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单啊。你跟着我姐挑。她对画对艺术口挺狂热的。我收藏车,她是收藏画。她有两幢房子专门用来放画的。”

李嘉玉:“……”

她想了想问:“你七十岁的时候,是在她的画展旁边开车展吗?”

段伟祺笑:“她不是今年年底就要开了吗?”

“那我到底要不要买画啊,该不该等年底的时候给你姐画展捧场时再买?”

“别啊。我姐的画能值几个钱。还是买正经画家的。”

李嘉玉:“……”

李嘉玉:“那我更不会挑了。”

“都说了你跟着我姐挑。她喜欢哪幅,你就买下来。”

“你姐喜欢的,她自己不买?”

“所以你要眼疾手快,在她还没来得及买之前,你先买下来。你注意她的眼神,她盯着哪幅画两眼发光,你就买。我试过了,万无一失,每幅都挣了不少钱。”

李嘉玉惊奇了:“你姐这么有眼光?”

“不是,是我方法得当。把画放一段时间,然后加个价再卖给她,她虽然气得半死,但她准买。”

李嘉玉:“……”

李嘉玉觉得段伟祺能活这么大真是太幸运了。

李嘉玉陪段珊珊去画展了,但最后她一幅画都没买成。因为段珊珊对哪幅画都没两眼发光,她甚至总有些走神。

李嘉玉也猜到是什么原因。她没问,也没挑这话题。两个人最后还是去了商场,买了衣服和保养品。李嘉玉没让段珊珊出钱,她刷的段伟祺的卡。

于是段珊珊请李嘉玉吃下午茶,又把段伟祺叫出来一起晚饭。她说感谢李嘉玉陪了她一天。

“我就知道你在就一定行。你在旁边的时候,我就能忍住不去刷微博看他消息。今天这一天,完美过去。真的过去了,我好开心。”段珊珊看起来真的挺高兴。

稍晚一起晚饭的时候,她很有精神的跟段伟祺吵了一顿饭的时间。两人从小时候的账一直算到现在。后来段珊珊又把蓝耀阳他们还有段珊珊自己的朋友叫了出来,大家一直玩到深夜。

李嘉玉看着段珊珊的笑容,也替她感到高兴。

人总会犯错,重要的是能认错,能重新开始。

时间很快过去,李嘉玉花了一周很效率的处理新房装修的事,然后周一去创达上班。

创达有三个投资部,李嘉玉被分到了一部。也许是李嘉玉入职的过程走漏了风声,大家对李嘉玉还挺好奇的。几个女职员迅速与李嘉玉建立了友谊,午休时间大家凑一起吃饭、聊天。

有人问李嘉玉为什么创业都成功了还跑来做什么投资经理:“投资分析可不好干,累死。你好好的李总不当,干嘛来这儿做小李啊。”

李嘉玉被同事这话逗得哈哈大笑:“我就喜欢从小李升到李总这个过程。”

其他人也笑,觉得李嘉玉好大的口气。夸下海口但语气让人这么舒服也是本事了。

李嘉玉又说:“就是因为创业过,所以知道创业不容易。手上有钱了,想扎扎实实地做些事情出来。先学习学习,锻炼一下眼光。创达的投资风格我很喜欢,就来求职了。”

“你有多少钱啊?”有人抓到的重点就是不一样,李嘉玉随口一说的话被揪了出来。

李嘉玉大方笑笑:“还挺多的。”

她语气很是俏皮,逗得大家都笑。

有同事拍李嘉玉的肩,赞道:“未来李总你可以的,你这风格我喜欢,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刘会被你噎成便秘脸了。扬眉吐气就靠你了。”

第114章

李嘉玉在创达的工作上手很快。咨询公司和创业的经验让她没什么难度便进入了状态。

创达正如段伟祺说的,牛人很多。余进是个很有想法很有魄力的投资人,眼光独到行事果断。下头各部各组做事也是一样,雷厉风行,激情张扬。气氛紧张,节奏飞快,当然,竞争与压力也是很大的。

李嘉玉所在的投资一部总监叫肖兵,是位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他是余进带进来的人,当初与刘茂竞争失败,刘茂升职,肖兵仍是总监,但肖兵也不介意,安安乐乐继续做事。他是三个部里头脾气最好的总监。

李嘉玉有些明白为什么余进把她安排在一部了。

刘茂是主管投资的副总,按公司管理架构,投资三个部都归他管,二部、三部的总监都是刘茂带起来的人,与刘茂差不多的行事风格,只有一部的肖兵虽是和气,但并不看刘茂脸色行事。

