌的指挥下,光明街道办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展着,宣传地震减灾知识,治理一些容易倒塌的违章建筑,董学斌就靠着那份未来的报纸一点一点实施着心里的计划,只要是地震发生时出过人命的地方,董学斌都会把手伸过去,将工作慢慢推进着,进入了每一个小区,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头,不顾一切区里和街道的反对声,强硬地依照自己的想法推行着。

每一天都有进展。

每一刻都见成效。

董学斌恨不得把自己街道弄成一个铁桶,朝着那个地震发生时一人不死的目标前进着,一步一步。

这些天,街道办的变化也不小。

地震演习,这个牵动了很多人敏感神经的举措居然被推行了下去,演习的日子都快定了。纵然是光明街道办的科员和干部们也觉得有些离谱,实在搞不懂董主任这一手是要干什么,谁都以为没必要,可偏偏,区里竟然答应了,还是月华区长签了字,甚至还给他们街道办拨了款子专门搞这一项计划,这是谁也没料到的。而且更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党工委会上董学斌提出这项演习计划后,党工委副书记耿新科竟没有反对,非但如此,耿系干部还在之后很配合地参与了演习赈灾物资的采购。

这一下可把不少人给惊住了。

至少周艳茹和王玉玲他们就有点目瞪口呆。

董学斌和耿新科的矛盾,街道上上下下谁不知道?连南山区都传遍了,就说上一次耿新科当众揪了董学斌脖领子的事情,影响就还没有消去呢,可转眼之间,俩人怎么穿上一条裤子了?耿新科居然配合起了董主任的工作?甚至俩人私下里也说说笑笑表现得十分和睦?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瘟神的能耐又一次让所有人开了眼界。

说服一个没有派系的中立干部?这并不难。

可说服一个死对头,说服一个跟自己有着深仇大恨的干部替自己卖命,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况且耿新科身后可还站着月华区长呢。

董主任就是董主任啊,总能干出一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街道办的不少人私下里都议论起来,对董学斌的能量又高看了一眼,不过高看归高看,大家主要还是佩服董主任搞斗争的本事,却对他的这次工作计划很是持着一种怀疑态度,地震演习啊,还是办事处管辖小区内大范围的演习?这太不靠谱了,也不知道董主任怎么突然想起这一出了。

光明街道办的动作也影响到了周围街道的居民,有些其他街道办领导纷纷打了报告到区里告董学斌的状,说董学斌他们施行的地震论调严重影响了自己管辖内居民的生活,整天弄得大家人心惶惶,不过报告打到区里后却是石沉大海,再也没有音讯。而平安街道办的楚清华却是稳如泰山,他也没告状,也没动作,就这么静静冷眼旁观着董学斌的胡闹,准备看他的笑话。

谁也不认为地震会来。

谁也不觉得几十年内汾州市会降临地震灾害。

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了,其实也算一种很正常的心态,相反,要是有人天天都觉得会有洪涝灾害或地震或泥石流要侵袭而来,那才不是正常人呢,肯定有什么精神疾病或者恐惧症。

当然,董学斌显然不是。

街道,书记办公室。

董学斌这么多天内也接收到了区里和其他街道甚至自己办事处社区内干部居民的反馈,反对声很大,他的压力也很大,董学斌也理解大家的心态,可他却没办法解释清楚,所以全当做耳边风左耳朵进右耳多出了,该干的事情董学斌照干,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去吧,他不可能因为质疑声而停止这项工作。

这丫是什么毅力?

山体滑坡于前都能面不改色,更别说一些质疑的声音了。

要是因为这点儿事儿就能影响到他,董学斌也就不是董学斌了。

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一根筋儿,认准了的事情就会做到底,爱他妈谁谁谁,什么话他也不听。就算最后证明是董学斌判断失误,就算董学斌因此丢了官职,他也无怨无悔,这丫傻头傻脑的闯进体制,靠的就是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他可以做错事,可以犯错误,但董学斌却不允许自己昧了良心,不能丢了尊严,不能拿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当儿戏。

所以这次地震演习,董学斌不但要做,还要做的轰轰烈烈!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董学斌叼着烟抽了抽,又拿出了那份未来的报纸看向了一个标题——925大地震。

九月二十五日。

正是大后天!

还有三天!

董学斌深吸一口气,紧张的神经也随着日子的缩短渐渐绷紧了。

他拿起笔,把一份早就打印好的地震演习计划书放到了桌面上,从头到尾地又读了一遍后,确认无误,董学斌刷刷几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一个电话叫来了党政办的周艳茹,将文件给她,让她入档并打印出来几份,分别下发给各个街道科室和下面社区居委会,让大家准备执行。

演习的日子就定在九月二十五日,地震发生的当天。

周艳茹当然不知道董学斌定下的这个日子有着多么深的考虑,领命回去了。

下达了这项任务后,董学斌长长出了口气,眼中凝重万分。

街道办这边的布置已经完成了,不能说万无一失吧,但至少董学斌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排除了能想到的最大危险,已经没什么工作再可以开展的了,还剩三天,剩下的时间,董学斌也准备实施自己最后一个计划了,一个十分冒险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做的计划——那就是给全市敲一个警钟!

董学斌这次要豁出去了!!

第七百二十五章 地震厅的检测结果!

周六早晨,晴。

窗外鸟儿扑腾翅膀,唧唧喳喳地觅着食。

远处绿意盎然的小花园里,老头老太太有的打太极,有的遛鸟儿,有的散步,一片宁静祥和之意。

多美的画面啊。

可再有两天,怕是什么也见不到了。

今儿休息在家的董学斌趴在窗台上看着外面,心中愈加沉重,那最后一个冒险计划在他心里也再没有一点迟疑,董学斌就算冒着死也说什么都得做了,他的计划就是在一个汾州市发行量很大的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让所有人都知道,让所有人都重视。只不过董学斌需要一个借口,需要一个由头,需要一个能说服大部分人的方式,否则空口白话地嚷嚷着要地震了,那只能被当成傻子,没有人会相信。

怎么办?用什么借口?

