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空位就在她侧后方!

她对景明的排斥,比她想象中还深。

这次来京求学,原本带着喜悦和希望。结果到京第一晚就被景明打了当头一棒,她是个从乡下过来蹭饭的穷亲戚。在他那双刻薄的眼里,她连穷亲戚都算不上,乞丐吧。

她在家乡考上知名学府的优越感也荡然无存,因为景明这“纨绔子弟”跟她同校,还是“特招生”。

那不就是绿色通道?

跟他一比,她这些年来的寒窗苦读就是一场笑话。或许他就是这么看待她的,不然也不会在她面前拽成那副鬼样子。

一道阴影从身后闪过,落下。

折叠椅被拉开,景明坐了下来。

“你怎么来这么晚?”

“不是五点开会?我没迟到。”景明嗓音散漫,煞是有理。

“那倒是。”他的舍友不觉有异,笑道,“四点五十九分三十秒,没迟到。”

“坐教室多无聊,开学了还怕没时间给你坐?”

他在她背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她浑身不自在,呼吸都不畅。

这时,教室忽然安静下来,数位男老师陆续走进教室,典型的工科男装扮,polo衫配西裤。

他们长相和衣着一样低调而又随和,甚至有些害羞,不太主动和学生们交流眼神。

有几位身姿微胖,走路时露出憨憨的姿态,非常亲切。

学生们眼睛亮晶晶望着他们,像等待归巢的小鸡崽望着大母鸡,揣测哪个是自家的。

老师们在第一排的空位上坐了下来,后脑勺接受一堆学生们的检阅。

何欢欢推了推杜若的手臂,小声:“你猜,哪个是你们班导师?”

杜若摇头:“我怎么知道?”

何欢欢偷笑:“我也不知道。”

杜若发现第一排的末端坐着一位格外年轻的男老师,看着像学生。他侧脸清秀,望着讲台,若有所思。

邱雨辰低声:“那个老师也太年轻了吧。我不要跟他。”

杜若诧异:“为什么?”

邱雨辰:“年长的更有经验。跟着这个老师,怕学不到什么。”

杜若脸上写着“言之有理”,点了点头:“我也不要他。”

说完,余光察觉到了身后侧的景明,虽然他没看她,但她还是吓了一跳,立刻摆正了脸。

她打定主意不再转动脑袋,十度都不转。

迎新大会由副院长主持。

首先是院长发言,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语,教学生们不忘使命,奋发学习,进取创新,锻炼身体,合理规划大学四年,全面发展,为国贡献。

新生们刚经过高考的洗礼,各个都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被这一番话激励得满怀雄心壮志。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被光芒点燃。

景明却根本没听讲,他一直在桌子底下玩手机,渐渐,心生烦躁,终于把微信里某个头像拉黑了,还不解气,又调出通讯录,把“闵恩竹”的名片拉黑。

他手指掂着手机,抬起眼皮。

院长讲话完毕,接下来是在校学生代表发言,大二的学长黎清和。正是那位坐在第一排的末端,被杜若她们误认为是老师的年轻人。

“原来是师兄啊。”

和台下的新生们相比,黎清和已明显褪掉生涩,挺有学长的成熟范儿,从讲话到笑容都张弛有度,从容不迫地跟学弟学妹们分享着读书学习期间的心得和经验。

台下不时笑声阵阵。

只是在景明看来,他并不觉得黎清和的发言有丝毫笑点,摆什么过来人的架子,糊弄小学生还差不多。

他无心再听,低眸看手机,人已被他拉黑,手机里没有一条新信息了。

他不爽地掀动眼皮,无意间扫过前边的女生,怎么……有些……眼熟?目光刚扫过,又停住,往后挪一格。

呵,这不是那谁,杜若春么?

