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挑拨

“大伯母,现在不是说气话的时候,把四妹救上来才是正经事,三妹不听我的话,我劝她也不听,您是长辈,您亲自去说,三妹定不会阻拦您让人救四妹的。”

鱼池里姜简见温氏来了都救不了她,她又没了力气,恐惧感袭来,让她再也听不见周遭的声音,仰头大哭起来。

温氏心疼道:“我的儿,别怕,娘马上就救你上来,你站着别动,不要张嘴说话。”

总算温氏还有些理智,知道池水不深,只要姜简站在那里不乱动,不说话,就不会有危险。

姜简听不见温氏的声音,仰着头在那里没多会就累了,一低头水就往她嘴里钻,她闭着嘴,又不能发出声音,只能站在那里无声的抽泣着,肩膀一耸一耸的,她毕竟年纪小,便是平日里再嚣张,此刻也全被恐惧感埋没了。

温氏一见女儿这样更加心疼,派去迎筠院的人全都被拦在了外头,握成拳状的双手紧了紧,正要发作,袖子便让身旁的紫云拽住。

“夫人,老夫人来了,老夫人来为四小姐做主了。”

温氏一扭头就见何氏扶着老夫人过来了,老夫人一脸焦急问:“这是怎么了,听说阿筠和阿简两姐妹闹脾气了,阿筠呢?”

老夫人上来就问姜筠,温氏呼吸一窒,顿觉胸中烧了起来,扑到老夫人身边,抱住她的腿道:“娘,我不活了,这卫国公府是容不下我们娘几个了啊。”

姜老夫人被她这样子唬了一跳,就听卢妈妈道:“四小姐怎么在水里,你们这些人是怎么伺候的,还不快将四小姐救上来。”

姜老夫人也才看见水里的姜简,刚刚她也只听小丫鬟说什么三小姐和四小姐恼了,什么打起来了,哭哭啼啼的也没说清,老夫人一听姜筠出了事,魂都快吓没了,这可是卫国公府的宝贝疙瘩呀,急匆匆的就跑了过来,这会见姜筠没事,暗暗松了口气。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姜老夫人扶着温氏的肩膀让她起身,然后就见卢妈妈面色为难道:“老夫人,三小姐的人不让下去救四小姐。”

姜老夫人愣了一下,就听温氏继续哭道:“娘,你都看见了吧,阿筠小小年纪,心思如此歹毒,将亲妹妹丢入水中不许旁人救,可怜我的阿简,她才八岁,阿筠这是想要了她的命啊,娘,求你救救阿简,你救救阿简吧。”

她说着便砰砰的将头磕到了地上,发髻松散,哭得满脸花,模样狼狈,哪有平日里侯府人高高在上的样子,连向来爱说话讽她的何氏都被吓到了,拽着她道:“大嫂快起来,这样成何体统。”

温氏甩开她的手,跪在地上哭着让老夫人给她做主。

姜老夫人头都疼了,招手道:“快让人去将三小姐请出来。”

结果自然是没有将姜筠请出来,李掌设从院子里出来,走到老夫人面前微微躬身,道:“老夫人恕罪,小姐现在心里正难受着,只怕是不能出来同老夫人赔罪了。”

温氏仰起头恨恨道:“她还有脸难受,她害了我的阿简她还有脸难受。”

李掌设冷声道:“夫人只看到小姐将四小姐丢入水中,怎么不问问四小姐做了什么。”

“这还有什么好问的,哪家姐姐会将亲妹妹丢人水中,姜筠小小年纪就坏了心肠,这事传扬出去,我看将来哪家敢要心肠如此歹毒的人。”

这话竟是想要将今日之事宣扬出去了。

老夫人心下一慌,这事可不能传出去,此事若是传出去不仅是阿筠的名声坏了,整个卫国公府的未嫁姑娘都会受到牵连,忙道:“老大媳妇,此事还未弄清楚,不许胡来。”

李掌设神色从容道:“夫人何必危言耸听,今日之事,夫人尽管派人传出去,左右我们小姐救了四小姐一命,瞧着夫人也不像要领情的样子。”

姜简人还在水中,温氏心下焦急,也没听出李掌设话里的意思,老夫人却是听出来了,问道:“这是何意?”

