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时候七皇子忍不住对着姜筠嘟囔道:“我今儿哪里做的不妥当吗?怎么感觉阿箩在躲着我。”

姜筠摇了摇头道:“我今儿去的晚,不知道先头你们说了什么,你自己想想。”

七皇子叹了口气,郁闷的去骑马去了。

第87章 87.第 87 章

回去的时候阮箩一直摸着自己的肚子不放,姜筠看着她一副忧愁的样子,觉得自己真是罪孽深重。

这日姜筠随着宫中的叶司衣学绣嫁衣,大历姑娘出嫁嫁衣多是自己绣的,只是好多复杂的部分自己绣不来,得跟着有经验的绣娘来绣,她坐在绣墩上,手里拿着绣针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叶司衣。

叶司衣是司衣司里绣工最好的,她原是司制司的典制,绣工出众,原司衣司的林司衣退任后,便把她调到司衣司接任司衣一职,司衣司比司制司清闲许多,太后娘娘便把她派过来教她。

姜筠的衣服许多都是出自叶司衣之手,对叶司衣也很是熟悉,宫中许多女官都很严肃,尤其是在训导小宫人的时候,姜筠印象里是没见过叶司衣发火的,说话都是温温柔柔的,有一种人,说话就让人感觉很舒服,叶司衣就是那种。

叶司衣现在手里正拿着一块素锦绣鸳鸯,姜筠有些没看懂,叶司衣把针捏在手里对着姜筠笑了一下,柔声问:“不懂吗?”

姜筠老实的点头:“姑姑,这是什么绣法,我怎么没见过?”

叶司衣道:“这是我自己闲时无事琢磨出来的,绣出来的花样更活一些。”

学别人的东西不难,难的是自己能创造出新东西。

“我再给小姐绣一遍,小姐可要看仔细了,等会嫁衣上的也要用这种绣法。”

绣一件嫁衣是极废功夫的,姜筠有些担心嫁衣绣不完,如今婚期虽未定,可她也十四岁了,她针线功夫不是很好,便是用她会的绣法也不知要绣多久,如今再学新的,学会了绣的不好看还不能往嫁衣上绣,得反复在其他布上练习好。

像是看出了她的想法一样,叶司衣笑着说:“小姐莫要着急,慢慢学,这嫁衣极难,太后娘娘已经安排好了,小姐只需绣一对鸳鸯就行了。”

太后的原话是嫁衣虽要自己绣才有意义,可一个人来绣太过麻烦,姑娘家最要紧的是婚后同夫君恩爱,便叫她自己绣那对鸳鸯,余下的叫司制司的人来绣。

那些嫁衣说是自己绣的,其实真正自己绣的不多,毕竟闺阁女子,绣活再好,也比不上那些绣了几十年的绣娘,且绣嫁衣是极废功夫的。

姜筠面色一红,这么一说,倒像是她着急出嫁一般。

李掌设用红漆木托盘端了两盏茶上来,珠帘微微摇晃,李掌设笑道:“喝杯茶歇会吧。”

李掌设亲自将茶端到叶司衣面前,叶司衣睨了一下,打趣道:“可是你亲自泡的茶,我从接到太后娘娘旨意起,想的最多的可就是你的茶了。”

叶司衣和李掌设原是一同入宫的宫人,关系很好。

“叶大人的茶,自然是要奴婢来泡的。”

姜筠拿着花绷子仔细回想着刚刚叶司衣教的,李掌设看了叶司衣一眼,意思是不需那么认真,小姐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叶司衣同李掌设多年姐妹,又怎么会不懂李掌设的眼神,想到当年李掌设初入宫时为考进尚宫局,整日恨不得连饭都不吃,只埋进书里面,别人劝她时,她便说做事便要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那时一群姐妹都说李掌设将来只怕是一群人之中站的最高之人,入尚宫局,谁不想坐上那尚宫之位,更何况是李掌设这种目标明确的人。

后来李掌设入了广阳宫,也算是好运的,只是她本以为李掌设会一直留在尚宫局,却不想后来随着姜筠出宫,一直伺候在姜筠身边,甘愿做个平庸之人。

“小姐也休息会吧,做事哪有一蹴而就的,慢慢来。”

李掌设笑道:“你还是那个性子,不急不躁的,好像什么事都影响不了你一样。”

叶司衣笑了笑,不是什么事都影响不了她,而是这么些年她早已经看透了,旁的地方不说,单说尚宫局,一群人盯着尚宫的位子,底下几个司级女官见面恨不得都要打起来了,都是一群有脸面的人,没得让底下人看了笑话。

