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呢?喜欢这样?”董学斌道。

方文萍终于说话了,“…是的!”

董学斌用力拽了一把,“特别喜欢?”

“是的!是的!”方文萍被抻住了脖子,语速更快了。

董学斌咳嗽了一声,也不敢太那啥了,毕竟之前已经把方文萍给弄伤了不少地方,他心里也过意不去呢,这下手上也有分寸多了,没敢真那么狠地勒她,随后董学斌也站累了,就坐下去躺在了床上。

方文萍看看他,挪了一下,将身子正对向董学斌,还保持着趴着的姿势,顺从的不像话。

“过来点。”董学斌道。

方文萍立即爬过去一些。

董学斌跟大爷一样,“给我拿根烟行吗?”

“是的。”方文萍就往床下爬过去,因为董学斌的裤子是扔在那头椅子上的,没有跟床上,方文萍到了床边后竟然是手先着地摸在了地板上,随后身子才下去,在藏呼呼的地上也仍然是用爬行的方式,找到了董学斌的裤子后,方文萍从兜口里摸出烟和打火机,然后又爬回床上给了他。好几天没在家了,地上很不干净,可以清楚地看到方文萍膝盖和手掌上都沾了土,可方文萍却一点也没察觉似的。

“谢谢。”董学斌点上支烟抽了。

方文萍就在他旁边趴着,还是没有躺下,一根烟抽了六七分钟,方文萍也就在那里趴了六七分钟。

大爷的瘾也过了,董学斌也是怕她累着,于是赶紧道:“躺下吧方姐。”

方文萍这才躺下了,刚一躺稳后,只看到她的手也颤抖起来,显然是爬的太久了累得抽筋了。

董学斌美滋滋地搂住她,亲了她脑门一口,唉,老方要是老这么温顺该多好啊,汗,不过哥们儿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地道啊?总感觉是欺负方姐似的,可…他也没让方姐一直趴着啊,是方姐自己主动这样的,董学斌反正是理解不太了方文萍现在的状态,自顾摸了下鼻子。

“学斌。”方文萍出声了。

董学斌愣了一下,还没适应这个称呼,以前老方可从来没这么称呼过他的,一直都是小董小董啊,“怎么了?”

方文萍询问道:“我能不能去个卫生间。”

“这还用问我?”董学斌苦笑,“去吧您。”

“谢谢。”方文萍翻身坐起来了。

董学斌便从床头柜上拿来了手机看了眼时间,等放下手机后再一找人,居然就看到方文萍脖子上的皮带顶端耷拉在地上,她竟从床上爬到了地上,看样子是要趴着去外屋卫生间。

一步。

两步。

爬的很慢。

董学斌忙道:“方姐,地脏,你这…你站着吧。”老方可真行,董学斌也怕她膝盖划伤了。

闻言,方文萍这才从地上站起来,走去上厕所了。

大概两分钟后,卫生间里传来呼啦一下的冲水声。

方文萍回来了,进了卧室关好门站在床边,却没有上去,而是看着董学斌问道:“我能上床吗?”

董学斌无语,这是你们家啊你问我?

于是他开玩笑地来了一句,“不行。”

方文萍听完,真的没有上来,就乖乖站在那里。

董学斌一呃,改口道:“快上来快上来。”

方文萍这才脱掉鞋子上了床,可上来后居然又四肢着地地趴着了,好像皮带在她脖子上一拴,方文萍这个状态就恢复不了了。

董学斌不行了,一把就将自己的浴衣给脱了,伸手一拽皮带拉着方文萍的脖子就把她给揪了过来。

“啊!”方文萍呼吸困难地一叫,慌忙爬上去。

董学斌什么也不说了,一下从后面骑在了方文萍身上,又一次开始折腾上了她。一开始方文萍还没怎么样,就是大口大口喘着气,等到后来董学斌才想起来,逐而一边折腾她一边拽住了她脖子上的皮带,往后面使劲拉着,这下,方文萍顿时有些失声了,脸上挂上了又痛苦又快乐的表情,满屋子地叫声!

董学斌怕楼上楼下的邻居们听见,“别叫!”

方文萍很听话,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巴,手指缝里全是唔唔的声响,眼神迷离,最后竟有眼泪流了出来。

这一折腾就是一个小时。

之前董学斌已经跟方文萍在车上奋战很久了,老方也这个岁数了,身体肯定没有董学斌强,到了最后,方文萍两只眼睛都翻了上去,嘴巴无力地张着,眼珠子上都看到很多白眼球了,嘴角也留下了很多唾液,有种虚脱了的感觉,浑身都在不断地发抖,尤其两条美腿抖得最厉害,好像随时都要晕过去似的。

董学斌这才不敢祸害她了,其实也祸害够了!

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早起

方文萍家卧室。

八点钟了,昨儿董学斌睡得太晚,这会儿还跟被窝里舒舒服服地打着呼噜,结果是被电话吵醒的。

是秘书苏岩打来的。

董学斌瞥了眼手机就困呼呼地放在耳朵上,“喂。”

“董书记,我小苏。”苏岩呃道:“打扰您休息了吧?”

“没关系,几点了?”董学斌勉强揉了揉眼睛。

“现在是八点钟整,您从京城办事回来了?今天上午的会议是…”苏岩打电话就是问问领导能不能来上班。

董学斌一嗯,“昨天就到了,不过时间太晚就跟省城…找了个酒店住了,这样吧,上午会议推迟一个小时,我尽量赶回去,如果实在回不去的话,就下午再开,你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苏岩立即道:“好,那我马上通知下面。”

“这两天县里没什么事吧?”董学斌清醒点了。

苏岩答道:“没什么大事,还在巩固招商文化节的成果,这些天文化节招商来的项目已经陆续到了第一笔资金,有些项目第二笔资金都已经落实了,各个项目招商部门都在跟进,一切顺利。”

“好。”董学斌也没说什么了,挂了电话。

都这个点儿了,也该起了,董学斌就侧头看了眼旁边,方文萍还在睡觉,而且睡得很死,无论是电话铃声还是董学斌和苏岩的说话声竟然都没有吵醒她,方文萍背对着董学斌一动不动,呼吸节奏很匀称,也浑然不觉肩膀上的毛巾被已经掉了下来,此刻,昨晚拴住老方的皮带也依然在她脖子上困得结结实实的,身上也都是密密麻麻的红掌印和零散的伤口。

“方姐?”

“老方?”

董学斌叫了她几声,见她还是不动,干脆用力推了推她的后肩膀。

这才看到方文萍身子动了一下,嘴里也发出带着困意的嗯声,翻身改成了平躺的姿势,眼睛还是没睁开。

董学斌知道她是累坏了,如果把昨天跟车上折腾方文萍的时间也给算上,这一天董学斌足足祸害了老方四个小时,别说方文萍这个岁数和身体了,就是董学斌这样的小年轻都吃不住啊,要不是董学斌有REVERSE撑着,不行的时候就给自己的身体倒退一下时间恢复体力,他也早就瘫了啊,可方文萍显然没有董学斌的特殊能力,全靠这一百来斤,这么高强度的折腾下,老方早都是一滩烂泥了,没看夜里弄到最后方文萍都已经神志不清险些晕过去了么。

“该起了。”

“都八点五分了,你还得刷牙洗脸,还得开车过去,到了单位也该上班时间了,起吧赶紧。”

方文萍下意识地应着,却一点也没有睁开眼的意思,更别说起床了,估计是还没睡醒呢。铃铃铃,方文萍的电话响了,她也没有接的意思,好像没听见一样,一动都不想动的感觉。

董学斌一看她手机,三个未接来电,估计有些是早上打给方文萍的,董学斌睡的香也是没听见。无奈之下,董学斌只好看了看她脖子上的皮带,一把抓住皮带顶端,轻轻甩了一下。

方文萍方是惊醒地睁开眼,看看董学斌,呼了口气。

董学斌也松开了手,欠欠身子,把自己皮带从她脖子上解开了,人家该上班了,总不能老这么拴着啊,皮带刚一拿下来,就看到方文萍脖子上被隔出来的红印,红印围了脖子一圈,但不是很明显,董学斌呃了一声,把皮带扔到自己裤子那边后就赶紧上去摸了摸老方的脖子。

“疼吗?”董学斌问道。

方文萍手掌揉了揉脸,“没事儿。”

董学斌咳嗽道:“那什么,昨儿不好意思了啊。”

方文萍没理这茬儿,捋了下头发拿过手机看了眼未接来电,又确定了一下时间,道:“起床吧。”

董学斌一嗯,“想吃点什么?”

