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田鸡回头看着图尔占问。“什么叫悬龙龙脉?”

“我也听说过关于启运山的风水传闻。”白近笑了笑说。

“白叔,您给我们讲讲吧,之前我对这些可是全然不信,如今接触这么多,感觉风水堪舆好神奇。”薛心柔问。

“你就给他们说说吧,这爬上也挺累的,就当是消遣了。”白近对图尔占说。

图尔占对白近言听计从点点头对我们说,相传,明嘉靖年间,有个叫邢建陵的风水先生,很得嘉靖皇帝的恩宠,一天夜里,他陪同嘉靖皇帝观看天象,发现紫禁城的东半天上有望不断的紫气滚滚而来,好像有一条飞龙在腾云驾雾。

嘉靖皇帝看后问邢建陵缘由,邢建陵说这片云气预示着东北方向可能要出真龙天子了,因为东北方有藏龙的山脉,这样的山脉呈龙的形状,它不断地生长延伸,当龙头伸人河水,就象征着龙人龙潭,该龙就已生成。

如果谁在这个山脉的龙穴之处占上坟地,他的后人就能当高官乃至坐上龙椅,嘉靖皇帝一听,担心大明江山易主,便急派邢建陵带上一班人马直奔东北破除龙脉,以免真龙天子出现。

邢建陵一路上是使出浑身解数,凡是他认为有龙脉的山,就命手下将其龙头劈碎,在龙脖处挖道深沟,他们一共破了九十九条龙脉,因为启运山山势上行悬地三尺,是罕见的悬龙,邢建陵唯独算漏了这一条。

“这不过是后人杜撰而已,此地并非是龙脉之地,不过邢建陵倒是有一点没有说错。”叶九卿淡淡一笑说。

“什么没说错?”我问。

“按山经所述的山脉走势,此地应是北出兑龙山脉和东奔华夏的震龙山脉的交尾之处,同时具备两条龙脉的血性和冲动。”叶九卿环顾四周谈笑风生说。“这里的每条山脉延绵不绝,一直深入浩瀚北面,气势磅礴风俗粗犷,一旦有真龙出,注定要完成惊天动地的伟业。”

“叶叔,这里又不是龙脉,有这么好?”田鸡边走边问。

“风水地相讲究天人合一,并非龙脉就一定是风水宝地,而且龙脉还有很多种,比如凶龙、危龙等,真正的龙脉可遇而不可求,但启运山到真是得天独厚,罕见的风水宝地。”

“爸,给我们说说,这里风水有什么特别的?”

“这里是金星吐唇,尽头龙结穴,来龙白虎枝桡与穴星,形成十二个金星相连,芙蓉大帐似如龙盘,白虎有力拦于河边,左水倒右,白虎下砂收尽源头水。”叶九卿口若悬河指着启运山起伏的山势说。“堂局开广山山来朝,似有万山汇聚之势,前方为朝山,是三旗并立格局为三台是凤形。”

“叶哥,今儿真是服气了,这和凌老爷子说的如出一辙,他说启运山后有龙,前有凤,中间夹河,这是龙凤夹一杠,后辈必当皇上。”白近心悦诚服说。

“龙凤夹一杠……”我停下脚步思索一会说。“碑文中第二句就是龙砂凤冠显圣宫,这句话中出现了龙砂凤冠,是风水地相中的术语,莫非是指圣宫的位置和风水有关?”

“我也是这样想的,龙砂是指地势的土壤,而凤冠是说山势形态,我这一路都在留意,可至今也没瞧出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叶九卿点点头回答。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山头顶端,叶九卿一言不发凝望四周,来回在四方勘查后,回到我们身边指着背阴的北面。

“这里地势三面陡峭,唯独北面开阔利于修建,而且当时多尔衮到此时带着九鼎和玉棺,如此沉重之物不可能运往悬崖峭壁之上,因此圣宫所在一定在北面。”

