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聊,各忙各的去。

酒会中被人拽到一起,相互介绍。两人忍住笑,装作是第一次认识,煞有介事地相互递名片,口中说着久仰啊久仰。

原来你是大名鼎鼎的……

原来你是赫赫有名……

言中有意戏谑,像知悉了对方秘密似的窃笑。晚宴结束,以行照例送缦华回家。两人在车上忍不住相视大笑,异口同声说,真丢人!

是这样正式开始的。

2

他们都是成人,分明确定感情的指向。遇见那个人,就能分辨出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没有多余的客套,欲擒故纵,欲拒还迎的折转。耳闻目睹过太多男女之间的把戏,他们之间不需要那种试探,自然而然的交往。

两人不常在一起,一个月见一两面。这频率契合缦华心意。太快或太慢的进展都会耗损感情。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额度的,衣食福禄,寿命……感情尤其是。

渐渐深入对方的生活和工作,自有法度规则。多数时候见面是因以行有客来,需要应酬招待。缦华陪他出席这样的场合,言谈举止,身份,都为他增色。在人前两人从不会打情骂俏,流露亲密仪态。平日里短信电话亦不会亲昵暧昧惹人怀疑。

以行对缦华亦深有益助。他令她见识更广博,交际到更多有实用价值的人。有以行做她的后盾,对她的事业发展不无裨益。有些人,在私交的场合认识,熟稔。有了这层铺垫,到谈公事时就方便许多。缦华亦有分寸敏慧,以行引荐她认识的人,她都将关系维系得恰到好处。

饮食男女,一段如此相得益彰的关系,相互之间有价值体现,是令人欣悦的天时地利人和。除却婚姻。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第一次正式去缦华住处,路上,以行对缦华说,我已经结婚。

缦华说,你放心。我有分寸。我不想结婚,不会成为你的困扰。

缦华的镇定让以行意外,隐隐有失落,但也只是一瞬的事。以行伸过手来,握住她的手说,我对你明说是不想骗你。我对你不是感情游戏。我爱你。也许你会不信,你让我后悔结婚太早……

缦华静静截断他的表白,以行,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能在对的时候遇上对的人。所以不应失望。日后发生波折,内心矛盾,再做选择也是自然。坦白说,我对感情没有激烈的信心,因此也不会妄加猜测,徒惹不安。对待感情,我更像是一个守株待兔的人。我只是相信,你是我要的人,所以我们遇上了在一起,相信你也一样。该发生的事就让它发生。至于将来怎样,由不得你我承诺,做主。

这不是情人之间应有的甜言蜜语,相互欺哄。指天为誓说着山长水远,两不相负。她无疑欠缺制造暧昧的能力,直白尖刻得令人扫兴。

那一夜,是缦华两年来第一次做爱。触碰到以行温热的身体,她竟紧张得瑟瑟发抖。以行的身体全然契合她的需要和想象,太逼真,反而像幻觉。是第一次如此酣畅尽兴。不论是精神还是情欲,与这个男人缠斗,势均力敌,才是她要的感觉。

在以行,虽然对此早有期许,但还是惊喜。男欢女爱,他不是生手,但如此心魂交契,还是第一次。

那一夜睡得深沉。缦华是习惯独眠的人,习惯背人而眠。但他在身边,她睡梦中觉得冷,竟不由自主地返身抱住以行,缩在他怀里。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兀自抓着人不放,以行含笑看着她,尚未说什么,她自己先满脸通红,跳下床去。

3

大学毕业时,Sam有意去英国深造,学习电影。他希望长生能够与他同行。但长生的决定令他大失所望,

长生说,Sam,我的家人需要我。

时值圣诞夜,维港半城烟花,在Sam眼里却只见凋零,未见绽放。

举杯相对黯然。Sam也知长生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容不得他置喙。最无力的是,他能以何种身份要求长生呢?

