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乔和王滨握了握手,试过球,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的比赛排得非常紧凑,根据赛制,他们俩当中的胜出者十有□□要跟刘一杰杠上。但莫乔并没有因此收着,他心里很清楚,相比起经验老道的王滨来说,自己到底稍嫌稚嫩,一个拿捏不好,别说下午的比赛,这一场都悬。

所以,这场比赛一开始莫乔就放开了手脚,从第一球就开始大力扣杀,打得王滨一个措手不及。场外的古教练眉头直跳,颇不自在地调整了下坐姿。

不远处的方教练很快就察觉到这边的激烈战况,背着手晃晃悠悠地踱了过来,待他瞅见比分,不由得愣了一下,“呀,这么快,就第二局了?”比赛才开始多久,隔壁那几场都还处于胶着状态,这边居然就打到了第二局,这让方教练十分意外。

古教练一脸纠结,“莫乔今天打得有点狠,我都担心他会不会脱力。”看现在的情况,王滨明显被他打懵了,这场十有□□是莫乔胜出,一会儿还有一场,莫乔还有力气吗?

方教练没吭声,站在旁边看了一阵,不一会儿又朝古教练道:“你到底是教练还是他爸,没事儿尽瞎操心。照现在这势头下去,一共半个小时这场比赛就能结束,他能多累?也就才刚刚热身,这还是队里的比赛,要是以后上了大赛怎么办?团体赛都是轮着来的,他要是不行,不是把压力全摊到队友身上了?”

说话的这会儿,莫乔和王滨的第二局又结束了,莫乔11:6大比分获胜。随后两局,虽然王滨迅速调整了节奏,可莫乔已经打出了气势,想要扭转局势实在难上加难。最后,莫乔还是以4:0的绝对优势拿下了这场比赛。

比赛结束,莫乔和王滨相互握手。虽然输了球情绪稍显低落,但王滨还是很真诚地向莫乔表示了祝贺,又道:“最近进步神速啊,我已经完全不是你对手了。这次世乒赛是个好机会,说不定下半年我们队里又要出一个新的世界冠军了。”

莫乔笑着道了谢,二人击了个掌,这才下场擦汗。

古教练伸长了脖子喊他,“莫乔过来快过来,怎么样?刚刚打得有点狠了,没脱力吧?我看你刚才接球的时候趔趄了一下,有没有崴到脚?要是哪里不舒服得赶紧去看队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留下任何伤痛隐患。”

运动员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天赋不够,而是伤病困扰。做教练的这十多年里,古教练见了太多天赋出众的年轻人因为伤病被迫退役的例子,奋斗了那么多年,没有败在敌人的手里,却在半途中因为身体缘故而失落离开,他不希望莫乔也成为其中之一。

莫乔动了动脚踝,没有察觉到异样,摇头道:“好像没事儿,刚刚就是动作大了点,没扭到。”他顿了顿,又笑道:“好家伙,滨哥的球真是越来越难接了,角度刁钻,力气也大,好几次都被我给接飞了。”

方教练满意地微笑,“今天打得不错,打出了平时没有的狠劲儿。我就知道你这小子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骨子里还是有血性的。”

古教练得意,“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弟子。他十几岁刚进队里的时候我就盯上了,要不是觉得这小子是可造之材,也不会明知道他几年没拿过球拍还非要把他拉进队里来。他呀,就是有那么一股子向上钻研和誓死拼搏的劲儿,只要还活着就能继续撑下去。”

中国家乒乓球队员的压力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高手林立,竞争激烈,一天不进步,或者说进步的速度慢了点,就会被身后虎视眈眈的队员们拉下马。这个球队也是世界乒坛更新换代最频繁的一个队伍,国外的运动员可以从十几岁打到老,可在中国,一旦过了三十,体力开始跟不上,在队里的主力位置就会受到挑战,成绩一旦开始落后,离退役的日子就不远了。

莫乔笑眯眯地听了古教练一通夸,脑袋却不住地朝隔壁球桌方向看,刘一杰和许展鹏正处于胶着状态,二人现在是2:1,许展鹏虽然落后一局,但看场上的战况,刘一杰赢得并不轻松。

