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沅这时就从袖子里拿了那只做好的荷包出来,对沈洛说道:“洛哥哥,这是前些时候你给我那一对金鱼的谢礼。”

沈洛双手接过,见缎面上绣的正是前些时候他送给沈沅的那一对金鱼,惟妙惟肖的,连有一条尾巴上的一粒小黑点也都绣了出来,再精巧不过。

沈洛心中大喜,忙笑道:“这你怎么都能绣的出来?便是直接捞了那两条金鱼贴在上面也不过如此了。”

沈澜坐在一旁,听到沈洛说的话,便看了一眼他手上拿着的那只荷包。然后她鼻中轻哼了一声,转过了头去,听着杨氏和沈承璋说话。

沈承璋对杨氏还是很恭敬的。这会杨氏看着沈沅等人,就对沈承璋笑道:“还是二弟你有福气,有这样多的儿女。不像你大哥,只留下洛哥儿这一个孩子。”

沈承璋听了,面上便也浮上了笑意。不过口中却是说着:“洛哥儿是个上进的好孩子,一个抵得过十个。往后他必然能挣了功名,大嫂到时可就是个老封君了。”

“什么老封君?只盼着他能安安稳稳的,娶妻生子,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杨氏面上笑的和善。

随后两个人又说起了沈氏年后生辰的事来。沈氏毕竟也是沈承璋的姐姐,她过生辰,他自然也是要去的。而且沈沅等人也要去。不过内眷到时都在后院,没有人带领,沈承璋的意思就是让杨氏到时领着沈沅她们过去。

杨氏想了想,就说道:“有一句话,我早就想要对你说了。你也别嫌我这个做大嫂的多事。素心去了也快一年了,你肯为她守制一年,这自然是好的。素心地下有知,也会念你的这片情意。但宅子里哪能没有女主人呢?我听得说素心不在的时候你是让薛姨娘掌中馈?哪里有妾室掌中馈的道理呢,传出去要叫人笑话的。而且沅姐儿她们也都大了,这亲事自然是要注意,总要有人带着她们出去交际。所以续弦的这事,你是不是也该好好的想想了?”

沈澜在旁听了,心中大惊,面上都有些变了色。

她可是一直想着薛姨娘能扶正的,到时她也就同沈沅一样是嫡女了。但若是沈承璋续弦了,那到时她不还是个庶女?

想到这里,沈澜就有些怨恨的看了杨氏一眼。要她多个什么事呢?

第54章 新年除夕

沈沅正在同沈洛说上元节要邀了他一起去看灯会的事。

沈洛心中爱慕着谢蓁蓁,但沈沅不好直接同他说谢蓁蓁其实是心中爱慕着李修源的事。可她也不能让沈洛这辈子还娶了谢蓁蓁,然后谢蓁蓁一心只念着李修源,对沈洛不理不睬的,让他一辈子都愁眉不展。所以沈沅想了想,觉得莫若让沈洛亲眼看到李修源和谢蓁蓁的事,让他亲耳听到他们两个之间互相爱慕的话,这才会断了他心中的那片痴念。

而据她上辈子所得的消息,李修源和谢蓁蓁便是明年的上元节灯会上定情的,所以她就想要带了沈洛也去灯会。等到了那日,她一早儿的就让俞庆守在李修源家的门口,等他出门了就在一直在暗处跟着他。然后等他和谢蓁蓁相见了,俞庆就会过来告诉她,到时她再引了沈洛过去…

沈洛并不知道沈沅心中的想法。刚刚沈沅才送了他那样一只精美的荷包,二则他也爱热闹,所以一听沈沅邀了他上元节去逛灯会,他立时就高兴的应了下来。

沈沅心中放心不少,便笑道:“到那日我来找洛哥哥。”

