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后退!”禁卫行事迅速,经常做开道的活,很快就控制住场面,将路中央的百姓赶到两旁。

因为时间从容,禁军并没有动粗,而是好言相劝。

民不与官斗,京中的百姓早就习惯了隔三差五的官兵开道,见状一个个纷纷后退,将路让了出来。

“发生什么事了?”被挤到马路两旁的人,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在一旁,伸长脖子看热闹。

“莫不是有什么大人物进城?居然有禁军开道,难道是西北大捷,平西郡王率大军归朝了?”

……

不得不说,京中的百姓还是十分有脑的,想的问题还算靠谱,只可惜再靠谱也不对题。

很快,不管是城门口还是大街都清场了,秦殿下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便带着亲兵打马而来……

宽敞的大街上,只有秦殿下一行人,可想而知秦殿下这一行有多么醒目。

有见识广的人认出了秦殿下,当即惊呼:“皇太孙殿下,是皇太孙殿下来了。”

此言一出,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跪下,道:“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秦寂言扫了一眼,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直到停在城门口,那样子一看就知是在等人。

行完礼的百姓们纷纷起身,见秦寂言下马站在城门口,一个个愣住了,“皇太孙殿下在等人?”

“什么人这么嚣张,居然要皇太孙殿下亲自来接,还让皇太孙殿下等?”

街上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有人想到之前高调出城的顾千城,大胆的猜测莫不是与顾千城有关?

可很快就被人否定了。

顾千城就是一个女子,就算她昨晚立了功,也没有资格让秦殿下亲迎。

于是众人更好奇了,一个个睁大眼睛盼着……

没让众人等太久,顾千城一行人就出现在马路的另一头,刚开始只是一群小小的影子,根本看不真切,只知道前方是骑马的人,而且队伍很长,直到一行人走近,才看到领头的人真是顾千城。

“居然真是顾家的姑娘,是我眼睛花了吗?”越走越近,顾千城那张脸也越来越清晰。

顾千城今天一身中性的打扮,虽说在看热闹的百姓看来,有些不男不女,可却比平时多了一份利落,套现代的话来说,有几分帅气。

“后面那些人抬的是什么?一箱箱好很沉的样子。”众人的注意力,很快就从顾千城身上转移到她身后箱子上。

顾千城身后跟了一串抬箱子的士兵,中间的战马也没有坐人,而是在两侧各挂了一个箱子,看马走的那么慢,就知那两箱东西十分重。

百姓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一个个交头接耳,有几个胆大的甚至小声地问起马路两旁的禁军,可是……

禁军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回答。

“踏踏踏……”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顾千城在离城门数十米远下了马,与抬箱子的士兵们一起走近城,在秦寂言面前停下。

“咚……”士兵们将手中的箱子放下,数百个笨重的箱子同时落地,那声音就如同打雷,狠狠地敲击在众人心尖,议论纷纷的百姓瞬时安静下来,一个个神情肃穆地看着顾千城一行人。

“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在顾千城的带领下,一干士兵齐齐给秦殿下行礼,待到秦殿下叫起,顾千城才起身,上前一步,双手作揖,说道:“殿下,草民不负殿下重望,将银子一一寻回来了。”

顾千城的声音不大,除了秦殿下身旁的人,没有人听到顾千城和秦殿下说了什么,只知道秦殿下在听到顾千城的话后,冰冷的脸上露出一抹赞许,大声叫了一句:“好!”

众人看的一头雾水,可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多说半个字,只能睁大眼睛看着,生错漏到什么精彩的东西。

秦殿下没有让围观的百姓失望,上前一步,说道:“打开!”

“是!”

随着秦殿下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将箱子打开……

放在前面的全是黄金,后面的则是白银。箱子一开,太阳光一照,那炫目耀眼的金光与银光,似要将人的眼睛闪瞎。

“啊……好多的金子。”

“好多的银子。”

……

一瞬间,整个城门口一片金光灿灿、离得远一些则是银光闪烁,那光芒刺激的人欲发狂。

好多,好多银子呀!

真得好想上前抢一箱!

看热闹的百姓,长这么大恐怕也没有见过一整箱的金子,此时几十箱金子,数百箱箱子一字打开,简直是能叫人疯狂。

秦殿下这手笔,真的不是一般得大!

