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上一章:第 31 章
  •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下一章:第 33 章

“呼,确实是新人。”

一开始被那些星芒所迷惑,董春伟也是不敢相信一个才练习了两个月的新人就能引来星芒,但他到底是资深教练,仔细一看就明白,这是个纯粹的新人,很多技巧性的东西都不明白,只是在照着书本上最普通的动作跳动。

但是,的确值得好好培养。

董春伟笑起来:“这样的水准,进一组肯定没问题,省青赛咱们努力争取,小齐,你这运气啊,从来都很好。”

不光是现实中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直播间里也瞬间安静。

“不明觉厉!”

即便是不太懂的粉丝,也有一种她们家主播跳的舞特别高大上的感觉。

“三妹肯定是学过,就算不是专业的,也是业余舞者中的好手,而且一看这舞台就很危险,倾斜角度大,普通人站都站不稳,也就杂技演员能做到了。”

方若华从星台上下来,接过毛巾擦汗,看了看屏幕,就看到一条特别长,特别长的评论。

看样子应该是专业人士,评论很犀利,批评的意味更重一些,指出了一大堆缺点,哪里哪里踩错了两拍,哪里处理的僵硬不到位,连表情都被讽刺了几句,最后说如果想进行专业训练,可以找他,他在京城开了一家舞蹈培训班。

“你跳的是什么曲子?很不错,作为舞曲很合适。”

方若华也不知道这位是不是打广告的,不过后头齐老师指出来的问题,到和他说的很有些重合度,应该水平不算低。

虽然说缺点一大把,不过,齐老师显然特别满意,带着方若华显摆了半天,最后敲定开年市里举行的新春表演赛上,方若华也去,不为别的,就为刷刷资历,顺便增加点儿舞台经验。

董春伟是一点儿意见都没有,顺手还塞给若华六块钱,这也是惯例,颂星师,哪怕只是预备的,登台跳舞,引来星芒,别管是哪一家都要给奖励。

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两块,董春伟给这么多,主要还是看齐老师的面子。

“快点儿让你爸来一趟,马上要参加各种比赛,佷多文件都需要他签字。”

齐老师脑海中已经飞快地回想各种培养计划,但方若华未成年,至少要和家长沟通一下,还得签订几份同意颂协按照自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协议才好。

方若华轻声应下:“好,我和家里联系。”

说着就到旁边的话亭,拿过通讯器,跟方文青通话,一接通,方若华就十分亲热地喊了声:“爸,您二老和星儿从京城回来了,有没有给我带礼物,我还挺想星儿的,有空找她玩去。”

方文青登时皱眉:“多大人了,要什么礼物,你别去打扰星儿,你妹妹读书忙,没时间玩。”

星儿年纪小,还没定性,可不能让大丫头给带坏了。

“哦。”

方若华垂下眉,低声道,“我在外面租了房子,手里没多少钱了,爸,你给我点儿生活费吧,还有,我想买一套颂星师的专用舞蹈服…”

方文青浑身精神紧绷,一股怒气蒸腾而上,叱道:“不好好学习,竟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还买舞蹈服?买来做什么,上哪儿学的这么虚荣!你自己要在外头住,自己赚生活费,我没钱给你,住不下去就滚回来!”

啪一声,通讯断开。

方若华似被吓了一跳,尴尬地看了看自家先生,小声道:“我搬到外头住,惹得爸不高兴,回头我再跟他详细说。”

齐老师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家学生的小脑袋瓜,心想现在的父母可真心大,她当年离家,她妈差点儿把眼给哭瞎了,家里用度再紧张,也没紧过她。

“走吧,不急。”

这日,风和日丽,四象书院教师办公室里围了好些人,乌压压一片。

不少老师捧着茶杯看热闹,一边看还一边指指点点。

“哟,这个方便,还能躺下休息休息。”

方若华正蹲在地上给书院里的一个老先生,修他的椅子。

修长的手指灵活地滑动,最简单的木匠工具,在她的手里,几乎摇身一变,瞬间变成制作艺术品的高级武器。

众人就这么看着她轻轻松松把断裂的竹条接在一处,调整椅背,可以放平,还拿木头做了一个底座,增加了高低调节,外加摇摆功能,顺便接出一块儿可以搁腿的木板,最后打磨抛光,利利索索地收拾了一地碎屑,从头到尾做完这一切也就花了一个多小时。

她手指特别漂亮,骨节匀称,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到是比一张素净清秀的脸更引人注目些。

齐老师赶紧拿毛巾过来给她擦脸擦手,一边皱眉冲那边讪笑的老头道:“我们若华的时间有多宝贵你知道不知道,从外头找个木匠来不成吗?非要劳动她?”