“都可以。”方文萍从被窝里坐起来了,抓过昨晚不知什么时候被扔在地上的浴衣裹在身上,就下床去卫生间。

绕过床尾的时候,董学斌看到老方膝盖上个胳膊肘上都是黑乎乎的沾着土,不是那么干净,明显是夜里在地上爬出来的,而且老方走路姿势也有点变扭,有点踉踉跄跄瘸瘸拐拐的样子,不太得劲儿似的,尤其是两条大腿,董学斌怎么看怎么感觉有些虚弱,腿肚子还在不时哆嗦一下。

“没事吧?”董学斌不放心。

方文萍慢慢走着,“不碍事。”

董学斌坐起来道:“要不我扶你去?”

“睡你的吧,我没事。”方文萍说话间已经出了卧室。

董学斌也不准备睡了,更不着急刷牙洗脸洗澡,他就算现在起床紧赶慢赶地回去焦邻县也赶不上准点儿上班了,肯定得迟到,所以也无所谓几点了,董学斌踩着拖鞋下了床后就听见卫生间那里传来哗哗的喷头声,于是自己也进了厨房,翻翻冰箱,开始自顾做早餐了。方文萍显然平时不开火的,她也压根不会做饭,家里几乎什么食材都没有,就有一盒精装的柴鸡蛋也不知道是谁送的礼盒,米啊面啊之类的都找不到,盐和糖还是上次董学斌跟她家做饭时他买的呢。

凑合做吧。

摊两个鸡蛋,做一锅鸡蛋汤。

虽然有点单调也不是很丰盛,但好歹够吃了。

做好了,董学斌将早餐端出去,卫生间的流水声还在,老方还没洗完澡呢,董学斌也等不了了,不禁上去拧了一下卫生间的门,咔嚓,门没锁,被他从外面推开了一些,“方姐,我能进去吗?”

水声一停。

“怎么了?”女声飘出来。

董学斌道:“上个厕所,再洗个脸。”

方文萍哦了一声,“随便。”

董学斌道:“那我进去了。”

他侧身进了卫生间,这边不是什么豪宅,就是个小户型,浴室的设计也就是用个塑料帘子挡那么一下,地方也非常窄,反正从董学斌这个角度能清楚地看到方文萍帘子下面露出来的两只脚丫儿,脚丫儿上还带着一点浴液沫子,估摸是刚打完浴液正冲呢,董学斌也不管了,立即上了个厕所,随后快速跟洗手台那里刷牙洗脸了一把。

正刷牙呢,帘子刷啦一开。

方文萍走了出来,也没避讳什么,拿起挂着的毛巾开始擦身子。

董学斌就这么从镜子里看着斜后面的老方,直到方文萍擦完头发和身子披上浴巾走出卫生间,董学斌才漱了口,觉得身上有点黏糊,都是昨天干了的汗,也过去拿热水快速冲了一下。

董学斌穿着浴衣出去。

外面的方文萍已经刚刚穿好了衣服,坐在了饭桌上。

“吃吧,趁着还热乎。”董学斌也做过去了,夹起一个荷包蛋就塞进嘴巴里咬了一口,“嗯,还可以。”

方文萍拿起筷子也吃了。

饭后,董学斌看看表,“半点了,你赶紧走吧,该上班了。”

方文萍就回了屋拿上自己的包,走出来后道:“你走的时候给我锁上门。”

“得嘞,忘不了。”董学斌也喝完了最后一口鸡蛋汤,知道俩人一起下楼不太方便,肯定是要方文萍先出去的,昨天之所以一起上楼是因为时间太晚了小区里一个人也没有,大家都睡了,但现在是白天,还是上班早高峰的点儿,要是让人家看见俩人早上一起出来,肯定不合适。

方文萍开门走了。

董学斌便不紧不慢地刷了碗,随后去卧室给她收拾屋子,夜里折腾的太狠了,床单乱了,椅子倒了,枕头套儿都脱开了一个,肯定要整理整理的。

忽然,楼下传来声音。

好像是有人在叫方文萍的名字。

“文萍!”

“文萍,我送你吧。”

董学斌一怔,就悄悄摸到了窗户边拉开一点帘子透过窗户缝隙往下面看了看,顿时,省文化厅厅长肖东楠的身影就进入了视线,手里还捧着一粟鲜红的玫瑰花,后面停着他的车,对面是刚下楼的方文萍。

只见方文萍板起脸,“老肖,你没完了吧?”

肖东楠微笑道:“没别的意思,就是路上看见这花挺好看的,觉得挺适合你的,才买了下来。”

方文萍蹙眉道:“用不着。”

“我都买了,您就收着吧。”肖东楠往前递了递。

周围小区里不少早起上班的人都把视线关注了过来,小年轻送玫瑰追小女生,这个大家见多了,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送玫瑰追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这个场面还是不怎么多见的。

“我说了用不着!”方文萍道。

肖东楠呃道:“那我送您上班吧,顺路的事情。”突然一怔,“咦,你脖子怎么红了?哟,手上怎么也…”

方文萍冷邦邦道:“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做好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说完,方文萍上了不远处的路虎,开车就自己走了。

留下肖东楠一个人捧着一束花,十分尴尬。

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古墓出土了!

董学斌从窗户上看了好半天,才瞅见肖东楠一个人灰溜溜地上了他自己的车子,将一捧玫瑰花往副座上一放,开车出了小区,看那个样子,八成是还没有要放弃追求方文萍的打算呢。

可真行。

多大岁数了都?

还玩送花儿这一套?

董学斌哼了一声,将窗帘合上了,把卧室最后拾掇了一下,他才悄悄下了楼出了方文萍家的小区,打了辆出租车去长途车站,买票,等车,苦哈哈地坐着长途车嘎油嘎油地回了县里。

董学斌来的有点晚,不过好在是中午之前到了。

临时家属院里,孟寒梅正在院子里跟一个县委办的手下说事情,正好看见了外面走来的董书记。

“书记。”孟寒梅挂上笑容。

董学斌道:“孟主任,忙着呢?”

孟寒梅道:“嗯,就是嘱咐点事情。”

董学斌看看表,“路上堵车,也晚了点,这样,你通知一下,上午的会还是挪到下午吧,不然太赶了。”

“好嘞。”孟寒梅道:“我去通知。”

董学斌问道:“县委大院翻修的怎么样了?”

