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两日,没有收到任何有用的消息,封似锦直接进宫求见,秦寂言没有驳回,当即就宣了他觐见。

“皇上,千城呢?她在哪?”封似锦知道秦寂言的脾气,也不拐弯抹角,行完礼就直接说道。

秦寂言正在批阅奏折,听到封似锦的话,头也没有抬,可仔细看会发现,他握笔的手顿了一下,刚写下的那一笔冷硬的似要将纸张穿透。

“皇上,千城呢?”封似锦是个极有耐心的人,秦寂言不答,他便再问,大有秦寂言不回答,他就一直问下去,直到问出答案为止。

“皇上,千城呢?”一连问了三次,封似锦用他的行动表明他的态度。

秦寂言仍旧没有抬头,继续批写手上的折子,殿内静悄悄的,落针可闻,封似锦没有再开口,只是直愣愣的看着秦寂言,完全没有不敢与帝王直视的顾忌。

秦寂言像是毫无所觉一般,不疾不徐的批改手上的折子,批了一本又一本,完全无视封似锦的存在。

殿内的气氛安静而诡异,封似锦和秦寂言之间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绳子,那根绳子在两人的拉扯下绷得笔直,如果不放手,随时都会有断开的危险,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放手的意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日头渐渐西移,殿内慢慢由明亮转为灰暗,随侍的太监悄声走进来,将烛火点亮,然后又悄声退下,从头到尾没有发生一点声响。

烛光将大殿照亮,照在秦寂言和封似锦的脸上,柔和了两人脸上的冷硬线条,却柔和不了殿下冰冷的气氛。

封似锦仍旧一动不动的站在殿中央,秦寂言仍旧埋头批写折子,批完一份换一份,眼见着手边的奏折已肉眼所见的速度变矮,然后只余最后一本。

“哗……”秦寂言不疾不徐的将折子展开,看完折子的内容后,几乎不需要思考,提笔就写。写完便放在一旁,待到墨迹干了,自有掌事太监收起来,分发到内阁。

“嗒……”秦寂言将笔放在笔架上,身体往后仰,靠在椅子上,枯井似的眸子静静的看着封似锦,没有喜怒。

“皇上,千城呢?”封似锦不闪不避,眼神坚定。

“还没回来。”秦寂言面无表情,不假思索的道。

可这个答案满足不了封似锦,“是还没回来,还是不会回来?”秦寂言进京后,就表现的与常人无异,可也仅仅是表现出来的。

他的异常,旁人也许看不出来,封似锦却能看出来。

此次回京,秦寂言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完全把自己封闭了,只有在面对小殿下的时候,才稍稍有一点人气。

面对封似锦咄咄逼人的追问,秦寂言并不生气,或者说此时的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情绪。

“这不是你需要知道的事,封大人。”最后三个说得极轻,可却充满威胁的意。

“我不需要知道,那么顾家人呢?顾家人现在不问,可并不表示顾家没有人在乎千城的生死。”顾家并不是无人追问,而是顾三叔一家人言轻微,根本没有渠道可以问,只能干着急。

可顾三叔一家没有能力问,并不表示顾承欢没有。在风遥和言倾的有意栽培下,顾承欢在西北屡立战功,现在已升至骠骑将军,前途不可限量。

“顾家如何?你以为朕会在乎?”秦寂言抬了抬眼皮,眼神冰冷,“朕说过,千城还没有回来。”

“真的只是还没有回来吗?”封似锦仍旧不信。

他也不知他想从秦寂言嘴里听到什么消息,他害怕听到顾千城永远回不来的消息,可也不想被蒙在鼓里,对他们这种人来说无知并不是福。

“朕说是便是,没有其他的事就跪安吧。”秦寂言起身,大步走下来,经过封似锦身边时停了一下,“封大人,朕是皇帝,没那么多闲功夫陪你闲聊。以后没有公事别来烦朕,这次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朕不与你计较,但没有下一次。”

留下这句冰冷的,摆明君臣身份的话,秦寂言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封似锦低垂着头,没有动。

半只脚踏出门槛,秦寂言好似又想到什么,突然顿住,背对着封似锦道:“封大人,以后不要再提千城的事,尤其是在太子面前!”