古教练见状,索性挥挥手赶人,“行了,想看就过去看,仔细分析刘一杰的球路,下午估计就得跟他杠上了。”说罢,他也找了个位子坐下,聚精会神地观看刘一杰和许展鹏的比赛。

刘一杰和许展鹏不是第一次交手,许展鹏虽然才二十三岁,可他十七岁起就是队里的主力之一,随着队伍参加国内各大比赛,二十岁就出征世界大赛,单打双打加在一起,跟刘一杰的交手估计得上十次。虽然绝大多数时候都以许展鹏落败而告终,但也并非从来没有赢过去年联赛的时候他就曾代表鲁能打败过刘一杰。

许展鹏今天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相比起刘一杰,最近成绩不佳的他更加需要这一张直通票,否则,他不敢保证队里会不会把剩下的推荐名额分到自己头上。国家队里有太多出色的运动员,许展鹏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主力位置岌岌可危。虽然他的脚暂时还踩在主力的地盘,却随时有可能被队友拉下马。

“今天卷毛哥打得挺认真啊。”不知什么时候,打完比赛的孙萌坐到了莫乔身边,托着腮小声喃喃,“感觉都不像他了,杰哥好像有点吃力。乔哥你看,杰哥是不是肩膀也不舒服了,我老看见他揉肩膀。”

莫乔沉着脸点头,“杰哥肩膀一直没有痊愈,今天可能有点危险。”他斜睨了孙萌一眼,“今天比得怎么样?”

一说起这个孙萌就鼓起了圆脸,“周静越来越难对付了,今天打了4:1,不开心。”这两年队里的老队员纷纷退役,八个主力里头进了不少年轻人,周静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比孙萌稍大点,今年二十岁,是个特别乖巧软萌的小伙子。刚开始他完全不是孙萌的对手,每次队里打比赛都被虐得要死要活,这次竟然被他翻了一局,孙萌表示很不开心。

莫乔笑,“没事儿,下午跟宇队打,要是把他赢了,保证你高兴整整一个月。”

孙萌眼睛一亮,“说得也是哦。”这小鬼虽然是主力队员里年纪最小的,平时也软萌可爱,可一旦上了赛场,就从来不知道害怕两个字怎么写。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年纪轻轻就拿到世界青年顶级乒乓球赛的大满贯,甚至还拿到过公开赛冠军。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里,孙萌就一直拉着莫乔说话,讨论着要怎么才能把邓振宇打下去。说话的空儿,刘一杰连丢了两局,许展鹏逆袭成了3:2,莫乔觉得,许展鹏的信心好像打出来了。

第三十四章

三十四

刘一杰和许展鹏最后的比分是3:4,刘一杰以微弱劣势负于小卷毛。比赛一结束,刘一杰就生无可恋地去找方教练做检讨去了,许展鹏深深吐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把手里的球拍一扔,一屁股坐在地上,四脚朝天地躺了下来——他已经彻底脱力了。

第七局比赛他抢救了四个赛点,围观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他在球场上的时候不觉得,比赛结束脑袋里终于一点点地清醒过来,可依旧有点迷茫:刚刚那个心无旁骛、豁出命去打球的人真的是自己吗?他不是一向只能打顺风球,心理素质差得要命吗?为什么今天会这么不一样。

原来一时落后并不意味着满盘皆输,原来被逼到绝境,一点点地扳回来的感觉如此之好,原来传说中的逆转也会出现在他身上。

这场比赛带给许展鹏的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多的还是心态的变化。

“怎么样?”方教练训完刘一杰后,把许展鹏叫了过来,正色问他,“今天是什么感觉?”

“特别好。”许展鹏一脸认真地道:“我现在充满了信心,对下午的比赛志在必得!”

