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晚哪里还能等得到明天?每多待一刻钟便多了一分暴露的风险,片刻她都不愿意等,更何况是一整日?

塞了一锭五两银子给那衙役,沈晚请求他通融一下,便是休沐日那办户籍的官员不在,也有其他办法的不是?

那衙役颠了颠手里足份的银两,倒有些惊异面前这个粗布荆钗的妇人出手如此阔绰,打量的目光里带着些审视。

沈晚心下一跳,忙面上带了悲苦之色:“实在是家父病重,我一妇人也六神无主,仓皇赶路时也不知怎么就将路引给弄丢了去……大人,求求您大发慈悲就通融一下罢,老父他……再晚怕是等不及了。”

沈晚掩面涕泣。

迟疑了下,那衙役终究道:“可惜你来的不赶巧,办此项章程的大人不在,便是你今个磕破了头也没法子从衙署里拿到路引。要是着急,便去西边打听打听罢。”说罢便不再多说半句,转身就进了衙门。

擦净了泪,沈晚拧身就直奔西市而去,在小吃摊上吃了碗面的间隙,打听了两三个人牙子的情况,心里大概有了数,便选了其中一个风评相较来说还不错的人牙子,吃完面后就直奔她那而去。

从人牙子那里出来,沈晚摸着袖口放着的路引,长长松了口气。纵然此厢花费了二百余两,她亦觉得值当非常,得益于侯府的阔绰,如今的她最不缺的就是银两。

银票大部分都被她细密的缝在了中衣小衣里,当然也携带在包袱里一部分,可至此地已花费大半,所剩已寥寥无几,所以沈晚想找个客栈,好再取下些银票备用。

去客栈前,沈晚又取道去了趟成衣铺子,买了套灰蓝的粗布袄子,替换了身上穿的这套。

就将要从客栈踏出门的这会功夫,街面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嚣声,接着是一片马蹄踏过的声音。沈晚心中一跳,几乎反射性的就背过身去,待轰隆的马蹄声渐远,这才转身疾步出了客栈。

匆匆往那马蹄声消失的方向扫罢一眼,沈晚就头也不回的往那厢相反的方向疾速狂奔。她不会看错的,那伏在马背上的一干人等披甲执戈,其装束赫然就是淮阴侯府的私兵!

而他们所去的方向……沈晚心中狂跳,刚不久她才从那里出来,那分明是此地府衙的方向!

淮阴侯府的人来了!霍殷的人来了!

这么快,怎么能这么快!

沈晚当下就觉得手冷脚软。

指甲抠进掌心的肉,她咬破舌尖逼迫自己清醒,不要大乱了方寸。此刻他们刚从北门入城,今日也恰好赶上官员休沐日,想要凑齐官员,下达指令,派人封城门,再调兵搜寻,这番下来少说也得两刻钟有余,只要在此之前,只要在封城门的指令下达前她能出城,一切尚来得及。

北门自是不能再去,他们既然打北门而入,想来北门已封,南门也不成,太远了,时间来不及。

东门,离此地最近的是东门!

骏马嘶鸣声后,侯府侍卫尽数下了马,握着长戈面无表情的冲着府衙方向径直而来。

之前沈晚见到过的那衙役见了来人,心下大惊,忙上前询问。得知是淮阴侯府来人,顿时吓住了胆,不等旁人吩咐,就赶忙多找了几个人,十万火急的通知他们府衙的各大长官。

不多时知府知州等官员扶着官帽匆匆赶来,脸色无不白如纸,额上无不滴冷汗。毫无征兆的,那素有阎王之名的霍相派人前来,再联想汴京城近些日子以来的血雨腥风,这敏感档口的,如何不令他们心惊肉跳?

