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公主的话,是山东圣衍公府的旁支,鸿胪寺卿孔大人家的姑娘。”

林汐也是个坏的,这孩子把那圣衍公府的名头往前面一送,在说这孔大人的官职,一下子就把这四品的官职放到了不重要的地方,免去了这门户上的差异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相反还用这孔家的名头把众人都惊了一下。

就是那个嬷嬷也是惊了一下,看向林汐的眼神又意味深长了几分,带着惊异的表情惊呼了一下:

“居然是孔家的姑娘,真是好门第,好亲事,怪不得那么些人眼红,都没有真的敢抢女婿的。林姑娘家真是好福气呢!你这个未来的嫂嫂听说不管是诗书还是女红都是很不错的,性子也有口皆碑,但凡见过,没有说不好的。去年宫里秋宴,皇后娘娘还接见过呢!听说得了好些的赏赐。”

这嬷嬷不过是几句话的功夫,立马把这话题从林家的探花郎和孔家的女儿身上转回到了宫里,开始说起这宫里每年的几次宴席都会有些什么身份的人什么的。利索的避过了好些个是非。只是这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这林汐的嫂嫂是孔家女儿的事情,立马弄得宫里都知道了。

林家,孔家,这两个姓氏加在一起的威力还是很不错的,林汐的宫廷生活顺畅了很多。不知不觉间,她为自己谋划出了安宁的生活。

而另一边,同样也是进宫的贾家的贾敏这个时候的生活却是水生火热之中,虽然她也知道自己这一次进宫的目的,知道这是自己能活得良缘的契机,需要自己好好的努力和隐忍,可是依然忍不住每天夜里泪湿枕巾。

本来公爵府邸的嫡女,这身份怎么也能得个好安排的,可是这史氏的名声,弄得贾敏在宫里,没有一个公主的生母想要沾染上她,你推我,我推你,偏偏还不好退回去,不管怎么说这贾家贾代善的面子还是要顾忌的,人家好歹也是救驾功臣不是。最后实在推诿不过了,就直接把她放到了宫里最是安静的藏书楼里,做了一名女官,这地方除了公主偶尔来找些书籍,常年都没有什么人,偏的很,对于贾敏想要靠着公主嫁出去的要求那是差了不是一点两点啊!

更要命的是,就因为这里偏僻,那些个洒扫的宫女什么的没什么事情做,一个个闲的很,自然而然这咬舌根子的就多,史氏的事情当年又是几乎人竟皆知,如今来了史氏的女儿,她们怎么会放过?

流言蜚语,口舌如刀,贾敏的宫廷生活分外的艰难啊!偏偏除了忍受,她别无它法,进都进来了,还是个女官,除了委身皇帝,成为妃嫔,就只有25岁才能出宫了。若是想要实现她的目标。她还需要人脉,需要机会!所以除了熬着,她还能怎么办?

64婚

作为探花,16岁的探花,林海的第一个官职就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和榜眼是一个官职,当然状元待遇好上一点,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至于其他的什么二甲之类的,就需要考试,才能成为庶吉士,到翰林院晃悠学习三年,然后在参与散馆考试才能正式做官,可以说,这三个人是从一开始就比别人快上了一步了,这就是优势。是历来一甲进士的荣誉和优待。

不过林海有时候倒是希望自己能少了这个优势,他本来想的已经很周到了,年纪,学历,家世等等都考虑到了,为了这个她特意晚了三年考试,为了这个他在京城交友泰半都是学院学子,文人雅士,为了这个他可以自小就培养自己的才名,只为了自己进入翰林院做准备。可是这还是没能让他在这翰林院里有个好人缘。

缘故很简单,那就是他太小了!16岁啊!你说人家一个个都是三四十岁的样子才在翰林院混的像个人样,一转眼,来了一个和他们儿子差不多的,居然成了同事了,这让他们这些自命才子大儒的人情何以堪啊!

再说了,人们常说:不入翰林,就没有做阁臣的资格,从这方面来说,这翰林院里的一个个都可以称得上是储相了。在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才学惊人,身负傲骨的,以相位为目标的?来了这么一个竞争力强大的,他们心里不暗暗警惕才怪呢!

加上这林家的家世,怎么的也是个勋贵,于是让他们有了泛酸的理由了,是不是这家里帮忙了啊?是不是看在伯爵的位置,所以给了恩赏了?反正就是一万个羡慕妒忌恨啊!

林海也知道,自己无论怎么样多少都会有些流言,毕竟上一世他那时候都已经二十出头了,到了翰林院都还是受到了不少的折腾,更何况是现在!见到这先前准备的一切没有多少用处,他也不恼,反正他该做的都做了!心安理得啊!再说了他还有后手呢!你们不是觉得我太小吗?还不是个大人吗?嘻嘻,人家还是有办法的!

