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是人的天性,这些问题如果是当着皇上的面,这些文臣绝不会敢问,他们也只敢在皇上没有回来时提一提。至于禁军统领能不能解答,他们一点也不关心。

禁军统领被这些人问得快烦死了,本想忍一忍,可却发现他越是忍耐,这些人越是变本加厉,完全不懂什么叫见好就收,他不回答就来回的问,大有他不答就不走的意思。

禁军统领被烦得不行,当即拉下脸道:“众位大人的问题,我都让人记下来了,待皇上回来后,会将众位大人的问题,一一呈到圣上的案前。当然,我会让人记好众位大人名字。”

“不,不,不,不必。我们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别的意思,我们还得回去处理公务,还得准备十日后,迎圣上回京。”闹事的大臣一见禁军统领这么强势,立后退缩了。

他们虽抓到了皇上的错,可对上皇上还是觉得底气不足。他们只想让皇上就私自离京一事认错,然后借这个机会夺一点权利,可不想节外生枝,把自己弄进去。

“既然如此,众位大人就散了吧。至于十日后出城迎接圣上回京的事,下官希望众位大人考虑清楚再做。圣上并不是张扬的人,众位大人想必也不愿意惹皇上不满。”禁军统领见这些人,居然不怕死的威胁皇上,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秦寂言是私自离京,就算朝臣们后来都知晓了,可这并不表示秦寂言想要让天下人知道。这几位大人说要在十日后,出城迎接秦寂言,无疑就是要让大秦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皇帝任性的私自出京了。

“圣上回京,我等不知道便罢,知道了怎么能不亲自去迎。”某个自以为聪明的大人,一脸虚伪的说道。

禁军统领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你可以试试。”想借此逼皇上退让,这些人也太天真了。

这几位大人是占据了大义,占据了道德至高点,他们可以清高的指责皇上的不是,说皇上犯了错,可是……

他们似乎忘了,他们也不是多么完美的人,他们身上的错一抓一大把。皇上要弄他们,就算寻不到错,也能弄一个错误来。

禁军统领可以肯定,这几位妄想借机争权的大人,日后定会倒霉。

他们的圣上,可不像太上皇那么好面子,为了贤名即使不高兴也会给这些文官面子。他们圣上是讲究实际的人,这些人现在蹦哒的越欢,日后就越惨……

第1300章 灭绝,坑了秦寂言一把

皇上十天后,就要回京了!

这个消息一天之内传遍京城。

当然,普通百姓什么都不知道,只有朝中大臣和那些富商名流,才知晓此事。

“十天后回京?秦寂言他怎么就不死在外面。”赵王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完了,他的机会又没了。

秦云楚却是没有感觉,反倒庆幸秦寂言没事。

不管怎么说,秦寂言待他们这些兄弟还算厚道,要是秦寂言有个三长两短,大秦皇帝换人做,新上任的皇帝可不一定会厚待他们。

知晓秦寂言没事,秦云楚也就安心了,继续过自己醉生梦死的日子。至于赵王的野心?

那与他何干?

他与他父亲在西北就撕破了脸,就算他父亲登上皇位,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与其为人做嫁衣,他宁可醉生梦死,好好享受现有的生活。

“皇上十日后就回来了,那些人终于能安分了。”封首辅最近被那几位大臣闹得头痛,要不是封似锦再三提醒他,这个时候不能躲,他真得会躲在家里不见人。

带头闹事的那几位都是老臣,资历和他相当,家族在大秦也颇有地位。太上皇在位时,他们没少利用自己的手中的权利,为家族谋利益。

封首辅虽然看不惯,但从来不干涉,毕竟人和人是不相同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

后来,太上皇退位,秦寂言登基,虽说秦寂言并没有直接切了他们的利益,可也没让那几个大家族再占便宜。

那些人占便宜占成了习惯,突然被收回了,心里自然不甘。再加上秦寂言上位后,将权利抓在手中,别说那些有实权的官员,就是封首辅手上也没有多少权利了。

封首辅是个心宽的人,权利欲望也不重,看到秦寂言收权,不仅没有抵抗,还主动把权利上交了。可是……

封首辅能做到,并不表示其他人也能做到,至少那几位闹事的大臣就做不到。他们发现自己的权利变小了,就开始想方设法的从皇上手里夺权。

而这次,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父亲,你太低估他们了,他们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封似锦不像封首辅那么乐观。

那些人想要争权都想疯了,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封首辅一惊,“皇上都要回来了,他们还不放弃,他们不要命了吗?”他们这位皇帝的可不是什么良善的人,尤其是事情扯到顾千城,后果会更严重。

