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籍兵团第二伞兵团被称为外籍兵团的特种部队,几乎每次外籍兵团出任务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而它的第四中队的狙击手连也是步兵中条件最艰苦的单位,出来要学会射击,对野外生存、隐蔽、爆破、破坏等都必须训练,这么多年,没有哪一个有主动选择权的士兵会选择这个兵种。

“报告教官,我选择狙击手!”这是包玉麟的最后回答。

两天后,法国上科西嘉省的。法国第11伞兵旅团法国外籍兵团第二伞兵团第四中队狙击手连分来了一个新兵。大家都挺意外的是,听说他是个中国人,而且是一个主动选择来当狙击手的。他就是包玉麟。

1、第四十一章 狙击手训练

一个优秀的狙击手,不但要学会如何进行精确射击,还得学会用伪装术来保护自己,知道该如何追踪、观察敌人,懂得徒手格斗和野外生存技巧,知道如何布置陷阱,诡雷的安装和拆除更是必须学会的东西。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一切,才能保障单独行动的狙击手在战场上的安全,要学会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别看包玉麟接受了16周的训练,而且成绩优秀,可那些不过是一些基础训练,是每个加入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必须学会的。来到了外籍兵团第二伞兵团以后,包玉麟开始了狙击手科目的练习。

法国国营圣•艾蒂安武器制造厂生产的fr-f1式狙击步枪可以称得上是狙击步枪中的精品。枪不重,只有5.2公斤,不过要是一天举着它将近8个小时可就不是什么好受的事了,更何况还不能动。

负责训练包玉麟的是一个叫巴尔的英国人,一听就知道是假名字,不过这都无关紧要,在这里可能除了包玉麟,没有人用真名。巴尔是士官长,一个优秀的狙击手。许多时候,他被当成了训练教官来使用。服役十多年来,外籍兵团不少狙击手都是他训练出来的,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巴尔觉得包玉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一般来说,担任狙击手的都是完成新兵训练以后被分配来的,至少他还没见过一个有主动选择权的人愿意到第二伞兵团来。一般来说,有主动选择权的人都会选择到驻扎吉布提的13团去担任战车驾驶员。那里不但薪水是第二伞兵团的两倍多,而且由于驻扎海外,要负责吉布提的防卫工作,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战斗任务。谁当雇佣兵不是冲着钱和法国籍来的?要想获得法国籍,首先得保证自己能活着在外籍兵团里呆下来5年。可是包玉麟使用他的主动选择权选择到了最危险的第二伞兵团,更选择了最危险的狙击手的工作,这让巴尔觉得包玉麟有点想找死的感觉。

巴尔不知道,包玉麟之所以当狙击手就是想证明给所有的人看,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士兵。他不怕死,更不会投降,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用自己的忠诚来体现自己的荣誉。这也是他选择加入法国外籍兵团的原因,毕竟法国外籍兵团不需要效忠法国,当兵只是一种职业。雇佣兵是危险的职业,但是它是最容易体现军人荣誉的地方。他更希望有一天,他能够用自己的成绩告诉大家,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士兵,自己的行为方式体现了军人的荣誉。

巴尔的训练方式近乎苛刻,一开始的时候,他每天安排包玉麟端着枪做出瞄准的姿势,然后在包玉麟的脚下用粉笔画出鞋印出来,接下来,他就开始讲述战术理论和技术手段。包玉麟必须这么一边端着枪站着,一边听他讲解,这一下来往往就是一两个小时。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枪口下垂或脚步一栋的请款,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惩罚。

尽管天气不是很热了,但是每天下来,包玉麟的靴子里都能倒出汗水来。可是他没有怨言,因为他知道,巴尔能成为世界著名雇佣兵的狙击教官,一定会有他的道理。

包玉麟的表现让巴尔很满意,他当然知道这样端着枪不动有多辛苦,不过狙击手是一个很危险很乏味的兵种,在战场上,一个狙击手很可能需要连续几天一动不动的潜伏着,随时做好击发的准备,一旦目标出现,才能够击毙敌人。

经过几天的观察,巴尔发现,包玉麟非常有做狙击手的潜质。首先他很耐得住寂寞,如果不问他什么,他甚至几天都不说话。再有就是他很安静,几天下来,巴尔观察到,不管自己在不在,包玉麟都老老实实的端着抢站在粉笔圈里,一动不动,试想一下,如果把这样的一个狙击手放到隐蔽的地方,恐怕谁都找不到他。当然了,一个狙击手最重要的还是要会用狙击步枪杀人。在巴尔看来,包玉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也许在战场上狙击手射出的子弹是最少的,但是他们射出的子弹是效率最高的。

“包玉麟,这里是1000发子弹,今天你必须把它全部打完!”在靶场上,巴尔将弹药丢在包玉麟面前。

“是,长官!”包玉麟没有问为什么。这段时间的接触,包玉麟知道,巴尔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别看他不太说话,但是无论干什么,目的性都是很明确的。

“这里是2000发子弹,今天必须全部打完,不能脱靶。”巴尔跟平时一样,丢下子弹就走了。现在包玉麟的射击距离已经是fr-f1式狙击步枪的最远有效射程了,巴尔也不敢说自己能将2000发子弹都打到靶子上。

