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次啊!”宋华坤恍然顿悟,不过既然提起了当初的事情,他就有些话要说了。“我都说了,那是太子选妃,咱们就不要去凑热闹了。你非要说这次进宫,等出来,就能给咱们懿儿挑个媳妇回来。这都过去一年了吧,媳妇在哪里?看中的,还不是让人家给先抢了?就说了,看了也是白看!”

他这么一说,温如韬和温玉都分外尴尬,不知道这位大老爷是真不知道宋懿行与温玉那档子事情,还是假不知道。若是真不知道,那也未免太搞笑了。宋懿行可是来温家提过亲的,他这当爹的居然不知道?若是装的,那就其心可诛了。

温玉的目光斜过去瞥了宋懿行一眼,宋懿行接到目光后,便悻悻地开口说道:“爹,媳妇容易找,妹妹可不是年年都能有,您就别计较了,还是来谈正经事吧。”

宋夫人将小儿女的眼神来往看在眼中,不由微扬唇角,轻笑道:“是啊,老爷,瞧您都扯到哪里去了?”

宋华坤这才想起今天的正事,回眸看向温如韬,一本正经地说道:“温大人,你这如花似玉的女儿,真的愿意分我们家一半?”

“说的什么话呢?”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宋夫人打断。被自己妻子瞪了一眼之后,宋华坤也知情识趣地闭嘴,将话语权交到了宋夫人手里。宋夫人看看略有些拘谨的温如韬父女两个,露出亲切的笑容,柔声说道:“让温大人和小姐见笑了,我家老爷也是开心过头了。”

“我与老爷成婚多年,膝下却只有懿行一个儿子。儿子主意大,老不听话,女儿才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这些年,我们夫妻俩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再有一个女儿,只可惜我们上辈子未积满善福,始终未能如愿。温大人愿意让小姐认了我们做义父义母,我们自是求之不得的。”

“昨天懿儿与我说的时候,我几乎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情。不过,我虽是个妇道人家,却也知道来而不往,是为非礼。不能让温大人凭空少了半个女儿,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想让我们行儿也认温大人为义父,不知道温大人意下如何?”

“这……”温如韬为难地说道。“本来宋大人和夫人一番好意,我却之不恭。只是令郎有爵位在身,我又如何敢僭越位份,自居长辈?”

“诶,温大人言重了。”宋华坤说道。“这件事情上,我们只谈家事,不论国事。你的女儿认了我们为义父义母,我的儿子,自然也该认你为义父,不然你不是吃亏了么?”

宋夫人从旁说道:“若是温大人还有顾虑,我们就先上报朝廷。若是皇上首肯了,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若是皇上有意见,那就作罢。温大人觉得,这样可好?”

宋夫人句句客气在礼,温如韬也无法推辞。事情拟定之后,宋夫人说先行个简单的认亲礼,等皇帝敲定之后,再来个正式的认亲之礼。

温玉到宋华坤和宋夫人面前磕头见过礼,收到了各自送出的礼物。然后转去宋懿行面前,去拜见这位新上任的兄长。

“玉儿妹妹。”他倒是改口改得很快,上前扶起盈盈下拜的温玉,从怀中取出一只玉镯,递与温玉,说道。“我也不知道妹妹喜欢什么,临时匆匆准备的,妹妹若是不喜,也不要见怪。今后你我兄妹相依,若寻得什么好东西,必会将最好的那份留给妹妹。”

“多谢兄长。”温玉微微欠身施了一礼,伸手去接那镯子的时候,宋懿行却将手往后撤了撤。随即另一手抬了抬,隔着衣衫握在她的腕上,亲自替她将镯子套上了才算。温玉抬眼看了看他,见他正含笑地凝视着她。那表情,实在不像是一个当哥哥的给做妹妹的送礼物,倒像是给情人送定情信物一般。温玉忽然有种不妙的预感,腕上的手镯也灼热了起来,感觉自己似乎一脚踏入了一个准备好的陷阱里。

“玉儿。”

听到宋夫人的唤声,温玉转身过去,唤道:“义母。”宋夫人牵过温玉的手,将她拉到身边,再次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当初我在金殿上,第一眼看到玉儿的时候,就心生喜欢。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我家女儿,真是……我真要睡觉都会被笑醒了。”宋夫人说着,回头对宋华坤说道。“你们爷仨在这里聊,我带着玉儿到里边走走。”

宋华坤正与温如韬聊得高兴,“哈哈”一笑,扬手说道:“去吧,我们也正要商量要紧的事情!”