不仅仅是看热闹的百姓,就连禁军也是傻眼了,一个个长大张嘴,发出“啊”的惊叹声……

顾千城见状,在秦寂言身旁,小声地说了一句:“还满意你看到的吗?”

“敢不满意吗?”秦殿下扭头,以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说道。

顾千城原本站在秦寂言身后,秦殿下这一扭头,两人几乎粘在一起,顾千城不得不后退一步,同时用眼神警告秦寂言注意一点……

大街上呢!

第911章 要赏,不给面子

大街上怎么了?

大街上就不许人夫妻感情好了?

秦殿下不满的瞪了顾千城一眼。

这女人太无情,明明昨晚还热情如火,结果一醒来就翻脸不认人,用完就丢!

秦殿下狠狠地瞪了顾千城一眼,顾千城被他瞪得莫名其妙,眨巴着眼睛,一脸不解,有心想要问一句,可想到这里是大街上,只得忍住!

顾千城低头,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在大街上秀恩爱什么的,她还真不敢!

秦殿下瞪了几眼,发现顾千城不理会他,只得没好气的收回眼神,转而看看众士兵,赞了几句很好,便让人将箱子盖上,把金子和银子运进城。

秦寂言走在最前方,抬银子的士兵们紧随其后,顾千城借机溜走了。

她已经露了面,后面的事交给秦寂言就好了,她要做多了,反倒是过了。

数百箱金银,一路浩浩荡荡的抬到国库门口,早已收到消息的六部官员齐齐在外等候,见到秦寂言过来,以封大人为首的百官齐齐上前,给秦寂言见礼后,便急着问道:“殿下,这些银子是怎么回事?”

国库银子丢失一事,被老皇帝捂得十分严实,封似锦虽然知道消息,可却不敢说给封大人听,京城的官员都不知此事,此刻见秦寂言带人抬着一箱箱银子过来,皆面露不解。

当然,也有聪明人想到了原因,只是那个原因太可怕,在场的人都不敢往深处想。

秦寂言本就没有隐瞒的意思,见封大人代百官问起,直言道:“如封大人所见,国库银两丢失,本宫从西北回来就是为了处理此事,现在国库的银子已经找回,众位大人可以放心了。”

“国库银两丢失?什么时候的事,臣,臣怎么不知?”封大人听到这话简直是要晕倒了。

结合昨晚的事,还有今天一大早老皇帝问的话,封大人不用脑子想也明白,国库失银一事,必与景炎有关。

天啊……

封大人的心脏已经不听使唤。

而这个时候,还有不长眼的官员大叫:“景炎,景大人,还有五皇子?”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可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了,一个个脸色发白,吓得不行,尤其是几个与景炎走得近的人官员。

“好了……”秦寂言不给众人多问的机会,淡漠的下令:“封大人,先安排人将银子清点入库,有事我们稍候再说。”

“是,是。”封大人面上平静,可心底已是翻江倒海一般,看秦寂言的眼神也充满歉意。

他们封家虽然暗中助了景炎一把,可从来没有想过陷大秦于不利,也没有想过背叛大秦,可现在……

要不是秦寂言及时发现,又捂住消息,大秦怕是已经灭国了。

封大人不后悔,只是心里害怕,可偏偏他不能表现出来。

和封大人相反,凤老将军听到这话,却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从昨晚的事,凤老将军已经猜到景炎就是昭仁太子的后人,而秦寂言就是因为他的话才发现这一点的。

一大早收到消息,凤老将军心里就后悔、自责、不安。凤老将军忠于皇上,对昭显太子的后人则是心态复杂,可再复也没有想过出卖、陷昭显太子的后人于险境。

现在得知昭显太子的后人,搬空了国库的银子,凤老将军心听愧疚便淡了几分。

至少,他无意中做了一件有利于大秦的事。

……

不管众大臣如何想,秦寂言把一切丢给封大人后,就进宫去找老皇帝了。

没有办法,国库的黄金和银子只找回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被景炎运走了,这么大的事,他不得不和老皇帝说一声。

秦寂言去的时间刚刚好,老皇帝正好醒了,听到秦寂言的汇报,老皇帝关心的不是被景炎拿走的三分之一银子,而是秦寂言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将银子运回国库,闹得满城皆知。

“寂言,你是故意的?”老皇帝觉得他又要发病了。

再这么下去,他估计活不过半年。

国库失银一事人尽皆知,旁人如何看他这个皇帝?