在这个时候,证明男人长大成为真正的男人有几种途径,第一种,是加冠礼,当初汉景帝觉得自己身体开始衰弱,有了提早过世的危险的时候,为了让刘彻也就是汉武帝登基顺畅,在他十二岁就加冠,为的就是向大家表明,太子已经是个大人了,可以有资格继承国家了!而林海也用了类似的一招,就是在考取举人之后,就和林诚商量了这一件事,不过怕这还没有考会试就加冠有些招摇,便缓了缓,先取了一个字,表明了长大,可以参加社交的意思,这个字,就是和原来一样的:如海。

等到这一次林海顺利成了探花,家里自然要立马就准备了加冠礼!特意请了不少的世交大臣之类的来做嘉宾,同时请了孔家出面,请了未婚妻的兄长做了赞者,正式的向所有人宣告,他已经成人了!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证明林海是个大人的举动,那就是成婚。常言说:成家立业,在那时候人的眼里,只有成了家,有了媳妇,那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大人了,可以开始顶门立户了!反正这孔家的女儿也及笄了,那这个婚事自然也就上了议程。

就在五月五端午的前一天,林家大摆筵席,林海,林家长子成婚了。江氏这一天可以说是分外慎重,那一身深红色的正装,一套符合她超品身份的红宝石捻丝展翅金凤的头面,看着让人炫目,这可是林家这一代头一个婚事,紧张是一定的,就是林诚,这一天也激动的不行,前一天晚上都没有睡着!苏州林家那里也来了好几个族人,前来帮忙,还有林渊和林鸿,从三天前开始就忙的脚不点地了!一家子都为了这一次的婚事忙乱。

当天一大早,第一个大项目就是晒妆,嫁妆前一天已经抬了进来,孔家世代安稳的公爵府邸,便是在有动乱,这一家子也是相对安全的所在,所以这家产多那是世人皆知的,这林海的岳家虽然是旁支,可是这托了姓氏的福,倒是也有不少的家业,这一次也是很给力的直接出了88抬,最显目的就是一架花梨木的千工床,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房间啊!还有一副唐代阎立本的画卷,直接就晃花了一群人的眼睛。至于其他的古董字画什么的更是不用说了,人家家别的不多,就是这些多啊!

这样的嫁妆摆出来,不说孔家,就是林家脸上也很有些光彩呢!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那是娘家出多少压箱银子,婆家也要加上一样的一份,作为给儿媳妇的好处,这打开最后一个箱子,却只看到了八个金元宝,江氏又笑了。

世人都知道这孔家的压箱银子,不可能就这么一些,那么这个举动其实就是体贴林家的意思,亲家这样好说话,江氏能不满意吗?不过她也不能让人看扁了不是,立马招了招手,身后的嬷嬷立马上前,听了几句,立马让人拿了两个托盘过来,在众人面前打开,好家伙,整整16个金元宝。江氏这是向众人表示林家看重这个儿媳。加倍喜爱的意思。

这之后就是参观新房,不仅要看着女方送来的家具,被褥,还要看着男方准备的摆设,看看这一房以后再这个家的底气。

等到了这房间里头,众位夫人一个个都眼花缭乱了,不但是这家具别致,更为这房间里的摆设看花了眼,最震慑人心的就是那一床寒玉凉席,绝对是让人眼红啊!大家听过嫁妆单子,看过摆在外面的东西,自然知道这不是嫁妆,不是嫁妆,那自然是林家准备的,这手笔啊!林家到底是林家,几代单传还是很有些好处的,最起码这家底觉得厉害啊!

好几个已经开始盘算这林家还有几个可以结亲了,当然那个林渊已经定亲了,可是这不是还有别的人吗!就算这里头只有林海和最小的林涴是江氏嫡出,可是听说这孩子都是在她身边养大的,江氏又是出了名的贤惠人,对庶出孩子的好,是人竟皆知的,估计以后也不会苛责,这样的人家绝对是结亲的好人家啊!

不说这些人的心思,另一边林海已经带着身边一溜的小子出发,开始迎亲了,一个个都是十五岁以上,二十以下,未曾娶亲的小子,除了江家的江智这个表弟,就是本家族兄弟们,细数数,有十来人,这气势如虹啊!要不是这一次苏州来了人,估计还凑不上这么些人呢!这可是家族兴旺的意思,很有些讲究的。

等做了催妆诗,迎轿诗,一连串的诗,等到接到了新娘走出孔家大门的时候,林海觉得自己已经差不多被绕晕了。骑在马上都觉得脑袋在发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好像这一连串的程序已经让他没有了别的时间,别的空隙去想别的,或许是下意识的逃避着某些东西。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林海在短短半年内就经历了其中两种喜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幸福。只有林海自己,心里总是有这样一个疑惑:

这一辈子,他林家成了伯爵府,成了新贵,林家也不再是孤雁一般的凄凉,自己的妻子也换成了孔家的小姐,那么那个清高孤傲,才气逼人,心思细腻的黛儿还会回来吗?还会是自己的女儿吗?那个只活了三岁,却聪慧可人,孝顺懂事的儿子熙儿,他也会回来吗?说来这两个孩子,一个只在自己面前呆到6岁,就去了贾家,一个自己眼睁睁的看着死去,都是他心里最深的痛啊!他是多么的希望,这一世,自己能和他们好好的相处,记得上一世,自己后院好像有孕的女人还是不少的,只是不是流产,就是生下来活不过一岁,唉,说来说去,都是自己不好,轻信,自大,到最后的认命,这才是林家绝嗣的缘故之一啊!这一世,自己一定会看好的,一定会!

