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鬼转头四顾,细细地描摹这座熟悉的地宫,虽然看了一千年,但此时的心情却格外不一样。

只听咔嚓一声,众人耳中仿佛忽然有什么东西碎裂开来。

方若华笑道:“你和地宫的联系已经断开,现在你能随我出去了,要走吗?”

小女鬼沉默,许久才道:“不走了。”

秦律心中一急,连忙劝道:“联系一断,过不了几年你就会失去理性,魂飞魄散。”

方若华没说话,事实上,原文里秦将军的灵已经疯了,比如今疯狂一千倍,杀人无数,还疯狂地阻止女鬼离开,不肯断绝联系,最后逼得秦律不得不献出自己的肋骨,施展秘法,才让她能在阳光下行走七日,七日之后,同样是魂飞魄散的结局。

同样是走向魂飞魄散,小女鬼此时看起来到是挺幸福,那种哀怨和愁绪终于从她身上褪去,千岁高龄之下,竟显出几分天真无邪。

“留下一块犀角香吧,如果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都可以问我。”

小女鬼轻轻松松地看着这些拆家公司的人,主动帮着自家的房子,到是丝毫不介意。

剩下的都是考古队队员们的工作,白羽却是跟前跟后,整个人都显得谦虚又斯文,心明眼亮,还任劳任怨,什么吃苦受累的活都抢着做。

看着他帮着抬东西,帮着运送器械,甚至主动说明很多涉及宗教的壁画含义。

考古队一帮人对他的印象到也好了些,觉得这人也不是傲得没边没沿的那种人。

方若华可不会这么贴心,一直坐在一边闲聊,顺便吃吃喝喝。

当然,韩康和尤队长,甚至那几个教授都没觉得她这么清闲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严格意义上来说,地宫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家的,人家都高风亮节没真下手拿走,这会儿别说是躲躲清闲,就是让他们捧一捧,供起来,那也没什么不可以。

整个地宫,最要紧的其实还是古籍。

一开始收拾古籍,白羽眼睛冒光地凑过去,不自觉地注意到其中一个卷轴,还没伸手,方若华纤纤玉指就先拎着卷轴起身。

白羽死死盯着她。

方若华扫了她一眼,直接就对秦律和考古队那些人说:“古籍整理好送我那一份备份,我找我义父和上清观的大师们一起写个简单介绍。还有,这东西是个法器,有点意思,里面大约有先辈修士的修行体验,博物馆放它不合适,回头我找人打个报告,找个地方专门存放,唔,以后有新出师的修士感兴趣都能来刷一波,说不定会大有收获。”

白羽:“…”

他简直快要把愤怒化作实质,喷出去刺方若华一脸,这种秘宝,谁知道了不赶紧捏在手里,亲爹亲娘也不给看,她到好,真是…高风亮节!

这人是傻子吧!

小傻子方若华带着秦笙,秦笳,和韩康派出的人手押运古籍直接离开。

白羽彻底石化,盯着这批人的背影半天,还是下不定决心直接诉诸武力。

不是他不想,纯粹是方若华这人太过魔性,一碰见她自己就走霉运,着实是不敢轻举妄动。

“算了,再想办法。”

白羽叹了口气,其实仔细想想,这种结果当然让他失落,但也好过东西落到别人手里,如今他大约还有机会分一杯羹,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周玲玲拢了拢衣服,默默伸手握住那根玉簪,她并不曾特别有骨气地把玉簪甩回去,而是真就这般收下了它。

考古队的队员过来说想拍照,她就沉默地拿出来让人家拍。

这个玉簪能梳理鬼气,还能滋养人体,周玲玲如今的状况的确非常需要它,她自己能感觉得出来,随着时间推进,她的身体状态越来越不好,畏惧阳光,总觉得冷,容易生病,偶尔还容易忘事。

玉簪来得算是极是时候!

