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不通啊,如果温儒想要挟持知秋,他下手的机会有很多,干嘛非要进入古墓呢?”宫爵深思熟虑半天摇头说。“反正都是失踪,何必要多此一举。”

“古墓里有重要的东西,让温儒必须毁掉。”我若有所思点点头,瞟向古墓遗址不远处被清理出来的砖石。

这些残垣断壁都是古墓坍塌后,挖掘出来的,为了从中找到古墓遗留的文物,还有很多考古人员正在整理归类。

我们走过去,古墓受损严重,清理出来的东西基本无法复原,一些石壁上依稀还能看见颜色的痕迹,想必是知秋提到的壁画,因为坍塌导致壁画迅速脱色,如今只剩下斑驳的色块。

还有一些石块上残留着殷红的血迹,应该是古墓坍塌时,被压死的考古人员留下的,我们在这些残留的废墟中找寻了很久,也没有任何发现。

“的确是灾难性的损毁,可惜了这处古墓,即便再清理,也无法找到有价值的考古研究。”薛心柔站起身失望的摇头。

逗留到晚上,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古墓遗址上,想办法复原古墓的原貌,在苗族祭司墓中发现秦代建筑特点,这本身在考古史上就是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可惜已经不能完整保留这座古墓的原貌,这对研究苗疆宗教文化是空前的损失。

“所长,在清理废墟时,发现这种石块,最开始我们以为是墓室的修建材料,可陆陆续续发现的石块,经过拼凑,发现是一条巨大的石板,但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一个考古人员拿着一块石头过来。

叶九卿无意的瞟了一眼,顿时面色大惊:“拼凑的石板在什么地方?”

负责人看看叶九卿,估计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对一块石头反应这么大,一边带我们去,一边解释,在清理古墓废墟的时候,就发现这种石块,开始没有留意,可渐渐发现这种石块和墓室的建筑材料不同,到现在甚至都不清楚,这些石块在祭司古墓中存在的位置。

叶九卿默不作声,直到看见由无数碎石拼凑出来的残缺石板,挠了挠稀疏的头发,抬头看了我一眼。

“您知道这东西的用途?”负责人问。

“不知道。”叶九卿摇摇头。

等负责人离开后,我眉头紧锁喃喃自语:“这说不通啊,古墓坍塌的时候,叶知秋和温儒还在古墓之中。”

“啊?为什么?”田鸡大吃一惊。

“这石头叫坠龙石。”叶九卿指着旁边的石板说。

我点点头,接过话继续告诉他们,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特别是王孙贵胄的大墓,为了防盗都会采用一种鱼死网破的方法。

在古墓修建的过程中,整座古墓所有的支柱并不是固定的,而在墓顶的夯土层下,有一块和墓室格局一样大的巨石,这块巨石就是靠墓中的石柱支撑,一旦有人进入古墓挪动棺椁,机关就会被触发,石柱会随即断裂,直接导致巨石砸落毁灭墓室,因此被称为坠龙石。

“原来是防盗机关,那为什么考古的人不知道这是坠龙石呢?”宫爵问。

“真正的大墓哪儿来能轮到考古的找,盗墓的人进去,但凡是春秋战国墓室,首先要找的就是坠龙石机关,只要机关不找到,里面就是金山银山也没人敢进去。”叶九卿面色凝重回答。“坠龙石的机关一旦被破除,悬在墓室上的巨石和封石无异,因此考古的人都以为是墓顶。”

“就算这是坠龙石,那和知秋的失踪有什么关系啊?”田鸡问。

“你怎么这么笨,你在古墓外面能触发坠龙石机关吗?”薛心柔白了田鸡一眼。

叶九卿点点头说,温儒先是纵火烧掉考古所内关于古墓的一手发现和资料,剩下的就是毁掉古墓,温儒虽然是考古的,但用的办法却是盗墓贼的,他路子不正,当然就知道有坠龙石的存在。