待听完那侯府侍卫说明来意,知府一干人等方暗下松了口长气,无不偷偷抹了把额上汗。

当地知府自然义愤填膺的表示会严加排查,竭尽全力去捉拿那个狗胆包天的女刺客。心里不是不嘀咕的,什么样的女刺客这般彪悍,竟能伤的了武艺高强的霍阎王。

侯府侍卫掏出通缉令,通缉令上的画像与沈晚的模样分毫不差,若是沈晚此刻见了,只怕也会此画像叹为观止。

当见了画像上那年轻娘子俏丽的模样,当地官员脸上无不僵了下,随即面上毫无异样的表示,但凡此人敢在此地出现,定让她有去无回。

侯府侍卫冷声道:“不可伤她性命。便是逮住,只需及时上报,务必将人看住直待侯府来人。其他一切,自有侯爷亲自惩戒。”

一干官员无比应声点头。

侯府侍卫又道:“此刺客善于伪装,或粗布荆钗装作粗妇,又或其他。需严令守卫排查,不可放过任何可疑之人。另外,其眼角下方有一寸见长疤痕,极为醒目,但凡有此特征妇人,定是此人无疑。”

侯府侍卫话刚尽,其中一衙役大惊失色。

随即便想收了惊容掩饰,却已然来不及,侯府出来的侍卫目光何等犀利,当即上前两步将他拎出,叱问:“你可见着此人?”

那衙役不敢否认,哆哆嗦嗦的将今日遇见沈晚经过,事无巨细不敢有丝毫隐瞒。

当即,几个侯府侍卫一人一个方向,踩蹬上马,风驰电掣的疾速朝城门而去。

知府狠狠瞪了眼此刻委顿于地的衙役,然后也急急派遣人手前往四个城门口,心里头阿弥陀佛的将各路神佛拜了个遍,只求能顺顺畅畅的将人给逮了住,否则霍相那厢少不得要将他记恨一二。

在沈晚的心急如焚中,出城的队伍总算排到了她这,守城护卫看了眼她的路引后,就递还给了她,示意她出城。

沈晚接过路引,竭力让自己表现的不那么慌不那么急,跟随着人流一道出了城。

踏出城外那一刻,她便再也掩饰不住内心抓狂般的焦急,找准了路就猛地朝那渡口的方向奔去。

依旧打算乘船逃离。别说一时半会的她找不到马车走官路,便是找到了,她能快的过侯府花大价钱买来的千里马?只怕不用几个来回就被人追了上。

渡口,停泊了寥寥几条船。

依旧是找了条小船,船上不过五六人,可若不凑齐十人左右,船家是不会开船的。

沈晚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当下就找了船家,暗下塞他二十两银票,只道家中有急事,请他即刻开船。

船家如何不应?一天奔波下来都挣不了这个数,单一趟就挣个满盆钵,这一趟值了。

第69章

霍相满城风雨的寻人,闹得汴京城也是风雨一片。达官贵人们消息灵通,自然早就得知霍相此番寻的所谓女刺客,竟是兵部侍郎顾侍郎家的娘子。光用脑子想想便知其中有猫腻,还什么女刺客,就顾家娘子那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弱模样,能伤的了那威名赫赫的杀神?在哪里刺杀的?床榻间吗?

当然这些桃红桥段他们也只敢在私下磨磨嘴瘾,谁也不敢拿到台面上多嘴半句,毕竟霍阎王的杀名可不是白叫来的。但是对那顾侍郎,他们便少了几分顾忌了。虽说也没当面戳破,可每每往他那官帽上看去的眼神无不含着异样,也就只差说上一句:顾侍郎,你官帽上的颜色可曾变否?

面对众人意有所指的目光,顾立轩恍若未见,依旧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可内心究竟如何想便不得而知了。

而那霍殷,既然能拿这么蹩足的刺客桥段当借口,那自然也没打算再掩饰此厢。甭管世人看他霍殷卑劣也好,无耻也罢,他就是看上了下属的娘子,也要定了她,无甚可隐瞒。恨只恨他之前有所顾虑未能将她早点纳入侯府,否则,焉能让她得了机会,作今日这番妖?

着实可恨!

且不提霍殷这厢如何恨得咬牙,听闻此事的皇宫那位可就坐不住了。

“这事是他干的?他霍殷能干出这等子事来?”

听到圣上连声发问,显然是诧异到极致,一旁垂首躬身静立的太监总管吴桂赶忙回话:“回圣上的话,此事汴京城内都传得沸沸扬扬,断没错了。”

倚靠在明黄色暗绣龙纹的引枕上,明德帝昏沉的老眼透出几丝光亮:“哦?他霍相不是最为严正克勤、凛然正义的?何故做出这等勾当?堂堂一朝宰辅,国之重臣,竟罔顾法纪肆意妄为,实难为百官表率!”