要知道,皇上可是因为他们,而无法亲自去寻找顾千城,这会心里正堵着气呢。这个时候,那些人还闹事,皇上恐怖真得会大开杀戒。

“有些人就是要权不要命,父亲你且看着,他们绝对还会闹,因为错过这个机会,他们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秦寂言虽然霸道,独断专行,可却不失为一位明君,平日要寻他的大错可不是容易的事,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那群利欲熏心的家伙,会放过才有鬼。

“他们真得是不要命了,他们难道忘了皇上的手段吗?”封首辅相信自家儿子,可却又认为那几个老狐狸会那么蠢。

他们这位皇上,可不像太上皇那么好面子,也不像太上皇那么好说话,也不像太上皇那么好脾气,他与太上皇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只除了一条,那就是——抄家,灭族!

许是当皇帝的都一样,喜欢迁怒,喜欢连坐,一个犯错,全族遭殃。太上皇在位时没少灭人九族,更是差点把大秦姓“岳”的人杀绝了。

秦寂言虽然没有太上皇做得那么恐怕,可也不弱。初登基那会,可没少用雷霆手段,镇压太上皇、周王和荣王世子的人。

封首辅交权交得那么爽快,就是怕秦寂言一个不高兴,把整个封家给灭了。

封似锦也不与封首辅多说,只道:“父亲,你且看着就是。”

“他们还真会闹?”封首辅很怀疑。

可事实证明,封似锦说得是对的,那群人真得没有放弃,他们甚至在考虑,十天后要不要出城去迎接皇上?

封首辅收到这个消息,差点晕了过去,气晕的!

这些人是有多不想皇上好?

跑出城去接皇上,这不是告诉大秦百姓,他们有一个不负责任,撂摊子就跑的皇帝吗?

“胡闹,简直就是胡闹。”封首辅气得不行,决定亲自去找他们,好好劝说那群人,免得他们胡闹起来,丢大秦的脸。

可封首辅还没有出门,他们就找上门,劝说封首辅随他们一同出城,去迎接皇上。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封首辅您是百官之首,皇上回京,自是由你率百官在城外迎接。”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理由,至于真正的原因,自然是想拿封首辅当挡箭牌。有封首辅挡在前面,皇上就是要发怒,也只会拿封首辅开刀,而不会拿他们怎样。

只是,这天下并不是只有他们是聪明人,别人都是傻子。封首辅能在首辅的位置坐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蠢的给人当枪使?

看着这群拿旁人当傻子的家伙,封首辅冷笑,放弃好言相劝的念头,冷冷的道:“本官劝你们好自为之,别胡乱闹腾,惹得皇上不快,后果不是你们能承受的。”

“封首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下官怎么听不明白?皇上回京,您身为首辅大人出去迎接,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来劝说封首辅的人,见封首辅说话半点也不客气,就知他们的计划行不通,索性继续装傻。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位,不送了。”封首辅性子耿直,最是见不惯这样的人,沉着脸送客。

那两人面色一变,愤愤的行礼,拂袖离去,“首辅大人,我等告辞。”

封首辅看着他们的背影,摇了摇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人自己在作死,旁人想救也救不了,在封首辅看来,这些人离死人也不远了。

却不想,在紧要关头,上天居然救了他们一把,坑了秦寂言一把……

第1301章 坑人,老天爷太不给力

秦寂言回京那日,天蓝云白,晴空万里,天气好的让人忍不住想要出门转转,享受这美好的阳光。

京城各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小贩不断的呦呵,端得是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昌盛。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忍不住叹一句:大秦百姓过得真好。

而大秦的百姓,尤其是天子脚下的平民百姓,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城门口,每天都有大量的人进进出出,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来京城讨生活;带着对现有生活的满足出城办事。

不管何时,城门口的人都不会少,每天都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在城门口发生一点小事,立刻会引来大量的人旁观。

是以,当那几个闹事的官员,穿着朝服出现在城门口,立刻引来众多百姓的侧目,不少人都悄悄的问身边的人:“咦,这可是一品大员,怎么来城门口了?而且还不止一位?”

“你看他们,居然不坐轿子,一个个走过来,这是怎么了?”

“还有二品大臣,带着官差来城门口,莫不是有什么大人物来了?”

京城的百姓平日见多了,看到朝中大臣出现在城门口,第一反应就是有大人物要来。

“可是不对呀,真要是有大人物来,怎么没有禁军开道,这身后跟的就十来个官差,这哪里是迎接大人物?”