但是要启动坠龙石,必须是在古墓里面,所以古墓坍塌的时候,温儒和叶知秋当时还在古墓之中。

“这个古墓说大也不大,何况前前后后清理了两年,你和叶叔也亲自探过墓,确定墓室四周没有暗道,既然知秋和姓温的在墓室中,那他们两个人呢?”田鸡还是一头雾水。

“坠龙石是用于防盗,不是用来自毁,要知道中原葬制很注重遗体的保存,没有谁希望自己死后,再被乱石砸压在下面,更不希望暴尸荒野。”我不慌不忙说。

“对,坠龙石用来防盗,主要是为了铲除盗墓的人,同时以毁坏墓室为代价,用坍塌的废墟营建新的墓室。”叶九卿说。

“这么说,就算触发坠龙石的机关,墓室中的棺椁也不会被损毁。”宫爵恍然大悟,说到一半想起什么。

宫爵连忙转身走到考古所所长的面前,问在清理古墓遗址的时候,可有发现祭司的棺椁。

“说来也奇怪,古墓坍塌前,棺椁还在主墓室之中,当时考虑技术不成熟,担心贸然开棺会有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一直没有移动过棺椁,可是在坍塌之后,废墟中一片狼藉,我们清理了两年,也没有发现棺椁的残片。”负责人摇头。

宫爵听到这里嘴角慢慢浮现出笑意,等到负责人离开后,宫爵压低声音说:“古墓遗址中还有暗室!”

叶九卿笑而不语点头,薛心柔半天没想明白:“叶叔不是说,古墓四周没有暗道吗?”

“四周的确没有,可到现在考古队也没有发现祭司的棺椁,说明在坠龙石机关启动后,棺椁就已经重新被封存。”我指了指地下,环顾四周见没有其他人。“暗室不在古墓的四周,而是在古墓的下面,温儒既然能知道坠龙石,就一定知道保存棺椁的暗室,在古墓坍塌前,他应该挟持知秋躲入了暗室之中,因此清理出来的尸体中才没有他们两人。”

第452章 苗巫

晚上等考古队撤回营地休息,我们重新返回古墓遗址,叶九卿很快就找到主墓室的位置,被清理的尘土下面是厚厚的石板,和一般墓室的地基无异。

宫爵过来帮忙,把手按在放棺椁的地方,一言不发好久,确定点点头告诉我们,石板的厚度超过正常墓室的地基,但下面并不是实心的,可问题是宫爵说完,搜索完整个古墓也找不到开启的机关。

叶九卿摇头说,坠龙石的机关设定就是玉石俱焚,一旦启动会永久性的封闭,考古队只清理遗址是不可能发现下面的暗室。

“那还等什么,叫考古的人过来挖啊。”田鸡心急如焚说。“指不定知秋现在还在下面呢。”

“不行。”叶九卿摇头,声音肯定。“考古的人做事都一板一眼,他们先要证实下面是否真存在暗室,然后再论证开启的办法,还要上报等待批示同意,这一来一回,没有小半年成不了事。”

“那怎么办?”我一时间没有主意。

“先斩后奏直接炸开,等暗室出现,考古队第一时间只会抢救性修复,才没时间理会我们。”薛心柔脱口而出。

叶九卿笑了,他如今看薛心柔的表情,就像当年看我一样,然后苦笑着对我摇摇头:“你做事什么时候变的思前顾后,看来你真是长大了,可惜当年那股冲劲也没了。”

“什么叫我思前顾后,你还当这是在盗墓呢,考古营地距离这里又不远,你要把这墓给炸了,那些考古的还不跟你急啊,再说,炸墓总得有家伙事吧,咱们是来找知秋的,谁身上带炸药了啊。”我回了一句。

叶九卿笑而不语,回头看看暗室的位置,转身让我们先回营地休息,他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第二天一早,叶九卿带着我们下山,直接去了市里。

我们被叶九卿带到一条古玩街,规模虽然比不上小关庙的鬼市,但街道两边商贩云集,摊位上青铜玉器琳琅满目,江西在春秋时期属于楚国,虽然不是重镇,当时楚王封地之一,这地方古墓不少。

叶九卿走进一家店铺,里面的店主獐头鼠目,手里抡着两个油光的狮子头古玩核桃,看见叶九卿,顿时从椅子上站起来。

“叶哥,您总算是出现了,两年都没有您音讯,我还是前些天接到花姐的通知,说你要到雷山,我寸步不离守在这儿。”

“关门。”叶九卿声音短促。

那人言听计从,转身关上门,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扑通一下直挺挺跪在叶九卿面前。

“叶哥,您当初交代我,让我保护知秋安全,我没把事给办好,如今知秋下落不明。”那人边说边摸出一把匕首,递到叶九卿面前。“叶哥,要杀要剐,陈越没有半句怨言。”

