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太爷知道叶连暮是替君分忧,只是把他外孙女儿拖下水,就该打,可换句话,老太爷也欣赏他,至少勇气可嘉,比起让锦云嫁进皇宫,他倒宁愿锦云嫁进祁国公府,若是再寻常点人家,以安府的财力势力能护着锦云,他会更满意,祁国公毕竟是公侯之家,不是他这商户能比的。

屋子里闲聊着,老太太问及锦云嫁妆准备的如何了,锦云把知道的一一回答,老太太这才放心的点点头,感概不已,当年送姝儿出嫁,过不多姝儿的女儿也要出嫁了。

差不多时辰了,老太太催促安老太爷下去沐浴更衣,好接受晚辈的寿礼。

安老太爷沐浴更衣这段时间,锦云见到了大表哥安景忱,大老爷嫡子,二表哥安景沨,二老爷的嫡子,还有三表弟安景烜,是大老爷的嫡出幼子,年纪才六岁,长的那叫一个粉嫩可爱,还有几位庶出的表弟表妹,还有不少陌生的人,都是专门来给老太爷拜寿的。

个个见了锦云都客气有加,这可是老太太捧在手心里疼的,又是相府嫡女,将来的祁国公嫡孙媳,谁敢慢待?

老太爷沐浴完进正堂,正堂正中一个大寿字,安老太爷和老太太坐在首座上,外面唢呐吹响,一片喜气。

拜寿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拜字,先是至亲的儿子辈,然后是孙儿,外孙儿们,再是那些客人们。

大老爷,二老爷他们自是不用说了,安府不缺钱,他们送的东西可想了,那些珊瑚树,安老太爷瞥都没瞥一眼,活了大半辈子了,这些东西早都瞧腻了,也不指望他们能送什么新奇的东西出来,倒是孙儿们送的,哪怕是一副字画,安老太爷都高兴的笑,让人好生收好。

尤其是安景烜送的寿礼,让满屋子人都睁大了眼睛,竟是一串糖葫芦,大太太抚额,不是给他准备了寿礼,怎么不送那个,老太爷瞅着糖葫芦,抱起他来,“烜儿怎么送祖父这个?”

安景烜嘟着张脸,“娘说祖父过寿,要送我最喜欢的东西,糖葫芦是我的最爱,我求了大哥半天,他才给我带回来一串呢,我没舍得吃,特地留给祖父的。”

安老太爷的大笑,烜儿喜欢吃糖葫芦安府上下都知道,只是年纪小,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不许他吃,难得求回来一串,竟舍得送他,安老太爷接了糖葫芦,咬了一口,剩下的给了安景烜,“祖父吃过了,剩下的给烜儿。”

安景烜接过糖葫芦,安老太爷瞅着大太太吩咐道,“虽然糖葫芦吃多了对牙不好,到底是小孩子,也别太严厉了,四五日让他吃上一回总是可以的。”

大太太忙起身回道,“儿媳知道了。”

安景烜忙从安老太爷身上下来,有模有样的行礼,“谢祖父。”

接下来是安若溪的寿礼,是一件新手绣的腰带,安若涟的寿礼是双鞋子,安老太爷都非常的满意。

再接下来就是锦云的寿礼了,张妈妈端着托盘一直候在一旁呢,锦云端着托盘跪下去,说着贺词,然后把寿礼献上,托盘里有一个小锦盒并一对酒坛,大家都知道安老太爷爱酒,既是送寿礼,这酒自然要不同。

安老太爷打开锦盒,瞧见里面是颗黑珍珠,眸光怔了下,问锦云,“怎么送祖父这个?”

锦云如实回答,东翎湖有珍珠的事京都人尽皆知,不少人都去湖里寻珍珠,只可惜,无人再有锦云这般好运气,渐渐的,大家都不再去湖底找珍珠了,锦云回道,“这颗黑珍珠就是从东翎湖里找到的,是锦云亲手取出来的呢。”

安老太爷这才点点头,若是寻常买来的珍珠,那还不如锦云亲手所绣的鞋子更得他的心,但是知道是锦云亲手取的珍珠,这意义就非比寻常了,安老太爷把珍珠搁回锦盒里,让总管好生收好,然后眼睛便盯上了酒坛子,二话不说拿起酒坛就打了开了,扑鼻而来的酒香让安老太爷浑身一怔,脱口赞道,“好香的酒!”