“四小姐从前不懂事,我们小姐也只当她是被宠坏的孩子,我们小姐自小便被殿下养在身边,这也是我们小姐的福分,旁人得不来的,四小姐不为小姐开心也便罢了,如今因嫉恨我们小姐竟然说些混账话,奴婢倒想问问夫人是怎么教养四小姐的,四小姐年幼不知祸从口出,难不成夫人也不晓得吗?四小姐今日所说之话,若是传了出去,别说是四小姐了,只怕是要殃及整个卫国公府的。”

李掌设向来表情严肃,不像是会说空话的人,且姜简向来骄横,若说她说出什么话惹恼了姜筠,老夫人是信了的。

李掌设又道:“今日我们小姐不过是将四小姐丢入水中,以保全整个卫国公府,只是四小姐再这样口无遮拦,怕是连小姐也保不住卫国公府,将士们为国为民,征战沙场,每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卫国公府的四小姐呼奴唤婢,却因嫉恨姐姐,说出如此歹毒之话,幸得我们小姐仁慈,提点一二,若是那等任其嚣张的姐姐,才真是祸害人。”

她目光凌厉的扫过姜篱,姜篱僵了一下。

李掌设话已经说得如此明白,便是老夫人没有听见姜简说了什么,也大概猜到了,咬着牙,恨铁不成钢道:“孽障,这个孽障。”

李掌设摆了摆手,那拦着不让救姜简上来的人全都收手退到了两侧。

姜简刚被救上岸便哭着往温氏怀里爬,温氏将她揽在怀里哭道:“我可怜的孩子啊,你那黑了心的姐姐,自她回了卫国公府,全家都将她捧在手心上,你忍她让她,她还不满意,非要致你于死地才肯罢休啊。”

“闭嘴。”

“娘,你莫要信了她的话,她是姜筠的人,自然是向着姜筠说话的,便是阿简有什么不是,她身为姐姐训斥几句也便罢了,哪有将人丢到水里去的,分明就是想要害死阿简,儿媳自问没有哪里亏待她的,当初她回府,二弟妹说她是从宫里回来的,身子娇贵,儿媳为了照顾她,连府中的中馈都不要了,她就是这么对待我的阿简的。”

老夫人揉了揉发疼的脑袋,对着左右的人道:“还不快将四小姐带回去休息,派个人去请府医过来。”

温氏见怀里的姜简脸色煞白,也顾不得让老夫人给姜简做主了,赶紧带着姜简回了院子。

老夫人盯着低头不语的姜篱道:“阿篱,你刚刚一直在这里,你说,你四妹到底说了什么,你三妹将她丢到了水里。”

“我,我也不清楚三妹为何要将四妹丢入水里。”

李掌设对于姜篱会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淡淡道:“老夫人,小姐心情不好,奴婢要回去伺候她了,大小姐既然不清楚四小姐说了什么,想来其他人也是不清楚的,今日之事,终归是不能究其原因,三小姐一心为了卫国公府,若是所传不实,太后怜惜小姐,到时候定是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她语气隐有严厉,姜篱瞬间变了脸色,很快又被她压了下去,微低着头,紧咬下唇。

她这样的心虚反应老夫人又怎么看不出来有问题,待李掌设走后,问道:“阿篱,你真的不清楚你四妹说了什么吗?”

姜篱定了定心神,摇头道:“不知道。”

老夫人微微眯了眼睛。

何氏一见情况不对,笑着揽住老夫人的胳膊道:“哎呀娘,你这是怎么了,阿篱难道还会骗您吗?”

老夫人叹了口气,转身往回走,何氏跟着回头给姜篱使了个眼色,姜篱一言不发的跟了上去。

才刚到松画堂,老夫人便喝了一声:“跪下。”

何氏吓了一跳,身侧姜篱缓缓的跪了下去。

何氏抬眼见老夫人沉着脸,道:“娘,今日这事是阿筠同阿简闯下的,与阿篱何干,您罚她做什么。”

老夫人不理她,只盯着姜篱道:“阿篱,祖母问你,你当真不清楚你四妹说了什么吗?”

姜篱低着头不说话,老夫人气道:“阿简虽跋扈,却是欺软怕硬的性子,阿筠性情不定,阿简虽有挑衅,可阿筠瞪瞪眼她便怕了,若是无人挑拨,怎会闹到如此地步,你还敢说你不知。”

“祖母。”姜篱扬起头,目光有些犹疑。

“还不说。”

姜篱顿了顿,道:“四妹说三妹有今日荣华,全因背后的睿王殿下,若是睿王殿下回不来了…”

“什么?”姜老夫人眼前一黑,她猜到阿简可能说了什么与睿王殿下有关的话惹恼了阿筠,可她没想到她居然敢这么混说,这个混账,她不要命了,还要拖着整个卫国公府陪着她。

第20章 糊涂

老夫人面色阴沉的盯着堂下跪着的姜篱,这个孙女向来聪慧,没想到今日竟做下如此糊涂事,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阿筠和阿简,无论哪一个名声坏了,她还能得着好不成?