封似锦本欲转身往外走,听到这话突然呆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唇直哆嗦,好半天都缓不过神。

“千城,我痛恨,痛恨自己问得太多。”封似锦闭上眼,两滴清泪,从眼角滑落。

半晌后,跌跌撞撞的往外走……

第1362章 自欺,不如初见

除了封似锦外,再无第二个人敢当面问秦寂言,顾千城的消息,就连唐万斤也不敢。

唐万斤这人虽然蠢笨蠢笨的,可他对危险却有十分灵敏的嗅感,除了抱着龙宝去城外见秦寂言外,唐万斤根本不敢在秦寂言面前出现,能避就避,避不了就装死。

连唐万斤这个贴身保护太子的冠军侯,都不敢轻易触秦寂言的逆鳞,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顾家三叔和顾承意倒是想问,可诚如封似锦所说的那样,他们没有办法进宫。

不过,封似锦的话倒是提醒了秦寂言,顾千城对顾家没有多少感情,可对顾承意、顾承欢兄弟却十分关心,他不能让千城不安心。

不想见顾家人,不想再说一次顾千城回不来的事,秦寂言让暗卫去了一趟顾家,把顾千城的消息带给他们。

暗卫不是秦寂言,他们虽然伤心但不至于无法面对顾千城已死的消息。暗卫学的是杀人技巧,所以他也不会在言语上任何修饰,简单直白的告诉顾三叔与顾承意,“顾姑娘已死,请你们节哀。”

暗卫说得简单,可这个消息对顾三叔父子二人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顾三叔直接懵了,顾承意愣了好半晌,才大声道:“大人,你说什么?”

顾承意正值发育期,嗓子像鸭子叫一样十分难听,声音一大就更刺耳了,可现在却没有关心这些小细节,顾三叔一脸呆滞,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喃喃的道:“千城,千城死了?这,这怎么可能?她怎么会死?怎么会?”

那么坚强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死了呢?

顾三叔不相信自己听到的,眼巴巴的看着暗卫,希望他能否认,可是暗卫轻轻的一个点头,打破了他所有的希望,“顾姑娘,真得死了。”死在火山里,虽然没有看到她的尸体,但他们不认为,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有人能活下来。

“不可能,不可能。大人,你说的不是真的,我姐姐她不会死的。”顾承意一瞬间泪流满面,不断的摇头,双手紧紧地拽着暗卫的衣摆,“你骗我,你骗我,我姐姐她不会死,她不会的……”他的姐姐,是一个可以扛起整个顾家的女人,是单枪匹马救他出来,是独自挑战整个程家为承欢出气的女人,怎么可能会死,怎么可能!

他不能接受,不能!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姐姐不会死的,她答应过来,要看着我娶妻生子的,她不会死的。”顾承意无法接受,怒瞪暗卫,“你骗我的,你骗我的,我姐姐才不会死。你说,你有什么目的,你为什么要骗我?”

“我是皇家暗卫,已表明了身份,我没有理由骗你。”真相总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但又必须接受,暗卫近乎残忍的推开顾承意,“我奉皇上的命令,将此事告知你们。记住,消息不许外传,也不许对别人说起此事。”

“为什么?是不是我姐姐他……”顾承意跌坐在地,听到暗卫的话,猛地抬起头,眼含希望。

“不,是皇上不想听到顾姑娘已死的消息。”他们皇上固执的认为,顾姑娘只是没有回来。

“姐姐的尸骨呢?”顾承意小心翼翼的问道,眼中隐隐有一丝亮光。

皇上不想听到姐姐已死的消息,是不是姐姐还有生还的可能。

“没有找到。”也找不到。

火浆能将一切都焚烧,更何况尸骨。

“没有找到尸骨,是不是代表姐姐还有生还的可能?所以皇上才不想听?”承意问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忽略掉他不想听到事实。

暗卫很想摇头告诉他不可能,在火山爆发后没有人能生还,可看到顾承意眼中的希冀,还有顾三叔眼中的祈求,暗卫艰难的点头,“也许吧!”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皇上回头看了一眼,就再也肯回头。

不看,还能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顾姑娘还活着。

不去寻找,还能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顾姑娘没有死。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姐姐怎么可能会轻易死掉,我姐姐才不会那么容易就死了呢。”顾承意跳了起来,又哭又笑。

暗暗默默望天,什么也没有说。

如果自欺欺人能幸福的话,那就自欺下去吧!