李嘉玉上班的第一周就已经摸清楚了公司的派系圈子,果然哪哪都有斗争。

创达的工作节奏快,讲究效率,考核也严格。肖兵得了余进的嘱咐,要特别照顾一下李嘉玉,原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李嘉玉的工作没什么要求,没料到李嘉玉自己对自己要求挺高,每周的工作报告那叫一个丰富,一点没敷衍。

开会的时候内容多语速快,肖兵担心李嘉玉跟不上会有情绪,想在会上打打圆场控制一下,但李嘉玉在会上主动提问题给建议,毫不怯场、融入飞快。肖兵便觉得自己瞎操心了。

李嘉玉复试那天,余进与段伟祺说改天两家人一起吃饭,虽是客套话,但李嘉玉既是在创达工作了,出于礼数,段伟祺还是特意安排了饭局,叫上了父母,请余进和其夫人一起吃顿饭。

这么巧,那天段延孝、徐春云和段珊珊也在。原来是段珊珊弄了个公益项目,叫“彩色童年”。组织志愿者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教导画画,挑选优秀画作拍卖,贴补这些困难家庭的家用。段珊珊的意图,是不应让贫困限制了孩子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是每个孩子的天赋,能给他们的童年带来快乐,并对拓展眼界、人格养成有重要作用。如果孩子有兴趣,那么他们就去帮助他们启蒙挖掘。

段延孝和徐春云看女儿振作起来有了想做的事,自然高兴。于是带女儿出来吃饭,庆祝庆祝。

段延孝一家与段伟祺他们正好撞见,他们与余进也是熟人,便凑成一桌一起吃饭。段珊珊抓住机会向在座各位推荐自己的项目,请各位大佬资助一把。

余进与段珊珊开玩笑:“要拉投资呀,那必须公事公办了。正好,嘉玉是我们创达的人了,让她跟你对接洽商吧。”

“余总说笑呢。”李嘉玉忙摆手,“我这小兵弄一公益项目,光出不进的,我的业绩考核怎么办?”她转向段珊珊,“作为这桌上最穷的人,我代表我自己,把我在积木的分红全部捐给你。”

“爽快。”段珊珊举杯,与李嘉玉碰了一下。

段伟祺叫道:“哎呦好大方啊,积木的分红那可是我家这个的大部分财产了,剩下就靠余总发点工资,够不够你买面膜呀?”

李嘉玉佯怒瞪他,用胳膊肘撞他一下。

段伟祺又叫:“别家暴啊,不然油钱都不给你出,让你走着上班。”

众人大笑。李嘉玉嘟嘴装生气,段伟祺笑着给她夹菜:“来,多吃点,这样才有力气走远路。”

一桌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段伟祺拉着李嘉玉下舞池跳舞,跳着跳着不知道说了什么,惹得李嘉玉踩他的脚,他哈哈大笑,拉着她继续跳。余进的夫人看着这对璧人,好奇问:“怎么小段总结婚,都没发婚讯呀?”

段珊珊低头吃饭,看着舞池,装没听见。

段延富答道:“他们直接去领的证,婚礼择期再办。”

段延孝插话道:“年轻人毛毛躁躁的,做事着急,也不跟家里商量。这不正好遇到家里一连串的事发生,富昌又接二连三出些小状况,他们这么一弄,婚讯公开就得往后延延了。”

邱丽珍听着不舒服,又不是你儿子你抢什么话。但她也不好再说什么,说多了倒显得心虚了。

余进在一旁看得众人反应,心里有些明白,便用脚碰了碰妻子,示意她别多话,然后他起了个话题,把话岔开了。事后余进跟老婆解释了一句:“李嘉玉的前男友,就是跟段珊珊闹出丑闻的那个。”

这事,还是刘茂上网去查李嘉玉,查出来的。刘茂不明白余进为什么对李嘉玉这样的态度,余进留了个心眼,怕泄露段家的什么事,便只说段伟祺特意打了招呼的。没想到刘茂竟然想起了这事,一查,还真是。段家姐弟与李嘉玉那一对,纠葛还挺精彩。这下子余进更不好说太明白,便没再吱声。

李嘉玉在创达上班感觉还不错,学到不少东西。因为这次工作的心态与从前不一样,她的节奏便没那么紧,不太着急。她从容地吸取着知识,学习同事们的经验,积极的寻找着合适的项目。但手头没有太紧急的工作,她也就不怎么加班。她还得顾着新居装修的事,以及方勤和李铁的婚礼筹备事宜。

