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以退为进,放松他的警惕!

他们费了那么大心思才进了学馆,说不得安排马贩卖马、骑射先生这时候突然要回乡都是他们安排好的。

这种用钱就能布下的局,他随手就能布下几十个。

“他本就是代课先生,就算现在不走,三个月后也是要走的,你不要花太多心思在他身上,否则日后会伤心。”

马文才一语双关地点了她一下。

“更何况他还是位参军,军中一有征召就会赶赴杀场,不知道能活到几日。”

一瞬间,祝英台几乎要以为马文才知道了些什么,但他说的太轻描淡写,甚至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又让她无法确定。

“我本来就仰慕将军啊…”

祝英台仰头,叹了口气。

在南北朝这样人人都爱弱质男子的审美风气中,她想要正常表达自己更喜欢阳刚类型的人,反倒像是异类。

就跟你在一个肌肉男审美横行的地方说“我喜欢伪娘”一样。

“会稽学馆不好吗?我看他教学生教的也很开心啊。”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地板。

“是啊,太开心了,都快瞒过我。”

马文才心道。

“可能真有什么急事吧。”

他说。

“那你呢,你又有什么急事?”

祝英台好奇地问他。

“你已经好几天没有出去了。”

“刘有助的家人来了,决定雨停后扶灵回乡,我之前托家中在当地的故交打听了下他们家的情况,几代都是老实的本分人,所以想要帮帮他们。”

马文才像是说着什么很随意的事情般说着:“刘有助的两个弟弟因为刘有助捎回去的手抄书都识字,我让刘有助的父母把他们送到会稽学馆来,能学成最好,学不成丙科出去得了护庇在吴兴当一小吏已经足够,我要给家中禀明我的决定,因为我现在还未成气候,得靠家中的关系为他们日后谋取前程。”

环境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如果是前世,祝英台在一群同学中听到有人说“我已经叫我爸妈安排好了关系把他们□□去”云云,一定会厌恶地皱起眉头,觉得这些纨绔子弟又在利用“关系”搞潜规则,还在同学面前装逼。

这个行为本身有关,这和固化的阶级立场有关。

可到了这个晋升无门的地方,如今她听到马文才说着该如何利用家里的关系安插人手,竟已经觉得习以为常,而且是十分庆幸的事情。

“你知道吗,刘有助的父母决定让伏安斩监侯。”

马文才的眼中似乎有了些温暖的东西,“他们对追电说,虽然他们的儿子死在伏安手里,但刘有助一定不希望看到有人因为他死,因为他不希望死人才会救人,伏安虽然该死,但他们还是决定把伏安的命交给老天决定,如果朝中御史来年审案判了他死,他们自然是欣喜血债血偿,可如果老天留了他一命,他们也就当做是刘有助的心意。”

“这…难怪能养出刘有助这样的孩子…”

祝英台显然被感动了。

“就是因为他们做了这样的决定,所以我才决定帮他们一把,而不是随便用钱打发。”

马文才见祝英台眼睛里又有水光,连忙解释道:“你别以为我是被刘有助父母的妇人之仁打动,我会这么决定,是因为刘有助的父母都是很老实的人,老实、懦弱、连用言语杀人都不敢,他们明明可以借着这次机会杀了伏安报了杀子之仇,可能因为一些可笑的因果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连杀人偿命都不敢,只能交给虚无缥缈的‘天意’…”

他重重地解释着自己帮他们的真实原因:“这样懦弱而随遇而安的人,教不出狠毒无常的孩子,我不用担心家父推荐的人,将来会成为什么心狠手辣草菅人命的恶吏而惹出官司,所以我才帮他。”

推荐的人对被举荐的人有连带责任,这才是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所以高门才轻易不举荐寒门,概因寒门无牵无挂行事百无禁忌,不如高门家族关系错综复杂,反倒不会因小失大。

“帮人要看什么样的人能帮嘛,你一直都在教我,我明白明白。”

马文才的话成功让祝英台的泪光缩回去了,但显然不是因为他稍显冷酷现实的解释。

口嫌体正直嘛。

全世界都快明白了!

真的明白了?