灯会年年都在宣德楼前面的一片大广场上,沈家祖宅离着那里要近一些。

当下两个人说定了,这时沈沅就听到了杨氏在对着沈承璋说续弦的事。

沈沅心中有些讶异,就抬头望了过去。

就见沈承璋正垂着头坐在那里没有说话,想是心里正在想着这事。

上辈子沈沅是年后等母亲守制期满了才回京来的,在家里待了没多少日子就直接嫁到了李家去。而那个时候父亲已经不想要认她这个女儿了,所以沈家的许多事她都不知道。她只听得说父亲好像是想要续弦,都已说妥了一户人家,也是个官家之女。父亲这样在意仕途的一个人,婚姻早就是结两姓之好,要对自己的仕途有助力的,岂肯随意将就?不过后来不晓得因为什么缘故又没有续弦了,而过后没过多长时候他就死了。也是暴病而亡,具体什么内情她也是不知道的。

不想这辈子续弦的事倒被大伯母给提了出来,而且仿似也较上辈子提前了。

沈沅心中想着,父亲现下才刚四十岁出头,官职是正四品,后面往上升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他正室夫人的位置不可能始终空悬着。他总归还是会续弦的,这个她也管不了。与其往后让他将薛姨娘扶正了,倒还不如让他续弦。只是这续弦的人选倒要好好的思量思量。总不能来了一个极厉害的继母,到时对他们姐妹,姐弟而言也都是不好的。

她心中正思量着这些事,这时就听得沈承璋在说道:“这事还要劳烦大嫂,替我看看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言下之意就是答应要续弦的事了。

沈沅听了,心中就暗自的轻舒了一口气。她还真有些担心沈承璋会拒绝杨氏说的这话。毕竟薛姨娘与他有年少时的情分,他心中也一直觉得愧对薛姨娘,而且薛姨娘现在还怀了孩子,总怕沈承璋会念着这些,将薛姨娘扶正了。但现在看来,倒是不用担心这些事了。

不过沈澜听了这话却是心中猛跳,面上神情大变。

父亲这话的意思,就是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扶姨娘做正室的事?那她岂不是始终都会是个庶女了?

沈澜心中很是惊慌。只是她待要开口说两句话,可张开了口,却终究还是不敢的。

她已经感觉得到,沈承璋近来对她已经没有以往的那么宠爱了,若再在这时插话,定然要被他斥责没有规矩,心中只会越发的不喜她。

忽然又看到沈沅面上的笑意,想来父亲的这话是趁了她的心了,沈澜不由的就觉得心中大恨,暗中银牙暗咬。

凭什么沈沅是嫡女,而她只是个庶女呢?

因着说起来毕竟已经分家裂户,是两家人家了,沈承璋等人也不可能在这里守岁,不过是过来在宗祠里拜祭一番先人罢了。于是再和杨氏说了一会儿话,沈承璋就带着沈沅兄弟姐妹等人同杨氏恭敬的作辞,出门回去了。

沈洛直送到照壁前面,眼看着他们的马或马车出了门才回来。

而沈澜一回来就直奔薛姨娘这里来了,急急的同她说了刚刚杨氏对沈承璋说的话。

这几日天气越发的冷了,薛姨娘虽则不呕吐了,但还是懒进饮食,整个人瞧着越发的瘦了,面色也极憔悴。

听完沈澜的话之后,薛姨娘过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自那日在沈承璋书房里,她卖了夫人首饰铺子的事被沈沅捅破了出来,随后沈承璋说了让她暂且歇息些日子,将宅子里的一应大小事交给沈沅来掌管之后,这些日子她就没有见过沈承璋。便是中间沈承璋来探望过她两次,她也让丫鬟请了他出去。

一则她现在容颜憔悴,不想被沈承璋看到。色衰而爱驰的道理她还是懂得的。二则她也总是想着,她卖了夫人铺子的这事,只能随着时间慢慢的淡化了。所以暂且她实在不宜见沈承璋,还是蛰伏一段时日的好。不过她心中终究还是想将主中馈的权利握在手中的,也想着有被扶正的一日。但没想到沈承璋现在竟然有了续弦的意思…

若他续了弦,新夫人进了门,她还要指望掌什么中馈?什么被扶为正室?她始终只是一个妾室罢了。

不过她心中也觉得寒心。自己在沈承璋心中永远都比不过他的仕途,十九年前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沈澜见薛姨娘许久没有说话,心中着急,忙问道:“姨娘,您这是怎么了?”