他说完没多久,下午就1:4输给了莫乔。比赛结束他整个人都还是懵的,他都还没有进入状态,怎么这场比赛就结束了,还输得如此之惨。

刚走出上午失利阴影的刘一杰幸灾乐祸,勾住莫乔的脖子得意地朝许展鹏晃脑袋,“给哥哥我报了仇,回头请你吃饭。”

许展鹏撇撇嘴,没跟他拌嘴,主动跑方教练面前求助,哭丧着脸委屈道:“方指导,我也不知道下午是怎么搞的,都还没回过神来就连丢了三局,您说我到底是怎么了?上午不是都打得挺好的,下午怎么突然就变这样了。好不容易才培养起一点自信心,现在又被莫乔给打没了。”

方教练也是气急,劈头盖脸先是一通臭骂,用词极其凶狠,简直就像把刀子一样直插人心,刺得人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摄制组本来怀着看好戏的心态在拍,拍着拍着都有点不落忍了,摄影师呲着牙小声跟一旁的同事嘀咕,“这…说得有点太狠了吧,我看许展鹏都要哭了。我们是不是把摄像机关掉?”

到底是半大小伙儿,正是要面子的时候,当着全队人的面被骂成这样,还不得有心理阴影。反正换了他们肯定受不了,一准儿把拍子一扔,梗着脖子骂回去,“老子不干了!”

同事斜睨了他一眼,“你第一次来国乒队吧?”

“你怎么知道?我以前在七台拍《致富经》的。”

“这就难怪了。”同事一副“你果然没见识”的脸,“以后多来几次就习惯了。这叫做方指导怼人日常,国乒队特色之一,每过两天就得有这么一出,大家都习惯了。今天这样的程度还不算什么,前年世乒赛选拔第二阶段的时候,还直播呢,方指导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把陈晨怼得面无人色、冷汗直冒,人家陈晨可是世界冠军,还不照样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一旁的主持人都看傻了。不然你以为我们国乒队凭什么年年拿冠军,靠的就是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摄影师听得颇觉震撼,罢了又问:“那今天这段视频——”

“肯定得播了,晚上收视率一定暴涨,观众就喜欢看这个。”同事笑得挺高兴,“不过许展鹏被训太常见了,观众都没有新鲜感。可惜没拍到方教练怼邓振宇的,不然莫乔也行啊。他们俩挨骂挨得少,物以稀为贵。”

不远处的邓振宇和莫乔:“…”

下午的训练结束前,方指导召集队员们开了个短会,对今天的阶段赛做了简短的总结,先是对闯入决赛的邓振宇和莫乔表示祝贺,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基本都在怼人,从刘一杰到许展鹏,再到孙萌等。总的说来,就是除了邓振宇和莫乔外的主力队员全都骂了个遍,最后莫乔还实力躺枪——方教练骂完许展鹏,忽然又把矛头对准莫乔,“…还有莫乔,别以为这次打到了半决赛就沾沾自喜,这个结果只代表你今天发挥正常,甚至某种意义上还沾了许展鹏懵逼的光。明天对邓振宇那场也赢下来再高兴也不迟。要是赢不了邓振宇,这个选拔赛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几台摄像机不约而同地齐齐对向莫乔,可惜的是,大家依旧未能从莫乔面无表情的脸上找出任何变化。

“哎,国乒队这些队员们真是皮糙肉厚、身经百骂,你看他们脸上不带丝毫变化的。”

“习惯就好了。”

第一阶段选拔赛安排得很紧凑,当天晚上就是决赛。莫乔抽着空儿给祁慧打电话提了这事儿,祁慧有点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马上就决赛了,如果她说祝他决赛大捷,会不会让他倍感压力?

“那…那个,你不要紧张,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她说完又觉得自己简直傻透了,这场比赛直接关系着莫乔能不能拿到世乒赛的直通券,她应该说“豁出去拼了”才对,她说这些话会让莫乔泄气吧。

电话那头的莫乔笑出了声,“你放心,我不紧张。你说得对,平时怎么打,今天就怎么打。”

“啊?”