今天协会那边大检修,通常过年之前都要进行一次,孩子们就干脆放了假,不用训练。

她本来打算领若华回家一趟,去见见她爸,亲自登门显得重视一点儿,没想到一个错眼看不到,若华就被别人抓了公差。

那位老先生今年一百五十二岁,年岁不小了,被能当他孙女的齐老师骂,也并不生气,捋了捋胡须笑道:“外面的工匠怎么能跟若华比?我们若华的手艺多好!”

齐老师摇了摇头,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

因着早些年受过重伤,后来虽然经过治疗,没留下残疾,但是齐老师的腰腿都不大好,这几日空闲时,方若华就替齐老师把她办公室的桌子椅子都给改了一下,变动很小,外表看不出来,一开始也没引人注意,后来还是有个先生坐齐老师那儿批改作业,坐下没多久就体验出不同,那种舒适,语言都没办法表达,反正从此以后她再去坐自己的椅子,怎么坐怎么别扭。

这下子可好,人人都知道齐老师收了个心灵手巧又孝顺的小徒弟。

方若华让人夸赞,也不脸红,只是笑道:“没什么,前阵子到一个老木匠家打过工,学了两手,回来自己琢磨的,肯定不能和人家正经的木匠比,也就凑合着用。”

正好有空,方若华干脆给其他先生的桌椅都修补修补。

四象书院是个小书院,没多少钱,先生们用的办公室,各种桌椅都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淘换来的旧物,有些用了几十年,缺胳膊少腿的也能凑合,不是实在没办法用了,没人会想着给他们换新的。

方若华一动手,只是简单修补,居然就大变了样,不光用着好,看起来也别致漂亮。

这方面,方若华的手艺确实不是一般木匠能比,别看她当初完成任务,得到的奖励只是道具设计制作大师的称号,但毕竟圣德门出手,用这样的手艺做这种小事,完全可以说是暴殄天物。

办公室里一众先生正嘻嘻哈哈地说笑,表达对齐老师的各种羡慕之情,外面打杂的小工就带了个人来。

正是方文青。

他和二女儿方文星的先生,孙静孙老师一起来的,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

“小小礼品,不成敬意,都是我从京城带回来的特产,还请各位先生多多照顾我们家文星,我打算让她另外学一学画,孙老师在这方面是行家,还请您不吝赐教,我们家文星可是冯大师都夸赞过的,说她有天分。”

方文青相貌堂堂,说起话来也客客气气,斯斯文文,又是学生的父亲,一众先生自然不会不给他面子,都含笑应了。

齐老师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听了几句,才回过神,松了口气,可算是来了,她这几天日日惦记此事,连忙上前笑道:“是方先生吧,我是齐芸。”

方文青看了一眼她衣领上的徽章,登时眼睛大亮,神色恭谨起来,连声道:“原来是颂星师大人!”

而且只有八品以上的颂星师,才能佩戴这种星光的徽章,他登时就燃起十二分的热情。

齐老师急着谈正事,客套了几句便直入正题:“是这样的,您的女儿有很高的颂星天赋,我们颂协研究决定,打算重点培养,已经上报省里审批,因为她尚未成年,恐怕需要您签署一份托管协议,还请放心,协议里会注明我们给您女儿的待遇,即便将来她不成为职业的颂星师,只要取得一定的成绩,我们也保送她读省学,甚至…”

话音未落,方文青已经喜上眉俏,“星儿竟能成为颂星师?”

