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野从电脑后抬头,没好气地说:“干什么?又要批判莎士比亚?和我?走开。”

曲燎原一脸正气地说:“hello,你的moon想和你sun一下,可以不可以?”

接到清华通知那天,两人都表现得出奇冷静,特别是曲燎原,和前几天几近崩塌的心态截然不同。

他还开玩笑说:“这下好了,你不用每天拍伦敦的日出和星星给我看,我还怕你一拍一整年,最后不小心拍成一个摄影大师。”

“不是更该怕我又长白头发么?”宋野附和着他的玩笑话,自我点评道,“我是一个经不起离别的脆弱男人。”

曲燎原说:“才不是,你那是浪漫、多情。”

他动一动嘴唇,又抿住。

“又替我舍不得帝国理工了,是不?”宋野都不用猜,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帝国理工,也是很好的。”曲燎原道。

“哦,所以呢?”宋野说,“我别去清华了?收拾收拾,准备秋天去伦敦,好吗?”

曲燎原:“……”

宋野道:“别想这个了,你不如想想怎么好好学习,将来申博要能申到比IC更好的学校,哥哥才好带你一起念书去。能不能做到?”

曲燎原有了准北大硕士的底气,道:“能!”

宋野返港之际,两人约定,各自都要打好本科毕业前的最后一场战斗,漂漂亮亮地毕业,然后开始下一段征程。

曲燎原送走他以后,也回到学校,继续写自己的毕业论文。

他的同学们也都陆续从全国各地的实习单位回来,准备毕业,也为四月份即将到来的警校内部的公安联考复习冲刺。

大半年不见,大家的变化都很大,在基层实践过的共和国储备警官们,对自己未来将进入的行业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金晓旭是自己主动申请了回甘肃老家基层派出所实习,这趟回来,整个人胖了一圈,倒不是因为那边条件好,恰恰是因为条件太差,警力不足,实习生也是每天忙到脚不沾地,导致吃饭不规律,总是饿过了头才能挤时间吃饭,然后就暴饮暴食,几个月恶性循环下来,从去实习前的一米九精瘦大帅哥,变成一座小山一样的熊男,惨遭在本校读研的学姐女友无情嫌弃。

尚扬的情况要好一些,他实习地点在辽宁省大连市市局,主要接触的是内勤行政方面的工作,比金晓旭、比曲燎原的实习环境都要好很多,至少没有日晒雨淋,他的问题是为未来的就业而持续焦虑失眠,一见面就能看出,这段时间的精神状态很差。他不是自己想从警才来上公大的,被父母逼着来上学,这场别扭闹了整整四年,眼看临近毕业,不读研的同学都开始准备公安联考了,他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不考?那他毕业后去做什么是个问题。考?又像是对父母屈服,这四年不是白闹腾了么。

剩下的三位舍友,一位报考了公大的研究生,在等初试成绩,按平时成绩看,问题不大,另外两位都是定向生,入学之前就签了本省公安系统的定向协议,毕业后就要回生源省入警工作,因此现在只要专心准备论文和答辩就好,连公安联考都不用再参加。

去年推免结果出来的时候,同学们已经都离校去实习了,到了这时候才终于齐聚一堂,要为曲燎原庆祝。

他作为这一届公大木樨地校区治安区队唯一一个推免上北大的幸运儿,在同学们陆续回来之后,被舍友和班里男生们起哄“敲”竹杠,吵着让他请客,他就在学校食堂请大家吃饭,有点米饭套餐、过桥米线、兰州拉面的,最奢侈不过是点个大盘鸡,全班二十几个男生,最后花的总数都没超过五百块。

班里仅有的那位女同学没有一起去,曲燎原买了一袋零食,知道她和班里另个男生在谈恋爱,专门叫了她男朋友一起,把零食送到女生宿舍楼下请她吃,与她一起分享自己这四年努力换来的幸运和快乐。

几天后,考研的初试成绩公布,不但曲燎原的舍友顺利过线,班里其他数位也参加了考试的同学,成绩也都很不错。这一届治安区队在区队长的影响下,班里的学风一直都很正。

曲燎原还在高中两个群里,分别关心地询问了高中考研的同学们成绩如何,还说如果有报考北京高校的同学,如果需要复试资料的话,可以私聊来问问他,他可以帮忙看能不能找认识的同学借到。

