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爷慧眼,后来我才知道这器物叫玉蝉,虽说是含在死者嘴里,可记得当时顾掌柜说,这器物似乎是镶嵌在某个东西上。”常赫淡淡一笑,谈笑风生说。“我就想着向双爷打听打听这东西的出处。”

屠双吸了一口烟杆,也不接话,等着常赫继续说下去。

花惜双起身先给屠双斟上一杯酒,然后围着座,挨着给我们倒酒,一脸笑意说:“玉蝉是含在死人嘴里,这东西看沁色应该出土不久,说明关中有墓被开了洞,谁不知道在关中地界,动土得双爷点头,常哥的意思,是想知道这玉蝉是从哪个墓被挖出来,而且还想看看墓里有没有其他东西。”

“什么好东西,居然能让你也跟着鞍前马后的?”屠双抬头瞟了花惜双一眼,意味深长问。

“双爷,您这就是见笑了,谁不知道能让您看上眼的都是稀世之宝,常哥不过是运气好,寻了一块古玉而已,这物件就是在金贵,怕也入不了双爷的眼睛。”花惜双一脸赔笑说的云淡风轻。

“我这个人向来运气不好,对古玩又是一知半解,难道这次瞎猫撞到死耗子,想看看这墓里还有没有其他器物,最主要是看看,能不能找到,这玉蝉到底是镶嵌在什么东西上。”常赫也跟着漫不经心笑着说。“当然,双爷地界上出的货,还望双爷指点,规矩我懂,该多少钱您言语一声就成。”

第342章 心狠手辣

屠双之前说让我们看戏,估计看的就是花惜双和常赫,他们两人一唱一和,应该是冲着玉蝉出土的墓来的,但一时半会,还是不明白,屠双让我们知道这件事意欲何为。

花惜双和常赫两人都看着屠双,他从嘴角取下烟杆,朝门口站着人点头,没过多久就听见楼下凌乱的脚步声,我们回头看见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被拖了上来,一条长长的血迹一直蔓延到楼上,看的人触目惊心。

那人浑身是血,站都站不稳,从地上挣扎几下爬起来,全身抖的像个筛子。

“双爷,给,给条活路,我知道,知道错了。”那人一个劲的求饶。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人是谁,更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得罪了屠双,不过看他的样子,怕的要死。

“给个正脸瞧瞧。”屠双坐在椅子上冷冷说。

那人被抓起头发,抹去他脸上的血,我突然发现,花惜双和常赫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住,身旁的叶知秋在桌下拉我衣角,她的样子也很震惊。

“就是他。”叶知秋压低声音在我耳边说。

“什么就是他?”我茫然的问。

“温老那晚去见的人就是他。”叶知秋声音细若蚊吟。“这个人那晚带着温老下的墓。”

我心里咯噔一下,还不清楚这个人的来头,可居然和温儒牵扯在一起,现在又被屠双抓到这里,更让我想不通的是,看常赫和花惜双的反应,他们好像也认识这个人。

“两位应该都认识吧。”屠双笑的吓人,对花惜双和常赫说。“有什么想问的,现在随便问。”

“双爷,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这样的场面,花惜双应该是见惯不惊,很快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有误会吗?我怎么没瞧出来?”屠双冷冷一笑,目光落在跪着的那个人身上。“你给我说说,是不是误会。”

“我该死……”

“你是死是活,轮不到你说,今儿在座的都是我请的贵客,传出去还以为我屠双喜怒无常,你当着在座的各位给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屠双声音冰冷。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和双爷无关,双爷教训的是。”那人战战兢兢回答。

“说事,有没有错那是后话。”屠双把烟杆放在嘴边说。

那人惊魂未定的大口喘息,蠕动嘴角艰难说出事情始末,他是倒卖古玩的,上个月初二去附近农村想收点货,路过一处田埂,看见一片庄稼地,当时大雪纷飞,整个地里全是厚厚的积雪。