原来这人是叶九卿安排在雷山保护叶知秋的,看起来,这人的关系和叶九卿不浅,跪在他面前声泪俱下,句句肺腑没有丝毫做作。

“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当着这些小辈面丢不丢人,大老爷们,跪天跪地跪爹妈,你跪我算什么。”叶九卿白了那人一眼,但话语中并没有责备的意思。“起来。”

那人和叶九卿交谈中,我们得知,他叫黄平,也是盗墓圈里的人,年轻那会躲避仇家跑到四川,叶九卿仗义救过他的命,交情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后来黄平离开的时候,叶九卿还送了一笔钱给他,看他对叶九卿的态度,就知道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知秋是被人挟持,而且是有备而来,我知道你办事踏实,可这事也怨不得你。”叶九卿说。

“叶哥,您只要说个名字,后面的事我知道怎么做。”黄平站起身一脸冷酷。

“这事不是你能掺和。”叶九卿摇摇手问。“知秋在失踪前可以什么异常?”

黄平拿出一个妥善保管的本子,上面竟然记载着叶知秋到江西后每一天的行程,甚至具体细致到小时,难怪叶九卿会放心叶知秋一个人在江西。

我们翻阅叶知秋的行程,发现每天几乎都差不多。

休息营地到祭司古墓然后把发掘的文物送回考古所,一直都是这样三点一线的日常安排。

“祭司古墓可有其他人接触过?”叶九卿问。

“叶哥,您放心,我是苗人,在这里说话还算点数,按照您的交代,祭司古墓除了考古队的人接触外,圈里的同行没有靠近过,我放出话,说是您的意思,这帮耗子就是贼胆包天,即便不拿我当回事,也不敢把您的吩咐当耳边风,不过……”黄平皱眉停顿了一下。

“不过什么?”

“圈里的耗子绝对没有人接触过雷公山的古墓,我派出负责保护知秋的人,都是以当地村民的身份,被考古队召集协助清理和搬运,一直以来这些人几乎是寸步不离跟着知秋。”

黄平好像记起来什么事,沉稳的对叶九卿说,不过在知秋失踪前的一个星期,负责保护知秋的人回来向他报告,在祭司古墓附近出现一些苗人。

“苗人?”叶九卿也跟着皱眉疑惑。“干什么的?”

“我派人查过,出现的苗人身份非同一般,全都是苗巫。”

“古墓的主人在西晋时是九黎祭司,苗巫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九黎宗教文化体系,可苗巫为什么会出现在祭司墓附近呢?”宫爵喃喃自语。

“会不会是拜祭啊,苗巫是一脉相承,追根溯源多少和九黎祭司都有关系,出现在古墓附近也不足为奇。”薛心柔说。

“我是苗人,对于苗巫多少还是懂一些,在苗族的体系中,苗巫的地位很崇高,因为苗巫能和先神沟通以及祭祀神灵,但苗巫只会信奉神,绝对不会去跪拜另一个苗巫。”黄平摇头说。

“难不成……”我来回走了几步。“祭司古墓中有苗巫信奉的神?!”

“苗族的先民也是九黎人,他们最信奉的只有十二祖神,祭司墓里有关于魔国双城的记载,那是十二祖神安息的地方,那些出现的苗巫应该是知晓魔国双城的意义,所以试图进入古墓。”薛心柔说。

我们说的这些事,黄平根本不清楚是什么,但他压根没多问一句,难怪叶九卿会如此信任他,可以把叶知秋托付于黄平,他只会做自己该做的,不该做,不该知道的,他绝对一个字也不会问。

“这些苗巫出现的原因我不清楚,但我派去调查这些苗巫的人,回来以后,没过多久,全都不明不白的死了。”

“死了?”我们大吃一惊。

“没有任何征兆的暴毙,我就是那个时候发现事情不对劲,您提醒过我,一旦觉察有危险,立刻带走知秋。”

黄平歉意懊悔的对叶九卿说,他本想先查清手下死亡的原因,可考古所发生了火灾,他担心知秋安危,派人通知负责保护叶知秋的人,不管用什么办法,先将她带到这里再说。

谁知道,派去的人和负责保护的人至今下落不明,黄平在店铺中等了两天,见没人回来就感觉出了事,亲自赶往雷公山时,祭司古墓就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坍塌。

“看来我们都低估了温儒,恐怕他早就发现知秋知道了什么,以及隐藏身份潜伏在考古队里的人,他要挟持知秋,势必会先铲除这些绊脚石。”我声音低沉说。

“黄平,你再帮我办一件事。”叶九卿沉默片刻,声音坚定。

黄平默不作声看着叶九卿,什么都没问,看他的样子,就是刀山火海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雷公山的祭司古墓,主墓室位置你知不知道?”