“皇爷爷,你在说什么?孙儿不懂。”秦寂言一本正经,看上去就是一个老实的孩子。

“你不懂?你会不懂?你……为何不偷偷将银子放进国库,为何要闹得人尽皆知,你就非要将你五叔打死才满意吗?”老皇帝嘴上说的是五皇子,可实际上更在意的是他的名声。

银子是在他的治下遗失的,而被人利用的那个蠢货是他的儿子,是他亲点的大秦钱庄主事者。

归根结底,就是他这个父亲、皇上失职!

“皇爷爷,数百箱银子,你让孙儿怎么悄悄地放回去?”秦寂言抬头,一脸无惧,特意加重“偷偷”二字。

“景炎能将银子偷偷运出去,你就不能偷偷放回来吗?你连他都不如?”老皇帝这话可谓是诛心了,也就是秦寂言不放在心上,要换作旁人怕是要因此恨上景炎了。

“皇爷爷,景炎是昭仁太子的后人,是墨家的后人。皇爷爷,孙儿不是。”秦寂言一字一字,说得缓慢而郑重。

景炎是皇家嫡系,是墨家后人。虽然没有在皇宫呆过一天,可对皇宫一些秘密场所,绝对比他们清楚,因为……

他们这一支不是正统的继承人,许多东西都不知晓,墨家也不会告诉他们。

“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老皇帝继位时,昭仁太子的事才过去十来年,他十分在意昭仁太子的事。

“皇爷爷,孙儿什么意思也没有,孙儿只是实话实说,皇爷爷要是不高兴,就当孙儿没有说过。”秦寂言面对老皇帝,又恢复以往的冷漠与疏离,“皇爷爷,如果没有别的事,孙儿先告退。哦……对了,查到摘星楼、找到银子的人是顾千城,皇爷爷莫忘了赏赐她。”

说完,也不管老皇帝多生气,直接走人,留下老皇帝气得直喘粗气,把司徒公公吓了一跳,“皇上,你千万要保重身体呀!”

“司徒,你说,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老皇帝全身痉挛,嘴角都歪了,可却仍要问个明白。

“唉……皇上,殿下比那个什么景炎好多了,你那么说,多伤他的心。”司徒叹了口气,他将老皇帝与秦寂言的谈话听得清清楚楚,秦寂言之前的态度极好,直到老皇帝提起秦寂言不如景炎,秦寂言这才语气不善。

司徒公公本不想,可看老皇帝实在气得不轻。

“怎么?朕还不能说他了?”老皇帝哼了一声,可脸色明显好看不少……

第912章 卖好,占了上风

国库失银一事闹得很大,可以说之前捂得有多紧,现在爆发出来就有多可怕!

不管老皇帝有多不满,在秦寂言的默许下,各大茶楼、酒家,甚至是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议论此事,可谓是人尽皆知。

这种情况下,老皇帝根本不可能将事情压下去,他除认了外,什么也不能做……

文武百官看着一箱箱被抬进国库的银子,一个个都面露惊慌,点银子的手都在颤抖。

国库失银这么大的事,他们之前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可以想像皇帝的权势有多大,又可以想借背后黑手有多强大。

景炎!

今科探花郎,一个十分有才干的人,一个清贵如竹堪比世家公子的男子,可就是这么一个男子,在他们这么多人的眼皮底下,将国库数百箱银子偷走了,可他们却半点异常也没有发现。

他们根本无颜见人!

“封大人,这事可要怎么办?皇上此时将国库失银一事爆出来,是不是对我们不满了?”众位大人都很明白,皇上之前一直隐而不爆,怕此事会引起百姓动荡,北齐和西胡人会借机出兵。

按说,皇上当时能瞒下来,现在也能悄无声息的解决此事,可偏偏皇上没有继续隐瞒下去,这让一干官员十分不安,尤其是户部的官员更是想要自杀。

这事,他们首当其冲,黑锅推都推不掉。

“封大人,你要救救老臣呀,老臣真得不知……”户部尚书都要哭出来了。

他真得什么也不知道,一点好处也没有拿,他根本不明白国库的银子,好端端的怎么就飞出去了?