人有多大能力才能担多大职责,强求来的又有什么用,可惜了那些人想不通,把好好的尚宫局弄的乌烟瘴气的,好在太后娘娘给她指派了这么个任务,也好躲躲清静。

廊下传来人说话的声音,那是刚刚去小厨房的巧荷回来了,隔扇被打开,巧荷端着盘翡翠蒸糕进来,后面跟着的小丫鬟手里都端着糕点,看那架势,若是这会叶司衣不打算休息,就要强迫她休息了。

巧荷弯下身子道:“小姐,阮七小姐来了。”

姜筠轻笑一声,道:“快请进来。”

阮箩从外头进来,穿了一身浅蓝色的襦裙,头发盘成双丫髻,耳朵上带着一对小巧的珍珠坠子,她皮肤白,如今抽条,比小时候瘦了许多,两颊的婴儿肥虽消了一些,可她天生小圆脸,配上一双大眼睛,非常可爱。

她一进来便是一脸焦急的样子,姜筠见她面色有些紧张,问道:“怎么了?”

她走过来对着姜筠屈身行礼:“阿筠姐姐。”

而后看见叶司衣和李掌设也在,又对着她们行了一礼。

叶司衣笑道:“阮七小姐越来越好看了。”

“谢谢叶姑姑夸奖。”

阮箩被夸奖了,脸上有些羞涩,低头见案桌上的筐子里放着针线和素锦,好奇道:“阿筠姐姐在学绣花吗?”

姜筠点了点头,阮箩道:“阿筠姐姐,我有些话要同你说。”

姜筠见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回头对着李掌设道:“姑姑,你带叶姑姑去看看她要住的地方。”

太后特许叶司衣住在卫国公府指点姜筠。

李掌设和叶司衣出去后,姜筠问道:“怎么了?”

阮箩一脸难为情道;“阿筠姐姐,我肚子好像大了。”

姜筠怔了一下,阮箩怕她不信,把手放到小腹处,鼓起肚子给她看:“阿筠姐姐你看。”

姜筠往她肚子上瞥了一眼,果然肚子有些鼓。

姜筠不说话,阮箩眼泪都快出来了;“阿筠姐姐怎么办啊,我好像怀孩子了,怎么办啊,我怀了七皇子的孩子了。”

她一脸愤愤道:“一定是我先前和七皇子靠的太近了才怀孩子的,我娘知道了肯定要骂我了,呜呜呜,怎么办啊。”

她说着说着眼圈泛红,而后便哭了起来。

阮箩不是爱哭的孩子,但是想到这么小就怀孩子了,家中长辈做寿也请过戏台子,她跟着母亲听戏时那戏文子里都唱未婚怀了孩子是要被打死的,一时焦急,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的脸圆圆的,哭起来眼圈和鼻尖都红了,白嫩的小手在脸上抹眼泪,一边哭一边说自己怀孩子了,要被她娘骂了。

姜筠有些哭笑不得,安慰道:“别哭别哭,你是不是吃多了。”

阮箩哽咽道:“我没吃多,我平时就吃那么多的。”

“你吃了多少?”

阮箩掰着手指在那一样一样的算自己吃的东西,十个手指没算过来。

姜筠道:“别哭了,你这不是怀孩子了,是吃多了。”

阮箩一下子收了声,摸着自己的肚子,眨巴眨巴眼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姜筠看着阮箩那张天真无邪的脸,有些不知怎么跟她解释怀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她再一次道:“好像不是同男人靠近就会怀孩子,要睡在一张床上。”

阮箩在脑子中想了想,然后瞥着嘴,又哭了,这回哭的比刚刚更厉害了。

“我一定是怀孩子了,我上回同七皇子睡一张床上了。”

姜筠心中腹诽,这七皇子到底是怎么带孩子的。

姜筠拿着帕子给她擦眼泪,安慰道:“不哭不哭,你这不是怀孩子了,你这是吃多了。”

她估摸着阮箩这就是心理作用,吃饭吃的多肚子鼓起一点也是正常的,阮箩的饭量也不算小。

阮箩伸手拉住姜筠的手,可怜巴巴的问:“阿筠姐姐,那我要是怀孩子了怎么办?”

小姑娘哭的实在可怜,泪珠子还挂在睫毛上,姜筠更加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欺骗了一个纯洁的小姑娘。

姜筠私底下同程琳她们也会开一些玩笑,她不是真正的小姑娘,自然不会认为同男子靠近就会怀孕,最开始同程琳谈起男女之事还是源于程琳看到书上写的云雨一番,都是不懂就问的好孩子,只是直觉那词不能拿来问夫子,便同交好的姑娘说了。

姜筠那时候觉得不能带坏小姑娘,后来是程琳自己弄懂了,过来向姜筠普及知识,都是闺中密友,程琳正是好奇的年纪,说说也没什么。

只是阮箩和程琳不同,这从小就是个较真的孩子,读书用功,又才十二岁,这种事情,姜筠不好解释啊。

姜筠开始胡扯道:“你这我一眼看便知道是吃多了,医书里说怀孩子不是你这样的。”