“知道。”

“带几个人,在主墓室停放棺椁的地方炸一个洞。”叶九卿一脸沉稳说。“得手后,带上你的人撤,动静搞大点,撤的时候丢几件家伙事,让考古队的人知道是土耗子干的。”

黄平二话没说,点点头转身就开门出去,我把黄平记载叶知秋行程的本子递到叶九卿面前,指着一处日期说。

“知秋曾经去过苗寨,上面记载她应该是去见苗寨的祭司,可是祭司没有见她,根据日期显示,知秋去苗寨的时间,正好是苗巫出现在古墓附近的时间。”

“知秋好端端去苗寨干什么?”田鸡一头雾水。

“或许我们想错了一件事。”宫爵恍然大悟说。

“什么事?”

“温儒挟持叶知秋,并非是温儒发现了什么重大的秘密,恐怕是知秋在勘查祭司古墓时,有了重大的发现,而且这个发现还和苗族祭司有关,所以她才会去苗寨。”宫爵脸色冷峻说。“温儒是迫不得已,才挟持知秋,他是担心什么秘密被发现。”

叶九卿说都不用猜,等到黄平炸开暗室,所有的一切都清楚了,当务之急是先赶回考古队的营地,最好的结果,就是希望能在暗室中找到知秋。

第453章 暗室

返回考古队的营地,在半夜的时候,听见后山传来沉重的爆炸声,所有考古队人员纷纷惊慌失措的爬起来,看来黄平是按照叶九卿吩咐得手了。

等我们到达古墓遗迹的时候,如临大敌的考古队员已经在古墓附近拉起警戒线,目光不约而同看向主墓室被炸开的一处缝隙。

“不能进去,会破坏现场。”我们刚打算往里走就被一个考古人员拦下。

所长连忙走过来,焦头烂额对我们说:“有身份不明的人员擅自进入遗址,并且用炸药炸毁了主墓室,我已经把情况上报,并且通知警方,暂时这里不能进入。”

“这是什么?”叶九卿指着所长手里拿着东西问。

“洛阳铲,不是考古队的工具,在遗址附近发现的。”

“知道这玩意是干什么用的吗?”叶九卿加重语气。

“知,知道啊,探墓的工具。”

“你都知道不是考古队的工具,洛阳铲是用来探墓和挖盗洞的,可见炸毁主墓室的是盗墓贼,没瞧见主墓室下还有暗室吗?”杜亦给了我们全新的身份,一长串的头衔想必怎么也比眼前这位所长要高,叶九卿最能拿出手的本事,除了探墓就是他这张嘴。“说明在祭司古墓下面还有隐藏的遗迹,你们在这里清理挖掘了两年都没有发现,盗墓贼敢在这个时候炸墓,说明已经有了主意,等你在磨蹭下去,指不定盗洞已经打通,到时候里面文物有什么损失,这个责任你承担?”

所长面面相觑,看样子是乱了方寸,好半天才慌乱的问:“那,那您看这事该怎么处理?”

“古墓有坍塌的危险,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我先带人下去,你留在外面负责保护现场,我们出来之前,不能让任何人靠近。”叶九卿斩钉切铁说。

所长不住的点头,估计是不敢负责,同时也担心万一再出现坍塌,既然如今有人可以独当一面,他当然言听计从。

我们带上工具走到被炸开的缝隙,手电光照射下去,大约有四米多深的暗室中看见保存完好的棺椁,我们陆续下到暗室中,棺椁是密闭的,和传统的江西葬制格格不入。

西晋之前就有明文规定。

诸彝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镂彩画,施户牖栏槛,棺内又不得有金宝珠玉。

意思是说,棺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从周代开始的葬制就规定,苗人是不允许享用棺椁,想必这源于黎民百姓,在华夏根深蒂固的传承中,成王败寇,九黎后裔终究是战败的奴隶,不配享用棺椁这样的葬制。