还用地震局朋友做掩护?这个不行,一个电话就能戳穿了。

让省地震厅来人做检测?也不成,国内的预震水平有限,检测不到。

正当董学斌绞尽脑汁地琢磨呢,突然间,远处马路边上响起一些噪杂的动静,有人喊,有狗叫。

“嘿!你看着你的狗!”

“抱歉抱歉,没咬到你吧?”

“没事,吓我一跳。”

“不好意思了啊,这狗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疯了似地,总是乱叫。”

“是不是得狂犬病了?对了,我们家猫今天早上也嗷嗷叫得欢实,跟哭似的。”

“那我待会儿去宠物医院看看吧,别真有病了。”

看到这里,董学斌猛然一拍大腿,狗叫?猫哭?这是动物有反应了?动物也能警告地震的啊!

地震真要来了!

那篇报纸没有报错!

董学斌怕是偶然,连鞋都没顾上穿,踩着拖鞋就拉开门大步出了楼道。

蓦然,也不知是楼下谁家的狗正没了命的狂吠,隐约还能听到屋里有人说话。

“皮皮!别叫了!”

“汪汪汪!”

“皮皮!别淘气!”

“汪汪汪汪!”

董学斌脸色更沉,纵然已经早有了这个心理准备,见到这一幕的他情绪也有点不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地震已是迫在眉睫了!

此时此刻,没有人能阻止了!

正好这个时候,走到楼下的董学斌身旁吱呀一响,穿着一身睡衣的周艳茹开门走出来,手里拿这个袋子,似是要扔东西。看到董学斌正要下楼,周艳茹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笑容道:“主任。”

董学斌一顿脚步,“起了?”

周艳茹笑着一嗯,扬扬手里的袋子,“刚起,扔点东西,也不知道昨天夜里什么时候,鱼从缸里跳出来了,这不,都快臭了。”

鱼也有反应了??

一听这话,董学斌脸色更是难看。

周艳茹这才察觉不对,“主任,怎么了?出事了?”

董学斌道:“楼里的狗叫了一早上了,外面,刚刚也有几只狗狂叫,猫也是,还有你家里的鱼。”

周艳茹没听懂,眨眨眼道:“这个…狗?鱼?”

董学斌吸气道:“我有种不好的预感,非常不好!”

要是别人,听了这话可能还想不到别的,但光明街道办的干部在这一个月时间可是每天每日都沐浴在地震知识上的,给群众和居民做工作的同时,自己也吸收了,所以周艳茹很快就意识到了董学斌在说什么,吃惊地啊了一声,脸蛋都有些白了,“您是说…是地震?”

周大姐的嗓门不小。

这一声,叫出来了不少人。

曲义强从对门走了出来,“嗯?出什么事了?”

楼下也有开门声,“艳茹姐?怎了?”是王玉玲的嗓音。

见状,董学斌大声道:“街道办的干部都来一下,手里的事儿先放一放,咱们开个紧急会!”

周艳茹慌忙回屋打电话叫人。

董学斌心知时间紧迫,直接就布置起了任务,“王主任,你马上到小花园看一看,那些流浪猫流浪狗都是什么状态,有没有异常举动,老曲,咱们小区南楼不是有几家养鸽子的吗?你去问下鸽子回窝了没有。”这时,打过电话的周艳茹也出屋了,董学斌一转头道:“周主任,你去西边鱼市看看。”

王玉玲还不明白什么情况,“这是?看什么动物?”

周艳茹紧张地一拉她,“快,边走边说!”

“对了,记住别张扬!”董学斌嘱咐道:“先查一查看看,千万别引起恐慌!”

“我知道了。”周艳茹和曲义强他们马上下了楼。

片刻后,楼上脚步声一压,耿新科也来了,“出事了?”

董学斌迈步上楼,“走,去我家说。”

董家,街道办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到了,屋里烟熏雾绕,几个大老爷们一根一根抽着烟,表情都不太好看。

“不会这么巧吧?”

“我觉得也是,大概是偶然现象。”

“要是真的…那可就坏了。”

“诶,玉玲回来了。”

大家立刻停下议论,齐齐看向门口。

王玉玲和周艳茹先后进了屋,曲义强也随后回来了。

董学斌掐灭了烟头,“怎么样了?”

周艳茹一脸凝重道:“刚去了鱼市,十几家摊位的鱼大部分都没什么异常,但有两缸里的几条鱼到处乱跳,我问了商家,他们说没事,可能是鱼缸缺氧了,但我觉得不太像啊,后来打了氧气以后鱼也在跳。”

王玉玲随后道:“花园那边我也看了,有两只狗总是狂吠,其他七八只倒是没事,流浪猫那边也是大部分正常,只有一只猫,有个路人喂它吃的,可它说什么也不吃,还到处哈哈人。”

董学斌看向曲义强,“老曲,你那边呢?”

曲义强道:“鸽子都在窝,异常倒是不大。”

听完,好多人都松了口气。

于荣峰道:“既然大部分动物都没什么特别反应,那应该没有事吧?”

周艳茹反驳道:“动物能预测地震,这种情况已经算异常了,平常的时候哪儿有这么多狗叫?我家的鱼也是,我养了四五年了都没事,怎么就今天夜里突然蹦跶出鱼缸了?哎呦,我这心现在都提起来了,真要是地震了…”

王玉玲道:“这么一说,我心里也不踏实了。”

曲义强沉吟道:“我觉得不会有问题吧?会不会是碰巧了?或者这两天天气有些特殊变化?”