长生是他命中至为华美的幻象,一往情深寄托。一朝破碎,他不知如何自处。然而,拖延至今,这是最后挽留的机会。他不得不做尝试,即使击破这镜花水月。

Sam说,长生,我很想和你在一起……

窗外,是大片烟花,片刻璀璨之后,化作流烟滑坠,留下让人伤怀的痕迹。周遭是喧嚣人语,犹如当年相遇一样,他的表白令周围骤然静下来。

角落里的两个人默默对视,久久无言,射灯在彼此脸上投下晦暗不明的光影。这句话落入心坎,长生并不意外,这些年来,他目睹Sam交友的迹象,与之相处的细节,早已告知他,Sam未曾出口的心意。

有一种真相,似雾隐千山,他一直试图回避掩盖。他对Sam的感情,同样深重,而今却要舍弃。舍弃他,犹如舍弃真实的自己,脆弱天真的自己。卑劣的是,他只能给出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

Sam俊逸非凡的脸,在他眼中呈现破碎的美感。

言语道破,内心眷恋。他们一直坐到饭店打烊,服务生过来提醒他们买单。Sam说,长生,我先走了。

Sam起身,从他身旁经过。长生拉住他,Sam顺势回身拥抱他。

Sam,对不住。长生说,声音艰涩到陌生。

Sam的身影汇入熙攘人流,倏忽不见。未静的午夜,长生站在街头茫然四顾,街道上人潮汹涌,举目望去,人都变成鬼影幢幢。霓虹闪烁接引亡灵,灯红酒绿的街头,像一个巨大的坟穴,吞噬着一切悲欢离合。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4

长生回到北京,正式加入承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尹莲想让长生从行政管理做起。因长生并无从商的经历,这本是无心又最合适的安排,但谢江南并不欢迎长生的到来,心下耿耿。

谢江南只信自己,要力争上游,想掌控一切。结婚以来,他逐步得到自己想要的,财富、名望,却还欠缺权势。私下里,必须借重尹莲。蛰伏在尹家权势的阴影之下,是他不愿,亦是不甘。

尹莲是聪明不过的女人,生性恬淡,懂得分寸,从不在琐事上与谢江南一争长短。人前人后都极力顾全他的颜面。他们结婚多年,争执甚少。几次尹莲坚持己见,都是因为长生。她言之在理,谢江南亦无从辩驳。但他由此不可避免地与尹莲生出隔阂。

尹莲对长生的护持与生俱来,即使谢惜言出生亦不能分薄。谢江南为之不解,为何她会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付诸如此持久鲜明的感情,而长生对尹莲的感情,他看在眼底,亦是不快已久。他数次试探,都铩羽而归。

看着长生长成,如同在自己的领地看着一个危险的对手茁壮成长。他不能趁其羽翼未丰时将其剿灭,却要故作大度为其提供机会。

而今长生学成归来,他知道长生暂时不可能危及他的地位,但他不能放下隔阂和戒备。

尹莲本想让长生自己选择管理人事,或是市场开拓,这两处均是谢江南不欲让人染指的。谢江南明确地提出反对意见。

尹莲心平气和地问,那依你的意思,让长生管什么呢?他总得做点什么,不然白上了这些年的学,爸爸也不答应的。

提到尹守国,谢江南心里一紧。

依着谢江南的设计,是早早将长生困在体制内,让他日渐平庸,无所作为。偏偏尹莲安排他加入承天。

他不知别人如何看待长生,亦不知长生如何看待自己。谢江南看着长生,总觉得那是一个异常熟悉又陌生的自己,野心勃勃,暗中与他势均力敌。如若长生是他亲生,两人如此相像,他没有理由不感到欣慰,偏偏长生是与他半点血缘关系都无的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理所当然地分享着他奋斗得来的一切。

那么将来呢?难道他辛苦得来的一切要理所当然交接到他手中?