第五百一十二章 民宗局

冰雪消融,春风化雨,天气一日暖过一日。

高辉是民宗局的小办事员,今天本该放假来着,结果被抓差,跟着几个领导在机场这边等了三天。

他都快数不清自己来来回回开了多少次车,送了多少次人。

拉萨的路并不算很难走,但是他都有一种自己一个月不想碰方向盘的感觉。

“小高,给我根烟抽。”

同事老洪忍不住跺了跺脚,要了根烟默默点上,飞机晚点,下一个航班恐怕得耽误很久,他们还不知道要等到几点去。

此时的拉萨还是有点冷,但是到底春暖花开,游玩和朝圣的人是越发多起来,整个机场摩肩接踵,连外国人都有好些个。

太阳落下,月亮升起,风变得冷冽,气温骤降。

终于有乘客出来。

老洪脚下已经堆积了一大片烟头,一眼看到那边一水的光头加僧衣,登时提起一口气,把僵硬的脸揉了揉,努力摆出笑意盎然,恭恭敬敬的模样。

那边小高也提了口气,远看几个老道士带着小道士出现,心想是不是他要接的人?

往年招待成群的僧人多,道士可没见几个,但这两天道士们也来了五六回。

心里胡思乱想,行动上到迅速,也是做熟了的,迎上去客气两句,把这些宗教人士好好地护送到无名山的山脚下,却并不去大路,也不走盘山道。

小高眼看着须发皆白,老态龙钟,或许有一百多岁的老道士,牵着只到他腰的小道士下了车,冲他笑了笑:“有劳小居士了。”

因这老道长得着实是仙风道骨,人又慈祥,说话也真是和蔼可亲,小高难免有些担忧,不禁道:“老道长,不如让我送您上山?这里有盘山路可以上去的。”

“不用,不用。”

老道士扫了紧随着过来的一帮和尚,“入乡随俗,处处皆是修行,还是走吧。”

说完,他牵着小和尚就向上山走去。

小高叹了口气,驻足看了一会儿,忽然就忍不住揉了揉眼睛,瞠目结舌,暗道:看来回头真该去庙里或者道观里多拜拜,这世上确有高人!

实在是老道士走得太快了些,眼睛一睁一闭,眨眼工夫就上去七八米,衣袂随风而飞,当真是一股子仙气扑面而来。

后面那几个大和尚,速度竟也是极快,动作还优美舒缓,估计他一路小跑也追不上。

老洪一看他那傻样,嗤笑:“做咱们这一行,有时候三观确实不容易保持,但凡上了四十岁的,每年不去烧几炷香,争个头香之类,那这一年都觉得不自在,哎,走吧,还有两拨人。”

小高皱眉又张望了几眼:“这是什么仙山灵地,竟来了这些高人?”

“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个姓方的大师,在他们那个圈子里地位很高,是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反正咱们好好伺候着就行。”

老洪一笑,“大事也轮不到我们去管。”

说着,顺手指了指道边草稞子里的人,“看见没有,都是武警、特警,前面还封了路,再过两日还有几位活佛要来,藏民们能把周围的路全都堵上。”

小高缩了缩头,他是见过那种朝拜大场面的,但凡那种时候,都不敢让自家的女朋友还有亲人们出门,真是被踩死了也是白死。

说话间,就见不远处两队驴友背着大包小包,排着队,一路走到眼前。

小高看见连忙招呼一嗓子:“哥们,前面封路,不让过的。”

毕竟是来了好几回,他也看见过有游人驴友想登山,结果被特警拦下来不让去。

他一喊,那两队驴友怔了怔,前面那一队就停下脚步,领队的回过头去和大家交流。

却没想到,后面那一队却是脚下不停,很快就走近了,近处一看,一共也就五六个,都是年轻人,学生模样,有男有女,一路从他们面前走过去,直奔山道。

小高哎了声,高声道:“前面的确不让过,你们去别处玩吧。”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回头一笑,没有说话,另一个年纪更小,长头发的男孩子则冲他抱了抱拳,却是没有一个停下脚步。

小高也没办法,只能摇摇头:“真是,走这一段也不近,还得碰壁,何必呢。”

说话间,却见这几个驴友顺顺利利地上了山,道边站岗的特警不光没有管,还抬手行礼送行。

小高:“…”

