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耀与自由之黑角风云上一章:第 53 章
  • 荣耀与自由之黑角风云下一章:第 55 章

“师父师父,那个矩阵我看不懂啊?”摆脱了纠结的米洛开始集中火力在技术领域提问。管你因何而来,先把问题都弄清楚了,技术在手,心里不愁。

张山在知识共享方面偏偏大方的很,只要提问他就肯解释,“你哪里看不懂?这个矩阵很简单啊。”

一万匹奔腾兽从米洛心头践踏而过,简单么?哪里都不懂啊!!!

“嗯,我,都没太看懂。”米洛实话实说。

“咦?!不应该啊。”张山似乎有点疑惑,“你怎么能连检测虫嵌入的算法都看不懂呢?”

米洛沉默了。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在技术方面很羞愧,“看不懂”,“看不懂”…这个魔咒一样的词汇在他面前的光幕开始盘旋起来。

“那你阿加洛算法知道么?”

米洛继续沉默。

“宇宙迭变矢量模型?”

那是什么鬼东东,是人类的发明么…继续沉默。

“DNA总纲图谱拆解因式?”

这个东西跟星网矩阵有个毛关系?继续沉默。

“中枢神经元传递方程式?”

真的会有这种东西存在么?米洛觉得也许自己就是个文盲吧。

“混沌理论?”好在张山再接再厉,又继续尝试着各种方向的理论基础。

“知道!这个我知道!”米洛两只眼睛都放光了。他终于找到一个自己有所涉及的领域。在自信濒临破碎的边缘,挽救回自己的信心!

“哦。这个你知道啊,那就用混沌理论为基础,套用坎佩斯模型,然后转置矩阵,就可以得出这个新模型的概念么。”张山说的无比轻松。

米洛觉得他分开的每一个字自己都认识,连在一起,就完全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这个,还是,不太,明白。”米洛这几个字在光幕上输入的生涩无比。

然后张山那边就一直没说话。

两个人在光幕的两端各自沉默起来。

米洛内心的挫败感和纠结别提有多浓厚了,从小到大,也许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可在星网矩阵方面的学习,他一直有着足够的自信和自负。

如今,他不停的在质疑自己,过去那些年究竟在学习的是什么。

张山那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是不是嫌弃自己的问题太蠢了呢?!米洛不知道。

他另外拉出一个全新的光幕,开始在星网矩阵上搜索张山说的那些名词。那些专有的名词有很多居然是他听都没有听过的。

经过米洛优化过后星网搜索引擎,要比寻常的搜索引擎速度更快。几乎瞬间,张山说的那些关键字就在光幕上给出数兆亿计的答案。

米洛呆呆的看着这些词条,“阿加洛算法”、“宇宙迭变矢量”、“DNA总纲图谱”、“中枢神经元传递”——这些词条涵盖了数学、物理、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根本和星网矩阵没一丝关系。

米洛彻底混乱了,他不知道张山把这些完全跨领域的东西堆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难道这是对方在整蛊自己么?

他盯着光幕,在最后的聊天记录上,“混沌理论”赫然停留在最后。混沌理论也应该归属于物理范畴。可最终还是通过转化后,实现了它在星网矩阵里的应用。

难道张山所说的这些各个领域的知识点,都能够通过转化变成星网矩阵的结构么?!

只是这种偶然闪现的想法,可却让米洛在光幕后面激荡起一层层的战栗。

如果,真的有人能实现这些数据语言的转化…

米洛忽然咬着自己的指关节,这可能么?

如果,真的有人能实现这些数据语言星网矩阵的转化,那也许,他真的可以创造出一个超级智慧出来吧!

米洛被自己这个推论给吓到了。

这样的人,将是什么样的天才啊!

