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青春年少的记忆太过深刻,每次梦到家,都不是她后来在城里住的三室两厅小区房,而是现在这个宽敞明亮的两层楼的农民房。

她掀开窗帘,看到外面的池塘里荷花摇曳,清风吹过带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荷香。耳边不时的传来汽车从门外马路上穿过的声音,以及楼下嘈杂的来往旅人在楼下买卖的吆喝声。

自从建了跨江大桥之后,这里就成为三个市之间的交通要塞,必经之路,即使在跨江大桥没有建起之前,也因渡口就在这附近,此地依然十分繁荣。再过几年,这里直接被划到市里,成为经济开发区,此处也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商业中心。

故地重游,还是自己年少时候的家,黄蓁蓁别提有多惊喜,迫不及待地打量自己过去的房间。

房间大约只有二十几个平米,因怕靠在马路边太吵影响她学习,她的房间并不是靠在马路边上的,而是后面的一间房,东南向,采光很好,两面窗户,一面打开便是后面的院子,一面对着侧间的小路。

房间里的家具也不像她后来用的那么精致,只是一套高大的壁橱,纯实木的,上面花纹十分朴质,四周是祥云纹,中间分别是梅兰竹菊的雕刻,雕工相对来说也粗糙的很。黄蓁蓁却很喜欢,在十几年后各种复合木柜泛滥的年代,眼前这套纯实木家具简直可爱的不行。

她跑过来好奇的打开橱柜。

橱柜足足有两米多高,总共有六个门,第一个门打开,黄蓁蓁就忍不住黑线了一下,就见橱柜上面下面都塞满了被子,还整整齐齐地叠着好几套床单,床单即使没有打开,只通过外面能看到的花纹就知道,定然也是类似于百鸟朝凤花开富贵这样的图案。

她记得这是她妈妈最喜欢买的床单花纹。

她伸手捏了捏被褥。

放在上面的,都是崭新的棉花被,一床十斤重。下面都是一床床套着白色或淡粉色床罩的蚕丝被,六斤到十二斤不等。

她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她初二那年,舅舅家的女儿,也就是她的大表姐二表姐要结婚,这边风俗是要陪嫁被子的,老妈便和舅妈她们一起,去隔壁不远处的蚕丝被厂里批发了十床蚕丝被,她和哥哥一人三床,说是以后给她做嫁妆。

她一直都没结婚,被子有没有给她做嫁妆不知道,反正到后来她都大学毕业工作好几年了,这些被子她都还在用着呢。

打开第二个橱柜门,里面就全都是夏季常穿的衣服挂着,除了裙子薄外套针织开衫,还有两套春秋二季的校服。

黄蓁蓁看到两套校服,又惊又喜,连忙摘下放在身上对着镜子比划了一下。

夏天校服上面是一件类似于十年后雪纺料子的蓝边白衬衫,下面是及膝盖上面一点有点百褶的苍蓝色裙子。

即使以她之后十多年的眼光来看,这套校服的款式也让人惊喜不已,简单大方又不失小清新。

她在身上臭美地比对了一会儿之后,就有些郁闷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即使不想说,她也忍不住评价一句:好挫。

记忆中,她不仅发育晚,开窍也很晚,这个时候的她完全没有打扮自己的意识,厚厚的马桶盖头,头发全部盖在头上,厚的像带了一顶糟糕的假发,刘海更是又长又厚,一直及眉毛,将自己的额头全部遮挡了起来,露出下面尚算端正清秀却不惊艳的脸。

要不是肤色细腻白嫩,简直活脱脱就是一男娃子,现实版的樱桃小丸子。

这幅挫样让素来爱美的她简直捂脸泪奔。

她终于想起来这是什么时候,初二。

初三已经留了长头发,转学后更是扎起了马尾辫,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留了长头发,整个人也像脱胎换骨一般转变。

她在镜子前伸手将额上头发全部撸了上去,再看镜中的自己,果然明丽了许多。

这世上很多人留刘海比不留刘海好看,但也有一些人是属于一留刘海就像是把整张脸的光彩都盖住了似的,变得普通不起眼。

黄蓁蓁就属于后者。

要是有点型的刘海还好,这种厚的如同西瓜皮马桶盖一样的刘海…简直不能忍!