他眼泪都要掉下来,“我就知道,她那么聪明,以后一定能成气候,老师放心,我们做父母的肯定做好孩子的后盾,有什么需要,您只管跟我说,我…”

齐老师:“…等等。”

怎么越来越糊涂了。

“方先生,我说的是您的大女儿,方若华,她很有颂星师的天赋,我和咱们镇颂协都很看好她,镇颂协的会长,主教练董先生已经决定把她编入一组,如果不是在书院碰到您,我也想登门拜访,跟您好好谈一谈怎么培养好这个孩子。”

方文青一怔。

齐老师深吸了口气,满腔热情硬生生被冷水浇得熄灭,这才发现了一件事,眼前这位先生,从头到尾都没有注意到若华。

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若华正给老先生往他崭然一新的椅子上刻字,只偶尔转头看过来的眼神,空茫茫的让人心疼。

呃,这一点儿是齐老师脑补的,事实上——方若华她也没认出方文青来。

真怪不得她,虽然通过话,也有记忆,可是记忆是记忆,把记忆中的东西和现实对应,那也需要时间,方文青来的太突然,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方若华又没注意看,怎么可能认得出来!

至于方文青一时间不认得自己的女儿,也并非什么新鲜事儿,一是原主在他们夫妻面前总爱低着头,又早出晚归,时常见不到面,他印象模糊,再正常不过。

方若华可和原主不同,气质面貌大相径庭,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恐怕也得仔细看看,何况现在一堆人在呢。

而且经过这两次小时空之行,或许是因为修行的缘故,她的容貌有些微调整,乍看还是清汤寡水的模样,但是眉眼多了几分精致,皮肤更是柔细,她穿越而来,也就渐渐褪去原主那种面黄肌瘦的模子,简直不像一个人。

方文青面色僵硬,不可抑制地露出一丝失望,他此时才记起来,确实,孩子五岁时统一组织测试,大丫头有点儿天赋…他心中忍不住迟疑,如果大丫头做了颂星师,星儿做不了,那星儿会不会伤心?不如再送星儿去测一测天赋,也许当初年纪小,没有测出来,也可能是小镇上的评测师傅不尽心,否则大丫头有天赋,星儿怎么可能没有?

一时竟走了神。

在场的老师们都是人精,又有哪个看不出他的心思,方文青这人,本也不是那种心思缜密,老成持重的。

半晌回过神,脸上便不觉露出几分为难:“不瞒先生说,我这大丫头性子孤拐,还不听话,根本耐不住寂寞,要不然成绩也不会那么差,怕不是做颂星师的料…”

话未说完,齐老师就沉下脸,凝眉道:“方先生是读书人,我华国律法,想必精读过了,凡我华国子民,子女有颂星天赋,必须全力培养,若有耽误者,徒十年。我相信,方先生一定不会至律法于度外,是不是?”

方文青皱眉,心中不悦,怎么动不动律法不律法的,律法无外人情,这点儿小事何必说的那般严重,那些有天赋没能学成的不知有多少!

只是星儿还要在此读书,不好说太难听的话,面上便做出一副为难的模样,轻声道:“先生说哪里话…只是方某家贫,还要养家糊口,且并非只有大丫头一个女儿,实在无余钱,恐怕供养不了她。”

众老师愕然无语。

齐老师眯起眼,心中对这个自家学生的父亲,失望之极,不由冷笑:“那也无妨,先生无力培养,我们颂星师协会却不能明知故犯,浪费国家人才,故意触碰律法,就请先生签署托管协议,在方若华同学成年之前,将抚养权转交我四象书院颂星师协会,我想,先生应该不会拒绝!”

第一百二十九章 谦虚

方文青皱起眉,强忍住心中的不悦:“那好,就麻烦齐老师,只是还是那句话,我这大丫头愚笨的很,要是学不好,您也不必太操心,我和她母亲都不会怪协会…”

齐老师心中叹息,见过谦虚的,没见过这么‘谦虚’到把孩子往尘埃里踩的。使了个眼色,让人带若华出去,不乐意让一个孩子看到他父亲嫌弃她的模样。

方若华此时才反应过来,哭笑不得,也不反抗,就跟着老师出了门。

她还以为自己得费些力气,才能挣脱原主父亲的控制,没想到方文青竟是个稀里糊涂的,这也好,省得麻烦。

能有这等便宜能占,还是因为事发突然,方文青根本来不及仔细思考,只是本能地甩掉麻烦,如果他的妻子辛丽丽在这儿,恐怕就没那么容易。

辛丽丽不是个笨人,她若是知道方若华有颂星师的天赋,唯一会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毁了她,以免将来受到反噬,怎么可能轻易把她放在外头,脱离自己的视线?