看起来这位西晋时期的祭司并没有把葬制当回事,棺椁的规格和他的身份完全不符,而且四周均有精美绝伦的彩画。

我和叶九卿虽然对探墓在行,可这类古墓还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晃一眼看上去,绝对以为这是一处秦代古墓。

“秦朝的纹饰,而且还是采用了镂空技艺。”我蹲在棺椁边举着手电说。“刻划纤细如发,自然流畅,很显然是受到秦代工艺的影响。”

“这里十字纹、回纹以及井纹,在九黎文化中,象征着日月和先神,是九黎特有的纹饰。”薛心柔激动不已告诉我们,她仔细研究过薛书桥关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笔记,对于这些她并不陌生。“祭司的棺椁中同时出现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发现。”

“看来知秋说的没错,这处祭司古墓的确有些离奇,融合了秦代和九黎两种文化风格。”田鸡说。

“这说明祭司接触过秦代的建筑,从而也证明,一直销声敛迹的神庙,很可能就是祭司心中的魔国双城。”我点点头然后问叶九卿。“开不开棺?”

叶九卿围绕棺椁走了一圈,点头同意,我们拿出工具撬开棺椁,当手电光照射进去那刻,所有人全都噤若寒蝉愣在原地。

棺椁中的祭司竟然有两个头,一左一后朝向不同的方向,身体也显得格外大,叶九卿小心翼翼拨开已经残破的衣服,我们这才看清楚,原来衣服下是两具干尸,而且还是两具女人的干尸,她们穿在一件衣服里面,背靠着背侧躺在里面,样子极其的诡异。

“这个祭祀是畸形人?!”薛心柔声音吃惊。

薛心柔指的是连体人,一般是说两个头共同拥有一个身体的人,但我们眼前的祭司,完全分辨不出,到底该算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她们有着各自完整的身体和头,但背部却紧紧的重合在一起。

“刀递给我。”宫爵突然爬进棺椁。

我把刀递给他,宫爵小心翼翼把刀尖刺入两具干尸重合的地方,轻轻一挑,一根线头出现在我们视线中。

宫爵大吃一惊对我们说,这两具干尸根本不是畸形人,而是两具单独的女尸,在生前就被麻线将背部紧紧缝合在一起,而且从干尸目前的形态看,这个行为恐怕还不是强迫性的。

“自,自愿的?谁会自愿遭这罪啊?”田鸡一脸惶恐。

“或许她们根本没有选择。”宫爵用力想要掰开两具干尸,发现干尸的背部并非仅仅靠麻线来固定,两具干尸的皮肉都粘连在一起,根本分不开。

宫爵回头看看我们,摊开自己双手说,他从小跟随宫羽学机关术,因此手必须异于常人的敏感,所以从小这双手都在羊奶中浸泡,原因是幼孩的肌肤是最细嫩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而眼前这两具女尸也是同理,恐怕在很小的时候,就先剥离背部的皮肤,然后再将两人用麻线固定在一起,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用这种强制性手段,让两个身体长在一起。

等时间长了,她们就变成无法分开的个体。

“你是说,她们,她们是被人为做成这样?”薛心柔震惊不已。

宫爵肯定的点点头。

“这也太残忍了吧,无缘无故干嘛要这样做?”田鸡吃惊的问。

“这个就不清楚了,墓主的身份是祭司,恐怕是九黎先民的某种宗教传统。”宫爵说。

棺椁中除了这具令人毛骨悚然的连体女尸,并没有其他的发现,叶九卿正打算查看其他地方,我一把拉住他胳臂,手电的光照亮到地上,这里被尘封几百年,地面是厚厚的尘土,一个脚印露在我们目光中。

正常情况下,脚印应该是均匀分布的,但这处脚印向前延伸,步伐之间明显不规则,脚印上还有一层薄薄聚积的尘埃,看起来这处脚印留下的时间不会太长。

在这处脚印的旁边,还有另一处脚印,从深浅不难发现是一男一女留下,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叶知秋和温儒,想必温儒在启动坠龙石之后,就把叶知秋挟持进这里的暗室。

这些脚印应该是两年前留下,我在手电光下环顾四周,暗室是密闭的,并没有其他的出口,古墓坍塌后,温儒是不可能原路返回,我们连忙追逐脚印,直至离奇的消失在棺椁正后方的石壁前。

