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高在上的帝王,落到被人囚禁,受人摆布的地步,他无法甘心。

可,再多的不甘又能如何?

没有人替他办事,他便是一个普通的老者,甚至比普通的老者还不如,因为他没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吱……嘎”沉重古朴的宫门打开,排成两列的文武大臣,依次入殿。

待到大臣一一站好,已是一刻钟后。

满殿寂静,不管平日多么高调、张狂的人,此刻皆是一脸沉默的站在殿中,有不少人脸色不佳,眼睛血红。

没办法,昨天那一场震动实在太大,在场的人就是消息再不灵通,这个时候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脸色不佳归不佳,大部分神色中还是透着喜悦。

没办法,他们早早就倒向了皇太孙殿下,这个时候皇太孙殿下继位,对他们虽然不会有太大的好处,可却能保证绝对不会有坏处。

至少比老皇帝当政,放任太监掌权的好。

在这群读书人眼中,太监就是太监,是低贱的奴才,这样的人就是再有才干,也入不了那些清流大儒的眼,要他们受一个太监的掣肘,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百官到列,不多时就传来太监尖锐而高吭的声音:“皇太孙殿下驾到!跪!”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众大臣齐齐跪下,齐声喊道。

秦寂言从皇太孙的走道走出来,站在龙椅下方,“众卿免礼。”看着匍匐在地的百官,秦寂言一脸平静,眼中没有一丝波澜。

他不是装的,他是真没有兴奋,激动的感觉。

对他来说,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好惊喜的,也没有什么好忐忑的。

说句稍显矫情的话,那个人人争抢的皇位,在他眼中还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要不是被逼非争不可,他根本不愿意去争。

是以,现在得到这个位置,他也不觉得是件值得高兴。

坐得多高,就得承担多大的责任,他当了皇帝,责任会更大。

“谢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众朝起身,太监一扬拂尘,再喊:“圣上龙体欠安,皇太孙殿下监国。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的话一落下,便有礼部尚书出列:“臣,有事启奏。”

“何事?”就算是演戏,也要做足全套,秦寂言没有什么不耐烦。

“殿下,圣上龙体欠安,无法处理国家大事,之前圣上便已写下禅位诏书,臣请殿下为了江山社稷,即刻继位,以安民心。”礼部尚书点题后,便扬扬洒洒说了一大堆秦寂言现在继位对大秦、对天下的好处,说得秦寂言要是现在不继位,就对不起天下百姓一样。

说了一大堆后,末了礼部尚书又以同样的请求结尾:“臣请殿下,即刻继位,以安民心。”

“臣附议。”

“臣请殿下,即刻继位。”

……

礼部尚书的话,引来众朝臣的认可,在场的官员不管是不是,已经倒向了秦寂言了,在大势所趋之下,没有一个人会反对。

秦寂言看了一眼,轻描淡写的拒道:“不可。”而他这一拒绝,便引来朝臣一而再,再而三请求:“臣请殿下,即刻继位。”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臣请殿下,即刻继位。”

第1040章 明君,登基大典

满朝文武,人人跪地恳求,大有秦寂言不同意,他们就永远不起来的架势。

三拒三请,在文武百官再三恳求下,无法拒绝的秦殿下,万般无奈,只得“违心”应下。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孙儿不孝了。”秦寂言一撩一摆,朝龙椅方向跪下。

秦寂言做足了姿态,请罪的话一出,立刻就有朝臣为他辩驳:“殿下言重,殿下为了能让圣上安心静养,这才不得不提前继位,实在是再孝顺不过。”

“圣上的传位诏书在此,殿下不是不孝,是大大和孝顺。”

……

一番劝说后,秦殿下终于“打开心结”,众朝臣欢欣鼓舞,高喊:“恭迎新帝继位,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内的声音一出,外面的侍卫、太监紧随其后,高喊:“皇上万岁!”

恭迎新帝的继位的声音,以大殿为中心,朝四周辐射,宫内其他人不管秦寂言听不听的到,看不看的到,一一跟着跪下。

“终于继位了。”年迈的皇后,听到外面的喊声,眼中闪过泪花。

这一次,他们陈家压对了宝,没有意外的话,至少又能富贵一代。

“新帝继位,真是太好了。”哪怕立刻就要失去掌管后宫的权利,皇后依旧很高兴。

她年纪大了,就算掌管后宫,她能管几年?

