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了也只能旁听,即使认为判断不合理,也不能在公堂上,当众与刑部、大理寺叫板,让官府没脸。

三夫人脸色一白,想要解释却被顾三叔拉了回来:“千城,你三婶她只是太担心承意,你别往心里去。”

三夫人平时还是很清醒、理智的,只是这次的事,关系到自己儿子的生死与未来,才会失了分寸。

“我知道。时辰不早了,三叔快去吧。”顾千城真没往心里去,在顾家这一群奇葩中,三叔和三婶已经很正常了。

顾千城虽然是在家里等消息,可她也没有闲着,她之前在现场采集了两块血片,当然,她并不是拿血片拿来化验,现在的设备根本做不到检验血样。

顾千城小心地把血片夹出来,将血片的形状画在纸上……

血,在不同的力道下,滴落在地的形状是不一样,这两滴血边角圆滑,根本不像暴力击力下,猛得喷溅而出。

顾千城打算从血滴落下的形状下手,为顾承意增加一个筹码,这样秦寂言翻案时,也多了一项证据……

而被顾千城惦记的秦寂言,并没有去查案,而是在御书房,被皇帝训斥。

“寂言,你实在太胡闹,你知不知道你昨晚的举动,影响有多恶劣?皇城的百姓还以为有人攻城了。”皇上已不年轻,脸上有老人斑,可看着精神还算可以。

“孙儿知错,请皇爷爷责罚。”秦寂言认错态度非常好。

不过,不管是皇上还是秦寂言都明白,秦寂言虽然认错,可并不会悔改,如果重来一次,他依旧会这么做。

是人都有脾气,被皇上一路宠着长大的秦寂言,从来不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

皇上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头痛。一边是儿子,一边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子,双方真要斗起来,谁出事皇上都不乐意看到,可是……

哪怕他身为皇帝,也无法阻止。

第066章 好奇,没有什么好着急的

顾承意的案子,虽然大理寺与刑部当天没有判下来,但从案情审理情况来看,对顾承意非常不利。

顾承意没有人证,案发时又神志不清,根本无法为自己辩驳,再加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顾承意,主审官员已先入为主的认定,是顾承意酒后杀人。

经过审理,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案发那日,封似锦与景炎受约去东林学院,为学子点评。当时顾承意的一篇文章,得到了封似锦与景炎一致好评,两人对顾承意的印象很不错,还让顾承意有不懂的就去找他们。

顾承意当时很高兴,他身边的朋友,有的是真心为他欣喜,也有嫉妒他的。当有人提出庆祝一下时,顾承意身边的人都跟着起哄,不顾顾承意的意愿,强拉着顾承意去喝酒庆祝。

顾承意今天出尽风头,酒桌上那群学子有意无意的劝酒、敬酒。顾承意再聪慧也是一个小孩子,平时根本没有机会与人喝酒,很快就被人灌醉,神志不清,最后是让人抬回去的……

当时与顾承意一起喝酒的十几个学子,都可以证明顾承意喝多了,而且他们众口一词的说,顾承意喝醉后力气很大,他们四五个人才制住顾承意,把顾承意送了回去。

除此之外,还有学子指证,半夜听到了顾承意的房间有声响,不过他们以为顾承意在发酒疯,再加上自己喝得也不少,并没有去查看,直到早上才知晓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其他学子,都有不在场的证据,只有顾承意一个人,说不清楚案发时他到底在干什么。

换言之,这就是一起学子喝醉,酒后杀人案。

案情看上去很简单,却让人找不出破绽,就连顾千城在内室发现的脚印,也能解释是,送顾承意回房的学子。

当然,门轴的损坏,也可能是送顾承意回房时,撞坏的……

“大理寺与刑部听取证人的供词后,并没有当场判案,而是说三天后再次审理。”顾三叔的脸色,从回来就没好过。

人证、物证俱在,大理寺与刑部没有当场判案,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案情有怀疑,而是这件案子影响很恶劣,他们不敢草率判下,多拖了两天,也能告诉世人,他们事后还有认真查证。

“学子们的供词对承意很不利,凶手挑中承意做戴罪羔羊,想必就是看中了承意无法辩驳。”顾千城不会认为,是凶手买通证。

一个两个证人可以买通,可十几个呢?