第736章 龙砂凤冠

山头北面虽地势平缓,但放眼望去一片银白,大雪覆盖的山体晃的人眼睛发胀,叶九卿蹲在地上,拂去积雪从地上拾起一捧泥土,在手中细细搓揉,然后随风扬起看了片刻。

“圣宫既然和风水有关,关键就在龙砂之上,而土壤是龙砂的关键,好的龙砂其土必定细嫩,润而无余气,即润而不粘手,如切脂肪裁脆玉,并且具备金木水火土五色。”叶九卿说。

“叶哥,那这里的土壤如何?”白近问。

叶九卿拍拍手中的泥土,来回张望四周,一筹莫展回答:“那就差的远了,这里的土干如埋藏的粟,锄之成硬粒,散而不粘,好像含水分的细砂小石一样,如此的土质并非龙砂之地。”

“那该怎么找这个龙砂凤冠的地方啊?”叶知秋问。

叶九卿苦笑一声说:“我也就半斤八两,这找龙砂和探龙穴大同小异,所谓三年寻龙十年寻龙,哪儿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地相之术讲究相生相克,关于找寻龙砂还有专门的方法。”

“叶叔,这找土还有什么方法啊?”田鸡问。

“具体的我也不是太精通,只是接触听闻过,这里面涉及到太极晕。”

“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我看看叶九卿,淡淡一笑问。“我以为你会的东西全都教给我了。”

“要教你总得我会才行,术业有专攻,这哪儿是我能钻研精通的。”叶九卿站起身无奈笑了笑说,寻找到龙砂的大体方位后,为了确认是否所属土壤是龙砂,古人会会以叫做太极晕现象最后定论。

古代人寻找到龙砂被认为是部落或者国家的大事,所以会举行祭祀等仪式,祭祀者将一个叫做结印册的物质和土壤一起焚烧。

结印册是一种竹木制作的卷轴,上面会加有结印,这并非是无稽之谈,具体的结印方法在一本被称为大唐阴阳书的古籍中有详细记载。

被焚烧的结印册高温下会和被称作龙砂的土壤产生反应,形成的灰烬会出现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并且会出现一圈圈像树年轮的花纹古代人称作太极晕。

“爸,你怎么越说越玄乎,该不会我们还要在这里烧纸吧?”

“那倒不用,这里并非龙脉,此法不会有效果,而且对于结印册我完全不懂,这是地相之中的不传之秘,能掌握此法的人凤毛麟角,我想清太祖就更不懂了。”叶九卿笑着摇手。

“叶叔,既然清太祖不懂这些,那第二句话中的龙砂凤冠又是什么意思?”薛心柔问。

“从盛京皇宫的选址不难看出,清太祖当时身边一定有堪舆高人指点,此地虽不是龙脉,但圣宫的位置势必和风水地相有关。”叶九卿摸了一把下巴。“可惜如今山头被积雪覆盖,难以查看地形。”

“算了,与其在这里没有头绪浪费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找。”我从包里拿出探铲对其他人说。“如果圣宫就在这里,肯定会留下挖掘过的痕迹,大家分开打探洞,应该会有收获。”

我们在北面逐一对任何有可能的地方进行了探查,但结果却让我们不知所措,探铲根本打不下去,山头的土层下面全是密布的石块。

“这样的地形根本不适合修建任何建筑啊。”薛心柔说。

“那也未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修建完成后,为了防止有人对这里进行探查,故意把石块分布在土层下面。”叶九卿经验老道说。“在行当里这叫反石土,也是最棘手的一种防盗方式。”

“爸,既然这样的方式防盗效果如此之好,为什么中原的陵墓鲜有看见用这样的办法呢?”

“中原讲究入土为安,死后都是用封土填埋,谁愿意死后身上还压着乱石,不过满人应该没有这种忌讳。”我在旁边解释。

田鸡气喘吁吁拂去身后一块山石上的积雪,瘫软的坐到上面去,样子有些疲倦:“马上就要天黑了,看样子这一时半会估计是找不到,现在该怎么办?”