姜筠在阮箩心中的形象是很高的,阮箩自入定熙书院起便视姜筠为自己的目标,向姜筠学习。

姜筠一数和医书里说的怀孩子不一样,她心里虽还有些担心,不过已经没那么紧张了。

她又小心翼翼道:“阿筠姐姐,你可看好了,不是怀孩子吧。”

姜筠笑着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你就是想太多了,哪有这么容易就怀孩子了,你现在还小,等你以后长大了就知道了。”

阮箩哦了一声,姜筠倒了杯茶递给她,她接过去,道:“谢谢阿筠姐姐。”

好容易安抚好了阮箩,姜筠对着她道:“阿箩,叶司衣奉太后旨意教我绣嫁衣,你要不要瞧瞧。”

阮箩点了点头,叶司衣跟着李掌设出去还没回来,门外巧荷说是六小姐过来了。

姜箬进门眼睛在屋子里看了一圈,笑道:“阮七小姐也在啊?”

阮箩微微颔首,姜箬坐在绣墩上,眼睛瞥着筐子里的素锦,她一早听说太后派了宫中的女官过来教姜筠绣嫁衣,便想着过来求求姜筠,叫她跟着一起学学。

姜筠见她时不时的往门外瞟,也不戳破她,只是叶司衣回来的时候,见到屋子里又多了一个人,她没见过姜箬,看打扮估摸着是府里的小姐。

李掌设同她介绍了姜箬的身份,姜箬站起来对她行礼,叶司衣听是府里的庶出小姐,点了点头,坐到姜筠身边继续教姜筠。

姜箬坐在一旁仔细的看着,叶司衣奉太后旨意教姜筠,自然不会顾的上她,姜筠看她坐在那里眼巴巴的瞧着,叫人给她和阮箩都拿了针线跟着绣。

叶司衣一直指点着姜筠,姜箬一边听着,手上的动作不停。

阮箩有些听不明白,索性就闷头自己在那里绣了起来。

叶司衣回头瞥见姜箬绣的一个花瓣,虽未成形,却能看出来绣的很好,她拿过来看了看,不免多看了姜箬一眼。

她又看阮箩低头在那里不停的拉线,叫她把头抬起来,道:“阮七小姐,头离远点,这样容易伤了眼睛。”

阮箩把头仰起来,叶司衣看着她那花绷子上绣的乱七八糟的,饶有兴致的问道:“阮七小姐,你绣的是什么?”

阮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我乱绣的。”

她确实是乱绣的,她听不懂,叶司衣也顾不上她,姜筠凑头过去瞧了一眼,噗的一声笑了出来,那绣的虽然丑,还是不难看出来,那绣的是竹子头,她估摸着是要绣自己的名字,只绣了竹子头,下面的罗字还未绣,便绣到了边角,没有地方绣了。

第88章 88.第 88 章

叶司衣瞧了阮箩一眼,便不再管她,叫阮箩自己低头绣着玩。

姜筠按照叶司衣教的绣,犯了错叶司衣也是柔声的给她指出来,比起姜箬,姜筠刺绣的功夫就差多了。

叶司衣倒不像先头只管着姜筠,偶尔回头看姜箬一眼,不耽误姜筠学的时候给她指点指点。

叶司衣对着姜箬说话的时候,姜箬有些受宠若惊,面露欣喜,又怕姜筠会生气,抬眸瞥了她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才松了口气。

姜筠绣了一个花瓣,叶司衣便不叫她绣了,她放下花绷子亲自送阮箩出去。

姜箬不好再待在屋里,跟着姜筠一起出去。

姜筠把阮箩送到院门口,阮箩同她告辞,便跟着巧荷和自己的丫鬟出去了。

姜箬小心翼翼的看了姜筠一眼,道:“三姐姐,我明天还能来吗?”

姜箬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先头每回拐弯抹角的在姜筠这里都讨不了便宜,渐渐的也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瞒不住自己这三姐,她最怕的就是姜筠用那种看透她心思的眼神看她,不仅让她感到惶恐,更让她觉得羞辱。

她想着自己什么样自己这三姐又不是不知道,便是装的再清高,在她面前不还是一个小小的庶女,嫡庶有别,她如今的处境又何需想那些东西,面子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才是自己过的。

她年纪渐长,姨娘整日嘱咐她要好好表现,万不可叫夫人和三姐四姐厌弃了,未嫁的庶女,终身大事捏在主母的手里,可她也清楚的知道,这府里最不能得罪的是这三姐。

姜筠轻笑了一声,道:“我每日早起辰正二刻开始练习刺绣,你若想同叶司衣学刺绣,需得提早一些来已示恭敬。”

姜箬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这么容易就答应了,面露感激,屈身道:“多谢三姐。”

“你不用谢我,是叶司衣赏识你。”

姜箬大着胆子问道:“不知叶司衣喜欢什么?”