姜篱也知道姜老夫人这回真的怒了,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屋子里静悄悄的,何氏看着一直跪在地上的姜篱,忍不住出声道:“姑母,阿简口无遮拦,这事怎么能怪阿篱呢?”

这一声姑母已是带了求情的意味,何氏若到此时还不明白老夫人为何生气,那她也白管着卫国公府中馈这么些年了。

这个孙女出生时上头已有两位兄长,彼时卫国公府三年没有添丁,这个孙女是卫国公府小一辈头一个小姐,又因何氏的关系,老夫人对她格外宠爱,放到身边亲自教导几年,只盼着她长大以后能嫁个好人家。

老夫人叹了口气道:“阿篱,祖母平日里是怎么教你的,卫国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便是再不喜欢你那几个妹妹,也不能坏了她们的名声,同是卫国公府的小姐,她们的名声坏了,你的婚事也要受到连累,你自幼心思通透,怎么在这事上犯了糊涂。”

姜篱低着头不说话,何氏见女儿一副倔强的样子,劝道:“阿篱,还不给你祖母认错。”

老夫人瞥了眼何氏道:“你别插话,这丫头只怕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呢。”

“祖母,孙女知道错了。”

“你错在哪了?”

姜篱又垂着头不说话。

老夫人气道:“你打小祖母可有亏待了你,得了什么好东西不是紧着你来的,都是你挑了不要的才轮到阿简和阿筝,没想到这娇惯却娇惯错了,锦衣玉食就堆出来你这么个目光短浅的东西。”

这话就有些重了,姜篱自幼得老夫人宠爱,何曾听过这样的话,手攥着衣角,强忍着没哭出来。

“祖母知道你不甘心被你妹妹压着,你觉得祖母待她比待你好,可你也不想想,祖母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卫国公府如今不比从前了,将来你们姐妹几个谈婚论嫁,阿筝那里还有她姨母看顾着,阿简再不济也还是你大伯的嫡女,阿筠就更不必说了,有太后为她做主,婚事自然差不了,你呢,你有什么,靠着你爹吗?阿筠回来前祖母就同你说了,同她处好关系,目光放的长远些,将来她好了,对你也是助力,你瞧瞧阿筝是怎么做的,再瞧瞧你,你以为你表面对她好,暗地里挑拨阿简,阿筠就看不出来,就算是阿筠瞧不出来,她身边跟的那些从宫里来的,哪个不是人精,那李掌设今日说的那些话,还不是说给你听的,祖母一直认为你聪明,不用祖母教你你也知道怎么做,被阿筠压着,那不算什么,将来婚事上犯了难,嫁的不好,出门抬不起头,那才是难。”

姜篱面色难看,老夫人说的这些她又如何不懂,只是还是忍不住,她哪里比阿筠差了,就因为不是大房的女儿,连阿简那个蠢货背地里都敢嘲笑她身份低,明明她才是卫国公府最优秀的姑娘,可姜筠回来了,所有人都变了,都去巴结讨好姜筠,连最宠爱她的祖母心都偏了,便是姜筠得太后的宠又如何,若当真睿王殿下回不来了,太后难不成还会继续喜欢一个心肠歹毒的小姑娘。

“祖母,孙女知道错了,祖母疼我,孙女都晓得。”

老夫人敲了敲手边的玲珑青花陶瓷茶盏,道:“起来吧。”

何氏连忙上前去将她扶起来,揽在怀里,拍着她的背道:“我的儿,你祖母这可都是为了你好,阿筠得殿下看重,你同她比什么,你同她是姐妹,她好了,将来你不也能沾光吗?”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当初祖母去宫里要将你妹妹带回卫国公府养,睿王殿下开始时是不同意的,后来因要去西北军营,不得以才将你妹妹送了回来,可便是送回来了,那衣食住行,也是安排妥当,足见他对你妹妹的看重,你莫要小瞧了这份看重,你可知睿王殿下当初为何会将你妹妹留在身边养?”

姜篱道:“三妹妹的母亲是孝慈皇后堂妹。”

姜老夫人道:“那你可曾见殿下与成国公府亲近?”