这两个群平时其实也是比较活跃的,被他的消息又炸出来不少人,考得不错的同学纷纷报了自己的分数,也有少数几人来私戳曲燎原,说报了北京某某高校的想请他帮忙借资料,曲燎原自己确定能借到资料的,回复说“明后天我再找你”,不太确定的就回复“我在这学校没有认识的人,要先问问看,你也多问问其他人”。

康明过了国家线,还要等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复试线,中传新闻学每一年都是全国第一热门院校,康明的分数和前面两年的分数线比起来,显得有点悬,即使能进复试也是垫底的。他的女朋友考得比他要好,女孩家里有亲戚在中传读书,不用再麻烦曲燎原去借真题。他自己气馁得很,和曲燎原开了微信语音诉苦。

康明:“我也知道高考的好运气罩不了我一辈子,我这辈子大概就是和中传没有缘分,我也认了,可我女朋友要是考上了,我们俩这一毕业就分手,太苦逼了吧。”

曲燎原道:“也不是非得分手啊,你要真是非中传不上,要不就再来一年?明年给她当学弟。”

康明:“万一明年要是还考不上呢?我这次考研总有个感觉,我在学习这事上已经摸到天花板了,人的天分就是有限,我不如你哥宋野,连你都比不上的。再说我这么大个人了,还蹲在家里啃老考研,像什么话?不够丢人的。”

曲燎原问:“那你准备怎么办?其实你们华科新闻学也很好,要不你就留在武汉继续读研?我看你分数应该还行。”

康明:“我对象去北京了,我还留在武汉?图什么?给自己找不痛快吗?我不想念了,咱们市里电视台在招聘,我爸妈让我投简历,回去考考试一试。”

曲燎原沉默数息,道:“小明,你不想去CCTV5,报道NBA和CBA了吗?”

康明:“……”

过了半晌,他才说:“这么久的话,你怎么还记得?我都忘了。”

进入大学之前,多少人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对未来的希望波澜壮阔,盛大璀璨。

别说进CCTV,就是进联合国,又有什么不敢想?

大学是温柔的象牙塔,更是残酷的磨刀石,有人被磨得锋芒更盛,有人被磨得庸碌混沌,有人在试炼中变得愈发坚定,有人在乱花里迷失了原本的方向。

曲燎原还没有分出神来,文聪就QQ、微信、短信三管齐下来轰炸他:【你问崔晶晶分数了没有?】

曲燎原:【马上问!】

他给晶晶发了条微信消息:【查分了吗?】

晶晶秒回了他:【365!】

进复试应该很稳了!曲燎原:【恭喜你!好好准备复试,等来了北京,我带你玩去】

他退出来,把这分数告诉了文聪。

对话框上方“正在输入”了很久,文聪的消息才过来:【好】

找了这几年竞赛和其他活动里认识的北京其他高校的同学借了些资料,曲燎原分别整理好,一边发给几位需要的同学,一边和宋野用笔记本电脑开了视频聊天,把康明和文聪的事都讲了。

今天是周六,宿舍里其他人都没在,金晓旭去和学姐谈恋爱,尚扬回了家,考研那位同学去上自习,另两位舍友去网吧打游戏。

宋野心里是觉得康明和文聪对待感情和人生的态度都很幼稚,但也不想对曲燎原批评他的朋友们,只说:“大学毕业是个分水岭,其实和高考也差不多,现在做的决定,是好是坏,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未来的人生里,都只能自己来品尝,别人不能替他们做决定,也没办法替他们承担后果。”

曲燎原叹气,说:“人生的选择真的好艰难,我要是在他们的情况里,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野,谢谢你。”

“咱们两个之间,还用说这个词吗?”宋野道,“哥哥要生气了。”

曲燎原摇头晃脑地说:“谢谢你,谢谢你,我就谢谢你。”

宋野冲着摄像头瞪眼睛。

曲燎原道:“还爱你。”

宋野对摄像头嘟嘴,他也噘起嘴来,两人隔空亲亲。

“你发完复试资料了吗?发完干正经事。”宋野变了严肃脸,道,“你选的那位导师,人家的论文、讲座稿、早期的论著都看完了没?做笔记了没?别只顾着管别人闲事,到时候双向选择,导师不要你,我看你怎么办?别以为能进北大就一定能变优秀,要是跟个不合适的导师,北大出来也是废柴……还看什么看?不赶紧去看书做笔记?!”