这些日子,齐老师始终没联系上方文青,里面多多少少有方若华动的手脚,提前找他要生活费,要学费,要各种东西,折腾到他烦,让他不乐意听到自己的任何消息,到不是猜到今日会发生的情况,她只是揣摩方文青的性情,还是觉得最好打他个措手不及,不要让他提前做准备,或许对自己有利。

唔,到没想到会如此顺遂。

方文青从书院离开的时候,走到大门口,骤然回头,忽然有一丝心悸,却终究忽略过去,闭了闭眼,哼道:“好自为之…好自为之…”

却是连去看方若华一眼,都懒得去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胆小,懦弱,人稍微多一点儿就浑身打哆嗦,就连出去打工,也只敢做一些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粗活,要是按照自己的安排,让她到大舅兄的绣房工作,有熟人照顾,还能学一点儿刺绣一类的手艺,怎么也能糊口,偏偏要挑战颂星师,颂星师也是她能做的,别半路做不下去再哭着喊着回来求人。

方文青一点都不记得刚才齐老师做出的保证,也忽视掉一个颂星师可以得到的优待,昂首挺胸地走了。

齐老师拿到转抚养权的协议,心中也并不喜悦,她自从当年受伤隐退以后,还是第一次碰见让她愿意再辛劳一回的女孩儿,天分奇高,自是希望她万事顺遂,如今家庭不和,实在不是好事。

一路上,方文青从气势汹汹,到略有些沉默,回到家,开门进屋,就听到女儿清脆的声音。

“画画好枯燥,好累,不过我会坚持的,我将来想当个大画家。”

方文青的心情也略微好了些,笑了笑道:“好,将来我们星儿当个大画家。”

辛丽丽款步走过来,挽着他一块儿回屋:“怎么样,给诸位老师送了礼物没有?这年头先生们也清苦,送些不起眼的东西,尽尽心意,省得他们再为难我们星儿。”

方文青面上一僵,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模样,轻轻点头,良久,忽然道:“…丽丽,我们再去一趟京城,再给星儿测试一下,看看颂星的天赋如何。”

辛丽丽一愣,莞尔笑道:“怎么忽然做这种决定,其实就算星儿有天赋,我也不想她走这一条路,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自小娇养,哪里吃得了那个苦。”

方文青没说话,只是叹了口气,摸了摸妻子如云秀发,拉着她回去陪女儿说话。

这夫妇俩的心思,方若华可不在意,她已经累成了狗!

进入镇颂协的训练节奏之后,方若华才明白,原来在书院里那些同学是真的在摸鱼,现在就专业得多了,星台可以自主调换地形,星台下搁着秤,从早晨四点钟,到晚上十点钟,预备一组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基础动作练习,成套舞蹈分解动作练习,成套练习,休息时间零零碎碎加起来一个多小时,期间就听老师讲各种舞曲,默记各种星图,吃饭按照体重称粮食,吃全水果蔬菜,鱼肉,牛肉,羊肉,少量米饭,据说正式组的那些颂星师们吃得更精致。

一天下来,到床上保证没有一个失眠的。

方若华本来还想,都是一群未成年,自己突然到来,也许会招来侧目和闲言碎语,现在一看,哪里有那等工夫,有时间挤兑别人,还不如赶紧眯一会儿来得实在。

当然,生疏是有的,可各种勾心斗角绝对没有。

方若华想,也许是因为女主角不在的缘故,毕竟是个小镇,所有人都没想过要爬到更高的位置上,自然单纯得多。

一开始想起小说里那跌宕起伏的情节,她还做了半天心里建设。

“若华,来。”

方若华正压腿,听见齐老师叫,收拾了下穿戴整齐就跟着她一起出门。

“十天后有一个表演赛,云海市政府组织的,主要是市里几个书院的颂星师参赛,咱们算是陪衬,不过,这一回咱们这个陪衬得让他们疼一疼才好…”