再说,老皇帝那个样子,后宫现在也是虚设,没有蹦达的妃子,没有闹心的皇子,她还要管什么?

与其要这点不实用的虚权与虚名,她宁可要些实际的。

宫里的人最早收到消息,哪怕被软禁的顾贵妃,也早早收到了消息。顾贵妃跌坐在椅子上,失声大哭:“新帝继位,他的儿子,他的儿子继位了。武芸,武芸,我还是输给了你,我输给你了。”

秦寂言虽然软禁了老皇帝,可却没有虐待老皇帝,老皇帝仍旧住在他原本住的宫殿,虽说身边没有一个心腹,消息不灵通,可发生这么大的事,老皇帝不可能不知。

“继位?这就继位了?竟是不给朕翻盘的机会了。”老皇帝大笑,笑得发苦。

皇太孙是他下诏书立的,禅位诏书是他写的,寂言继位名正言顺,他……就是站出去说,也没有立场。

“罢了,罢了,你继位也好。”老皇帝闭上眼,不断的告诉自己,要面对现实。

宫里的人最先知道消息,很快宫外的人也收到了消息。

被圈禁的赵王一家,被废的五皇子……

“哈哈哈,寂言,果然最后赢家是你。”秦云楚自从被圈禁后,又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那西北出色的表现好像昙花一现,现在整日整日的买醉,没个清醒的时候。

他不能清醒呀!

掌过权,知过事,才明白权利的可贵,这个时候从云端跌落下来,最痛。

“我不后悔,我不后悔!寂言,你听到没有,我不后悔。”秦云楚一个踉跄,跌坐在地,酒坛碎了一地,而他也不在意,就这么躺在地上,睁大眼睛看着蓝天,看着白云。

曾经,寂言拿他当兄弟,帮他去顾家退亲,带他去求医,他曾经,曾经……

可现在说这些都没用。

“寂言,你听到没有,我不后悔。还有顾千城,我告诉你,我秦云楚做过的事,永远不会后悔!”

啊……

秦云楚失声大喊。

天知道,他后悔,他后悔的快要疯了。

他后悔呀!

可他后悔有用吗?

顾家也收到了消息,顾老太爷对此只是叹了一声,“千城的眼光果然是最好的,我不如她。”承认自己不如孙女,是需要勇气的。

“爹,爹,皇太孙继位了,皇太孙殿下继位了。”顾二叔一脸欢喜的跑进来,“爹,皇太孙和千城交情匪浅,这一次我们顾家要翻身了。”

顾二叔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见秦寂言登基,立刻掏出二十万两银票,“爹,这是我的一点意思,你看……千城欠户部的银子,是不是要还了。”

比顾二叔慢一步的是顾承志,顾承志同样拿了一个盒子来见顾老太爷,可惜他还没有开口,就被顾老太爷拒绝了,“户部的银两不需要你们还,你们就是去还了,户部也不会收。”

锦上添花哪比得雪中送炭。这两人此时才知讨好千城,晚了。

“祖父,你帮帮孙儿,孙儿以后……全听祖父的。”顾承志扑通跪下,委屈的道。

顾老太爷却是心比铁硬:“晚了。承志,祖父再教一个理,做过的事别后悔,后悔也于事无补。”

……

秦寂言继位,真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不管顾家人是欢喜还是愁,顾千城绝对是高兴的。

秦寂言那个身份实在太敏感了,他要是无法继位,就会落得和先太子一样的下场,现在秦寂言名正言顺的继承了皇位,她也就不用担心了。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顾千城打开书房的门,看着明亮的天空,笑得比初升的太阳还要灿烂。

“殿下,恭喜你!”顾千城默默的在心中道。

可惜,秦殿下现在没时间出宫,也不好接顾千城进宫。秦殿下在大殿上,同意文武大臣的请求,接受了朝臣的参拜他就已经是新帝了。可是,继位有一系列的仪式要办,等举行完登基大典后,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因老皇帝之前一直嚷着禅位,虽说秦寂言从来没有当真,可臣子听到这话就算明知是假的也得好好筹备,万一新帝真继位了,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筹办出等基大典,岂不是要得罪新帝?