“工程还在继续,都挺顺利的。”这事儿是董学斌交给孟寒梅分管的,她也很上心,“招标什么上个月就办妥了,都是比较低的价位,现在翻修成功已经开始了,预计三四个月以后就可以搬回去了。”

董学斌满意道:“辛苦了老孟。”

回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董学斌往椅子上一靠,心情愉悦地点了上一支烟,翘着二郎腿哼哼着小曲儿,各方面的精神都很放松,老方这边的态度董学斌已经拿了个**不离十,从方文萍早上走时候的状态就能看出来,一点都没生气,否则也不会只对肖东楠黑着脸,而对他董学斌却什么火也没发了。再说工作上的事情,董学斌重点再抓的招商任务也早都完成了,现在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相信不出半年,焦邻县在自己的带领下经济数据肯定会有一个明显的飙升,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有了这份工作成绩,即便董学斌才是初来乍到没几个月,谁却也无法忽略他的个人工作能力,因为董学斌给焦邻县带来的变化就算称不上是翻天覆地的吧,那也实在不小了,以前的几届领导班子可从没有过董学斌这样的成绩。

现在就等两三个月后的古墓了。

董学斌此刻已然没有了刚上任时的紧迫和压力,前阵子事情太多,一波接一波的简直忙都忙不过来,现在终于清闲了,各方面的准备都已经妥当了,董学斌要做的就是等了,等待古墓的发现和发掘,到时候董学斌几乎什么都不用干,往办公室一坐,县级市的提名也是板上钉钉了,他这次几经千辛万苦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地过来焦邻县上任,等的不就是这一刻么?之前的所有工作董学斌都是为了这个事件在做铺垫,他的视线一直都盯着这一块呢。

离吃饭还早。

嗯,看看报纸吧。

董学斌一拉抽屉,就将周六到今天的几份晚报晨报拿出来了,都是苏岩放过来的,也是董学斌以前就要求的,他这两天没在县里,肯定是要过一遍新闻报纸的。每天看报纸是董学斌来了焦邻县后才养成的习惯,以前的他没当过县镇一把手,自然无所谓,但现在他是县委书记了,县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多知道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也有利于他发现问题,掌握问题。

本来董学斌就是随意翻一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没怎么上心,他一个一把手,这么忙,也没空对每一个新闻每一篇报道都刨根问底,那人被车撞人,这人社保被断了,都一个个关注下去董学斌也别干别的了。可是偏偏当看到今早的那份晨报第三版的一则新闻时,原本没怎么当回事儿的董学斌突然错愕了一下。

《村民挖出古董》。

标题就是这个,董学斌一看就瞳孔一缩,当顺着新闻往后看去,青鸾山几个字也瞬间跳入眼球!

挖出古董?

焦邻县的青鸾山上??

董学斌当时就吸了一口气,急急忙忙用最快的速度将新闻给读完了,这是附近青鸾山下几个村民上山挖草药,结果在山上某个地方发现不少药材,就这么开始挖了,可挖着挖着竟是从土里刨出了一面被腐蚀的不像话的古董,外表虽然有点风化腐蚀,可还是能看出这是一面类似铜镜的东西,几个村民也不太懂,更是没在意,下山后就拿给了村书记看,村书记是个几年前就深得村民们信任的大学生村官,学识也高,很受村民们爱戴,很多人有事情都会找他的。村书记看过后也不懂这是不是文物,但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他是有的,知道如果是文物的话出土后都是归国家所有,于是上报了焦邻县文化局,把东西给送过去了。具体的鉴定结果还没有出,这也就是昨天晚上的事情,新闻上只是叙述形势地讲述了这件事的始末而已。

地里挖出古董,这个不是什么新奇事儿,太常见了,不至于那么大惊小怪,报纸的版面上也能看出,第三版的角落,显然媒体也没放在心上。

然而董学斌不一样,因为他可是知道历史发展的!

古墓出土了?

不可能啊?怎么会这么早?

董学斌清楚的记得,当时他看过未来的报纸,古墓被发现明明是两三个月以后啊,还没有到时间呢,而且首次发现文物的方式也不一样啊,眼前的一切都跟董学斌看过的报纸有出入,但细细一想,董学斌又释然了,历史变了不奇怪,因为历史上古墓出土时的县委书记可是张东方,现在呢?董学斌却改变了历史揽下了县委书记一职,等于从董学斌上任的一刻,历史其实早就改变了!

文物提前被发现?

这个一点也不意外!

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董书记大惊小怪?

县委书记临时办公室。

董学斌放下报纸就背着手在屋子里快步走折返走着,一圈,两圈,三圈,末了一把拿起桌上的电话。

“喂,小苏。”

“马上来我这儿。”

“呃,好的,我立刻到。”

电话挂了,董学斌强行平复了一下心绪,做了个深呼吸后忘椅子上一坐,捂着脑门儿揉了揉,闭着眼睛脑子里开始飞快转上了,文物的提前出土实在是董学斌没有预料到的,短时间内也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计划和准备呢,确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董学斌对未来的发展已经在几个月前就有数儿了,算是胸有成竹,就算没有提前准备好现在准备也不晚,古墓提前出土,这反倒是好事儿,现在董学斌的位子已经巩固了,焦邻县各方面的条件也基本上成熟了,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这临门一脚了,早来早好。

苏岩小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样子,“书记,您找我?”电话里听董书记声音不对,苏岩就知道是有大事儿,所以跑得快了点,做了这么久董学斌的秘书,他对董书记也比较了解了。

董学斌把桌子上的报纸往前一推,“青鸾山有村民挖出古董的事情,你知道吧?”

苏岩一怔,走上前看了眼第三版的报纸,“哦,这个我知道,是昨天的事情了,我也是听下面有人说了一耳朵。”

董学斌敲敲桌子道:“都昨天的事情了,那你怎么不跟我汇报?”

汇报?

这个还用汇报吗?

苏岩忙道:“我以为事情不大,您回京城又是办急事的,我就没敢打扰您,对不起董书记,都是我办事不利,疏忽了。”其实苏岩根本就不明白董书记怎么突然提起这个新闻了,发现古董?是不是古董都没有确认呢啊,而且就算真的鉴定结果是肯定的,那也不至于啊,全国每天意外刨出和发现的古董多了去了,这还算什么事情?他不知道董书记为何这么重视,不过想归这么想,苏岩还是没有反驳什么,最简单快速地解释了一句后,就主动承认了错误,因为跟领导辩解是没有意义的,领导批评你肯定是有批评你的理由,就算没有理由,就算是无缘无故的,苏岩也得听着啊。

董学斌其实也没生气,就是说那么两句而已,他也知道这件事不怪苏岩,苏岩也不可能知道这个古董的发现今后会对他们焦邻县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和意义,“没那么言重,也不是你的问题,我就是告诉你,今后再有这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跟我汇报,一刻也不要耽误。”

苏岩严肃道:“我明白了书记。”

董学斌看看表,道:“也中午了,先吃饭吧,然后你通知大家下午一点钟准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再有…”董学斌顿了一下,“把县文化局的一把手叫过来,还有青鸾山脚下村子的村书记,一并让他们列席会议,我要听关于这件事的详细汇报,你跟他们提前打好招呼吧。”

苏岩一愣,“…好的,我联系。”

董学斌点点头,“行,那就这样。”

“那您忙,我去通知了。”苏岩转身,恭恭敬敬地给董书记关好门,这才走了。

苏岩其实也纳闷极了,心里面揣着的全是狐疑,怎么还要让文化局一把手他们列席会议?这事儿真有那么重要吗?苏岩一开始觉得是自己的政治嗅觉可能不够,毕竟董书记已经早不止一次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工作能力,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神”的领导,每一次决策都是很正确的,比如新县委大院的拆除,那时候政策还没下来呢啊,纪委也没过来呢,根本就是毫无预兆的,可董书记却提前闻到了,第一时间便下令拆除了新县委大院,才让他们焦邻县逃过一劫几乎没受到那次事件的牵连,对于董书记的嗅觉,已经没有人会怀疑和质疑了。但是从董书记办公室出来后走了半天,也想了半天,苏岩还是没弄清楚这件事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董学斌出去领了盒饭就回来吃了,一边吃也一边筹划着,心思全然没有在饭上,最后都吃干净了董学斌还用筷子下意识地往嘴里夹菜呢,注意到饭盒里空空如也后,董学斌失笑一声,将一次性饭盒扔了。

这个月第二次县委常委会召开了。

董学斌是最后一个进的会议室,他一来,屋子里面也安静了一些,董学斌注意到这个临时的会议室里比以前多了几张新面孔,其中一个董学斌知道,是县文化局局长武国全,其余还有两个人董学斌就没见过了,一个年轻人,八成是青北村的村书记,还有一个中年人,没见过。

苏岩立即关上大门。

董学斌这时也坐在了首位,没着急宣布会议开始,而是拿起桌儿上的杯子慢慢喝了几口茶。如果换在刚上任的那几天,董学斌肯定是不好这么干的,一般坐下后就宣布开始会议了,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稳固和斗争,董学斌已经在焦邻县占据了大部分优势,基本掌握了全县的局面,所以怎么样也无所谓了,他想什么时候宣布开会就什么时候宣布,没人说的了什么。