“是啊,只是一小撮动物,不应该拿这个判断。”

“嗯,要是所有动物都有异常,那才…”

董学斌打断道:“所有动物?如果地震之前整个市的狗都在叫,那谁还不知道是地震来了?可怎么每次都没有预知到?不可能所有动物都有这种异常反应的,周主任说的对,一小部分已经能说明问题了,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的来了地震,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一把手定了调子,其他干部也就没再说什么。

不过很多人心里还是觉得不可能,零散几只猫猫狗狗叫一叫就是地震了?这反应也太过激了。

董学斌吩咐道:“周主任,你马上打一份报告,跟区里汇报一下这边的情况。”

“明白。”周艳茹道。

“王主任。”董学斌道:“你联系省地震厅,不行开车跑一趟,务必请过来一些专业人士。”

“好,我这就联系。”王玉玲道。

董学斌一项项任务发配了下去,他早知道地震肯定会来,这些本来没有必要调查,地震不地震不是董学斌一个人说了算的,需要证据,需要科学论据,董学斌也是在找一个切入点,现在他找到了,有了这些动物的异常反应,虽然说服力度还不算大,但至少能让董学斌理直气壮地喊一喊了,即便是一百只狗里只有一两只在叫,那也是一个现象,是一个根据,不是董学斌在散播谣言!

街道的人一走,董学斌当即就打开电脑开始打稿子。

这份东西他写的很认真,把鸡鸭鱼狗的异常也一一记录,写了一些抽调结果,足足花费了他一上午的时间。

正当董学斌准备联系报社直接来个先斩后奏的时候,王玉玲的电话打了过来,“主任,地震厅的结果出来了。”

董学斌眼神一凝,“这么快?”

王玉玲道:“早上走后我就跟地震厅那边联系了,他们也马上派了人过来,早就到了。”

“什么结果?”

“刚出来,他们说没事。”

“没事?什么没事?”

“他们的人检测了,说没有地震征兆,那些狗啊鱼啊,说可能是偶然的事例,反正他们的检测仪器上没有什么异常。”

没有地震征兆。

得到这个消息,之前在董学斌家开会的街道办干部都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踏实了。

可董学斌却恼了,麻痹,什么地震局!什么专家!扯你姥姥的淡!要不是我早知道地震就在后天!我还真被你们给糊弄了!

这都火烧眉毛了还没有地震征兆?

你们丫给我添乱呢是不是?

非得天塌地陷了以后你们才能查出地震?那还查个屁啊!只要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到了!早他妈晚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一篇文章!

外面一片暴晒。

已经进入秋天了,气温还是没降下来多少。

董学斌表情阴沉不定地一个人坐在家里,对地震厅下来检测的几个专家已经恨之入骨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来董学斌想得还挺好,通过动物异常这件事上报区里,跟报社发表文章,用事实说话给全市敲一个警钟,尽量让大家提高警惕,最好是有所防备,可谁想地震厅一句话就给他的计划打乱了,没有地震征兆,这个结果就算所有人都信,董学斌也不可能信!

还有两天不到!

现在怎么办??

铃铃铃,铃铃铃,周艳茹的电话从街道那边打了过来,“主任,我听说地震厅检测说没事了?”

董学斌冷笑,“他们的检测,你觉得可信度有多少?”

周艳茹一怔,“应该是正确的吧?他们带着设备来的。”

董学斌也懒得解释了,“区里什么反应?报告打上去了吗?”

“交上去了。”周艳茹沉吟道:“不过还没信儿,好像区里也知道地震厅出的结果了,而且刚刚,安石书记出院了。”

“王书记康复了?”

“是的,刚病愈,晚了些天。”

“…我知道了。”

又是一个坏消息,董学斌觉得自己这两天在走背字。

董学斌做了个深呼吸,在心里反复思量了一遍,觉得就算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也无论如何都必须站出来了。拿着一份稿子,董学斌塞进包里就开门下了楼,开上车一路往汾州日报社驶去。

报社大院。

董学斌把车停在里面,下车跟旁边一人打听到了新闻部苏佳的办公室,就大步上了三楼。

“请进。”是苏佳的声音。

董学斌把门一推,“苏姐,忙吗?”

屋里就苏佳一个人,见是董学斌,苏佳笑盈盈道:“学斌,你怎么来了?快坐吧,我给你倒杯水。”

董学斌往前坐下,“不用了苏姐,找你是有点事儿。”

苏佳笑道:“给我打个电话不就行了?还跑过来一趟干啥?”

董学斌郑重其事道:“事关重大,必须得当面儿说,苏姐,我妈跟你舅舅也快结婚了,说来说去咱们也是一家人,跟汾州市的媒体部门,我也就认识你一个人,有些话我也不藏者掖着了。”说罢,董学斌摸出那份用了一上午打印出来的文章,递给她,“你先看看这个,希望能帮我个忙。”

“我看一眼。”苏佳点点头接过来,伸手一翻,眼中就是一愕,看了看董学斌,她低头继续读起来,脸色越来越凝重。

不多时,苏佳看完了。

董学斌道:“你觉得怎么样?”

苏佳捂着脑门道:“地震?学斌,会不会是你太敏感了?”

“动物的异常数据我已经做过调查了,我也希望是我太疑神疑鬼了,可惜不是。”

“你报给地震厅了吗?先让他们来人查一查啊?”

“报了,也查过了,说结果无恙,什么事也没有。”

苏佳跟大多数人的反应差不多,松了口气道:“那就应该没事了吧?毕竟那是专业机构,比咱们…”

董学斌冷声道:“他们专业,可这么多年预测出过一次地震吗?他们的检测结果肯定不能信。”

苏佳迟疑道:“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我想把这份文章发到汾州日报上,让所有区县都多加防备。”

“什么?”苏佳一听就大摇其头,“学斌,这可不行,万万不行,不是我不帮你,我是不能害你。”

董学斌看着她道:“这就是帮我,不会害我。”

“这可不是别的事儿,地震影响太大了,其实我这些天也听说过你们街道在搞防震减灾工作,也有过宣传,但在光明街道搞这个还没什么,毕竟是你们自己内部的事儿,可要发在了日报上,那造成的影响就是全市的了,造成的恐慌也是全市范围的,甚至这不是什么防震宣传,而是在告诉所有人地震要来了,你这个…这个要弄不好,那是散播地震谣言的。”

董学斌正色道:“苏姐,我肯定不会害你。”

“不是害我不害我。”苏佳道:“我自己怎么样倒没关系,可这事儿涉及范围太大了,这种没有科学根据的报导不能随便发的。”

“猫狗异常,这不是科学根据?”