是以,在秦寂言接受朝臣参拜当天下午,礼部尚书与钦天监就来找秦寂言。

前者是来禀报秦寂言,登基大典已筹备妥当,秦寂言随时可以举行大典,诏告天下。后者则是来告诉秦寂言,明天是吉日,错过明天得等半个月才有吉日。

如此一来,不需要秦寂言开口,便有礼部尚书请求明日举行登基大典。

秦寂言没有应下,礼部尚书黯然离去,可转身以封大人为首的文官,齐齐跪在殿下,请求新帝明日举行登基大典!

盛情难却,秦寂言只得“勉强”同意朝臣的请求。

没办法,他是明君嘛!

第1041章 绝食,是你逼我的

新帝的登基大典,没有人敢糊弄,别说底下的人提前做了准备,就是没有也必须在一天之内办好。

“圣上,明日的登基大典,一定能如期举行。”礼部尚书再三保证。

“圣上,绣衣局的八百绣女同时动手,明天天亮之前,一定能把龙袍绣好。”所有的东西都好准备,唯独龙袍最麻烦。

就算之前有老皇帝的传位诏书,也没有人敢私下给秦殿下准备龙袍,现在秦殿下明天就要准行登基,这龙袍自然是要赶制。

“圣上,明日大典上的祭文,几位太傅已在准备。”

“圣上,从昨日开始全城已戒严,任何人都不得进出。”

“圣上,末将已安排人严守太庙,绝不会让可疑人员混进太庙中。”

……

秦殿下继位太突然,登基大典准备的也太突然,许多大臣事先都没有准备,就是封大人也不免手忙脚乱,唯独秦殿下淡定如初。

听到各部、各司的人一一汇报进度,秦寂言有序调度,合理安排,丝毫没有刚当皇帝的不适,也没有荣登大宝的得意。

就冲着这份宠辱不惊的淡定,众朝臣对秦寂言继位就更有信心了。

在新帝的带领下,大秦必然会更强盛!

带着这个信念,众人的差事办得更加积极,就好像登基大典一行,秦寂言就能带领大秦,灭了北齐与西胡一样。

从早到晚,秦寂言身边就没有断人,这拨大臣刚进殿,下一拔大臣又在外面等候,每个人都有一大堆的事给秦寂言汇报,有一大堆的忠心要表。

这样的情况下,秦寂言别说回一趟秦王府见千城,就是能吃口热饭都难。

皇帝,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尤其是对想当明君的人来说。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秦寂言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吃上一口热饭,就有太监来报:“圣上,太上皇从今早开始节食,怎么劝也不肯进食。”

老皇帝已自动成为太上皇,宫里的人都是人精,不需要秦寂言多说,早早就改好了口。

“太上皇可有什么要求?”秦寂言接过太监递来的帕子,擦了一把脸。

他就知道,今天这顿饭,又没得吃了。

“太皇上说,要见陛下。”太监低着头,小心翼翼的说道。

“走吧。”即使宫里宫外都是自己的人,可秦寂言仍旧没有让老皇帝久等。

做戏要做全套,左右老皇帝没有几天可活,他何不把贤子孝孙演到底,到时候也省得底下那群御史动不动就上折子指责他,或者拿着这个把柄说事。

老皇帝就住在正殿,秦寂言从办公的地方走过去,只需要一刻钟。秦寂言在动身时,就让太监传膳,等到秦寂言进殿,太监也把老皇帝的膳食端了进来。

秦寂言走进殿内,挥了挥手,示意殿内的人都退出去,这才上前道:“皇爷爷,我听服侍你的太监说,你不肯用膳?是膳食不满意,还是服侍你的人不尽心?”