这个细微的举动也让今天第一次列席常委会的武国全和其余两人看出来现在焦邻县是谁说了算了。

董学斌才慢慢道:“开会吧。”

几个县委常委便按照次序汇报了一下县里的工作,今天没有什么值得要表决或讨论的事情,基本都是汇报和总结,重点也全集中在上个月招商文化节的工作成果上,这一下就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汇报完了,总结也过了。众人便谁也没说什么了,都等着董书记说事情,毕竟今天列席会议的人实在有点意外,董学斌固然没有提前通知大家什么,但一看这个情况,傻子也知道是董书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见大家说完了,董学斌抬抬头,“我说一件事吧。”

众人一听,全都神色集中起来,看向董学斌等着他说。

董学斌招招手,苏岩就拿出了十几份报纸,分别发给了众多县委常委,然后就听董学斌道:“这是今天的晨报,事情发生在昨天,我相信很多人应该也都听说了,青鸾山山上被村民挖出了古董。”

张东方看看报纸,哦了一声,“早上新闻也播了,我看过。”

其他很多人也都有印象,不过却也不明白董书记这是什么意思,发现古董?那又怎么了?

董学斌却没管大家的疑惑,看向县文化局局长武国全,“武局长,你说一下具体情况?”

武国全忙挺直了身子膀坐正了一些,“是的董书记,我们也是昨天晚上拿到的古董,是青北村村书记萧成同志送到我们这里的。”他看了眼旁边的青年,显然,这人就是报纸上那个大学生村官萧成了,随后他又介绍了一下再旁侧的那个中年人,“这位是县文化馆柳馆长,现在古董已经被文化馆接管了。”

董学斌问道:“断代了吗?”

柳馆长答道:“因为昨天时间太晚,都下班了,所以今天上午才开始的鉴别工作,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加紧时间努力。”

董学斌蹙眉道:“那就是还没确定年代?”

“真伪和年代,都还没确定。”柳馆长道:“我们的设备有限,专业性也有一定局限,所以还需要些时间。”焦邻县之所以申请县级市没能成功,里面有很大一定程度原因就是文化方面的,他们县没有什么自己的特色文化,历史性也差一些,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古迹和文化遗产,所以焦邻县文物部门的设备也好专业人员也罢,肯定是比不上其他地方的,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自然用不着采购什么太好的设备了,否则采购了设备引进了文物方面的人才,干什么用啊?当摆设?那才是资源上的浪费,没这个必要。

见董书记脸色不太好,文化局局长武国全赶紧补充道:“书记,其实真伪已经差不多能断出来了,腐蚀成那个样子,还是埋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山里,逻辑上推断就不会有造假的可能,铜镜应该是真的,年代的话…嗯,文化馆那边有工作人员初步怀疑是汉代的东西。”

柳馆长戴着个眼睛,看样子也是个老学究的感觉,说话做事都比较讲究,也很较真儿,闻言便道:“还没确定,只是怀疑,进一步的鉴定工作还在做。”

张东方道:“汉代啊?”

常务副县长徐庄道:“那可不少年了,如果确定的话,到时候可以在文化馆展览了。”

大家说是这么说,可每个人的脸上还是没有一点重视的意思,仍然没把这个当回事儿,觉得董书记有点太大惊小怪了。

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副厅没跑儿了!

大家都讨论了一会儿。

董学斌看向张东方,“东方县长,你怎么看?”

张东方想了想,“还是先断代鉴定吧,按照程序走,如果咱们县的设备鉴别不了的话就送到市文物局,如果鉴定真的是汉代的古董,那就在青鸾山的那片区域进行一定的挖掘工作,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古董。”这确实是按照正常程序不紧不慢走的,可是真要这么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弄过去,那得等到猴年马月了啊,到时候再出点什么意外,董学斌肯定不答应啊。

董学斌微微摇摇头。

孟寒梅看看他,“书记,您的意思是?”

董学斌道:“我建议成立一个文物保护小组,立即对青鸾山相关区域进行严密封锁,禁止任何非相关人员出入,打上警戒线,做好一切防护措施,至于小组的负责人,我亲自挂帅。”

您亲自挂帅?

还成立文物保护组?

这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张东方一愣,“学斌书记,没有必要这样吧?”

“有必要。”董学斌道:“而且是很有必要,如果青鸾山真的存在一个汉代的古墓,这些提前的措施就是对古墓的一个保护,对文化遗产的一个保护,现在这件事已经上新闻了,瞒也瞒不住,若是被一些盗墓者看到了将主意打到了青鸾山上,不做保护难道还让他们得逞?如果村民们知道古董值钱继而大范围地上山挖掘哄抢,到时候怎么办?难道不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措施吗?”

古墓?

什么就古墓了啊?

众人觉得董书记跳转的太快了。

这刚刚只发现了一个不知道真假不知道年代的古董啊,怎么就突然跟古墓扯上关系了?而且就算是底下有古墓,也不至于这么重视吧?古代的墓地多了,随便哪个稍微在古代有点家底的人哪个没有墓啊,弄俩陪葬品,这个算什么古墓?这个能有多大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现在全国上下的古墓不知道有多少,可真有历史意义的也就那么零散几个而已,他们焦邻县这小地方能有什么大墓葬啊?

“呃,董书记。”柳馆长说话了。

董学斌看向他,道:“你说。”

柳馆长解释道:“其实山里或者土里挖掘出古董,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无非就是三种可能,第一,该地区可能是当时的祭祀场所,由于发生垮塌,这些文物被埋在了地下;或者当时发生了战争,来不及收走这些东西,之后被埋在了地下。第二,也有可能是窖藏,古人也有收藏的爱好,可能会把这些东西当作宝贝埋在了地下,直到今天才被发现,第三才是该地区可能有墓葬或者是陪葬坑,第三点也是可能性最小的,像青鸾山这种地方,理论上讲不是什么风水宝地,也一般不会有…”

董学斌打断道:“我不需要理论上什么什么样子,应该可能什么什么样子,只要有可能,就应该保护起来,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柳馆长呃道:“这倒是,您说得对。”

“…我没意见。”张东方无所谓道。

董学斌点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定了吧,马上成立文物保护小组,对青鸾山目标区域封锁保护。”提案过了,其实也算不提案了,现在的焦邻县几乎是董学斌的一言堂,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看到大家还是没有打起应有的重视,董学斌忍不住提醒了一句,“我还要说一点,我希望这件事引起大家的重视,要知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如果今后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谁那里出了问题,我就找谁!”

众人都面色一凛。

董书记这是动真格的了?

可是为什么啊?就发现一个古董而已,不用这样吧?

下一刻,董学斌便道:“柳院长,东西带来了吗?”

“带来了。”柳院长起身一回头,蹲在小心翼翼地从角落抱起一个木盒子,将文物请放在桌子上掀开盖子。

董学斌一嗯,走上去从盒子里摸出一双包手套来戴上,随即将昨天挖掘出来的铜镜轻轻拿起来,翻翻正面,看看背面,面色十分认真。张东方和其他人都以为董书记是在装模作样,可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董学斌对古玩古董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了解多了,董学斌几年前可就是靠着古玩起家的啊,赚了很多钱,而且以前为了养家糊口大学时还跟古玩行打工过很久,虽然这几年专注于政治上的发展没有再碰古玩了,可是,老本行董学斌还是没有丢的。

东西很开门儿,就算没有看过未来的报纸,董学斌也能断定这铜镜肯定是真的,而且年代非常久远,锈和腐蚀都很自然,绝对不是做出来的,至少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做不出这种锈迹。

亲眼看到,董学斌心头的石头才算落下去,也是彻底放心了,这绝对是未来报纸上的那个汉代古墓!