张山,会是这样的人么?!米洛甚至带着点过分冷静的自嘲来调侃自己,“醒醒吧,那种高手早都被各国最高等级给守护起来,哪有时间整天跟你在星网矩阵上乱扯啊。”

米洛又想了想张山那任性又得瑟的态度,更坚定了自己想法。高手?!这家伙也许在技术上是个绝对高手,可其他的…

米洛摇摇头,不可能是那种领星云科学奖的传说中的大神了。

就在这个时候,光幕忽然出现了轻微震动的提示,“接收!”良久未曾说话的张山又冒头了。

米洛看着光幕上正在接收的进度条,文件还挺大的,“这是什么?”他问。

“一些混沌理论的算法参考,给你的。看了后对你理解矩阵方程有帮助。”张山说。

原来方才他一直没说话,就是去打包和整理这些资料去了。

他默默的收着张山传来的文件,习惯的在矩阵里直接打开。

里面果然压缩了很多类别的矩阵模型,和检测虫的程序一样,都是独立而且简单的小模型,但却隐隐的带着一点混沌理论的数据化雏形的味道。

这个程度恰好是米洛能够接受的水平,但同时也需要很用心的去分析和钻研,大概才能掌握下去。

米洛大概的看了看张山丢给自己的数据包,独立的小矩阵大概有百余个。这些数据矩阵包含的意义甚至用途,他现在还无法看明白,不过这不妨碍他了解这些小矩阵的价值。米洛可以非常肯定,这些小小的数据矩阵,它们每一个的价值都不比检测虫的小。

这个压缩包,如果用价格来衡量——它又值多少钱?!

光幕前的米洛被自己的隐约猜测的数字震住了。

这,太疯狂了!张山就随随便便的把这样一笔“巨款”无私的打包给自己。

偏偏张山还雪上加霜的来了一句,“行了,先弄这些。徒弟你慢慢看,等看完了,再找点你能看懂的给你。”一副超级富豪的得瑟

一时间米洛心理的滋味忽然很复杂,从开始到现在,除了最初张山忽然的出现吓了他一跳之外,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师父,对他的帮助和无私的分享,简直无可指摘。

在光幕前,沉默良久,米洛一字一顿的在光幕前打下了,“师父,谢谢你。”

从这一刻,他真心把张山当成了自己的师父,哪怕他来得突兀。

张山却浑然不觉,甚至连多一句保密的叮嘱都没有,“哈哈哈,那当然了。你先弄明白这些,我玩会去。”嗖的一下,就离开了机甲挑战赛的数据中心。

米洛迟了半步,那半句——师父我们怎么找你?还在数据包里,没来得及发出去。

米洛想着反正张山每天总会在晚上的时间找自己的,不如下次再问也是一样。

他原来想先把张山给自己的数据包下载下来,可想了想,又停住了。不,这些下载下来并不安全。还是放在星网矩阵数据中心更好。

这方面的做法,米洛就熟练而又快速了。

他速度在机甲挑战赛的数据中心里开辟了一个小小的空间,把资料和模型都存放在里面,外面用编写了一个干扰伪装的程序,从外部扫描来看,就仿佛整个矩阵中心里一段毫无差异的数据包一样。这个存储的地址只有米洛自己才知道。

再加上机甲挑战赛本身的防护和加密,这个数据包的安全系数已经相当的高了。远比他存在个人光脑里要安全。

做完这一切,米洛安心的笑了一下。

开始从张山给自己的第一个模型开始研究起来!

晚上,叶羿也拎着给米洛打包的饭盒回来了,两个人简单的交流了几句今天各自的所得。

叶羿告诉米洛自己要去做个私人测评的项目,兴许会浪费些时间,但不会耽误每日机甲挑战赛的日常。米洛也告诉叶羿,张山又给了自己很多全新的数据模型,都是很厉害的,需要一个个钻研学习一下。

叶羿点点头,叮嘱他别浪费机会,一定彻底研究透了。两个经历起伏的男人都没有特意告诉对方可能遇到的风险,这种事,自己扛就好了。

接下来这两天,日子又正常起来。

米洛每天疯狂的进行数据矩阵的破解研究。这件事想想容易,但做起来何其艰难。

直到米洛进行了破解研究,他才更对张山给出的数据矩阵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小小的数据矩阵,里面的算法和理念竟然全然不同,连结构也是不一样的。要一点点把它们吃透,并且弄清楚这种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模式,就要经历无数的测算还有归纳。