但愿上天能多加怜悯,让黛儿,让熙儿都能回到我的身边吧!收敛了心情的林海带着花轿回到了林家,带着他的新娘,从伯爵府的正门缓缓的向里走。在挂着开国世祖皇帝题写的延惠堂匾额的五间正屋里,跪拜了父母。

“礼成,送入洞房。”

司仪的喊声似乎穿透了云霄,红色的海洋一样的林府到处都洋溢着喜气。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个时候,那冲天的喜气冲击到了天外,那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里,一个金色的箱笼在不断的摇摆,似乎有什么想要挣扎出来一般,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一景象,想来等到这里头的东西面世的时候,才会有人发觉吧!

65林薛联姻

就在林海成亲后不久,苏州那里就传来了新的消息,薛家和林家联姻了,这男方是那个林浅,19岁的年纪,本因家贫所以一直都拖着没有成婚,想着等到中举之后在说亲,也好定门好亲事。女方自然就是那个薛讯的妹妹,要说这两人相差的还是打了些,足足有六岁呢!可是这不是问题啊!

薛老爷的意思是这既然林浅是准备中举后成婚的,那是正好啊!自己儿子不是也没有成婚吗!到底是长幼有序啊!怎么也要先办这薛讯的事情!这可以先定下来,反正自家女儿还小,等到三年后,年纪合适,时间合适,多好,正好成婚。

最重要的是这林家介绍的魏姑姑已经到了,薛老爷靠着林家的药丸,身体也好了些,已经顺利的续铉了!这已经有了当家主母了,这事情处理起来更是顺利啊!

当然也有对于薛家这一变化不怎么满意的人家,那就是王家,原本他们觉得这要是自家的姑娘嫁了过去,上面没有婆婆,那岂不是说直接就是当家主母了?那到时候往娘家送银子多方便啊!王家的好处可是不少呢!

要不然自家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和这薛家联姻不是?虽然大家都是四大家族之一,可是这等级还是不一样的呢!自家也有自家的骄傲啊!

可是莫名的,这薛家突然就多出这么一个人来,还是宫里出来的,这叫王家一下子噎着了!真是进不得,退不得,憋得难受啊!偏偏还说不出薛家的不是来!人家薛家说了,正是因为重视王家,生怕这没有了主母这婚事办的不体面,这才让薛老爷拉下了脸面,临老入花丛,想着在续娶一房。而且,因为估计到这商户人家出来的,怕不懂豪门大户的规矩,以后和这王家的姑娘不好相处,这才专门找了这宫里出来的姑姑,可以说是对王家重视到了极点了!

这样一个解释,你说这王家能怎么办?除了捏着鼻子认下已经没有了别的法子。更何况这王家的几个当家人一商量,发现这样一来似乎对王家也没有什么不好,第一这薛讯是下一代的家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未来他们王家的利益并不会有所损耗,第二这有了宫里出来的姑姑作为薛家的太太,那么薛家和甄家似乎也有了等位说话的资格。第三就是这王家几个人其实自己也知道,这自家的闺女似乎在管家上有点欠缺,特别是这个庶女,更是没教过。虽然本意就是想着让这姑娘出门后,要依附自己这个娘家撑腰才在夫家立足,这样才会对娘家的要求百依百顺,但是要是一去就当家,说不得就会出岔子,到时候王家的脸上也不怎么好看啊!

有了说服自己的理由,这王家除了对于薛家这先斩后奏有点不舒服外,别的倒也算是揭过去了,也没有去研究这宫里的姑姑他们是怎么找到的,毕竟这皇商和内务府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认识些宫里出来的倒也是可能。

等到后来又一次传来说薛家和苏州林家结亲了。要把这嫡女嫁给苏州林家一个贫寒的林家秀才,王家脑袋嗡的一声,有点懵了!这薛家什么时候和林家搭上了?就是皇家也派出了人员探寻究竟,甚至怀疑这里头是不是有林诚他们一家的谋划什么的了。帝皇多疑可不是玩笑。