“这里冬夜气温很低,留在山头我担心你们身体受不了,不如先回去再从长计议。”白近说。

“多尔衮来回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是说他在这里很快就找到了圣宫,多尔衮又不懂风水地相,他都能找到,为什么我们反而没有眉目呢?”我喃喃自语。

“瞎猫撞到死耗子,指不定他比我们运气好。”田鸡无精打采说。“说真的,我冷的实在不行……”

“别动!”我抬手打断田鸡,目不转睛看着他,回头对叶九卿说。“你看他坐的那块石头像什么?”

叶九卿走到我身边看了半天,让田鸡把他身下的石头积雪清理干净,然后推到一边,之前被积雪覆盖看的不是很清楚:“我怎么瞧着像一只鸡啊?”

那石头上黑下白,越往后石头上分布五彩斑斓的石纹,叶九卿说的没错,看上去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鸡,从姿态和样子看还是一只白腹锦鸡。

“锦鸡?”叶九卿眉头一皱,像是想到什么,连忙四处张望,目光最后停在田鸡对面的一块盘石,招呼我们帮忙清理干净上面的积雪。

然后叶九卿向后退了几步,一言不发凝视半天,我站到他身边,叶九卿问我那石头像什么,我看了良久感觉像一条游弋的蛇。

“蛇和锦鸡……”叶九卿摸着下巴来回走了几步。“难不成是我想的太多,龙砂凤冠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

“你想到什么?”我问。

“所谓龙砂,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叶九卿一脸认真对我们说,这是观龙砂的要领,大意就是看神而不是看形,就如同这两块石头,若是近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像如今这样远往,看其神却能看出蛇和锦鸡的模样。

“叶叔,这两块石头像蛇和锦鸡,但和我们要找的圣宫有什么关联啊?”薛心柔问。

“线索中第二句话是龙砂凤冠显圣宫,字面上的意思显而易见,找到龙砂凤冠之地,便是圣宫的所在,而这里的盘蛇如龙行起伏曲曲如活,而大蛇化龙。”叶九卿指着左边的石头说。“寓意龙砂。”

“锦鸡五彩斑斓,而且头有羽冠犹如凤凰。”我顿时恍然大悟。“这两块石头左右相对,中心出脉,负阴抱阳正是龙砂凤冠!”

叶九卿也点点头,我们连忙清理出两块石头中间的积雪,没挖掘多久探铲就触碰到石板,而且和之前不一样,并非是零碎的石块,而是一整块完整的封石。

此地位于山头背阴的地方,加之又是永陵陵山,满人绝对不会来这里动土,或许这也是清太祖选择在这里藏匿秘密的原因。

田鸡试图去撬开封石,被宫爵一把拉住,她说这封石的四周严丝合缝,很显然有机关设置,她用手轻轻的触摸封石,在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一个小圆孔,想是什么东西要插入进去。

“锡棍!”宫爵眼睛一亮,让把锡棍交给她,果不其然锡棍的大小刚好合适,插入后宫爵轻轻一扭,封石里面发出低沉的声音,然后缓缓分开,一条通往山头深处的通道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小心翼翼沿着通道下去,越是往前越宽敞,我拿起点燃的火把环顾四周,通道内机关重重,就在我们头顶上方便是巨大的岩石,由机关支撑连接到入口处,如果强行进入的话,触及机关这些巨石会顷刻间落下首先堵住这条进入的通道。

叶九卿说看着这里修建规格和样式,完全是按照中原帝陵修建,我们穿过幽深的通道后,一直往下走前面的路越来越宽敞,但我们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宫爵都在破解这里密布的机关。

从未见过一处遗迹中设置这样多的机关,可见修建这里的人有多谨慎,若不是有宫爵在,我想即便有人能找到这里,要么就命丧于此要么就毁坏整个圣宫。

通道一直是往下的,把我们带到山体的中心,整整一座山被挖空,当年修建这里工程有多浩大可想而知,这么大的工程居然没有发现,应该是清太祖利用修建永陵时,秘而不宣一同修建的。

我们前进的步伐被阻挡在一处并不大的平台上,两边有凹槽田鸡用手一摸告诉我们是熬制的动物油,他用火把点燃凹槽中的油,顿时窜起的火光开始蔓延,我们的火把只能照亮狭小的空间,可随着蔓延的火光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东西越来越多。

我们都好奇和兴奋的环顾四周,只有叶九卿一个人埋着头看着地下,他皱着眉头蹲了下去,用手摸了摸地面,诧异的对我们说。

“白银?!”