不只是安老太爷闻见了,屋子里其余的人闻到这浓郁的酒香都睁着眼睛看着安老太爷,一旁的总管很识时务的去拿了酒杯来,让安老太爷先尝上一口,安老太爷那个心满意足啊,老太太在一旁笑对锦云道,“你这寿礼算是送到你外祖父心坎里去了。”

二老爷在一旁瞅着,双眼泛出光来,不顾在场宾客,豁出面子挖起他爹的墙角来,“爹,给儿子尝一口呗?”

求支持,求推荐~

 

第四十章 闲来无事

更新时间2013-11-30 9:03:08 字数:2400

 二老爷跟老太爷一样,嗜酒如命,也不管这是锦云送的寿礼了,安老太爷一个瞪眼扫过去,“一滴也没有!”

大老爷在一旁摇头,他虽然也爱酒,可他识时务啊,忍不住笑道,“二弟,你几时从爹手里要到他中意的酒了?”

二老爷耸了下鼻子,把眼睛盯上锦云,老太爷那儿是不可能了,不过锦云么…

锦云站在一旁,心思呼啦啦的转着,这酒真有这么好么?不过就是浓点而已,她哪里知道,暗卫给右相的酒怎么可能差了,又提纯了浓度,难得一见。

锦云送完,再就是本家旁支了,送的寿礼都不凡,不过老太爷没有表现的有多喜欢。

这些人送完,再就是那些商人了,什么濮阳的王家,什么上庸的虞家,什么邳州的谢家…都是大朔王朝一些响当当的世家,今儿来的又都是些年轻公子,听安若溪在一旁介绍,似乎都是家族的下任继承人,要么就是继承人了。

到这里,锦云才知道大朔七大世家基本都到齐了,而这七大世家中,安家是最大的世家。

送的礼物么,稀世罕有,紫檀木雕,白玉菩萨…难怪之前安若溪说,内务府的生意只是九牛一毛,安府压根就没放在心上,这样积世的富贵,哪里是轻易就撼动的?

光是拜寿,就整整经历了一个时辰,还没有结束,外面总管进来禀告道,“叶大公子带着寿礼来给老太爷拜寿。”

安老太爷缕了下胡须,“让他进来。”

锦云和安若溪等人就站在一旁,老太太吩咐轻声吩咐安若溪道,“定亲的男女成亲前不能见面,你带锦云下去罩个面纱再出来。”

锦云只得跟着安若溪下去戴面纱去了,安若溪却是小声对着锦云道,“方才你应该跟大姐一起下去才对,你瞧见了没有,上庸的虞大少爷。”

上庸的虞大少爷,虞砚,长的仪表堂堂,俊朗不凡,锦云注意到了,便点点头,安若溪便笑道,“祖父瞧中了他,想把大姐许给他呢,大姐不好意思,所以就下去了。”

锦云眨巴眼睛,安若溪见安若涟走过来,忙一副什么也没说的表情,只是眸底那捉狭的笑,惹的安若涟赏她好几个大白眼,笑话她,祖母也在给她物色亲事了,回头她再笑话回来!

面纱,只要是姑娘家,就少不了,何况安家除了粮食生意之外,还有别的生意,其中就有丝绸,所以安若溪拿了几十条新的面纱让锦云挑,还一个个给锦云试,锦云那个想抚额,然后果断了的选了条天蓝色暗兰花纹的面纱,全部试一遍,半个时辰都不用出去了。

锦云戴完面纱,外面丫鬟进来禀告道,“二姑娘,大姑娘让您去花园,许多姑娘都在那里玩。”

安若溪点点头,然后牵着锦云的手,“我们先去花园,只可惜现在天气热的慌,不然我们可以好好逛逛园子。”

今儿来的姑娘可是不少,足有十几二十个呢,都是京都大小商家的女儿,瞧见安若溪领着带着面纱的锦云过去,个个好奇不已,安府就两位嫡出的女儿,这位又是谁?