她迫不及待的想找理发店赶紧把自己发型给换了,可想到自己现在这么短的头发,即使换也换不出花样来,想想还不如等头发留长,到时候直接一个马尾辫,刘海全部扎到后面去。

她郁闷地拨弄了几下自己的刘海,又对着镜子使劲儿看自己初二时的模样。

这个时候她还未长开,看着极度的平凡,一双眼睛倒是明亮,却是内双,不大也不小,鼻梁不算高,却秀挺玲珑,大学期间,她整整给自己的鼻梁按摩了四年,终于把自己的鼻梁捏的看上去高了不少。

说到这个她就郁闷,老爸老妈都属于鼻梁非常挺的帅哥靓女,哥哥也遗传了爸妈的优点,长的那叫一个光彩夺目,偏偏自己,隔代遗传了爷爷的鼻子。

黄蓁蓁一个北方闺蜜那时候说起南北方不同的时候,还拿她的鼻子举例说:“北方人的鼻梁都又高又挺,像我;南方人的鼻梁都都不高,像蓁蓁。”

她当时真是一口老血,愤愤道:“你这地图炮也太严重了,我凭什么代表南方?南方高鼻梁的妹子多了去了!”

就是因为北方闺蜜这一句话,她大学四年每天不间断的按摩鼻梁两侧,生生给自己按出了鼻梁来。

一把辛酸泪。

都说美女和绝色美女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鼻子,黄蓁蓁长开了后也算出色的,唯独一个鼻子,简直是她心中的痛。

想到此,她又条件反射地抬起手,给鼻梁两侧按摩。

鼻梁是软骨,是可以通过长期按摩来改变鼻梁形状的。

她一边按摩,一边继续打开柜子看,这时候她已经没了刚开始的兴致,只是随意地看了下,知道中间橱柜里放的都是夏天衣服,最边上靠墙的橱柜门打开全都是冬天衣服,橱柜下面三个抽屉也都被打开,一个里面琳琅满目的放着一些小女孩喜欢的芭比娃娃、小衣服小鞋子、卡片等零零碎碎小物品,一个放着内衣内裤,第三个上面上了锁。

黄蓁蓁翻遍了床头柜、书包、书橱,终于在书橱中间的金桔盆景的盆子里找到一串钥匙,对着锁的大小,一把一把的试,终于把柜子打开,里面竟是这么多年,她存的全部压岁钱,简直惊喜的不能自已。

她怀念地抱出里面沉甸甸的小猪储蓄罐,又干脆将整个抽屉都拔出来,放到铺着竹席的床上,拔下小猪储蓄罐下面的塞子,叮叮当当倒出许多一角和一元的硬币来。

这时候还没有五毛钱的硬币,一毛钱硬币也是老式的铅质菊花图案,一元的也是。

她一个一个的数了数,加在一起足足有一百多元。

抽屉里还有两本方形带小锁的笔记本,外面套着壳,将笔记本往壳里一塞,小锁一锁,里面内容就看不着了,得用钥匙才能打开。

她这个年龄段的时候确实喜欢收集这些东西,其实那小锁用转笔刀轻轻一拧就能打开,根本用不着钥匙。

她从书橱上翻来一把削铅笔的转笔刀将锁打开,打开一番,顿时飘出来好几张崭新的纸币,2毛五毛到一百元不等,全部都是新的跟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一样,压在笔记本里压得整整齐齐。

黄蓁蓁看到惊喜不已,脸上满是怀旧之情。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民币,还是第四套币种,绿色的2角和两元面额,紫色的五角面额,土黄色五元面额,还有古铜色的五十元。

太怀念了!

她翻了翻这些记忆中的钱币,要不是回来重新看到,她都快忘了这些币种长什么样了。

这时候的钱币还不像之后发行的五套钱币,不论是面额全都是毛爷爷头像,现在上面可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像二毛五毛的那种,头像是少数名族美女帅哥。

她记得初中那会儿接到新钱都不舍得花,喜欢一张一张的夹在书本里,这房子拆迁的时候,她过来收拾东西,翻到初中时候的课本,还从里面找到不少崭新的二毛五毛一块钱的纸币呢。

翻完了这些,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家里其它的地方了,那些只存在记忆中的旧时光。

她将抽屉放回橱柜里,随手翻了翻书架上的书。

这书架和衣橱是一套的,两边都是二十四寸长放书的小格子,里面一本一本竖着插满了书,中间上面一格放了些参考书和书卷,黄蓁蓁看着上面书的名字,《初中生奥林匹克竞赛题解》《应用题题解》等,全部都是数学书,看的她头皮发麻。

她爸和她哥都是立刻成绩好,便把她也当成他们来使,小学一年级就教她二三年级的内容,二三年级教四五年级的内容,教的她看到数学就头大,这个时候正是她对数学的厌恶达到顶峰的时候,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中考更是只达到镇上普通高中的分数线,若不是后来转遇到良师,她后来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问题。

现在再把这些书抽出来翻开,虽然里面题目看着都不难,但十多年没有翻过这些课本的她,早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抛到九霄云外,哪里还记得这些题目怎么写?