但唯独有一块地方没有雪,当时他多了一个心眼,毕竟是捣腾古玩的,虽然不是正经八百的土耗子,可圈里混的时间长了,对于盗墓方面多少还是知道一些。

这人就偷偷带着探铲再去了一次,在不积雪的地方打了一个盗洞,没想到居然在地下真的发现有活土。

“为什么在不积雪的地方打探洞会发现活土?”叶知秋有些茫然的小声问我,旁边的薛心柔也很好奇。

活土也叫熟土,一般来说,没有经过人为挖掘过的土壤叫死土,其特点是结构比较紧密,稍有光泽,颜色均匀,质地纯净,没有人为活动的遗存,也就是自然形成的土。

而活土说明被人挖掘过,有经验的盗墓贼打下探铲,就看土质就能分辨下面有没有墓。

叶知秋和薛心柔虽然都是学考古的,但她们路子正,这些盗墓的技巧她们根本接触不到,倘若地下有墓,年代久远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

这会导致土质疏松,因为墓室中空,会形成对流的空气,雪落在这样的土层上,会很快融化,在盗墓行当里,这叫雪落不积,叶九卿教我探墓,其中就有望闻问切这四字诀,望就是看参看地形以及留意这些有规律的陵墓地表变化。

“关中这地界上,还真是龙蛇混杂,你一个倒卖古文的都知道雪落不积,还真是小瞧了你。”屠双冷冷一笑嘲讽。

那人诚惶诚恐,身子抖动的厉害,颤巍巍继续说下去,按照规矩,关中发现墓,得先通知屠双,怎么挖,怎么分得屠双说了算,墓虽然是这人发现的,可顶多也只能分一杯羹。

这人瞧着古墓修建隐秘,既没封土也没碑文,若不是阴差阳错被他发现,指不定还要被埋在地下多久,这样的墓既然不容易被发现,他就寻思即便自己不告诉屠双,也不会被人知晓。

因此他便偷偷瞒着屠双擅自挖了这个古墓,没想到墓居然没有被盗过,但里面却没有什么值钱的器物,除了一口棺椁外只找到一块破土木,这人开了棺椁,寻思墓主身上应该有些东西,但依旧一无所获,最后还是想起和圈里盗墓贼闲聊时,说过有时候,死人嘴里会含宝贝,结果他还真从墓主嘴里找到了一块玉石。

在关中地界上挖出来的货,这人再贪财也不敢在关中脱手,四下打听找到花惜双,随便要了一个价,就把玉石给卖了,他寻思花惜双路子广,这事就算是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

听到这里,我们才明白那块蓝田古玉为什么会出现在常赫手里,想必花惜双转手把古玉卖给常赫,由此可见,这个叫常赫的也并非泛泛之辈,单凭一块蓝田古玉就能看出端倪。

因此才会追查到关中,想必上一次我们在八仙庵看见常赫和花惜双,这两人是在找出货的人,想从这人身上探知蓝田古玉的出处。

“各位见笑了,都说我在关中说话还有些分量,谁知道,一个捣腾古玩的下作玩意,也敢对我欺上瞒下。”屠双冷冷一笑。

“双爷,我一时贪心,您大人有大量,求双爷放一条生路,我知道错了。”屠双话音一落,那人吓的在地上磕头。

“知道错了?”屠双一脸阴笑。“给我说说,哪儿错了啊?”

“不该瞒着您挖墓,乱了您老规矩,买的钱我全交出来。”

“那你还是不知道错在哪儿,看起来我屠双这名字,在你心里不算个事,怎么着,以为货出了手,我就不知道你干的事?”