“可地震厅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别人会怎么看?”

董学斌咂嘴道:“我知道这件事让你为难了,但有一点你必须相信,我董学斌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我坑谁也不可能坑你。”

苏佳苦笑道:“我也跟你说一句实话,学斌,不是我不帮你发,是我个人也没有这个权利,就算我把这篇东西报上去,总编辑那一关也过不了,别说排板印刷了,就是我上级领导都得跟我发火,文章连交都交不上去,我跟新闻部虽然算个领导,可力量毕竟还有限,实在没办法…”

这个倒是。

董学斌也明白,不禁揉着眉心沉默了下来。

顿了顿,苏佳抿了下嘴巴,“其实你说的这些动物异常反应,也让我有点心惊肉跳了,确实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学斌,要不然这样吧,文章我可以用你的署名报上去,也可以帮你争取一下,但我保证上面肯定不会通过的,我们这里不是小报社,而是隶属市委宣传部的,不过我能给你个建议,要想上面通过也不是完全不能够,主要…”苏佳压低了些声音,“能让我舅舅点头就行了,他在市里关系很多,跟宣传部也有牵扯,只要我舅舅点头,我这边报上去,那就有一定几率能过稿。”

你舅舅?

市委组织部部长杨兆德?

董学斌眼神一定,“那好,谢谢了苏姐,我去试试。”

苏佳一嗯,“那我先把你这份稿子再改一改,然后报到明天的审核。”

“多谢了。”董学斌知道如果最后是虚惊一场,苏佳也会担政治风险的,所以对她能出这份力是十分感谢的。

“别谢我,我也是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地震这东西不得不防。”

出了报社,董学斌上了自己的车,摸出手机看看,就要给杨兆德打电话。

可犹豫了半天,董学斌还是没打出去,上一次他已经跟杨叔儿联系过了,可却没什么效果,这一次,董学斌干脆直接给老妈栾晓萍打了过去。

嘟嘟嘟,老妈接了电话,“喂,儿子?”

董学斌道:“妈,杨叔儿今儿休息吗?”

“星期六休息啊,妈就在你杨叔儿这儿呢,正要准备晚饭,你晚上过不过来吃?”

“不去了,妈,上回我让您给杨叔儿做工作,放地震资料盘,您弄了吗?”

“做过了。”一提起这个,栾晓萍就无奈笑道:“你让妈办的事情妈还能不上心?说过两次,也放过几次资料碟,不过你杨叔儿不太感兴趣,后来妈也就没再提,总不能天天跟他唠叨吧?”

“妈,我还得求您件事儿。”

“怎么了?给妈说说。”

“您血压高,先别急,冷静一点听我说,行吗?”

“到底出什么事了?”

“咱们市…可能要地震了!”

“…你说什么!?”栾晓萍一惊。

董学斌立刻将猫啊狗啊的异常情况跟老妈说了一遍,还把自己的担心和分析结果也说了,“地震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这个我可以跟您肯定,而且看这个样子绝对不是小地震,最少7.8级。”

“这…这…那可怎么办?”

8级左右的大地震,很多脆弱建筑的老小区都会夷为平地的!

栾晓萍没有像别人似的问这问那,问可不可能,问是不是你多心了,儿子都这么说了,栾晓萍就信了,母子之间有时候都不是信任那么简单,很多事都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爱护,无条件的相信。

董学斌长长一叹气,道:“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办,而是除了我一个人,所有人都不信,都不当回事儿,都以为我是跟他们胡扯的,所以我就想您帮着跟老杨说一声,不是让杨叔儿支持我,我现在就求杨叔儿一件事,让他帮我把一篇稿子通过了,文章我已经交给苏佳了,苏姐会报上去,但这事儿只能杨叔儿帮我走关系批了,文章才能见报,才能让大家提高警惕做好防震准备。”

“妈,您跟杨叔儿说说,成不?”

“行了,妈…妈知道了!”

“那我可就拜托给您了,谢谢妈。”

“你放心吧,妈给你办,你等妈电话吧。”

董学斌也不清楚事情到底能不能成,现在也只能靠老妈了,这篇文章是必须要发的,一定要发的,这不但是让老百姓提前做出防震准备,也是在帮杨兆德,在帮苏佳,甚至是在帮所有人,只要文章能顺利通过,即便发表之时会引起一阵恐慌,会给董学斌和杨兆德等人很大压力,引起些风波,可等后天地震真的来了的当口,恐怕所有人都会感谢他董学斌,感谢他敲的这个警钟!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一篇文章引起的轩然大波!

市委大院。

下午,杨兆德家。

栾晓萍坐在沙发上脸色沉重地放下手机,那边,系着一条围裙的杨兆德就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晓萍,谁的电话?”

“小斌的。”

“哦?让他过来吃饭啊,都快弄好了。”

“他单位还有事,不来了。”

“嗯?怎么了你?刚才还笑呵呵的呢?”

“都要出大事了,我哪儿还笑得出来!”

栾晓萍马上将儿子电话里说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跟杨兆德重复了一遍。

听完,杨兆德皱眉道:“动物异常?我怎么没发现?咱们院儿的狗叫了吗?就算叫了也很正常啊,这个说明不了问题吧?”

栾晓萍一听就气了,“你是说我儿子说瞎话?”

杨兆德忙道:“我没那么说啊,地震前兆确实有猫狗叫,但那得是大面积的,我是说小斌可能分析错了,不会那么巧。”

栾晓萍急躁道:“我儿子说有地震!那就肯定有!我儿子不会拿这个跟我开玩笑!”