“说真的,跟宇队打球压力很大啊。”莫乔跟祁慧闲聊,“宇队是大满贯,还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员,不管技术还是经验都远胜于我。不过,我也不是没有一丝胜算,起码我对胜利的渴求就远超过他。对宇队来说,拿到直通券是锦上添花,可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巴拉巴拉地说了一阵,祁慧听他的语气确实很正常,稍稍放下心来,“打完比赛,记得给我打电话,不然我会一直睡不着觉的。”

“晚上有直播。”莫乔道。

祁慧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小声道:“我不敢看。”虽然她对莫乔有信心,虽然她相信莫乔就算面对失败也能很快振作,可她还是不想看到莫乔失望的脸,还是会无法控制地胡思乱想,万一莫乔落后,万一莫乔被邓振宇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她一定会急疯掉。她脆弱的心脏根本经不起这样的刺激。

运动员的家属可真不容易当,一年到头地见不了几次面就算了,还得提心吊胆地担心着他的比赛,他的身体,他的心理状况。不管莫乔将来能不能登上最高的领奖台,亦或是泯然于众人地无奈退役,祁慧只想永远站在他的身边,这大概就是爱情吧。

七点半,国乒队第一阶段选拔赛如期举行。

也许是这几天的收视不错,电视台决定直播晚上的决赛。方教练和刘一杰被叫去做解说,古教练在场外盯着。队里的球员们全都到了,邓振宇和莫乔也提前出现在比赛场地,俩人的脸色看起来都很平静,邓振宇自不必说,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识过,直播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莫乔则好像压根儿不知道在直播似的,跟栏板外的孙萌有说有笑,察觉到镜头正对着自己,他还笑着朝镜头挥了挥手。

百里之外的b城,祁慧抱着水杯一脸紧张地坐在沙发上看直播,祁爸泡了壶水仙茶窝在单人沙发里,一边品茶一边点评屏幕里的两位球员,“莫乔这个小伙子真是没想到,这次竟然杀到决赛了,进步得很明显嘛。不过他也就是决赛止步了,跟邓振宇相比他还是嫩了点,今天这个直通券还是拿不到手,得看第二阶段的成绩。”

他说完忽然感觉身上有点冷,抬头一看,只见祁慧正一脸愤怒地瞪着他,祁爸不由得纳闷,“干嘛呢慧慧?这么瞪着我干嘛,我又没说错。哎哟,我差点忘了莫乔是你救命恩人,你是盼着他赢是吧?可你瞪我也没用啊,事实就摆在眼前,你看这过往战绩——”

“过往战绩又能代表什么?照您这么说,国乒队干脆不要吸收新队员,反正靠老队员们过往战绩就能赢?当初孙萌是怎么杀出来的?人家才十九呢,现在就已经世界排名第二,孙萌能行,凭什么莫乔不能?”

“孙萌对上邓振宇还不照样输?”

“可莫乔赢了刘一杰,赢了许展鹏,他们俩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名将。真要算起来,邓振宇不是也老输给刘一杰?您可别跟我说他们俩球风相克。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主要还是看心态和发挥。我觉得莫乔最近发挥就特别稳定,你看他的样子,一点没有因为对上邓振宇就紧张慌乱,这说明他现在的心态特别好。反正我今天押莫乔赢,一会儿看比赛,你不准总在我耳朵边叨叨,不然他要输了就是你给叨叨的。”

祁爸对她这种毫不讲理的态度给气笑了,“好家伙,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讲理了?”

“我是你女儿,又不是你敌人,谁要跟你讲道理。”祁慧威胁道:“你要是老说莫乔输,我就把你新买的大红袍拿到学校去送人。”

“怕了你了!”祁爸无奈举手认输,“我不说了行吧,还真是——一会儿比赛结果出来你就知道自己错了。”

十分钟后,邓振宇以13:11拿下第一局。

祁慧座位下的沙发垫子都快被她抓破了。祁爸心中得意,一边小口小口的啜着茶,一边得意地哼着小曲儿,见祁慧凶巴巴地朝他瞪过来,才赶紧噤声,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遮不住,晃得祁慧刺眼。

第二局邓振宇依旧率先拿到赛点,祁慧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祁爸“嘿嘿”地笑了两声,见祁慧脸色不好,到底没作声。但很快,祁爸就笑不出来了,邓振宇没能一鼓作气拿下这局,而是被莫乔追平了比分。