真要买通这么多证人,一定会留下痕迹,凶手不会做这样的事,而且东林学院的学生,家庭背景都不会差,想要买通十几个证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这件事还牵扯到封似锦与景炎,没有学子会在这件事上做假证,要引得封家不满,会得不偿失。

“承意是被人陷害的。一定是那些人看到承意,被封公子和景公子夸奖,嫉妒了才来害我的承意。”三夫人一脸抑郁,心里也暗自恨上了封似锦与景炎。

要不这两个人夸承意,承意也不会被那些人灌醉,根本不会发生后面的事。

事实上,封似锦和景炎也相当郁闷,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当时夸顾承意,根本没有私心,是单纯的认为这个孩子有灵气。

“希望这个案子能有新的进展,不然顾家人得恨死我们了。”景炎想到顾千城,不知怎么地就笑了。

那个女人,应该有办法吧?

“怎么?你有新发现?”封似锦诧异地看着景炎,他极少见景炎笑得这般灿烂。

“嗯。去取萧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人。”景炎把看到顾千城去案发现场的事,告诉了封似锦。

“你是故意的?”封似锦早有怀疑,不过景炎没有说,他也没有追问。

他一向不爱多管闲事。

“难道你不好奇,顾家大小姐为什么来东林书院吗?”景炎不答反问,避开这个话题。

封似锦果断摇头:“我一点也不好奇。”

“你这样的人生多无趣。”景炎将手中的书放下,站起来走了两步,背对着封似锦道:“顾千城不似一般的大家闺秀,我看她在现场似乎发现了什么,这个案子会有转机。”

“凭她,办不到。”除非……

“秦王出面就可以了。”景炎接话,随即又一脸不解,转头问向封似锦:“我很好奇,秦王怎么会与顾千城有交集,还对她那么特别。顾千城之前不是赵王世子的未婚妻吗?”

“楚世子新纳的小妾,是顾府二小姐。”封似锦说完这话,就不再理会景炎,专心看着手中的书……

景炎他……如果只是野心还好,要有别的想法,会很危险。

刑部如何判顾承意的案子,顾千城并不在意,她在意的是秦寂言有没有找到真凶。

只要找到真凶,那些指证顾承意的铁证都不是问题。可问题是……

自从那一晚后,秦寂言就像消失一样,顾千城收不到一点消息,而她又不可能去东林书院,她除了等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不过,顾千城并不着急,秦寂言不是一个任人欺负的主,他一定会反击,刑部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三天后,顾承意的案子判了下来。

虽然这个案子,有贤其侯府施加压力,可刑部与大理寺也不敢重判,证据虽指明顾承意杀人,可他是酒后误杀,再加上顾承意年纪小,根本不可能判死刑。

刑部与大理寺共同商定,判顾承意坐二十年的牢。

这个判决下来,贤其侯府的人很不满,他们一口咬定要,要杀人者偿命;顾国公府没有表示,顾三叔则很不安……

如果秦王没有翻案,那承意就要坐二十年牢。

十二岁的少年,等他坐二十年出来后,虽然不算老,可这二十年时间与经历,足够毁了顾承意的一生。

三夫人听到判决,当场晕倒,老太爷什么话也没有说,沉默地离开,只是离开前看了顾千城一眼。

这一眼,足够让顾千城明白是什么意思。

老爷子果然什么都知道,顾千城无比庆幸,她没有什么事都和顾三叔说,不然她就惨了。

老太爷虽然私心重,可和顾国公等人相比,老爷子难缠多了。

“现在,只希望秦王那里有消息了,不然……”不仅仅顾承意会出事,她也讨不了好。

要是秦王没有动作,老太爷一定会认为,秦王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看重她。

入不了秦王的眼,又一再破坏千雪的事,损害顾家利益,老太爷绝不会轻饶她……

第067章 打压,秦王也很忙

秦寂言不是不给顾千城消息,而是他很忙……

把监视自己的人,悬尸于城墙上,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但也引起了皇上的不满,皇上认为秦寂言下手太过,决定好好敲打秦寂言一番,让他收敛一点。