安若溪介绍道,“这是我大表姐,苏右相府嫡女。”

安府嫡女嫁给了右相,这事只要是商户就没有不知道的,士农工商,商人最末,即便有钱,也没法让那些达官贵人多高看几眼,更何况是娶商户女儿了,那都是她们高攀不起的,苏府嫡女苏二姑娘就更是了,当初若不是与祁国公府的叶大公子两情相悦,皇上赐婚,她现在可就是皇后了。

当下忙福身给锦云行礼,锦云忙让她们起来,安若溪笑道,“我大表姐可不像那些趾高气扬的官家千金,高不可攀,我大表姐最随和了。”

大家这才放松开来,坐在凉亭里喝茶说笑,凉亭建在湖畔,三面都是水,一旁的丫鬟端着鱼食,锦云伸手抓了些,往湖里撒,鱼儿全部围了过来,都是些罕见的金鱼。

安若溪坐在一旁,瞧见那只最大的金鱼也出来吃食,嘟了下嘴,“这是祖父特地寻回来的鱼,叫什么龙睛,平素怎么喂它吃的都不出来。”

锦云看着那条被安若溪指着的鱼,体色正红,尾鳍十分发达,长度超过身体一倍以上,比一般蝶尾鱼要大不少,尾鳍的分叉深,游时尾鳍展开,似高贵妇人着长裙,婆娑起舞,雍容华贵,别有风度。

金鱼中的极品,见这么多人品论它,高傲的摇摇尾巴,又潜进水底,不知去向,惹的安若溪拿鱼食往它消失的方向砸,嘟着嘴看着锦云,“大表姐,你再喂它。”

锦云果真撒了些鱼食,可惜那鱼没再回来,安若涟在一旁嘟嘴道,“就没见过这么高傲的鱼,吃饱了就不搭理人,下回饿它三天才好。”

大家笑笑,不再谈论金鱼,那边丫鬟来请,“大太太让大家都入席,要开宴了。”

然后,锦云就随着她们去吃宴席,这座位安排有些特殊,锦云毕竟是右相嫡女,跟寻常商人之女不同,所以锦云陪着老太太坐的,安若溪和安若涟要招呼客人。

宴席进行了大半个时辰,这是内院女眷的宴会,外院的估计还早,吃饭的时候,锦云发现老太太夹筷子的手有些颤抖,有好几次都把菜掉了下去,每每那个时候,大太太就帮着加菜,过了一会儿,老太太手又能夹菜了。

餐桌上说话,锦云只有听的份,说的也不过是谁家女儿定的哪门亲,是好是坏,大太太和二太太不时的帮锦云夹菜,问可合她口味。

等前院说酒席撤了,内院这些夫人才带着各自的女儿告辞,屋子里才清净下来。

坐了没一会儿,丫鬟就进来禀告道,“老太太,相爷同意表姑娘在安府住一晚,让丫鬟送了换洗的衣服来。”

老太太点点头,丫鬟就出去领了谷竹进来请安,徐妈妈问老太太,“奴婢把东厢房收拾好给表姑娘住?”

安若溪立马道,“我今晚跟大表姐睡。”

老太太嗔瞪了安若溪一眼,却也同意了,安若溪立马对锦云挤眉弄眼,显然是有悄悄话要说。

安若涟迟了一步,夜里有些热,床上挤三个人还不得热死,只得作罢。

几人就在屋子里陪着老太太说话,大太太和二太太还有事要忙,这回,锦云又见到老太太手打颤了,而且这一回把茶盏都弄泼了,可是急坏了徐妈妈,好在没有烫着老夫人,徐妈妈忙道,“再请个大夫来瞧瞧吧?”

老太太摆手道,“今儿府里办寿宴是喜事,请大夫不吉利,明儿吧。”

锦云坐到老太太身边,帮老太太把脉,老太太诧异的看着锦云的举动,笑道,“几时你也学会瞧脉了?”

锦云嘟着嘴,撒娇道,“闲来无事就翻了几本医书,外祖母可许我卖弄一下?”

老太太还真没想到锦云会看医书,再听锦云那俏皮的话,老太太也兴致来了,伸手戳着锦云的脑门,然后捏捏锦云的脸蛋,笑的慈爱,“外祖母许你卖弄。”

求推荐啊,手里有推荐票的留下一张呗?