“封大人,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前出事的几个官员,是不是和国库失银有关?之前大秦钱庄出现一次挤兑风波,莫不是就是那个时候国库的银子被盗?”

刑部尚书善于抓住细节,立刻就寻到了不寻常的地方,而他的推断引来众人附和,“应该是了,大秦钱庄挤兑风波过后没多久,皇上就派人召皇太孙来了,而且皇上也是在那个时候,囚禁了五皇子。”

“居然都过去两三个月了,我们现在才知晓,真正是枉为人臣。”一干老臣一想到钱庄发生那么大的事,而他们却一点也没有关注,就十分羞愧。

几位相熟的官员凑在一起讨论后,又去寻问封大人的意见,“封大人,你说这事皇上会如何处置我们?”

“我们要不要自请请罪?这事可大可小,虽说银子找回来了,可主谋却没有找到。明日早朝,皇上怕是会对我们发难。”

……

听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封大人的脸色越发的难看,要不是良好的修养和强大心理支撑着,他这个时候怕是要倒下了。

大秦钱庄?

挤兑风波?

这正是他一手凑成的……

他一直以为自己一心为大秦,就算护着景炎也没有伤害大秦的利益,可事实呢?

早在不知不觉,他就帮着景炎损害了大秦的利益。

还有去年七夕宴,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的景炎!

那个时候他没有多想,只当景炎想要看看皇宫,现在看来他真的是太天真了。去年七夕宴上,皇太孙遇到的事恐怕与景炎脱不了干系吧?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已成了帮凶。

听着耳边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封大人觉得自己好像被人控制了一般,他能看到周围的人,却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只看到他们一个个嘴巴张张合合,而他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他这是怎么了?

封大人心慌了,张嘴想要喊,可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就好像自己不是自己,而是离了身体的鬼魂。

就在此时,封大人感觉自己被重重地拍了一回,本能地回头,就看到焦大人那张放大版的脸。

封大人吓了一跳,总算找回了自己的声音:“焦大人,有事吗?”

“封大人,你没事吧?”焦大人担忧的道,眼眸微动,似在提醒封大人。

他们两个虽然斗了一辈子,可关键时刻却不会互坑,这是他们的默契。

“是呀,是呀,封大人你没事吧?”围在封大人身旁的官员,也一一问了起来,一个个面露关切,至于真与假就不知了。

“我没事,劳诸位同僚担心了。”封大人很快就收回心神,镇定自若的道:“我在想景大人的事,想他是如何从国库把银子抬起出去的,以至于失神了,还请诸位见谅。”

封大人为自己的失神,寻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并迅速与众位讨论起国库失银一事,神色自若,没有一丝破绽,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此时的状态十分糟糕,根本不适合谈公事,尤其是不适合谈景炎的事情。

每每听到景炎的名字,他的心脏就隐隐抽痛,好像被人用力捏住一般,疼的他喘不过气来。

焦大人与封大人合作多年、也对峙多年,比一般人了解封大人,只是现在的情况却容不得他多说。

等到傍晚,焦大人见封大人实在撑不住,便借回去用膳的名义,让封大人先回去吃饭,稍后再来和他换班。

焦大人与封大人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两人轮流在这里守着再正常不过,旁人也不会多想。

如果是以往,依封大人的勤政必会坚守到最后一刻才离开,可今天他着实是心神不宁,听到焦大人的提方式也不矫情。

封大人匆匆回到封府,一进府就急着要见封老爷子,可他还未踏进后院,就被老爷子身旁的下人接住了,“大人,老太爷有贵客,无法见你。另,老太爷让小的给大人带一句话:自己乱了,让旁人如何想?”