如果是米洛自己进行尝试研究的话,也许他根本就不能有任何的突破。

但幸亏,第二天他上班的时候,看着矩阵模型一宿未睡的杜邦大叔,正两眼放光的等着他,要跟他商讨昨天那个程式的延展。

米洛心里明白,这个程式的延展根本不可能拿出来,而且就算拿出来,也只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可杜邦大叔在这方面的执着可以称之为狂热,他几乎疯狂的对着那段简单的代码痴迷,似乎这样就能从一段花纹里,推算出整幅画卷一样。

米洛看着杜邦大叔侧影,又有点心酸。

每个对星网狂热的人,大概看见这个程式的片段都会这样吧,自己,也只不过是幸运的遇到了张山而已。

他安静的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杜邦大叔又进入了狂热的推算状态,整个工作室的人早已经见怪不怪,各自进行自己的日常工作。

身为杜邦大叔的特别助理,今天米洛没有被安排任何任务。他无聊的转了几圈,见杜邦大叔还是一副冥想的状态,就干脆打开自己今天早上研究的小模型,出来继续分析拆解。

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儿。毕竟这是在秋水堂的研发中心,他也不敢明目仗胆的把整个模型拿出啦,只是切出一部分模板,来进行分析。

在算法推测中,时间过得飞快。

甚至连到了中午午休的时间,米洛都浑然不觉。同事们见他忙碌在测算数据,都以为杜邦大叔又安排了新的任务给他,都自己去进行午休了。

“你,你,这个,这是什么?!”正当米洛沉迷的在推算的世界里一步步推进时,杜邦大叔激动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第153章 拆分开的矩阵模型

米洛从数据的推衍中抬头,杜邦大叔已经心情激动的站在他背后,两眼冒光,不知道看了多久。

一时间米洛看了看光幕,又看了看杜邦大叔,不知道要如何解释,“这个,也是一部分数据碎片。”

杜邦大叔毫不吝啬的翻了个白眼给他,“我当然知道这个是数据碎片了,你看看这些乱七八糟,没头没尾的程式,还不是数据碎片么。可你这个数据碎片,似乎又跟昨天的程式隐隐有些相似想通的地方。”

米洛心里一动,“这个碎片也是我在联邦的时候多年搜集的一些未解的谜题。其实也是很多经典的论坛里的思路,大家都是只有一个方向,要想把它们具体和应用嫁接起来,还有难度。”

杜邦大叔在自己专业的领域相当自信,他得意洋洋的推开米洛,一屁股坐在米洛的位置上,“那是当然了。在几千年前,地球母星上就有这样一句话,知易行难。你知道什么意思么?”

他不等米洛回答继续显摆,“那就是你抛出一个想法很简单,但要真正把它不打折扣做出来,可就不容易了。像你这样的毛小子,再怎么有天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勤奋的努力,最终还是会消失在茫茫的数据海洋里的。”

米洛听了就心里一动,他一面在后面看着杜邦大叔熟练地操作着数据片段的推理,一面小心的提问,“杜邦大叔,那你说有没有人能够在多个领域里成为通才的?”

杜邦大叔,熟练的把数据碎片拆分成几个模块进行拼图实验,一面随口问,“什么叫做几个领域的通才?”

米洛问,“就是例如在生物、医学、物理以及星网矩阵方面,都走到极致,那水平最低都和杜邦大叔你差不多。”

杜邦大叔停下了手里的测算,扭头看着米洛,“你有没有学过人类史?”

米洛不懂杜邦大叔为什么忽然问这样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小时候学过。”是很小的时候,好像人类史还是幼稚园和小学的课程,在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有太多的专业和课程需要学习,如果不是专业学习历史的人,已经在上完小学就不在学习远古的历史了,倒是各个政府为了推行自己的执政方针,把当代移民史、星球开发史列为重点的学习内容。

杜邦大叔哼了一下,“那你们联邦的老师难道没有跟你说过,人类在漫长的5000多年的诞生和发展里,也只完成了地球的开发。在离开地球探索银河系的时间,花了3000多年。但从银河系进入到星际探索完成了星际大迁徙一共才花了不到500年?!”