“不是迎接大人物,这些大官怎么会走到城门口来了,虽然人不多,可看他们的官服,全是一二品的大员呀。身后跟的那几个,也是三品和四品的大官,他们不可能来城门口瞎逛。”

“奇怪了,这看着像是迎接大人物,可看排场又不像呀。”围观的百姓,也不敢对着那些官员指指点点,只敢悄悄议论。

那些个官员一路目不斜视的往前走,偶尔用眼角的余光,扫一扫想看热闹又不敢直视他们的百姓,十分享受百姓对他们的关注。

他们早早的就来到城门口,自然是为了引起轰动,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放在城门口。如此一来,不需要他们暗中推动,皇上私自离京的事就会在城中传开。

要知道,皇上手中可是有锦衣卫与六扇门两拨探查消息的人马,他们用阳谋还好,要是用阴谋的话,皇上手底下的人转头就能查出,他们做了什么。

封首辅说他们是要权不要命,可他们哪里真得会拿命去拼。封首辅了解皇上,他们也不是一无所知,他们虽是为了家族利益,与皇上争权,可却没有想过拿身家性命去争。

皇上喜欢有能力的人,他们能光明正大的和皇上斗,本身也就是能力的一种。而且,朝堂上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如果所有人都像封首辅那样,唯皇上的命令是从,那么大秦的江山就危险了。

不是说,皇上的能力不够掌控全局,而是所有人都像封首辅那样,只听皇上的话,那么他们就是一个大的利益集团。当朝堂上只有一个利益集团时,还能持续稳健的走下去吗?

不能,力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这只是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斗,是人的天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敌人与敌人斗,没有敌人就自己斗。当朝堂上所有的人,全都以皇上为中心,成立一个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在朝堂上就没有对手,没有外在的压力,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内斗。

内斗是最残酷的斗争,他们相信皇上不会乐意看到大秦的官员内斗,所以他们的存在就很有必要。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站到皇上那个阵营。可皇上的阵营人才济济,有封首辅在,他们就没有出头的可能,有封似锦在,他们的孩子、子侄也没有出头的可能。

与其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不如另辟一捷径,走另一条路,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白了,不管是封首辅还是这几位闹事的文臣,他们都是想要在朝堂上立足罢了,只不过大家用的方法不一样。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老天爷会给他们开一个那么大的玩笑!

秦寂言当日传信,说了十天后回京,必会在十天内赶到,只是具体什么时候进京,以什么样的方式进京,那就不知道了。

那些个文臣不知秦寂言何时会到,一大早就在城门口等着,而因他们的存在,也引得许多百姓停驻在城门口,想要知道这些大官到底在等什么人。

不到午时,城门口聚集的人就是平日的两倍多,再这么下去进出城都要成问题了。

守城的官兵叫苦不迭,可又不敢去请那几位大人离开,想要驱赶百姓,可刚有行动就被那几位大人物给劝阻,说是不得扰民。

扰民?

那些看热闹的人,都影响了其他人正常进出城了,到底是谁在扰民?

可是一品大员说出来的话,他们不敢反驳,只能捏着鼻子回去,想办法梳理人流,免得真把城门口堵住了。

“城门口这么多人,不会出事吧?”有胆小的官员,见百姓进出城都成问题了,担心的道。

“城门人多,城外没有几个人,能出什么事。”围观的百姓虽多,可这些人只要一听到皇上进城,就会立刻让道,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怕人太多,会有危险。”他们可没有忘记,上次皇上出城,就是在城门口被刺客伏杀。

“真以为,我就带几个官差出门?你且放心好了,人我都安排好了。而且你真以为封首辅会什么都不管?我告诉你,不会的!封首辅一直在关注我们的动向,他怕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只等皇上进城,就会有禁军过来保护。”

有这句话,随行前来的人就安心了,一个个伸长脖子,就想看秦寂言回没有回城,可是……

一直等到午时,也不见秦寂言出现,几位大人犹豫片刻,决定去附近的酒楼吃饭。

“就去前面的祥云楼。”身着一品朝臣的老头站了起来,其他人也立刻跟着动了,可不等他们迈步,意外就发生了……

第1302章 罪己,皇上被坑了

地动!

是的,地动了!

明明没有动,可脚下的地却在晃动,甚至身体都在抖动。

“怎,怎么回事?”最先站起来的一品大臣,吓得一动不动,低头看着脚下,一双眼瞪得大大的。

“地在动,好像地在动。”

“刘大人,地在动,地动了,地动了!”