董学斌是太重视这件事了,也都忘了还有人在场,就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地给铜镜各个方向和侧面都拍下来照片,最后还捏了一把锈迹,在手头上捻了捻,闻了闻,末了微微点了头,小心将铜镜放回了盒子里,慢慢摘掉手套,心情那自然是极其舒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散会吧,保护小组今天就要下去青鸾山,大家抓紧时间布置人手,文化局,文化馆,公安局,都要出人,越快越好!”董学斌又一次强调了。

武国全赶忙应了一声。

柳馆长自然也没有二话。

但看着董书记的笑容,大家还是都莫名其妙地相视看了几眼,大眼瞪小眼了半天也不明白董书记今天是抽了什么疯了,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他们看到这个铜镜,第一反应就是县文化馆可能要多几件藏品了。

可是董学斌跟他们不一样,他看到铜镜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这个副厅级别已经板上钉钉了!

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准备挖掘!

常委会散会了。

众人揣着狐疑纷纷出了临时会议室,不理解归不理解,但董书记命令都下了,下面肯定得执行啊,于是安排文物保护小组名单的去安排了,一系列的设备和手续也得准备,最忙的还是文化馆那边了,柳馆长虽然之前常委会上被问起时说是文化馆已经投入全部人手加紧做文物鉴定,实际上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儿,文化馆那里也没有特别重视的,说白了,从青北村村书记那边拿了古董后,就是馆里的工作人员们随便看了几眼,例行过了一遍仪器而已,也就今天看到董书记这么大张旗鼓才让柳馆长重新衡量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回去后不但要继续鉴定工作,估摸还得求助市里和省里的文物部门,只凭他们焦邻县文化馆这些简单的鉴定设备是不可能鉴定的太精确的,就算是鉴定出来了结果也是完全没有权威性的,白搭。

命令被执行下去了。

董学斌见状,也回了自己办公室。

虽然会上董学斌已经反复强调了这件事,但他还是不放心,嗯,或者说是已经等不及了吧,关乎焦邻县的提格,关乎自己的级别调整,董学斌自然想越快敲下来越好了,省得到时候再出什么变故夜长梦多,所以坐下自己办公椅上琢磨了片刻,董学斌知道不能只靠文化馆那边,他们墨迹几下,再找市里省里的文物部门墨迹几下,最后确认以后再去现场挖掘,再墨迹,估摸等他们真确定青鸾山有一座汉代古墓的时候,那都得好几个月以后了,最后再等国家派来专业考古队下来,这全都是时间啊,董学斌不想把工夫都浪费在这上面,嗯,虽然董学斌推测的办事效率有点夸张了,可国内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一直都被诟病,不怪董学斌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加快下时间,尽快敲定古墓的挖掘事宜。

怎么才能加快速度?

自然是找权威人士帮忙了。

如果真是业界的权威专家确定了青鸾山上的墓葬价值和可能的历史意义,肯定能最快速度的引起考古队的注意,那样的话董学斌和他们焦邻县都省了很多事情,不用那么一级一级地往上报告审查了。

董学斌恰巧认识一个。

穆正中——董学斌跟他可打过很多次交道了,从R国盗取国宝送给穆老师,末了老穆为了还人情也给当时在延台县搞招商工作的董学斌投资了一个项目帮助董学斌拿了不少政绩,虽然俩人年岁差着很多,但关系却有点忘年交的意思,既然要找权威人士,穆正中绝对是最佳人选,人家老穆在业界可是权威中的权威,对文物鉴定方面太有研究了,好像以前还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现在他自己也跟京城有一家私人博物馆,甚至也不止一次被邀请参加过一些大型考古工作,圈子里谁不知道他?如果穆正中能敲定青鸾山的古墓再让他帮着联系一下国家考古队,那事情就顺利多了。

翻到电话了。

董学斌呼了口气,就给他打了过去。

嘟嘟嘟,那边很快通了,“喂,学斌啊?”

董学斌笑道:“穆老师,是我,您那儿忙着呢么?”

“还行吧,去了个展览刚从里面出来,怎么着?找我有事儿。”穆正中呵呵笑道:“投资的事可别找我了啊,这我可先跟你说好,我现在穷着呢。”

那回董学斌因为招商任务把穆正中拉过来投资了不少钱,结果最后汾州市地震了,延台县那边也受到了很大牵连,穆正中之前投资的项目损失不小,这事儿董学斌知道,一直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好在老穆一直都没计较,也没在乎,一来他不差这点钱,二来,投资延台县的那个项目本身就是还董学斌人情的,就算都赔干净了也没什么,穆正中电话里就是开句玩笑罢了。

董学斌乐道:“瞧您这警惕的,不是投资的事儿。”

穆正中道:“我那次看新闻,你当县委书记了?还搞了一个什么招商文化节?真不是让我投资去啊?”

董学斌哎呦道:“您消息也太慢了,这都是老黄历了,一个多月前的事儿,我今儿找您是想您帮着看一件儿东西,您就把心放肚子里,绝对不让您花冤枉钱了,上次地震也是不可预料的事,我也不想啊。”

“看什么东西?”穆正中问道。

“就是一个古董,想您掌掌眼。”董学斌道。

穆正中笑了笑,“得了吧,你还让我掌眼?你小子看古玩儿的眼光比我差不了多少吧,真的假的你还看不出来?”

董学斌道:“您这是捧我,嗯,真假我有数儿,肯定是真的我知道,但年代和历史含义我就看不出来了,这还得请教您这个专业人士啊。”顿了下,他道:“我实话跟您说吧,我们县有个青鸾山,昨天有村民从山上挖出来一面铜镜,我看了,老物件儿,我们县文化馆的人推测可能是汉代的,但具体也没确定,这不,我就想到您了,您这资历,您这学识,肯定看一眼就知道了。”

“呵呵,你小子别架我。”穆正中道:“那行吧,有照片吗?”

董学斌顿时道:“有,刚照下来了,我怎么发给您?”

穆正中想了想,“我给你个邮箱,你发过来就行了。”

董学斌一嗯,“成,那就麻烦您了,对了,这事儿有点急,因为牵扯到文物保护和古墓挖掘的事儿,所以…”

“好,你发过来我就帮你看看,争取尽快,一个小时之内肯定给你结果。”穆正中摇头笑道:“不过古墓什么的,你想的是不是有点多啊?山上挖出古董,这个很常见,每天都会有,一般跟古墓扯不上关系,除非真撞了大运了,下面才可能有个古墓,再撞个大运,那个古墓可能没有被人盗过,再撞第三个大运,那古墓才可能是个稍微有点价值且没有被盗过的墓葬,你说多大几率吧。”董学斌是官儿,穆正中自然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一个县里如果能发现个还算马马虎虎的古墓,对县里肯定是有好处的。

董学斌道:“没事儿,有没有古墓都没关系,您给瞅瞅就行了。”

“成,交给我吧。”穆正中告诉了他邮箱地址后就挂了电话。

董学斌打开电脑连上自己手机,立即将刚拍下的铜镜的全方位图片都一张张发给了穆正中。

然后就是等了。

董学斌微微打了两个响指。

不多时,苏岩敲门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名单递给董学斌,“书记,文物保护小组的成员名单都列出来了,您过目。”

“这么快?”董学斌满意地点点头,可拿过来一看却是又蹙起眉头,把单子拍在桌子上敲了敲,“就这么点儿人?”

苏岩呃了一声,“下面递上来的,我也…”

董学斌道:“文化局四个人,文化馆三个人,公安局才出一个警员?这么小的一个组能保护什么啊?我说了多少遍要重视要重视的,就给我上来这么份名单?”董学斌不太高兴,“老常在大院么?”

“常局长在呢,刚还看到了。”苏岩道。

董学斌一指,“你把老常给我叫来,搞什么。”

苏岩赶忙出去叫人了,很快就找到了公安局局长常林,因为都是董系的人,苏岩也就悄悄多说了几句,“常局长,董书记找您,好像有点生气,因为保护小组工作人员名单的事情。”

常林眨眨眼,也有点虚,跟着苏岩一起去了县委书记办公室。

董学斌跟常林私交很不错,经过一起聊天吃饭,可私交是私交工作是工作,董学斌是分得开的,一见常林进了屋,董学斌便把名单往前面一推,“老常,你们公安部门是要集体过节去啊?都这么忙啊?我常委会上强调了那么半天,你就给我派了一个警员进文物保护小组?那我问问你,遇见盗墓贼怎么办?一个警员能掌控局面吗?能处理事情吗?难道要让人家文化部门搞挖掘研究的老同志撩着袖子跟犯罪份子搏斗?”