吴桂身体躬的愈发的低。

闷声咳了两声,明德帝皱着眉推开吴桂递来的梨汤,撩起褶皱的眼皮看他:“你可见过那顾侍郎家的娘子?可是国色天香?”

搁下手上玉碗,吴桂忙上前呈上那纸缉捕文书:“回圣上的话,真身倒未曾有机会一见,不过看这缉捕文书上的小像,奴才觉得,倒还不及咱宫里头的宫女来的俊俏。”

“哦?”明德帝狐疑的接过那纸缉捕文书,着重在那小像上看了又看,之后面色略带怪异的问那吴桂:“你确定这就是那顾家娘子?”

吴桂忙躬身答道:“见过她的人都说与真身一无二致,想来那顾家娘子便是长得这般了。”

明德帝似难以置信的又看了眼画像,片刻后,不知什么意味的嗤笑:“也是,各花入各眼罢。”

昏沉的老眼从画像上略过,盯着那告示文书看了会,他脸色愈发的阴沉,隐约有些骇厉。

“瞧瞧,他霍相真是官威大得很,若能缉捕归案,赏金不提,还要加官一级?”

吴桂屏气凝神,身体躬的愈发厉害。

偌大的寝宫里入而清晰的是那圣上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好半会,明德帝方平复了下来,转而看向吴桂平静问:“好像听说那顾侍郎家前些日子喜得麟儿?”

吴桂提早就将顾家的消息打听的一清二楚,听得圣上果然询问,便如实秉来:“回圣上,是八月初的事,听说那小儿郎长的甚为壮实。顾侍郎大婚三年方得一子,自然喜得跟什么似的,起名顾猷渊,乳名阿虿。”

一听此儿名字,明德帝便觉得刺耳极了,除了他的皇子,试问世上哪个敢配如龙在渊?

面上遂带出几分阴郁来。他撩着眼皮看吴桂:“长的可像顾侍郎?”

吴桂道:“这倒是不像。听说是,肖极了其母。”

明德帝再没问话,可能是倦了,便让吴桂放下明黄色罗帐,躺下歇着了。

吴桂轻手轻脚的收拾好地上那被圣上攥成碎片的通缉文书,悄悄的退了出去。

沈晚的出逃在汴京城内引发各方何种反应,此刻的她一概不知,也不想知,自打她决定踏出城门的那刻起,汴京城的一切都与她再无相干。

在第三个渡口下了船。沈晚依旧是片刻不敢停,闷头冲着城门的方向而去,同时也在心里估摸,此处离汴京城大概隔了两个郡,侯府那些人一时半会的追不到这处来吧?

不行,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待到城里,还是第一时间找了人牙子,将路引买到手上方为上策。至于去府衙办路引证件……沈晚拢了拢怀里的包袱,暗下决心,以后能用银两开道就首选银两,官府的人尽量少接触为妙。

抬头看了看天色,尚早。沈晚内心打算,待取得了路引,顺便打听下城中可有商队要出发,若有便再合适不过,混在商队里总比孤身一人上路来的安全,也不扎眼。可若是没有商队……那也无妨,总归还是坐船便罢,待下个渡口再做打算。

排在进程队伍中的沈晚正兀自思量着,正在这时,突然城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声,与此同时响起的,是一个年轻娘子恐惧而惊颤的哭叫声:“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为什么抓我?放开我……救命啊!”

沈晚惊诧的刚要抬头看去,猛地听见一守城护卫焦急的喊声:“过去禀告大人,抓到一个手持雁户的娘子!”喊完之后,似乎觉得这般大声嚷嚷着不妥,遂压低声音跟另外一守卫急速说了几句什么,然后那守卫风驰电掣般的朝城内狂奔。

沈晚没听清他后面几句具体说的什么,可敏感的捕捉到几个字,汴京城,刺客,雁户,有疤……

沈晚压低了头,手脚都在颤。

因城门处这一突发事故,沈晚此刻所在的队伍就被堵在了城门外。

城门口处的那年轻娘子被人牢牢压在了当处令她动弹不得,只待接到上官指示再行下步动作。年轻娘子不明所以,愈发惊恐的尖叫哭泣,每一声都砸在沈晚的耳边,炸的她心惊肉跳。

趁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城门口的变故所吸引去,沈晚悄悄的离开,也万幸她排在队尾,此刻离开倒也没人注意到。