巴尔的要求一天比一天高,原来只是要求包玉麟每天必须完成多少射击量。慢慢的,开始有了射击精度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的训练量达到了一个令人咂舌的地步。

包玉麟出来都没有说过什么,他也不需要说。随着训练的程度一步步加深,包玉麟明白了,战争不是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识就能够打胜的,有时候,或许一个不起眼的狙击手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很勇敢,打起仗来也很顽强,但是在一些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跟这些雇佣兵比起来就差很远了。

别看巴尔平时不说什么,但是包玉麟的训练成绩已经被巴尔报告了上去。巴尔给包玉麟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天生的狙击手。如果这个任务目标是可能命中目标的,那么,这个人就是包玉麟。

包玉麟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很意外,几个月以后,他不但被破格提升成了伍长,还被派驻了吉布提。

“包玉麟,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狙击手,我能教给你的东西都教给你了,让你派驻吉布提也是我的建议。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觉得,你似乎很希望能够战死一样。我不希望你那么快就死,所以跟兵团建议调你去吉布提。我希望比能够平平安安的多活几年。”巴尔是在包玉麟的调令下达后说这番话的。

“谢谢!”包玉麟很诚恳的说,他由衷感谢巴尔,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包玉麟才明白,当初在越南战场上,如果对方是一个专业的狙击手分队,或者武红梅是一个专业的狙击手,自己肯定活不到现在。

“不用谢我,我看得出来,你上过战场。”巴尔犹豫了一下,在外籍兵团谈论其他人的历史是很不合适的,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不认为包玉麟会说什么:“一个军人,他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他杀过多少人或者他干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在于他的忠诚度和他的贡献值,有的时候,不是每个人的忠诚度和贡献值会被人发现,但是这不要紧,关键是,在你自己的心里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上帝都会记录下来的。”

巴尔说这些话是考虑了很久的。外籍兵团里,什么人都有,但是想包玉麟这样的人还真少。他已经接到命令,几天后将赴黎巴嫩出任务,本来包玉麟也该跟着去的,但是他只知道现在的黎巴嫩很危险,为了包玉麟的安全,巴尔动用了一些手段,将包玉麟轮调到了吉布提。

“上了前线要小心”包玉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和希望巴尔能好好的回来。

1、第四十二章 黎巴嫩

自从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以后,中东地区就没有太平过。从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下来,一直到后来的几次战争,每一次都有以色列的身影,谁都想不到,为什么当时会通过一个如此不公平的“181号决议案”,居然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原本只拥有7%土地),这个决定换了是谁都不舒服。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想的。不过任何人都相信,如果再让这些人表决一次,恐怕还是这个结果,谁都不希望中东地区太安静,毕竟那里是世界的油仓。

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两边都打得伤筋动骨,需要一些时间休整一下,舔一下伤口,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

毕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法国对中东的情况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为了保证法国的利益,部分法军被派往了中东地区,这其中就包括了包玉麟的狙击教官巴尔。

自从1978年3月,法国政府响应联合国的决议,派出了一支由多兵种组成的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对于外籍兵团来说,作为法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而且在国际上名声极大,而且身份特殊,执行维和任务本就是不二人选,所以许多维和任务,联合国更希望使用外籍兵团。

巴尔离开了第二伞兵团以后,包玉麟顶上了他的位置,成了狙击手教官。如果说巴尔的教学方式比较侧重于城市狙击战,那么包玉麟的切身体会让他更重视自然环境的野战。不过这么一来,落在他手上的那些狙击手可就累了。谁都知道,狙击手的训练跟设定的环境关系很大,如果设定为城市环境,那么每天吃饭的问题是可以保证的。城市环境就是这样,一个人据守一个点,一般都是些视野开阔的地方,然后由包玉麟随即抽选几个纸板士兵出现,考察狙击手的应变能力和射击水平。当然了,还有他们的防护水平。

野外训练就不同了,包玉麟要求狙击手射杀所有阵地范围内的敌对假想敌,同时保护好自己。这其实并不很难过,问题是,受训的外籍兵团狙击手不知道担任教官的包玉麟什么时候会派出假想敌,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偷袭自己的掩蔽部。经常一躲就是一两天,有时候很搞得他们都怀疑是不是包玉麟把他们给忘记了。不过实际上往往是,包玉麟在他们发现目标完成任务以前就找到了他们,然后用石块或橡皮子弹告诉他们,他们这次的任务又失败了。

包玉麟训练出来的狙击手很快在外籍军团的各种演习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个方面的重视和重用。包玉麟本人因为这个,获得了优秀服务奖章和晋升一级军衔的奖励。他成了第一个获得外机军团优秀服务奖章的中国籍士兵。

1982年初,黎巴嫩危机情况加剧,一些黎巴嫩真主党和德鲁滋派民兵支持的反政府力量在不断攻击和骚扰以色列国防军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了在黎巴嫩担任维和任务的各国维和部队成员,在他们看来,正是这些维和部队的出现和经济封锁使得黎巴嫩的局势更加紧张,同时加深了黎巴嫩人民的痛苦。按照他们的理解,一切进入黎巴嫩的外国军队和张福军都是罪不可赦的,应该用同一切办法与之对抗,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极端手段。