宋夫人扶了扶额,似乎对于自家老爷的口没遮拦很是无奈,说了句:“我已经吩咐人准备了晚宴,你们但管聊,到时候,我会让丫环过来唤你们的。”

“知道了,娘。”宋懿行应了声,然后别有深意地看着温玉说道。“妹妹,你好好陪陪母亲。”

“嗯。”

宋夫人带着温玉去了后花园,携着她的手,沿着花径徐徐地走,一边闲聊一般地与她说起了盛阳侯府现在的情况。或许是因为潘夫人的原因,加上她是宋懿行的母亲,温玉对于这位宋夫人也是怀了些戒备之心的。没想到,宋夫人对她却很是亲切,不像怀有什么恶意,反而像是真的非常高兴多了一个女儿似的。

从宋夫人话里,温玉了解到,宋夫人并非出自官宦人家,而是商户人家的女儿。与宋华坤认识,是源于一次他到她父亲的店里买古玩。虽然她没有明言,为什么她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儿能够嫁给侯府公子做正妻,但温玉差不多可以推测知道,她估计是设计了宋华坤。

温玉曾经不止一次的听说过,盛阳侯老爷之所以卧病多年也没有传爵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两个儿子都不成器。长房的宋华乾,温玉便不提了。二房的宋华坤,今天一见,觉得有些憨憨的,而且说话也非常直来直去,看着像是没什么心眼的人。而宋夫人就不一样了。当年宋华坤又正值年轻气盛,涉世未深,宋夫人既然能生出宋懿行这样的儿子,想要设计宋华坤,无疑就是手到擒来的小事一桩。

但尽管如此,宋华坤还是有三个姨太太,而且都是在宋夫人进门之后纳的。这让温玉心底泛起了对宋夫人的丝丝同情,暗叹果然就算宋夫人有再高的手段,也无法阻止这些名门贵胄的纳妾之心么?

两人相携步入花园中的亭子,便有丫环捧着瓜果上来。等她们退下之后,宋夫人信手剥着一只甘橘,一边与温玉说起宋懿行的事情来。温玉本想帮她服其劳,却被她笑盈盈地塞进了另一只橘子。

“你与懿儿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但是你义父是糊糊涂涂的。主要是懿儿一会儿与这家的小姐,一会儿又与那家的小姐,把他给搞糊涂了,后来他也懒得管了。加上懿儿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便由着他去了。不过,那些都是往事了,你就搁在肚子里,让它烂掉吧。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第138章 经营

在宋家用过晚膳,父女俩告辞回家。临别之前,宋夫人亲热地拉着温玉的手,嘱咐她一定要经常过来走动,还让宋懿行亲自送他们回府。

到家后,温如韬请宋懿行进屋坐会喝杯茶再回。温玉说道:“爹爹,我有事要与兄长说。您先去歇着,我陪兄长在院里走走。”

温如韬在晚宴上喝了点酒,他是个文弱书生,比不得一直在官场里打滚的宋华坤,酒量本来就差。又坐着马车一路颠来,便觉有些不胜酒力,昏昏欲睡了。听得温玉这么说,便由得她去了。

两人出了房门,并肩在廊下徐徐而行。夜色已经有些浓了,廊下亮起了点点昏黄的灯光,有种朦朦胧胧的美。温玉回眸看了眼走在身侧的宋懿行,问道:“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会答应认亲,你应该不会顾忌那些谣言才对?”温玉确信那些谣言在短期内能够传得这么开,他必定功不可没。若是真对他有所影响的话,他是不会使这个力的。

“我是在帮你啊。”宋懿行笑了笑,忽而又扬了扬眉,说道。“怎么,你不想我们成为兄妹?还是说,你想做我的二房?”