对于这些,林家也好,薛家也好,其实都已经有了准备了,并做好了一系列的工作,比如大家能查到的就是这薛家曾请林海去做客,目的是为了林家手里的那些药丸,这一点皇帝表示他很相信,因为宫里的密探已经带了回来一两颗,经过太医院的分析,确实是极其难得的。林家也献上了方子,只是这药材要凑齐每种都是九十年以上,还真是个大工程,目前皇帝吃的还是林家上一次做出的那些,最近刚进上的十颗。好在这药丸虽然珍贵,可是服用也少,就是身子再不好,也不过是一月一颗。要是身子还成的,一年也不过是两颗的量。

这样一来,皇帝对于薛家这个病了很久的老爷向林家求药,那是相信的,最多觉得这老东西鼻子厉害罢了。

至于这个魏姑姑的事情,转的弯子也不大,明面上是薛家老爷上次进京的时候请托内务府的一个主簿留意人选,等到得到了林家药丸,这才正式请他做的大媒,这是也是说的过去的,生命有了希望,家里长男又要办喜事,偏偏连个当家主母都没有,有这个想法也正常,毕竟他家还有个没出嫁的要谋划不是!丧妇长女可不是什么好名头。

最后这林薛联姻的事情却是最有戏剧性的,说是这看在林家药丸的面子上,这薛家慰问了一下这林家三个糟了大罪的秀才,也是人家林家知礼,得到了薛家的慰问,就派了这三个人去了金陵回礼,谁知道这林家几个上门的时候,正巧这薛家姑娘出门,一个不小心,和林浅撞了一个满怀。

这下好了,这可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能怎么着?结亲吧!不然这薛家姑娘就别想嫁出去了!好在这林家的几个小子也算出息,最起码人家是有功名的,还是京城林家的本家,这和皇商家结亲,还真是说不好谁占便宜呢!反正在江南文风最盛的地方,人家的看法就是薛家赚大了!那可是举人,进士的种子!还是书香名门!

你说穷?没听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吗?等当了官,还怕会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道不?

反正这一次林薛两家的联姻在四方惊异,八方打探的情况下,顺利的缔结了!还结的人家没有话说!总不能说,不行,你们退亲,那不是想逼死薛家姑娘吗!这话谁也不敢随便说啊!

林海自然是知道这里头的巧妙的,不过他知道也不会说不是!这事情说白了都是薛老爷和林家老家哪里的几个老头安排的,人选也是他们挑的,估计到这时候,林浅那个傻小子还不一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呢!只以为天上掉下了一个媳妇!

“这事是你出的主意吧!“

啊,对了,还有一个人瞧出了问题,这个人就是林老爷林诚,当然他看出来也是一定的,谁让林海回来的时候就说过薛家的意思呢!这事情一成,前后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这事情林海真是不知道。

“儿子可没有插手,只是说了这事情要本家自己看着办,其他的不管,父亲,可不能随便冤枉儿子。“

林海叫屈的本事还是不错的,那一脸的无辜,看的林诚都想笑了!努力板着脸,维持着自己严父的形象,慢慢的说道:

“这事情无论是从哪里看,对于我们这一支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想来别人也不会想到我们这里来,天南地北的,能有什么关联?倒是本家那里,别的不说这以后再江南那边倒是威信更重了些。“

林诚说的含糊,这林海却是一言挑破:

“不过是银钱上宽裕了些,就是想要扩展些家底,也有了帮手。不说别的,单是这薛家的子弟想要借着亲戚的名分在族学借读,估计这修缮族学,采买书籍笔墨就少不了。也算是给这林家子弟都添了好处了!”

“少算计些,这可不是你这清贵翰林该做的事情。”

林诚眼睛一瞪,把林海后面的话都堵了回去,然后站起了身,往外头走,到了门口又顿了一下,回头又说了一句:

“有些事情,做的说不得,你千万别忘了,如今也是成了家的人了,家里以后还要靠你呢!多思少言才是稳妥之道。”

林海忙起身行礼,谢过林诚的教导。等林诚走过圆拱门林海才吐了一口浊气转身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林海成亲,江氏另外安排了一个院子,就在二门东面,靠近外书房的地方,一处两进的院落,二十几间房子,也算是府中比较大的院落了,后面紧挨着的是给林渊成亲的院子,和林海的差不多大小,只是少了一处厢房。

从林海的院子往正院去呀从回廊走到夹道,再往东花园的角门穿过,才能到正院,怎么也要走上一会儿才到。林海对于此处其实并不是很满意,总觉得太外面了些,好像和父母不亲近了,再加上如今这林渊也还没有搬过来,似乎这一角有些冷清了!可是这不是他已经当官了吗,怎么也要考虑到以后接待来客的方便问题,这才选取了此处。

林海回院子的时候天色已经全暗了下来,只是才一转入院门,他便看到了自己屋中那温润的烛光。自己的妻子正在等着自己回来啊!多少年了,这样的情景!林海心里一暖,又加快了几步。走进屋内,那清秀温柔的女子正微笑着向他迎来。