方勤与李铁的婚礼要用两个主题,一个是方勤的公主梦,一个是李铁的漫画英雄梦。整个婚礼的设计基调是李铁亲自设计的,他利用周末时间与方勤过来,拿着设计图到婚礼公司开会,然后后期再由李嘉玉帮他们跟进。

李嘉玉就一直忙忙碌碌,一有空便帮他们张罗。自己新居布置都没这么上心。

这天李嘉玉与段伟祺到商场逛,打算给方勤他们挑挑结婚礼物。没想好要买什么,于是一家店一家店随便逛,结婚礼物没买上,自己的东西倒是买了不少,名牌纸袋拎着好几个。

李嘉玉要吃冰淇淋,拉着段伟祺去买。

段伟祺看着前面是表店,便说一会儿去表店看看。

“要给我买表吗?我要贵的,钻石大颗一点,价格高一点,会升值的那种。”李嘉玉故意这么说,刚才正跟段伟祺算账他说不给她钱买面膜那事。

段伟祺“啧”的一声,板脸道:“你说你这女人怎么这么贪财这么虚荣呢?”

“你爱不爱我?”李嘉玉演泼妇,“爱我就给我买。”

“你现在怎么这样,以前多乖巧。”段伟祺一脸恨铁不成钢。

“还要买包包。”

“你以前对物质没这么高的要求。”

“再买几串珠宝。”

“怎么珠宝论串的?羊肉味的吗?”被瞪了,一脸无奈:“行,行,给你买。你这么漂亮,要什么买什么。”

卖冰淇淋的小姑娘全程听着,脸上的表情忍得很辛苦,递冰淇淋过来的时候,忍不住多看了李嘉玉两眼。那眼神,有些太直白了。

李嘉玉好笑地拿上冰淇淋,与段伟祺走开了。边走边说:“刚才那女生,用看拜金女的眼神看我。”

“你不是吗?”段伟祺咬一口她手上的冰淇淋,“幸好我有钱。”

“是,是,就爱你的钱。”

两个人说说笑笑两三口啃干净冰淇淋,把包装纸扔进垃圾桶,擦干净手,走进了手表店。李嘉玉完全没注意到,在旁边的咖啡座上,坐着刘茂。

刘茂的心理活动颇精彩,他是没料到会撞见这一幕。这位李嘉玉真是可以的,真有手段啊,已婚还敢这么玩。

隔天李嘉玉去上班,在公司里遇见了刘茂。刘茂打量了她几眼,李嘉玉不明白他什么意思,坦然回视回去。刘茂只是笑笑,走开了。

李嘉玉耸耸肩,觉得刘茂这人还挺记仇的。她上班这段日子,他还没给过好脸给她看。不过她也无所谓,她又不是来看他脸色上班的。

李嘉玉近期找了几个项目,听了两场创业项目路演,觉得还挺有兴趣的。为免白做工,她大致整理了资料,先跟肖兵请教了一番。肖兵与她仔细讨论,委婉地让她再考虑考虑。

李嘉玉想了想,没想明白,便又去问肖兵。正好余进过来找肖兵交代事情,听到了,便问了问,看了李嘉玉的资料,听取她的意向,笑了笑,道:“嘉玉,你思维严谨,很有逻辑,理论知识和市场敏感度都有,但你有一个问题。”

李嘉玉点点头,认真听。

“你太理想化了。”

李嘉玉不是不太明白。

余进便又道:“我研究过你的项目,母婴室那个,这样的项目,我不会投。第一,这是个必须依靠政府资源才能做起来的项目,变数太大。第二,这是个需要调动太多资源才能撑起来的项目,太费劲。第三,用户基数小,盈利模式不明朗。一看这项目,就是理想型。理想型是这样的,很多人只看到美好,没看到艰难。其实我很惊讶你做起来了,了不起,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有资源。你太顺利了,所以你低估了这里头的难度。”

李嘉玉张了张嘴,想说她做那项目时并不顺利,她们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总结问题,变换办法才最终办到的。

余进摆了摆手,道:“我知道这过程里肯定也遇到不少麻烦,但你没有真正尝过失败的滋味。不是每个人身后都有小段总,不是每家公司有钱就能请到连旭。蓝少替你站台,Blue旗下多少艺人为你转微博,多少明星和大V一起凑热闹生怕落人口实不公益,多少品牌奔着连旭和蓝少的脸去?你简直扯动了最大规模的营销网。这是不可复制的。现在角色变换过来,你得明白,这些项目不是你在做了,投资人不是慈善家,如果你碰到另一个李嘉玉,你不能投她。不能用小段总的思路去做项目。”

他看了看李嘉玉的表情,见她有听进去,在思索,便道:“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钱也是有限的,你要找到最高效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最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想做的正好是可以高效完成的,那当然最好。你好好琢磨一下。”

李嘉玉琢磨了。她拿了资料回家问段伟祺。

她问段伟祺,余进说不能用他的思路去做项目,他是什么思路?