自己印象中,这个年龄段,这些题目对自己来说就像天书一般,上课也不听课,一天到晚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班里学生多,老师管不了全部,就只管那些愿意学的,不愿意学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影响课堂纪律,你睡觉也好,看杂书也好,老师都不大管你。

这个时候的黄蓁蓁就属于老师不管的这一类。

想到这里,她不由沮丧地用食指敲了敲书架中间的正方形镜子,无声地指着里面的人说:你可真挫。

镜子上贴了一些还珠格格的贴纸,大多是紫薇、小燕子还有f4的小画像。

她想起来,这一年好像正是《流星花园》席卷全国的时候。

她笑着用手在上面怀念地摸了一下,打开门咚咚咚跑下楼。

厨房门紧挨着楼梯口,不到两米的位置,她听到厨房里有动静,赶忙伸头往厨房里张望。

黄奶奶正在炒菜,见到她下来,脸上立刻笑开了花,“作业做完啦?饿了吧?饭马上就好了,你要饿我先给你盛些先吃,剩下的等你爸妈他们回来再吃。”又过来赶她,“冰箱里有葡萄呢,快去吃,厨房里都是烟,别呛到了。”

黄蓁蓁望着自己满头黑发,身体健朗的奶奶,高兴的朝她扑过去:“奶奶,我想死你啦!”

黄奶奶笑的别提有多爽朗了,抱着她直笑道:“大热天的快别粘了,厨房里油烟多哦,到时候把你衣服也弄脏了,赶紧出去。”

黄蓁蓁没有拒绝,热情的拥抱了下黄奶奶,跑到客厅去。

冰箱在客厅正堂边上,上面搭着一块白色蕾丝的桌巾,桌巾上摆放着一盆品相不是很好的兰花,还有杂七杂八的放着几个罐子。

她打开冰箱,里面除了水果之外,还用保鲜膜包着放了几盘估计是中午没有吃完的菜,一盘吃了一半的鲫鱼,还是两条装的,一盘酱色鸡块。

她在最上面一格里找到一袋子葡萄,拿出来找了个小塑料框装了去后面院子的水池里清洗。

一边清洗就一边摘了两颗,剥了皮塞到嘴巴里,顿时冰凉的酸甜感觉溢满口腔,爽翻了。

她家里人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上她和哥哥,一家六口人住在一起,她和哥哥又在长身体的时候,在她记忆中,小时候家里买东西都是超大份,不然都不够吃。

像这葡萄,她平时买都是十几块钱一斤,她一次也就买个两串,这里却有一大袋子,起码得有四斤多。

她最烦洗这些东西,直接放开了水冲,用塑料筐不停的晃动,直到洗的差不多了,才一个个用剪刀剪下来放在框里,等着爸妈他们回来一起吃。

她刚将洗好的葡萄拿进来,就见奶奶端了一碗豚骨汤出来,瞅见她后脸上喜笑颜开:“蓁蓁,快来喝碗骨头汤,喝了长个子,你哥哥个子长那么高,就是从小喂骨头汤。”

黄蓁蓁立刻就笑了,小时候她不吃青菜,奶奶也是这么和她说的,还说不能在家里打伞,会长不高。

之后她个子确实长到一米六八。<(@ ̄︶ ̄@)>

后来是知道这和吃不吃青菜是没有关系的,但喝骨头汤确实可以补钙,长身体的时候多吃这些对身体好。

她连忙将葡萄放下,伸手过去接奶奶手中的骨头汤。奶奶急忙避开,“哎哟,你赶紧坐下来,哪里用你端啦,小心烫着,快坐下,我给你弄好!”

黄蓁蓁嘻嘻一笑,没有勉强,连忙到餐桌前坐下,等着和豚骨汤。

满满一大碗豚骨,还是最中间骨髓最多的地方,周围包满了一层喷香扑鼻的瘦肉,汤汁清澈,上面洒了些嫩绿的葱花,光是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黄奶奶见她坐好了,又给她拿了双筷子,黄蓁蓁这才想起,自己刚刚没有拿筷子呢。

她接过筷子,汗颜地撒娇:“奶奶你真好,最喜欢你了!”

黄奶奶笑呵呵地道:“行了行了,你呀,要是考试考个一百分回来,将来考个好大学,就成了!”说着,走到客厅的墙边,将上面的吊扇打开,扇叶摇摆,顿时一阵凉风袭来。

黄蓁蓁道:“奶奶你放心,我一定努力给你考个一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