虽不是什么绝色,却让人温暖,让他如今多疑冰冷的心渐渐沉淀。

66史家出征

又到了年关,这一年年底的局势却是分外的紧张,因为北面的蛮夷叩关了!其实这件事情在去年就有了一些的预兆,去年雪大,就已经有了北面游牧民族遭遇了雪灾的说法,今年比之去一年又冷了几分,这样一来,这北面的蛮夷自然损失大了些,牛羊死伤厉害的情况下,这些人这一冬天想要吃饱,就只有南下劫掠这一条路了。

林海虽然是在翰林院工作,可是这朝堂的消息却也是知道的详细,不但是因为自家老爹是朝官的缘故,还有就是这翰林院的氛围了,这翰林院能被称为储相之地,自然一个个都是对时局朝政最为关心的,就是小道消息也都是最多的地方。

“这么说这一次皇上是准备把这京畿大营的兵也调过去?”

“这也是常理,你想,这边军勇猛凶悍那是都知道的,可是这京畿大营却常年没有战事,眼看着这战力越来越弱,以后若有个万一,这还能起什么作用?这次调过去配合边军,也算是见见血,开开刃,提提血性的好事。”

“嗯,说的也是在理啊!只是这样一来这京畿大营的都统怕是有福了,如今这京城的武将可没有几个有这样立功的机会,说不得回来就能升一升了!”

“可不是,史家还真是好命,你看当年又叛乱的时候,这史家守孝去了,回来立马又重新接手了这兵权,后来又是救驾,成了皇上的心腹,如今又有了这样的差事,这样说起来,这些个武勋里头,还真是混得好的。”

“混得好又怎么样,有了那个贾家被关祠堂的在,这婚事上就要差上一筹,怎么也抬不起头来。”

“他们家抬不起头也就罢了,你说这王家算是怎么回事?居然把闺女嫁到皇商家里,这都成了笑话了!真是为了银子连身份体面都不要了!”

“有了实惠,他们家还在乎什么呀!好歹也是太尉后人,如今不上不下的,可不就是可劲的搂银子吗!”

“要我说,他们这也是不得已,你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家的女子都是不识字的,说是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京城没有几家愿意娶他们家的闺女的,不嫁皇商家换点好处,还能怎么的?”

“要这么说,还真是呢!如今这些开国勋贵一个个都不成了!”

“所以啊!这还是我们这样的书香人家好些,那些武人?粗俗,没见识,都不知道为子孙打算!没落是迟早的了!”

谁说男人就不八卦?听听,这翰林院里什么话没有?林海倒是没有注意他们后面的话,注意力都放到了这前面半截子的消息里了,史家要出征?这是出去几个?他们家老爷带三兄弟,一共四个男人,都是武将,还都是京畿大营出来的,这说京畿大营以前是史家一手掌控也是可以的,这一次估计让他们去也是为了稳定这些将士的心,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蛋子多少又会有些发憷,有了信任的将领才会好带些。

林海皱着眉头想着自家和史家这些年相处的情况,发现两家关系还真是不错的,关键是林诚童鞋,因为当年在史家老太爷的事情上因为自家的安全问题,没有出手相助,一直觉得心里不自在,所以在史家守孝期间是多有照拂,林海和史家兄弟关系也算可以,就是家里那九曲养身丸制成之后,林诚也不忘给他们送上几颗。

一想到这里,林海不禁叹了口气,他一直以来除了针对贾家想要出口气,实在是没有想要和这些原本注定会没落的家族有什么关联,可是这十几年下来,不知不觉中似乎自己已经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了。

就拿这史家来说,若不是自己,这史家老爷早就死翘翘了,而史家的三兄弟这个时候也是死了一个,剩下两个虽然是一门双候,却是因为没有什么能力而被剥夺了实权,做了一个闲散勋贵。而现在呢!史家老侯爷还在,而三兄弟,一个是侯门世子,一个是云骑尉的勋爵,并且三兄弟都在军营历练了许久,自然是能靠着这一次天大的机缘更上一层楼了!

这样一来,这朝局还不知道会带到那里去呢!

越想越觉得憋闷的林海带着一脸的疲累回到了家中,孔氏很有眼色,一看林海的样子就知道丈夫估计是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也不多说什么,这外面的事情她是从来不问的,严格遵循着内外之别。只是示意人准备了香汤,用最轻柔的声音,催促着林海去沐浴。

“大爷,先去洗漱一下,去去乏吧!一会儿该用晚膳了,今天正好庄子上送了几只野鸡过来,妾身让人炖了人参野鸡汤,时间正好呢!”

林海听了,微微抬眼,顺口问了一句:

“老爷太太和二弟他们那里可安排妥当了?”

“放心吧,妾身又不是什么恶媳妇,还会亏待了长辈和小叔子,小姑子不成?”