越老便越心软,老皇帝不希望,晚年还看到儿子和孙子互相残杀,看秦寂言最近,一改之前的退让,变得咄咄逼人,老皇帝不由自地想起早逝的太子。

怕秦寂言成为第二个太子,老皇帝一改之前的纵容,表露出对秦寂言的不满……

秦寂言在刑部,本就艰难。现在皇上明显流露出对他的不满,几位王爷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明显暗里给秦寂言下绊子。

本来秦寂言只是暂时去六扇门,处理那起密室杀人案,几位王爷见皇上要敲打秦寂言,便暗示手下的人上书,把秦寂言安在六扇门。

六扇门是刑部一年前成立的,当时汇集了刑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专门用来破官府、衙门破不了案子。

六扇门成立最初,是为了给刑部找面子,让下面的人见识刑部的厉害与专业,同时方便某些人做政绩,晋升。所以六扇门的规格很高,统管六扇门的人在刑部的权利,仅次于刑部尚书,把秦寂言安在这个位置上,也不算辱没他的身分。

六扇门做的事,就是破别人破不了的案子,只要有能力,在六扇门绝对能出政绩,而且在天子脚下,破几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必然能得到皇上的赏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六扇门刚成立时,多少人找关系就想坐这个位置,进这个部门。可不想,六扇门成立至今,案子接了不少,却一宗也没有破,前前后后有五位官员坐在这个位置上,最后都黯然离开。

不是六扇门的人无能,实在是会报上来的案子,必然是大案、要案、凶案,官府瞒不住,才不得不上报,这样的案子怎么可能说破就破。

其中还有一任统领,不知是迫于压力,还是想要做出政绩,在明知证据不足的情况,上报破了案。可不想,在上报朝廷时被人拆穿,最后落得发配边疆的下场。

六扇门在刑部成了鸡肋,当初进六扇门的人都想方设想调走,只留下一些没本事、没关系的人,真正能做事的没有几个。

皇上几个儿子,得知秦王要来六部历练,就想到刑部的六扇门。到时候,秦王在六扇门呆个一年半载,却一点成绩也没有做出来,不需要他们多说,满朝大臣就能看出秦王有多无能。

只是,大家都知道六扇门是个什么地方,皇上几个儿子费了好大劲,才让秦寂言暂时管着六扇门的一个案子,可没办法把秦寂言绑在六扇门。

现在皇上明显要给秦寂言一点教训,这么好的机会,几位王爷说什么也不会放过,第二天就有人上书,夸了秦寂言一通,然后提议把六扇门单独提出来,交由秦王殿下全权负责。

皇上的几个儿子,每人都管着一担差事,谁也没有特别,上书提议的官员,自然是不希望秦王太特别。

秦王要把六部都呆一遍,下一步就该被册封为储君了,这是皇上几个儿子,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这几位平时王不见王的爷,在这件事上空前的一致,默契地联手。

几位王爷这么做,只是存着试探的想法,没有想过会成功,可不想,皇上这次却默许了朝臣的建议……

于是,秦寂言从在六扇门历练,变成了统领六扇门的差事。皇上还下令,要秦寂言在一个月内,把手上正在查的案子破了。

破了这起案子,才能把六扇门从刑部独立出来,日后六扇门也成为秦寂言的差事,当然也是秦寂言在朝中的势力。

皇上要秦寂言一个月内的案子,是最近轰动京城的一起大案,短短三个月,死了十一人。

死者在睡梦中突然死去,身上没有伤口,不存在下毒,室内更没有人出现的痕迹,仵作验尸最初断为颅内出血而死,直到一连数起想同的死法出现,官府才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案。

死者死在自己的卧室,卧室没有被破坏的痕迹,也没有人闯入的痕迹,刑部将其定为密室杀人案。

死者中男、女都有,年龄、性格等方面没有任何联系,平时也没有交集,唯一相似的就是,死者身份不低,家境极好,最差也是富商家的夫人,而身份最高的则是一位二品官员的嫡子。

衙门从接手第一起案子到现在,也没有查出一个所以然,只知这宗命案,和十几年一起杀人案很像,而十几年前那宗案子,至今没破。

事情发生在天子脚下,死者中有一位是二品官员之子,几位死者家属联手给官府施压,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官府只得把案子提交刑部,刑部又转至六扇门。