段伟祺笑了笑,搂着她的肩膀,看了看她的资料,道:“我的思路?就是这个李嘉玉呀,像神奇女侠一样,反差萌,武力值爆表,却还带着理想主义者的天真与倔强,我应该保护她,让她继续保有这份特质。”

李嘉玉眨眨眼睛,有些感动。“怎么变神奇女侠了?不是骑士?”

“这么有钱了,总该升级一下。”

李嘉玉笑起来。

“神奇女侠后来融入社会了呢。”

“是啊,但她还是个理想主义者。”

“你是这么想的?”李嘉玉问。

段伟祺点点头:“是啊。”

“所以我不该投神奇女侠?”

“你为什么,不试着带她融入社会?”

李嘉玉眨眨眼睛,然后她笑,捧着段伟祺的脸用力亲他:“我觉得你比余总厉害一百倍。”

第115章

李嘉玉买了一个神奇女侠的手办,摆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她提醒自己,要记得段伟祺的鼓励。

李嘉玉继续积极寻找项目,她这次确实调整了方向,对中短期及远期效益的评估更严苛了些,但她也不再像从前似的随便听听,不合适就走。她会尽可能地多与创业者沟通,无论项目大小,无论是校园创业会还是科技创业展,无论是路演还是网上的创业论坛,她若看到认真与诚意,她就多留心一些。如果对方做得好,她就夸几句,给对方增加信心,如果对方的项目她觉得哪里有明显的不足,她也会给出一些建议。

这样花费了李嘉玉的许多时间,但她觉得非常充实和开心。有人觉得她太年轻,也会问她操作过什么成功案例,会质疑她,不想多聊,她也不介意。但更多的是愿意与她交朋友的。李嘉玉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分享她所知的投资人评估项目的标准,她从这些创业者身上,也学到了很多,获取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创意。各种脑洞与活力,让她特别有干劲。

短短的时间,李嘉玉跑的地方,见过的人,多不胜数。她磨坏了两双鞋,蹭花了三辆车,花费的油钱更是让段伟祺装模作样摇头叹气:“你自己说,你这么能花钱,这么会刮车的,除了我,哪个男人还要你?”

“我的Polo,应该修好了吧?”李嘉玉问他。她觉得自己真的被他带坏了,以前把Polo刮了,她也没这么心疼,现在觉得车子都是珍贵的,要好好疼它们,必须把车擦得锃亮才好意思上路。上面有刮痕,就跟自己没洗脸一样,见不得人。

段伟祺在帮她按摩小腿,听得她问,抬头反问:“送去4S店了吗?”

李嘉玉一愣:“你不是说你处理吗?”

段伟祺道:“我处理了呀,那辆奔驰和奥迪我让人送走了。”

李嘉玉:“……”

李嘉玉认真问:“你这是歧视我的Polo吗?”

“哪能啊。”段伟祺正经脸,“我就是歧视我的布加迪也不能看不起老婆的Polo,明天就帮你送去修。”

李嘉玉很怀疑他的诚意。

段伟祺又道:“对了,你的Polo停哪里来着,楼下车库大半都是Polo样的车。”

李嘉玉举手要拍他,段伟祺笑着滚到一边,去找他的电话,叫人过来拿车子。安排完了,他问她:“明天打算开哪辆?”

“你便宜一点的车还有哪辆?”

段伟祺认真想。

李嘉玉觉得没法指望他,道:“算了,明天不出远门,我打车。”

段伟祺:“三辆车都不够你轮的,你还是检讨一下自己车技吧。”

李嘉玉扭头:“我不。主要还是你送修太慢,我才轮不开的。”

“对,对,都是我的错。”

“要不多买两辆Polo备用?”