 

第四十一章 难缠

更新时间2013-12-1 9:02:27 字数:2494

 锦云这才一板一眼的帮着老太太把脉,这手抖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引起的原因也多有不同,老太太属于中等症状了,几个时辰能碰到几回,锦云把脉完,然后道,“医书上说,多吃蚕豆对控制手抖有益,外祖母不妨多吃些。”

锦云一本正经的瞧了半天脉,最后只得出让老太太多吃蚕豆,老太太哑然失笑,回头吩咐徐妈妈,“听表姑娘的,明儿起,我吃一碗蚕豆粥。”

徐妈妈诶一声,蚕豆又不是什么坏东西,吃了也没事,还能得表姑娘高兴。

安若溪和安若涟两个互望一眼,还真当锦云会医术呢,方才那样子还真像是大夫呢。

又坐了一会儿,老太太乏了,锦云几个才出去,出了门,安若溪就忍不住道,“大表姐方才装的真像,我还真以为你会医术了呢,差一点点就让人拿笔墨纸砚来让你开药方了。”

谷竹在一旁忍不住道,“我家姑娘是真的会医术,不是开玩笑。”

安若溪睁大了眼睛,“那祖母的手抖吃蚕豆就能好?”

锦云摇头,“祖母的手抖之症比较严重了,若不再加以控制,只怕会更严重,而且祖母身子还有别的病痛,是不是经常耳鸣,夜里睡不着,经常出虚汗,还起夜好几回?”

安若涟站在一旁,嘴巴都张大了,这些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婆子都知道,可是锦云才来多久,都是跟她们一处的,压根就没机会打听,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把脉出来的,安若涟真相信锦云会医术了,忙问道,“那你能治吗?”

锦云顿了一下,然后道,“我回去再翻翻医书,然后制成药丸再让人给外祖母送来,以免外祖母吃药太苦。”

安若溪和安若涟连着点头,然后又有些茫然,她们有个伤痛寒热都是吃那苦苦的药,药丸还没见过呢。

抛开这事,安若涟带着锦云上了观景楼,这楼上摆放着各样的东西,有琴,有古筝,雅致非常。

安若溪坐到琴旁,十指轻动,一曲流音便流窜出来,歌声如流水潺潺,如瀑布磅礴,如沙漠无尽。

一曲毕,安若溪起身走到锦云身侧,然后道,“大表姐,我可从来没听过你弹曲子呢,要不今儿你也弹一曲?”

安若涟也望着锦云,锦云回头瞅着那琴,青竹把玉箫递上,青竹可从来没见过锦云弹过两回琴,但是玉箫吹的好,那是肯定的。

锦云便接了玉箫,她不是不会弹琴,但是如安若溪般盘膝而坐,她暂时还没有学会。

锦云选了一首名曲《春江花月夜》,然后吹奏起来,站在观景楼,这曲子传的格外的远,映衬了那句诗:

翠袖拥云扶不起,玉箫吹过小楼东。

前院不少人都听得怔住,其中就包括被安老太爷叫去书房的叶连暮和那些被安府少爷带着逛园子的少年们。

箫声落,不少男子夸赞安府姑娘多才多艺,安景忱皱眉头,若溪和若涟不会吹箫,若萦虽然会些,可是还躺在病榻上,而且上回听才一个月前,没有这般好,其余的弟弟妹妹都还小,应该不是府里的姑娘…但也没说什么,谦虚了两句,继续逛园子。

安老太爷也听见了,不过能在安府观景楼吹箫的,不是几个孙子孙女就该是锦云了,无论是谁吹的,他都高兴,端起茶啜着,外面敲门声响起,“老太爷,叶大公子来了。”

老太爷轻点了下头,大老爷便道,“让他进来。”

然后,叶连暮就迈步进书房了,整整七八天啊,总算是见他了,只怕不会轻易借出粮食,希望别跟右相一样难缠。

叶连暮怎么也是祁国公嫡孙,按理大老爷他们见了他该行个礼,但是这回,谁也没搭理,倒是叶连暮恭谨的给安老太爷请安,然后站在那里,闻着书房里的酒香味。

安老太爷上下打量叶连暮,之前拜寿时已经见过一回了,这是第二次打量,叶连暮在京都也算是个人物了,从小到大闯过大大小小不少的祸,敢以一人之力对抗他那权相女婿,这份胆识委实不错,老太爷眸底闪过一抹精光,“就是你与我外孙女儿锦云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

听到这八个字,叶连暮就眼角直抽抽,却是不得不应下,“是晚辈。”

二老爷忍不住道,“你果真与锦云两情相悦,怎么锦云说他压根就不认识你?”