齐老师想起市里那几个书院,鼻子孔朝天的先生,心里就憋气,脸色也不大好。

这个世界,自从三十多年前朝廷与西方接轨,因此从上到下大改制,实行新法之后,书院的作用就拔高许多,毕竟已经没有专门的县试,会试,过了三年一度的统考,考上省学的就是秀才,想再进一步,只有过了会考且考中国学的,才是举人,至于进士,每年也没几个了,还只优中择优,从国子监里出。

可想统考,就要先上书院,不读书院,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也难怪比较出名的书院里,从老师到学生,个个傲气十足。

云坪镇是穷困镇,四象书院是小书院,也难怪齐老师怨气重,想必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受了气。

方若华失笑,到还是郑重其事地点点头,答应自家老师好好表现,保证不给书院丢人。

第一百三十章 舞台

今天过去是为了看场地。

除了方若华,还有赵玲,宋喜妹,郑媛三个一起去,这几个都是四象颂协比较好的预备颂星师,九品有希望的那种。

通常比赛会在开始之前十到十五天,会选一天邀请参赛者去看一看场地,适应一下,但是时间很短,每个团体只给十分钟,还不允许拍摄。

当然,现如今录影器材都很笨重,还要用到特制的晶石,价格昂贵,也不是寻常人用得起的。

有时候方若华觉得,颂星是项十分复杂的活动,不光考验舞蹈天赋,还考智商,智商低的人真不适合从事这一行,简直太难了,不是学霸,光背星图都会想去死一死,赛前适应各种各样极限环境下的场地,也是一道难关。

怪不得颂星师待遇那么高,待遇稍微低一点,恐怕有天赋的都不乐意做。

“齐芸来了?可有些日子没见,区区一个表演赛,你齐八品居然亲自领着学生过来看?”

“咱们小齐别的优点找不出来,唯独认真二字,你们这群棒槌是真比不了。”

方若华她们几个随齐老师乘坐公交到场地附近时,左近书院的都到得差不多,市区几个大书院排在最前面,后头成群结队的这些,大部分都是小书院。

齐老师翻了个白眼,也不搭理他们,大哥别笑话二哥,省青赛报名要求,可是要参加过十场以上的正规比赛,此时临近年末,正是新人刷比赛的黄金时期,表演赛,压力不大,距离又近,但凡手底下有几个可用新人,想争取一下省青赛的,肯定不会错过。

“若华,在咱们云坪镇,女颂星师里,你的对手不多,一个我带的谢婷,你还还没见过她,她上一次参加市青赛不小心摔伤了右手,这阵子回家修养去了,另外就是颐和书院的高亚男,她今年二十六,也未成年,天分出众,已经九品,表演赛大部分都不会参加,你这回看不到她,还有你董伯伯手下的王双,其他人都不值得注意,市里的,唔,能当你对手的也不多,也就八个种子选手可以一看,咱们云坪只出了一个种子,高亚男,排第六位。”

齐老师从来没和方若华说过云海市圈子的情况,趁着现在有空儿,干脆唠叨几句。

方若华也很认真地听了听,决定回头就飞出摄像头去,专门盯着这几个种子选手,看看她们究竟水平如何。

唔,男颂星师也要关注。

国内这边比较保守,通常比赛都是男女分开,不放在一起,但是国际赛场上却不同,不分男女,同台较量,华国最近也开始尝试和国际接轨,小说里,女主开始参加国家赛事的时候,已经男女比赛合并进行。

赵玲和宋喜妹对视一眼,都很无奈,可自身的水平差得远,也只好叹口气,不去多想。

宋媛还没到能正式参加比赛的地步,就是参加市青赛,她也只能做替补,到不怎么在意。

没多久,场地放开,众人依次进入,所有人都不在说话,全副心神都落在场地上。

不多时就排到四象书院,赵玲紧张得浑身哆嗦,宋喜妹也咬紧牙关,恨不得把每一秒钟都利用起来。

方若华清闲地多,四处走走看看,这一回的场地不算难,就是基本的颂星场地,平面的舞台,上面镶嵌了一些不规则的石块,凸起的砖头,尖锐的钉子,数量不算多。

齐老师也很轻松,笑道:“一般青年赛很少有太复杂的场地,最多就是倾斜角度之类,考验考验你们的平衡性,四年前,世界夏季联赛上,法国场用的场地是悬挂在半空中的冰面,高十米,一动就来回晃,还时不时有冰柱袭击,选手们还不是面不改色,照上不误。”