这微微的打趣之言倒是让林海的心情好了些,也忍不住笑了,自嘲了一句:

“倒是我多嘴了,如今,太太最是疼你,你们婆媳相亲的很,只怕都要没有我的位置了!”

他才不怕什么对家人不好呢!他是吃过亏的,这孔氏进门后,他早有眼线把她的举动都看在眼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他汇报一次,再加上他目前也没有什么纳妾的意思,这后宅还是很安稳的。

听到丈夫有心情说这样的话了,孔氏也放心了些,便略略撒娇的说道:

“大爷莫不是吃醋了不成,这可稀奇了!莫不是妾身听错了话?还是明日问问太太好了。”

“你到是学会了告状了!”

林海伸手在孔氏嫩嫩的小脸上掐了一把,低笑着转身去了里间。弄得孔氏一人在外头脸色绯红,忍不住白了林海的背影一眼,看着边上吃吃笑着的丫头,更是羞得不行,忙把人都差遣了出去,转身亲自给林海洗澡去了。

孔氏在家的时候,就被自己的母亲教导过,这自己的男人就要自己伺候,越是精心就越不会给那些狐媚子,想攀高枝的人机会。也容易让夫妻更是亲近。所以这嫁过来以后,不管是林海的穿衣,吃饭,洗澡,她都尽力亲力亲为,而林海也很是满意妻子的体贴用心,只觉得这妻子分外的对自己的心思。

有时候他也会莫名的和贾敏做一番比较,然后又哑然失笑,这根本就没法子比啊!这两家的家教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似乎贾家的那位史氏更注重的是这后院争宠的手段,而孔家的这位丈母娘更注重的是怎么把男人的心细雨润无声的收拢在身边。

至于什么才女之类的,贾敏注重的是怎么展现自己,而孔氏则是内敛的,总是要靠自己去探索,发现她内在的美好,果然,这段数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啊!

慢慢享受着妻子柔软的小手在自己的背脊,颈椎出慢慢的揉捏,林海舒服的闭上了眼睛又开始思考起这一次史家出征的事情上自家的得失了!热气迷蒙中他没有发现,孔氏晕红的双颊,还有看着他带着痴恋的眼神。

认真思索中的男人总是迷人的,虽然林海年纪上还小,可是他气质上却是沉稳大气的,满满的书卷味,再加上常年骑射狩猎带来的一丝英气,矛盾却又诡异的融合,让他浑身充满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这个时候林海脑子里正不断的闪现一条条的新想法,比如这林诚以前和兵部的关系,这一次是不是也能插手得些功劳?又或者,这史家那里是不是再稍稍拉拢些?转眼又想到了若是这一次史家真的得了彩头,顺利回来,那么这京城的局势会有怎么样的变化?京城武将家可不少啊!这估计到时候眼红的也不会少了!这些人虽然不是什么厉害的,却一个个都是做菜不咸,做醋酸人的家伙!

再说了,这史家会不会功高震主,会不会被收了兵权?或者去了边关,和这边军之间的问题,自己是不是可以有插手的地方?毕竟这边将不和是常事,若是自家到时候能有什么手段,做些和事老的角色,或许不需要再朝中得什么好处,这里头的人脉关系,也够自家得利了,还不用碍了别人的眼。

林海正好想到了什么,脑子里猛的一个念头闪过,一下子睁开了眼睛,眼中精光一闪,抬头却意外的看到了孔氏匆忙间低头的那一抹娇羞。突然就这么放下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了戏弄她的兴致,一个伸手,噗通一声,孔氏就被带到了浴桶中。

“大爷,你,真是的,怎么这样啊!”

“这不是正好,且让为夫也伺候你一回。”

“哎呀,你,坏死了,这,这可让我怎么见人啊!”

屋外伺候着的丫头婆子们一个个脸红的不行,默默的离开了一些距离,明明是大冷天,这怎么都热得出汗了呢!嘻嘻嘻!

67江南巨变

这个年过的一点都不安生啊!北面的事情还没有搞定,大军次啊出发没有多久,南边又出事情了!漕帮中的一部分人反了,虽然这有原本的漕帮的一大票人为了撇清自己进行了清理门户的行动,但是这可以江南,还是这关键的年底,各省开始运送年底各处税银的关键时刻,这江南水道立马就被封住了,怎么也要把这清理干净了才能再次通航不是,不然要是税银让人截了可怎么好!这不是变相资敌吗!

当然,那南面的细作们消息也送来了,不出意外就是和那次鄱阳湖的水匪是有关系的,这不是把人家的一个大本营给折腾没了吗!那人家急了不是,立马就转移了,然后越想越憋屈,就这么哗啦啦的想要造反了!

可惜,这实力不够啊!这漕帮也不都是笨蛋啊!大多数人不干啊!结果消息泄露了,不反不行了!这匆忙就举起了反旗了。那个乱啊!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脑子做的首领,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人都不多,关键是造成的破坏力比较大!搅屎棍一样啊!