他恨在不能直言,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少年的戒备和敌意,平白落了小气。何况还有尹守国。尹守国的权势和威望令他不能不心存忌惮。尹守国对长生的关爱比尹莲更甚。早在长生大学期间,尹守国就托香港的故旧代为照顾,并安排他到进入国际知名公司实习,丰富经验。尹守国栽培长生,让他从商的意图明显。

谢江南想了想,让长生管储运吧!

尹莲险些被他的提议噎到,与其说储运是冷门,不如说仓储物流是公司的硬伤。其间存在的问题,相当棘手,一度谢江南亲自挂帅上阵都未能解决,只能暂时搁置。承天科技代理HP、IBM等数种国外计算机品牌,处于行业领头地位,业务量逐年扩大,与其增速严重不相对等的是仓储、物流管理水平的滞后。

和当时国内绝大多数企业一样,仓储物流不被重视,管理处于原始状态,责权模糊,基本无规章制度可言,经常发生野蛮装卸,产品损耗,甚至丢失的情况,公司每年为此白白损失数十万元。客户投诉也主要来自这块,买了机器后发现由于装卸野蛮,里面的零件已经有所损坏。

谢江南将这一块重灾区交给长生,尹莲盯着他看了半天,心里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为什么这样处心积虑防着长生?再一转念,暗责自己想多了,他们是夫妻,她不该这样疑他,勉强笑道,这样的安排……你真是用心良苦。从低做起,也好。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谢江南见她言下仍是隐隐不快,知道必要让她放下疑虑,当下不紧不慢地补充道,你也知道,储运是我们公司的弱项,与香港和国外相比,内地的物流和储运刚刚起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长生从香港回来,比别人更了解这些先进情况,而且,从基层做起才可能有较快的进步。我总不能因他是家里的孩子,就空降个职位给他,没有资历,坐上那个位置,也难以服众。他做出成绩来,我让他再管其他事,也就顺理成章。

听起来合情合理,尹莲便不再反对。两人一起征询长生意见。

长生虽然不如尹莲深知内情,亦隐约猜到谢江南的安排,绝不会像他说的理由那样冠冕堂皇,但这确实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对他而言,只要能帮到尹莲,为尹家尽心尽力,在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并不重要。存了这个心,当下也就坦然了。

没问题,就让我来管物流和储运吧。长生不卑不亢地应道。

他的态度让谢江南和尹莲喜出望外。谢江南高兴的是长生不知深浅,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反正谢江南抱定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若长生做得不好,他则更有理由阻碍他进入核心层。尹莲则欣喜长生的表态正符合她希望看到的勇气和担当,以及顾全大局的品性。

5

该为长生争取的,尹莲不会放弃。当着谢江南的面,尹莲说,江南,这样吧,让长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管理储运和物流,不过,作为管理层,他应该开始介入公司的主体业务,熟悉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你觉得呢?

尹莲态度温和,意思明确,无论如何,长生作为家庭的一员,肯定要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中去。谢江南心知再反对也是于事无补,与尹莲闹得不快,徒然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当下一笑道,当然,如果长生有好的想法和意见,能令公司发展壮大,我高兴还来不及。

一直以来,谢江南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对外是一言九鼎。尹莲虽只是挂名董事,甚少抛头露面,但她的决策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司业务是靠尹家的背景才得以迅速发展,公司刚成立时的启动资金,也几乎全部是靠尹莲筹集的。

尹莲主管财务,她的意见谢江南不能不听。

真正进入到管理中去,长生才知道现状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困难重重。且不论储运管理情况之混乱,单只储运部管理人员之稀少,管理理念之落后就令人头大。

装运工人只负责干活,将货品从A运到B。人员流动性大,没有成熟的管理理念加以指导、约束、训练、明确权责利,指望这些散兵游勇是不现实的。仓库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一旦发生损耗、丢失,追究起来相互推诿,这些人往往是公司中高层的亲戚朋友,本是想来吃一碗安乐茶饭,人浮于事,基本上将仓储管理认知为看大门。

对于长生的到来,他们不以为然。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单是谢江南,公司里其他人也都等着看长生怎么做。