叶连暮立马焉菜了,比起他这个外人,他怎么也相信自己的侄女,而且他说的也是真的,叶连暮不说话了,跟这样的人精说话,沉默比较合适他。

安老太爷站起身来,走到叶连暮跟前,手搭在叶连暮的肩膀上,叶连暮站稳不动,一旁的大老爷和二老爷两个睁大眼眸,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本事。

叶连暮脸上没事,可是右手有些青筋暴起,想不到安老太爷竟然出手试探他,也不知道想做什么?

半晌,安老太爷收回手,笑道,“以往打人,似乎都没用出真本事。”

叶连暮疑惑的看着安老太爷,安老太爷笑道,“我这辈子就一个女儿,一个外孙女儿,比起让锦云进宫做皇后,我倒是宁愿他嫁给你,我情愿她平庸一点,也不希望她被人给害了,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我希望你说到做到。”

叶连暮就知道右相不会轻易放过他的,这安老太爷比右相还难缠,明知道他和苏锦云不认识,没有半点情意,还让他跟她情投意合,叶连暮想到那天在船上被锦云骂了…

观景楼上,锦云吹完一曲,安若溪和安若涟对锦云的认识又提高了一层,先是黑珍珠和酒,再就是医术,现在又是玉箫…不是说她被那个孙氏逼迫么,怎么会?

安若溪立马觉得锦云是个深藏不露的角色了,拉着锦云问她是怎么躲过大夫人的耳目学会的这些。

锦云立马头大,然后打马虎眼,青院比较僻静,做些什么也隐秘,也就是偷偷私下学的,还真的糊弄了过去,因为没有什么人是天生会这些的,总要学的,除了偷学之外,别无他法。

是夜,锦云和安府两姐妹陪着老夫人说话,等老夫人乏了,然后就要回东厢房,安若涟也在,安若溪回头看着她,嘟嚷道,“大姐,夜深了,你会自己院子歇息吧?”

安若涟挑了下眉头,今儿若溪有些怪怪的,几次看沙漏,方才还迫不及待的出屋子,定是有事,“方才我吩咐丫鬟多放了几块冰,我们三个一起睡。”

安若溪立马睁大了眼睛,推着安若涟道,“你快回去吧,有什么话明儿再说就是了。”

“你是不是有什么秘密瞒着我要跟锦云说?”

这摆明了是要单独跟锦云相处,安若涟瞪了安若溪,嗔道,“成了,成了,不打扰你们两个说悄悄话了,我这就回去了啊!”

“哪有,绝对没有。”

“既是没有,那我为什么不能睡?”

“…那你说话可以,不许你睡。”

PS:求推荐票,手里有的丢一张过来~。

第四十二章 不足之症

更新时间2013-12-2 9:02:04 字数:2428

 等安若涟走远了,安若溪这才松了口气,拉着锦云进东厢房,先是各自洗澡换衣裳,安若溪先洗,锦云得空就写药材,明儿估计要吃过午饭才能回去,让青竹去买药材,顺带把香木也多买些送青院去,只有安府送去的东西,大夫人和苏锦容她们才不会怀疑,也不会派人查看,因为不屑。

锦云写完吩咐青竹,安若溪已经出来了,等锦云洗完,安若溪便让丫鬟出去,然后凑到锦云身边,“大表姐,你是不是真的医术超群?”

锦云轻眨眼睛,从她在老太太门口说了老太太的病症后,安若溪就有些怪怪的,有时候还蹙眉纠结,摆明了是心里有事,锦云问道,“说医术超群有些夸张了,但是一般的小病还是能治的。”

安若溪把锦云拉上床,然后又纠结上了,摆明了是有难言之隐,锦云忍不住问道,“有话就说,是不是让我帮你把脉?”

安若溪抿唇凑到锦云耳边,越说她脸越是红,她是不好意思了,换做任何一个女儿家估计都有些不好意思,何况是古代了,安若溪问锦云的事是她生理方面的,也就是每月必来的葵水,安若溪三个月才来一回,这样已经近一年了,她不好意思瞧大夫,只是偷偷让丫鬟去问大夫正不正常,丫鬟回来说没事,有些半年一年的都有。

安若溪也就没放在心上,今儿瞧见锦云会医术,反正是表姐妹,问问也无妨。

锦云听得轻扇睫毛,然后伸手给安若溪把脉,碰到安若溪的手,锦云觉得有些发凉,然后把脉,越把锦云眉头越皱,倒是把安若溪吓住了,忙问,“我…没事吧?”