薛姨娘没有说话,却是挣扎着要下炕。沈澜忙过去扶她,又问着:“姨娘,您要做什么?”

薛姨娘不答,却是由沈澜扶着,走到镜台前面坐了下来。又叫了瑞香过来,吩咐她拿了胭脂过来给她擦脸,又让她给自己重梳了发髻,戴了首饰,挑了一套素雅的衣裙来穿了。

这样精心的一打扮,刚刚的憔悴便都不见了,依然是往日温婉秀美的模样。

薛姨娘在光可鉴人的铜镜里面偏头照了照。想了想,伸手在首饰匣里寻了一支式样简单的莲瓣银簪子簪在了发髻间,又将以往沈承璋送她的那只成色一般的碧玉镯子笼在了左手腕上,然后她才扶了沈澜的手从绣墩上站了起来,淡淡的说道:“待会儿不是有除夕家宴?走罢,我们现在就过去。”

家宴摆在花厅里。头顶挂了珠子纱灯,四面又戳灯高举,照的各处明晃晃的一片。

花厅正中摆了一张大圆桌,沈承璋坐在上座,沈沅等人在桌旁围坐着,正在同他说话。周姨娘也坐在一旁,正微垂了头,面带浅笑的伸手剥着松仁。剥好了一粒,便放到沈承璋面前的白瓷青花小碟子里去。

论理来说周姨娘只是个妾室,不应当上桌坐的,但因着沈承璋近来都歇息在她那里,极是宠爱她,所以今儿除夕家宴便也让她在桌旁坐了。

见着薛姨娘进来,周姨娘忙放下了手里的松子,起身站了起来,屈膝行礼,说着:“姐姐,新年好。”

薛姨娘对着她点了点头,也屈膝回了礼,笑道:“妹妹,新年好。”

随后,薛姨娘就唇角含笑的看向沈承璋。

沈承璋也正在看他。

自薛姨娘跟了他之后的这么多年,他这还是头一次有这许多时候未看到她。

薛姨娘想的对,沈承璋原就是个念旧的人,心里还是记着年少时他们两个人的情分的。又有对她的愧疚之意。而且这许多时候未见,他心中当日对她私自卖了沈沅母亲首饰铺子不满的事已淡化了许多。又见她怀了自己的孩子,一眼又看到她发髻上簪的那只银簪子,左手腕上笼的碧玉镯子都是他年少时送她的。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考取功名,又只是个庶子,送不了薛姨娘什么好东西,但薛姨娘还能不计这些跟着他…

沈承璋的心立时就软了下来。

他吩咐丫鬟在自己身边摆了一张椅子,叫薛姨娘:“过来坐。”

等薛姨娘落座了,他又仔仔细细的看着薛姨娘,柔声的问她:“如何,这些日子你觉得身子可好些了?”

薛姨娘含笑回道:“较前些时候略微好一些儿了,也慢慢的能进一些饮食了。不过总是比怀溶哥儿和澜姐儿的时候要辛苦许多。”

这样的一句话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她和沈承璋之间的距离。他们毕竟是共同有过两个孩子的人。

沈承璋听了,面上的笑意就越发的温和了起来:“等过些时候生下来就好了。想必定然是个调皮的哥儿,生下来就该好好的打他小屁股一巴掌才是。现在这样的折腾你。”

“哥儿也罢,姐儿也罢,总归是妾身和老爷的孩子,妾身心中都是喜欢的,如何还舍得打他?”薛姨娘的声音柔和,三月的轻风轻拂过柳枝一般。

沈沅冷眼旁观,晓得若再任由薛姨娘这样说下去,只怕先前好不容易让父亲心中对薛姨娘生的那丝嫌隙又要被薛姨娘给缝补了起来。

于是她就对沈承璋笑道:“今儿是除夕,原就是好日子,女儿还有另外一件喜事要告诉父亲呢。就算是喜上加喜吧。”

沈承璋听了,就转头看她,问着:“是什么喜事?”