我们这才把注意力专注到叶九卿身上,如同他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整个地面全是用白银覆盖,不关是地面四壁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白银做成的,在火光中折射着白光整个平台如同白昼般明亮。

第737章 上清珠

我们熄灭手中的火把,圣宫毕竟是一代帝王所建,虽然不是皇陵,可就连通道都用白银在铺垫,可叶九卿并没有站起来,让他惊讶的并不是这里的奢华,他跪在地上仔细看了半天,然后再看看四周。

“好奇怪?”叶九卿慢慢抬起头面色很诧异。

“怎么了?”我问。

“清太祖用白银铺路也无可厚非,可是这些白银铺设的地面上竟然用宝珠镶嵌,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奢华的通道。”叶九卿皱着眉头疑惑的回答。

“清太祖怎么说也是帝王,用珠子铺路也不足为奇啊。”田鸡在旁边不以为然的说。

“珠子?你说的轻巧,你可知道这是什么珠子?”叶九卿苦笑一声说。

“叶叔,您可是见过世面的人,什么宝贝您没瞧见过,这些又不是夜明珠,能有多金贵。”田鸡说。

我看叶九卿都如此震惊,知道这些珠子非同寻常,蹲在地上触摸片刻,顿时也大吃一惊:“上清珠!”

田鸡一愣,估计是瞧见我都如此震惊,这才意识到地上的东西绝非凡品,戳了戳我问:“这东西很金贵?”

我哭笑不得,这哪儿是金不金贵能形容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我们眼前看见的这些上清珠怕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什么是上清珠啊?”宫爵好奇问。

“这,这真是上清珠?!”图尔占半跪在地上,埋头看了良久,整个人激动不已。“开眼界!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宝贝。”

“您也知道这珠子?”薛心柔问。

“没有比满人更清楚上清珠的,这是满人引以为豪的珍宝。”白近在旁边点头。

“您给说说,这珠子到底为什么这样珍贵?”叶知秋问。

“在大清的时候,上清珠是作为稀有的贡品,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即使贵为皇子、亲王也不得使用。”

图尔占感慨万千说,上清珠还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便是被称为宝中至宝,稀世奇珍的东珠,这是一种从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中出产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

但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彻、圆润巨大,而更显王者尊贵,因天然形成,得之不易弥足珍贵。

东珠因硕大饱满、圆润晶莹,并且能散发出五彩光泽,用它制成的首饰光彩熠熠,尽显高贵奢华,由于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钟爱并珍视产自东北的特产东珠,也是清朝帝王籍此表达对祖先的尊崇之意。

“爸,东珠虽然弥足珍贵,可您为什么如此惊讶啊?”

“东珠就是因为稀有,所以用途有很严格的规定,一把是用于帝王的朝珠,以及皇太后和皇后的头冠,只有一种情况东珠才会被铺设在地上。”叶九卿说。

“什么情况下?”其他人异口同声问。

“清帝皇陵!”我脱口而出。

“啊?!”叶知秋看看四周大吃一惊说。“这里并不是皇陵啊?”

“所以我才会奇怪,清太祖在这里修建圣宫,他更应该清楚大清祖制,断不会随随便便用东珠铺地。”叶九卿点头说。

“爸,清帝皇陵如今被开启的不少,可我怎么没有听过用东珠铺路的说法?”