曲燎原进了公大以后在学习能力上碾压周遭旁人,已经好久没这么压力山大过了,一脸痛苦地说:“哦,那我关视频了哈。”

“不许关,开着,我要盯着你,不然你又走神,不是抠手就是玩手机,你看你行不行?”宋老师十分严厉地说道。

曲燎原也知道自己这爱走神的老毛病,就还留着视频,愁眉苦脸地看论文资料、做笔记,刚开始还记着宋野在盯着他,后来慢慢进入了学习状态,就给忘了。

他选的导师是北大法学院有名且口碑也很好的一位硕士生导师,老师早年有过在法院多年工作的经历,学术成就与实践经验都很丰富,大二他就有幸听过这位老师的讲座,在一众导师中做选择的时候,他一下就选中了这位老师。

他学习得认真,过了好大一会儿想起视频这头的宋野,悄咪咪地在触摸板上点开视频对话框看了看,见宋野戴着矫正视力的黑框眼镜,拿着一本他自己的辅修专业书《高分子材料工程》,坐在电脑前看,坐姿很随意,表情是很认真的,时不时做些笔记,看到入迷还会咬一咬笔尖。

学习使人快乐——这句几年后红极一时的玩笑话,恰恰是曲燎原此时的内心真实写照。

他觉得很幸福,如果是以这样的学习方式,他能一直学习到时间的尽头。

第182章 毕业前和故友来访

各高校陆续公布了今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 康明在高考中的好运气果真没能继续罩住他, 差了好几分, 没能进入中传的复试。

崔晶晶如预期中一样,过了北师大的线,并且排名很靠前。

北师大的研究生复试安排在了三月下旬, 曲燎原本来想到时去北京西站接晶晶、并帮她找好考试两天住的地方,但她的父母很重视这次考试,还担心她一个女孩来北京会不安全, 两人都向单位请了假, 陪她一起来考试了。

晶晶在电话里说:“你忙你的,到时不用管我了, 等我考完回去之前,要是时间来得及, 就找你吃个饭,我看你们学校离西站很近。”

其实她和父母一起, 约吃饭大概是不方便的,客气说辞而已。

曲燎原便道:“好,那你加油, 祝复试顺利, 九月份我们一定能一起来北京报到。”

挂了电话,他把情况回馈给文聪。

文聪又“正在输入”了半天,最后还是只发了一个:【好】

公大大四已经不安排课程,离警校联考越来越近,除了考研党和定向生, 剩下的近八成同学都是要参加的,这阵子都扎了堆上自习,曲燎原和舍友们白天经常找不到空位子看书,索性几个人就都待在宿舍里学习。低年级时白天上课时间根本不允许回宿舍,现在学校和宿管都知道大四学生情况特殊,对他们的管理松弛许多,除了晨号和熄灯号依旧必须严格遵守,其他时间就有了毕业生的特殊待遇。

他的毕业论文完成得差不多了,同时谨记着宋野的话,如果选不对合适的导师,即使是在北大读研究生,也极有可能是浪费几年时间,而且他选的那位导师比较热门,他自己的本科院校和其他保送学生比起来又是稍显逊色的,自己就也很担心到时双向选择,导师会看不上他,因此更是一定要做最充分的准备才行。

除了毕业论文相关,其他时间他就把这位老师出版过的书籍、发表过的论文、早期和近期的讲座资料等等等等,只要能找得到的,都仔细看了一遍,已经密密麻麻做了两个厚本子的笔记。

宋野还教他给导师发了两次邮件,除了知识性相关的内容,其他措辞,都是宋野一字一句地教他怎么写的,第一次导师没有回复,第二次导师不但回了,还同意和他见一面,约在了统考生们复试结束后的下一周。

在这种“有目的”的交流上,曲燎原远不如宋野懂得话术技巧,和同龄人交往他是自来熟,天然性地就能讨到身边人的喜欢,但对师长们不行,这和他小时候不够“优秀”、调皮捣蛋学习不好、常年被宋野这样“对门的孩子”碾压,心里总觉得长辈们不可能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他,是有一定关系的。