一旦远远的脱离了队伍,沈晚便拔足狂奔,在快要接近渡口时,猛地停下。

不对,这已是这条航线的最后一个渡口,若想要乘船继续南下,便只有先进城,再打南面城门出,再辗转来到另外的渡口,以此南下。

抬手抚上了眼角下方的疤,便是多层水粉都掩不住,没用的,没用的……沈晚不明白,为什么那个男人就这般迫不及待的要抓她回去?为什么就要这般不依不饶,为什么不肯放她自由?

渡口的路行不通,进城的路也堵死了,沈晚此刻颇有种走投无路的绝望,心下不由又悲又恨。这是要逼她去死不成?

望着不远处那片积雪厚重的荒林,沈晚一咬牙拧身就冲了进去。左右都到这份上了,是死是活就听天由命吧。

第70章

“一群废物!”伴随一声冷喝的还有书案被踢翻的声音。

候在门外的秦九只觉得后颈发凉,虽然他此刻未在里头直面他们侯爷的雷霆之怒,可总觉得这声废物里也是包含他的。

都一个多月了,派出去搜寻的人不知凡几,可至今连根毛都没找到。说来也甚是邪门,就那么个孤立无援的小娘子,也不知使了什么法子将自个给藏了起来,愣是躲过了一波波精密的严查,至今也没能让他们给搜着。

刚开始几天的功夫,他们大概还能寻得些蛛丝马迹,可时间拖得越久,她人留下的踪迹就越少。大概自打那日在周边州县将她扑了个空后,自此她整个人就仿佛凭空消失般,任他们怎么查都再也查不到半丝痕迹来。

其实他跟刘管家私下也不是没有嘀咕过的,天寒地冻的,这娘子孤身上路,便是逃也是逃不了多远的,在周边的州县里怎么着也能寻到些她经过的痕迹来。可她那厢竟能有十多天没了半丝踪迹,照着柔弱娘子孤身上路的凶险程度来断……极大有可能是这小娘子凶多吉少了。

拖得越久,这种可能性就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大概断定这小娘子尚还在人世的几率甚小。虽有这般猜测,可哪个也不敢在他们侯爷面前提上半个字,唯恐戳了他们侯爷的肺管子。没见着他们侯爷近些天来脸色越来越黑,情绪也越来越暴躁,还不是找不人急的。

又过了一个月。

侯府的通缉文书上的悬赏力度翻了一倍,之前赏金五千变一万,悬赏官阶也由加官一级变两级。别说周边州县的一众官员了,就连汴京城里杵在一个官阶数十年的那些官老爷们,看着都眼热,要不是碍于颜面,都恨不得亲自下场找人去。

转过年到了石榴坐枝头的六月,距沈晚失踪那会亦过去了半年有余。

虽说近些日子以来侯府寻人的力度越来越小,之前散出去搜寻的兵马也一波一波的被撤了回来,似乎隐约有就此放弃的兆头,可这半年来侯府寻人的疯魔架势到底还是深入人心,想来也足矣令整个汴京城百姓津津乐道个好些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霍相在搜人过程中动用的一系列手段,汴京城内的达官显贵们再明白不过。因而时常对此叹为观止,暗下也不由感叹,诸般手段便是缉捕个江洋大盗也足够了。

“侯爷,信报上说,宜州那边也无消息……”书房里,秦九双手呈着已展开的密信,说到最后声音渐小,头也愈发的垂低。半年来,他们侯爷已没有刚开始寻人时的暴怒和焦躁,面上看似平静无波,可周身气息却愈发沉厉的骇人。

霍殷正抬手系着朝服扣子,闻言面上神色毫无波动,手上动作未停,待系好扣子之后又扶正了官帽。

掸了掸宽大的朝服袖子,霍殷抬脚阔步朝外走去。

“传令,外出搜寻的人尽数撤回。”

“是,侯爷。”

反射性应下的秦九猛地反应过来,惊诧的抬头望去,触目所及的那远去的沉冷背影令他骤然回神,赶紧再次垂低了头。

心下却是惊疑不定,他们侯爷这是打算要彻底放弃了?