“后世帝王当然想铺,可也得有才行。”我淡淡一笑回答。

“为什么?”宫爵问。

“大清对东珠的采捕有严格的规定,从顺治年间开始,就下令停止宗室派人采捕东珠,只有皇帝才有权采捕,但东珠的采捕十分艰难,在乍暖还寒的四月跳入冰冷的江河中采捕珠蚌,刺骨的寒冷可想而知。”叶九卿不慌不忙解释。

“尤其是上等东珠的得来更为不易,有时在盛满船只的成百上千的珠蚌中才能得到一颗上好的东珠,因此有百难获一称奇珍的说法。”我点头说。

“我记得听老辈先人说过,当年采珠五年,死者五百余人,而得东珠仅三十两,天下谓以人易珠,今日恐以人易珠都不可得。”图尔占触摸着地上的东珠叹息一声说。“此物早已绝迹无处可采。”

“现在开启的清帝陵墓之中,虽然没有东珠铺路,那是因为东珠已经没有了,而且东珠铺路是有讲究的,你数数这一路上到底有多少颗东珠。”我对叶知秋说。

她埋头在地上细数了一遍抬头说:“不多不少刚好一百零八颗。”

在火光的照耀下,地上的东珠闪耀着夺人心魄的光芒,一直随着通道在延续,这个埋藏在山中几百年未曾被开启的遗迹,虽然重见天日,可这奇异的通道和平台又给这圣宫增加几分神秘。

“这个数字有特定的含义吗?”宫爵问。

“这是代表天罡地煞,所谓天罡是九天三十六天罡,这些神尊都是天兵凶神,而地煞指的是七十二地兵恶煞,这两者被称为神将。”叶九卿心平气和回答。

“这些神将都是做什么的?”田鸡问。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天将,就是天宫的神将,但天将的地位并不高,只相当于人间守护皇宫的卫士,因此多用于帝陵中镇守。”叶九卿缓缓站起身说。

图尔占作为守陵人,对这些自然更加了解,他接过叶九卿的话继续说,在大清的葬制中,天罡地煞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九天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九天之下有七十二地煞,合在一起便是一百零八天地,而东珠采撷和孕育了九天日月星辰之皓光,风晴雨露之润泽,大地上山川万木的颖华,神、魂、灵之瑞祥融于一身。

“东珠价值连城除了稀有珍奇之外,更重要的是东珠具有三十六彩,七十二霞和一百零八光,刚好应和天罡地煞的一百零八天地。”图尔占声音沉稳说。“这也是为什么会用来铺设帝陵的原因,就是为了暗合天罡地煞守护皇陵。”

“用东珠来应和天罡地煞的一百零八天地,如此奢华之举在后世清帝陵寝中已经不可能出现了,但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相信你应该知晓。”我对叶知秋说。

“换了什么方式?”

“后世清帝的皇陵都有一百零八蹬,就是进入地宫的台阶,不多不少刚好一百零八阶,用这样的方式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表示天地宇宙,象征帝王对社稷的主宰。”我说。

“看来这个圣宫不简单。”叶九卿望向通道的尽头。“往里面走,我感觉这里面还有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们沿着镶嵌东珠的通道向前走,因为四周都用白银装饰,反射着火光格外的明亮,走了一会后,最前面的田鸡突然停下来,我看见他的手摸向腰间的刀。

看他这动作我们全都一惊,田鸡另一只手示意我们停下,他全神贯注慢慢向前移动了几步,我们这才看见,在通道的两边竟然横七竖八躺着许多尸骸。

“这里是圣宫,怎么会有这么多死人?”图尔占大吃一惊。

“没事,过来吧,都只剩下一堆骨头了。”田鸡声音轻松了些。

我们走到田鸡身后,这里至少有几十具尸骸,叶知秋蹲在地上检查后说:“这些人都穿着铠甲,应该是兵卒。”

“这是八旗的连锁铁甲,是亲卫兵将的铠甲。”图尔占一看更加吃惊,举着手电找寻一番后,在一具铠甲的下面看见一面残破的旗帜。“这是镶白旗的标志,这些兵将是多铎的部下。”

“镶白旗的兵将怎么会死在圣宫之中?!”薛心柔疑惑不解。

“别大惊小怪的,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人开启过圣宫。”