屠双一语双关,明白人都能听出来,他虽然是在教训跪在地上的人,其实是在数落花惜双,明明是关中地界出的货,花惜双何等聪明的人,一个捣腾文物的人,直接把货卖给她,摆明是没有知会屠双,花惜双连这样的货都敢收,就是没把屠双放在眼里。

屠双老早就给我们说,要看一场好戏,原来唱的是这一出。

“你既然动了土,这事就该我管,你自己也说乱了规矩,那你倒是给我说说,这事该怎么算?”屠双盯着地上的人问。

“砍手。”那人双手一伸,没有半点犹豫。

“这可是你吃饭的家伙,我要是给你砍了,你往后就是一个废人,早晚也得饿死,这么残忍的事,我还真干不出来。”屠双抽了一口烟杆,刺耳的笑声又响起。“这样吧,瞧着你活的也不容易,我就好心帮帮你,让你日后不用再这么操劳。”

那人磕着头连声说谢谢,可说到一半突然像是意识到什么,脸色一片苍白,还没等他话说出来,身后的人一麻袋把他套进去,扎上口绑着石块,也不等屠双吩咐,当着我们的面就从醉仙楼上扔到河湾里。

我们只听见扑通一声,我心里往下一沉,都说屠双心狠手辣,他杀人甚至连丁点征兆都没有,居然端起酒,分不清他到底是不是在笑。

“戏看完了,各位请。”

我们全都面面相觑,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我们面前被杀,谁还能吃的下饭,屠双一个人举着酒杯良久,见我们都不动。

“哦,还忘了正事,你不是想知道墓里还有什么吗。”屠双目光落在常赫身上,放下酒杯又冲楼边的人点头。

不一会,一个人拿着一块漆黑的木头走上来,送到屠双的面前。

“那人我已经问过,蓝田古玉出土的那个墓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这块木头摆放在棺椁前,墓我也去过,被糟蹋的不像样,但里面真没东西。”屠双看着常赫说。

“双爷,常赫不是这个行当里的人,有什么地方得罪还望双爷海涵,这块木头既然是那个墓里的,想必这东西双爷也看不上眼。”常赫从容不迫笑着应答。“要不双爷说个数,这木头我买了。”

“爽快,我就说,能让花惜双鞍前马后的必定不是寻常人,一块破木头也能让我随便开价。”屠双抽笑一声,但神情不为所动。“之前就说过,能到我醉仙楼来的,都是朋友,我屠双再贪财,卖一块破木头给你,这传出去我脸也没地方搁,全都怪刚才那人不懂规矩,让各位见笑,既然是一场误会,大家都别往心里去。”

屠双说完,随手把木头递给旁边的人:“当着各位的面,把这东西给烧了,这事就算到此为止。”

旁边的人接过木头,二话不说就准备折断,我瞟见常赫瞬间脸色大变。

“不能烧!”常赫不动,但我却没忍住。

“有点意思,这木头居然连顾掌柜也感兴趣?”屠双意味深长问。

屠双狡诈,但并不傻,在八仙庵的古玩街,我看见常赫手里玉蝉,上面的纹饰是秦代皇家专用,如今在看见这木头,就更加坚定我的推测。

“这不是普通的木头,本是一把古琴,为乌木做制,常哥入手的那块蓝田古玉本是镶嵌在古琴上,此琴故名乌钟,相传乌钟为扶苏所有。”我深吸一口气说。“那人阴差阳错挖的不是一般的墓,是真正的扶苏墓!”

第343章 山有扶苏

我话音一落,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看向我,但常赫和花惜双没有动,对面的屠双也没有动。

很显然,他们都知道这块木头的真正用途,以及被那人挖开墓的主人是谁。

“顾掌柜果然非同凡响,墓都没去过,一块木头就能推断出里面埋的是谁。”屠双吐了一口烟雾,笑容更加狰狞,不过目光去看着常赫。“我都说了,能到醉仙楼来的都是朋友,看起来,你没把我当朋友啊,都到了这里,还想藏着掖着。”

屠双慢慢收起嘴角的笑意,他阴沉脸的样子更加令人胆寒,慢慢瞟着一眼窗外。

“这河湾水深,丢几个人进去神不知鬼不觉……”