这段历史无论是帝国还是联邦,都是小孩子童年学习的必备。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后来人类阵营划分的时候,大家才都把自己算成正义的一方,把对方形容成背离人类发展史的倒车之徒。

米洛点头,“学了。”他还是不懂杜邦大叔为什么要忽然说起此事。

杜邦大叔说,“你是个猪脑子么?为啥人类了解地球那么小一个行星竟然要用5000年,但开发了几个巨大的星系完成了数兆亿的人类移民,却用了不到500年?”

米洛呆呆的看着杜邦大叔,“这,是因为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基因图谱的修复?”

杜邦大叔翻了个白眼,“是因为专注!在当代,无论是帝国还是联邦,你看看所有的地方,都在不停的细分工作,这不就是为了把一个东西彻底研究透彻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率,更加把未知的性能开发到极致!所以你说的那个通才的朋友是不存在的!”

杜邦大叔绕了一圈,原来是为了佐证这个理论。

米洛不服气的说,“可我真的见过!”

杜邦大叔“呵呵”了一声,“你见过?!谁啊?”

呃,这个,还真的不能说。米洛看着杜邦大叔戏谑的眼神,他犟嘴的说到,“虽然不是真的见面了。不过我们可是在一个星网矩阵里社交的,相处了好几年的!”

随着人类星际旅程的开发,大部分人的社交生活逐渐搬到了星网矩阵上,每个人一出生的后,就和这个巨大的、跨越星际间的网络紧密结合起来。像米洛说的这种星网矩阵相处几年的社区生活,已经变成了正常社交的一种方式。

杜邦大叔被米洛不轻不重的噎了一下,他混不在意的说,“那也是他们逗你玩,说不定人家是几个人用了一个人的ID在跟你开玩笑。”

“他不会的!”米洛忽然很坚持。

杜邦大叔深深呼吸一下,似乎想教训米洛一下,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却只是叹息了一声,“这事没办法证明,咱们各自相信自己所愿意相信的吧。不过我劝你还是留个心眼,别太孤注一掷了,有些学生愿意凑起来跟别人逗着玩。到时候你可别哭鼻子。”杜邦大叔又转过去拼凑那个零散的架构。

迷路站在杜邦大叔的身后,看着他一步步把这个繁复的架构漂亮的拆解开来,然后又不停的衍生出合理又坚实的架构新组。

他脑子里一直想着杜邦大叔的话,“有些学生愿意凑起来跟别人逗着玩”,张山,难道其实也是一个组么?米洛的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实验室,里面有物理学家、精神学家,生物学家以及星网矩阵高级工程师,这些人还一本正经的在跟自己开玩笑?!!

别逗了,米洛用力摇晃这种根本不可能的场景,那些大神怎么会有这种时间呢。

可如果不像杜邦大叔所说的那样,那张山的背景和来头不就更奇怪了么…

此刻的杜邦大叔已经全情投入到数据的测算当中去了。看着他专注的神态和熟练的手法,米洛似乎隐隐的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杜邦大叔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把它们走到极致。也正因为如此,今天他才能成为秋水堂风矛星一言九鼎的技术主管。

可米洛心地一直有一个走火入魔一样的声音在不停的重播着,“错了,他们都错了。局部的割裂起来,走到再极致都没有用。因为无论是一朵花,一只蝴蝶,还是一个星网矩阵,乃至整个宇宙——它都是一体的!”

想到这里,米洛的身体都在微微的战栗,他觉得自己似乎隐约抓住了什么,但又稍纵即逝,很难清晰的把他们拎出来,彻彻底底的弄个清楚。

“你看,这样的架构,是不是就清楚了很多?”杜邦大叔忽然开口。

米洛抬头,杜邦大叔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了数据残片的拆解,此刻它的结构正一览无余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核心算法果然还是混沌理论中的衍生值虚拟啊!

米洛兴奋的点点头。

杜邦大叔也搓着手站起来,“看来这个方法没有错。你先不要做这个,接下来把这个数据模型吃透,然后再把它周边的算法补全了。通过这个算法和步骤的拆解,我们兴许能补齐昨天那些碎片结构!”

