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情势剧变, 原本要求着魏国人联盟的梁国和魏国之间倒了个个,变成了魏国人要求梁国派人保护自己回去,花夭想走又走不了,想要时刻注意到时局变幻,要得到故国的消息,除了从自己的同僚那里,就只有通过能随意出入宫中的马文才。

所以她老是撩他,和自己说那些难为情的话,他都理解…

他能明白她的不安和焦急,也知道她想通过这种不正经的方式让他相信自己,帮助自己。

但是他理解,不代表他能接受。

“放手!”

马文才像虾子一样跳了下,打开花夭放在他腰上的手。

“我又不是女人!不会落下马!就算掉下马也没什么关系!”

花夭察觉到自己的小动作被发现,讪讪地收回手,摸了摸鼻子。

“这不是…教子云先生教习惯了吗?”

一旁终于开始小跑的陈庆之从他们身边过,听到花夭的话,淡淡看了她一眼,眼神里都是明了之色。

马文才骑术还不错,他知道未来会有大战,从小就请人教他骑马,否则之后也不会花重金误打误撞买了大黑。

之前在会稽学馆,他来学骑射也是有一搭没一搭,但是骑术一直在学馆中数一数二。

这让花夭很遗憾,她很想趁着教导马文才骑术的机会逗逗他,但马文才的骑术不算差,所以她故意教他自己的几门马术绝学。

一为“蹬里藏身”,二是“马上立人”。

当花夭站在马上,稳稳地射出一箭时,全场的白袍骑掌声雷动。他们都知道这位魏国的送嫁将军骑射了得,否则也不会来教他们,却没想到她的骑射功夫了得到如此地步!

有这样的人教导,他们牛逼起来指日可待啊!

正是因为这样的精彩,哪怕马文才知道花夭可能别有“意图”,还是忍不住意动,同意了她教导自己“镫里藏身”的马术。

这是门很实用的技能,在乱箭齐发的阵中,能够最小程度的暴露自己的可视面积,便能最大几率的生存下来。

他就知道不该意动的!

感受着身后那人一遍遍地拍着自己的臀部和腰,好似十分正经地说着:“要用腰用力,不是屁股!知道吗?”,他终于忍不住跳下马了。

马文才忍着抓狂的怒意,一声不吭地往自己在牛首山大营的住处走。花夭大概是觉得自己好像把他惹毛了,想了想,便跟着他往回走。

一进了马文才的帐篷,一股清凉之气便铺面而来。如今马文才也学会了硝石制冰的法子,他的帐篷里总有冰盆放着,散发出凉意。

即使是临时住的地方,这里也比旁人的帐篷更讲究。地上铺满了凉爽的竹席,案几上放着几本兵书,帐篷各处的冰盆里镇着几瓶没什么度数的花露和井水瓜果等物。

花夭跟着马文才进了帐篷,熟门熟路地从冰盆里拔出一瓶井水咕噜咕噜喝了下去,喝完后觉得一阵畅快,满足地“哈”了一声。

若要她是男他是女,她就算拼了命也要把他娶回家去。

想着自己过得那些糙的像狗一样的日子,花夭在心里暗暗可惜。

马文才知道花夭跟着却没拒绝,就是想带她找个地方好好说话。等花夭喝了一瓶水下去,他方才缓缓开口:

“花将军如果需要马某为你传递消息,或是有求于我,直说便可,不必如此。”

花夭提着水瓶子的手一僵,没说话。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但我信花将军不是这样的人,在下也没有让人一见倾心再见自荐枕席的魅力,花将军如此急切的想要和在下攀上关系,无非是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

马文才自顾自地推理着,“花将军,我是个鳏夫。我对亡妻难以忘情,并不准备在近期内再娶妻,也没想过来什么露水姻缘。”

花夭是近期才到的建康,没听说过马文才娶过妻,再见旁人从不拿他什么妻妾开玩笑,他也独自一人住着,还以为他还是单身。

听说他已经成了亲,妻子还死了,花夭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原来你竟对亡妻如此情深,是在下唐突了!”

已经有了意中人,而且意中人还死了,这辈子说不得都超不过去,她用“私交”将他骗回去的手段没有用了。

她虽然对马文才有意,但也有花家女儿的尊严。

既然走不了“情人”的路线,就得转成“兄弟之情”。

“你也知道你唐突?”说到这个,马文才顿时有气,“这世界哪里有女人像你这般大胆的?光天化日之下拉拉扯扯,还动不动露水姻缘…”

坏了,好感要跌!

“这么表示爱慕不对吗?我看军中同袍都是这么做的哇!”

她心中一转,立刻做出愧疚的表情问马文才。

马文才恍然大悟。

是了,她虽是女子,可是一天到晚在军中操练,接触的都是男儿。那些追求的手段放在男人身上别扭,可用在女子身上,可不就是正常撩骚的手段!