其他几位大人,站起来后死死盯着脚下,一动不敢动。

“你们看……裂开了,地,地开裂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其他人纷纷看过去,可没等他们发现哪里裂开了,地面晃动的更厉害了。

“不好了,不好了,地牛翻身了。”有经验的人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慌忙的大喊。伴随他的喊叫声,是房屋倒塌的声音。

“轰……”的一声响,路旁一座简易的棚子倒了。

没有任何预兆,京城的地面开始晃动了起来。

随着这一声,就像是拉开了地动的序幕,地面越晃越厉害,已经无法站稳。随着一间破屋子倒塌,就听到一声声巨响,临时搭的棚子全倒了,而稍坚固的房子,屋顶上的瓦块纷纷往下落,霹雳啪啦的摔落一地。

“快跑呀,快跑呀,地动了,地动了。”

“轰……轰……”房屋倒下来,压在人身上,扬起一片灰土。

“啪……啪……”道路裂开,有不少人摔了下去,虽不至于立即致命,可如果没有人伸手拉他们一把,他们也活不下来。

可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只顾着逃命,不踩对方一脚就好,哪有可能去拉人一把。

“快跑呀,快跑呀。”

城门口聚集了很多百姓,虽然城门口空旷的地方很多,可那些百姓一见地动,纷纷朝四处跑去,根本不可能呆在原地,或者呆在空旷的地方。

“地动,是地动?好好的怎么会地动?”扶着官差的手站稳的一品大臣,快要哭出来了。

他年纪不小了,这个时候就是跑也跑不动呀。

“大人,快走呀,地动了,地动了呀。”官差拉着他,想要往人群里挤,可那老头却怕死,不敢,“走?往哪里走?到处都是人,我们往哪里走。朝城内跑,会死得更快。”

“轰……”像是为了验证他的话一般,他的话刚落下,就听到一阵巨响,路两侧的铺子一瞬间倒塌,直接将那些往城内挤的百姓压在下面。

“啊……救命呀,救命呀。”

被房屋压下的百姓,只要还未死皆在哭喊着要救命,可这个时候有谁救他们?

“天呀,快跑,快跑呀。”没有被倒塌的房屋压中的,吓得脸色大变,没命的四处乱蹿,可不管他们跑到哪里,地面都在晃动,房屋都在倒塌。

“轰隆隆……”随着一声声巨响,成片成片的房屋倒下,压死了越来越多的人。

“快,快跑。”惨烈的景像吓坏了许多人,刺激的更多人想要往里跑,可是……他们往哪里跑?

“大人,大人我们怎么办?”官差扶着那一品大官,想要拉他跑,可却拉不动,自己又不敢跑。

这位一品大官不跑,其他人也不敢跑,只得站在原地等着,如此一来他们反倒是逃过一劫。

“吧……吧……”像是石头被人生生掰开的声音,混在一片杂乱中,虽不明显可却刺耳,有人听到声音寻找声音的来源,这一看又是吓傻了。

“城墙,快看,是城墙,城墙开裂了。”

是的,数十丈高的城墙,数丈厚的城墙,居然裂开了,灰土纷纷落下。

“快,快让我进城,我要进城,我要进城。”城门外的人看到这一幕,一个个急着大喊,拼命的想要挤进城内,可这个时候城内的情况只会更糟糕。

“大人,我们怎么办?怎么办呀?”官差扶着还在腿软,无法行走的一品大员,心里急得不行,恨不得将对方丢下就跑,可又怕对方没有死,事后报复他。

“跑,跑,我们也跑,不过不要进城,是出城,城外更安全。”一品的大臣还是有见识的,虽然他此刻吓得腿软不敢走,可却知道朝哪个方向跑,才是最有利的。

城中房屋便地,地一动,房子便倒下来,不知压死多少人。

城外一片空旷,只要幸运的不站在地面开裂处,他们活下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只是,这会一干百姓纷纷往城内跑,他们要往城外跑,怕是不会容易。

“大人,我们出不去,太挤了。”官差扶着一品大员走了几步,其他的官员立刻跟上,可此时人挤人,地面又还在晃动,落在旁边的几位官员,直接被人流挤散了。

隐约还能听到,被挤散的官员,在那里喊自己是大理寺的官员,要百姓给他让道。可此时城门处乱成一团,谁还有空理会他。

带头的一品大官,又往前挤了两步,结果却被人撞倒在地,要不是有官差扶着,这一摔怕是再也起不来了。

“去,叫守城的官兵,引导百姓出城,这个时候不能进城。”一品大官一摔,立刻清醒了。

危机就是机遇,他在城门口遇到地动是一件很倒霉的事,可要做好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此时,他要做的不是自己跑路,而得梳散百姓,引导百姓安全离开。