“晓萍。”杨兆德挺无奈,知道自己爱人的性格,晓萍对待亲人都是无条件相信的,是优点也是缺点,他道:“要不然这样,我给地震厅打电话,再让他们过来检测一下,你看行吗?”

“他们检测不出来!”

“那你说怎么办?”

“我儿子要发的那篇文章,你让人帮他过了。”

“这件事可非同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栾晓萍看看他,“老杨,你是不是怕担责任?万一没地震的话市里会有人找你的麻烦?对不对?”

杨兆德道:“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怕什么?小斌也是我儿子,我是不想让他惹麻烦。”

“肯定会有地震,你不给我儿子把文章弄上去,小斌才会惹麻烦呢!”

杨兆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倒了杯水给她,“你先喝口水冷静冷静,这件事得从长计议,不能急。”

“我怎么能不急?我儿子说地震就这两天了!”

张口就是我儿子说,闭口也是我儿子说,杨兆德知道自己在栾晓萍心里的地位怕是连小斌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忍不住暗暗苦笑,但也没办法,杨兆德就是喜欢栾晓萍这个性子,“晓萍,我也跟你交个底,我都这个岁数了,说话也该退居二线了,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就算丢了职务也没什么,可小斌不一样,他还年轻,二十五岁就提了正科级,前途不可限量,我要是真托关系让人把那篇文章发上去,那万一地震没来,小斌的政治生命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一点你想过吗?”

栾晓萍默然了下来。

杨兆德跟她交心道:“为了自家子女,咱们当家长的什么事情不能干?我是想你和小斌都考虑清楚,冷静地把事情考虑清楚,如果你要真的决定了,那我现在就打电话,发个文章,这点关系我还是有的,即便最后出了事情,我也兜得住,就算我一个人兜不住,我也不会让小斌兜的。”

栾晓萍眼圈一红,温柔地握住他的手,“老杨。”

“瞧瞧瞧瞧,怎么哭了。”杨兆德赶紧给她擦擦眼睛。

栾晓萍是感动,“…谢谢。”

“呵呵,考虑好了吗?”

“好了。”栾晓萍吸吸鼻子,“你给宣传部打电话吧。”

杨兆德点点头,“行!”

等杨兆德回屋打电话联系朋友,栾晓萍也在客厅给儿子拨了手机。

“喂,小斌,事情成了,你杨叔儿答应了。”

董学斌一诧,“真的?”他没想到杨兆德能答应,更没想到这么快。

“真的,他正给宣传部和报社那边打电话呢。”栾晓萍看看卧室门,“小斌,以后你好好孝敬你杨叔儿,知道不?他对你真挺好的。”

“肯定的。”

“老杨也快退休了,以后你得当爹一样孝敬他。”栾晓萍补充了一句。

“放心吧您,只要文章能见报,还是杨叔儿走的关系,那就什么问题都没了,等过了这阵子,您就等着老杨同志提正厅吧,以后副部正部估计也有戏,退休年龄也肯定延长了的。”

“哪儿有那么夸张?”

“救全市人民于水火,这个功劳还不大?”

“那要这么说,我儿子的功劳才最大呢,那文章可是我儿子写的。”

“功劳不功劳我先不想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救人,妈,明天您带着苏佳和老杨家人回北京,对了,还有虞大姐和小茜茜他们,您有他们号码吧?还有跟咱家走得近的朋友,还有您亲戚,我大姨二姨她们,这事儿您跟他们联系,请客旅游也好,实话实说也好,我出钱,反正都让他们去北京,躲开这几天再说,我怕你们出事。”董学斌朋友不多,亲人也不多,所以让老妈联系联系还是忙得过来的。

“联系人去北京行,但妈没事,老杨不能走,妈也…”

“妈!您想急死我啊?您必须走!”

“…好吧好吧,妈走,那你自己多注意安全。”

“我?坠机都弄不死我,我还怕个小地震吗?给哥们儿挠痒痒还差不多!”

“你就吹吧你。”

汾州日报出炉了。

这是一份在汾州市内影响力极大的报刊,涉及范围是整个汾州所有区县街道乡镇的,覆盖面非常广,不但所有报亭都有售,基本所有区委区政府和乡镇街道机关部门都有订制,一些国企和事业单位也如此。

这可以说是汾州市最权威的报刊。

是风向标,也是时事新闻的集中地。

然而当今天的汾州日报一经发行,就产生了轰动!当大家翻开报纸的第二版时,却发现了一篇让人大吃一惊的文章!

——《请做好地震的准备》。

“地震??”

“什么意思?”

“要地震了?地壳运动的那个地震??”

“怎么会!”

这个话题太过于震撼,比起911等事件还要扯眼球,因为这件事关乎于所有老百姓生命安全的!

登时,董学斌的这篇文章在汾州市内骤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第七百二十八章 风口浪尖上的小董!

周日下午。

今天发行的汾州市日报是有史以来动静最大的一次!

一篇《请做好地震准备》的文章,可以说是将全市的天给捅破了!

报导是这样写的:经本报记者了解,近日,光明街道办事处董主任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时发现了异常。董主任告诉记者,“近来我们办事处都在搞减灾宣传,所以对一些情况十分敏感,就在今天早上,几只狗吠让我们引起了警觉,总觉得今天的狗叫跟往常不太一样,我们马上展开了调查,才发现街道内的动物发生了大面积的异常反应,狗叫,猫哭,鱼跃水,动物不吃东西,烦躁不安,等等等等,种种迹象表明,这都是大地震前的征兆反应,后来我们又在整个市区内抽点调查,发现大部分地方都有这个现象,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地震很可能要来了,也许就在这两天,请大家做好防震准备,不要惊慌,不要混乱,尽快展开自救或者暂时性撤离到安全区域。”

后面又是一大堆话,还跟着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

不过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已经没心思继续往下看了,全被报纸上的话给震了住,惊得跟什么似的。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炸开了锅。

“坏了!要地震了!”

“唉哟!咱们快走吧!快!”

“还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呢,怎么说震就震了?”