呸呸呸,什么正常的手段,明明是下流的手段!

他是男儿,都做不出这么孟浪的事。

考虑到花夭接触的都是粗鲁的武人,他觉得不跟这人计较,转回了之前的话题:“你到底有什么求我的事情,直说吧。若是为财,之前我答应你会给予你糖方,就绝不会食言,你大可不必如此。”

见马文才如此直人直语,花夭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思:“使团里诸位使君对回国犹豫不决,最近甚至有人提出向国中送信让人来接的建议。出了《马说》那事,他们已经不相信贵国的骑兵有能力送我们回去,怕在半路上就被主战派杀了个干净…”

“而且虽说贵国的陛下已经允了白袍骑护送我等回国,但能真正动身之日,还不知何时…”

她看着马文才认真倾听的面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所以,我想趁着在牛首山大营训练骑兵的时机,带着自己的家将,先行回国。”

当然,能拐上马文才一起走就好了。

“我若要悄悄回去,没有人帮忙绝不可能。我不是梁国人,一没有身份路引,二没有通关文书,要是我用魏国的使臣之印,怕是走不了多远就要被追回来。原本想要讨白袍骑一起走的,可白袍骑现在是这种样子,训练出可用之兵不知道要到何时。”

她耙了耙有些散乱的发,脸上终于露出了焦急之意:“可我实在是等不及了,你不知六镇现在的局势,我怕我要赶不回去,怀朔会被我师兄煽动作乱。但我又找不到可以真心襄助我的人…”

就算是魏国自己人,听说她要提前离开,都会全力阻止。

他们还需要她的武力护送他们回国。

她本来是想靠着威逼威胁马文才帮忙一起走的,只是后来放弃了这种打算。

任城王遇刺身亡,凶手很可能是萧宝夤或哪方主战的军镇之主。他们挑动天下大乱无非是想浑水摸鱼,所以她要急着回去怀朔看看,一来调查任城王遇刺的真相,二来不要让怀朔子弟被人趁机利用。

至于如何留在洛阳,她也有办法。

胡太后一直想召她入宫做她的近身侍卫,以前任城王是她的主公,如今王爷死了,她另投他主也不会让人生疑。只要她能回到洛阳,胡太后必定不会责怪她独自回国的罪责,反倒会因此更相信她的忠义。

那女人荒淫无道,知道到处都是要杀她的人,有自己做她的侍卫,她只会尽力拉拢自己。

她为了取信与马文才,不但详细地解释了为何要回国,亦解释了自己如何回国、如何善后。

她知道马文才是个不做亏本生意的人,如果自己狼狈回去一无是处,这场襄助就等于石沉大海打了水漂,只有自己能够有得势的那一天,才算的上“奇货可居”。

“胡太后想要你做她的侍卫,是因为你是女人?”

马文才细细思索着,突然问道。

“是。除此之外,她想让我留在宫中,做陛下的保母。”花夭压低着声音说,“我魏国子贵母死,从未有过太子还有母亲之时。母亲被赐死后,太子通常会交予‘保母’抚养,负责保护太子的安全、肩负起教导太子的责任…”

“胡太后是我国第一个没有被赐死的主母,鲜卑大臣们早已对她违背祖制不满,如果连保母都没有,那就是彻底蔑视祖制。所以她一直想拉拢我。”

花夭叹气,“以往我不大瞧得上这些阴谋鬼蜮,可现在主公遇刺,我若要想护住怀朔的兄弟们,就得换条路往上爬。”

马文才一听她可能成为魏国皇帝的保母,顿时愣了愣,开始盘算起帮着她回国到底划不划算。

毕竟这都是她的一面之词,也许只是诓他帮她回国的。

可当他抬起头,看着花夭眼中毅然决然之色,心中微微一动。

一个女子,能为自己的主君、自己的同袍与兄弟做出这么多,甚至不惜用那些拙劣的手段来“色诱”他,总还是值得敬重的。

同样是女扮男装,这人一路走来,全未曾靠过别人。

何况若真如她所言,也不是全无好处…

“此事,容我想想。三日之内,必给你答复。”

马文才犹豫不决,但也不愿敷衍她。

他顿了顿,又疾言厉色地朗声道:

“在此之前,还请花将军莫要再对在下自荐枕席了!”

“祝小郎君,傅郎君,公子说了,不得让人入内!”

帐门外,惊雷硬邦邦地声音突然传来。

“不给入内?我刚刚好像听到什么自荐枕席…”

傅歧的大嗓门清晰可闻。

“喂喂喂,马文才不会在军营里胡来吧!”

第341章 利弊之间

自马文才说了花夭是女人以后,祝英台就好几天都在天人交战之中。

天知道她想好好谈个恋爱有多久了!