方若华:“…”

十分钟过去,赵玲欲哭无泪,扯着齐老师的袖子呜呜呜:“我忘了,刚看过就什么都不记得。”

齐老师笑眯眯拿袖子给她擦脸,一边擦一边哄她:“没事,没事,经验不足,以后多参加几次比赛就熟练了,大部分场地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稍微改一改而已,毕竟设计建造新场地也要钱的,参加的比赛多了,什么场地都不觉得陌生。”

除了国际星运会!

齐老师笑着想,要是她带出来的这几个,有机会参加一回星运会,和世界顶级的高手同台较技,那真是此生无憾。

这些遥遥无边的暂且不去想,眼下的表演赛也不能马虎,选择参赛曲子,舞蹈,挑选舞服,都很重要。

齐老师叹气,她看过几次京师那边的表演赛,真正是诸位选手争奇斗艳,光是舞服就看得人眼花缭乱,这边差得远,通常场上的姑娘们穿着打扮都差不太多,别说大品牌的舞服了,就是专门量身定做的都少,拿以前的凑合一下是常事。

这也没办法,经费不足,变不出钱来,只好将就。

齐老师哄了半天,赵玲总算略略缓过些来,老老实实回自己的宿舍,听老师话,也不去想场地的情况,盖上被子蒙头大睡,睡一觉起来,痛痛快快地吃一顿美食,心情就好了许多,赶紧起身去训练。

出了宿舍,走到后院,远远就听见后院嘈杂声一片,抬头看去,只见几个教练助理,还有书院的好些老师,都围在大门口,冲里面指指点点的。

赵玲吓了一跳,连忙挤进去,钻进后院的门,登时愣住,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哈?”

她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四周,没错,就是他们四象书院的颂星师协会。

想她赵玲五岁加入协会,至今已经二十多年,这些年来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认错自己的家。

可是,院子里特别正规的,十米成八米的小型舞台是什么鬼?

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昨天下午她刚刚去参观过十分钟的那一个?

齐老师也很震撼:“若华去找了几个木工,石匠,做了一晚上才把它还原,呼,我到是觉得应该差不太多!”

还原场地这种事,以前不是没人想过,但是时间太短,能把场地清清楚楚记下来的人实在太少,万一要是在错误的场地上练习,形成固定习惯,比赛时反而可能发挥不好。

赵玲先是惊了半天,各种崇拜,然后才回过神,连忙扯着若华的手:“救苦救难的菩萨,你就是菩萨!不过这场地咱做参考就成了,到了比赛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方若华笑眯眯的点头,她当然知道自己还原的绝对分毫不差,毕竟粉丝里有计算机高手帮她拍照,建模,整出来的设计图,一毫米也不可能错,但这一点就不必跟别人说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化妆

赵玲她们三个跟着一块儿沾光,这几天都在熟悉场地,虽然心里提醒自己,这个舞台不一定和表演赛时用的完全一致,但大体总觉得差不多,跟自己记忆中没多少差别,好好熟悉一下,能减少许多突发状况的发生,算是占大便宜了。

每年颂星舞比赛时,不知道要出多少差错,闹多少笑话,那些有多年经验的成年舞者还好,青少年们本身心理素质就差些,上了舞台完全蒙圈,一开始就跟不上节奏,闭着眼瞎跳的都有。

虽说表演赛临近,不过丝毫没有打乱齐老师的训练步骤,表演赛那种东西,只是热身用的,齐老师只让大家平常心:“到时候就当训练,观众全当是木头做的,不要在意成绩,”

说是不在意成绩,齐老师实际上还是卖自己的脸面,专门找了妆娘来给三个学生试妆。

四象颂协常用的绣娘就在一边候着,她有了年岁了,自百年前书院刚办,她就帮着书院做衣服,那时候,学生们上学,还主要学四书五经,科举还是要考县试,乡试等等,国子监还仅仅是较为普通的官学,可转眼百年过去,连女孩子们都能进入官场,抛头露面去做生意,她这活儿到是越发好做。

如今这些女孩儿们,肯耐下性子来认真学刺绣,学做衣服的,真是没几个,能缝缝补补就算不错。

三个妆娘认认真真给女孩儿们上妆,画的特别细致。

方若华:“…”

呵呵。

她当初在北宋时,明明北宋的妆容绝对算得上是清新高雅,眼下按说也该差不多,怎么会冒出这种可怕的妆容来!