“去你的……正房都没娶,却一直将二房挂在嘴边,有你这么不着调的么?”温玉瞪了他一眼,见他只是抿嘴轻笑,一副心情不错的样子,不免说道。“今后我们就是兄妹了,有些事情就别再胡说八道了。义父义母都盼着你娶妻生子,你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今天张家小姐明天李家小姐的,早些定了,免得二老为你担心。”温玉说完在心里默默地加上了一句,也免得我还要时刻提防你。

宋懿行闻言,“呵呵”笑着说道:“我这是多了个妹妹,还是多了个娘亲啊?”

温玉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爱听不听。”

“有劳玉儿妹妹担心了,兄长自然也是有成家立业的心愿,只是我们母亲说了,娶妻当娶贤,不然会家宅不宁。而且子女聪明与否,多半都是随娘亲的,所以为了我们宋家的将来,择妻必须格外慎重才行。”

温玉不由轻笑一声:“你从哪儿得出来的谬论?一般来说,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而且,这大多指的也只是外貌上,与聪明不聪明是不相干的。两个极聪明的人,也有可能生出笨孩子呢!”

“那也是极少数吧,不能总拿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来说事。”宋懿行不以为意地笑笑。“母亲很喜欢你,有时间,便来侯府陪母亲说说话吧。对了,承爵分家的时候,将宋家名下的商号产业全部给了伯父家。偌大一个侯府的日常开支,光靠爵位附带的田地收入以及我和父亲的俸禄,维持得太过勉强,所以娘亲从外公那里要了一个商铺过来,这几天正在烦恼开什么铺子。”宋懿行停下徐徐而行的脚步,回头看着温玉。“我和母亲都没有经过商,父亲更是除了吃喝玩乐就不会其他了。我看你在京学里开游戏社开得挺好的,应该可以提供些经验和主意。”

温玉也不由抬眼看了看他,这家伙认真正经起来,还是很有气质和魅力的,却不知为何他在她面前总是一副阴险小人的样子。“我会的。”温玉倒也是一直都在想开店的事情。她如今的游戏社虽然收入可观,但毕竟客户群体有限,开到外面,难保会门可罗雀,所以,终不是长久之计。正巧宋夫人也要开张店铺,虽然她不一定能提得上建议,帮得上忙,但跟在她后面看看,熟悉一下正式的开店进程和步骤,涨些经验,也是好的。

宋懿行点点头,说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

“嗯。”他正经起来,温玉还真有些有习惯。等他走出好远之后,才反应过来,匆匆唤了家里的长工送他出去。

温玉在宋家收了不少礼物,光看便知道价值不斐。她是做小辈的,虽说可以只收不送,但是毕竟只是义父母,不是嫡亲的,总还是得送些回礼,方显得温家的教养。长辈送晚辈或许以贵重显珍爱,晚辈送长辈,就要送心意了。而女孩子送长辈,无非也就是绣品画像之类的东西了。

温玉将以前闲暇时候做的绣品都翻出来看了看,挑了一幅山水绣画,准备明天拿去裱了,送给宋夫人。宋华坤那边的礼物,温如韬帮她备着了,是一套茶器。这样下来,就只剩宋懿行那边的礼物了,温玉看着手边的一个香包和一个小布偶,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送香包吧,普通一点。像刘朝绪,她就送过他好几个香包了。

将礼物准备停当,温玉就要再次去宋家登门了。温如韬由于要重新回去任上了,便没有陪同温玉前去。他临出门前,对温玉说道:“爹爹的本意,是想让你认在宋家长房。毕竟现在宋华乾的职位只是比爹爹略高,加上你与世子的这层关系,咱们两家勉强算是地位对等。不想,答应的却是宋家二房。”

“宋懿行如今承着爵位,宋大人也已官至太仆寺卿,就算他们说只论家事,却始终还是压着我们一头,唉,如今这弄得,还真像是卖女儿似的。”温如韬对此感到分外郁闷,本想借此法打消那些传言,如此一来,恐怕的旧的传言刚退,新的传言又要起来了。“宋大人虽然有些糊涂,却是个良善之人,他家中之事,恐怕都是由宋夫人母子来决定。爹爹也不是想让你做什么,只是提个醒。虽然认了亲,但宋家毕竟不是骨肉至亲,万事多留个心,不要吃了闷亏。”