“咱们家又要添丁了呢。”沈沅笑的高兴,“昨儿周姨娘觉得身子有些不适,遣人来告诉了我。我就让小厮去请了大夫过来看视。大夫说,周姨娘已经有近两个月的身孕了。这可不是一件大喜事?”

第55章 故意为之

沈承璋听了果然大喜,忙转头看着周姨娘,问着:“这样大的事,你怎么不过来同我说?”

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喜悦和关怀。

周姨娘低着头,粉颊微红,更是声如蚊呐:“妾身,妾身不好意思说。”

“你这可真是傻的了。”沈承璋目光爱怜的望着她,“这样的一件大喜事,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呢?”

一面又叫了知书过来,让她在库房里找些人参之类滋补的药材出来,待会儿就给周姨娘送过去。又叮嘱着周姨娘:“你这是头一胎,不可大意,可要万分小心才是。”

周姨娘性子柔弱,脸皮又薄,经常未语脸先红,不过沈承璋是极喜她的这份柔弱的。又因着她年纪不大,心中便格外的怜惜她。这会猛然的听到她怀有身孕,他心中极是高兴,只顾着柔声的同她说话,倒一时就将薛姨娘给忘记了。

饶是薛姨娘平日再如何的喜怒不形于色,可这当会她面上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了。

同样是怀有身孕,但沈承璋对周姨娘就呵护的如同手心里的珍宝一般,自己倒像是路边的一根草了。

薛姨娘望了望周姨娘。到底年纪轻就是好,肌肤白皙清透,水灵灵的,自己便是保养的再好,终究还是比不上的。怨不得沈承璋现在这样的将她放在心尖上。

想当年自己怀溶哥儿的时候,沈承璋也是这样的对她关怀备至,但没想到时过境迁,现在倒要她眼睁睁的看着沈承璋对另外一个女子这样的关怀备至了。

薛姨娘就觉得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一般,闷闷的透不过气来。不过面上还得笑着同周姨娘说道:“恭喜妹妹。”

周姨娘羞赧着一张脸,就要起身站起来。但被沈承璋给伸手按住了:“你现在是怀了身子的人,凡事可都要小心些,不能大意。便坐着说话罢。你薛姐姐也不会同你计较的。”

周姨娘听了,面上便越发的红了起来。不过她到底还是坐着没有起身,只对着薛姨娘点了点头:“谢谢姐姐。”

薛姨娘心中越发的气闷了,放在膝上的手慢慢的攥紧了起来。身上穿的那件簇新的豆青色撒花缎面长袄都被她给攥出了一道褶皱出来。

沈澜察觉出薛姨娘的不痛快,便转过头,目光狠狠的剜了沈沅一眼。

周姨娘怀了身孕的这事,沈沅早不说迟不说,偏偏挑了这个时候来说。明明刚刚父亲对姨娘的态度已经极软和了,只要再和姨娘说两句话,父亲必然会对她们和以往一样。可现在好了,听到周姨娘怀了身孕的事,父亲心中立时就只有周姨娘,倒把姨娘抛在这里不上不下的。沈沅一定是故意的。

沈沅感受到了沈澜带着怨恨的目光,不过她也只当没有看到,面上带着淡笑,伸手拿了手边的盖碗,低头喝茶。

这个沈澜可真是越来越沉不住气了。她刚回府的时候,沈澜虽然心中不喜她,可面上到底还能做了同她亲近的模样出来。后来她不过稍微的挑了两次事而已,沈澜看到她的时候就如同乌眼鸡一般。