锦云顿了下,然后回道,“三个月不来葵水是因为内分泌失调,而且你手脚发凉,有些宫寒的征兆。”

宫寒之症,安若溪听得脸唰的一下白了,上回还听娘说,女儿家要护好身子,万一有宫寒之症,那将来是生不了孩子的,安若溪一下子就傻愣住了,锦云拍着她的脸道,“吓成这样做什么,又不是没得治。”

安若溪立马看着锦云,锦云却是疑惑,“你在安府吃穿都是上好的,也不会冷着冻着,怎么会…你是不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安若溪摇头,她不知道,锦云也只是怀疑,许是以前贪凉冻着了也说不一定,“我这就给你开方子,你先吃几副,只要手脚不冰凉就好了。”

锦云说着去书桌给安若溪开方子,安若溪瞅着锦云,“要多久才能治好?”

锦云边开方子边道,“两三个月之内能好全,但是辛辣和生冷的东西少吃,尤其是生冷的,现在天气热,不可贪口舌之快。”

安若溪哪敢不听锦云的话,好生把方子收好,打算明儿就使了丫鬟出去买回来,想不到她一时疏忽,竟然差点就…

安若溪后怕不已,今儿若不是锦云,还不知道几时才能发现,那时候还有治好的可能没有了?

锦云怕她担心,又宽慰了她两句,说了不少不能或者少吃的食物,然后才渐渐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起来,锦云还以为自己在青院呢,只是眼前的不是那瞧了两个多月的淡青色绣兰花暗纹的纱帐而是天蓝色绫罗纱帐,在窗外清风吹拂下,犹如美人摇曳多姿的披帛。

一旁的侧门打开,安若溪迈步进来,笑看着锦云,“大表姐醒了呢?”

看着安若溪穿戴整齐,似乎还沐浴过,锦云脸上腾起淡淡的红晕,这起的未免也太早了些些吧,忙掀了被子起床,谷竹端了铜盆进来,见到锦云起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安府对姑娘疼爱有加,可也不能给人留下嗜睡懒惰的坏印象,她几次想喊,都被表姑娘阻止了。

谷竹伺候锦云洗漱还有穿戴,穿戴完,然后一齐去给老太太请安,这里是东厢房,离得何其近,可去的时候,安若涟已经到了,还有别的小辈都在请安了,锦云的脸有晕红了一层,她不但自己晚了,还连累了安若溪来晚了。

老太太没有一丝责怪锦云的意思,而是问锦云夜里睡的可好,锦云忙回答了,等老太太让她们都落座后,有个面色略显苍白的姑娘上前给锦云行礼,长颦减翠,瘦绿消红,是个十足的美人胚子,她是大房庶女,安若萦,因为夜里怕热,多用了几块冰,受了凉,有些咳嗽,昨儿又是安老太爷的寿辰,她不好一脸病态的出来祝寿,怕忍不住咳嗽扰了大家不悦。

今儿起床没咳嗽了,立马就来给老太太问安了,顺带给锦云请安,锦云在安府只跟安若溪和安若涟走得近,对她倒是没多少印象,对于她的请安,锦云起身回了半礼。

一溜烟的丫鬟端了早餐进来,昨儿老太太吩咐了,让小辈们都来陪她用饭,锦云看着足足能坐下八九个人的桌子摆满了各色精致的早餐时,忍不住感慨,即便是相府老夫人,也没这般排场。

等老太太落座后,然后锦云她们才按照循序,因为锦云身份显得稍稍特殊了些,所以离老太太坐的最近,老太太还亲自给锦云夹了两个花卷,让其余人羡慕的那个样儿啊,险些没让锦云觉得老太太夹的是块金子与她。

昨儿锦云说起蚕豆,今儿老太太吃的就是蚕豆粥,而且老太太似乎还挺喜欢,用了一碗,另外吃了一朵绿豆雕花的糕点并三个珍珠虾饺,这就是老太太的早饭,就这些已经让徐妈妈喜笑颜开了,可见吃的比平素多,忍不住道,“以后还得让姑娘们陪着,老太太也能开些胃,多吃些。”

老太太摆摆手,“十天半个月陪我吃一回已经心满意足了。”

老太太这么说,安若溪等人立马说多陪老太太,老太太没同意,虽然这些小辈她都疼爱,可在她跟前吃饭,总是有太多的拘束,不敢放开了吃,倒是锦云,吃什么就自己夹,这样性情的陪着,她更喜欢些。

一顿早饭吃了两盏茶的功夫,老太太放下筷子,不论吃饱的没吃饱的都放下筷子,还有咬到嘴里都一半的,还吐了出来,锦云那个…愕然啊!