秦王接手这个案子后,将前十一宗案子的详情全部看了,可因为时隔太久,现场和尸体都被毁坏,根本查不出有用的东西,偶尔找到一点新线索,也如同水花一般,漾起波澜后,便又恢复了平静。

因为这起案子,秦寂言遗失了皇上赐给他的印鉴,秦寂言对这宗案子本身就有心结,存在要破它的心思,现在皇上下令,要他限期内破案,秦寂言花在这起案子上的时间就够多了。

如果说,顾承意那起案子,能让秦王在刑部站稳脚步,那么这起案子,就能秦寂言在朝中站稳脚步。

皇上虽然存着打压秦寂言的心思,又何尝不是给秦寂言一个的机会。几位王爷在朝中经营多年,六部早已被他们暗中把持,秦寂言要是成功了,他就能独立掌管一个部门,培植自己的心腹……

秦寂言全权接手六扇门,要过问的事情自然很多,这几天忙得不行,当然他也没有忘记顾承意的案子,得知顾承意的案子判下来后,秦寂言抽空,把负责去东林书院查找凶手人叫来问话,而这些人,给秦寂言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第068章 婚事,为了皇位也不行

秦寂言的手下,在东林书院蹲了三天,收获不小……

除了找到顾千城所说的凶器,还找到了一件血衣,衣服被埋在树下,被这位细心的官差发现,给挖了出来。

“王爷,属下已初步锁定了嫌犯,随时可以抓人。”那人语气带着一丝兴奋,显然是第一次做这种事,而且第一次就有收获,这种成就感无法用方语表达。

“不必。”秦寂言摆了摆手:“把凶器与血衣交给顾家。”

有些事,即便是他动的手,也没有必要冲在前面,顾家的孙子顾家自己不想出面,那是做梦。

“是。”来人虽然觉得挺可惜,可不敢违背秦寂言的命令,拿着东西就往外走,走到一半,又听到秦寂言道:“给顾家介绍一个状师。”

顾千城在从尸体上检查出来的东西,于案情非常有用。如果状师将这些推断,当庭说出来,再引导大理寺和刑部缉拿真凶,这才能让大理寺和刑部彻底没脸。

交待完顾承意的案子,秦寂言便没有再管,和顾承意的案子相比,他现在接手的密室杀人案更复杂,牵扯更广,影响更大。

这件案子非常不好办,要好办的话就不会死这么多人,还拿不到凶手。

十一起案子,犯案手法相同,六扇门的人一致推断为一人所为,可一人要如何在十一家大户下杀手?

秦寂言想不通,索性便不想,凤于谦过几天就要去军中历练,焦向笛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科考一事,三人许久不曾碰面,秦寂言便借着为凤于谦饯行的由头,把两人叫来小聚。

酒过三巡后,三人便在亭子里闲聊。亭子居于湖中,四周无人,岸边的人根本听不到三人的谈话,三人聊起来也就无所顾忌。

“殿下,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之前不是让你去六部学习吗?怎么就变成了领六扇门的差事?”凤于谦得到消息后,就一直在为秦寂言担心。

去六部学习,和管着一部那可是天差地别。秦寂言要管着六扇门,那和赵王他们有什么区别?

皇上对秦寂言宠幸有加,却迟迟未立储君,也没有给秦寂言实权,秦寂言在朝中的势力,甚至比不上未成年的五皇子。

皇上给秦寂言安排的两个伴读,本家都是忠于皇帝的人,秦寂言光有圣宠,手上却没有一点权利,所以至今也没有人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包括最得圣心的秦寂言。

“三位皇叔反应太大,皇爷爷不想出事。”秦寂言只能推断出这个原因。

皇爷爷年纪越大,越喜欢粉饰太平,为了平息三位皇叔的不满,只能牺牲他。

这样的事不止发生一次,秦寂言已经习惯了。皇上的宠爱可以给他,但也会收回,一旦涉及到切实利益,皇上的宠爱并不能成为决定的因素,他必须拥有自己的力量。

“皇上这是要改变主意?”焦向笛一向直接,这里没有外人,焦向笛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秦寂言不在意的摇头:“不知道,你知道我从不在意这些。”