“快,快,扶本官去那里。”一品大官,指向一高处,边走边大喊:“我是内阁刘正清,众位乡亲听我一言,大家不要往城里挤,大家全部外出,要活命只能往外走。”

“往外走,听到没有,大家全部出城,出城就安全了。”一品大官不断的喊着,同时也让身后的几位官员,帮着一起疏散人群,“你们快让百姓出城,把些这人都安顿好。”这可是好机会,这件事要办得漂亮,他们日后就是有过,也能凭借此事将功补过。

“是,是,下官明白。”大家都是人精,虽然遇到地动,可富贵险中求,他们这个时候拼一博,到时候与皇上争,他们的胜算更大了。

要知道,地动那可是天子失德的表现,而他们的天子前不久,正好私自出京,不是失德是什么?

这对他们来说,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第1303章 作秀,拿命做赌注

灾难对某些人来说,虽是危机可也是机会!

天灾是人力无法抗衡的,但要处理的好,就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也能迅速得到民心。

京城的地动持续了一刻钟,一刻钟后渐渐消停,只有小幅度的震动,不过百姓依旧恐慌。

地动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城门口,城墙有一截直接被震塌了,站在那一片的百姓,没有几个跑出来,全部埋在下面。

刘正卿几位大人虽在城门口,可他们命大,没有站在地动最严重的地带,逃过了一劫。

“我们这次真是幸运。”站在刘大人身边的几位官员,看着渐渐平息的地动,长长的松了口气。

在地动现场,还能毫发无损,不是命大是什么?

不过,他们没事,跟在他们身旁的官差们却或多或少受了伤。甚至还有几个被人群冲散了,连人在哪都找不到了。

“快,快让人救人。”逃过一劫的刘大人,不等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立刻下令让身旁的官差上前帮忙移开石头等物,救出埋在下面的人。

“这,大人,万一又地动了呢?”官差不想动,或者说不敢动。

地动这种事可不是开玩笑,京城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地动。地动从来都不是一次就结束,至于下一次地动什么时候会发生,就没有人知道了。

“就是立马地动,也要给我去救人。去,调兵来,就说我的命令。”刘正卿很清楚,这是一次什么机会,他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这……大人,您无权调兵。”刘正卿身后的一位官员,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大秦文臣与武将的职权划分得很清楚,文臣根本没有调兵的权利。武将倒是有那个权利,可也只有在国家危难之际,才有调兵的权利。

“本官无权调兵,你就去找能调兵的人,现在已是危难时刻,不调军队过来,如何处理城中动乱?”刘正卿是打定主意,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寻封首辅和凤老将军。”一位三品官员,强压下心中的害怕,主动站了出来。

有他带头,其他人虽然也怕死,可却不敢表现出来,在军方的人没有来之前,在场的几位大人,开始迅速组织官差和官兵,救助被埋的百姓。

“快,这边,这边,救人。快救救我哥哥,我哥哥在里面。”

“大人,求求你,求求你救救我孙子,我孙子被埋了,被埋在里面了,我听到他在喊救命,他还活着。”

“救命呀,救命呀。”

……

看到有朝廷的人在救人,慌乱的百姓好似找到主心骨,一个个坚强的站起来,请求帮助,或者与官差一起,救助被掩埋的人。

刘正卿看到这一幕,心里十分满意。一边让人将老弱妇孺安排到空旷的地方,一边让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与官差一起救人。

“大家不要急,不要怕,朝廷很快就会派人来安顿大家了。大家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走,老人和小孩都去城外,一个跟一个,不要挤。”

“请众位放心,本官一定会走在最后。无论何时,只要城中还有百姓没有撤离,本官就不会离开。”

“地动很可怕,可本官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哪怕是地动也不可怕。”

“大家听从官兵的命令,排队出去,你们放心,本官会站到最后一刻。”

为了让百姓自发排队,不争抢着出城,刘正卿几乎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身边的官差听罢,忙劝说:“大人,不可,城中危险,大人还是快些出城的好。”

刘正卿一脸正色拒绝的道:“正是因为城中危险,本官才不能出城。当官为民,城中百姓不曾撤离,本官怎么能离开?”

“大人……”官差还要劝说,却被刘正卿打断,“不要再说了,本官已经决定了,你们速速安排人疏散百姓,确保百姓的安全。”

很明显,刘正卿并非真心一心为民,不怕死。他此举不过是一场政治作秀,可就算是政治作秀,就算他是想利用此事,为自己换取更大的利益,可此举确实能安定民心,稳定灾情,减少伤亡。

就算是政治作秀又如何,这世间有多少人,愿意拿自己的命来做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