若是因姜筠的母亲是孝慈皇后堂妹的缘故,那睿王殿下更该亲近的是成国公府,可这么些年,睿王殿下同成国公府并不亲近。

姜篱摇摇头,何氏也疑惑的看向老夫人。

姜老夫人端起茶盏,浅啜一口道:“这事本来没打算同你说,可你如今大了,还以为祖母是偏着你妹妹,今日同你说了,你憋在心里头,莫要传出去。”

姜篱走到姜老夫人身旁坐下,揽着她的胳膊,撒娇道:“祖母,孙女知道错了,以后再不敢了。”

老夫人这才重新露了笑意,点了点她的脑袋,道:“你呀,真是吃不得亏,睿王殿下当初一出生孝慈皇后便去了,陛下将他交给如今的林皇后抚养,林皇后贤良,待睿王殿下视如己出,夫妻和睦,本是好事,奈何生在帝王家,帝王专宠一人,就坏了许多人的利益,皇后娘娘不愿陛下名声受累,为了平息那些朝臣的闲言碎语,自请入慈安寺为国祈福,直到现在都未回宫。”

这事姜篱自然知晓,听说皇后入慈安寺后,陛下也没能宠幸后宫,经常往慈安寺去,帝后感情深厚,也是一段佳话。

“这事与三妹妹有何关系?”

姜篱不解。

“当初皇后娘娘用心教导睿王殿下,母子感情深厚,皇后娘娘入慈安寺不愿回宫,睿王殿下虽年幼,却感念皇后娘娘恩情,按理,皇后娘娘如此得陛下圣宠,她母家忠毅侯府也该跟着风光起来,可你瞧着,忠毅侯府如今如何了?”

乍一听忠毅侯府,姜篱有些没反应过来,忠毅侯府早已落败,不过是挂个侯府爵位的帽子罢了。

“这就要提到林皇后的出身了,林皇后幼年失恃,忠毅侯糊涂,将家中妾室扶正,那妾室眼皮子浅,待林皇后并不好,待林皇后大些,又算计着林皇后的婚事,你说,陛下这么宠爱林皇后,岂能容下苛待过林皇后的忠毅侯府,之所以留下忠毅侯府,不过是给林皇后撑撑面子罢了,你妹妹当初让成国公府三夫人抱到宫中时,母亲没了,你大伯又重新娶了你如今的大伯母,身世同当初的林皇后何其相像。”

“所以睿王殿下将三妹妹放到身边,是因为林皇后。”

“这话你们娘俩只记在心里,不许乱说。”

姜篱抬手给姜老夫人揉肩,讨好道:“祖母,您事事为孙女考虑,孙女真是愧疚。”

“你别以为今日之事就这么过了,你争强好胜,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记在心上。”

姜篱微微侧头,手上动作不减。

迎筠院里两个丫鬟伸着手臂,小心翼翼的看着站在凳子上的姜筠,准备随时将她扶住。

姜筠对着李掌设比划着:“姑姑,哥哥这次回来,差不多也有这么高了。”

她放下手,又感概道:“哥哥好高啊,我站在凳子上都没有他高。”

李掌设看着面前仰着头的小姑娘有些心酸,小姐这是想殿下了,殿下离开时小姐才五岁,如今都九岁了。

李掌设伸手把姜筠扶下来,姜筠嘟囔道:“我上回见着七皇子,七皇子都很高了,哥哥应该比他更高。”

“小姐年纪小,再长几年,就长高了。”

姜筠道:“姑姑别哄我了,二姐就比我大一岁多,比我高了大半个头,我就是一年里也长不了那么高啊。”

这还不是最忧伤的,最忧伤的是姜筝本身也算不得高。

李掌设见她并未被今日之事影响心情,笑着说:“小姐要这么高做什么,姑娘家的小巧些才好。”

姜筠不想揭穿李掌设,上回姜筝在时,李掌设还夸姜筝又长高了些呢。

巧荷收拾好了床铺让姜筠去睡觉,姜筠道:“这会去睡了,等会还要起来,何必麻烦呢?”