顾家,顾三叔和顾承意都不能接受顾千城已死的消息,暗卫说找不到顾千城的尸骨,他们就坚定的认为顾千城没有死,很快就会回来的。

为了迎接顾千城回来,顾家一扫之前的低调与萎靡,全家上下齐动手,将老宅重新粉刷了一遍,一副要办喜事的样子。

因为顾家的态度,让那些猜测顾千城已经凶多吉少的大臣们,个个满头雾水,甚至已经退下来的封首辅也十分不解。

“似锦,你不是说千城已经……”那个“死”字,在看到封似锦惨白的脸后,封首辅终是没有看说出来。

“不是我说的,是皇上说的。”不过一日一夜的功夫,封似锦看上去就像是瘦脱了形,比眼凹陷,眼中布满血红,胸前亦有点点血迹。

“那顾家?”封首辅不明白了,顾千城死了,顾家为什么还那么高兴。

封似锦嘲讽一笑,“不过是不想面对罢了。”如果可以,他也想和顾家人一样,假装顾千城还活着,然后沉浸在假象里,可偏偏他做不到。

“呃,唉……”封首辅叹了口气,拍了拍封似锦的肩膀,“照顾好自己,我去看看你母亲。”自从昨晚封似锦带回顾千城死了的消息,他夫人就晕了过去,到现在还没有醒。

见到顾家的举动,还以为似锦的消息有误,却不想白高兴一场。

封似锦点了点头,却没有休息的意思,而是让下人拿来一套干净的衣服,他要出门。

“公子,您不先休息吗?”随身小厮一脸担忧地看着封似锦,小声的劝说。

“不休息。”封似锦换上衣服,也不坐轿子,而是徒步往外走,走到大街上,朝京城最大的那家酒家走去。

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顾千城。

那时,他与景炎还是好友;那时,顾千城还是顾家的弃女;那时……

他们那么美好!

第1363章 开战,不得不战

没有给秦寂言太多的时间悲伤,回京不到半个月,边境便传来战报——景炎大败,数十万兵马全部被烧死在城中,北齐趁此大捷,挥兵入关,攻打大秦。

“景炎的兵马,全部死了?”消息传回京城,不仅仅是满朝大臣,就是秦寂言也是大吃一惊。

景炎手下足足有十五万兵马,这么多人可不是说烧死,就能烧死的。

而且,景炎手下的兵马也不是什么窝囊废,北齐的兵马比他们多,仍旧没有讨到好。怎么可能在突然间,就把景炎手下的兵马全灭了。

“回圣上的话,是的。北齐的呼夏城已成为死城,十五万大军全部死在里面。”传令的小兵咬牙切齿的说道。

景炎虽是乱臣贼子,可他手上的兵马却是大秦人。他们大秦的叛徒,他们自己怎么处置是他们的事,北齐此举太过了!

确定消息属实,众大臣倒吸了一口气,一个个面露怒义,气愤不已,秦寂言则是全场最冷静的一个,“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他不相信,没有发生什么事,景炎手底下的兵,会败得这么彻底。

“据查,是景炎的妹妹与北齐勾结,用秘药控制了大军,又助北齐放火烧城。”简单点说,就是景炎被自己给卖了。

“倪月!”听到倪月出卖了景炎,秦寂言一点也不意外。在他看来,那是早晚的事。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倪月居然这么狠,一举坑杀十五万大军。

这样的女人,不能留!

“回圣上的话,就是此女。”十五万大军,就毁在一个女人手里,可见那个女人有多狠毒。

“好一个倪月,好一个长生门。”不用想也知,此事必是长生门的手笔。

秦寂言闭了闭眼,冷酷的道:“传朕的命令,让北齐在半个月交出倪月,不然我大秦的兵马,必攻克北齐皇庭。”

以前,他并没有一统天下的欲望,他想的只是打造一个强盛富足的大秦,然后与千城一起教导他们的孩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现在?