沈澜这样,可真是傻了。

至于说这时候说了周姨娘怀了身孕的事出来,她确实就是故意的。薛姨娘凡事不都喜欢拿她腹中的孩子来说事?怀了个孩子就很了不得的样子。但现在周姨娘也怀了孩子了,还是头一胎,父亲只会更重视周姨娘,对薛姨娘自然就会更淡漠一些。

沈沅轻抿了两口茶水,将盖碗重又放回了桌面上。

不过现在周姨娘也怀了孩子了,自然就不能再好好的服侍父亲。总要再找个人来服侍父亲,还得是个她能信任,并且好掌控的人。

沈沅的目光看向了垂手侍立在一旁的知书。

知书现年已经十七岁了,人如其名,性子平和稳重。相貌生的也好,文雅秀气,正是父亲喜欢的那种女子。

能进父亲书房里的丫鬟都是父亲亲自过目首肯的,而知书都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发出去配小子,想必父亲心中对她也是有几分留恋之意的。

如此便再好不过了。

沈沅收回目光,唇角微微的弯了起来。

无论如何,总不能再给薛姨娘专宠的机会。

一顿年夜饭吃的各怀心事。饭后众人聚在一起守岁。因着薛姨娘和周姨娘都有身孕的缘故,沈承璋早早的就让她们两个回去歇息了,余下的也不过是沈承璋同他的一众儿女。

沈承璋问了问沈溶一些时文的事,看的出来沈溶答的很不好,沈承璋很不高兴。不过今儿到底是除夕,他也没有发火,只警戒了沈溶几句,让他往后要收收心,好好的读书,再不能如以往那样的胡闹了。倒是沈泓在一旁答的虽然口齿慢,但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沈承璋听了很高兴,面上满是笑容。又叮嘱他年后进国子监了要好好读书,争取早日考取个功名出来。沈泓态度恭敬的应下了。

一时沈承璋的目光又看向沈潇。

沈潇生母早逝,性子又怯弱,见了人都不敢抬头,沈承璋以往对这个女儿是很忽视的。不过自上次听沈沅说起沈潇被下人欺凌,病了躺在床上都没有人看顾,月钱和用度都被人克扣了的事,沈承璋这会再看到沈潇,不由的就觉得心中有两分愧疚。

这到底也是他的女儿。

于是他就温和的同沈潇说道:“往后你的胆子要大一些。你是我的女儿,这沈府里正正经经的主子,有谁敢不听你的使唤,给你脸子看,你大可以端出你小姐的架子来呵斥她,或是罚她,不用怕的。”

沈潇是挨着沈沅坐的,一顿饭吃下来她原就没有抬过头,只吃摆放在自己面前的那几道菜。这会猛然的听到沈承璋同她说话,她只吓的面色都怕了,伸手就拽住了沈沅的衣襟,哪里还敢回话?

以往这样的场合,沈承璋可从来没有同她说过话。

沈沅察觉到她的紧张不安,就伸手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然后对沈承璋笑道:“父亲,潇姐儿现在可比以往好多了。上次她院里有个小丫鬟惫懒,让她来我这里拿样东西她都不肯,懒的走,潇姐儿当时就责骂她了呢。那个小丫鬟往后就再不敢对潇姐儿不敬了。”

“这样就好。”沈承璋点了点头。又对沈潇说着,“往后你无事就多去你长姐那里走动走动,跟她多学学。”

沈沅轻捏了捏沈潇的手,目光又鼓励着她。沈潇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抬起头来看着沈承璋,回道:“是。父亲的吩咐,女儿记住了。”