10:10

11:10

11:11

12:11

12:12

邓振宇接连拿到了三个赛点,可每次都被莫乔迅速追平,这比赛的激烈程度简直让人心跳加速。

祁爸也不喝茶了,放下杯子严肃地盯着电视屏幕,镜头里的莫乔面无表情,甚至看起来有点冷漠,他就这么一分又一分地追了上来,顽强又坚决,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落后的窘迫和慌乱,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到目前为止邓振宇的发挥都很正常,即使有可能肩伤未愈,但并未明显影响到今天的比赛,起码祁爸是这么觉得的。那么,邓振宇会输吗?在他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输给一个从未参加过大赛的新人?

在没有看到今天这场决赛的时候,祁爸肯定觉得这就是个玩笑,天方夜谭吧,可认真看到现在,祁爸忽然觉得,也许,他需要更加认真地审视一下莫乔这个年轻人了。

第三十五章

三十五

“今天的决赛可以说非常激烈,没想到第二局就如此胶着,几乎不分上下。现在场上的比分是12:12,邓振宇先后拿到了三个赛点,可每次都被莫乔追平。俩人可以说是各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啊,好的,莫乔扣杀得分,拿到了今天的第一个赛点。不知道他能不能一鼓作气拿下这一局?方指导您对今天比赛怎么看?”

方教练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就目前来看,两个人都算正常发挥,说实话,莫乔今天能打到这种程度我还是很意外的,毕竟很多队员在跟邓振宇打对手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压力,但莫乔今天表现得非常冷静,不然也不可能接连挽救了四个赛点。啊——俩人现在又扣杀上了,邓振宇拉直线,好的,哎呀,回过了。”

“是的,莫乔拿下了这一局,真是跌宕起伏。目前球场的比分是1:1平,邓振宇和莫乔今天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尤其是莫乔这个小将。这好像是他第一次在电视直播的赛事上遇到邓振宇,我注意到网上很多观众纷纷留言说莫乔的资料非常少,方指导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他?”不说普通观众,就连主持人吴晖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黑马也很感兴趣。

方教练点头,“莫乔今年22岁,是左手横拍选手,目前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在上个月的乒联赛上战胜许展鹏拿到全国冠军。这是一个非常冷静的选手,心理非常强大,很少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我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我注意到他曾经拿过世青赛的冠军,但距今现在已经有六七年了,这几年时间里我们看到许展鹏、孙萌多次参加各种比赛,拿到了许多令人瞩目成绩,为什么莫乔一直默默无闻呢?他好像是三年前重新进入国家队的,之前是被退回省队了吗?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吴晖的这句话问出了许多粉丝的心声,大家既好奇,又有些担心听到不利于莫乔的言论。国乒队里被退回省队的队员多了去了,原因各种各样,有让人哭笑不得的,也有令人惋惜失望的,粉丝们不禁好奇莫乔到底做了什么,使得国家队竟然会把一个前途无量的世青赛冠军退回省队,而且一退就是三四年。

方教练脸色一正,“大家不要乱猜,莫乔并不是因为犯错被退回省队的,他是车祸受了重伤,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绝大打击,不得已才离队。”

吴晖显然很意外,“莫乔发生过车祸?受伤严重吗?”

“非常严重,右手腕韧带严重撕裂损伤,对普通人来说,日常生活影响不是很大,可对乒乓球运动员却是致命的。手腕的灵活性肯定跟伤前不同,而且力量方面也是严重不足,对于乒乓球运动来说,基本就意味着运动生命已经提前结束了。”

吴晖一脸惊讶,“那莫乔现在是——存在很大的技术缺陷吗?我好像没有注意到他有什么问题。”

“他换到了左手。”方教练解释道:“大家可能不大清楚,莫乔拿世青赛冠军的时候是右手横拍。”