秦九难以置信,怎么看他们侯爷的模样,怎么不像能轻易将那小娘子放手的。

甭管心里如何惊疑不信,秦九还是依令照做,遣人快马加鞭至周围各州县传令,停止搜寻,调回所有在外的人马,当天就尽数返回了侯府。

顾府里,一如既往的平静。

虿哥今早不肯好好吃奶,小身子直扭着似乎是想要往院子去,刘细娘便搁下了碗筷,让人取过虿哥的薄外套,给他披上后就抱着他到了院子。

初夏六月,正是鲜花妍丽的时候。刘细娘抱着虿哥,指着不远处花朵开得正艳的兰花,笑着跟他说:“这是兰花,兰花。”

又指指花朵上翩跹的蝴蝶,笑道:“这是蝴蝶。虿哥你看,蝴蝶生的美不美呀,你喜不喜欢呀?”

虿哥拍手咯咯直笑。

这时顾立轩吃罢早膳出来,听到虿哥欢快的笑声,不由加快脚步朝着刘细娘他们所在的方向过来,走近后伸出手抱过虿哥:“来,让爹爹抱抱喽~”

虿哥伸着胳膊挥舞着,咯咯的笑:“爹爹~”

顾立轩惊喜的看向刘细娘:“虿哥会说话了?”

刘细娘点头笑着:“会了,早些天就会唤人了,只是你一直忙于公事,也没来得及让你知道。”

顾立轩心里欢喜,又逗着虿哥唤了几声爹爹。

刘细娘在旁看着,忽然将目光投向顾立轩,看着他问道:“听说昨个侯府将外出搜寻的人全都撤回来了?”

顾立轩的笑僵在了脸上。继而似有不耐的嗯了声。

“晚娘她……半年多没信了。”

顾立轩将孩子递给刘细娘,皱眉道:“日后,凡与她相关的事,你一概不准再提。”

抻了抻官服转身欲走之际,顾立轩又道:“对了,这两天你准备一下,我已于官署中发了请帖,两日之后扶你为正室。”

刘细娘大惊:“你这是……”继而又语气略有急促道:“近些月来圣上频繁召你入宫,可是要你站队?你可千万……”

“住嘴!”顾立轩不耐的打断,盯着刘细娘,脸上尽是阴沉之色:“不该管的你少管,做好你自己的事就成。”

虿哥天真烂漫的拍着手,嘴里爹爹爹爹的直唤着。

顾立轩眼中神色放软,抬手摸了摸虿哥娇嫩的脸蛋,温柔的冲他笑笑:“我的虿哥生来聪慧,将来定是个一飞冲天了不得的大人物,是不是啊虿哥?”

虿哥挥舞着小手去抓脸上的大手,依旧咯咯的笑。

顾立轩看向刘细娘,意味深长:“两日后,你就是顾府的主母,虿哥自此便记于你名下了……你会待虿哥如亲子吧?”

刘细娘抚着虿哥的背,目光低垂盯着花园那处新翻过的土壤,沉默片刻后,清冽的声音里带着坚定:“虿哥,从来都是我亲生儿……而我刘细娘,自然是虿哥的亲娘。”

两日后,顾府披红挂绿,张灯结彩,院子里亦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

若有心细的就会发现,此刻满座的高朋中,霍党的中坚人员竟无一人在座,反倒是保皇党的若干大臣皆在此列,与顾侍郎推杯换盏一派和乐融融的画面。

此厢深意便值得推敲了。

第71章

沈晚当时一头扎进荒林之后,几乎是认定自己是活不下来的。深冬的林子又冷又寒,积雪深浅不一,厚的地方能高达一尺。野兽的嚎叫声也此起彼伏,狼叫虎啸,还有她分辨不出来的动物嚎叫声,光是听着就令人心生胆寒。