我听到图尔占认出这些尸骨的身份反而平静下来,萨么库说过,多尔衮和多铎封闭永陵并且屏退所有人,单独在功德碑思过,然后就不知去向。

连同多尔衮和多铎一起消失的还有九鼎和带到永陵的玉棺,这么沉重的货物,这两位亲王是不可能独自搬运到圣宫的。

“这些兵将是当时跟随他们押运货物的。”叶知秋恍然大悟。

“三日后多尔衮和多铎才返回,可只有他们两人回来,萨么库说到这件事的时候,当时我还很诧异,只是没多问,不过现在算是明白了,圣宫虽然被发现,但如此重要的秘密又岂能让外人知晓。”我点点头说。

“九鼎和玉棺被运送到圣宫后,这些兵将就在这里被灭口了。”田鸡反应过来。

“未必全是被灭口的。”宫爵蹲在其中一具尸骸边,招呼我们过去看,宫爵指着铁甲,上面竟然有密集的孔洞,但只有针头大小,宫爵小心翼翼掀开铠甲,我们目瞪口呆发现,里面包裹的尸骨上竟然密密麻麻插着细如牛毛的钢针。

要穿透铁甲的防护,并且再射进身体之中,可见这些钢针射出的时候力度有多惊人。

宫爵又检查了其他尸骸,很多尸骨上都发现这样的钢针,宫爵顿时神情凝重:“这些兵将应该是不小心触发了圣宫中某处机关,在近距离的情况下被射杀,之前我们经过的地方,我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机关,前面的路怕是不太平。”

第738章 人鬼初分

宫爵让田鸡不要走前面,她担心在通往圣宫的路上有危急,一个人小心翼翼在前面探查机关,我们缓慢的前行终于走到通道的尽头。

那是一条漆黑的山洞,宽度刚好可以容下一个人通过,用手电筒照过去,到出口大约有三十多米长。

宫爵停在山洞边,来回张望了很久,面色凝重踌躇不前,田鸡拍拍宫爵的肩膀:“我身手好,要不让我进去探探路。”

“这山洞修的蹊跷,刚好只能容一个人进出,这要是进去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你身手再好,万一有突然情况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宫爵忧心忡忡说。

“清太祖在圣宫中布置了太多机关,这地形如此险要,是设置机关最好的地方,我如果是清太祖,绝对不会让人轻轻松松从这里通过。”叶九卿说。

我拿电筒照亮通道两侧,发现两边的石壁上各有五座雕像,采用浮雕的手法在石壁上雕刻出来,这些雕像身穿文官服饰,表情威严数目,但面相祥和,姿态各异,但都俯首看着那条漆黑的通道。

“这两边都雕的什么人啊?”田鸡想了想,脱下衣服,把手电包裹在里面,用力扔进通道里,除了撞击的声音,并没有什么事发生。“你们看,没什么事,就几个破石像,不用担心。”

宫爵还是紧紧一把抓着田鸡的手,在通道中被衣服包裹的手电发出嬴弱的光亮,讲通道微微照亮,而两边的石像在这幽暗的光亮照射下显得格外诡异。

“别急,先看清楚情况再说。”我让田鸡稍安勿躁。

叶九卿走上前,借助手电光看两边的雕像:“看这些石像的模样怎么挺眼熟的。”

“看姿态和模样,这些雕像不像是满人的。”图尔占说。

我专心致志逐一查看,左边第一座雕像是一人端坐殿中案前,那人竖眉张口,头顶战盔,身着铅甲,束腰勒带,足踏革靴,双手于胸前拱揖,案前七八个赤目长发容貌狰狞,赤裸上身似人非人的怪物押这一个惊慌失色的人跪在地上。

而对面的雕像,是另一个正襟危坐的人,正皱眉瞪眼,连耳长鬃,头戴方冠,身穿长袍,左手在膝前握一个念珠,右手持笏放在膝间,前面同样是几个面容可怖的怪物将一人捆绑于木板上,拦腰锯成两截。

往下看每一个雕像都凶神恶煞狰狞可怖。

“清太祖不会无缘无故在这里立雕像,一定有他的用意。”我沉着的说。“不管这些石像代表着什么,都不会是随随便便的摆设。”

“你看看这里是什么,好像刻的有字!”薛心柔低着头,照亮了山洞入口的石板。

我蹲下去,用手抹开沉积几百年的尘土,在入口的石板上果然有四个字。

人鬼初分。

田鸡口里反复念着这两行字,不屑一顾说:“这清太祖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修一个圣宫还搞这么多好样,我看他就是吓唬的人,我还不相信这几座破石像能跳下来吃了我。”

田鸡说完固执的往前走,图尔占一把将他拖了回来,指着通道说。

“知道这条路叫什么吗?”