“这还能是假的吗?那是汾州日报!不会瞎写这个的!”

“可要真是地震这么大的事儿,为什么电视上没说?报导也没写在头版?”

“管它真的假的呢,我是不管了,我得先回南方老家了。”

“报纸上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可不是嘛,我家狗昨天夜里就开始狂吠,怎么说都不听,我还以为是病了呢,不行不行,我也得收拾东西了,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你们走吧,我还是不信。”

“我也先看看情况再说吧,要真出了事,政府会安排咱们撤离的。”

看了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一些没有买汾州日报的家里也很快知道了地震的消息,甚至连临市和省里其他一些地方都传开了,如果汾州市要发生八级左右的大地震,肯定也会波及周边地区。

顿时,一片人心惶惶。

董学斌的文章上虽然告诉大家不要惊慌,可这怎么可能?

地震那是谈虎色变的,一瞬间,很多家庭连晚饭都没顾上吃,当机立断,带着孩子和老人连夜就走了,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尚在犹豫,另外大多数人也都没有走,只是一边等待着政府和新闻上进一步的消息,一边讨论着地震的事情。大部分家庭都还有工作和琐事扎根在这里,不可能轻易离开的,除非当地政府下令让所有人都撤离才有可能。

…延台县,县政府。

县长秘书胡思莲急匆匆地来了县长办公室。

谢慧兰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听一个县局领导汇报工作,见胡思莲连门都没敲就进来了,微微一抬头,“怎么了小胡?”

胡思莲吸气道:“慧兰县长,出事了!”

谢慧兰点点头,笑着看向刘局长,“老刘,那先这么着,好不好?”

“成,您忙您的,那我回去了。”刘局长一看,立刻告辞离开,给他们关上门。

“说吧。”谢慧兰看看她,“什么事?”

胡思莲赶快将一份汾州日报拿出来递给她,翻开了第二版,“您看这篇文章。”

谢慧兰拿过来瞅了瞅,从头读到尾,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等看完这篇文章,她轻轻将报纸扔在桌上,唇角泛起一丝苦笑,“这小子,呵呵,我看他就是不想我有好日子过,一天不给我弄出点麻烦来,一天他都老实不了,这种文章怎么能随便乱发?那是要出事的,底下什么反应?”

胡思莲答道:“我刚打了一个电话,咱们县已经有居民开始撤离了。”

滴滴滴,滴滴滴,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谢慧兰和胡思莲朝窗外看去,只见马路上已经拥堵一片。

恐慌的气氛明显蔓延开了。

谢慧兰也渐渐收起笑容,对胡思莲道:“小斌说的地震,可信度有多高?”

胡思莲一犹豫,实话道:“可信度其实很低,我打听到,省地震厅早就派专家下来检测过了,并没有异常,也没有地震征兆,不然的话市里早就下令撤离群众了,慧兰县长,您看现在…”

铃铃铃,铃铃铃,桌上电话接连响了。

与此同时,谢慧兰的手机也是唧唧喳喳地叫起来。

谢慧兰快速接了几个电话,挂掉后她看向胡思莲,“外面乱套了,局面已经有些控制不住,道发书记召开紧急会议,我得过去一趟,这样吧小胡,你现在什么也不用管,先去下面给我调查一下小斌说的动物异常反应,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需要一份详细的报告,好吧?”

南山区区委大院。

区长办公室里,耿新科一脸苦涩地看着对面的老姐,“姐,我现在是真服了董学斌了,他胆子也太大了!”

耿月华板着脸一言不发,重重将手里的报纸拍在桌面上。

“这下可惹大祸了。”耿新科拍拍脑门,董学斌这次可把他们给坑惨了,万一市里迁怒下来,谁知道会不会将光明街道办整个清洗一遍?

散播地震谣言,董学斌这次的行为都远远不止这些,这丫不但无视地震厅给出的结论,甚至还明目张胆地在媒体上发表文章,一般的地震谣言,私下里偷偷传一传这就是大祸了,谁想董学斌居然还敢发到报纸上,发到汾州日报这种全市最权威的报纸上,这需要多大魄力?这需要多大胆量?

放眼整个汾州市,还真没有人敢这么干。

也就是董学斌这么一号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

一篇短短几百字的文章,直接又一次把董学斌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街道、区里、市里,这一下,全市的领导和机关干部几乎都认识了董学斌这么号混人!

第七百二十九章 我担!

傍晚,日头昏昏而下,落山了。

还有最后一个晚上。

明天就是地震的日子了。

董学斌坐在自己车里满意地看着那份汾州日报,手机响个不停,他的电话已经快被打爆了,他只能选择性地接了一些,又主动打了一些。

…“董局,我刘大海啊,真要地震了?”

“是的老刘,你尽快把家人送走吧,越快越好。”

…“局长,我是罗海婷,我看报纸了,这…”

“罗大姐,尽快转移吧,别让家里人出事。”

“可,地震要会来?”

“听我的错不了,快走吧,连夜走。”

“那好,我听你的。”

…“钱阿姨,我小董。”

“那报纸是你发的?你可弄出大乱子了。”

“乱子就乱子吧,只要老百姓能安全就好了,钱阿姨,您和柳叔儿可一定注意安全,我正让我母亲联系虞大姐和茜茜呢,准备把他们接北京去躲一躲。”

“好吧,万一真有地震,让她们走了我也踏实。”

…“喂,萱萱,我。”

“听出来了,你个小东西。”

“我跟你说点正事,你预产期快到了?”

“快了,预产期十月一号,还有一些天。”

“这样,你现在别跟你们家住了,你家那老房子不行,现在你和咱爸咱妈去酒店订一个总统套,这些天在那儿住。”

“嗯?为什么?”

“要地震了,北京也会有震感,但不会太大,总之安全第一。”

“什么?地震?姨咋不知道?”

“我暂时说不清楚,反正你就听我的吧!”