这天上午,巴尔和其他几个外籍兵团的士兵跟平常一样正在路卡上执行检查任务。大家都明白,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极端分子的袭击活动都是有针对性的对以色列士兵进行的,他们对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是比较节制。但是当天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事后,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天,也就是1982年5月2日上午,一辆由黎巴嫩人驾驶的,装载着大量炸药和铁钉的汽车开到位于黎巴嫩和以色列边界上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法国维和军人路卡的时候,驾驶人员在几名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上前检查的机会引爆了车上装载的炸药,爆炸引起包括驾驶者在内的共9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

作为军人,只要穿上了军装,就意味着你将随时准备进行战争。战争本身就定义是你死我亡的。而加入雇佣兵就更是如此,根据日内瓦协定给出的定义,雇佣兵就是一帮通过战争手段达道牟利行为的军事武装人员,一般意义上,他们甚至不享有作为战斗员或成为战俘的权利。法国外籍兵团的人就是雇佣兵,不过在黎巴嫩,他们享有各种权利,因为雇佣他们的是联合国。

可惜这些事对于巴尔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他正是上去检查汽车的法国外籍军团的士兵之一。汽车炸弹里混杂着的大量铁钉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包玉麟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几天后了。外籍军团的军官在给包玉麟下达前往黎巴嫩担任联合国维和部队任务的时候告诉包玉麟关于巴尔的消息。

“包玉麟,按照军团惯例,由于你现在担任着狙击手教官的任务,所以你可以选择不去黎巴嫩或推荐其他人前往,这样你就能继续完成你目前的工作。这种选择权只是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非总动员的情况下对担任教练荣誉的一个特殊待遇。当然,如果你选择了去,除了享受高额的出勤补贴以外,你还会被晋升一级军阶,这样更方便在战区用你的经验和技术指导其他士兵进行作战。”负责谈话的军官面无表情,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毕竟这是让人上前线。

“我想知道,当时巴尔一经过这样一番询问么?”包玉麟问道。

“当然,这是我们军团的传统,也是每个担任教练工作的训练人员的特殊待遇,因为你们的存在,我们军团的战斗力才会被不断的提高。”军官显然知道包玉麟的意思,他解释着。

“既然巴尔肯去,我为什么不能去?我是一个军人,跟巴尔一样,战斗的觉悟我是有的,再说,出勤补贴很高不是么?我可是雇佣兵。”包玉麟没有讲笑话的天份,如果最后一句话换了一个人来说,一定会说得很有味道,可是从包玉麟的嘴里说出来,却有了让人感动的味道。

“那么请确认这份文件并在这里签字。”军官将文件推到了包玉麟的面前,这是一份任务派遣文件,上面的主要信息是包玉麟的身份背景,如果包玉麟跟巴尔一样,那么他的抚恤金将按照他最后确认的这份文件交给他指定的人。

包玉麟的指定抚恤金和遗物接受人是包玉凤。出国快两年了,包玉麟不知道家里妈妈的情况,他不敢,也没法打听。

看着包玉麟签署了文件以后,军官很严肃的站了起来,给包玉麟敬了一个礼。并不是没有个担任教练员的人都愿意签署这份文件的。巴尔签过,现在,包玉麟也签了。

回到营房后包玉麟没有跟其他人说什么。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职业的关系,包玉麟很少跟什么人交流,平时训练的时候,他也都是默默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虽然他不像巴尔一样动手打人或体罚,但是他教的狙击手都很怕他。这种怕仿佛会传染一样,队里的其他人也没有谁敢招惹他。不过很奇怪的,一般在部队了让人怕的都是孔武有力的家伙,可包玉麟平时连话都不多,却令人不愿意谈论他。

包玉麟倒是记得有这么一件事,一个“主动选择权”到13团担任驾驶员的家伙看到包玉麟东方人的面孔挺新鲜,于是跟其他老兵打听包玉麟的事。结果一屋子的人很奇怪的望着他,仿佛什么怪物一样。后来还是他的训练教官给他解了围。

用一个手指一比那个新兵的脑袋,口中一个单音:“叭”。非常简单,不过是一个手势和一个单词。当时整个屋子都安静了下来。如果包玉麟再晚几秒从窗外走过,他据对不会相信此时热热闹闹的房间里当时有那么几秒钟的绝对安静。

后来包玉麟观察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像真的怕他一样。很少有人主动找他聊什么。不过包玉麟不介意,他正好不想跟人说三道四的。

回到宿舍的包玉麟还有不少事要干。首先按照程序他要为兵团推荐一个狙击手训练官。当训练官有福利,当然也有响应的义务。自己的东西也要收拾一下,除了个人装备和必须的生活用品,其它的都可以交给兵团的保管员,万一死了,他们会把这些东西送回中国的。

整理东西的时候,包玉麟很小心,所有加入法国外籍兵团以来获得的奖章都留了下来。关键的是要附上一份有中文说明的对法国外籍兵团的解释和介绍,如果有意外,家里的人能够不用请翻译就能看懂外籍兵团的性质。当然了,还有自己的日记。包玉麟希望,如果自己真的死了,响水村和家里的人能明白,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士兵,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自己都问心无愧。

两天以后,包玉麟出现在了黎巴嫩,他的岗位是原来巴尔的岗位。不过军团根据发生的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狙击手将不再负责车辆和行人的检查。而是在一个隐蔽的位置全面监视检查站,一旦有需要,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同伴支持。