大概选定了一个方向,硬着头皮便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她不知道这片荒林有多大,不知道走过这片荒林需要多久,也不知道这片荒林的尽头又是哪,更不知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去。她什么也不去想,只是咬紧了牙关,裹紧袄子,顶着那仿佛能刮下人一层皮的刺骨寒风,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的走着。饿了就咬口干硬的饼子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渴了就捧口积雪吃下,累了就爬上树抱着树桠在凄风冷雪中小憩……

不知是不是上天的特别眷顾,仅凭一腔孤勇便敢闯入深冬荒林的她,没有被冻死饿死,也没有被饿惨了的野兽吃掉,竟是万分幸运的在一个多月后成功走出了荒林。

走出荒林的那一刻,沈晚看着荒林外的天地,又哭又笑。

这一个月的时间,她觉得有半生那般长。期间不是没有经历过崩溃的时候,只是当每天早晨第一缕晨光射到她身上的那刻,她又觉得如今的她连死都不怕了,难道还怕再坚持一步?或许下一步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呢?

幸好,她等到了,她沈晚活着走出来了。

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供她伤春悲秋,仅稍缓了缓情绪,大概辨了辨方向,她就抱着油腻脏污的包袱沿着官道朝南而去。

她必须要进城去。

因为她的干粮早几日就吃完了,一连数日她都是吃雪充饥,此刻的她早已饿得头昏眼花,两腿发软,再不找个有人烟的地方寻些吃食,只怕要饿死途中。

至于进城要遭遇守卫的排查搜捕……

沈晚抬手抚着脸上深浅不一的冻疮,轻声冷笑了下。一整月下来,她整个人形销骨立不提,便是脸上这纵横交错的冻疮,只怕那霍殷亲自过来都未必能认得出她来。

有何可惧?已无甚可惧。

又抬手在头上乱抓了几把,让头发更遭乱,她环顾四周俯身捡起一尖锐树枝,本想将身上袄子多戳几个洞来,可这低头一看,油腻的袄子早就千疮百孔,发黑的棉絮都纷纷从破洞里透出来,压根无需她再画蛇添足。

扔了手里这根细树枝,沈晚找了根较粗的木棍,一路拄着朝南蹒跚走去,远远望去,就如孤苦无依的老乞婆一般,哪里还寻得当初养尊处优的官家娘子的半分模样?

也是沈晚幸运,没等她摇摇欲坠的走上半日功夫,打西边来了一拨人,约莫四五十人左右,大多拖家带口的,还有赶着驴车拉着粮食等物,远远瞧着,似往别处逃荒的流民。

这伙人还真是去逃荒的。却原来是汉中郡刚发了雪灾,这些人皆是一个村落的,家乡发了灾,便寻思着先去别处谋生。别处有亲戚的自然去投奔亲友,没门路的便只能先逃荒去其他富庶的郡县,讨口饭吃,待来日再谋其他。

见了沈晚,他们倒不没觉得多奇怪,只当她也是汉中郡逃荒出来的。倒是她此刻形销骨立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着实看着有些可怜了些。

队伍后面的一个老秀才瞧她可怜,就分了一个窝窝头给她,沈晚颤着满是冻疮的手毫不犹豫的接过,感激的点头谢过后,当下就低头狠狠咬了一口。

此时此刻她也不顾不得其他,能活命下来方是要紧。

老秀才摇头叹气,这灾年人活的不如狗啊。

等沈晚终于就着道边的积雪吃完了窝窝头,这时候刚才那队逃荒的流民已经朝东走了百步之远。

进食之后,沈晚当下便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恢复了些力气,她拄着棍子毫不迟疑的追着前面的逃荒队伍而去。孤身上路的滋味太过煎熬,她实在不想再尝一番。而且混在人流中行走,总不会比孤身上路来的更扎眼吧?

此刻那行队伍的最后面走的还是那个老秀才。老秀才旁边走着一个身怀六甲的年轻娘子,瞧着似乎应该是他的女儿。此刻那娘子边走边频频拭泪,啜泣声不断,不知在此之前发生了何等悲事。

老秀才不时安慰几句,偶尔唉声叹气,面上也颇有几分悲色。

沈晚追上后就默默跟在在他们二人身后,老秀才察觉到也就回头看过一眼,之后便摇头叹气,未再多言半句。

离最近的郡县大概还有一日半左右的功夫,所以当夜众人只得宿在路边。

沈晚早已习惯了露宿郊外,更何况此刻这么多人聚在一块,不比当初她孤身一人露宿在野兽环绕的荒林来的安全?