吴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天呐,他是天才吗?怎么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右手换到左手,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方教练赶紧解释,“没有没有,并不是完全从头开始,不然这也太戏剧化了,写小说也没有这么乱来的。莫乔从小是左右手,刚进国家队的时候,其实教练们是很想培养他左手横拍,毕竟队里左手选手少,配双打特别合适。不过莫乔自己比较有主意,打了一阵左手,后来突然找到兰指导,说还是想打右手,所以后边训练基本上就是主攻右手。车祸之后,这孩子主要是心理上受到的刺激比较大,有点转不过弯来,就决定退役读书去了。直到三四年前老古把他学校里揪了出来,问他还想不想继续打球,然后才把他带了回来…”

方教练细述这几年来莫乔的不容易,直把吴晖这个大老爷们都听得红了眼眶,电视机前的祁爸也不住地感慨,“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祁爸说完半天没听到祁慧的回应,不由得朝她看去,却见祁慧正红着眼睛默默地掉眼泪,祁爸吓了一跳,“慧慧你干啥,怎么哭了?”

祁慧使劲儿抹眼泪,“我…没事儿,就是…心理难过。”

虽然早就知道莫乔曾经经历的这些苦痛和艰难,可再一次,她发现自己还是的心还是没有办法平静。她无法遏制地心疼那年独孤的少年,想象着最困难的时候他是怎样一个人独自舔砥伤口,熬过那些暗无天日的时光。

“你这孩子啊,就是心肠软,太感性了。”祁爸迟钝地不疑有他,摇头叹道:“从小就这样,看个电视动不动就哭哭啼啼,怎么长大了也没长进啊。别哭了,看比赛,看比赛。哟,第三局就要结束了,呀,邓振宇赢了。”

祁慧立刻就不哭了,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恨不得盯出个洞来。

第三局莫乔输得并不冤,邓振宇发挥得相当好,球压得很低,落点也很精准,有好几个球在祁慧看来几乎都已经无解了,也不知道邓振宇怎么就能把它们救活。主持节目的吴晖不住地感叹,“这场比赛真是太精彩了!世界级别的赛事,比奥运会还精彩。”

方教练轻咳了一声,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如果不考虑环境和比赛氛围的话,其实一般国乒队的循环赛确实要比一些国际赛事激烈得多。”

“莫乔现在在国际上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这个说不好。他目前还没有参加过国际赛事,包括刷积分的公开赛一次都没有,暂时还没有排名。不过我想到了明年,甚至下半年,他的世界排名应该就能大幅度上涨了。”

吴晖笑起来,“您的意思是,莫乔十有*能获得这次世乒赛资格?”

方教练却不肯给个准数,“这个…还是得看他们最终的选拔赛成绩。不过公开赛还是很有机会拿牌的。”就算他心里想,也不可能现在就当着全国观众的面说出来,不然队里其他人怎么想。

方教练继续解说比赛过程,相比起台里的专业解说员,方教练的解说更加接地气,就连不懂乒乓球的普通人也能听懂。网上不断有人刷留言对方教练的解说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他以后不想当教练了可以考虑转行做解说。

吴晖笑呵呵地把这些留言读给方教练听,方教练笑一笑,眼睛还是盯着场上。

转眼间邓振宇和莫乔又战成了2:2平,二人简直就是你追我赶,围观的队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一颗心忽上忽下,更不用说莫乔的死忠粉祁慧了——再这么看下去,祁慧估计自己心脏病都要犯了。

可是,真要让她离开电视不看了,祁慧是绝对不肯的,她就这么咬着牙,握着拳,揪着心,自虐一般地盯着电视屏幕,每每看到莫乔丢一个球,她的心就恨不得从嗓子眼跳出来,连呼吸都是一种负担。

电视里的比分一点点变成3:2,一会儿又成了3:3,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祁爸起身准备给自己再倒点水,一拎开水壶,空了,祁爸惊了,“慧慧壶里的开水呢,我这才刚烧的,你不会喝光了吧?”

祁慧抱着空空的水杯迷迷茫茫地抬头看他,“啊?什么水?”