1、第四十三章 黎巴嫩战争

1982年6月6日,也就是包玉麟来到黎巴嫩后的一个月,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其实在战争爆发之前的前几天,大家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6月4日这天,以色列空军突然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的基地。接下来两天更是你一枪我一炮的打个不停,搞得大家都很紧张,处于两国交界处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法国外籍兵团就更是如此。

包玉麟他们所在的位置正好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的交界处的纳哈里亚,这里一马平川,虽然公路两边放置了大量的隔离墩,可是谁都知道,这些东西不过都是样子货,面对坦克地盘改装的大型排障器的时候,不过是一些可笑的玩具。反正不管双方谁要偷袭对方,维和部队将首当其冲。是以不少人开玩笑的时候都说,我们维和部队成了人肉盾牌,手里有枪却不能打仗(根据联合国的规定维和部队虽配有武器,但不得擅自使用武力,除非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只能穿着防弹衣挡帮别人挡子弹。不过这话也就是说说罢了,说都知道,除了少数派系和激进分子,正规的武装力量是不敢对维和部队下手的,因为这就意味着要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国际社会。

6日早上,包玉麟刚下岗回到宿舍。洗漱完毕后,还没等他躺下。突然,大地的震动引起了他的注意,地震?不像是地震。震动和声音好像是从以色列方向传来的。联系起这两天以色列方面不寻常的举动,包玉麟突然想明白了,这不是地震,是大队坦克活动带来的震动!

紧急集合的哨音这个时候响了起来,包玉麟的衣服刚脱下来。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连忙穿好了衣服,提着枪冲出了营房。当然,他可没有忘记穿防弹背心。

“各位,根据雷达显示,好像是以色列方面有大举进攻黎巴嫩的倾向,我已经报告了兵团和联合国方面,下面,我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指定位置,坚守个人负责的岗位。大家要记住,我们的任务是维护地区和平而不是战争。所以我要求,大家要谨记自己的责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大家都要保持克制,不要出现不理智的情况!”外籍兵团驻地指挥官严肃的说道。为了联合国的任务,法国政府和外籍兵团都很重视。现在在包玉麟他们这个点的最高指挥官是一名中校军官。

“是!长官!”不旦是包玉麟,所有的人都知道,一旦战争发动,大家所要面临的是什么了。

“各就各位!”军官也不想说更多的东西,一声令下,几十名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按照平时演习的定位,迅速抵达个人指定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如果以色列方面真的有什么异动,凭借自己这几十号持步兵轻武器的人,根本不可能对抗以色列军方的坦克大炮。但是,在没有命令之前,他们只能尽量维持着。

“人肉盾牌?”一边往屋顶上爬,包玉麟一边苦笑着想。他有把握能让自己的攻击变得有价值,最少,他有把握击毙催外籍兵团基地进行攻击的有限步兵,但是对于坦克和装甲车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联合国的规定使得他们只能被动的进行防守。

中校军官安排好人员以后,只能带着几名外籍兵团的士兵排成一拍,横在路上。面对以色列的坦克大炮,他们能做的只有那么多了。

以色列士兵突击的速度很快,从听见坦克的轰鸣声到看见以色列士兵抵近外籍兵团的路卡不过是十几分钟,中校带着十几名士兵就那么站在路上。谁都知道,如果是敌对行动,他们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螳臂挡车,根本就是活靶子。

趴在房子上进行警戒的包玉麟知道,其实现在自己趴在这里,更多意义上是表现出自己作为士兵的责任。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部队,即便自己是打不死的超人,而且有无限多的子弹,这帮以色列士兵也不抵抗,要想用狙击步枪消灭他们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前面的几个条件都不存在。

以色列的坦克推进得很快,没过多久就到达了路卡附近。他们根本没有选择跟公路上外籍兵团的士兵们对峙,而是跟在大型破障车的后面,直接推开公路两边的隔离墩,然后大摇大摆的继续前进。

面对这个情况,只持有自卫用轻武器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总不能让他们用7.5毫米口径的步枪去对抗以色列的坦克。可是职责所在,他们还不得不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很快,一队悍马车的出现让维和部队的官兵总算能看到人了。

一名以色列的上校带着一群步兵很快出现在了法国外籍兵团的路卡处。车是在距离外籍兵团的士兵几米远的地方停下的。

谁也不知道外籍兵团的中校在想什么,反正他没有动,带着可怜的十几个人就那么站在那里。

包玉麟的距离比较远,听不见以色列士兵说什么,但是他发现,外籍兵团的中校和以色列上校交涉的时候,所有以色列士兵都低垂着枪口,显示出没有敌意的样子,丝毫不认为维和部队十几个人对着他们的枪口是一个威胁。

包玉麟这个时候大大方方的趴在掩体上,用枪瞄准着以色列的上校。在这个距离上,包玉麟有绝对的把握一枪解决了以色列的上校,但是他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几十名外籍兵团的士兵沦为炮灰。面对几万以色列士兵,就算排着队让他们杀,也得杀好一阵子的。

不知道兵团的中校和以色列的上校说到了什么,以色列上校突然掏出了手枪。顶在了外籍兵团中校的胸前。

包玉麟知道,外籍兵团的中校敢这样带着十几个人横在路上,就不是怕事的主,既然他敢干,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