老皇帝倚着床头而坐,听到秦寂言开口,转过身看了他一眼,浑浊的眸子没有一丝光彩,只一天,老皇帝就憔悴了许多。

“皇爷爷,你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秦寂言上前,一脸担忧的道。

此时,就是文武大臣皆在,也要说一句新帝孝顺。

“寂言,司徒呢?”老皇帝开口,声音虚弱无力,完全没有平日的精神与高高在上的优越。

秦寂言弯腰,替老皇帝调整靠背,“皇爷爷放心,司徒公公很好,我寻他问一些事,问清了我就让人把他送过来。”要是没问清,那就对不起了,司徒公公永远不会出现。

“你已登基,文武百官都支持你,你还需要防着朕吗?”老皇帝精神萎靡,语气低落,完全没有一代帝王的霸气,只听这声音就让人心酸,更不用提配上老皇帝衰老的面容。

“皇爷爷,你知道的,孙儿从来不是一个拿大的人,我喜欢稳当当的。”秦寂言端起放在床头的热粥,坐在老皇帝身侧,“皇爷爷,你一天没有吃东西了,我让御膳房的人给你熬了鱼粥,你吃一点可好?”

秦寂言亲自将粥吹冷,递到老皇帝嘴边,可老皇帝却犯倔,扭头道:“朕不吃。”

“皇爷爷,太医你的身体很虚弱,你要不吃的话,哪来的精神?”秦寂言也不生气,耐心的举着勺子。

“没有精神,不正是你想要的吗?朕要死了,没有一个太上皇压在你头上,你这皇位不是坐得更稳当?”老皇帝扭头,冷冷地看着秦寂言。

他一再告诉自己,要面对现实,可看到秦寂言还是忍不住生气。

太快了,一切发生的太快了,他甚至没有弄明白怎么一回事,人就被秦寂言囚禁了,他甚至都不明白秦寂言为什么会动手?

他对寂言还不够好吗?

寂言真想当皇帝,当时他禅位,寂言为何要拒绝?

“皇爷爷,你何必拿自己的身体怄气,我明日就要举办登基大典,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是皇帝。”所以,老皇帝真要死的话,那也是白死,除非老皇帝狠的下心,现在就自杀,可是……

就算老皇帝现在就自杀又能怎样,现在天气并不热,他要瞒住老皇帝的死讯,那是分分钟的事。

“明天?这么快?你是早就准备了夺位?”老皇帝瞪大眼睛看着秦寂言,抬手挥开秦寂言的手。

勺子上的粥洒在被子上,秦寂言看了一眼,一脸平静的将鱼粥放下,好脾气的道:“皇爷爷,登基大典是礼部有准备。”也就是说,礼部早有准备,只是没有告诉老皇帝罢了。

“好好好,你们真得很好!原来你早就有准备,就等着今天。”老皇帝气得直喘气,可秦寂言却没有上前为他顺气的打算。

秦寂言站起来道:“皇爷爷,你误会我了。我根本没有打算一回京就继位。”他原是打算过两天再继位,至少要先把京城的事顺一顺,可惜老皇帝不给他时间。

“你什么意思?”既然没有继位的打算,寂言昨天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皇爷爷,我只想告诉你,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你逼我的。”最后五个字,秦寂言说得极慢,极慢……

第1042章 进宫,不会就此放手

“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你逼我的。”

这句话就像是魔咒,不断的在老皇帝的脑海里重复,老皇帝很不想听,可却无法将这句话赶出脑海……

“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你逼我的。”

秦寂言走了,老皇帝依旧沉浸在这句话中。

“朕到底逼了你什么?罚你跪在宫门口吗?朕承认此举伤了你的颜面,可你就为了这么一件小事而逼宫?”

“寂言,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让朕很失望?”

老皇帝靠在床头,眼眸紧闭,泪珠滑落……

后悔吗?

必然的。

早知秦寂言这般倔强,这般傲气,他必不会让秦寂言去跪宫门口,昨天……他不过是想灭灭寂言的威风,他根本没有想过废了他的皇太孙之位,可结果呢?

“朕错了吗?”

“不,朕没有错,朕不会错了!”

“你必然是早有二心,昨天的事不过是一个借口,不是昨天的事也会有其他的事。寂言,别把错推到朕的头上,朕没有错!”