好巧不巧又跑到他眼皮子底下来了。

那天送杜若来学校时,景明全程都没正眼瞧她,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火车站接人的那一幕——脏油的头发,发黄的皮肤,廉价的衣服,营养不良的身材,汗臭而夹杂着火车车厢味道的体味。

这回,她头发洗得干干净净的,齐耳的短发,蓬松而细软。或许因为缺乏营养,自带棕黄色。

“黄毛丫头”这绰号很适合她,他不禁嘲笑。

对着他的这一面,她的短发刚好别在耳朵后头,小而弯。齐刷刷的发尾下露出整个脖颈,修长。教室内日光灯作弊,给她的肤色打光,白了一度。可以算作是美颜效果。

她穿了件清清爽爽的t恤,和那天车站里的邋遢女孩判若两人。

景明没多大兴趣,上下扫一眼,看到她t恤上有一处脱了线,露出指甲盖大小的一块肌肤。他再度可笑地勾了下唇。

丑小鸭把毛洗干净了就不是丑小鸭了?

他懒得搭理,收回目光。

讲台上学长还在分享经验,啊,这天下没什么事比开大会更无趣无聊了。

他掂一掂手机,也不能打游戏。

半刻后,他突然想到什么,慢慢回过味来,眉毛就拧起来了,像是被惹恼了一般,手指飞快打了条短信发过去。

前头,杜若的手机“叮”地响了一下。声音不大,但足以吸引目光。

周围同学就不说了,前头还有老师回头看了看。

讲台上,黎清和停顿了一秒,继续。

杜若羞愧得面红耳赤,慌忙把手机静音,就见是景明发来的短信:

“给你买衣服的钱哪儿去了?贪污掉了?”

杜若一头问号,也不打算回,刚要把手机装好,屏幕又亮了:“你衣服破了。”

她头皮一炸,扭头去惊慌地看他。

景明双眼无神看着讲台,没看她,跟局外人似的。

她怕引人注意,赶紧回头,脸颊早已涨红。莫名感觉所有人都在看她,目光在她身上穿了无数个洞。

她手心汗湿,赶紧发短信问:“哪儿?”

但对方已没那个好心给她回复。

黎清和发言完毕,一片鼓掌声。换上新生代表讲话。

杜若小心翼翼地扭头检查两边肩膀,没问题,又看自己身体两侧。

t恤右侧开线了,长约一厘米,不动时看不出蹊跷。可稍微一动,便会牵扯出一道小口子。

如果被谁无意看到,她会尴尬,不好意思,但也不见得有多羞惭自卑。

可偏偏呢,这个“穷酸可怜的破洞”被景明看到了,杜若顿时就觉得,他们两个人里头,应该死掉一个才比较好。

第4章 chapter 4

chapter 4

杜若的心情笼罩上了阴霾,连最后介绍班导师都没能让她情绪提高一点。

直到新生大会结束,学生们按班级分队,参观院里头数个实验室,观摩高年级学生在试验台前各类精密仪器前进行操作,她郁闷的心绪才一扫而光,再次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干劲。

参观完实验室,分小班开会。

传感与控制专业只有一个班,班上二十二个学生,其中二十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对,那个女生就是杜若。

她坐在中间组的第一排,正中央,那一排没有其他人坐。男生们要么坐后头,要么坐旁边两组,就像她身边有一道看不见的结界。

班导师姓杨,叫长青,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笑容满满,略腼腆,学究气息很浓。

作为班上唯一的女生,杜若早有心理准备。

果然,杨老师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呐,我们班有一只大熊猫啊。”

男生们都友好地笑了起来,她也忍不住跟着微微笑了。

杨长青老师很随和,先让大家一个个自我介绍。虽说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但近一半是本地人。

杜若注意到一个叫李维的男生,开大会时他坐她背后,跟景明一个宿舍。他自我介绍说是本地人,名字很好记,李白和王维的结合。

一圈介绍完毕,大家并不能将每个人的信息都记住,只待以后的学习生活里逐步了解。但杜若这根独苗苗“物以稀为贵”,班上没人会不记得她来自西南边境,名叫杜若。

杨长青又问大家,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有什么了解。

教室里陷入安静,有几张脸上露出沉默的谨慎。

杜若便是其中之一。她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

上学,归根究底不就是为了习得一门或多门技艺,工作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么?她想。

高中时,她只晓得埋头啃书啃习题,学校也压缩了一切课外活动,她哪里知道课本外的东西?

其他同学应该也是这样随机地选了专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