常林汗道:“不是那个意思董书记,我开始是想有个警员在就行了,主要是起到威慑作用,嗯,现在一琢磨倒是我没考虑周到,我马上打电话安排人手,加到…三个警员?您看是?”

董学斌还是不满意,“最少五个。”

五个?

常林他们的警力也不富裕啊,而且青鸾山上根本还没确定什么呢啊,怎么就要出动这么多警力去保护?

“行,我安排。”常林苦笑,只能应了。

董学斌又对旁边的苏岩道:“你通知文化局,他们这点人也不够,给我把能派出来的人手都派出来,轮班倒,在青鸾山上搭帐篷定个临时工作指挥部,以这个为中心开展保守挖掘,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古董。”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墓!

三点钟的时候。

苏岩又一次回来了,拿来了一份新准备出来的文物保护小组成员的单子,给董书记过目。

“您看这份行吗?”苏岩问道。

“一共二十三人?”董学斌看了看。

苏岩观察着董书记的脸色,“是的,文化部门十三人,公安部门六人,其余相关工作人员四人。”

董学斌一点头,“好,定了吧。”

苏岩征求意见道:“那是现在让他们出发还是?”

“让大家现在就出发,拿上设备和装备,第一时间控制现场和保护现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出入。”董学斌道。

苏岩领命,“明白。”

董学斌最后吩咐道:“还有,凡是这个工作小组的人员,今后几个月内的重点工作就是在青鸾山上,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随便调动人员。”在别人看来,这个小组就是个摆设,走走形式而已,可董学斌却从没有这么想过,他对这个工作是极其重视的,所以万一公安那边有什么任务之类的想抽调文物保护工作小组的警员,董学斌肯定是不会答应,这个他先得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其实在常委会上这个招呼董学斌已经潜在意思地打过了,不然他不会亲自挂帅小组组长。

命令又是一个个下达了。

工作小组名单上的人都怨声载道极了。

“真要去青鸾山啊?那边可远着呢。”

“听说可能还要住在山上呢,那我家里怎么办啊?”

“唉,本来名单没我的,怎么突然又加人了?还把我加进去了?”

“据说这次要去二十多个人?用得着那么多人吗?不就是发现了一个古董吗?领导们到底怎么想的啊。”

“行了,别说了,领导肯定有领导的道理。”

“是啊,好像这次命令是董书记下的,你们再抱怨,小心让董书记知道啊,咱书记什么脾气谁不知道啊。”

“得,那我跟家里打个招呼吧。”

在工作小组出发前的一系列准备中,消息也传开了。

很多县干部和公务员听说了这事儿,也都觉得莫名其妙,董书记凭什么就那么确定青鸾山上有古墓啊?而且看样子还认为是个有价值的古墓?这古董还没鉴定呢,有什么依据吗?

张东方也来了董学斌的办公室,有些不赞同地说起了这件事,“名单怎么又加了三倍的人手?”

董学斌看看他,“我让他们加的。”

张东方蹙眉,“我看大家抱怨挺大的,书记,这件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如果那边没有古墓,这事儿怎么收场?”弄出了这么大动静,又劳民又伤财的,最后要是什么都没有那他们焦邻县可就丢了大人了。

董学斌笑道:“老张,没把握的事儿我不会做,就这些人手我还觉得派少了呢。”正说着呢,电话响了。

是穆正中的电话。

“等一下啊老张,我接个电话。”董学斌拿起手机就接了,“喂,穆老师,您看的怎么样了?”

穆正中语气似乎不太对,“小董,你跟我说实话,你这东西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

董学斌眨巴眨巴眼睛,道:“就是从我们县的青鸾山上挖出来的啊,怎么了?”

“你确定?”穆正中道。

“当然确定了。”董学斌道。

“…你把青鸾山的地理位置和详细资料给我一份,要最详细的!我邮箱开着呢,现在就收,你不要挂电话。”穆正中道。

张东方听了,也好奇地看过来,不知道董学斌在跟谁说青鸾山的事。

董学斌闻言,立即就查了查内部资料,将青鸾山的信息给穆正中发去了邮箱,“好了穆老师。”

“我收到了,你等等。”言罢,穆正中就没跟董学斌说话了,而是跟电话那边的几个声音交流着,好像那边有好几个人,不过声音太小董学斌也听不清楚。最后过了大概五分钟,穆正中才重新拿起手机,“小董啊。”

“诶,你说。”董学斌期待道。

穆正中吸了口气,“你这回可能真的撞了大运中的大运了,东西我看了,这铜镜…不是一般的古董,这是汉代的陪葬品,而且上面的纹饰信息也不太寻常,然后,我考古队的老朋友看过了你发来的青鸾山的地理位置和大概的风水,也觉得不寻常,但是没有亲眼见过我们也不敢下什么定论,这样吧,我们现在就订机票,你让车在省城接一下我们,今天晚上我们肯定到!”

董学斌啊了一声,“您几个要过来?会不会太麻烦您了?”

“不麻烦,我们…”穆正中刚要说什么,电话被那边一个小老头给抢过去了。

只听小老头道:“小同志,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赶过去,你们记住,一定要先保护好现场,一切等我们到了再说!”

董学斌道:“成,我知道了。”

“记住一定要保护好现场。”小老头怕他不重视,不禁透露了一句,“我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如果底下真的有墓葬,这个墓肯定不一般!这有可能是这几年最大的考古发现了!”

“不是有可能,是肯定是!”电话那边又有人说话了。

穆正中也在那头道:“还没看过,不能下结论,先过去再说。”

“行,机票赶紧定下来,我给家里打个电话,这些天估计是回不去了。”那人显得有些兴奋和激动。

里面透露出的信号给了董学斌一颗大大的定心丸,这一下他才算真的踏实了,考古队的老同志都几乎已经肯定了墓葬的历史价值,董学斌还有什么好质疑的?

于是也暂时没顾上前面的张东方,董学斌马上把苏岩给叫了过来,“小苏,你安排一辆车去省城机场,晚上我要接几个贵客,航班次我到时候告诉你,对了,再通知文化部门,到了青鸾山只是做保护工作就行了,千万不要挖掘,等专业考古人员到了再说。”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重新申请县级市?

张东方狐疑地听着。

董学斌将自己之前下达的指示又重新调整了一下,秘书苏岩领了命,赶紧出去安排去了。

“不好意思啊老张,电话打得长了点儿。”董学斌笑容很浓。

“不碍事。”张东方奇怪道:“晚上谁要过来?刚才电话是…”

董学斌哦了一声,道:“我联系了一个老朋友帮忙看了看东西,那边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是汉代的陪葬品,而且说这东西不一般,让咱们做好最大限度的保护工作,等他们过来再说。”

等他们?

什么人啊这么大谱?

还吩咐上他们县了?

张东方问道:“是鉴定专家?”

董学斌笑道:“是穆正中穆老师。”

“穆正中?那个收藏界的穆正中?”张东方一愕,虽然他们县的文玩市场并不发达,可也不妨碍张东方知道这个人啊,准确的说,其他什么专家啊老师啊张东方都不认识,可穆正中的大名他怎么可能没听过,那可经常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过的,张东方没想到董学斌竟然人脉这么宽,连穆正中都认识,听刚刚电话里说话的语气,好像董学斌跟穆正中关系还非常好?

“是他。”董学斌道。

“穆正中怎么…”张东方道。

董学斌笑笑,“电话那边还有考古队的人,应该晚上和穆老师一起过来。”

张东方眼神一凝,“还有考古队的同志?这…学斌,难道真有古墓?”