这本来和林家没什么关系,虽然他们老家在苏州,可是这都分开近百年了,这怎么也弄不到他们头上,再说了如今这林家本家和薛家有了联姻关系,这怎么也能保住了,可是出人意料的,这皇帝居然把林海派去了苏州公干!

林海那是大吃一惊啊!这怎么说的,自己好像还在翰林院当学徒一样的工作呢!怎么就莫名有了这个差事?

一打听,把林海给气着了。居然还是人家点名要的,这点名的你道是谁?就是那个混账羔子和他称兄道弟,攀世交的那个彭大虎。

最要命的是这个彭大虎的折子,这叫什么事情啊!这家伙居然说这个江南文武疏途,在处理这些叛乱的时候有些意见纷争,武人总是弄不懂这些文人在想什么?觉得没办法说话沟通,于是想找个中间人调和,但是他们自己选了几个都相互不认可,最后发现好像上次林海去处理林家子弟被掳的事情的时候处理的很不错,于是想着让林海再来一次。请皇帝抓紧派人吧!

这一份大大咧咧的粗犷式奏折据说把皇帝都给气笑了,不过在思考了一下全盘的局势后,依然准了!于是就有了林海这一次这么一个不着调的任务。

林海这时候真的是憋屈啊!这时候要是彭大虎在他面前,估计他都能直接上去咬上几口了,这时候运河到江南的船都停运了,河道也封锁了,如果想要最快的过去,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骑马,一路上不停的在驿站换马的话估计十天以内就能到,这快到是快了,可是这样的赶路绝对是最受罪的,估计这一下过去,林海这腿都要走不了路了!

可是这圣旨都下了,林海还真是不敢抗旨啊!这下可好,只能去了!咬牙切齿啊!林海只觉得自己的头顶都要冒烟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就是家里其他人知道了,一想到这一路过去要受的罪,这表情也是一脸的同情,特别是孔氏,直接就让人拿了好几块细棉布加上上好的棉花,立马缝制了一个大大的垫子,好让他路上骑马的时候垫着些,好歹能好受点。

林渊更是表示他要跟着去,不为别的,万一这林海真的要是想和彭大虎干上一架,他好帮忙,太恶心人了,这就是什么兄弟?早知道这样,那家伙送来的东西都给扔他脸上去了。

最后的结果是林海真的带着林渊一路飞骑往江南赶了。当然还带着皇帝的手令,给了林海处置调动四品以下官员的权利,这是把半个江南的官员都放到了林海的手里,这也算是皇帝给与林家和林海最大的信任了。

九天后,林海又一次来到了苏州城外,看着那古朴的城墙,忍不住叹气,林渊也在一边说道:

“大哥,你这是什么命啊!连着两年都上赶着往这江南过冬了!还都是这么要命的事情!真是不让人安生啊!”

一边说还一边的喘着气,他的身体可没有像林海一样一天到晚有空间调理,这个时候已经萎靡的像是焉了的黄瓜,都提不起脑袋了!说话也有些有气无力,声音还带着沙哑,外带两个黑眼圈,怎么看怎么憔悴。

林海也没有力气和他说话,稍微歇了一口气,边打头往城里去,好歹先找个能躺下的地方喘口气在说吧!这一到就该些折子开始报告了!至于后面跟着来的林家下人还有几个宫里派来的监军似的人物,他都已经没有精神招呼了,各顾各吧!

这十来匹马还没有进城,就被人拦住了,定睛一看,林海火就上来了,瞪着眼睛对着来人说道:

“哟,这不是彭大人吗!这是做什么?下官这是眼花了?”

对面来的正是那个害林海走这么一趟的彭大虎,嬉皮笑脸的往这林海身前凑,一边走还一边说道:

“兄弟,哥哥就知道,你大概这几天就倒,这不是,等着迎接你吗!总算是等到了,还是我们兄弟有缘分啊!”

林海正想反驳,突然看到那彭大虎用他那牛眼一样的大眼睛拼命的再给他打眼色,在细细一看,好家伙,这家伙的眼圈黑的都要滴出墨汁了,眼睛里也是血丝一片,难道这里头有什么他不知道的?