马文才疑惑地看了祝英台半晌,见她在外面绷着脸一副正经的样子,姑且信了她的话。

“除此之外,先生下山了,我家在会稽县有产业,临下山之前先生嘱托我有事就和他书信联系,馆中最近出了不少事,我几乎两天就要送一封书信下去,只是道路被阻,也不知到了没有,只能不停派人去打探。”

这也是马文才经常送出书信而不被人怀疑的理由,毕竟他是馆主的高徒,又有送信的渠道,下人往来频繁些也没什么。

“你家在会稽县有产业?啧啧,你们家好厉害,生意都做到吴兴外面来了。”祝英台惊叹。

天啊,马文才简直是起点穿越男的经典模板啊!

打得了架、读得了书、做得起买卖、教得了学生,看样子以后还走的是升级流朝堂官场风,也许一不留神就开启种马道路三妻四妾,和她这种肥皂都卖不出去的渣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都是些什么产业?”

带她一起致富发家奔小康啊!

马文才看了祝英台一会儿,思忖着以她的性子不会乱传也不会多想,含糊着说:“有些粮铺,还有些酒楼和点心铺。”

粮铺,酒楼!

点心铺!

祝英台的眼睛变得闪闪发亮。

那都是她的强项啊!

粮食够不够多,够多她立刻给他浊酒变清酒!

立刻在酒楼里摆上卖!

什么新醅绿蚁酒可以直接走开了,那种飘着渣滓的米酒她都能喝一斗!

点心,食品添加剂要不要?要不要!

她能从海带、虾皮和菌类里提取味精啊,她能做很多啊!

要不是为了不被马文才当做疯子送到庙里去跟刘有助作伴,祝英台几乎要抱着马文才大腿乱嚎了。

多疑的马文才还是有些被吓到了。

难道祝英台看出了什么?为何这样看他,像是饿极了的乞丐看到了一大盘肉,色中饿鬼看到了绝世美女…

马文才打了个哆嗦:“你,你这么看我干吗?我家中这些产业和祝家庄比起来,简直是班门弄斧!”

祝家庄才是上虞的庞然大物好吗?

什么粮铺,祝家庄庄园里一年收获的粮食,足以供给上虞县一县的百姓所用,桃园里的桃子更是连高门都来求取桃种。

更别说上虞祝家庄外还有大片的别业,冬天还有几处汤泉…

前世他曾和祝家结亲,为了怕他对祝家庄的女郎有所不满,他的父母曾仔仔细细地告诉过他祝家庄的家世,虽然祝家人一贯藏拙并不露富,但祝家庄两百年经营,已经比许多只剩门第的大族强势太多。

如今,这位祝家庄唯一的嫡女,却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

逗他吗?

“那不一样。”

听到马文才的话,祝英台有些泄气。

“那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马文才嗤笑。

“那不是我的东西,是祝家庄的,你明白吗?”祝英台摆了摆手,“算了,你大概真不明白,高门哪里需要自己创业…”

他不明白?

他怎么会不明白?

正因为他明白,所以如今才如此操劳!

马家门第是够了,可为了维持家风一直不敢刻薄百姓,要说多会经营也是骗人的,家中即使有母亲主持中馈,这么多年来也都是在吃老本。

要说五经韬略他样样精通,可要问怎么赚钱他是一点都不明白的。

但他比别人有一点优势,就是他重活了一次。

他能动用的资本太少,浮山堰开始重新建立起来时,他就孤注一掷赌了一把,买了许多铁匠铺和冶铁所,贱价收了许多铁器和生铁,那一次他赌对了,浮山堰合龙不成,皇帝果然还是用生铁镇压蛟龙,他的铁器买卖挣了个盆满钵满,让他又有了钱去买粮食铺子和酒铺。

买酒铺是为了掩饰他大量收购粮食的行为,粮铺则是为了知晓粮价波动,将新米变成更多的陈粮,他不需要赚钱,他只要更多的粮食,更多更多…

他无所谓新米旧米,精粮粗粮,他需要大量的粮食,南北两方都需要的粮食…

马文才看着廊外越下越大,几乎毫无止境的大雨。

没有人想到三吴之地雨会下成这样,会下这么久,而大部分地方甚至还没有秋收…

前世的这时,吴兴大雨耽误秋收,他父亲差点因为后来吴兴粮价的波动和赋税未全而丢了官,即便没有丢官,他因为这次考绩耽误了三年一次的品级,直到他死,都一直坐在太守的位子上,没有再上升。