还好她吃饭的速度比较的快,不然肯定吃不饱。

老太太倒是问她们吃饱了没有,一个个即便是饿着,也都连着摇头,然后餐桌撤了,一屋子的人坐着说话。

小坐了一会儿后,大太太和二太太来给老太太请安了,连着说老太太气色大好,然后说了些府里的小事,老太太不愿意束着她们,让她们趁着天凉快,都出去逛逛,免得一整天闷在屋子里憋坏了。

在花园子里逛了一会儿,锦云和她们两个就到凉亭子里歇脚去了,安若涟俏皮的问锦云,“你有没有见过叶大公子?”

求推荐,求评论~

第四十三章 趁火打劫

更新时间2013-12-3 9:01:35 字数:2042

 在花园子里逛了一会儿,锦云和她们两个就到凉亭子里歇脚去了,安若涟俏皮的问锦云,“你有没有见过叶大公子?”

锦云怔了两秒,轻点了下头,“有过一面之缘。”

安若涟轻咳一声,“我听我爹跟我娘说叶大公子挺不错的,祖父很中意呢,只是他要帮朝廷借五十万石的粮食。”

替朝廷借粮,锦云想到上回一千石粮食将难民请出城外的事了,她怎么觉得这事十有八九又是她爹的杰作?听安若涟说来,锦云还真的无语了,她爹真会出难题,只怕外祖父和两位舅舅肯定提什么稀奇古怪的要求,万一要求叶连暮跟她相亲相爱一辈子,锦云那个恶寒啊…

“外祖父答应了?”

锦云瞅着安若涟,好奇的问着,安若涟轻摇了下头,她就知道这么多,商谈这样的事没给三五天怎么可能一锤定音呢,还得讨价还价呢,朝廷开口借粮,安府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一个不小心,恐怕会把安府全部搭进去,可作为商人,哪有把银子白白便宜别人的事?

安若涟端着茶轻啜着,见锦云沉思,问道,“这粮食朝廷既然开口了,安府总会借的,至于借多少,如何借,锦云,你怎么看?”

锦云怔怔的看着安若涟,眉头不期然的蹙了一下,这还真是个问题,朝廷大旱,黎民百姓若是穷困饥饿久了,恐怕会生变,尤其是大朔王朝建朝还没有多久,根基未稳,手里握着大把粮食却不借给朝廷,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借机寻事,把安府整个吞并了,那时候粮食是朝廷的,银子什么都是它的囊中之物,这样的事,历史上太多。

可要是就这样送给朝廷了,五十多万银子就算了,可有一难保没二,到时候朝廷起了贪婪之心,安府只怕还是难逃,所以如何借还真的是个大问题了,要没有后患的借。

锦云挑了下眉头,安若溪忍不住问道,“大表姐,你想到好办法了没有?”

锦云摇摇头,“我虽然有些想法,但安府损失太大了,不知道外祖父愿不愿意。”

安若涟轻啊了一声,凉亭外一个丫鬟走过来了,福身行礼道,“表姑娘,大老爷让您去一趟书房。”

锦云愣了两秒,忙起身跟着丫鬟走了,去了外书房。

书房内,安老太爷和两位舅舅都在,锦云进去挨个的请安,然后看着安老太爷,不解他为何一身怒气,“外祖父,谁惹您生气了?”

安老太爷眼睛瞪着一旁两个老爷,尤其是二老爷,满脸酒气不算,还打酒嗝,安老太爷气的抓起书桌上的镇纸就扔了过去,二老爷不敢躲啊,硬生生的抗住了,“下回再敢碰我的酒,把你双腿给打断!”

二老爷一脸不敢反抗的神色,大老爷抚额,这保证他从小到大都听了不知多少了,有用么?

大老爷看着锦云,问道,“你昨儿送给老太爷的酒是哪儿买的?”