我这才明白,屠双为什么会当着我们的面杀掉那人,他是在杀鸡儆猴,让我们知道,这里谁做主。

“双爷,惜双收了您地界上的货,没知会您老一声,是惜双的不是,不过惜双还真没想到,有人敢在瞒着双爷出货,是惜双一时大意。”花惜双很快笑靥如花,她本来就八面玲珑,人都被屠双给杀了,她怎么说也是死无对证。“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望双爷不要往心里去。”

“你在黑白两道上如鱼得水,我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老东西,哪儿敢跟你计较。”屠双声音低沉。

“惜双才疏学浅,古玩上的事在您面前,那就是班门弄斧,只是瞧着古玉不错,才收下转卖给常哥。”花惜双端起酒杯落落大方说。“常哥不是圈里的人,自然不懂咱们行当里的规矩,说到底,这事全怪我,别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惜双给各位陪个不是。”

屠双没有动,慢慢取下嘴边的烟杆,在烟雾中眯着眼睛:“扶苏太子墓里的东西,你跟我说是小事,那我倒是有兴趣知道,什么才算是大事呢?”

花惜双一时语塞,端着酒杯进退两难,旁边的常赫倒是处变不惊,一脸从容,即便屠双明显动了杀心,也没有丝毫惧怕的意思。

酒席上陷入沉寂,气氛也变的凝重,怎么说花惜双也帮过我,在田鸡这事上,看上去她出卖了我,但实际上,花惜双不显山露水把我推到应悔元面前,反而让应悔元对我刮目相看,说起来我还真欠她一份人情。

“双爷醉翁之意不在酒,花姐这杯酒怕是不对双爷口味。”我起身接过花惜双手里酒对屠双说。“这杯酒我帮花姐敬双爷。”

“顾掌柜客气,敬酒总得有个说法,这杯酒为什么要敬我?”屠双目光看向我。

“恭喜双爷找到扶苏墓。”我脱口而出。

“扶苏墓不是在疏属山吗,而且找就被盗过啊。”叶知秋一脸吃惊说。

“疏属山的扶苏墓是衣冠冢,真正的墓从来没有被找到过。”我看着屠双侃侃而谈。“那人阴差阳错挖的墓,虽然简陋,却在墓主嘴里发现玉蝉,而且还是上好的蓝田古玉,看工艺是秦代器物,上有龙纹应是皇室之物,而龙纹为五爪四龙,可见比帝王所享要低一等,含玉之人是秦代的皇室,在当时,能享配五爪四龙纹的只有扶苏一人。”

我说完指着旁边的漆黑木头,封承逼我看古籍,小时候苦不堪言,现在才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古籍中记载,据说扶苏好音色,有一把古琴,名乌钟。

想必说的便是眼前这把,但乌木质地坚硬音域单一,根本不是制琴的木料,可见这把乌钟弹不出天籁之音,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历经千年不腐,真正的扶苏墓里只有这把乌钟,一把不能弹奏的琴,却一直保存下来,这说明……

“乌钟里保存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宫爵恍然大悟。

“扶苏生前是太子,可死的却落寞,一个被自己兄弟算计的人,能留下什么秘密?”屠双饶有兴致的问。

“你学考古的,对文史最为精通,扶苏死的时候在什么地方?”我转身问叶知秋。

“在上郡,就是现在关中的榆林。”叶知秋不假思索回答,秦帝三十七年冬天,秦帝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

当时遗诏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龙御归天,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胡亥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堂堂秦朝太子,为什么会在上郡?”我不慌不忙继续问。

叶知秋对答如流,当时秦帝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引起扶苏犹虑,扶苏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

由于扶苏的屡次劝谏,因而触怒秦帝,便有意疏远扶苏,于是派扶苏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修建长城!”宫爵猛然站起身。“榆林距离神木不远,扶苏如果是修长城,那,那他一定知道秦帝一直想要掩饰的那个秘密!”

“青丘玉墟!”