“殿下,现在的局势容不得你不在乎。之前你迟迟未接触政务,那几位都容得下你,更不用提现在了。”凤于谦面露担忧,心中又很是自责:“都是我无能,要我能说服父亲就好了。”

这样,在朝臣对秦寂言落井下石时,也有人在朝上为秦寂言说话。哪像现在,三位王爷对秦寂言发难,朝中除了说几句公道话的人外,就没有一个人为秦寂言说话。

“我爹他……也不肯。”焦向笛亦是一脸愧疚。

秦寂言面上露出一丝笑意:“和你们无关,凤将军手握重权,焦大人简在帝心,他们保持中立最好。”

秦寂言起身,走到凤于谦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朝中的事你不必担心,本王自有分寸,你自己在军中多加小心。”

“殿下放心,不拿到兵权,我誓不回朝。”凤于谦亦站了起来,朝秦寂言拱手。

凤家不站在秦王这边没有关系,他站在秦王这边就好了。

“本王等着。”秦寂言点了点头,又对焦向笛道:“向笛你安心备考,本王见过封似锦与景炎,这两人确实不凡,你要他们同场科考是幸也是不幸。”

棋逢敌手是幸,有两个历害的同年那也是幸;可同样,这两人锋芒太甚,旁人根本看不到焦向笛。

凭焦向笛的才学,只要不跟这两人同一年科举,要摘得状元也不是难事,可偏偏……

向笛要和这两人同一年。

焦向笛苦笑:“和封似锦比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输给他我也不丢人。要是连比的勇气都没有,那才叫丢人。”

“有这样心态就好,本王就怕你咽不下这口气,要非赢不可,把身子熬坏。”秦寂言知道焦向笛压力大,可有时候人和人真得没有办法比。

焦向笛很努力也有天赋,可封似锦不是有天赋而是得天独厚,焦向笛再努力,在这方面也比不过封似锦。

“我倒无所谓,我老爹却非要我赢封似锦不可,我这段时间都快被逼疯了,现在也就是殿下你能把我叫出来。”焦向笛郁闷地趴在桌子上,苦着一张脸道:“以后,还要和封似锦同朝为官,要说压力不大,那真是骗人的。”

“其实,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赢封似锦。”凤于谦嘴角轻扬,眼珠子提溜的转着,明显打着坏主意,可偏偏焦向笛只注意能赢封似锦,连忙拉着凤于谦问道:“什么法子,快说,快说……”

凤于谦奸笑一声,说道:“很简单,只要你现在娶妻,然后抢在封似锦前面,生一个孩子,这不就赢了封似锦吗?要是你怕你的孩子,没有封似锦的孩子聪明,那就多生几个,在数量上赢封似锦也是可以的。”

凤于谦一脸得意,焦向笛却气得咬牙:“你这是什么鬼主意,要娶妻也轮不到我,殿下年龄也不小了,皇上前段时间还在催殿下早日大婚,殿下你打算什么时候娶妻?”焦向笛揍了凤于谦一拳,便看向秦寂言……

“本王的婚事不急。”秦寂言冷冷淡淡的说了一句,便转身看着湖面,凭栏瞭望……

他始终记得父王的话,他的妻子可以出身不高,可以不漂亮,可以没有才学,但一定是要他喜欢的人……

他的婚事,不能当作交易的筹码,哪怕是为了皇位!

第069章 孝道,卖乖是个技术活

秦寂言是皇长孙,比他小的几个皇孙都娶妻了,秦云楚更是差点弄了个孩子出来,相比堂兄弟们,秦寂言真得落后太多……

秦寂言的婚事,皇上提了好几次,为秦寂言挑选的正妃,个个出身不凡,随便娶一个,都能带来巨大的好处,可秦寂言全部拒绝了……

秦寂言一再忤逆皇上,皇上就是再宠爱他,也会有所不满。六扇门的案子,就是皇上给秦寂言的一个教训,让他明白独木不成林,想要在朝中有建树,就必须妥协。

可惜,秦寂言骨子里就是一个高傲、固执的人,他根本不肯妥协,朝中没有助力,他便亲力亲为……

顾承意的案子判下来后,顾府上下就在等秦王出手,可迟迟不见秦王有动作。顾三叔和三夫人都快急疯了,老太爷也面露忧色。

自从顾千城在婚礼上发飙,顾家的名声就一落千丈,宫里的娘娘与五皇子也受了影响,如果顾承意杀人的事件能翻案,顾家的名声多少能挽回一些。

等了三天无果,老太爷终于按捺不住,把顾千城叫到自己的院子,美其名曰陪他下棋。

至于顾千城会不会下棋,这个一点也不重,老太爷就没有想过,和一个小姑娘下棋。

这个时候,顾千城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展现出来了,被老太爷召唤,明知是什么事顾千城也不着急,慢悠悠抱了个棋盘过来。