温玉一一应了。送温如韬之门后,又遣了家中长工去瑞王府送信,告诉刘宜光自己今天去盛阳侯府还礼,明天再过去王府。

到了侯府,宋华坤父子俩也都上朝去了,温玉直接被丫环领进内堂。三位姨娘正在宋夫人房里说话,宋夫人便将温玉介绍给了三位姨娘。相互见礼时,温玉便已经将三位姨娘细细打量了一番。虽然各有各的美貌,却都不及宋夫人的风韵。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没有子女,温玉便猜是不是宋夫人在暗中做了手脚。坐着无聊地闲话了一番,宋夫人果然便说起了店铺的事情。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更何况,咱们这么大一个侯府,每天的开支实是惊人。早知如此,当初就算多花点钱,也要从长房那边买间铺子下来。如今虽然腼着脸从娘亲那边要了间铺子来,咱们家却是一屋子都不懂经营之人,完全不知从何入手,真是愁煞人了……对了,听懿儿说,玉儿在京学里开有一家游戏社,而且经营得很好?”

宋夫人怎么说都是商户人家出身,怎么可能会不懂经营之道,这话说得分明是想考考温玉的见识。温玉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游戏社,然后说道:“京学里毕竟与外面不同,虽说经营游戏社积累了一些经验,却不足以借鉴。不过,成亲之后,游戏社就只能放弃了,所以必须另谋出路。所以,义母若是筹建铺子,还请将女儿带在身边,长个见识。”

宋夫人笑着说道:“我们这些个人,可就数玉儿最有经验了。母亲我可还是巴巴地等着玉儿给些建议呢!”

温玉见左右躲不过,只得理了理头绪,说道:“关于经营之道,我倒是曾在一些书上看过,不知母亲这回的店铺是新铺子,还是有过经营的老铺子?”

宋夫人说道:“是全新的铺子。东市扩建了,新辟了一条街。父亲从官府手里买了两间,知我有需,便匀了一间给我。”

“那义母可想好要开什么铺子?”

宋夫人叹气道:“就是连开什么铺子都想不好,才一筹莫展啊!”

温玉想了想,问道:“既是新扩的,可知左右、或是同一街道的,都是些什么铺子?”

“这倒是不知。”

“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既然母亲问我,我便说说自己的想法。若是说错了,母亲也勿怪,只当女儿是年纪小,不经事。”

宋夫人微笑地看着温玉,说道:“玉儿不必这么紧张,不过就是母女间聊下经营之道罢了,哪有什么见怪不见怪的?”

温玉知道宋夫人是想看看她的见识,为了不被看轻,温玉琢磨了一番,说道:“依女儿之见,有两个可行之法。一是承着外祖家的生意做,这样货源和客源都有保障,又有经验可循,比较省力。但问题在于外祖家在那条街也有铺子,怕会形成竞争。第二个法子,就是看左右卖什么。若是大家都卖同类的东西,其实也是好事,可以形成特色街。久而久之,有了名气,以后大家要买此类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来这条街上。有客源,自然一切皆有可能。”

宋夫人点点头:“玉儿说得有些道理,不过这么说来,还是得去那条街上走走才行。”

“嗯,最好还是实地看看比较好。”

宋夫人颔首,当即便吩咐下去备车,她要与温玉一起去东市一趟。

第139章 店铺

温玉跟着宋夫人到了东市新扩的丰汇街,以她们的身份,自然是无法堂而皇之地走在街上的,只能坐在车里,撩起窗帘子的一角往外窥望。

街道是新近修整的,非常整齐干净,已经开张的店铺很少,所以来往的客人也很少。但是看那些已经开了的店铺,却是五花八门,衣食住行,什么都有。到了宋夫人的铺子,下车的时候,温玉留心左右看了看,发现那铺子的位置还是相当不错的。临近十字街口,对面走几步便是原东市的繁荣地带。左边的铺子是个卖古玩器物,右边是个规模挺大的茶馆,对面则是一家卖桌椅的铺子。

温玉又问了宋夫人娘家在这条街上的另一个铺子在哪个位置,得知竟然就是左边的那个古玩铺。温玉说道:“当初外祖家买这两个铺子的时候,便是准备要开成通铺吧?这样的话,那还是承着外祖家的生意做比较好,货源和客源都不用愁,而且外祖应该也会乐意让义母占这个便宜。”

宋夫人点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虽然知道宋夫人应该一开始也是这个主意,却故意弄成自己一窍不通、一切由她作主的样子,温玉还是问道:“义母不再考虑一下么?”