“滚蛋。丢不起那人。”

李嘉玉经过认真研究和与肖兵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早教项目的案子。她与那家企业创始人经过数次沟通,谈得非常好。创业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妈妈,叫谢妍。她在国外读的是儿童教育,后打算回国创业,开办一家幼儿园。开办幼儿园的手续繁琐,比她预计花费的时间长很多。手续还没办下来,这时候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怀孕后便干脆将幼儿园的事暂时放下,锻炼、休息,一边为生宝宝做准备,一边重新思考创业方向。怀孕期间,她接触了许多新晋宝妈宝爸,发现国内的早教市场混乱,费用奇高,鱼目混杂,许多爸爸妈妈对早教的认识也有误区。于是她灵感一现,打算创办一个线上早教APP,将她在国外学习到的早教知识在国内推广。

谢妍从怀孕期间就开始写策划案,张罗资源。现在她的宝宝已经一岁半,她的早教APP也已经上线运营了半年,有一批稳定的用户。她前期拿到了天使投资,现在需要继续融资,以向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扩大营销,稳定运营拓展收入。

谢妍创办线上早教APP的想法一是现在全都用智能手机,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工具,也是必须占领的产品平台。二是线上课程产品成本低,推广面大,一般家庭也能承受这个费用,能更好的普及。三是线上课程是让爸爸妈妈学会如何早教,然后自己与孩子互动,自己为孩子早教,早教的过程就是与孩子玩的过程。这样能增加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提高亲子关系。

李嘉玉很喜欢这个项目,也赞同谢妍的理念。她看了谢妍的商业计划书,详实清楚,对市场分析和远景预期都挺实在。李嘉玉与谢妍沟通几次,问得非常详细,谢妍回答得也很明晰,没什么含糊糊涂的地方,看得出来她确实是思考得挺周全。他们的课件拍得很不错,内容也有趣。

李嘉玉觉得这项目管理团队还好,弱点在营销,技术层面也弱些。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李嘉玉做了方案往上报,肖兵这边很快通过,但在刘茂这边被卡住了。

有另一位同事的案子跟李嘉玉的撞车了,他那也是早教项目,对方是一个新兴的教育品牌,早教是他们新业务。他们主营的是线下的早教班,有实体教室,目前已在十个主要城市开设了二十一家课堂。线上主要是一些小知识和用户约课、课后服务的内容。这项目招投的体量是李嘉玉这个项目的四倍,当然预期的益利也比李嘉玉这个要大得多。

公司最终选择了同事的项目。李嘉玉觉得很遗憾。

不过谢妍那边也不发愁,她的项目很快也找到了别的资本注入。她与李嘉玉投缘,对李嘉玉给予她的帮助非常感谢。

这事很快就过去了。李嘉玉原也没多想,但后来有位男同事告诉她,她的那个早教项目其实很不错,完全符合过审的标准,他看过另一个同事的方案,严格说起来,并不比李嘉玉的好。体量大,回报率却没那么高。其实按鼓励新人的惯例,应该选李嘉玉这个项目才对,他们几个私下还讨论,大概是老刘想给李嘉玉一个下马威。

李嘉玉这么一听就不太舒服了。她打听了一下,还真是。通常新人报的项目,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公司怎么都会给过一个。做得越多,标准当然会越高。李嘉玉那个项目案子很成熟,挺全面的。但正好就这么巧撞了车,也是倒霉。

不管最后毙了她的项目是什么原因,反正明面上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肖兵还鼓励了她,说她方向把握对了,继续努力。后来余进来找她,说听说了这事,同一个行业同业务公司确实不能同时投两家,但他看过方案,李嘉玉这个是移动互联网业务,跟传统线下培训服务还是有差别,让李嘉玉重新再报一下。

李嘉玉摇头,说那项目已经找到别的投资了。余进听罢也不多说,只道那再看看别的。这次方案做得特别好,很全面仔细,分析的路子也对,数据详实,以后就按这个标准来。

李嘉玉应了,心里颇郁闷。

这事她与段伟祺提起,段伟祺抚抚她脑袋:“你长这么漂亮,遇到点挫折也是正常的。”

李嘉玉把他揍了。

事情过去不久,李嘉玉去听了一场路演,这是一个大学生团队,叫“喜巧家居”,做的是积木式家居解决方案,通过折叠、摆放等便能变化出不同家具,专门针对租房、小户型、学生宿舍等生活家居的使用需求。设计很漂亮,实用性也强,已经有三个产品系列,目前在线上做销售,生意还不错。他们想融资建立自己的生产线,并在各城市的大学城附近开设门店。

李嘉玉想起当初自己与苏文远一起创办远光时的情形,当初他们还没这个路演的条件,创业的环境也没现在这么好。李嘉玉对这个团队顿生好感,与他们聊了聊。因为有着同样的创业经历,所以聊得很投机。李嘉玉介绍了当初自己大学创业时遇到的问题,也从现在的市场环境给予这个团队一些建议。

“喜巧”明显要比谢妍的项目稚嫩,李嘉玉谈了半个小时便发现不少问题,她耐心地给他们分析,鼓励他们改进。大家换过了名片,约好保持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