就在以色列上校用枪威胁外籍兵团中校的时候,包玉麟的枪响了。他站了起来,面对如此人数的部队,这个建在屋顶上的掩体本身就是一个笑话,还不如大方一点。包玉麟连开了两枪,第一枪是对天射击的,这是警告。紧接着的一枪射进了以色列上校的脚前的地面下。当以色列军官诧异的看着包玉麟的时候,包玉麟稳稳的站在屋顶上,正用狙击步枪瞄准着上校的脑袋。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武装人员手里的枪是不能随便使用的。用上枪的时候只有一个条件,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现在,以色列的上校用枪威胁着外籍兵团中校的生命,包玉麟开枪了,而且是大大方方的开得枪。包玉麟明白,他开这一枪的目的只能起到警告作用。凭几十个维和部队的士兵跟几万武装到牙齿的以色列士兵对抗,根本就是开玩笑。他站出来就是不想引起误会,怕以色列人以为这是动手的信号。只要他做出这样的姿态,所有的人都会明白,维和部队法国外籍兵团不想跟他们对抗,但是他们不受威胁!

包玉麟的这两枪让以色列官兵感到震惊,他们不约而同的端起了枪对桌包玉麟的方向。没有人扣动扳机,因为谁都知道,即便是他们当场击毙了这个外籍兵团的士兵,但是神经反射会令他同时扣动扳机,位于他枪口下的上校肯定躲不过fr-f1式狙击步枪7.5毫米的子弹。关键是,这就意味着以色列将对抗整个国际社会。因为这些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是奉联合国的指派到黎巴嫩维和的。

包玉麟的枪一响,原本枪口向下的外籍兵团士兵都平端起了他们手中的武器。谁都知道,凭他们几个人跟如此众多的以色列士兵对抗是不可能的,就算穿着再厚的防弹衣都没用。但是他们都是军人,是有血性的军人,面对威胁的时候,即便是有命令他们不能进攻,但是他们有自卫的权利,即便这个时候行使这个权利的下场是肯定的,但是为了荣誉,他们不能屈服!

看桌两方面对峙的样子,以色列上校屈服了,他当然知道跟维和部队对砍,乃至屠杀这些人的以后果。显然,他很清楚维和部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为了自卫,只要没有威胁到他们,他们是不会开枪的,就好像刚才,自己如果不是用枪顶着外籍兵团的中校,屋顶上的狙击手肯定不会开枪。

以色列上校将手里的手枪小心的放回了枪套,同时大声呵斥着他的士兵。很快,以色列士兵端着的枪都放了下来,不再用枪口指着包玉麟和维和部队的士兵了。

看着以色列士兵的动作,法国外籍兵团的士兵不约而同的都朝包玉麟看去。枪是他开的,有什么举动也该是他带头。

包玉麟当然看到下面以色列官兵的动作,他没有说换,只是默默的低垂下了枪口,转身走回了掩体。

随着包玉麟的动作,所有外籍兵团的士兵都低下了枪口。他们的枪只能自卫,这是命令。

以色列士兵蜂拥而上,推开了外籍兵团的士兵。他们也有命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黎巴嫩。

1、第四十四章 开始29行动局的新生活

中东地区因为战火不断,一直都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以后,特别是法国外籍兵团这样一支明显带有雇佣军性质的部队加入维和行动,就更成了吸引记者们镜头的“胶片杀手”。特别是经过汽车炸弹袭击以后,外籍兵团的营地边上更是人气大涨。各大知名媒体纷至沓来,变着法的想找到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这些媒体记者的胆量,有时候,当战地记者的危险性更胜于军人。可即便是这样,还是让这些记者趋之若鹜。战争永远是最受人关注的题材,也许一张好的相片可以成就一个人一生的梦想,多少普利策最高成就奖的得主都是因为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和批判而获奖的。

毫无疑问,1982年6月6日这天是一直守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法国外籍兵团附近的记者们最兴奋的一天。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更能体现维和部队形象和军人风采的了。

面对数万大军,十几名外籍兵团的士兵整齐的横在路上,如果要用一个中国成语来形容,那么“螳臂当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可就是这样,这些外籍兵团的士兵,为了他们的使命,维护和平,就那么挡着。他们是一些被称为雇佣兵的士兵。面对数万以色列士兵和坦克,手持轻武器的他们显得多么软弱和无力,可是他们又显得多么的高大和坚强。

包玉麟的出场更成了这一幕的点睛之笔。为了保证战友的安全,他毫不畏惧,既然敢站出来开枪警告以色列上校军官。他面对的可是几万的以色列军队,这几万人中,只要有一个人手指动一下,包玉麟就会永远倒在他据守的小屋顶上,可是他站出来了,还开枪了。没有人会相信包玉麟是一个怕死的人,但是或许有人说他是一个疯狂的人。可是后来以色列士兵改变态度以后,他严格的执行了联合国的命令,收起了他那支只能用于自卫的狙击步枪,这个时候,强烈的对比给了在场记者强烈的震撼感。这是什么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果断、勇敢,处置得当,严格遵守纪律。合理合法的维护了军人的荣誉,是真正可以信赖的军人!