好不容易有个让她心动的, 确是个女人。

可即使知道花夭是个女人, 她对她的好感也没有减弱几分。

难道自己性取向不正常?

一想到这种可能, 祝英台就觉得自己脑子坏掉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休沐,她打听到了牛首山大营的位置, 就拉着傅歧来找花夭,想要亲自得到花夭是女人的答案。

牛首山大营如今在训练, 她要不拽上傅歧,都进不来。

傅歧是金部郎, 如今负责牛首山大营新任士卒的袍服和所有花费的出纳, 每三天就要来一次。他不太会算账, 每次来都头疼,这次算学优异的祝英台要跟他一起来, 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少不得要把那些账本丢一些给祝英台。

傅歧一路问人,得知花夭和马文才回了大营休息,所以直接来了大营,谁知道才到了门口, 就听到马文才在喝着什么“自荐枕席”, 简直吓得要死。

“让他们进来!”

知道外面是傅歧和祝英台, 马文才大概知道后者来干什么的, 对里面的花夭点了点头, 便掀开营帐走了出去。

“马文才, 我刚刚听你…”

傅歧刚开口, 马文才便伸手一拉傅歧的胳膊。

“走走走,我正好有事找你。”

他对祝英台点了点头,拉着傅歧便往远处走。

傅歧像是只被牵着的牛,莫名其妙地被带跑了,边走还边喊:“祝英台,我等下来找你算账啊!”

“算你妹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找我打架!”

祝英台嘀咕了一声,抬头一看,就看到花夭站在营帐前笑着看她,显然是听见了,不由得脸一红。

她想了想,鼓起勇气钻进了营帐,在花夭惊讶的眼神中甩上了帐门,扭扭捏捏地说:

“花,花将军,我有件事想问你…”

北地爱英雄,花夭的脸不吃香,可魏国爱慕武力更甚似长相,她以往在六镇也不知见过多少这样的女郎,面对过多少这样仰慕的目光,一见祝英台这个样子,就大悟对方想问什么。

只是祝英台如今是男儿身,她怕戳破对方女子身份让祝英台会尴尬,所以伸手揉了揉祝英台的脑袋,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来。

“英台,我已经有看上的人了。”

她看着猛地抬起头来的祝英台。

我只是想问问她是不是女人啊!

祝英台茫然地抬起头。

“就是想要追求他,可能没那么容易。”

马文才领着傅歧又回到了校场旁的空地上。

他但凡和人谈论机密之事,从不在密闭的环境,而是选一空旷无人的下风之处,哪个方向来了人都知道。

傅歧一见他这个架势就知道他有重要的事要谈,之前嘻嘻哈哈的表情也为之一收:

“出什么事了?”

现在几人的买卖越做越大,在官场也算是一路顺遂,祝英台之前虽然被临川王看上,但因为她对江无畏有恩,这一年多江无畏都照拂着她。

何况现在临川王被扯进公主刺杀一案吓得闭门不出,萧正德又惹出那种事,更不可能有精力去找祝英台麻烦。

傅歧左想右想,想不出还有什么事让马文才头疼的。

“此事你且保密…”

马文才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花夭想要提前回国去。”

“他要回去?那使团怎么办?白袍骑呢?”

“她是想身败名裂吗?”

“临川王身亡,她放心不下,一是为主报仇,二是六镇可能动乱,她急着回去召集安抚旧部和故交,想请我相助她回国…”马文才叹气,又说:“但六镇动乱,与我国有利,故而我十分犹豫。”

他是重生而来,布置了如此之久,等着的就是一场北方大乱。

在他准备好之前,北方不能乱,北方一乱,南方也要再起刀兵,他那点弱小的势力随时会分崩离析。

可现在他父亲已经带着家人隐居,祝家的船他也给踩了下去,如今他是白袍骑的参军、梁朝的侍郎,又有了足够招募勇士的财帛和实力,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

还要不要再稳定两国的局势,就成了让他犹豫之事。

儿女情长、家仇旧恨,毕竟比不上他的野心。

“你怎么跟我父亲想的事都一样…”傅歧啧了啧舌,“听说朝中现在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对送使臣回去不怎么热衷,也难怪花将军着急。”

北方要乱,说不定他们南方就要顺水摸鱼了,此时签订和议,有些不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是这想法一猜就着,未免有些吃相难看,魏国那些使臣不见得有什么好心情。

“不过我觉得,六镇乱了,未必就对魏国有多大影响。至多制造点小麻烦。”

傅歧的想法也是这时代大多数人的想法。

“无非安抚拉拢一番,得了点甜头,大概就会被镇抚了。”

“所以如今我只是犹豫,花夭此人对六镇的作用可有如此之重我也不清楚,万一她回不回国对怀朔局势都没有太大影响,这个人情我就可以卖了。”

马文才在思考利弊时一贯冷酷无情,“她有把握在胡太后面前得势,而胡太后是魏国实际掌权者。我想要往北打通商路,却没有知根知底的魏国人可用,如果花夭真能在胡太后身边得势,也算是个能用之人。”

“那你找我商量什么?”傅歧很干脆地说,“我都听你的。”

我真要助她回国,全凭我一人不行,我这人从来不愿匆忙行事,得提前打算。”他压低声音,在傅歧耳边地低声说着几句话,又问:“可不可以?”