…“喂,小董。”

“徐大姐。”

“你的电话可真难打,占线了十分钟。”

“正忙着地震的事儿,也要给您打电话呢,您快走,不然来不及了。”

“别人能走,你徐大姐怎么走?如果地震真像你说的要来了,那我就更得留下来了,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给你打这个电话是别的事情,刚刚市里跟我们这边联系了,问了你的情况,你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社会动荡,你小子可是真敢干,上面的意思是让我把你控制起来,由国安接手调查,不过我给你周旋了一下,现在暂时算压下去了,但也压不住几天,你心里有个数儿。”

“惊动国安了?”

“你以为呢?引起动荡,这就是破坏国家安全,你啊你,让你徐大姐说你什么好?做事情一点也不动脑子。”

“给您添麻烦了。”

“我这边倒没事,大姐就是怕你出事。”

“您放心吧,这事儿我有把握,主要是您,这两天您可千万别在一些容易倒塌的建筑物周围落脚。”

“好,大姐会注意的。”

…十几个电话,足足打了董学斌一个半小时。

车窗外面,街头越来越乱,不少车辆匆匆开过,有些上面还拴着行李,显然是要离开的。另一些老百姓三三两两走上街头,董学斌看到,光明街的那个街心小花园里,已经有人开始搭帐篷了,似乎准备一家都搬到外面过夜,明显相信了董学斌那篇文章,相信了地震要来。

董学斌很欣慰,自己顶一些压力没什么,只要能多救下来一些老百姓,那他心里才算踏实。

形势不错!

自己的警钟敲到位了!

可突然间,又一个电话打到了董学斌手机上,是区委书记王安石的秘书!

藏秘书上来就是冷冷的一句话,“区委小会议室!安石书记让你马上过来!”

放下电话,董学斌知道真正的压力这才刚刚下来,重头戏到了,真正的难题也来了,他也不知道自己顶不顶的住,不过事情已经到了现在,明天午前十一点钟就是地震发生的一刻,他顶不住也得顶!

小会议室外。

董学斌深呼吸了一口,轻轻敲了敲门,推门走进去。

顿时,几十个领导干部的身影就进入了董学斌眼球,区委书记王安石,区长耿月华,纪委书记吴亮,常务副区长沈飞等等区委常委都围坐在中间的会议桌上,外面一圈椅子,则是其他分局和委办部门领导,董学斌从里面看到了楚清华和几个街道办书记,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

这么多人?这么大阵势?

董学斌心中一紧,关上门走进屋。

当即,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董学斌的脸上,表情不一,但大多数人都是一种看神仙似的眼神看着他。

唯独耿月华和王安石两人没有看他,而是望着会议室里一个宽屏电视。

电视上正播报着今天的新闻,只见主持人道:“今天汾州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在市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画面一闪,镜头照到了那张汾州日报上,“文章是南山区光明街道办主任发上去的,主要内容是因为近期一些动物的异常反应,所以推断是地震的预兆,不过本台记者咨询了一下省地震厅的专家,专家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在南山区做过地震检测,并没有发现异常和征兆,所以这篇文章的真实性还无法下定论,请大家保持冷静,相关部门已经就此事介入调查…”

王安石黑着脸摇摇手。

藏秘书一看,就抬手用遥控器关掉电视。

屋内骤然一静,很多人的目光又从电视屏幕上挪开,落到了董学斌脸上,不少人都同情地看看他,知道董学斌这次在劫难逃了。得罪了区委书记王安石,这就够董学斌喝一壶的了,大家没想到他居然还不吸取教训,竟然又弄出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一手,不仅祸害了他自己的街道社区,这回连整个汾州市都被他一篇文章给折腾乱了套,就没见过像他这么胆大包天的主儿!

这下好了,市领导都震怒了!

王安石开了口,“刚刚市里下了指示,责令南山区严查此事,我现在宣布一件事,暂停光明街道办董学斌同志的一切职务!”

停职。

众人都毫不意外。

董学斌却心中一沉,丝毫不退地直视着王安石道:“王书记,组织上的安排我服从,但为什么停我的职?总要给我一个理由吧?”

王安石冷冷道:“你不服气?”

董学斌失笑一声,“我还真不服!”

一个正科级干部,在紧急区委常委会上跟区委书记叫板,这个场面还从来没有过,刺头果然是刺头!

王安石沉着眉毛盯着董学斌的眼睛,“散播地震谣言!引起社会动荡!破坏社会和谐!你说为什么停你的职!”

董学斌反驳道:“散播谣言?这话我可不认同,动物异常,这就是地震前的预兆,是有科学根据的,我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刻上报给区里市里,这也能叫散播谣言?那我们街道有了状况难道还不能向上面汇报吗?那还要街道办干什么?那还要区县干什么?那还要省市干什么?就留一个中央!其他全都撤了得了!连基本汇报工作的职能都被剥夺了!那还要地方机关做什么?再说了,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党员,发现异常情况我也有义务跟上级汇报!噢!我发现要地震了还不能说?只能偷偷摸摸憋在自己肚子里?然后等着地震等着死人?等着看热闹看笑话?您是这个意思啊?那我还算人吗?我还算一名共产党员吗?”

董学斌的嘴皮子那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很少有人能说得过他,这丫扣高帽子和胡搅蛮缠的工夫都是一流的。

王安石一听,肺都快气炸了,眼神也整个冷了下来,“你这也叫跟上级汇报?你这是先斩后奏!文章的真实性还没有经过检测你就通过报社发了上去!你这是不负责任!是胡闹!你还振振有词?一点反省的意思都没有?”

董学斌看着他道:“我不觉得我需要反省,我倒认为在座的各位需要反省一下,动物的异常反应,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看到了,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没错,地震厅是给出了没有地震征兆的结论,但有几分可信度?我知道有些人是怕担责任,现在如果做出防震准备让老百姓撤离,万一最后地震没有来,那肯定是要有人出来承担后果的,要是放着不管,最后万一地震了,责任也是地震厅的,是他们没有检测出来,跟在座的各位关系不大!”