猩红的脸颊,猩红的嘴,粉敷得厚厚一层,哪里能看出人的模样?就是舞台妆比较浓,也不能画成这个样子…

趁着妆娘帮别人上妆,还没抓住自己的一瞬间,方若华迅速窜回屋去,拎着一个简易化妆袋出来自己鼓捣。

这到不是从宇宙商城购买,是自己平时用的东西,别看她不怎么爱化妆,可一个成年女人,怎么可能没有这些东西!

粉底液,眼影眼线,假睫毛,高光粉,腮红,一整套下来,方若华拿着细毛笔沾了眼影,在自己的额头上轻轻勾勒,很快勾出一朵绚丽的花。

不知什么时候,女孩子们,老师们,还有那个妆娘,都立在方若华身后盯着她看。

这一瞬间,自认为不怎么会化妆,全靠画画技巧硬撑的方某某,似乎也有一种成为美妆大师的感觉。

“你这些东西都是哪儿来的?”

齐老师看了看那一袋子化妆品,愕然无语。

方若华微笑:“以前打工的时候看别人有用,我觉得好玩,就找人做了一套,平时也不怎么用,挺浪费的。”

齐老师:“…”也许以后可以鼓励孩子们多出去打工,打工这种事,到也不全是浪费时间。

然后方若华这个二把刀就被抓公差,给颂协所有女孩子都化了个妆,还有一些没打算参加表演赛的,也要。

大部分到不好意思麻烦若华,不过还是使劲盯着她的化妆袋儿看,也许过不了几天,女孩子们就人人都有了,而且还会更精致,更漂亮,至于里面的东西,总能找到能代替品。

这舞台妆一出来,齐老师就赞了一句好,然后让人把她们的脸都给洗刷干净,又叮咛妆娘不许泄露,还拉着人出去‘威逼利诱’去了。

方若华:“…”

“这是秘密武器,等市青赛上再用,表演赛你们就老老实实给我上去混一混就成。”

方若华无语。

一群女孩儿们到是理所当然地点头,半点不觉得这种做法古怪。

到了正式颂星比赛,那可不光是舞蹈的比拼,妆容,衣着,都会影响评委们的判断,如果两个同样级别的颂星师,吸引来的星芒数目一致,靠什么分输赢?还不是要靠舞姿,考评委喜好?绝对是半点马虎不得。

也许到了四品以上,高品的颂星师们用不着这些外物为自己加分,他们本身就是靠星芒决定强弱,但在低品的时候,还有这些没有入品的预备颂星师,怎么修饰自己,让自己更夺人眼球,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还有舞服,直播间里那一众的粉丝们,坚决表示要自己给方若华设计衣服,而且还乐此不疲,一口气设计出许多套来。

方若华其实觉得人家协会给准备的也不错,上白下青的长裙,还让绣娘给镶嵌花边,绣一些花纹,保证每个姑娘的舞服细节上都有不同。

只是粉丝们既然热情高涨,其中又确实有一些达人,能设计得很好,咳咳,当然,大家就是玩,没少借鉴那些大师们的设计。她就老老实实按照众人的意思,把设计稿画出来,她不懂设计,还被逼着改了好几次,那些粉丝才满意,画完,通通交给齐老师。

齐老师一看就乐了:“咱们协会的舞服都用了十多年了,一次也没改过,我早觉得应该变动变动,没成想我们若华画的花样子居然这般好,行了,我找人做几套试试。”

这边既然打算做,就不是那种普通的cos舞服了,正经的绫罗绸缎,由绣娘认真做成,没几日,齐老师拿出来给众人试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