这一世,他提前两月就提醒父亲在下雨时赶紧准备抢收,有了前车之鉴,他不会再眼睁睁看着父亲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既然不能阻止悲剧,就只能借着悲剧的发生让他壮大实力,壮大到日后可以抵抗悲剧的地步。

高门哪里需要自己创立基业?

笑话!

马文才支着下巴,看向英台。

没有基业的高门,还算得上高门吗?

今天正章比免费章节多送1000字,就没有红包了,望理解呜呜呜。

鱼鳞小朋友的小剧场:

脑洞起来自己都害怕的人才同学已经在脑补的时候把自己搞疯了,操碎了心的老妈子马只好哈哈哈哈狂笑来掩饰内心的波澜壮阔——

花:我真的只是找个马

祝:我真的只是上个学

梁:我真的只是混口饭

傅:我真的只是逃个家

众人:马文才你真的想太多ヽ(・_・;)ノ

第68章 士族之争

又过了两日,雨越下越大,已经开始有坐不住的甲科士子频频造访马祝二人所住的舍院,小心翼翼地打探,而且显然不仅仅打探了马文才这一边的消息。

“马兄,去西边的路被封了,你可听到点什么风声?”

顾烜带着些惊惧,问着马文才。

“是不是又要打起来了?”

“应该是淮水出了什么事。”马文才模棱两可的说,“但具体出了什么事,我也在等家父的消息。”

“果然是淮水吗,哎。”顾烜摇着头,“这才太平多久啊,明明已经百业俱兴,何必非要争什么寿阳,现在这样安稳发展不好吗?”

“莫谈国事,真要心中有物,可以去乙科清谈室里坐坐。”马文才神色谨慎地压低了声音,“尤其是这个时候,更不能乱说话…”

世家大族对这种提点都是一点就通,顾烜叹了口气,拱拱手离开了。

顶级的门阀世家其实对这种事情反倒不怎么在乎了,就如同马文才前世在国子学,浮山堰的事情不过就是一项谈资,无论世道如何变化,世事如何无常,向来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门阀,他们有不急的资本。

但对于次等士族和百姓来说,浮山堰的问题不仅仅是哪边死了多少人,到底是淹了还是没淹,而是它之后代表的风向。

如果水淹寿阳成功,梁国就要开始全面反击了,说不得要倾其所有北伐,就如同当年刘宋元嘉之治时倾全国之力北伐北魏拓跋焘一般。

梁国已经建国十几年,皇帝勤政又刻意缓和各个阶层的矛盾,一面兴着文治一面又修生养息,为的并不是顾烜说的“安稳发展”,而是想要做到之前历代皇帝都没做到的事——收复中原。

即使没有收复中原,也要收复魏国在南方原本属于南朝的土地。

但是打仗这种事,牵动的关系太大了,和之前寿阳城前小打小闹不同,全面反击几乎是举全国国力去赌,赌成了,从此国力大盛;

赌败了,宋文帝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江北岸到现在还有佛狸伐的行宫,一片神鸦社鼓,魏国也早已经不是当年刚建国时的胡人泥腿子。

怎么能叫他们不怕?

怎能叫他们不惊?