这一夜,却远没有沈晚所想象的那般平静。

老秀才那身怀六甲的女儿在此刻发动了。可想而知她此时是何其凶险的事,逃荒路上又冷又冰,寒风还在呼啸,零星的雪花还在往下飘,这档口生产岂不是要人命?

驴车的主人是个心善的,让人赶紧把驴车的粮食等物搬了下来,腾地让给那老秀才的女儿。其他有经验的娘子也纷纷赶过来帮忙接生,其他人则全都在驴车旁背过身围了一圈,以此帮忙抵挡些呼啸而来的狂风。

沈晚围在最外层,正面迎着那凛冽罡风,听着那娘子凄厉的惨叫声,神思恍惚,隐约想起自己产子那一夜……

折腾了一夜,老秀才的女儿产下了一名女婴。可惜他女儿到底没挨得过天亮,看了眼女儿,嘴里悲声唤了声‘韩郎’,便双眼一闭,就那么去了。

老秀才抚尸哭的几欲昏厥。

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间悲事不过于此。

可生活还得继续。大家帮忙掩埋了老秀才女儿的尸身后,便继续上路了。老秀才抱着外孙女踉踉跄跄的走着后面,边走边悲泣,煞是可怜。

沈晚还是默默的跟在老秀才的后面。

接近晌午的时候,不知是谁说了声到地方了,大家忙抬头往前看,巍峨壮观的城门让所有人都大大松口气。

城门守卫得到上官指示,汉中郡受灾,他们郡县负责接收来此逃荒的流民。所以守卫都未多做为难,知道他们皆无路引,只大概看过他们的户籍之后,就放了他们进城。

在守卫将户籍递还给老秀才后,沈晚就紧跟着老秀才进了城。而老秀才似乎依旧沉浸在痛失爱女的悲痛中,没有发现沈晚是跟着他混进了城。只怕是知道了,此刻悲痛欲绝的他也无心去揭穿此事罢。

沈晚长松了口气,听着鼎沸的人声,闻着街面隐约传来的食物香气,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施粥了,郁秀才,看那边有大户人家在施粥呢。咱赶紧去排队,你也好给你小孙女讨口米粥吃。”有人特意跑过来跟那老秀才急急说道。说完后,也来不及等老秀才说什么,便又急匆匆的跑到那施粥的地方排队去了。

抱了抱怀里的小孙女,老秀才这才打起了精神,颤巍巍的抬了下肩膀擦了下泪,便忙趔趄的往那施粥的队尾走去。

沈晚也走向队尾。此刻胃中空空,她也需要喝完粥暖暖胃,才好有力气进行下步打算。

“大家排好队,慢点,每个人都有……”

异常熟悉的清脆女声从前方传来,沈晚身体一震,继而不可思议的猛然抬头超前看去。

正巧前方施粥的娘子目光不经意间瞥向队伍后面。

四目相对,双方的目光中都有惊,亦有喜。

“哐啷!”那施粥娘子手里的勺子掉落了下来。

旁边丫头惊慌的问道:“娘子您怎么了?”

“娘……”

沈晚以目光制止了她。而后垂了头,不再多看前方一眼,只是湛黑的眸子里浮了层水色。

却原来,这是南阳郡啊。

施粥娘子重新拿起了勺子施粥,含泪摇头示意自己无事。

很快便轮到了沈晚前面的老秀才。

见老秀才怀抱稚儿,他的碗中便被给了一勺厚厚的白粥。

轮到沈晚时,因唯独她没有自带碗,施粥娘子旁边的丫头诧异问道:“你没有带碗具?”

施粥娘子低叱:“多什么嘴,去拿个大碗来。”

丫头不再敢多嘴,赶紧拿了个大碗过来。

施粥娘子慢慢搅动木桶里的粥,捞了碗稠的搁在碗里,然后微颤着手递上前去。

沈晚双手接过。依旧是微垂着眼,却在接过的瞬间抿唇浅浅的笑了下,笑中含着祝福,带着释然。之后就毫不迟疑的转身离开。

施粥娘子便落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