沈承璋心中高兴,抬手轻抚着颌下的胡须,对她点头赞赏的笑了笑。

沈澜听了这些话,心中就有些不忿,也有些泛酸水。

父亲现在对沈沅实在是太好了。给了她掌中馈的权利,言语之间还以她为他们的榜样。但父亲明明以往最喜欢的人是她,对沈沅却是极不喜的…

沈澜忍不过,就抬头看着沈沅说道:“长姐现在可真得人的喜欢。连潇姐儿这样怯懦性子的一个人,也都喜欢同你亲近。只是不晓得那日怎生就那样的巧,潇姐儿病了,长姐就正好过去了。倒像是掐着点儿过去嘘寒问暖的一般。”

沈沅微笑。沈澜这可真是蠢了。不过她到底年纪轻,看到沈承璋对着她旁的兄弟姐妹好,心中自然就不忿。而且沈承璋原还是最喜她的。

“姊妹连心,我这个做长姐的,自然是时时刻刻都要关心着潇姐儿这个妹妹。”说到这里,沈沅又看向沈澜笑道,“非但是潇姐儿,便是澜姐儿你,长姐心中也是很关心你的呢。”

听着分明就是她这个长姐极友爱自己妹妹的样子。但沈澜心中却越发的气了起来。

沈沅到底对她如何,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的了。她很想此刻就将沈沅的真面目揭露出来,但是她心中也知道,就算她说出来了,沈承璋也不会信的。而且也没有人会信的。

沈澜忽然就觉得很难过。父亲以往最相信她说的话了,但怎么现在父亲就不信了呢?

这时她就听到沈承璋略带严厉的声音正在说着她:“澜姐儿,你总是这样的多心。总是我以往太娇惯着你的缘故。往后你要尊敬你长姐,对弟弟妹妹也要友爱。”

到底是自己娇宠着长大的女儿,沈承璋也不忍心多说她,只不过点到即止。可沈澜听了,依然觉得委屈,眼圈就有些发热。

但她也晓得今儿是除夕,哭是不吉利的。所以她便紧咬着下唇,垂下了头去。

沈湘虽然是嫡女,但跟沈承璋不怎么亲。实际上沈湘对所有的亲人都是淡淡的。总是冯妈妈经常在她耳边说的那些个话影响了她的缘故。所以沈承璋同她说了对她往后的期许之类的话时,沈湘也不过神色淡淡的应了一声。

至午夜子正时分,放过了炮仗,沈承璋便让他们兄弟姐妹各自回去歇息。

沈沅等人都起身对着沈承璋行了礼,这才转身带着跟随自己的丫鬟离开。

冯妈妈今晚没有过来,说是要和她儿子平安儿守岁。沈湘就只带了木莲和小丫鬟翠儿过来。

木莲给她披上了斗篷,翠儿拿了添好了木炭的手炉给她。她将手炉抱在怀里,出了花厅的门,沿着游廊慢慢的往回走。

夜风很大,吹在脸上刀割一般。

心中到底还是觉得孤寂难过的。明明她也有亲人,可始终没有一个人全心全意的关心她。如冯妈妈所说,做父母的,一般都喜欢第一个孩子。而沈泓又是男孩子,自然得父亲母亲的喜欢。只有她,排行第二,又是个女孩子,父亲母亲就不是真心的喜欢她了。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跟她不亲近。不过她也总不稀罕他们和她好。而冯妈妈以往对她那样的好,时时说自己将她当成女儿一样的疼爱,可现在平安儿回来了,她就赶着同平安儿守岁去了,一点儿也不管她。

沈湘越想就越觉得心中发凉。但这时,她忽然就听到背后有人在叫湘儿。

她停下脚步,回过头一看,就见沈沅和沈泓正从后面赶了过来。

沈沅这时已经几步走上前来,一把就握住了她的手,笑着同她说道:“湘儿,今晚我们姐弟三个一起守完夜,可好?”

游廊下挂了大红的灯笼,明艳艳的烛光照在沈沅的脸庞上,看着真是温暖。连她的眼睛都在闪着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