水淹了寿阳,说不得他们这些还在读书的学子,明日就要全部拉去战场,死在战场的各个角落。

破了大堤,洪水淹没一切,淮河两岸顿成泽国,死伤的也是梁国的百姓,魏国也许还会趁此虚弱之际大举南侵,还是可能要打仗。

浮山堰几乎是个无解的结,只要脑子还算清楚的,都不可能坐得住。

那些浑浑噩噩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明白的人,在这个时候反倒是最幸福的,因为无知,所以才无畏,能够安心过他们的日子,等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默然接受一切。

傅歧日日都来打探消息,他的情绪从最早的按捺的住到后来的焦躁再到最后甚至有些歇斯底里,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到了最后,他干脆住在马文才屋里不走了,就等着他给他一个确切的答复。

祝英台也没办法赶他走,又实在不敢跟傅歧挤一个地台,她睡相不好,怕傅歧半夜打他,只能求马文才给个痛快,让她睡了外间。

鉴于每天来往打探消息和各方人士出入太多,祝英台只能在白天尽量避出去,她现在甲乙丙三科皆学,目前主要在乙科出没,之前又拉下了许多课,倒是三人之中最忙的。

“傅兄,你放宽心,即便是浮山堰出了什么事,令兄也不一定就出事。”梁山伯看着已经暴瘦了一圈的傅歧,实在是担心的不行。

“你这样不吃不睡,反倒会让你的兄长内疚。”

“我阿兄才不会内疚,他只会笑我终于有担心的事了。”

傅歧眼里有水光闪烁,“你不懂,你不懂阿兄对我们家代表什么,他是嫡长子,是承嗣之人,我无牵无挂,他还有一妻四妾,他的女儿才三岁,我大嫂刚刚怀有身孕,他还要这时候出了事,嫂嫂就要先垮了。”

梁山伯怎么会不懂呢?他也是经历过家破人亡的。

可这时候,所有人都没有了心思分辨,即便是稳重如梁山伯,在知道他们究竟在担心什么时,都像是心中压了一块大石。

国家安稳,尚且有施展抱负、攀爬向上之雄心,如果国家动荡,哪怕满腹经纶,说不得就要成为马前卒子碾碎成土,纵使你天资出众,在这种大势之下,个人的能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屋子里憋闷,不是说马兄已经亲自下山去取邸报了吗?外面没下雨了,我们出去走走。”

梁山伯看不了小霸王一夕之间变成落毛鸡,强拉着他在甲舍里走走。

甲舍在学馆东面占据开阔之地,学馆又建在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又优美,各家士子在这读书的这么多年,几届甲生过来总有风雅的,在这里叨叨那里叨叨,这边添了个小景那边栽了片花圃,馆里也不拘着,甲舍这边早已经是会稽学馆景色最好的地方。

连日阴雨今日终于没有再下,但也没有放晴,即便如此,阴天也足够许多人感恩,可以松口气出来闲逛,所以梁山伯拉着傅歧出了屋子时,倒遇见了不少闲逛的士子。

马祝傅梁四人在甲舍里都算是异类。

祝英台亲近庶人整个学馆都知道,诸多士生对她是褒贬不一;傅歧是被甲舍士生背后嘲笑“用拳头而不是脑子说话”的将种鲁夫 ;梁山伯不必说了,能住进甲舍天天自己洗衣烧饭态度自若的寒门,这么多年来梁山伯也是头一份…

至于马文才,因为他的言行几乎符合世族的所有标准,反倒让许多人对他生出距离感,因为太过追求“完美”的人,也会让人忌惮。

只不过他的能力和作用力比其他三人都强,而且大多士族已经习惯和马文才这样的“典范”相处,不太熟悉和梁祝这样的人接触,所以很多人还是能一边忌惮,一边结交。

于是傅歧和梁山伯开始闲逛,大部分人有意无意的避开,也是自然。傅歧现在心情不好,梁山伯见到透气散步的人离得他们远了,倒还松了口气。

但很快他那口气就又提起来了。

“听说没有,我们这边才下几天,淮水那边之前已经下了十几天了…”

从细竹墙的另一边传来小声嘀咕的声音。

“我阿爷说浮山堰四月合龙,堰墙之高超过寿阳的城墙,蓄了四五个月水了,寿阳是不是被已经淹了?”另一个士子猜测着说:“要是寿阳被淹了,那萧宝夤就要就要倒大霉了。”

“我倒不希望是寿阳真的被淹了,而是浮山堰破了。”开头那士子没心没肺地说:“我可不想打仗,真淹了寿阳就该打起来了,一打仗我们就要回家去,哪有在学馆里逍遥快活?更别说好不容易太平这么久百姓好不容易富裕了点,一打仗人全去军营了,谁给我们干活给我们孝敬?”