董学斌道:“等专家来了就知道了,现在也不能确定。”这时候,董学斌反倒说话留余地了。

可张东方不傻,又是收藏界非常著名的穆老师,又是什么考古队的人,用脚丫子想也知道人家平时有多忙了,那可都不是闲人,可现在就看了几张刚挖出的铜镜的图片照片后就要马不停蹄一刻也等不了地从京城飞到他们省城来他们焦邻县这穷乡僻壤?就算董学斌跟他们认识也不可能有这么大面子啊,只凭一句话人家不可能这么来回折腾,人家有病啊?所以解释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青鸾山上可能真的有古墓,而且绝对不是一般二般的墓葬,极有可能是个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墓葬,否则这些专家和考古学者怎么会如此重视啊?

想到这一块,张东方也有些动容了。

这是好事儿啊,而且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张东方马上道:“学斌,你快给我透个底,到底怎么回事?”

董学斌无奈道:“我说了也不算,老张,我其实也不清楚。”

张东方可不信,“咱俩就不用瞒着了吧?你第一时间就下了保护命令,肯定是心里有数了。”之前张东方还很质疑董学斌的这个决定,觉得莫名其妙又劳民伤财,根本没意义,可现在听到考古队的人都要主动来他们焦邻县了,这才引起了张东方的重视,他也方是想起来,董学斌是谁?从他上任第一天起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嗅觉和超乎常人的工作能力,早应该想到了的,这厮多贼啊,怎么可能干这种一看就知道不对路的事情?背后肯定有猫腻。

董学斌一迟疑,“猜测啊,我也只是个猜测。”

张东方嗯了一声,认真听着,“你猜测什么?”

董学斌看看门口,门关了,不过就算如此他还是压低了一些声音,对着张东方道:“我以前也搞过古玩收藏,对这些东西还是有一定研究和经验的,一看那铜镜我就知道不一般,穆老师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不过我猜测,这很有可能是汉代一个帝王的墓葬,甚至可能还连带着一些陪葬墓,应该是一片古墓群。”

张东方错愕道:“古墓群?”

董学斌点点头,“如果能确定,这肯定是这几年最大的一个考古发现了,但还不清楚,一切结果只能等穆老师他们来了才能有定论,所以咱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一个,尽全力保护好青鸾山的那片区域,绝对不能让盗墓者进来,否则让那边被破坏了的话,咱们真可能成为千古罪人了,所以我才加派了人手成立了这个文物保护工作小组,绝对不能让那里出一点问题。”

张东方现在也理解了,想了想,道:“我明白了,这么说的话确实是得重视起来啊,千古罪人,谁愿意当?”

张东方被说服了,董学斌也正是要的这样,否则老张那里如果不重视不配合的话,董学斌这边开展起来也束手束脚极了,纵然现在董学斌已经掌握了全县的大致局面,但也不能小看张东方这个在焦邻县扎根了这么多年的老领导,人家没准还留着很多底牌没有用呢,现在只是迫于形势低调一段时间,估计随时都在等着董学斌出错给他致命一击,不可能就满足现在被董学斌压着一头的现状,董学斌从没看轻过他,能干到他们这个级别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所以背后张东方和张系人马这么虎视眈眈着,董学斌也放不开手脚,见自己说服了他,董学斌也还是不放心,说服还远远不够,现在这个关键时期太重要了,董学斌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折腾了这么久的时间调动过来,又欠人情,又被家里批评,又遭人白眼遭人质疑这次的调动,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董学斌当然必须要保证这次事情万无一失了!

于是乎,董学斌道:“老张。”

“嗯?”张东方本来想走了,闻言又坐了下去,看看他。

董学斌喝了口茶,看似是开玩笑,可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一磅炸弹,“我听说咱们县以前申请县级市没有成功?其中被驳回的理由有一点就是文化底蕴不够?嗯,我看这个县级市的申请文件,咱们是不是可以重新拿出来了?”

县级市??

重新申请县级市??

听得如此,张东方一下子就沉默了,可以看到,老张的拳头也越攥越紧,呼吸都急促了一些,“…文件我准备!”

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去现场!

县级市是什么概念?

那是从一个县提格为一个市。

固然比不上地级市的权限,但党政一把手和下面很多部门也都不会是从前的职务级别了,全部会上提的,全县的地位和全县的职务权利也会因此拔升一个高度,这是全县都会受益的事情,否则他们焦邻县早些年间也不会花费这么大财力建设基础设施,那还不都是为了提格县级市做准备的?可是当时机遇没到,条件也不成熟,他们县的申请没有被批准下来,这个一直都是很多人的遗憾。本来张东方也以为他们焦邻县这个在全省都算名列前茅的农业县这辈子也跟县级市无缘了,毕竟被打回来了一次,这个希望就几乎没有了,等于给他们县判了死刑,以前的一系列建设和准备都白费了。可谁料,董学斌的一席话却让张东方燃起了希望。

重新申请县级市!

董学斌一下就说到了老张的心坎里!

按理说县级市的申请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焦邻县是个大县,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面积宽阔,经济凑合,尤其是他们这次张罗下来的招商文化节给他们县带来了一个经济长久发展的契机,十个亿招商引资的效应现在虽然还看不出明显效果,但绝对会在今后一点点体现出来的,不过就算这样,在已经被驳回过县级市申请的他们来说,县级市对他们焦邻县仍然是望尘莫及的。经济增长了?农业产量更高了?这个都算不上什么,这样申请上去也没意义,大家都知道,县级市的审核和批准是极其严格的,一个省几年都不准能有一个县被提格成县级市,而且这玩意儿是没有什么名额的,比如今年所有县都不行,就焦邻县还不错,所以县级市就给你了?排队等着名额?不可能的事儿!那是真要真刀真枪地在综合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上面才会考虑这个县级市的批准,否则人家连申请文件都不会看的。

经济上升了管什么用?

农业产量又增加管什么用?

这都不是所有的质的变化!

差什么?可能就差那关键的一步!

一开始张东方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他对县级市早不抱有希望了,可是当听董书记这番话后,张东方忽然有一种感觉——这个最关键的一步,可能真的来了!

古墓!

汉代古墓!

帝王的古墓!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真的确定了,他们焦邻县就不会是个被所有人早已经深入为主定位出来的农业县了,而会成为一个文化县,甚至可能会成为一个旅游县,积累下来,成为一个经济大县也不是不可能了啊!

这就是契机啊!

这就是那最关键的一步啊!

县委书记临时办公室内的空气沉寂了几秒钟。

董学斌看看他,正好也迎上了张东方抬头的目光,俩人对视了一眼,根本不用多说什么话了。

“保护工作小组出发了吗?”董学斌道。

张东方道:“已经走了,刚出发一会儿。”

董学斌也不太坐得住了,“我去青鸾山看看。”

张东方也是同样的想法,“咱俩一起去吧。”顿了顿,道:“留守的人会不会不够?我再从县政府办这边抽调一些。”说完,张东方就拿起手机打电话了,“喂,老孙,你们政府办给我出至少三个人…对,从今天开始不用他们每天在单位报到了,这边的工作也不用他们管…去青鸾山…对,按我说的吩咐下去…我知道他们不会文物鉴定,相关联络工作和记录工作他们也不会吗?”

很快,又一拨人聚齐了。

董学斌和张东方已经上了车,后面临时一些被张东方抓来的县政府那边的人也纷纷坐上后面的车,朝着青鸾山出发了。

众人都很纳闷,张县长这是干嘛啊?之前的态度不是还平平淡淡的吗?常委会上对董书记的这个决定一直表现出一种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后来听说董书记把下面报上来的工作小组的名单否决了又翻了两倍的人手后,张县长似乎还很不高兴,这才去董书记办公室和他说去了,然而怎么才这么点时间过去,张县长就换了一个态度啊?好像显得比董书记还热心了?连他自己县政府办那边的人都给抽调出去了?现在还要和董书记一起去青鸾山看情况?

两个领导到底在办公室里说什么了?

张县长这一前一后反差也太大了吧?