当天发生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上的新闻,除了两被在场的记者们震撼以外,更被他们用最快的手段传回了各自服务的媒体机构,这些机构当然不会放过这些机会,新闻稿被用最快的速度编发了出来,出来叙述战争爆发的情况和分析背景问题,法国外籍兵团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上的表现被大势宣扬了出来。包玉麟当时的表现更是让这些记者们深入点评。许多人开始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包玉麟的身份资料。外籍兵团在这方面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打发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用种种借口想找到包玉麟北京身份的人。

虽然战争还在继续,不过外籍兵团和联合国的动作却不慢。很快,包玉麟他们据守的路卡所有法国外籍兵团士兵都被联合国授予了“联合国维和勋章”,包玉麟和中校更是被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外籍兵团总部不但为包玉麟等士兵带来了“优质服务奖章”表彰他们对外籍兵团的贡献外,还为包玉麟和中校各升了一级军衔。包玉麟成了进入外籍兵团以来军衔上升最快的人之一。

负责到黎巴嫩授勋的是两名上校军官,从制服上看,一名军官是外籍兵团的,另一名则是法国陆军的。

完成授勋后,他们将包玉麟叫到了办公室,说有话要跟他谈。包玉麟并不认为有什么。他已经习惯了。在外籍兵团,长官会经常跟士兵谈一下,这也是掌握部队情况的手段之一。

“包玉麟,你来到外籍兵团的时间已经有两年多了,各方面表现和军事成绩都很好,所以军团数次提升你的军衔,表彰你的优秀服务。这次我们找你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需要咨询你的意见。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比埃尔,我身边的这位是亨利上校”。比埃尔介绍着说。

包玉麟连忙立正敬礼:“两位上校,有什么问题请你们询问。”

两位上校显然对包玉麟的回答感到满意,比埃尔指了指边上的沙发:“我们这次的谈话是非正式的,所以你不需要客气。坐下说就可以了。”

包玉麟没有多话,身体笔直的坐了下来。

“不知道你是不是介意告诉我们,等你的合同期满了以后,你是否愿意加入法国籍并续约?”这回问话的是亨利上校。

一听这个问话,包玉麟有些迟疑了。他到外籍兵团当兵主要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军人,续约的是他还没有想过,但是入籍的是他是愿意的。这也是合理的想法。按照包玉麟的理解,按当时的情况,偷渡出来的人回国后是要接受法律制裁的。不过变换了国籍以后就不同了。毕竟法律不管外国人的事。有一个华侨的身份回去会方便很多。

“续约的事我还没有考虑过,入籍的事我是愿意的。”包玉麟习惯有什么说什么,这不丢脸。

“可能你不知道,由于你当时加入外籍兵团的时候没有有效证件,我们是按无国籍人员处理的。按照兵团条例,对于无国籍人员只需要在外籍兵团服役满三年就可以申请入籍。由于你表现出色,做为奖励,如果你现在提出申请,我们考虑可以提前同意你入籍,你愿意现在就提出申请么?”亨利上校询问道。

经过了那么多的事,包玉麟已经学会了思考,他明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没有平白得来的好处,只是看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罢了。

“请问我需要做什么?”他问得很直白,并不介意这话会引起两位上校的反感和误会。

“是这样,我们知道,你在国内受到的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的情况是源至于一份以你的名义,由越南政府在联合国会议上提交‘反战声明’,我说的这个情况对么?”亨利问道。

包玉麟一听这话,当时腾的就站了起来,他没想到外籍兵团的人那么有本事,居然查到了这么多东西。在国内、在越南,他为了这个“反战声明”吃了多少苦,拿到来到了法国还要为了这个受苦?或者是法国人想利用这个做文章,让自己入籍,然后再搞出一个什么反对中国政府的声明来?包玉麟之所以肯加入法国籍,就是为了能有一天用另一个身份回到中国,回到响水村。加入雇佣军在包玉麟看来是最好的途径,他能够用自己的勇敢的坚强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为了利益就会出卖祖国的人。如果这个身份是需要他出卖祖国的利益来获得,那么他宁愿不要。

“亨利上校、比埃尔上校,我需要说明的是,我出来都没有发表过什么‘反战声明’,那个东西是他们合成的。我也不会为了法国籍做出什么对不起中国的事,那毕竟是我的祖国,所以,我想我们不需要谈了。我可以走了么?”毕竟是一个军人,部队的条例还是要遵守的。

看着包玉麟一脸不满意的样子和他说的话,两名军官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包玉麟下士,你没有听明白我们的意思,虽然你是在我们国家当雇佣兵,但是我们并不会强迫你去做出什么违背你意愿的事。就算是进行军事对砍的时候,按照外籍兵团的惯例,除非是总动员或者是所属国士兵的要求,我们一般是不会派敌对国的士兵出任务的。这一点请你放心。”比埃尔上校解释着。这些东西不会出现在外籍兵团的正式文件里,不过是惯例罢了。

“我们这次咨询你,主要是由于你的表现出色,军事水平比较高。加上这次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界上的这件事,让你成为了新闻人物,很快,那些记者就会发现你身后的新闻。为了给你减少干扰,我们军方认为,有必要对你进行调动,所以让我们来质询一下。看一看你是不是同意。”亨利上校补充着。

“调动单位?没问题,我同意了。”在包玉麟看来,反正都是当兵,到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虽然在外籍兵团,各单位之间的薪水相差很大,但是多年共产党的教育让包玉麟都忘记了该怎么谈价钱的,俗话说的好: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包玉麟如此爽快的回答到让两名上校吃了一惊,他们已经习惯了跟外籍兵团那些斤斤计较的雇佣兵谈价钱了,没想到包玉麟回答得那么干脆。

“呵呵呵,我很喜欢你这样的性格。你难道不想知道我们要把你调到什么单位么?”亨利上校笑了起来。

“报告长官,部队和军人调动情况由上级决定,需要我知道的时候长官当然会告诉我,。”包玉麟的回答中规中矩。

亨利和比埃尔互相看了一下,点了点头。还是亨利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么我宣布,以下的谈话内容属于保密情况,武乱什么时候,你都不能透露今天的谈话内容,你清楚么?”