“祖父,知道你爱下棋,我特意把这个棋盘给翻了出来。我娘留给我的嫁妆,听孙妈妈说是汉白玉石做的,前朝宫里的旧物,我不懂欣赏这个,特意拿来给祖父您鉴赏。”顾千城无视老太爷的黑脸,把棋盘和棋子放下。

“祖父,你执黑还是我执黑?”黑子先下,便多了一份先机,顾千城敢这么问,自然是棋艺不凡。

红三代出身,可以读书不行,但想要哄好家里的老头子,没点本事可不行。顾千城在现代,做着家族不同意的工作,还能得到家族庇护,可不是一点本事也没有。

在大家族从来不是讲究公平的,不是你有事在家族就有地位,能入当家老爷子的眼,即便你没有本事,也能给你铺一条青云路,成为人群的焦点。

顾千城上辈子拒绝家里的安排,不从商、不从政也不参军,做着对家族来说,没有一点好处的法医,可在家中地位却一点也不低,全凭家里老爷子的喜欢。

至于现在?

顾千城不是没有想过哄老太爷,可她很清楚,顾老太爷和她爷爷完全不同。

她爷爷很满足现状,不求家族在进一步,只求后代子孙争气,对家里的孩子是真心疼爱;顾老太爷明面上是退了下来,可他心底仍旧渴望权利,家中子孙对他来说,是有可用与不可用。

也许,顾老太爷会真心喜欢某个孙子或孙女,但顾千城知道,这个孩子一定不是她。因为她做不到顾老太爷要的听话,为顾家付出。

顾千城将棋盘摆好,只等老太爷的发话,老太爷愣了半晌,才知道顾千城是认真的,仔细打量了顾千城一眼,顾老太爷这才发现,他似乎从来没有看透这个孙女。

在他以为千城只有这点本事时,她又表现出另一面……

不得不说,老太爷对顾千城倒真是有点喜欢了。

聪明有本事的孩子,没有人讨厌。

“你执黑。”老太爷还是很有风度的,把白子放到面前,示意顾千城先下。

“祖父,那我就不客气了。”顾千城率先落子,在老太爷落子后,顾千城立刻跟上,完全不需要思考,老太爷一度以为,顾千城不会下棋,可是……

当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顾千城落子依旧利落时,老太爷才惊觉不对。

这个孙女不是不会下,而是太会了。

“你跟谁学的?”老太爷越下越心惊,全副心思都放在棋盘上了,已经忘了把顾千城叫来的初衷。

“跟书上学的。”有一个好娘亲就是好,顾千城把她会的东西,全往那堆烧掉的书上推。

“你烧掉的那些书?”顾千城不提书还好,一提老太爷就觉得自己心肝在抽痛。

“嗯。”顾千城又落下一子。

小小地刺激一下,有利先血衣循环,老人家精神会更好,看看她多孝顺。

“败家!”

“败家总比冷死的好。”顾千城小声的嘟囔了一句,老太爷哼了一声,低头继续盯着棋盘,这一看老太爷脸色就不太好了。

怎么一眨眼,他一大片棋子,都被顾千城给堵死了?

“等等,你刚刚把子落哪了?”老太爷让顾千城,把她刚下的棋子拿出来,顾千城指了指一个位置:“这里,我刚刚下的,上一步在这里,祖父你则将子落在这儿。祖父,如果我是你,我这一步就不会这么下,我会下在这里……”

顾千城的手指,在棋盘上指来指去,语气轻快,就像和长辈撒娇的小女孩,完全没有一点城府。

老太爷也很给面子,顺着顾千城所指果断悔棋:“千城说得对,祖父就这么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