空降的长生没有急于显示自己的权威,发号施令。他虽然性格清冷,却善于与人相处,稍稍用心便让人如沐春风。

经过仔细观察后,长生发现这与自己在香港所看到的仓储物流业存在巨大差距。要改革起来必然牵涉到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并非一句话的事。他有心变革,一要顾及公司的现状,计划举措不能不切实际;二要处理好内部的利益关系,不能一意孤行,事未成,先树敌。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长生提出了改革物流的想法,主张按国际标准重建仓库与物流,购进先进的仓储设备,聘用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仓储人员,制定规范的仓储管理条例。现有的人员如果上进肯干,自然不必辞退,甚至可以委以重任。但一定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心,更新管理理念。

谢江南这么多年纵横商界,所凭恃不止是运气。他是成熟的商人,知道权衡利弊,做出正确判断,知道何时该计较,何时该顾全大局,既然现在长生有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他亦欣然采纳。

谢江南的首肯和全力支持,亦出乎长生的意料。他原想着多少要费一番唇舌,毕竟公司一举砸下近百万元,不是小数目,收益却不在眼前。现在看来谢江南确实是有魄力和远见的人。他不禁对他有所改观,更加竭尽心力去完成这个项目。

经过一番努力,承天率先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仓储系统,招收了一批有一定学历的物流管理人员,定期从香港聘请专家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在当年实属大手笔。这一套管理理念贯彻下来,承天的仓储物流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大大领先于同业。

卓有成效的,原本消极怠工的人员亦有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产品损耗、丢失现象得到控制。服务跟上后,客户满意度回升,回头客源源不绝。不仅如此,现代化的仓储还成了承天对外宣传的窗口。谢江南带一些新客户来考察,客户一看到仓库就下定了与承天合作的决心,无形中为承天的业务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谢江南是那时起,意识到打造品牌的效应,他索性将打造企业形象的事交给长生。

那是最好的年代,长生初投商界,心无畏惧,亦无倦怠。小试牛刀,即崭露头角。最高兴的是尹莲,目睹长生出手不凡,与谢江南首次合作即大获成功,企业蒸蒸日上。她的成就感更甚于当初创业。

那是最好的时光,尹长生积极进取,谢惜言慢慢长大。尹莲和谢江南依然恩爱互酬。生活在激情之内,安稳无忧。

拾肆

1

回到拉萨,长生带上缦华去哲蚌寺探望桑吉,这是非常合缦华心意的,历史上仓央嘉措曾在这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往事,思来令人心怀激荡。

那是一七○六年春末,仓央嘉措离开布达拉宫,被解往京师。他临去的那一天,闻讯而来的藏民自发地赶来送行。

回望身后万般不舍的乡人,他何尝不是万般不舍呢?他曾不止一次想过逃离这里,在他年轻激越的时候。然而,等到不得不离开时,二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再一次被迫离家的孩子,才真切感觉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热爱,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会不会,太迟?

是第一次,在布达拉宫的钟声,哲蚌寺的梵唱中,在送行的人们喁喁的祈祷和脚步声中,在远山河谷穿梭不息的风雪声中,他听到了灵魂深处不曾动摇的声音。

那信仰的声音,一直存在,却是第一次如此坚定,清晰,震痛他的胸膛。

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他,仓央嘉措,不仅仅属于自己,属于爱情和自由,他根本就属于这里的天地万物。

他注定与这些淳朴、良善、大气的乡人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是他们赋予他的包容和热爱,令他有了心胸和翅膀。

会回来的!这一世未尽之责,且容我,乘愿再来!

因缘早定,不负前缘。在他留下的诗作里,他早留下“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的伏笔和谶语。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如天空翱翔的苍鹰,盘旋回望,振翅高飞。仓央嘉措将生命中最神圣壮烈的一幕,留在了雪域,留给了哲蚌寺。

缦华随长生走在山道上,仰望着近在咫尺的哲蚌寺,耀金映垩。这山道逶迤,入眼还是三百年的远山近树吗?似耶非耶?浩瀚的虚空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即使这壮阔天地,沧海桑田之后,不知会成何模样?