宋夫人笑了笑,说道:“其实之前我问过你兄长的意见,他差不多也是这么说,但我心中还是有几分迟疑。毕竟两家毗邻,又卖一样的东西,委实有些抢生意的味道。现在玉儿你也这般说,那铁定就是这样无错了。”宋夫人当即唤过原本在铺子里看守的两个家人,吩咐他们去联系工匠,将铺子参照着隔壁的改建。又派人去娘家约时间,要请外祖建议雇请哪些人员之类的。看她一切都早有安排,温玉便坐在旁边不再挺插话,只是转着头细细地打量铺子里面的构造。

这条街的店铺改装出来伊始,都是一样的格局。分为上下两层,左侧是柜台,右边是货架,货架之后有扶梯上楼。方才过来的时候,看有些已经开张的店铺改了格局。像旁边那个茶铺就是把外面的柜台给拆了,挪到了最里面,然后扶梯改成了左右两边悬空环抱着上楼。这样看上去就会觉得店面的空间宽敞许多。

宋夫人吩咐完事情,见温玉正在打量着铺子,笑着说道:“玉儿之前好像说过,也对经营铺子很感兴趣,要不,这家店,就由玉儿来打理吧?”

“啊,不……”温玉连忙推辞道。“这铺子,是外祖的一片心意,而且对于侯府而言,也非常要紧,怎么好拿给我糟蹋?我不过就是出于兴致想开个铺子,闲暇的时候有些事情忙,打发下时间,赚不赚钱还是在其次了。所以,义母千万别将这么重的担子落到我肩上来。”

宋夫人也不坚持,叫过一个叫阿良的伙计,笑着对温玉说道:“这是从你外祖家特意调过来的伙计,在东市的店里已经做了有十年了。关于铺子的事,玉儿若是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尽管问他。”

温玉正愁该如何去打探铺子的消息,不想宋夫人便引了一位资深人士过来供她咨询,当即大喜过望:“多谢母亲。”温玉眼下最想知道的,自然就是现在这条街上可还有铺子在卖,大概卖多少钱。

阿良说道:“应该还有没有卖出去的铺子,但剩下来的这些,位置肯定都不好,在街的最里头。位置好的铺子,像东家买的这两个,都是第一时间从官府手里买的,现在要从别人手里再买的话,价钱估计就得翻倍了。”

温玉想了想,说道:“我不要位置好的,就要那些个偏一些的。你帮我到官府里打探一下,看现在买一间大抵要多少钱?”

“是,小姐。”

阿良出去之后,宋夫人带着温玉去了旁边的茶楼,要了个临街的包间,一边喝茶,一边看对面街的那些店铺。几个杂货店生意一般般,倒是那个卖桌椅家具的生意倒是不错,陆续有人进去。派了家人过去打探了一下,得知这家具店主要做的是接订单的生意。一般很少人接寻常人家单件的订制,最主要的还是酒馆、茶楼等商用性机构大批量的桌椅订制。而且还打听到,这后面的街上很快就要新开一个坊里的私塾。月前也是从这里订了桌椅,这两天取货,过些天,私塾就要正式开学了。据说为了配合这个私塾的开张,街上这几天还有几个卖零嘴的店铺在改建了。因为有一部分孩子下学会经过这条街,孩子们最喜欢的无非是在下学路上买些便宜好吃的零嘴,一路吃回家去。这对于商家来说,就是极好的商机。

温玉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暗暗有了主意。等到傍晚时分,去官府打探消息的阿良回来了,汇报说道:“小姐,听说只剩了两个铺子,都是最里边的位置。铺子可以卖,也可以租。租的话,是二十两一年。租满二十年之后,铺子便是小姐的了。不过这二十年中,租期必须是一年一年签的。也就是说,一年租期满了之后,租户可以选择不续租,官府也可以收回。要买的话,便是一次性付清三百两。”

温玉想了想,觉得还是买比较划算,便问道:“如果要买的话,是如何操作,可否先付定金?”等私塾开张之后,除去上下学的学生,还会有往来接孩子的车马,人流量必定会增加。虽说余下的店铺暂时还无人问津,但是只剩了两间,这京中这么多商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有了。既然都打听好了,自己差不多也能拿得出这个钱,那不如早定了安心。