宋野就不同,在许多人看来,他在师长们面前总是有心机地在表现,就是居心叵测的功利派。这种看法,中学时曲燎原就听别人说过,他是不认同的,不只是他对宋野的恋爱滤镜,更是因为他知道宋野不是外人眼里的那种人,有的人天性就是不擅长或不屑于搞平级/同龄之间的社交关系,总是和身边人保持着疏离的关系,但在处理上下级/职场关系上却毫无问题,这类人就很适合高效率的团队协作,工作中会很专一而心无旁骛,宋野在曲燎原眼里,就是这类人,并且宋野的这种特质在他的眼里,显得十分迷人。

“曲队长,”也在宿舍复习的尚扬拿着联考模拟卷走过来,问曲燎原行测题,说,“你给我看看这道题怎么搞。”

是一道图形推理题,曲燎原琢磨了一下,找到了其中规律,给尚扬讲了讲,又顺便和他说做这一类题目的思路技巧。

返校后迅速瘦了五六公斤的金晓旭和另个舍友,两人也都从各自桌前扭过头来,伸长了脖子听曲队长讲题。

公安联考和公务员考试内容接近,也要考行测和申论,另外还要考公安专业知识。上一届学长们考完试,就把用过的真题和复习书都送给了学弟们,宿舍里以前就有好几套卷子,几个男生去年就闲着没事一起做过玩。

当时曲燎原就表现出了十分惊人的考公能力,虽然没有正式的模拟考试,只是做着玩,但他随便做了几部分行测选择题,准确率就接近百分之九十,申论试做了几道对策题,并简单口述了应用文和大作文的思路,然后对比参考答案,得分点几乎全中,宿舍几个男生当场跪了——

感恩学校吧!这种人就只配保送,绝对不能让他参加联考!

于是现在复习阶段,曲队长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顺带教一教舍友们做行测和申论。

三月下,春风乍起。

北师大的复试和中传撞了时间,因此曲燎原接到康明的电话,说他现在就在北京西站时,还以为他是陪女朋友来复试。

但并不是,康明一个人来了北京。

“她家里人陪她来,我没和她说我也来北京。”他对曲燎原道,“我心烦,来帝都逛逛。”

曲燎原道:“你从车站出来,到北广场,坐320路公交车,只坐三站,到公大站下,我现在去站牌接你去。”

康明重复了一遍线路,问:“晚上睡你们宿舍行不?”

曲燎原说:“只要你不怕被半夜抓出去枪毙,就行。”

康明:“……”

曲燎原感到他不是开玩笑,道:“你不会没地方住吧?”

康明理直气壮道:“真没有,我早晨随便买了张高铁票来的,现在剩下的钱只够再买一张回家的票,武汉都回不去了,我还以为能跟你挤一张床睡,顺便还感受下警校生活。”

曲燎原:“……”

这问题就很严重了。

曲燎原把几个月的实习工资一股脑交给了高秀月,饭卡里充了两个月的生活费,银行卡里只留了两千多块想当零花以备不时之需,结果宋野上个月在北京留的那几天,曲燎原为了泄愤去住了希尔顿,把两千多块花掉了,最后一天还是宋野自己去刷卡续的房费。宋野走时还问他用不用转钱给他,他觉得用不到,没让宋野转。

啧,现在康小明即将要露宿街头。

曲燎原看了看手机银行的余额,还有两百多块,在学校附近找个小旅馆让康明凑合一晚,请康明吃碗老北京炸酱面,是够的。

他出门到了公交站牌,康明几乎同时就也到了,下车就单手捂眼睛,道:“太闪了吧!这国徽!”

曲燎原是有点故意想在老同学面前耍帅的意思,穿着制服没有换,心里很高兴,表情还很严肃,说:“正经一点,在外面不要闹。”

康明没有行李,只背着一个双肩包,也不用急着找落脚的地方。

“刚才我在公交上给姚望打电话了,他宿舍有空床,他说他现在过来,要请我吃饭,”康明大言不惭地说,“让你沾我的福气,晚上带你蹭饭去。”

曲燎原从去年回去实习到现在,就一直没有见过姚望,偶尔在微信上聊几句。

这月初他看见姚望在朋友圈晒了普林斯顿大学的offer,他点赞并评论说“你太棒了!”,姚望回了他一个害羞的表情,微信问他近况,知道他回北京了,当时就说等得空了找他玩。

“人大过来挺远的,我先带你参观参观我们学校。”他拉着康明朝公大校门走。

进校门时,康明看到门口有人站岗,还紧张了一下,进去了才问曲燎原:“是真的警卫员吗?部队里调来的?”