长生没入她的眼底,犹如三百年前的回眸,她是置身人潮的人。不同的是,这次她不再身不由己,这次她能紧步跟上。这是比爱还不由自主的情绪,不论他到哪里,她都不要与之分离。

凝眸的瞬间,浩大的爱意击中了苏缦华。有一些话,几乎要脱口而出。但她按捺住了,在心里顶礼,长生,我寻见你,遇上你,才了解,在世事的沧桑之中,在岁月烟尘背后,仍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以命相待,值得毫不犹豫地相信。一如你遇上尹莲,而我遇见了以行。

2

二十七岁那年,苏缦华在国外出差,接到老家的电话,说母亲病重住院,诊断结果已经出来,是乳腺癌,末期,已经扩散。开刀化疗都已无用,只等她回来,要尽快,迟了怕见不到最后一面。

接完电话,缦华愣在那里,短时间内脑子一片空白。心里却奇怪地如释重负。交接完公事,坐了二十多个小时返回北京。来不及倒时差,第二天一早就要飞回老家。航班凌晨抵达北京,以行去机场接她,见她脸色苍白。拥抱时拍着她的背问,缦华,你撑得住吗?

停车场的风令她浑身发冷,一阵战栗。以行见状搂紧她说,别怕。还有我呢!

缦华点点头,倦累地连话也不想多说。上车后即昏沉睡去。

以行原本计划第二天一早送缦华去机场,现在改变主意,陪她一起回去。

缦华赶到医院。母亲浑身插满仪器导管,头发稀疏凌乱面色蜡黄,消瘦浮肿,时时陷入昏迷。清醒时见到她守在床前,笑说,我以为你不会回来。

一句话使缦华自愧,苦楚无言。原来这么多年,母女之间的隔阂、疏离,母亲同样深明于心,备受折磨。只是她们都执拧,不到最后关头,不肯道破。

空气中混含着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水的刺鼻味道,让人心生荒凉,看得见死亡的阴影徘徊。母亲一生讲究,单独住一个病房。房中没有其他人。病床上的母亲看起来如此孱弱瘦小,深陷在棉被中,几乎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缦华坐在床边,母亲看着她,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我后悔没有给你安稳的成长环境。我和你父亲之间的矛盾,让你一直不能安稳快活。

面对母亲的忏悔。缦华咬紧嘴唇。没说两句,母亲又疼痛起来。缦华慌张地要去叫医生。母亲忍着痛,叫住她,不要去,我习惯了。趁现在还有气力,我们好好说几句话,迟了就来不及了。

她强迫自己坐下,忍着泪,拼命点头。

不管你信不信,我一生最爱是你父亲……所以,我明明知道他爱的不是我,还是要跟他在一起。我以为,少年夫妻老来伴,只要他在我身边,时间久了,他对我还是会有感情。我错了。别人也许会变,但你父亲不会。到现在,我最恨的,不是他,是我自己。是我执意不肯放我们一条生路。

眼见母亲情绪波动,痛楚难忍,缦华劝她休息。

母亲坚持要说下去,感情的事勉强不来。这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感悟。

这是第一次,见母亲用这样诚恳平淡的语气和她说话。缦华心中惨伤,她与母亲自来关系疏远,犹如楚河汉界,此时方知这些年来母亲也是暗中在改变的,至少不给她添任何麻烦。譬如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再过问她的感情和工作,见到以行,亦不过问他们的关系。以她母亲的性格,能做到不干涉,已是极大的忍耐包容。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她从不知父母的恩怨,只道他们性格不合,是此时自母亲口中,才得知过往。那一段遥远又近在咫尺的往事,母亲淡淡说来,听在她耳中却似平地惊雷一般。

父亲年轻时在西藏当兵。他在那时便心有所属,爱上一个藏族的女孩。那注定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父亲转业回来之后,便在家庭的安排下和母亲相识,交往。