我们的目光全都看向说话的常赫,他终于开口,但万万没想到,从他嘴里居然会说出这四个字。

屠双突然嘶哑的笑出声,他好像并不吃惊:“看起来,今晚的酒宴可以开始了,大家既然都开诚布公,我们就能好好聊聊这个青丘玉墟。”

“你怎么也知道青丘玉墟?”田鸡吃惊的问。

“看起来各位都知道,真人面前不说假,不妨搭伙求财见者有份。”

常赫睿智客气,也不在隐瞒一五一十说出来,他素来钟爱古玩历史,无疑中听闻秦帝曾经秘密修建过一座玉石宫殿,因此他四处走访,知道花惜双消息灵通,委托花惜双帮忙打听。

没想到无意中收到那块蓝田玉石,上面的纹路他一看便知是扶苏之物,一直以来扶苏的墓从未有人找到,如果说秦帝秘密修建的玉石宫殿,还有谁知道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将来会继承帝位的扶苏,因此常赫才会千方百计想去扶苏墓。

常赫的解释合情合理,只是叶知秋还是有些不明白,看着我问:“扶苏和青丘玉墟有什么关系?而且扶苏并不是太子,他和胡亥都有可能登帝位,也不能证明秦帝就一定会把秘密告之扶苏啊?”

“从碣石金宫的种种发现来看,秦帝并非一般君王,此人高瞻远瞩文韬武略,他修建青丘玉墟,却没有擅自开启,而是留给后世帝王,是为了万不得已求助于安息的神,这或许是秦帝心中最大大秘密,关系到江山社稷,他断不会轻易告之别人。”我不慌不忙对叶知秋说。“常哥说的对,唯一能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可能是扶苏,你可知道扶苏这名字的由来?”

“是什么意思?”叶知秋问。

“其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常赫说。

我点点头,看得出常赫在这方面深有研究,扶苏素有贤明,可惜太过愚忠,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不问缘由准备自杀。

在此之前,秦帝的确没有立扶苏为太子,要知道在当时,扶苏可是监军,他手下掌握着三十万秦军,秦帝相当于把秦朝军权交到扶苏的手上,他若不是愚忠,班师回朝哪儿还有胡亥的天下。

秦帝虽然没有明言,但事实上早就把江山交给了扶苏。

“秦帝此举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掩人耳目,扶苏被贬也随之失去别人对他的关注,实际上是委以重任。”常赫气定神闲说。“第二个目的,秦帝必须派一个他最能相信的人修建青丘玉墟!”

“这么说,青丘玉墟是扶苏负责修建的!”薛心柔大吃一惊。

“长城穿山越岭而且又都修建在当时不毛之地,谁也不会去关注,何况当时同时修建的还有阿房宫,所有人都只注意到这两处地方。”我慢慢点点头。“扶苏手下有三十万大军,加之百万劳役,要修建一处青丘玉墟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到现在事情已经明朗,屠双所谓的看戏,无非是逼着常赫说出关于青丘玉墟的事,今天到醉仙楼的人,都是在找寻这个地方,屠双把我们邀约在一起,就是想把我们各自知道的线索汇总起来。

“双爷,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开诚布公,既然大家的目的都一样,与其各自为政,还不如同舟共济。”我看着屠双说。

“不急,都到这份上,我也不会有所隐瞒,我这一辈子都在找这处地方,难道和各位有缘,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让我看到希望。”屠双抽了一口烟,目光扫视我们一圈。“我知道的,一字不漏都会说出来,不过在此之前,各位知道的,不妨也都说出来。”

屠双的目光最后落在常赫的身上,好像在等常赫说什么……

第344章 开诚布公

常赫慢慢靠到椅背上,看着手里那块蓝田玉石,沉默了片刻后,抬头和对面的屠双对视,缓缓告诉我们,蓝田玉矿自从汉代就开始绝迹,在秦朝时曾经被大量开采。

而负责挖掘玉矿的是二十万劳役,这么大量的玉石,却在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纵观整个秦帝的遗迹,不管是现如今出土被发现的,还是没有被挖掘的,都没有这批蓝田玉石去向的下落。