“是的长官,我保证不会透露出今天我们的谈话内容。”包玉麟站得笔直,严肃的回答道。

“我们分析了你的表现,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人,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加入我们法国情报局第29行动局,不知道你愿意么?”亨利严肃的玩到。

情报局?这不是特务机关么?包玉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电影上经常会有有关于情报局的事,不过说的都是美国情报局,但是谁也没跟包玉麟说过法国情报局的事。包玉麟是按照惯性思维来分析法国情报局的。当兵没问题,可是让包玉麟当臭名昭著的特务,他就不愿意了。

“报告长官,我不当情报人员!”包玉麟很果断的说出了他的答案。

包玉麟的这个回答让两名上校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搞了半天,包玉麟还以为是要他去当情报人员。他也把当情况人员想得太简单了。

“包玉麟,你搞错了,我们不是想让你当情报人员。再说,你的确不合适当情报人员。”亨利上校玩味了一下,觉得还是跟包玉麟说明的好,于是解释道:“现在已经不是二战时期了,我们需要的不是行动特工。我们听说,你平时很少跟同伴交流,也难怪你不清楚第29行动局。我们29行动局是一支特种部队,主要任务就是对抗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每年,我们都会从外进兵团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中选拔一些佼佼者加入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将会出任一些危险性比较大,需要快速反应、又不合适大批军队活动的任务。你放心,第29行动局绝对不是情报人员。”

包玉麟的脸红了起来,的确是的,自己平时跟同伴们交流得太少,看来还真是误会了。

“说真的,如果选择情报人员,估计不会有任何一个单位会选你。首先你不太善于跟他人交流,其次你东方人的面孔和你的身份背景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你去当特工,恐怕用不了几天我们的阵亡抚恤名单中就得添上你的名字。”亨利上校笑着说出了这番话。的确是,包玉麟的想法太好笑了。他这样真的不合适当特工,但是当军人就没话说了。

“报告上校,我愿意去法国情报局第29行动局!”包玉麟红着连回答道。

几天后,当第一个发现包玉麟背景资料的记者赶到黎巴嫩和以色列边界想要采访一下包玉麟的时候被告知,包玉麟已经于外籍兵团解除了合同,至于他现在在什么地方,他们也不知道。

包玉麟是与外籍兵团解除了合同,因为他已经与法国情报局第29行动局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并加入了法国籍。一个法国人当然不能在法国外籍兵团继续当兵了。

这会,包玉麟正在法国情报局第29行动局的训练基地里开始新一轮的训练,他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1、第四十五章 艰难的训练

“动作要快!再快一点!怎么动作慢得像个娘们?‘变色龙’也得学会爬。今天你要是还不能达标,我就让你去给费尔当示范员!”在训练场上,战术训练官马丁中尉可不管自己受下的这帮精英分子原来是来自什么部队,挂的是什么军衔。只要是在他手上受训的,就都归他管。他现在正卡着秒表,考核着代号“变色龙”的包玉麟障碍训练成绩。费尔上尉是但同样是训练官,不过他的科目是询问技巧。跟他的当示范员无疑是非常痛苦的。

自从进入第29行动局开始,所有的人就变成了一个代号,除非离开29行动局,这个代号就必须一直用下去。当然,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两种情况你可以不再使用代号,第一种情况是:比方说因为负伤,已经不适合出外勤任务,而本人由于掌握了大量的敏感情报而不得不留在第29行动局的,这个时候你会被按排到第29行动局的总部或分部负责内勤工作,管管文件档案、枪械、补给什么的。虽然轻松,而且除了任务奖金和出勤补贴以外,什么都不少,可是这对于一个长期训练的特种兵来说,无疑是地狱。另一种恢复名称的办法就是:在某一个方面有很突出的成绩和经验,这样你就会像马丁中尉一样,被调入训练营,负责对新成员的训练。不过他们有一点特权,就是如果第29行动局认为有必要,那么他们的代号会被随时重新启用,出外勤执行任务。

来到第29行动局训练营以后,包玉麟才明白,别看自己原来在法国外籍兵团已经是狙击手教官了,可是进到训练营以后要学的东西却太多了。

外籍兵团毕竟是军队形式的单位,行动规模都比较大,相互间配合也比较多,所以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全面发展,除了在新兵训练时必须掌握的基本动作以外,基本上是按个人的专长分类。比方说包玉麟是一名狙击手,他平时的训练就更倾向于狙击手的科目,对于炮手的科目,要说开两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说到准头就难讲了。