母亲对父亲自是一见钟情,一心一意要嫁给他,不介意他心有所恋,心想远隔万里,身份有别,两人也不可能再续前缘。

正当母亲满心欢喜要嫁给父亲时,却得知父亲喜欢的是镇上的一个女人,父亲想娶那女人的意愿,要比对母亲强烈得多。与母亲相亲,不过是他避免被家人啰唆的小小妥协。新仇旧恨,母亲便不能再忍。前事不计,她不信还会败给第二个从各种方面来看,条件都不如她的女人。

母亲不吵不闹,装作毫不在意,暗自分析筹谋。那个女孩天真纯美,在小城的食品店做售货员。每天抛头露面,天真无邪,身边亦有为数不少的追求者,当然,苏谕哲是其中最出色,亦是与她两情相悦者。只是苏家嫌弃她的农村户口,并且她的家庭又是在这城市毫无根基的人。

母亲找到了两个街上的混混,给了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到处散布和那女人有染的消息。

这事闹得街面上不少人知道。苏家坚决不同意那女孩和父亲的关系多少亦是受了流言的影响,觉得她行为不检。

那女孩意外遭此不幸,名誉尽毁,精神受了刺激。几番折转,父亲最终留在母亲身边,与她结婚。但父亲始终念念不忘过往,母亲时时出言讥讽,两人之间的裂痕随着生活日久,越来越深……

母亲将尘封往事揭开,缓缓道来,缦华听得悚然心惊。虽然母亲性格强势偏激,但做出这种的事情,仍是出乎她意料。她知此时此刻,母亲绝不会虚构故事来骗她。只可惜,她一生耗尽心机,最终也未能谋得幸福。

缦华见她说完这长长的一番话,已有虚脱之态,忙说,妈,你快歇一歇。这些事以后慢慢跟我说也不迟,我会陪着你。

母亲眼中光芒一闪,随即闭上眼,只是摇头。眼角深深泪印,却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看着憔悴支离的母亲,缦华心中百感交集,想着那旧事凛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眼下只得斟酌语气,安慰她道,过去的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你也不用想太多……

母亲别过脸去,再不肯说一句话,只是胸口起伏,显见得情绪尚未平静。

缦华眼眶一热,也许她和母亲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她不执著,而在于,她面对执著,会舍得放手,转身就走。即使这洒脱是假装,她也会这么做。这是父母一生的纠葛,给予她的最大参悟。

数日之后,母亲死去。缦华让以行先回北京。待她处理完母亲的身后事,自行回去。

母亲在当地薄有家资,声名。丧事却在缦华的坚持下一切从简。她将母亲的家产分赠给亲属,捐赠给慈善机构,只为让母亲无牵无挂,去得安心。至于她自己,早已经济独立,衣食无忧,更不需这些遗产傍身。母亲故去,她亦不会再回到这里。

她不曾多想这样做是否有功德。她仍随身诵读《金刚经》,记得经中有云:“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家财散尽,苏缦华的举动在当地引起波澜不小。她知母亲不会介意如此安排。母亲一生最想得到的早已落空,如今这些身外物,如雾如露,任凭处置。

第四章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1…

她去信告知父亲,母亲去世的消息。

3

缦华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回到北京。时隔不久圈内就开始有人传她和以行的关系。原来是以行陪她回家好几天,他们的事终于被他妻子察觉。

以行的妻子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处理这种事排兵布阵,步骤清晰。先不动声色调查了缦华的底细,接着利用手中资源在她的工作圈内大造舆论,誓要搞臭她的名声。再来是影响到缦华的工作,有些眼看谈好的合作,临门一脚时功败垂成。直接造成了集团领导对此事的关注。

缦华看着情况不对,先请假暂避风头,将手上的事务交给同事处理。一面约了以行,问他什么情况,打算怎么处理?

两人约在国贸晚餐,以行打趣道,嘿!咱俩这算不算顶风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