阿良说道:“可以先付十两定金,三天之内,付清余款,拿地契。”

温玉当即便取了十两,让阿良先去将定金付了。想了想,又将他唤回来,让他以温如韬的名义付定金。宋夫人从旁说道:“玉儿,既然要买,为何不加点钱,买位置好一些的。虽说是同一条街,但黄金位置和偏僻的位置,客流有时候相差几十倍都不止。玉儿若是一时间筹不到那么多钱,母亲可以先帮你贴一点。”

温玉连忙解释道:“多谢义母,不过女儿要开的店,不必在那热闹的地方。而且开了店,将来少不了要过来看。世子喜欢清静,还是挑人少的地方比较好。而且让太多人看到他往来这边,感觉也不太好。”

宋夫人闻言笑着说道:“玉儿不说,我倒差点忘记了,你与世子是有婚约在身的。是不是应该,什么时候,让母亲见见未来女婿?”

温玉微微笑笑:“这是应该的,我回头便与世子去说。”

由于去年在联考中得了名次,温玉今年不用付京学的学费,所以节省了一笔钱出来,买个店铺还绰绰有余。温玉将钱交给温如韬,托他代买,然后过去瑞王府,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刘宜光。

刘宜光对于开店铺不是很感兴趣,但见温玉对此兴致很好,也便陪着她商议。温玉在听说那边会有一个私塾时,便想好了,准备开一个游戏用品和玩具店。之前,她在京学里普及了那么多游戏,很多会员回家也教会了许多兄弟姐妹玩,但那仅限于游戏道具简单的游戏。有些道具复杂的、制作起来比较麻烦的游戏,就只有游戏社有。所以,还是急需有个地方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买到整副的游戏。温玉都想好了,等成亲后,不上学了,便将游戏社交给刘朝绪或者其他相熟的人,在游戏社打广告,让会员们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可以提供给他们便捷。至于玩具店,是附属的,主要便是针对那些私塾的学生们而设的。

“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那便这样办吧。”

温玉挨着他坐下,问道:“怎么了,怏怏不快的?”

“以后,你是不是要分出一半的时间去盛阳侯府?”

温玉这才知他是为了她连续两天过去盛阳侯府而感到不高兴,毕竟他们之前分离了一月有余,好不容易重新相聚,应该好好一诉别情的,却又因为认亲的事情,一连数日不见人影。温玉连忙解释说道:“不会的,以后只要偶尔过去就行了。对了,义母想见见你呢?”

刘宜光摇摇头:“我不想见她。”

“为什么?”温玉好奇地问。

刘宜光没说话,沉默了半晌,忽而问道:“玉儿,当初在金銮殿上,皇伯伯问你谁比太子还要优秀的时候,若是没有我,你会怎么回答?你会回答谁,会是宋懿行吧?”

“怎么突然又提这件事情了?”温玉有些不解,迟疑了一会,心想难道是宋懿行找他说了什么了?

刘宜光没有接话,温玉回眸看了锦书一眼,锦书也是一脸茫然,看来是他自己又想多了。便不复理他,坐去一边和锦书聊天去了。

刘宜光见温玉不理他,知道她估计也生气了,便抛开自己的思绪,跟了过去。温玉回眸看他,问道:“不乱想了?”

刘宜光微红了脸,摇摇头。

温玉这才笑着拉着他坐下,将包括锦书尺素在内的屋里大小丫环都唤过来,说道:“世子与我买了间铺子,我们要做老板与老板娘了,要卖的东西,要大家帮忙一起做。当然,也不会让大家白做,是有报酬的!”

虽然是在王府,但是除了几个大丫环,小丫环们每月的收入并不多。而且一般卖身作丫环的,通常家里都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所以听说有报酬,立刻都眼睛亮晶晶了起来。

“做的东西,大抵上不是绣品,就是小件的木雕品,并不难做。支付报酬的方法的话,有两种。一种是按件算,做出来的东西,卖出去一件,就支付一件的报酬。没有卖出去的话,自然就没有。另外一种方法是,按月算。我每个月支付给大家一定数目的银两,然后我会给大家一份单子,大家只需按单子做。只要完成了,质量通过了,就可以拿钱。就算一件也卖不出去,也不会收回之前支付出去的钱。”

“就这两种方法,大家可都听仔细了?想好选哪一种,就到锦书这里登个记。还有一点,就是店铺开张伊始,并不需要太多的物品,所以暂时只限于这院里的人参加。若是让其他的人知道,那可就是一个名额顶替掉一个名额哦!”