“……”田鸡一愣,不以为然的说。“敢情清太祖还给这条路起了名字啊,您倒是说说,这是什么路?”

“人鬼初分,意思就是说,站在这里还是人,从这里走过去就成鬼了。”图尔占面色凝重看着田鸡说。“这是黄泉路!”

图尔占语出惊人,其他人都面面相觑,叶知秋一脸茫然:“这怎么会是黄泉路呢?”

我突然抬头,重新看向通道两边的石像,顿时大吃一惊:“这些雕像不多不少刚好十座,雕刻的是十殿阎魔!”

“难怪我就说看着眼熟,就是没想到清太祖会把阎王神像雕刻在这里”白近恍然大悟,说他就是信佛的。“这里十座雕像,从左至右分别时,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到最后一个十殿转轮王。”

白近一边指着雕像一边告诉我们,十殿阎王是佛教中主管地狱的十个阎王,阎王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阎罗王,阎魔意译为缚,缚有罪之人也,为阴间的主宰,掌管地狱轮回,并由其统率五岳卫兵之。

同时也有地狱分为十殿,十殿均有主称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号,合称十殿阎王。

“这清太祖架势还真够大的啊,把十殿阎王弄来给他守门。”田鸡皱了皱眉头不屑一顾的说。“难不成这几块破石像还能要人命?”

我指着地上的文字沉着的说:“黄泉路是死人走的路,就是说从这条路走过去就会阴阳两隔,是在警示到这里的人,走过这条路必死无疑!”

“会不会是清太祖故弄玄虚,怕有人进到圣宫,故意在门口雕刻十殿阎王吓唬人。”叶知秋说。

“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清太祖为了修建圣宫,不惜隐瞒帮他问鼎天下的白家先祖,可见对于清太祖来说,这里甚至比天下还要重要,你认为他会只放几个石头在这里装装样子?”宫爵一本正经说。

“你可能看出这里面是否设置有机关?”我问宫爵。

“石像在山洞里面,我无法进去所以没办法查探,不过我瞧这里的格局,十有八九会设置的。”宫爵说。

田鸡来回在山洞入口走了几圈,心急如焚的说:“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总不可能就站在门口不进去吧。”

“清太祖既然把龙脉宝藏秘密留给了多尔衮,而且在我们之前多尔衮也开启过这里,并且还和多铎全身而退,说明一定有办法能通过,他们能想到说明并非是多复杂的事。”我用手电照着通道看了半天。“这山洞上无索道,不可能悬空而过,又不能走过去,到底该怎么过呢?”

“就这么大点地方,飞不行,走不行,难道要爬过去啊。”白近心烦意乱说。

“爬过去……”叶九卿一怔,看了看白近口里喃喃自语。“爬过去……爬?”

白近连忙摆手,一脸苦笑说:“叶哥,你想你的,我就随口一说,你千万不要被我误导了,这可是黄泉路,走错了要死人的,我对此一窍不通,我说的你可不能听。”

叶九卿没有理会白近,连忙蹲在地上重新看那四个字。

“人鬼初分……是指阎王判生死,在阎王面前听候发落……到阴曹地府的都是有罪之人,没有谁敢再阎王面前站着听判!”

“是跪着!”田鸡在旁边不以为然说。

“对!”叶九卿眼睛一亮,兴高采烈说。“这两边是十殿阎王,得跪着过去!”

叶九卿兴奋的说完后,看看幽深漆黑的通道,默不作声停顿了片刻,然后脱掉外套交给我:“我先进去,如果没事你们就跟过来,万一……”

“这次让我去。”我没有接叶九卿递过来的外套。

“都什么时候了还磨叽,谁知道跪着过去对不对,要是我想错了,这黄泉路上又会多几个人。”

“田器,你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