“说的是啊,哎,修浮山堰征夫,我们家白得了三四千荫户,都是怕被拉去修堤坝来投靠的,要不是怕惹眼,还能多收点,真要打仗,人都给天子点了去当兵,不够兵数说不得又要查隐户抓人,还不知道哪家倒霉。”

那士族似是默默祝祷了些什么。

“上苍啊,请让浮山堰破,让天子熄了北伐的心吧!”

“你们简直就是畜生!!!”

傅歧听到最后一句双眼通红,大吼一声就向细竹墙扑了过去。

细竹不过手指粗细,是用来装饰庭院景色顺便隔绝视线的,根本起不到防御的作用,傅歧心中又有一团怒火,只是这么多天没发泄出来,一听到别人祈祷浮山堰破就炸了,当场不管不顾冲了过去。

傅歧也是人高马大身体结实的汉子,他向着细竹墙扑去,顿时竹子倒了大片,还伴随着可怕的嘎吱嘎拉声,两个士子坐在竹子后面的石凳上聊天聊得好好的,突然从天而降了这么个煞星,立刻惊慌失措地散开。

竹墙被傅歧活生生冲开了个缺口,细竹也断了无数,将傅歧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划得血肉模糊,可他万全没有感受到一般,直瞪着眼睛,表情似是要杀人似的,朝着散开的两个士子而去。

“多少人命!会有多少家破人亡,你们的心肝是被狗吃了吗?居然祈祷上苍让浮山堰破?”

傅歧的低吼犹如什么野兽在咆哮。

“圣贤文章不能教你做人,小爷教你!”

他挥着膀子就要开揍。

“来人啊,还不拦着这疯子!”

已经躲到自家随扈身后的士生总算心里定了定,见傅歧居然挥着拳头就上来了,赶紧让护卫阻拦。

傅歧是什么身手,当即踹开两个下人继续往前冲,眼睛直死死盯着这个祈祷浮山堰破的混账,誓要将他揍个半死。

没一会儿,一片脚步声响起,另一个讨论的士子也指挥着自己的护卫过来了,两边七八个人围住傅歧,伸着胳膊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们这些畜生!啊啊啊啊!敢拦着小爷小爷连你们一起打!”

傅歧双眼已经赤红。

竹墙太长,绕过去太花时间,梁山伯用袖子包着脸面从细竹倒下的豁口冲了过去,见七八个人对着傅歧已经动起了手吃了一惊,连忙上前去帮傅歧。

“傅歧,人家都怕你这霸王,我可不怕你,你也就拳头厉害,可一个人的拳头再厉害,可抵得过十人?二十人,千军万马?”

那士生笑得张狂。

“你有种你就揍我,揍得我下不了床,让家父参你父亲一本。听说你父亲的建康令也快坐到头了,怎么,你是想要他彻底回家休息是不是?”

“虞舫!!!”

傅歧又是一声大叫。

“你别叫,叫的再大声也没用。浮山堰倒不倒管你什么事?全大梁的士族都希望别打仗,只有你这种将种才一天想着打打杀杀。这种下游之水去淹上游的…”

“咳咳咳咳!”

士子的同伴见他说的太狂妄开始议论朝事,吓得赶紧咳嗽。

叫虞舫的士子立刻警醒,熄了脸上的狂色,面无表情地接着说:“总而言之,你就继续作吧,像你这样的人这辈子也就这个出息了,我看你出了会稽学馆,除了寒生,还能揍谁。”

“和他说那么多干嘛,他就是个疯子,我们走吧。”

他的同伴扯了扯他的衣袖,他实在被傅歧脸上越来越可怕的表情吓到了。

“说的也是,跟这种蠢…”

“啊啊啊啊啊啊!”

傅歧仰天狂啸,抬脚一脚揣到一个护卫飞起,像是疯子一样向虞舫冲去。

他这声势太过可怕,毕竟还是高门,护卫们也不敢过分去拦,被他这么一冲破了个口子,竟让傅歧冲到了虞舫的面前。

一击重拳过后,虞舫鼻血飞溅仰面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