张东方怎么一下子改变了这么多,这个他自然不会跟下面人说,这件事,他和董学斌俩人心中有数儿就行了。

折腾了一路,青鸾山到了。

这里不比之前大雨困住学生的那座青娥山,那边起码还有人喜欢爬野山当旅游,可青鸾山就稍微差了一些,景色虽然都差不太多,可这里路不是特别好走,山上的路是,周边的路况也是,所以也正是因为地方比较差,大家在听董书记看见一个古董就报封锁现场才觉得是大惊小怪,就这个破地方能有什么好东西啊,就算有那也不止于封锁啊,平时这边连个人都没有的。

下车了。

董学斌看看山上,也瞧见了山脚下第一波文物保护小组成员停在那里的车,“咱们现在上山?”

“董书记,张县长!”

远处,青北村村书记跑了过来,明显是知道他们来了,提前下山迎接的。

张东方看了他一眼,“小萧,人都在上面呢?现场保护起来没有?”

萧成立即道:“已经上去了,都打上了封锁线和警戒线,我下山之前大家正在装设备和探照灯之类的。”

张东方道:“那咱们也上去看看。”

萧成苦笑,“张县长,上山路不好走,而且也挺远的,到了上头再下来,那天估计都黑了,您大家还没吃饭吧?”

“这么远?”张东方看看山,对董学斌道:“董书记,你看呢?”

董学斌定了调子,“那就先找个饭店吃饭吧,吃饱喝足养好体力,咱们再上山。”

萧成又一次苦笑,说道:“董书记,别说饭店了,这里连饭馆都基本上没有,我们青北村村子小,这边开发也不繁华,所以…”然后道:“各位领导要是不介意的话,去我家吃吧,就那边村子里,不远的。”

董学斌倒是无所谓,他当初被地震后倒塌的医院埋住,一个星期不吃饭出来后也是活蹦乱跳的,但是其他人不行啊,尤其张东方这么胖,也这么大岁数了,让他空着肚子爬这么远的山路?他能不能上去都两说儿。于是点点头,带着一众人去了青北村,上村书记家吃饭去了。

都是农家小炒。

还是萧成亲自下厨的,手艺很不错。

众人吃的赞不绝口,董学斌也是多看了萧成一眼,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下来后都是在村子里当个副职,跟着村书记学习学习而已,可萧成却在几年后愣是成了青北村的村书记,这种情况真是不多见的,因为越是这种基层中的基层,村民们越是排外,别说你一个外来人或者外姓人了,就算是本村人小时候却没有在村子里长大的,回来后大家可能会稍稍有点排斥,不拿你当自己人,可萧成却做到了,能被村民们推选为村书记,能被村民信任,将这么重要的古董都第一时间无条件交给了萧成让他拿主意,说明这个年轻人是很有能力的。

“小萧多大了?”董学斌问道。

萧成忙放下筷子恭敬道:“我今年二十七。”

董学斌笑道:“哟,那咱俩同岁。”董学斌对他很有兴趣,就多聊了几句,言谈举止上看也给董学斌印象不错,觉得这人是可以培养的,青鸾山既然是他们村子的地界,那到时候就给他加加担子吧,这么大的一个古墓发掘,总要有个可以信任的人在这边盯着,萧成倒是不错。

聊着聊着。

萧成估计也是感觉出了一些,顿了顿,道:“书记,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说吧,有什么不能说的?”董学斌道。

萧成解释道:“是这样,青鸾山这边其实情况挺复杂的,这座山并不只是咱们焦邻县的地界,只有一半是咱们的,另一端则是青南村,就属于邻县了,山上被发现古董的位置我之前看过了,在侧面的山腰上,在我看来那边是属于咱们县的,至少应该是离咱们县近的,可毕竟没有太明确的划分,这个也…”

董学斌瞅瞅他,“你怕邻县出幺蛾子?”

萧成点点头,“如果真的发现古墓了,我怕他们会不会想抢过去。”

张东方闻言也抬起头,“小萧,你这个提醒的很好,是要注意一些,对面那个县可跟咱们打过不少交道了。”说完摇了摇头,显然两个县之间一直都不太愉快。

董学斌心里有了个底,也没说什么。

跟他抢古墓的归属?开玩笑!你们抢一个试试来!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专家来了!

“还有多远?”张东方气喘吁吁。

“还挺远呢张县长。”村书记萧成道。

张东方一摆手,“呼,不行了,我得歇一下。”

后面有人马上上来,“我扶您张县长,您快坐下歇歇。”

张东方那小两百斤的肉颤颤巍巍着,刚爬了十几分钟就坚持不住了,随行的县政府办的人赶快照顾县长,又是扶着他坐下,又是给他拿矿泉水的,上山的一行人不得已只能停下了。

“不好意思啊董书记。”张东方擦擦汗,喘息道:“老了老了,想我年轻的时候也挺瘦的,这么高的小山那是从下爬到上喘都不喘一口的,唉,岁月不饶人啊,现在不成了,不成了。”

董学斌关心道:“没事吧?”

“没关系,歇一歇就缓过来了。”张东方也不好让县委书记等着他,“你们先走吧,不用管我。”

董学斌道:“那哪儿行啊。”

张东方道:“小萧,你先带董书记上去,我随后就到。”

董学斌摇摇头,“这样吧,你们一会儿扶着张县长上山,我一个人先去看看,小萧,具体哪个方位?”

萧成忙道:“这天都快黑了,您不认识路的,山路不好走再出了危险,这…您一个人怎么行?”萧成在这边工作了五六年了,也算半个当地人,对青鸾山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才敢带着人上山,要是换了其他人,这么一座秃山野岭的谁敢快黑天了还往上爬啊,万一迷路失踪那是要出人命的。

“你就给我指出来吧。”董学斌没有听。

萧成无奈,只好指着上面道:“往那边走,一会儿有个小路,左拐,再一直往上十几分钟就能看到了。”

董学斌想了想,“就是有块细长条好几米高岩石那里?”

萧成一愕,“就是那个岩石再往上五分钟的路,您怎么知道的?”抬头确认了一下,这里根本不可能看到那块岩石的啊,离得太远了,中间还有很多树木挡着,他不明白董学斌怎么知道的。

董学斌笑道:“这山我以前来过,行了,那我就知道路了,你们照顾好张县长吧,我先去了。”

张东方大声道:“注意啊学斌,小心脚下。”

“得嘞。”董学斌往后挥挥手,自己上去了。

董学斌为什么知道这边?因为以前他来过,为了这个古墓的事情董学斌那次周末特意一大早就来山上了,顺着小路几乎把整座山都给爬了一遍,一边爬还一边拿东西挖,虽然最后没有什么收获吧,但最起码对青鸾山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他这人方向感也很强,所以萧成一说董学斌立即就回忆起了那块很有特点的岩石,在这种秃山上,那块岩石算是标志性路标了。

萧成说的十多分钟的路,董学斌只用了七八分钟就到了。

刚一过去,不远处就有光线进入视线,不是夕阳的光晕,而是人为的探照灯,亮度很足很刺眼。

那边正在搭建临时指挥部和一些相关设施的工作人员都看到了董学斌,赶忙打招呼迎上来。里面有文化局的人,有公安局的人,显然之前众人都没闲着,可以看到警戒线已经拉上了很大一个范围,将周围几百米都给圈住了,几个大帐篷也已经拔地而起,探照灯架在树上,基本都布置好了。

董学斌巡视了一圈,不禁道:“大家辛苦了,都还没吃饭吧?”

“不辛苦,我们应该的。”文化馆柳馆长道:“还没吃饭,不过村民们都已经坐上了,我们准备在山上吃了,因为还有一些东西被忙完,等弄好了以后再下山,到时候留守几个人就行了。”

董学斌往侧面一看,那里果然生起了火,架起了锅,几个青北村带他们上山的老乡正在帮大家做饭,很多帐篷和相关的设备估计上山的时候也是被几个老乡分担了一大部分的,不然只靠他们文物保护小组的二十几个人不可能搬上来这么多东西,他们自己上来估摸都费劲呢。

“老乡。”董学斌快步上去,“谢谢了,还让大家跟着我们一块忙活,不好意思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