在当时能动用这么大的人力挖空蓝田玉矿,只有秦帝一人有这样的能力,很显然这些蓝田古玉是用来当作建筑材料,姑且不论秦帝到底修建了什么,单单那些数量难以估计的蓝田玉,也是一笔富可敌国的财富。

常赫说他研究调查这批蓝田玉的下落已经很长时间,他发现当时负责监管挖掘玉矿的不是别人,正是蒙恬。

“蒙恬当时掌管三十万秦军,但扶苏却是监军,实际上控制兵权的是扶苏,蒙恬劳师动众开采蓝田玉,扶苏不可能不知情。”我若有所思说。

“的确是这样,因此我推断,挖掘蓝田玉矿可能是帝命,因为当时扶苏和蒙恬受命修筑长城,这两人一个是公子,一个是将军,他们没胆子敢擅自去做别的事。”常赫点点头说。

“那么多玉石,既然开采的事都能查到,可为什么这批玉石会不翼而飞呢?”叶知秋一脸茫然。

“在当时同时修建的还有阿房宫以及骊山皇陵,还有自始至终的长城,这些庞大的建筑所需建材难以估量,而秦帝在世人心中,本身就是穷凶极奢这种根深蒂固的形象,开采大量蓝田玉石,可世人先入为主,很容易以为,这些玉石是这些遗迹修建所需。”常赫不慌不忙说。

“修长城的以为这些蓝田玉被用去修骊山皇陵和阿房宫,而阿房宫的人又以为蓝田玉被用去修长城和骊山皇陵……”薛心柔恍然大悟。“各自以为这批蓝田玉被用到了别的地方,可事实上……”

“事实上,这批蓝田玉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下合情合理的消失。”

“而扶苏和蒙恬当时都在上郡,他们的任务是修建长城。”常赫气定神闲继续说。“修长城当然不会需要玉石,因此我推测,这两人以修长城为掩护,按照秦帝要求,在某处秘密修建了青丘玉墟。”

我和宫爵他们对视一眼,从碣石金宫中发现的一切看,秦帝的意图很明显,得神庙安息之地者得天下,他分明是想把大秦江山留给扶苏,以至于让他参与了神庙的修建。

“我可以肯定,青丘玉墟的确切地点,在当时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秦帝,另一个是扶苏,剩下的就是蒙恬。”常赫一本正经对我们说。“可惜秦帝沙丘暴毙,扶苏和蒙恬被逼自杀,自此青丘玉墟的秘密便随着这三人销声敛迹。”

常赫说到这里,我在心里细细揣摩,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是,秦帝暴毙之后,帮助胡亥篡位的有赵高和李斯,这两人中,李斯参与过碣石金宫的修建,他或许并不知晓碣石宫中隐藏的真正秘密,但此人应该或多或少能猜出点什么。

要知道当时胡亥篡改遗诏,可手上并没有兵权,他根本没有节制扶苏的资本,能让胡亥敢篡位的原因,想必是李斯告诉了他什么。

得神庙安息之地者得天下,李斯多半是想让胡亥找到并且开启神庙,扶苏素有贤明,而且忠孝,论权谋他又怎么会是李斯的对手,区区一纸诏书就将名正言顺的大秦太子逼死。

扶苏是非杀不可,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扶苏是长子,继承帝位讲究正统,长幼之分是胡亥难以名正言顺,第二点更重要,扶苏是知道神庙位置和地点的,可估计秦帝一定告之过,神庙的所在绝对不能外泄,因此扶苏无论如何也不会向其他人说出神庙的秘密。

扶苏宁可一死也要坚守神庙的秘密,可见他和秦帝一样,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要开启神庙的打算,这无疑也说明,在他们心目中,安息在神庙中的那些神是危险的。

可扶苏自杀后,胡亥并没有立即处死蒙恬,文史中说是胡亥想依仗蒙恬在军中威望,但现在仔细想想,或许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应该是李斯授意胡亥,从蒙恬的嘴里探知神庙的所在。