米洛点点头,这个工作他极其乐意接受,毕竟他的手里相当有这个结构的全部内容。他刚才已经学会了杜邦大叔的拆解手法,正好用来练习,补足的部分更不用担心了,拆分总是要比凭空填空容易的多!

看着杜邦大叔又带着新的构思去拆分自己的数据碎片,米洛暗中下定决心,就从这里开始。

虽然自己跟张山差的有如地球母星到帝国五级风貌星球的距离,可现在他有百余个数据模型的支持,还有杜邦大叔这个外挂帮手做指导,那么从现在开始练习,总有一天,他一定会真正的读懂和学会张山的架构。

那个时候!

只要那个时候!

米洛有100%的信心,那个时候,就是他真正可以纵横星网称王的时候!!

他的目标从未如此清晰和明确。

矩阵解读,开始!

第154章 客户飞羽(一)

这几天,叶羿的积分在稳步的上升。他依旧维持着100%的胜率。这对于一个已经在机甲挑战赛坚持了一周的人来说,这个成绩可以说是醒目的。

渐渐的,叶羿也感受到了系统的压力。在系统随机抽取的比赛部分,他遭遇的选手已经越来越难了。遇到改装机甲的师士的概率也从每场1个,上升到每场2~3个。

叶羿毫不吝惜的把自己手头积攒的数十积分都拿去提升引擎和防护。积分有限,升级了后的羽叶在进攻和武器方面,依旧维持着白板机的性能,不过在速度和反应能力上,他的系数已经提高了13.7%。这个经过测评的数字让叶羿非常满意。

外加米洛的矩阵的外挂支持,让他的积分看似波折但实则稳健的在逐步提升着。叶羿相信,如果自己继续按照原有的节奏感走下去,那么在半年内,绝对可以获得国机联赛的资格。按照魔域机甲店席勒大叔的说法,最终的国机联赛将在帝国的首都星俄沃克萨举办。一旦拥有了这个考生的身份,那么自己和米洛除了可以获得相应的考生待遇,更可以毫不显眼的跨入帝国的核心星球。

这条路看似坎坷波折,其实最为顺畅安全。

叶羿这些天打的顺手,身体越发的适应了挑战赛的节奏,很多以前的基础训练功夫逐渐显示了出来。

叶羿的甲级操作和攻防理念,均来源自黑角。飚沙作为黑角的海盗之王,在为自己独生子安排机甲训练的时候,自然不会急功近利,他给叶羿安排的技能大部分都是基础的动作要领。

当年被飚沙可以操练的枯燥无比的基本功,已经成为血液里的DNA,融合在肌体里面。伴随着一场场的热身赛和挑战赛,它们的兴奋点逐渐被唤醒。

叶羿越来越适应机甲挑战赛的节奏。有时候他身体的操作和驾驶甚至快过自己的思维。很多规避的动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近乎走路、呼吸一样的本能。

在叶羿看来,他不过是在逐渐适应自己身体和机甲的协调性而已。可在另外的和他对战的机甲师士看来,对方的操作简直顺水流觞,浑然天成。如鬼魅一样的步伐,可以在各种刁钻的角度闪避过攻击和陷阱。

近乎野兽一样的直觉,让很多人精心设计的竞技陷阱成为自己逃逸和攻击的盲点。这个羽叶,究竟是谁?!

在叶羿还没有意思到的时候,他已经在机甲挑战赛的八卦天地里,悄悄的被人吐槽了。

和叶羿比拼失败的选手“浪奔火球”就曾经在星网矩阵机甲挑战论坛里发布帖子,“羽叶ID背后的阴谋”——直指这个新注册的羽叶必定是荣耀榜上有名的名人,说不定还是皇家师士团的小号之类的。可惜浪奔火球本人的积分负数,他的言论如浪花一样,连个气泡都没有翻起来,就沉淀了下去。

叶羿完全不知道,自己100%的胜率,和越来越娴熟的操作手法,已经引起一部分交过手的初级选手的注意。而且他们正在尝试着把这种影响力,通过自己的观察推广到星网矩阵上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