这话是不能挑明说的,谁想董学斌竟然摆在了桌面上!

所有人都相视一眼,心说这丫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秃噜啊,王安石和几个区领导更是表情有些难看。

“因为怕担责任,就无视眼前的异常?无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拿老百姓的命去赌一个侥幸?”董学斌义正言辞道:“你们能做到?我做不到!你们怕担责任?我董学斌不怕!我把话撩在这儿!不管市里有什么指示!不管谁谁停我的职!就算把我给撤了!我们光明街道办管辖范围内的居民也必须撤离!全部后果我一个人担!”

撂下这话,董学斌一甩手就走了!

去你大爷的!董学斌这次是豁出去了!他要做的事情,天王老子也阻止不了!

就算不当这个官!董学斌也得多救几个老百姓!

第七百三十章 小董的讲话!

区委,小会议室。

会议室的门被走掉的董学斌重重摔上,发出一声震响。

王安石脸色铁青,他叫董学斌过来本是想让他当面认错,将事情尽快交代清楚,让王安石好给市里一个交代,这次的事情可是把很多市领导都给惊动了的,谁想董学斌非但不知悔改,还放下了狠话,指着所有区领导说他们不作为,造了区里的反,这是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

好一个董学斌!

好一个街道办主任!

体制里怎么出了这么一个流氓干部!?

董学斌今天的表现实在太光棍了,谁也没料他能说出这么狠的话,这些话放出来,等于是不留退路了,如果没有地震,董学斌今后在体制里也再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可是,没有人觉得地震真的会来!

王安石就是最不相信的一个,董学斌的行为让他彻底狠了脸,“当众顶撞领导,不服从区里的指示,这个董学斌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吴亮书记,纪委介入调查吧,必要时可以采取措施将他控制起来,现在稳定局面是最重要的,宣传部那边加紧办一办,把谣言辟除,让大家不要混乱,公安分局配合行动,加派人手维持治安秩序稳定,一定要把地震的谣言扼杀住!”

“您放心,保证办好。”

被点了名的领导都纷纷应答。

给董学斌停职,辟谣,这都是很正常的程序,原则上来讲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地震厅已经给出了没有地震征兆的检测结果,比起一些猫猫狗狗的异常反应,这个才是权威的,才是有证据依据的。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这样很不妥,董学斌说得对,虽然几率很少,但现在也没办法完全排除地震的可能性,就这么直接当做谣言盲目地处理掉,但若是真来了地震,那…会散。

区长耿月华自始至终都没发表什么意见。

出了小会议室,纪委书记吴亮大步向前,追上了耿月华,“月华区长,有点事,去您办公室说?”

耿月华嗯了一声,和他一起下了楼。

区长办公室里,吴亮和耿月华分别坐在沙发上。

“区长,王书记这次的处理,我觉得有些不妥当。”吴亮一直跟耿月华关系走得很近,是正儿八经的耿系干部,他叹了口气道:“之前我还没觉得什么,但董学斌那一番话,确实让我挺感慨的,我承认,以前我对董学斌有一些看法,小董做事情有点太不计后果了,但这一次,他那一席话让我听了挺惭愧的,是啊,现在没办法排除地震的可能,猫狗的异常我也得到了消息,但谁也不想担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了判断失误的后果,所以大家才装作没有看见,谁都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刚刚的一幕让吴亮对董学斌的印象大为改观,甚至生出了一丝敬意,能为老百姓做到这一点的人…真不多。

耿月华板着脸看看他,“你觉得地震的几率有多大?”

吴亮一沉吟,道:“我感觉,最少也有一成几率。”

办公室里顿时沉默了下来,半天都没有了动静,只有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地走着,一分一秒地过去。

不久,耿月华终于说话了,“一成几率,不小了。”

吴亮一迟疑,“你的意思是…”

耿月华面无表情道:“市里非议很大,不会支持,让咱们区老百姓撤离的权利我是没有的,但敲一敲边鼓,这还是没问题的。”说罢,耿月华就拿起了电话,打给了秘书马莉,“喂,你立刻联系电视台,我要二套节目从明天早上开始就播放防震减灾的宣传短片和地震注意事项,还有,你联系各个街道办事处,让他们做好防震准备…不用多问!照我说的做!就这样!”

看得如此,吴亮心中一跳,他只是想跟耿月华商量商量,谁想月华区长居然这么果断就下了令,耿月华果然是耿月华,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只要下了决心,就是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

区委书记要辟谣,要稳定局面。

区长则要加火,要加重局面让大家提高警惕。

这等于是区里一把手二把手公然打擂台了,而且是摆在了明面上,吴亮知道,这件事情过后,王安石和耿月华肯定会走掉一个人,这是想都不用想的。

区里这回真要地震了。

就算不是地质学的地震,也要是官场上的地震!

天早黑了,但办事处大院里却还灯光依旧。

街道大会议室里,董学斌召开了紧急会议,不但把街道办所有干部全都叫了过来,这次连底下的科员办事员,派出所的大部分民警,社区居委会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也都被董学斌召集了起来,大约百人上下,这几乎就是他们光明街道办现在的全部人力了,能调动起来的所有力量。

会议还没开,底下有点乱哄哄的。

“听说了吗?整个汾州市现在都乱套了。”

“是啊,都是咱们董主任一篇文章弄起来的。”

“主任好像被停职了,唉,这事儿闹大了,收场不了了。”

“咱们可怎么办?不会连累到咱们街道吧?那可坏了,董主任可真敢做,这次真是捅破了天喽。”

“哪儿还有咱们主任不敢干的事儿?”

“你们还不知道吧?主任刚去了区委常委会,我听说咱们董主任指着安石书记的鼻子把所有区领导都给数落了,说他们胆小怕事儿。”

“靠,真的假的?”

“错不了,我听一区委办的朋友说的。”

“董主任的气魄,一般人还真没办法想象。”

“你们说真会地震吗?不会这么巧吧?”

“这说不好,反正我让我们家人都走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