“温儒和知秋来过这里,可是温儒带着知秋又是怎么离开的呢?”我心烦意乱自言自语。

“心柔,你在看什么?”田鸡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

转头看见薛心柔目瞪口呆,一脸兴奋的望着旁边暗室的石壁:“你们来看看。”

薛心柔的声音都有些激动的颤抖,我们走到她身边,在光线中发现,石壁上绘有壁画。

上面是繁星璀璨的星空,还有红色的太阳和蔚蓝色的月亮,在天际之下,那是一座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大古城,整个古城呈圆形布局,四周被九条河流环绕,在古城的正中,是一处高耸入云的巨大石塔。

我们在蓬莱仙岛见识过妖塔的雄伟,但若是以壁画中所呈现的画面比例,妖塔与这座石塔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犹如一座通天浮屠,而在石塔的顶端,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三眼麒麟图案,麒麟中间的那只眼睛睁开,闪耀出光芒照亮整座古城。

而在古城的四周,十二尊巨大的石像,分布均匀的站立,顿时让我想起在碣石金宫中,最后看见的那间石室,里面的陈设和如今壁画上的如出一辙。

星空代表天际,九应该是暗指九州,水是万物之源,代表九州方圆,壁画中描绘的这座古城,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包罗万象,代表天地万物。

魔国!

壁画中记载的地方,就会我们一直在找寻的神庙,我更愿意相信,这里是另一处祖神之殿,可惜我身边的人,都遗忘了祖神之殿的巍峨雄壮,但如今,仅仅是看着眼前这幅壁画,相信也能让每一个震惊不已。

秦帝在碣石金宫留下线索,海底金宫最深处的那间石室,里面的摆设不过是整个魔国的缩影,这恐怕是我见过最为庞大和震撼的古城,真难以想象,两千年前扶苏是如何完成这座气势恢宏城池的修建。

第454章 骷髅麒麟

壁画中那十二尊神像的高度和通天塔差不多,从壁画的描绘来看,完全是屹立在天地之间。

头顶天宇,脚踏山河,埋首俯视魔国,那气势溢于言表,即便只是看着壁画,也能感受无上的威严。

所有的神像都是分毫不差的分布,而且全都没有样貌,不过整座古城明显承载了秦代建筑的风格,在通天塔上可以清楚的看见弯曲的龙纹。

作蟠曲状,矫健有力,刻划细致,姿态生动中间刻有圆形壁,这是采用勾雷纹的龙饰,盛行在周初,后来没落直至秦朝重新被启用,是典型的秦代工艺。

但壁画中说描绘的魔国,并不仅仅只具有秦代的风格,就亦如我们之前发现的祭司棺椁,还有九黎的一些文化特征,两种风格在魔国融合在一起。

比如壁画中,魔国的整体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这是典型的秦代建筑风格,可是在一些雕像和石柱上,却分明是九黎的文化特征。

“这处地方有两个名字,秦帝称此地为神庙,而九黎先民却把这里叫魔国,从修建时间来看,这座古城完工于秦代,但秦代并没有这种类似于这些雕像和石柱的建筑特点。”薛心柔指着壁画说。

“神庙也好,魔国也好,秦帝授命扶苏修建这里,直到现在确切的位置也无人知晓,可见修建的过程有多隐秘,在秦帝心中神庙关系着江山社稷,他除了扶苏之外没告诉任何人,更不可能让九黎后裔参与神庙的修建。”宫爵来回走了几步说。“可以肯定,在神庙完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九黎后裔并非知道神庙的存在。”

“那为什么神庙中会出现九黎文化的东西?”田鸡一脸茫然。

十二祖神是在西晋时期出现,这个时间刚好和月宫九龙舫停泊于灵山金城吻合,按照我们之前的推断,十二祖神能感知到移动中的月宫九龙舫,可见神庙完工后,十二祖神一直安息在神庙,直至月宫九龙舫的再次出现,唤醒了祖神。

而正是在这个时期,九黎后裔的传说中才出现魔国双城,就是说九黎后裔是在祖神觉醒后才知道并且接触到魔国的所在。

说到这里,我用手挡住壁画上的一处雕像,然后看着其他人继续说:“在西晋之前,这里其实就是神庙,可祖神被唤醒后,九黎后裔一直信奉十二祖神,因此向神庙聚积,并且在神庙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又修建了具有九黎文化的建筑,而融合两种风格的古城就变成了魔国。”