丫环们纷纷应了,围着锦书叽叽喳喳的报名登记去了。刘宜光拥着温玉叹声说道:“你就是喜欢整这些东西。”

温玉笑着说道:“寻常人家的夫妻都是这样过日子的。”

刘宜光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对了。”温玉推推他的手,问道:“去定风原的日子快到了,东西准备好了么?”

“奶嬷已经在准备了。”

“嗯……这次去的时间有点久,要不将于太医一并带上吧?”

刘宜光摇摇头:“京学那边会有大夫随行的。”

温玉知道这次是团队出行,自带太医有些太引人注目了。“那多备些药带着吧。”

“会让锦书带着。”

闻言,温玉心中不由一阵迟疑。因为平常刘宜光的药和食物都是由尺素管着的,他特意不带尺素,是顾及到她了吧。“把尺素也带上吧。”不管怎么说,安全是最重要的。见刘宜光没说话,温玉扶上他的手臂,说道:“尺素人也算忠厚,而且她也没做什么,我才不是那么小器的人呢!”

“是么?”刘宜光有些置疑。

“不像吗?”

刘宜光看了看温玉,认真地回答说道:“相当、不像。”

温玉忍不住笑,说道:“对了,咱们这次出去,可得多留心宋大公子,别让他被设计了。”

刘宜光沉默半晌说道:“其实,嘉言和青瑜若是能成,也挺好。只是,我想应该是成不了。”

温玉想起之前宋嘉言也曾经说过,他是被瑞堇公主所嫌弃的,所以以青瑜公主和瑞堇公主的竞争关系,是绝对不可能再挑上他的。

“总之,我们多留意着,不要让宋大公子吃亏就是。”

第140章 纷争

店铺买定之后,温玉赶在出游之前,将第一批需要赶制的布偶和游戏道具画了具体的示意图,发给了报名的丫环们。还画了店铺的改造图交给温如韬,托他请施工队来将店铺改成她所想要的样子。对于开店铺这件事情,温如韬还是非常支持的。田产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虽说现在有官职在身,不至于会三餐不继,但想要生活得好,就必须购置田产。他在朝中任了职之后,便买了些田地,如今温玉再买个铺子,也算是两全其美,相得益彰了。

出游那一日,还是一大早到京学府会合。这一天的天有些阴,看着有些要下雨的迹象。温玉找到刘朝绪,帮自己和刘宜光报了个道,转身准备回车里的时候,看到白染秋迎面过来。朝她行了个点头礼,便与刘朝绪说起护卫队的到位情况,以及今天的行程安排。温玉这才知道,原来此次奉命随车护行的,却是白染秋。看来有了一个当才人的义妹之后,他也渐渐得了皇帝的重用了。温玉隐约记得,白染尘曾经提过她兄长今年又要领兵出征了,但这都快年中了,他都没有出征的迹象,看来,那出征也是换人去了吧?

温玉回车后,与刘宜光说起这件事情,刘宜光说道:“应该是因为青瑜也要跟着一起去吧。”温玉本想着或许还有刘宜光也随车同行的原因,被刘宜光这么一说,又觉得是了。之前刘宜光也出过京,却也是不见皇帝有派出正三品的大将军带着大军护送。看来刘宜光心里也是明白的,皇帝是疼他,但比起他自己的亲生儿女来,却始终是及不过的。

温玉这回坐的,是瑞王府出京远行所用的专制车子。这车子,料是为着刘宜光量身定做的,不仅垫着柔软的褥子,连车壁都包了一层绸布,软软的,而且很光滑。车子里非常宽敞,足以容纳十几个人相围而坐。中间位置摆了张小桌子,贴着车窗下面还有一个小书架。刘宜光靠着车厢的最里面坐着,拿着刚发下来的行程图在研究。