她今日命人把姜简丢到了水里,待卫国公回来,温氏肯定要同他告状的。

李掌设淡淡道:“小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睡觉是何等大事,谁敢打扰小姐睡觉长身体,快快睡了,再不睡,奴婢可就要写信告诉殿下了。”

也不知当晚卫国公是没来还是来了让李掌设赶走了,姜筠一夜好眠,第二日直接去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面色如常,倒是没说什么,仿佛昨日她命人把姜简丢水里的事情不曾发生一般。

卫国公也在,对着姜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终归是没说什么,想来是让老夫人敲打了一番。

第21章 回京

对于卫国公的反应姜筠没有一点意外,卫国公本就不爱管后院之事,又是个孝子,惯会听老夫人的话,便是让温氏哭软了耳根子,满头应的好好的,转头到了老夫人面前也只会是个一直点头的乖儿子。

姜简在屋子里躺了大半个月,再见姜筠时也不像往常一样,明知人家不喜欢她还要往前凑去,说几句自以为气人的话,给老夫人请安时也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偶尔不小心同姜筠对视就像见了鬼一样的避开目光。

每每这时姜筠就会心情特别舒畅,果然人就得治治,像姜简这样蛮横无理的娇小姐,就得打一顿,扔水里给脑子通通气,瞧瞧这样多好,也不聒噪了,也不闹事了。

这日姜筠照例在老夫人这里定了个卯,老夫人对着几个儿媳妇嘱咐了一番,又问了几个小辈的功课,瞥眼瞧见坐在温氏身旁的姜纬,让人将几个小辈带到偏房中去,对着温氏道:“阿纬年纪也不小了,他几个兄长这个年纪早已考入了定熙书院,你这个做娘的也用点心。”

对比上头的几个堂兄,姜纬就显得平庸许多,他又是卫国公的嫡子,将来要继承卫国公府,老夫人对这个孙子还是很宠爱的,姜纬去年没考上定熙书院,每每提起这事老夫人就恨的牙痒痒,家中的这些小辈个个聪慧过人,偏温氏生的两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平庸,暗地里没少骂温氏拖累了卫国公府。

姜简也便罢了,考不入定熙书院便留在族学中,姜纬不同,他是卫国公府的世子,连个定熙书院都考不入说出去多丢人。

温氏面色有些难看,又听老夫人道:“孩子如今小不懂事,吃不得苦,做不得学问,做娘的就该多加引导,一味的溺爱只会助长他堕落的性子。”

这话就是说温氏不会教养孩子,去年姜纬没有考入定熙书院的时候老夫人提出要把姜纬接到松画堂养,温氏闹了许久才让老夫人歇了心思,当她不知道老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老夫人又偏着二房,给老夫人养只怕这儿子长大后就敬着二房去了。

这一年里为了姜纬能考入定熙书院,温氏也没少费心思。

何氏手里拿把扇子掩着嘴笑道:“大嫂也不要觉得娘对阿纬的要求高,阿纪阿纥兄弟几个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阿纬是卫国公府的世子,将来卫国公府还是要他做主的。”

温氏冷笑一声,道:“这就不劳二弟妹费心了,阿篱的婚事再不定,日后可就难了,眼界也别放这么高,那郡王府哪里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可以高攀的。”

何氏面上笑容一敛,惠郡王府的小郡主在定熙书院同姜筠的关系好,前些日子惠郡王府的小郡主下帖子邀请卫国公府几位小姐到惠郡王府做客 ,都知道是沾了姜筠的光,结果姜筠还没怎么样,何氏就叫了好几拨人来给姜篱做衣裳打首饰,明眼人谁瞧不出何氏的心思,那惠郡王府的世子今年刚满十四岁,惠郡王妃前些日子才放下话来要替世子选一门亲事。

只不过惠郡王妃当日看上的是礼部尚书家的小姐,如今都已经下了聘书了。

何氏的心思被戳破,气恼道:“大嫂这话是什么意思,阿篱也是你侄女,你这么说叫她日后如何做人。”

“你打的什么主意还不许旁人说了。”

“好了。”老夫人沉呵一声:“整日里的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温氏和何氏齐声的认了错。

老夫人撇了眼有些委屈的何氏,心中无奈,谁让老二官职低,又没个实权,她也想让孙女嫁的好一些,可高门大户的瞧不上阿篱,小门小户的别说何氏了,便是她也不想委屈了娇花似的孙女。

偏房里几个小辈吃了点心有些坐不下去了,回了堂中向老夫人行礼,老夫人也被两个儿媳妇吵得头疼,挥了挥手让人都退下,屋子里的人便按次序退了出去。

姜筠同姜筝相携着出了院子,姜简揽着温氏的胳膊走在前头,一扭头看见姜筠,吓得赶紧抱紧了温氏的胳膊,催促道:“娘,我们走快些。”

温氏瞥了姜筠一眼,眸中厌恶之色不加掩饰。

姜筠笑着微微颔首,温氏皱着眉头带着姜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