封大人一怔,这才发现自己的失态有多么惹人怀疑,面上一红,封大人当即收敛情绪,不管内里如何翻滚,面上却已恢复原有的风度,“告诉父亲,我知道了。”

老太爷的院子,秦寂言正与老太爷对弈,棋盘上黑白子各占一半,可明显黑子比白子有优势……

第913章 赏赐,被骗了

执黑子的是秦寂言,拿白子的是封老爷子。两人已下了两刻钟,从最初的想也不想就落子,到现在的思索再三才落子……

当然,思索再三才落子的只有封老爷子,秦寂言是看一眼,就落子,动作不快不慢,一副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的样子。

封老爷子思索半晌落下一子后,秦寂言拈起一枚黑子,看了棋盘一眼,便稳稳落下,没有一丝犹豫与踌躇。

又轮到封老爷子落子,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去拿白子,而是对着棋盘端详半晌,最后叹了口气,说道:“皇上一直说殿下棋艺一般,没有得到太子的真传,原来……是错了。”

他和皇上都被秦寂言骗了,而且一骗就是二十几年。

想来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皆精通的太子,他的儿子又怎么可能样样平平;胸有丘壑的太子,他的儿子,又怎么会是不懂算计,只会直来直往的愣头青。

他们封家,不就落到秦寂言的算计中了吗?

当年,可是太子也做不到的事。

“不过是一盘棋罢了,是封老您的心太乱了。”秦寂言对封老爷子还是十分尊重的。

确切的说,他尊重任何一个有才干的人,比如平西郡王,比如焦大人,比如凤老将军……

不管他皇爷爷如何,他皇爷爷手底下确实有一批十分出色的大臣,能臣,而皇爷爷也能容他们,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

“就算是平时,老臣也只能与殿下打成平手。”秦寂言的棋风太稳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能稳得住,一步一步,始终保持自己的步调,不受外界的影响。

和这样的人下棋,要打成平局不难,要赢他着实了不容易。

“这才是殿下的真实实力吧?”封老爷子看着秦寂言,历经岁月沉淀的眸子,没有打量与怀疑,只有长者该有的睿智与宽和。

“不是。”秦寂言摇头否绝,在封老爷子双眼放光时,秦寂言不疾不徐的补了一句:“封老,这是顾千城背的棋谱之一,她说……和你下棋,用这个局必胜。”

“噗……”封老爷子喷了一口茶,“你说,这是千城教给你的?”那死丫头,居然教一个外人来算计她,简直是白疼她了。

“她背的棋谱很多,而且很杂。”秦寂言没有正面回答。

这个棋谱是顾千城一次闲聊时无意中提起的,还说要寻找个机会,拿这个棋谱和封老爷子对弈一局,只是……

顾千城晚了一步,被他抢了先。

“她,她,她……就不配下棋,一天到晚只懂得背棋谱。”封老爷子看着桌上的棋局,心里那叫一个气呀。

秦寂言下的并没有多精妙,只是稳,扎扎实实的稳。如果是顾千城和他下,他必然不会输,因为他一开始就知道顾千城只会背棋谱,可是……

秦寂言不同!

封老爷子压根就没有想到,秦寂言也会直接拿棋谱用,还是这么没特色的一个棋谱,简直是坑人。

“你们年轻人,就这么欺负一个老人?”封老爷子十分不满。不过,这十分不满里,顶多只有两分是针对棋谱的事,剩下的八分则是针对景炎一事。

秦寂言上门,说的好听叫提醒一下封老爷子,实则是拿景炎的事威胁封老爷子。

封大人和封似锦虽然都倒向秦寂言,可秦寂言很清楚,封家最高权利掌握在老爷子手里。只要老爷子不愿意,一声令下,封大人与封似锦就不会再站在他这边。

同样,没有封老爷子的首肯,封大人与封似锦能做的也有限。为了让封家彻底为他所用,不再帮着景炎,他只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了,即使被封老爷子骂做小人也无妨。

无视封老爷子不满的眼神,秦寂言平静的道:“封老,你应该很清楚皇爷爷对景炎的态度。他昨天还在怪本宫,不应该为救五皇子而放走了景炎,景炎的命比五皇子的命更重要。”

为了要景炎的命,老皇帝连自己最疼爱的儿子都不在乎,要让老皇帝知晓封家知道景炎的身份不说,那么封家还能留下来吗?

封老爷子心中一凛,可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为了皇位,为了权利一统,皇上连太子都能下手,不顾五皇子的生死,又算什么?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