老皇帝愤怒的喊道,而他一说完便是一阵猛咳,太监与宫女见状,默默地上前服侍老皇帝,没有人安慰半句。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做不到。

安抚好老皇帝,秦寂言回到殿内,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饭,可不想膳食刚端上来,就有太监来报凤老将军求见。

“宣。”凤老将军半夜前来,必然是有要事。

“老臣参见陛下,万岁万……”

“老将军不必多礼,请起。”这就是皇帝与皇太孙的区别的,当秦寂言还是皇太孙时,凤老将军只需要作个揖就好,现在却得跪下。

“谢殿下。”凤老将军也不客气,干脆利落的起身,又干脆利落的道:“陛下,老臣深夜求见,是有要事禀报,还请陛下屏退左右。”

秦寂言抬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殿下的太监一一退下,守在门外的侍卫也后退数步,确保能保护秦寂言,又不会听到里面的对话。

“陛下,老臣这段时间一直盯着长生门,自昨日陛下杀了他们的圣使后,长生门便一直动作不断,今晚更是动作频频。”明日就是秦寂言的登基大典,长生门这个时候动作频频,不用想也知是冲着什么事来的。

“他们可有与宫里的人接触?”秦寂言不担心长生门有动作,他担心的是老皇帝为了把他拉下位,会与长生门接触。

“老臣无能,没有查到他们与宫中人来往的证据。”凤老将军不敢说有,也不敢说无,他没有查到并不表示没有。

“盯紧些。朕的周王叔呢?他留在京中的人可有动作?”周王被老皇帝赶到偏远的地方去了,可并不表示周王的势力就清楚了。

周王还有一股人,潜在京城。

“周王的人暂时没有动静,陛下放心,老臣一直让人盯着,一旦他们有动作必会将他们拿下。”这一点凤老将军可以保证,秦寂言也相信,但是……

“就怕他留在城中的人,不止我们知晓的那些。”周王是封王离开,走的时候半点损失也没有,他暗中养的人也不知在哪。

“老臣已调三万兵马在城外,一旦城中有异,大军便会立刻进城。”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武力镇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秦寂言是名正言顺继位,他就是调大军镇压也没人说一句不是。

“朕担心……皇爷爷会有动作。”他对所有人都名正言顺,可一旦老皇帝出现,在人前说什么,他就不是名正言顺了。

凤老将军也想到了这一点,眼睛一眯,提议道:“陛下要是不放心,可以宣封老大人进宫陪太上皇,他与太上皇的交情很好。要是封老大人还不够,还可以把顾老爷子叫上。顾家虽然没了爵位,可顾老爷子曾救过太上皇一命,有他们二人陪太上皇说话,太上皇也不会多想。”重点是有封老爷子在,就不怕老皇帝的人把他带走。

封老爷子可是老狐狸,一般人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两位老人家年纪大了些。”秦寂言也有此意,只是封老爷子年纪毕竟大了,真要在宫里出事,他可不好向封家交待。

“陛下要不放心,可以让两家的孩子陪着进宫。”凤老将军这是不把封老爷子推进宫不甘心。

秦寂言看凤老将军这样,很想问一句:凤老,封大人最近得罪你了吗?你怎么非要把置身事外的封老爷子拉进来?

想归想,这话秦寂言是不会问的,凤老将军此举甚合他意,把整个封家拉进来,对他有利无害。

不过,带自家的孩子吗?

封似锦就算了,明天要去太庙,让千城进宫倒是可以,有千城在他就更放心了。

凤老将军这个提议十分好,秦寂言很满意,当天晚上就让人去传皇帝口喻,让封老爷子、顾老太爷明天一早进宫陪太上皇,同时暗示顾老太爷把顾千城带上。

至于顾千城那里?

秦寂言让暗卫去说了一声,让她明早去顾家,与顾老太爷一同进宫陪太上皇。到时候进了宫,也就不用出去了,免得他要见人还不方便。

封老爷子和顾老太爷都是人精,秦寂言虽然没有说,可他们都知道,秦寂言是让他们去看着太上皇,别让他在登基大典上捣乱。

封老爷子得到口喻后,轻叹了口气,“圣上这一路走来,也不容易。”不仅要防那些叔叔、堂兄,就连一手养大他的太上皇也不得不防。

血亲骨肉最终却落到这个地步,就算坐上皇位又有什么意思?

顾老太爷倒是没有这么多感慨,顾家现在已经没落了,这个时候能进宫对顾老太爷来说是天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