蒙恬胸有大志,何况扶苏死后他手握三十万大军,想要反叛轻而易举,可蒙恬却守义而死,秦帝不愿意开启神庙,是不想天下纷乱,蒙恬应该深知,一旦让胡亥等人知道神庙的秘密,天下必将大乱,若是反叛兵祸再起,民不聊生,所做之事和胡亥又有何分别。

唯有一死能保守神庙的秘密,就如同常赫所说,这三人前后死去,神庙也随着他们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你在想什么?”我的思绪被宫爵打断,埋头回想这些事,都有些出神。

“秦帝连自己骊山皇陵都不怕被人知晓,却千方百计要隐瞒这处地方,可见青丘玉墟在秦帝心中有多重要,因此我一直在调查探访,花费了很长时间,也不过只找到一些零星的线索,确切的说我只知道,这处地方叫青丘玉墟。”常赫继续对我们说。“原本我都打算放弃的,没想到竟然让我看见这块玉石,我就更加肯定青丘玉墟的存在,同时也很好奇,在青丘玉墟中秦帝到底隐藏了什么。”

“不用着急,这里有人会告诉你,在青丘玉墟中被秦帝藏匿的是什么。”屠双在烟雾中阴笑的看着我。

他让常赫把知道的一切全都说出来,现在应该是轮到我,本来这些秘密是我们九死一生换来,至今凌芷寒还枉死在海底,我从来没想过把这些事告诉外人。

我瞟见宫爵嘴角意味深长的笑,他说的对,有些事,知道太多未必见到是好事,屠双既然想搅和进来,那我就顺水推舟送他一程。

“是神,青丘玉墟中安息着十二个神。”我平静的说出来。“青丘玉墟其实是一座神庙,秦帝在神庙中供奉着十二祖神。”

“神庙?花这么大气力,就为安放十二尊神像?”常赫应该是终于找到了答案,可这个答案让他有些难以理解。

“是神,不是神像。”我加重语气肯定说。“神庙中有十二个等待被唤醒的神,真正的神。”

常赫和花惜双全都瞠目结舌看着我,这不奇怪,相信任何人听到这个答案都会是这样的反应,包括我们也一样,当知道碣石金宫中隐藏的真正秘密时,同样也是这样的表情。

“有文字记载,秦王政六年开始,秦攻取朝歌,秦帝亲临朝歌巡视,看见一幕罕见的奇异景象,十二个身形高大的人凭空出现在朝歌,身穿夷狄的服装,颜如童稚。”我慢慢说出整件事的始末。“这十二个人与秦帝单独密谈,结果让秦帝大为震惊,称这十二人为神。”

叶知秋精通文史,我刚说完,她就知道我所提之事的出处,她巨细无遗说,在《拾遗记》中曾有过相关的记载,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说始皇好神仙之事,曾遇到身形高大的人,始皇与之语,此人天文地理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并且还说过,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望其国有金火气动,奔而往视之,三鼎已成……

秦帝将此人尊为神,自此更加深信神仙之说。

“拾遗记上这段文字所记载的,很可能就是秦王政六年,秦帝在朝歌看到那十二个人的事。”我点点说。

“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应该是说轩辕国,就是现在的昆仑。”常赫大吃一惊。“少典之子便是黄帝,传说中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造天、地、人三鼎。”

我和田鸡还有宫爵对视一眼,这根本不是传说,那三口大鼎如今还在昆仑金阙,黄帝铸鼎众人皆知,但没去过昆仑金阙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三口鼎确切的下落。

和秦帝交谈的人却知道,可见此人去过昆仑金阙,但问题是,黄帝修建昆仑金阙和铸造三鼎,距离秦王政六年,这中间相隔了几千年,这个人又是怎么会知晓昆仑金阙的秘密。

“夷狄!秦帝在朝歌见到的十二个人穿着夷狄的服饰,在当时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屠双取下烟杆淡淡说。“说明这十二个人并非是华夏族人。”