曲燎原道:“不是,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大二也站过执勤岗的,喏,你瞧。”

他指了下进门后左侧的宣传栏,那里面贴了数张展示公大学生风貌的照片,多数是集体活动,其中学生执勤岗那一张单人全身照,赫然就是曲燎原本人。

康明:“……”

曲燎原还有点不好意思,说:“这张真是拍得丑死了,那时正好是大夏天,我晒得我妈都快不认得我了。”

康明冲他竖了竖拇指。

曲燎原带康明在校园里走了走,向康明介绍着自己的学校,这里是什么培训楼,那里是什么训练场,他们每周要在这个场地跑三次五公里,那一片平房里面是枪械射击场……

他体会到了四年前,学长任小凯带他和宋野、爸妈参观公大时的心情,是对脚下这片浸染过自己汗水的土地、和头顶上那枚帽徽的,骄傲与热爱。

姚望来的比想象中要快,康明也是个自来熟,和姚望虽然好久不见,一见就不客气地熊抱人家,姚望并不是个很习惯跟人这么亲密接触的人,被抱住的一瞬间,脸色精彩得很。

已经把制服换掉的曲燎原都快笑趴下了,在旁边道:“小明小明,你别你别……别放下他!哈哈哈哈!”

姚望一落地就作势要与曲燎原动手,刚一出招被曲燎原反手拆解,惊觉自己的确不是对手,只好郁闷地算了。

康明很开心地一手搭着一个的肩,高高兴兴地去被请客。

吃饭时,一桌坐两个超级话唠,曲燎原和康明你一句我一句,换上长褂再摆张桌子,差不多就能现场倒收饭店老板和服务员的钱。

康明高涨的情绪,在饭局中后段渐渐低落了下去,埋头吃会儿菜,拿出手机来给女朋友发短信。

“……”曲燎原转头问姚望,“签证办好了吗?”

姚望道:“办好了,三天出证。以后你要去美国留学,就找我,不收你中介费。”

曲燎原哈哈笑,说:“以后要是去,肯定找你……不过不去的可能大,我哥更喜欢欧洲。”

“他喜欢你就喜欢?有没有主见?”姚望不感兴趣似的敷衍口吻道,“欧洲不错……清华也凑合。”

曲燎原觉得他又在对宋野放嘲讽,只是懒得回怼他,随口问起:“哎?你哥哥呢?他去年就毕业了吧?读研还是工作了?”

姚望一皱眉。

“怎么?”曲燎原开玩笑说,“他不会也去美国读研了吧?”

姚望嘁了一声,道:“那个渣渣,毕业玩了一年,今年才申到了罗格斯。”

曲燎原不太知道罗格斯是什么学校,听姚望的意思是不太好,就没再继续问。

“你以后还回来吗?”他问姚望,“会留在那边生活?”

姚望偏过头看了他数秒,才说:“还没想好。你呢?念完硕士,会在北大继续念博士吗?”

曲燎原道:“不,看我哥,他到时候去哪儿读博士,我就跟他去哪儿。”

姚望道:“他出国你也跟他出国?”

“那当然,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等上够学了,我俩一起回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曲燎原笑着回答他。

姚望哂笑,道:“那他要是去了欧洲读博,毕业以后想在那边定居生活呢?你就也不回来了?”

曲燎原想也不想道:“他不会,我更喜欢中国。”

“好好好。”姚望端杯子喝了口茶,说,“反正我不喜欢,我是不会回来了。”

曲燎原:……刚才还说没想好呢?这个善变的小gaygay。

结完账,康明背着他的双肩包,一脸流浪诗人的气质,深沉地开口道:“我想去看大裤衩。”

曲燎原:“……”

姚望道:“走,哥们儿开车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曲燎原看时间,说:“已经快八点了,我们学校九点门禁……”

“不回去会被枪毙吗?”康明问。

曲燎原黑线道:“那怎么可能……”

“那就没关系!”康明左边搭着曲燎原,姚望右边。

曲燎原被两个人左右挟持着上车,直奔去年五年才投入使用的央视综合大楼,崭新的“大裤衩”。

第183章 韦德是神和毕业典礼

北京三月的夜风里, 央视综合大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