温玉将车窗推开一条缝隙,推开了往外看。这次刘朝绪做了死限,他的万马社在录的有多少人,就只能来几个人,所以这次的人不过二十余人,几乎一眼可数。

宋嘉言到了,过来打招呼。正坐在一处说话,外面响起一阵纷攮声,温玉从车里探出脑袋看了看。看到了街口转进来了一辆奢美华丽的步辇,还有一串提着宫灯的宫女,想想便知该是青瑜公主到了。转着目光,左右瞧了一下,没瞧见宋懿行,便收身坐了回来。

很快,纷攘声就静了下来。但过了一会,纷攮声又起来了。难道又有什么大人物来了?温玉再次掀开车帘探出身,却发现那顶华辇还在原位,旁边围了不少人,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温玉隐约在人群中看到了苏叶,回头与刘宜光说了声,便下车过去查探消息了。

“苏姐姐……”温玉刚唤出一声,苏叶似乎没听到,挤到人群里面去了。温玉走过去之后,看到丁浅如也在,便过去问道:“丁姐姐,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玉!”丁浅如说道。“我们刚才还在找你呢!这是青瑜公主来了,白将军觉得公主坐的步辇太过张扬,建议她换成京学里统一准备的车辆。但是公主任凭怎么劝都不肯换,白将军也不妥协,所以就争执起来了。”

正说着,苏叶从人群中出来了,向温玉打了声招呼,便兴致勃勃地说起了青瑜公主与白染秋之争的最新动态:“这回去的不都是京学府的人么,青瑜公主觉得,混在一群‘普通人’中,不坐这个辇子,就无法彰显出她高贵的身份。白将军让她换一般的车子,就是亵渎皇家天威。她已经抬了皇上出来压了,但白将军还是不肯松口,青瑜公主已经气得派人回宫,让皇上给她作主,惩治这个以下犯上的佞臣。嘻嘻,等着吧,有好戏看了!”

这时,潘凝云也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接了苏叶的话过去说道:“那位白将军胆子好大呢,公主说不换,他说一定得换。还说公主坐这车辇出京,太过招摇,会给出行的队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公主就说,那她不与队伍同行好了,就不会连累别人了。白将军又说,此次活动是京学府发起的,公主是因为随行京学府的队伍,才得已出游。若是脱离队伍,不想参与此次活动,请公主就此回宫,就不要出去玩了。把公主气得脸色都变了,你们说,白将军会不会被……砍头啊?”潘凝云抬手在脖子上横了横示意。

“应该不会吧?”苏叶说道。

丁浅如说道:“应该不会。有句话听说过没,叫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潘凝云和苏叶二人睁大眼睛看着本浅如,明显地表示没有听过这句话。丁浅如伸出两根手指在两个人的额头上用力地戳了一下,责道:“你们两个上课的时候都干嘛去了,文史课上先生说过多少次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将军领兵在外,有时候就不一定非得听皇帝的命令。军队里奉行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皇上既然点了白将军为将,负责护送我们去定风原,那他就是我们这些人的最高指挥官,我们必须听他的,就算是公主也得听!所以啊,我觉得皇上应该不会治白将军的罪才是!就算要治,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治。不然你们想啊,这还没出发呢,领军的将军就因为与公主起了争执被治罪了,谁还敢接这趟差呀?”

“嗯嗯!”苏叶也会意了。“而且皇上还想白将军一路上尽心尽力地保护公主呢,不会在这个时候治他罪的!”

由于这场风波,出京的时间被生生地推迟了一个时辰。时近中午,在车子里等得闷了的学子们,便纷纷下车到京学的茶楼里用点心,准备吃饱了上路。刘朝绪也过来和温玉一桌喝茶,免不了又是一通抱怨。他本来咬死名额,控制人数,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没想到宋懿行那家伙竟然生生地让人腾出了两个名额,邀请了青瑜公主过来。这都还没出京,就有事了,那出京之后,还指不定会生出多少事端来?不过,幸好,这事有白染秋处理,不用他费那个神,不然,他非把青瑜公主这个麻烦之源给谢绝回宫去不可。

“对了,宋懿行人呢?”听刘朝绪抱怨,温玉才想起似乎一直都没有见他人。他不会邀请了青瑜公主来,自己不来吧?

“他很早就过来了。”刘朝绪想了想,说道。“哦,对,我好像看到他和四姐姐一起,往里边花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