“这十二个人在被九黎先民成为十二祖神,曾经蚩尤和黄帝之间旷日持久的远古大战,就是因为十二祖神而起。”

我把关于十二祖神的由来全都说出来,屠双和常赫还有花惜双听的入神,祖神之殿是四方梯形,一共是五面,采用七曜历来计算时间,每一千六百二十年,九黎先民会去神殿祭祀一次,但我们进入神殿之后发现,神殿最后一次并不是由祭司开启的,而是从神殿里面开启。

这也是为什么九黎人传闻,祖神复活的原因,从神殿中离开的祖神不多不少刚好是十二个,并且带走了开启神殿至关重要的青铜柱,所以直到我们发现神殿之前,再没有人能进入祖神之殿。

更巧合的是,我在心里推算神殿最后一次被开启的时间,居然和秦帝在朝歌遇到那十二个人的时间,惊人的吻合。

“你是说,秦帝遇到的其实就是九黎的十二祖神?”常赫问。

第345章 瞒天过海

“不是秦帝遇到。”我摇摇头,想起在神殿入口看见的那句话,只有被神选中的人才能进入。“是十二祖神选择了秦帝。”

“这十二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想必看见的不会只有秦帝,但为什么后世根本没有,秦帝在朝歌遇神的记载呢?”薛心柔问。

“秦帝攻伐六国,死伤无数,但文献中从来没有记载坑卒和屠城,但秦帝唯一一次屠城便是在朝歌。”我心平气和回答。“秦帝为了这十二个神想掩人耳目,所以不惜屠城保守秘密。”

“秦帝为什么会如此相信这十二个凭空出现的人,而起还仅仅是交谈而已?”花惜双疑惑不解。

“不是十二个人,是十二个神。”我再次很认真的强调。“不管是谁,若是得到这十二个神赐予的东西,也会坚信不疑的供奉。”

“赐予了什么?”常赫追问。

“江山一统!”宫爵脱口而出。

我点点头,我们在碣石金宫中的墙体上,看见过详细的文字记载,清楚的描述了秦帝横扫六合的整个过程。

在众神的指引下,给秦帝规划统一天下大业,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先攻克成皋,沿黄河向东推进,撕开韩赵魏楚的联防,继而北上,切断韩魏联络,然后灭韩吞赵,伺机灭燕。

这便是奠定秦帝丰功伟业的基石,众神并且帮其打造出当时强于六国的兵器,以及震惊天下的青铜弩人,秦帝在众神的协助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迅速的崛起壮大,并且开始按照事先的规划吞并六国。

何其相似的故事,曾经发生在几千年前的一切,又在秦帝身上重演,只不过蚩尤变成了黄帝,而中原部落变成了六国。

“秦帝统一天下,居然,居然是靠神的指引?!”薛心柔是学考古研究的,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考古要求严谨和客观,从出土的文物中去还原历史的真相。”叶知秋这一次居然没用震惊,而是表情错愕。“我不知道有没有神,但有件事在考古界,至今都是未解的谜。”

“什么事?”薛心柔问。

“我参与过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的考古挖掘,这是有史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叶知秋神情凝重对我们说。“但在二号俑坑中,还发现了一个一直没有公开的秘密。”

“兵马俑里还有其他发现?”薛心柔很是好奇。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八十六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叶知秋点点头缓缓说。“我们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十八把青铜剑,剑剑如此。”

“秦代的青铜冶炼技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啊!”薛心柔大吃一惊。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这批青铜剑出土的时候,所有在场参与考古的人全都震惊无比,而且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叶知秋点点头看着我们说。“按照当时的冶炼工艺,是绝对无法做到打造出这样的青铜剑。”

“这些考古发现为什么没有公布过?”薛心柔吃惊的问。

“因为在兵马俑中的发现被高层要求对外绝对保密,这些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足以颠覆历史认知。”叶知秋继续往下说。“在清理过洞时,我们还发现一把被陶俑压弯的青铜剑,其弯曲的程度很大,但当我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发现,那把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