第29行动局的训练科目很多,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驾驶,各种型号火炮和单兵导弹的运用,潜伏和化妆的技巧、擒拿与反擒拿,加上跳伞、潜水和野外生存等等。加上询问技巧,爆破和炸弹拆除,通讯器材的使用也维护。包玉麟有时候觉得,这么多的东西,就是学,也得学几年。虽然这些科目有许多跟原来在外籍兵团时候训练的科目相同,可训练内容却有很大区别。在一些交叉科目上,外籍兵团要求的是懂得使用,而第29行动局要求的是熟练掌握。而且每个人必须有精专的地方。

包玉麟原来一直是狙击手,而且进入第29行动局以后,也是当做狙击手培养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只要懂得狙击作战就行了。最起码,所有的基础项目都必须达标。毕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力气是有的。体能训练方面,包玉麟1米7几的个头并不见得比他的那些牛高马大的战友们差,在潜伏和化妆等狙击手训练科目上,包玉麟更是连他的训练官都不知道该教他一些什么了。但是碰上长距离障碍的时候,包玉麟就有点心有余悸了。他的成绩总是比达标成绩差了那么一点。为了这个,马丁中尉已经好几次让他去给费尔上尉当示范员了。

“你这个猪!黄皮猴子!我不知道亨利上校为什么让你到我们第29行动局来。就你这个样子,换成一只猪都比你做得好。还是滚回你的中国当兵去吧。我们法国不需要你”站在最后一个深坑边上,马丁中尉破口大骂了起来,为了这个中国的“变色龙”,他已经连续加了好几个班了,可是成绩还是这样。气得他执着刚刚爬上深坑的包玉麟破口大骂。

“老子让你骂!”包玉麟本来还能忍受,可听到后面,他听不下去了。从始至终,包玉麟都不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即便是加入了法国籍。更何况他侮辱的是中国军人。

包玉麟没有多想,直接一个勾拳打在了马丁的下巴上,没等马丁反应过来,右手一记摆拳,马丁的腮帮都几乎变形。

这两拳干的干净利索,马丁1米9几的身躯晃了两下,干脆利索的倒了下去。

包玉麟不怕去给费尔上尉当示范员,在包玉麟看来,这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考验。他当然知道自己动手的力度,他也知道自己动手的后果,但是他不在乎。他不能任由马丁侮辱自己的祖国,哪怕为了这个关自己的禁闭,甚至开除军籍。现在已经有了法国籍,就算不当兵,包玉麟相信,凭借自己一身的力气,只要肯干,总是能找到一碗饭吃的。

可是现在,包玉麟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看来一眼昏迷在深坑边上的马丁中尉,根本就没想理会他。他知道马丁没什么大碍,昏迷只是因为疼痛引起的神经反应,躺一会就好了。自己还得完成今天的科目。包玉麟就不相信,不就是一个长距离障碍么?自己就连达标都达标不了?

包玉麟又一次跑回了起跑线。他不服气,他得再试几次,只要找到了窍门,这些应该都是小事。

没有人家督,包玉麟这次跑得更慢了。每过一个障碍,他都要仔细看来一下,怎么样才能通过得更快。没过多久,他发现了问题。这些障碍的设置根本是按照欧洲人的身高设置的。训练教材上,对这些基础的科目有非常详细的介绍,甚至包括通过每个障碍应该如何跨步,何时应该起跳都做了讲解。比方说包玉麟最难过的深坑,对于身材高大的人来说,在坑内的两步无非是跨小一点而已,可是这两步对于包玉麟来说,步幅大了,惯性力就小了,他上坑的时候就很难顺势完成单臂撑的动作,如果分成三步跑。完成这些动作就简单多了。

包玉麟体验了一边,发现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对的,很是高兴,于是他又跑回了起点,全力以赴的开始按照自己的办法跑。

包玉麟跑着、爬着、跳着,拼命的冲刺。他没有发现,其实在他体会的时候,马丁中尉就醒了过来。当他第二次信心满满的发动冲刺的时候,马丁中尉同时按下了秒表。

“恭喜你‘变色龙’,你的长距离障碍成绩这一次是优秀。我会如实填写报告。但是由于你殴打训练官,另外费尔上校跟我说了,让我给他找一个‘自愿者’担任询问技巧的示范员,我很高兴的对他推荐了你,所以今天下午,你必须去找费尔上尉报道,担任示范员。”马丁揉着已经开始红肿了的下巴,表情怪异的说道。像极了不小心用足球砸坏邻家玻璃后躲在小巷里偷偷观望的孩子。

“是!马丁中尉!,按照您的命令,今天下午我将准时出现在费尔上尉的询问技巧教室,并担任示范员。”包玉麟立正说到,看马丁中尉的样子,他刚才的话是无心的,他的确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训练科目。

“行了,你走把,我已经让‘蝮蛇’给你打饭了。我现在还得去医务室一趟。”马丁没理会包玉麟,边走边说道。

包玉麟很是激动,他一直笔直的站着,看着马丁痛苦的捂着脸往医务室的放向。

“还不快一点回去?午休时间就要过了!另外,下回别那么用力,我不是敌人!”马丁上尉走出了十几米后,发现包玉麟没有动弹。转身一看,看见包玉麟正笔直的站着,心中一热,连忙命令到。

实战才是检验训练成果最佳的方式。就在包玉麟他们临近训练结束的时候,第29行动局接到法国警察总局请求支援的报告,就在他们训练营地附近十几公里范围的海边,一伙贩毒集团的成员将会把一批毒品和制毒工具通过走私的方式送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