“叶司衣喜欢天赋高又认真的,你只需好好学就是了。”

这一句也是提醒姜箬莫要想着送礼,叶司衣最不喜欢的便是贿赂,若是姜筠送她东西不算什么,若是姜箬送她东西,便有讨好的意味了。

姜箬垂首应是,极力掩饰脸上的喜色,姜筠勾了勾唇角,转身进去。

姜箬看着她的背影,转身再也忍不住,抬头笑了一下。

如她这样的人,每走一步便要小心翼翼,老夫人向来是有利则用,无利则抛,她随着叶司衣学刺绣,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刺绣功夫更精进一些,更重要的是叫老夫人多注意她。

老夫人觉得她是个优秀的孙女,她的婚事才能更顺畅些。

姜筠一直随着叶司衣学刺绣,一对鸳鸯绣了许多遍,一直到年前,叶司衣才满意的点头,允许她往嫁衣上绣。

叶司衣进宫把姜筠学的状况头太后说了一遍,太后当即便叫人把程文佑叫过去了,意思是婚期可以定下来了。

程文佑道:“一切都凭皇祖母做主。”

太后揶揄道:“现在倒是全凭皇祖母做主了,那前阵子是谁到哀家这里暗示哀家可以给他的婚事做主了。”

程文佑面色不变,好像太后说的不是他一样。

太后感慨道:“这下好了,你成亲了,也了了哀家的一桩心事了。”

程文佑过年都二十三岁了,像他这个年纪还未成亲的着实不多了,他比姜筠大八岁,当初也就是因为两人年纪差的大,才让人觉得程文佑一直把姜筠当做妹妹宠的,哪知道他后来说自己喜欢姜筠。

太后是看着孙儿长大的,又怎会不了解孙儿的性子,他决定的事情,那基本就改不了了。

若他说看上旁的小姑娘,太后也未必答应,可姜筠也是太后看着长大的,乖巧懂事,知道心疼人,又是孙儿一手养大的,她总有老去的一天,不能一直陪着孙儿,总要有人替自己去心疼孙儿。

这娶妻就要娶那种知冷知热的,会体贴人的,姜筠小是小了点,孙儿愿意等,证明他喜欢,没有什么比他喜欢更重要。

太后娘娘派人去请长宁侯夫人徐氏进宫,长宁侯夫人徐氏是太后娘娘的手帕交,亦是昭亲王妃的母亲,太后娘娘替孙儿找保媒人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她。

长宁侯夫人徐氏是惯常入宫的,徐氏穿着一身莲青色夹金线绣衣,头发高高挽起,精致的发髻上戴着宝蓝吐翠孔雀吊钗,脸上挂着笑,看起来竟是比太后娘娘年轻许多。

她是个好命的,儿子孝顺,夫君宠爱,长宁侯一辈子宠媳妇,外人都笑说长宁侯是个怕媳妇的,没回说起时长宁侯都笑呵呵的应了,真是一辈子没叫她受过委屈,这日子过的舒心,烦心事少,看起来就年轻些。

程文佑又看向自己的皇祖母,皇祖母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本该养尊处优的,却为她们这些小辈操心着。

长宁侯夫人刚要给太后行礼,太后便笑呵呵的摆着手道:“快快免礼。”

又让她坐自己身旁去,到底是手帕交,又是亲家,长宁侯夫人笑道:“太后今儿心情倒是不错,臣妇猜着是要有喜事了吧。”

太后道:“今儿叫你来,就是叫你帮着做件事。”

太后叫旁人说话那都是下懿旨,到了长宁侯夫人这里用了个帮字。

长宁侯夫人道:“太后娘娘尽管说来,但凡臣妇能做的,定给你办的妥帖。”

太后娘娘笑了一声,手指着程文佑道:“你瞧我们家这小子,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原先同阿筠那丫头定了亲事,这会劳烦你走一趟,去商议婚期。”

程文佑站起身,拱着手恭敬的对着长宁侯夫人行了个晚辈礼。

长宁侯夫人打趣道:“咱们睿王殿下总算是要成亲了,这定熙男儿成亲晚的可是以睿王殿下为首啊,上回我们家阿敬小子,可就是以睿王殿下为借口搪塞他娘的。”

从前都说男儿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有了睿王殿下开头,底下好多世家子弟都嚷着要先立业,再成家。

目下定熙以睿王殿下为首,秦元青,姜纥,宣王殿下,个个都是年纪大了不成婚的,早些时候都十五六就成亲了,像他们这年纪儿子都开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