谨慎的他立马收回了要说的话,只是点了点头,又转身对着林渊他们使了个眼色,一棒子人立马一脸疲惫的都不开口了,就是听到那家伙是彭大虎想要上前刺上几句的林渊也默默的做着背景。

“兄弟,这边上就是哥哥的营地,你们先去歇个脚吧,这连着骑了好些天的马,估计都累坏了,先松快些,喘口气,喝口热水。”

说着就亲自上前把林海的马牵了过去,弄得林海一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不过马上他就意识到,这苏州估计是除了惊天大事了,因为他居然在彭大虎的营帐里看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那就是苏州知府马元。

68苏州局势

这个马元不过三十来岁,能做到苏州知府,这样的四品官职,实在已经是属于有能力,有背景,有学历的政治明星了,前途更是一片灿烂啊!上次林海见到时候还是一派干练的神色,可是现在确实一脸的憔悴,样子和彭大虎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虽然这身上的衣衫依然整洁,但是也掩饰不住精神饱受压力的无奈。

特别是看到林海那一瞬间的希夷,更是让林海心里一跳。立马升起了不太好的预感。在看看四周,似乎都是这二人的亲信,转眼在想到这江南的局势,林海似乎立马回到了当然那个巡盐御史的状态。似乎浑身的疲惫也突然消失了一般。也不多话,直接往前走了几步,在正位上坐了下来,又用眼神示意了林渊等人,看着他们在一边自己找了一个位置坐好,放松着身体,这才回头,看向这两个把自己拖来的人。

林海如今虽然是一个七品小官,但是好假假是翰林院的官,再加上是皇帝派来的,说是钦差也是可以的,钦差,见官大一级,那是常理。所以大家对于林海做到主位上倒是没什么惊奇的,但是这林海这一刻所表现出的大气,上位者的威压,倒是让他们吃了一惊,特别是马元,暗暗的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就是世家子弟啊!看看,这才多大,这气势,就像是做了几十年官的老大人一样啊!

彭大虎则是出乎意料的什么都不说,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盔甲下摆,就像是那里绣了什么花样一样。一心等着那马元当出头鸟,让他先说话,这样的情况在这样一个武将身上还真是不多见。

林海看了他们的表现,心里多多少少了些猜测,也不客气,直接就问道:

“说吧,到底是怎么了?多少县城被渗透了?还是有乡镇被占据了?或是那些叛党有了什么占据之地?还是府城中有什么大户人家勾结叛党了?”

寥寥几句话立马就把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都说了出来,一出口就把这营帐中的一干人等都惊得抬起了头,当然虽然都是惊异,但是各自的侧重点还是不同的,林渊是吃惊于自家大哥说话怎么这么不客气,这两个可是比大哥官阶品级高了好几级的,就算是钦差,似乎也太拿大了些。而彭大虎则是惊奇于林海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的锐利,就像是一下子从软趴趴的小竹条变成了利剑。至于马元则是心中惊慌,想不通,这林家小子,怎么才来就能看出这么多?难道他知道了什么?或者是京里已经有了其他的说法?这里的消息什么时候漏出去的?难不成这皇帝的耳目都已经把这里的事情上大天听了?不该啊!不是说这里被控制的很厉害吗?

看着他们的表现,林海也没心思绕弯子,知道一定是这情况严重了,或者说出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状况了!伸手拿过一边的茶盏也不管是不是给他的,先大大的喝了一口,解了口渴,然后继续说道:

“莫名其妙的把我弄来,不求助其他人,只怕这里头有很多关联让你们吃不准,是不是?偏偏这里还弄出个出城迎接!怕是这城里已经不受控制了吧!至于这京城什么消息都没有,只怕是消息送不出去,或者是你们掌握了什么消息却不敢送出去,怕落到什么人手里,这是拿我当媒介啊!”

“不是的,真是你最合适。”

马元也顾不得自己的那些念头了,只觉的似乎这林海生气了,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招来的人就这么不管了,要真是这样,自己只怕这一劫,是怎么也过不去了,忙开口解释,只是这话越想说明白,似乎就越是说不明白,最后只逼出了这么一句合适的话,林海眼睛一瞄,他立马又住口不敢说了,只听得林海继续说道:

“不敢让我堂而皇之的进城,是不是这城里有什么人你怀疑和那些叛党反贼有关?这个人或许还有什么背景?或者是身份敏感?还是和朝中有什么牵连?“

这接连的提问,弄得那马元目瞪口呆,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不过是在城门口把人迎了过来,不过是自己出现在这里,他居然就能看出这么多的问题?就是林渊在一边听的也有些发愣,那几个宫里出来的,眼睛里更是异彩闪烁,原本让他们跟着这么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骑着快马,一路疾驰到了这苏州,他们是不服气的,觉得这一回估计不会有什么用,最多就是能观察下这里的情况往上头送而已,没想到啊!这一来就来了这么一出精彩的大戏,看样子,这一次他们是遇上个厉害人了,这次说不得自己还能抓着机会升一升呢!

马元作为一个文官,那脑子估计是这些人里最快的,这林海的一番话,他立马就反应了过来,做出了决断,这里的事情看样子,托给林海是个妥当的处置了,一来,这京里来的钦差,怎么说也是能上达天听的,这事情不管做好做差,都能在上面挂个名号,以后对自己的仕途也有利,二来,这家伙看着就不是个简单的,世家子弟果然不简单,这样一来,说不得能把那些人都收拾了,以后自己也好治理地方,那些自己不敢碰的人物,也有了人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