祁爸咋舌,“晚上喝这么多水,小心尿床,明天早上起来一准儿水肿,多难看啊。”

祁慧浑不在意地扭过头,继续盯着电视。

邓振宇和莫乔都已汗如雨下,俩人放下拍子走到旁边擦汗。古教练想过来指导几句,走了两步又挺了下来,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孙萌麻利地给莫乔递了壶水,压着嗓门给他加油打气,“乔哥你打得特别好,就这么继续下去,一准儿能赢。乔哥我给你擦汗吧——”说罢,不由分说地把莫乔手里的毛巾抢了过来,举着胳膊给他擦头发。

许展鹏呲着牙长长地“咦——”了一声,“萌萌真是——也不怕莫乔老婆粉找他算账。”

刘一杰没好气地在他脑袋上敲了一记,“你别说话,看比赛。”

莫乔到底没好意思让孙萌继续给他擦汗,一脸懵逼地把毛巾拿了回来擦了擦脸,然后又潇洒地把毛巾一扔,精神抖擞地回到球桌边。

趁着中间休息的空档,吴晖继续八卦,“听说球队里挨骂挨得对少的就是邓振宇和莫乔,这是真的吗?”

方教练一脸慈爱的笑,“说得好像我就跟个阎王爷似的,没事儿我也不骂人啊,就是指导总结。他们吃了败仗得总结经验教训对吧,自己要是认识得不够深刻,我当然要帮助他们提高,要不然国乒队的队员们怎么能迅速地成长起来。邓振宇和莫乔我一般都是鼓励为主,像莫乔那边,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从头开始,能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提高到现在的地步,说实话,我心里头是很佩服的,换了我都不一定能做得到,所以对他基本上还是鼓励和表扬为主。”

“那今天下午是怎么回事啊?”

“那是给他敲警钟,希望他对特别重视这场比赛。当然,以莫乔的性格来说,没有什么‘不重视’,在他看来应该是所有的比赛都很重视,他对胜利有一种固执的执着。这也是运动员一定要具备的东西,你如果不想竭尽全力争取的胜利,不想拿冠军,那一开头就输了…”

场上莫乔已经开始发球,方教练立刻停止了演讲,正色解说起场上的比赛来。

第三十六章

三十六

最后一局比赛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激烈,不知道邓振宇是不是肩伤发作,到第七局时他的动作明显慢了不少,几次回球都显得没什么力度,莫乔连得五分后忽然暂停了比赛,放下拍子走到邓振宇面前问:“宇队,您是不是旧伤复发了?”

邓振宇面不改色地笑了笑,“没事儿,今天跑位太多,体力有点跟不上。到底还是比不得你们年轻小伙子,连打七局还这么精神抖擞,我们是不行了。”

吴晖这边,也忍不住问方教练,“方指导您看邓振宇的肩伤是不是开始影响到他了?这一局他看起来好像没有之前几局那么积极,整个人的节奏仿佛都慢了下来。”

“肩伤确实可能是原因之一,不过这也没办法,运动员里头有几个是没病没伤的,不管是谁,咬着牙也得扛过来。邓振宇的性格特别坚忍不拔,如果不是伤到站不起来的程度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拼下去。就目前场上的情况来看,虽然莫乔5:0领先,但我相信,邓振宇不会就这么轻易认输。”

方教练的话刚说完,场上二人就已经停止了休息,邓振宇发球得分。

之后二人继续你争我夺,最终莫乔以11:9的微弱优势拿下终局,获得了第一阶段循环赛的冠军。电视机前的祁慧总算松了一口气,刚刚被方教练科普过的祁爸也没有因为偶像输球就对莫乔有什么不喜,反而感慨地道:“莫乔这孩子现在能打出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对了,今年世乒赛在哪里办?要是离得近我们爷俩儿一起过去看比赛?”祁爸突然奇想地建议道:“以前都是我一个人看,难得现在慧慧你也喜欢上乒乓球了,咱们爷俩儿一起看比赛,多热闹啊。”

祁慧打了个哆嗦,她是不敢带祁爸一起看现场,祁爸发起疯来她可真拦不住,遂赶紧托词道:“还是不了,我得上班呢,学生都高二马上升高三了,正是关键时候,根本就请不动假啊。退一万步说,就算能请假,我也不敢就这么走,这个班带了快一年,都有感情了,万一因为我不在他们学习退步,我心里也不好受。”

“啧啧,还真是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