傅歧愣愣地说:“可以倒是可以,但花将军怕是不愿意吧,毕竟要…”

“她若这样的决心都没有,就不值得我相助。”

马文才淡淡地说,“白袍骑如今不成气候,子云先生学习骑马加管理军务都尚且分身乏力,她抽身走了,我这参军说不得都得顶上,怎么算都是我损失更大。”

“行吧,不是很难。”

傅歧想了想,又说:“这些东西我好齐备,就是路引这些…”

“这些不必你操心。”

马文才笑道。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确定了些细节,才相约着一起回帐篷。

等到了营帐外,恰巧祝英台也跟着花夭一起走出帐篷,祝英台的表情很兴奋,全然没有之前来时忐忑不安的样子。

祝英台打了鸡血的样子倒让马文才吃了一惊。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祝英台向花夭表白被答应了?

难道花夭没有好好和祝英台说清楚,让祝英台误会了什么?

祝英台要知道了花夭是女人,应该会眼泪汪汪哭着出帐篷才对嘛!

马文才用狐疑地表情看看祝英台,又看看花夭,十分担心花夭欺骗了祝英台的感情。

祝英台看到马文才过来,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跑到傅歧面前抬起头:“不是要看账簿吗?走走走,我现在陪你去!”

留下花夭和马文才两人大眼瞪小眼。

“她…这是怎么了?”

马文才指着离开的祝英台,纳闷地问。

“我答应她不能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花夭对马文才拱了手,“我先去操练了,之前请求马兄之事,还望…”

马文才狐疑地点点头,目送着花夭离开。

祝英台来了,傅歧的任务就减轻了很多,牛首山大营里也没有多少账目,要不是之前朱吾良贪腐太过,怕是这些物资也不必从金部发放下去,而是由白袍骑的军曹核对。

马文才说是参军,其实更像是个副官,白袍骑内什么时候他都可以管,也可以不管。打仗时要参略军事,现在也只能在花夭身边听听如何训练骑兵。

陈庆之为人宽和,又是庶人,一直在和士卒们培养感情。他虽是主将,可却不通骑术,和其他士卒一样操练,因身体文弱有时候还垫底,但从不放弃,所以众人对他又敬又是亲切,并无拘束。

倒是马文才因为是士人,一开始又领着北府兵用武力镇压白袍骑旧人,颇有些高高在上之感,白袍骑里众人对他都有些畏惧,寻常士卒也不敢接近他。

他倒是有意想要亲近白袍骑诸人,只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太过深刻,成效也不算明显,他在白袍骑中,怕是人缘连傅歧都比不上,毕竟傅歧一来,总是带着不少物资。

然而要说受爱戴,最受敬重的,却还是花夭。

她骑术好、懂练兵之法,又出身军中,了解军中习气,一如军营便犹如回到了自家地盘,好似如鱼得水。

白袍骑里人人佩服她的人品武功,当兵的都是庶人,也不讲究什么出身。白袍骑里大部分士卒就没和魏国人交过战,更没有边境军民那般对魏人有所敌意,这让花夭的威望日益加重。

莫说马文才,就连陈庆之,恐怕也有所不及。

梁国只想着花夭是魏国人,擅练骑兵,却没想到会带出上千迷弟,就连陈庆之都私下担忧着,会不会这些人跟着花夭北上魏国,最后一去不回,投奔花夭去了。

对于马文才来说,只要花夭还在白袍骑中,他便无法真正立威,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唯有掌握兵权才是根本。

于是乎,看着校场的马文才,突然悟了。

要想在白袍骑立威,就得趁出乱子的时候力挽狂澜。有什么比练兵的将军突然跑了更乱的?!

得把花夭赶紧从这里弄走!

第342章 身体发肤(未完)

在马文才明确的表达了不需要花夭“卖身求生”之后, 花夭也似乎像是想通了什么, 再没有以教导之名私下里做什么小动作。

这让马文才松了口气,学习骑术的进度也加快了不少。

花夭大概是对这支“速成”的军队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她在训练白袍骑的时候,着重训练的是白袍骑的“速度”。

准确点说,是“逃命”的速度。

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丧气,毕竟如今要资源有资源, 要宝马有宝马, 谁不想做一支精锐骑兵?

可当花夭轻轻松松将数人挑与马下后,白袍骑的众人不由得陷入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