既然人生已经没有期盼,那就把西胡和北齐都灭了吧!

“圣上,不可……”皇上的话刚落下,就有武将站出来,“圣上,北齐兵强马壮,我大秦兵马虽不少,可大部分兵力都在西胡,此时与北齐开战,对我们不利呀。”

“西胡一战很快就会结束,一个月后,言倾便可带兵回来。”对政事,秦寂言仍旧全权掌握在手上。

这江山是要交给他儿子,他说什么也不会毁了。

“皇上,将士们一路劳顿,连续作战怕是会疲,我们此时与北齐开战,着实不是好时机。”武将十分惧怕秦寂言的威压,可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战场是修罗场,前一秒是生下一秒也许就是死尸一俱。每一个站在战场上的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下一秒就会死去,担心自己下一场战斗就会死去。

每一个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身心都受到了严酷的考验。结束一场大战后,至少要给将士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修养,不然他们一直保持紧持的情绪,会疯的。

秦寂言冷冷的看着对手,“按你的意思,我们要向北齐求和?”

“圣上,此生求和对我们最有利。”武将扑通一声跪下,低着头,不敢直视圣颜。

秦寂言冷笑一声,双手放在扶手上,拇指轻抚扶手,居高临下的打量进言的武将,半晌后才道:“焦爱卿,你也这样认为?”

被点名的焦大人认命的站出来,“圣上,北齐狼子野心,怕是我们想不战也得战。”

唉,以前有封首辅在前面挡着,还不觉得有什么,等到自己当了首辅,焦大人才知道首辅不好当呀,不管什么事,皇上都要喊一句“焦爱卿”,让他拿个主意。

这主意好拿,可要拿一个既合帝心,又合臣意的主意,真得不是一般的难。

“如此说来,焦爱卿是认为我们该战了?”作为一个“深得民心”的帝王,他一向“开明”,允许朝臣在政事上各抒己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

“此战我们不战也得战,北齐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之前有景炎的兵马挡在中意,北齐不敢妄动,现在景炎的兵马全军覆没,北齐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焦大人一样低着头,并不敢看秦寂言。

秦寂言轻轻点头,视线落到之前提出反对意见的武将身上,“黎将军,你怎么看?”

“圣上,我们的粮草与兵马,都不足已支撑我们对北齐开战。”黎将军一脸伤怀,眼中隐有泪光。

作为一个武将,说出求和这种事,这本身就是一件极打脸的事,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他也不会说不战。

“大秦淹了一个江南,两三年内都会缺粮。这件事你知我知,你认为北齐会不知?北齐既然知道,你认为北齐会放过这个机会?”秦寂言冷哼一声,“黎将军,你听到了焦首辅的话吗?北齐狼子野心,就是我们大秦想要求和,他们北齐也不会同意。”

“而且,求和要怎么求你们不会不知道吧?割让城池,奉上大批的粮草、金银、女人。你觉得我们大秦拿得出粮草吗?你愿意牺牲你的妻女吗?”

“黎将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前大秦向北齐求和,那是被打败了,被打得没有办法。现在我们还没有开始打你就要求和,你这是涨他人威风灭自己的志气,也是在用大秦百姓的血肉,供养大秦的敌人,把他们养肥、养壮,好让他们回头再屠杀我大秦的百姓、掠夺我大秦百姓的财富。”

秦寂言难得在朝廷上说这么多话,这一番话说出来,全殿的人皆缄默不语,一个个低垂着头,盯着鞋尖。

在场的官员,无论文武,至少有九成以上是希望不要打的。

不是怕,而是大秦现在的情况,容不得他们同时对北齐、西胡开战。他们的兵力与财力,也不足已支撑他们同时对两国开战,可是……

皇上说得有道理,如果他们这次向北齐求和,奉上大量的粮草、金银给北齐,那就等于是在给北齐成长的机会,同时是在削减自己的实力。

待到数年后,大秦恢复了元气,北齐也能凭借大秦奉上的粮草、金银成长成大秦的劲敌。

与其养出一个劲敌,不如现在拼死一战。就算赢不了,也能耗费北齐的国力,让北齐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

第1364章 捧杀,景炎的信

战,必须战!