薛心柔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她告诉我们,在薛书桥对少数民族的研究中,发现魔并非是和神对立的,也不是我们对魔的认识,特别是在九黎后裔演化的民族中,魔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性,不但具有光明同时也具有黑暗,从某种程度上说,魔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神。

魔国的含义,就是众神之国。

“那为什么要叫双城呢?”田鸡还是有些没想明白的样子。

“这个可能和九黎文化有关,从壁画中这些雕像和石柱就不难看出,所有的建制都是对称,并且大小一样的。”叶九卿说。

“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爷爷对于九黎的研究中,并没有提及还有这样的文化特点。”薛心柔说。

宫爵突然一惊,转头看向暗室中间的棺椁,再仔细凝视壁画:“魔国双城双?!难道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意思?”我问。

“任何东西都是对称,就意味着同一样东西有两个存在,不但是建筑,而且连人也是,把两个女人从小就缝合在一起。”宫爵指着壁画中的雕像,那雕像上的纹饰都是对称的,也是两个背靠背的人。“是用人为的方式在契合魔国双城的特点。”

“这样做也太残忍了吧。”田鸡看看棺椁中的女尸,依旧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不,这是魔国神性的体现,也是这些九黎后裔膜拜神的一种方式,相信在当时这样的双体人,极其受到崇敬,在后来的九黎文化中,这种双体人并没有出现过,可见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殊荣。”薛心柔恍然大悟说。“只有像祭司这样地位崇高的人才具备这样的待遇。”

“那就奇怪了,九黎先民一直信奉十二祖神,既然这样的方式能表达对神的崇敬,为什么没有延续下去呢?”叶九卿看着壁画疑惑不解。

“我们去过祖神之殿,可惜你们都没有那段经历的记忆,九黎先民有献祭神的传统,如果这种方式是对祖神的崇敬,按理说应该一直都有传承,可是在祖神之殿中,并没有看见这样的方式,而且祖神之殿的建筑特点中,也没有出现过对称双体的东西。”我揉了揉额头一边回忆一边说。

“那就是说,这个方式并不是九黎先民历来就存在的,而是在西晋时期,知道并且接触到魔国所在后才有的。”叶九卿说。

薛心柔低头沉思片刻,声音沉稳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宗教信仰的形成都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宗教文化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改变,但只会越来越系统和完善。

但是一些祭祀的过程以及方式,却很少发生改变,因为只有最初的仪式才是最纯粹和正确的,魔国双城的这座奇特方式出现,唯一合理的解释,祖神在西晋时期苏醒后,应该发生过什么很重要而且很特别的事,以至于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九黎后裔的信奉方式。

“旁边还有壁画。”叶九卿举着手电说。

这两幅壁画在棺椁的正前方,第一幅壁画描绘了魔国双城的全貌,而第二幅壁画,却让我们有些疑惑。

壁画中记载了另一处地方,颜色的基调很深沉,那地方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宫殿,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男人,站在一处高台上,下面是跪拜的九黎后裔。

而在高台的最上面,有一个凌乱错落的图案,像是某种标志。

我记得在关中见到叶知秋后,她告诉过我们,魔国双城中发生过一次极其血腥的献祭,而就在那场献祭仪式完成后,十二祖神突然消失。

宗教信仰和对神的崇拜形成的时间相当漫长,除非是信仰崩塌,否则信奉的神不会无缘无故消失,要知道十二祖神在九黎人心里有着永世不可磨灭的神性。

但献祭仪式后,九黎后裔信奉的神,却只变成了一个,而且重新被供奉的神更具有神性,和之前的十二祖神比,他是有五官的,可见十二祖神一直没有让九黎人看见过自己的面容,而这个神却更真实。

“会不会,第二幅壁画中站立的这个男人,就是新出现的神?”说到这里,我指着高台上的男人看着其他人。

“十二祖神在九黎人心中有着无上的神性,敬畏和供奉了几千年也没有磨灭对祖神的信奉,在短时间内,十二祖神被取代本身就说不通,倘若高台上的男人是新神,那也应该在魔国完成交替,而壁画中所描绘的分明是另一处地方。”薛心柔摇摇头否定了我的想法。“我们都知道,月宫九龙舫和十二祖神都具有清除记忆的能力,为什么高台上的男人不去魔国接受膜拜,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魔国的所在,神是不会遗忘魔国的位置,因此,这个根不就不是新神,而是另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