锦云据实回答,“酒是我爹惯常喝的竹叶青,只是我帮着提纯了下,外祖父喜欢,回头我把提炼的方法告诉大表姐她们,让她们帮着提纯下就可以了。”

二老爷在一旁听得眼睛都冒光了,早知道有,自己干嘛忍不住偷喝一口,然后不过瘾,忍不住又喝了一口,结果酒瘾一上来,一瓶子全给喝完了…老太爷进书房闻着酒味,立即大怒,要不是大老爷拦着,二老爷今儿估计非得惨不可。

大老爷看着安老太爷,“爹,这酒提纯了,味道醇香不少,京都不少人该都喜欢,若是加大生产?”

安老太爷一个瞪眼,“秘方是锦云的,你一个做舅舅的好意思?”

大老爷脸一红,急急道,“爹,我不是那个意思…。”

锦云大汗,这也太见外了,忙道,“一个小技巧而已,锦云也是从书上看来的,送给外祖父了便是,能让更多的人喝上,也是好事一桩。”

锦云说的随意,倒是让安老太爷捋起了胡须,这外孙女儿跟上回见果然大不相同了,变得有主见了,不过酿酒的事暂时不急,倒是另外一件…

安老太爷正要开口,外面一阵紧急的敲门声传来,“老太爷,大事不好了,大少爷和二少爷被抓进天牢了!”

安老太爷眉头一蹙,两位老爷更是诧异不已,“进来回话。”

小厮进来把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今儿安景忱和安景沨陪着那些来贺寿暂时还没有回去的少爷们逛郊外,恰好碰到孙府少爷带着下人强买强卖的事,卖的是老百姓的良田,用极少或是几斗粮食就逼那些百姓把地契交出来,安府两个少爷见不得这样的手段,就上前阻止,那些百姓中间也有明事理的,现在干旱,卖地可以换的粮食撑过一时半会儿,可是将来呢,没地了,他们靠什么养活一家老小,自己迟早是死路一条,便宜的只是那些人…这就起了冲突,甚至发展到最后,有人动手抢粮食。

孙少爷让下人打那些百姓,出手就活活打死了七八个,安景忱血气方刚,瞧不过眼,就跟孙少爷打上了,扭打成团时,官兵来把所有人都抓进大牢了。

小厮见事情不妙,赶忙来回禀了,安老太爷听得眉头锁紧,跟谁闹上不好,竟是碰上了孙府。

大老爷沉了眉眼道,“孙府这些年占着有右相府撑腰,强占了不少良田,就是内务府的生意他们也要抢,这回还趁火打劫!”

安老太爷敛了下眉头,吩咐道,“去查是谁抓他们进大牢的。”

二老爷领了吩咐,转身出去了,换了寻常人哪个敢抓孙少爷,又有几个敢抓安府少爷的?这事透着不寻常。

二老爷出去没一会儿,外面又有小厮在门外叩门,禀告道,“叶大公子又来了。”

大老爷瞧了锦云一眼,然后问安老太爷,“爹,朝廷借粮的事?”

安老太爷没回答大老爷,瞥头看着锦云,“说说你的看法。”

PS:感谢enya2013亲亲滴平安符~各位亲,求推荐~

 

第四十四章 借粮

更新时间2013-12-4 9:01:21 字数:2139

 锦云抿了下唇瓣,不懂问她看法做什么,之前安若涟问可以说是私下笑谈,这会儿呢,抬眸看着安老太爷,锦云问道,“是不是发生过商家借粮给朝廷,最后被灭族的事过?”

安老太爷捋着胡须,轻点了下头,前朝的事安老太爷也见过,借了百万石粮食给朝廷,最后讨债时,被小人参奏,说其有异心,明知朝廷粮食储备是为了以防不时之需,粮食一旦还了,无论是内患还是外忧都难抵制,最后竟是将那百年大族给灭了,当时的安府真是胆颤心惊不已,也因为那一回,安府彻底做大,成了大朔王朝第一粮商。

锦云在心底叹息一声,然后道,“五十万石粮食不算少,借给朝廷难保不会被人惦记,若是白白送给朝廷,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不如咱们作件好事如何,五十万石粮食送给朝廷,但是皇上得下诏免税收一年,而朝廷需要的粮食一半以上都要从安府购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