北齐就是一匹喂不饱的饿狼,血的历史告诉他们,无论他们奉上多少金银珠宝、粮草美人,北齐都不会满足。

在北齐人看来,他们的退让就是懦弱,就是无能,就是可以任意欺凌。他们越是退让,北齐要得就会越多。

与其一直让北齐吃大秦的肉、喝大秦的血,不如举全国之力与北齐一战。要知道北齐可不比当年,大秦也不是当年的大秦,就算同时对两国开战,他们的胜算也不小。

“战,必须战!我们就是与北齐打起来,也不一定会输了。”拳头比脑子反应更快的武将们,听到秦寂言的话,当即热血冲头,一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现在就换了官服,穿上战袍,冲到前线与北齐决一死战。

“对,我们得战,我们与北齐一战不可避免,我们要是求和,北齐那小兔崽子指不定以为我们真怕了他。”

“真要一战,我们也不是没有胜算。”文臣不比武将,在思考出不出战的问题上,文臣的想得更多,“我们虽然缺少粮草,可我们打赢西胡后,粮草必在能得到补给。凭西胡的国力,他们的粮草应该足够支撑到我们与北齐打完。至于战后,我们只要熬两年就能熬过去。”

只是战后的两年,他们全国上下都会很苦,平民百姓可能会吃不饱。因为北齐那个鬼地方,几乎是一毛不拔,除了极少的牛羊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这一战打起来大秦会很亏。

“怕什么,熬两年总能过去,这一次我们把北齐打退了,北齐会比我们更惨。”北齐物资匮乏,要是这一战无法从大秦得到补给,他们这几年都会很难熬。

“既然如此,我们就打!有凤家军在,区区北齐算什么。”朝堂上,永远不缺斗争,即使此刻所有人都站在为大秦着想的立场上,可心里仍旧有自己的小九九。

这不,就有人不着痕迹的给凤家上眼药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给凤家上眼药,实在是凤家的权势太盛了,让人眼红呀。

带兵攻进西胡皇庭的风遥是凤家人,是已经写进祖谱的凤家子弟,他在西胡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自己捞了军功,又为凤家在军中立了威信,回来后必是要重赏的。

大秦与北齐一战,领兵的是凤家叔侄,到时候大秦打赢了,又得封赏凤家叔侄。如此一来,凤家一门就有三位手握实权的大将。更不用提还有坐镇凤家,宝刀未老的凤老将军。

如此权势,帝王真得不忌惮吗?

就算皇上信任凤家,不忌惮凤家,他们也会羡慕、嫉妒呀!

羡慕嫉妒凤家的不止一人,给凤家上眼药也不止这一人。对手握重兵的武将来说,这世间最狠毒的杀招不是诋毁你,践踏你,而是捧杀。

文臣们上眼药都是好手,一番吹捧下来,几乎把凤家三人说得是天神下凡,是战星转世,那地位也仅仅是比帝王矮那么一点点。

更甚至,为了给凤家拉仇恨,几位文臣嘴皮一合,就把凤家捧成了大秦第一家族,仅次于皇家。

对此,武将们很沉默。

他们不是没有听出,这些文人在捧杀凤家,但他们却没有为凤家出头的意思。

凤家一门三杰,个个手握兵,权势滔天,要说不嫉妒,还真是做不到。

比起文官,武将们更羡慕嫉妒凤家。同为武将,他们也不会比凤家叔侄差太多,可他们根本没有上战场立功的机会。

他们有时候也会想,要是凤家倒了,要是凤家失了帝心,会不会轮到他们出头?

因心中有这么一个隐晦而有龌龊的想法,是以武将们明知文官是在捧杀凤家,仍旧不吭声。

对他们来说,保持沉默,保持中立,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很厚道。

当然,也不全是捧杀凤家、保持沉默的人,也有人为凤家辩解,只是声音太小,说出来的话力道不够。

而且,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真得为凤家辩解,不过是看在秦寂言重用凤家的份上,在秦寂言面前刷好感罢了。

众朝臣越说越激烈,好似忘了皇上还在,忘了这是早朝。至于是真忘还是假忘,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对朝臣的表现,秦寂言尽收眼底,他没有呵令他们住嘴,也没有开口表明态度,就那么静静的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的人开口凤将军如何如何英勇,闭口凤小将军如何如何能干,凤家军如何如何听话。

最后还是焦大人看不过去,轻咳两声提醒众人注意分寸。

有时候,皇上不说并不是赞同,而是不屑。皇上,很多时候是用看小丑的姿态,来看他们这些朝臣,只是表现得不那么明显,而他又不能说出来。

焦大人这么一咳,众位大人好像才反应过来,一个个慌忙请罪,做得比真得还真。

秦寂言没有就此事发声,只道:“焦爱卿,今天天黑之前,朕要看到对北齐的兵马、粮草调度。”

说完,便站起身,让执事太监宣布退朝,留下一干朝臣面面相觑,忐忑不安,生怕秦寂言因他们在殿中争议而不高兴。

秦寂言退朝后,立刻招来暗卫,“去,查一查景炎在长生岛的动向。”十五万大军被焚杀,可以说是灭了景炎起复的可能,他不认为景炎能忍。

“是。”暗卫双手抱拳,可不等他转身退下,太监就来报,“圣上,锦衣卫首领求见,说是有紧急情况。”

“宣!”秦寂言知道锦衣卫首领,不是一个没有分寸的,他说有紧急情况,必是紧急情况。

太监急忙出去宣锦衣卫首领觐见,暗卫趁机隐匿,却没有出去。

“圣上,景炎公子的信。”锦衣卫首领一进来,急忙呈上一封染血的信。

执事太监看了秦寂言一眼,见秦寂言点头,立刻接过信,检查无毒后,才递到秦寂言面前“圣上!”

秦寂言接过信,撕开……

初初看一眼,确实是景炎的字,仔细看里面的内容,也确实是景炎说话的口吻,只是……

信上所写的事,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1365章 亲征,小太子上战场

景炎中了埋伏,身陷长生岛,无法脱困!

“又是长生门!”秦寂言反手,将信拍在桌子上,平静的眸子浮出一丝杀意。

这封信是景炎在事发前写的求救信,能让景炎放下面子、放下尊严,写信给秦寂言求救,可见景炎在长生门的情况有多危险。

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景炎与长生门的人联手诓骗秦寂言,只是……

秦寂言相信,景炎可以和任何人联手,唯独不会与长生门的人联手。

虽说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末村被屠一事是长生门的手笔,可种种事迹表明,长生门确实幕后推手。

或者说,是长生门在背后推动,才让太上皇、周王、荣王和赵王他们看到希望,大胆设计末村被屠惨案栽赃给先太子。

“长生门,朕还想着晚两年再去找你们,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动手罢!”将信纸拽成一团,秦寂言闭上眼,掩去眼中的杀意。

他父亲的骸骨,顾千城的死,还有他儿子身上的毒,这一笔笔都与长生门脱不了干系。他早晚要再去长生门,既然时机送上了门,他就不再等了。

除此之外,他也不能让景炎落到长生门的手里。景炎是他大秦皇室后人,大秦要如何处置景炎,是他们大秦内部的事,容不得长生门插手。

“去,宣凤老将军、焦大人觐见。”秦寂言倏的睁开眼,眼眸一如既往的没有光亮,只有死寂,锦衣卫首领抬头看了一眼,就飞快的低下头,再不敢看第二眼。

“卑职遵命。”锦衣卫首领暗自吸了口气,才稳住身形,没有在圣上面前丢丑。

皇上的眼神太可怕了,那双眼,没有一丝感情,没有一丝光亮,明明是个大活人坐在那里,可看着却比厉鬼还要吓人。

焦大人本身就在宫里处理公务,听到秦寂言的召见很快就来了。凤老将军则许久未曾进宫,听到召见还得重新换装,一时半刻怕是赶不过来。

“臣参见圣上,万……”焦大人的话说到一半,就被秦寂言的打断了,“焦爱卿,朕要御驾亲征。”

“皇上,你,你说什么?”焦大人跪到一半就顿住了,呆呆地看着秦寂言,好半天都合不拢嘴巴。

御驾亲征?

是他听错了,还是皇上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