剩下的那一队驴友面面相觑,连忙背着包也一路小跑跑过去。

这次小高到没吭声,心下有些好奇,拉着老洪一时不忙开车,反正下一波客人还早得很。

这一队驴友人数也只有七八个,装备却更齐全,显得正规,一过去却让特警给拦了下来,嘀嘀咕咕地说了半天,领队的又是解释,又是掏烟说客气话,但对方就是不放行。最后没办法,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退出来。

实在是乍一看,山沟沟里密密麻麻的人头,人人面无表情,目光直射,还真是让人觉得发毛,反正无论如何不敢炸刺。

小高:“…”

老洪一扯他,笑道:“别瞎琢磨,走吧。”

两个人开车调头,后面又来了几个人,人人灰头土脸,看着和乞丐也没多大的差别,小高张了张嘴,也不知该不该提醒一声。

片刻之后,小高决定眼不见心不乱,再不去乱说话,这群‘乞丐’也顺顺当当地上了山。

小高无语叹气:“没准是随机的?”

老洪白了他一眼:“随机个屁,用你的屁股也该能猜到,但凡能过去的,都和咱们接送的大师们是一路人。”

说完,他到若有所思,“这几天没事可以多往这边走走,估计那些大师都属于寻常老百姓一辈子也见不到一个的那种,要是有缘分,让他们帮着指点几句,没准咱们也能飞黄腾达。”

不知多少人心目中的高人方若华,一进自家大门,入目的有念经的和尚,有设坛的道士,有摆弄稀奇古怪白骨物件的巫师,还有江湖神棍打扮,也做江湖神棍举止的神棍。

“…”

她登时有点进错门的既视感。

“若华你们回来的正是时候,这几位是天都的驱魔师,今天上清观的真人,有白云寺的高僧,世间英豪齐至,承蒙大家错爱,让我们天都来主持第一届论法大会,正好把你们这一次的收货也拿出来,大家一起看看。”

第五百一十三章 论法

方若华:“…”

她觉得有些古怪,可事实上,法会召开大受欢迎,能来的前辈高人都来了,而且很是重视,带来的全是各门各派里最重要的嫡传弟子。

每个人都相当精心地去准备论法大会时需要交流的东西。

不说拿出各门派压箱底的绝活,但是,每一个公开授法的大师神色间都是舒缓且认真,绝不敷衍了事。

方肖身边带着方兴,方桃,方若馨,后面座位上,方春生夫妇等方家长辈们也都在。

他们方家几个年轻小辈,个个穿着打扮都是低调中的高调,服装样式寻常,却是从头到脚都武装到极致,连手表和女孩子们随意佩戴的发卡都是法器。

好些江湖上的后起之秀围绕在这几个身边,显然是真正相熟的朋友,凑在一起低声交谈,举止之间都透着一股子熟稔。

方若华和秦律他们,同样也有不少江湖后辈们用殷切的,充满敬意的目光追逐。

大屏幕上,一众水友:“…”

“好像和想象中完全不同。”

“编剧又自己发挥了。”

“我怎么记得,原文中所谓的论法大会就是女主角装逼打脸的背景板呢。”

原文里,整个论法大会就是女主和男主的舞台,完全没有别人发挥的余地。

几次论法,前面是高门子弟歧视女主然后被女主从身到心,全部碾压,到后面就是所有人吹捧着女主,女主说什么都很对,其他人家传的东西完全和女主不是一个档次。

水友们想到原文,不禁感叹:“好像原文里修士圈子特别萧条,随便一堆骗子也能混进去,参加论法大会的,十个里面到有八个不成样。”

“应该不至于,是没有这么多大门大派的高人们去参加吧?”

方若华一笑,转头四顾,如今论法大会还没正式开始,但是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还真让人心动。

在原文中,末法时代,术法萧条,便是高门子弟也多是修行多年还不入门。

周玲玲能冒头,一来她天分的确不坏,二来运气同样不坏,三来龙太子和天师白羽算是当时资源最多的两人,对她十分好,非常照顾,再加上探索古墓搜集了许多世间已然失传的秘法,挑选些自己用不着的,又换来对自己颇为有用的家族珍藏。

一来二去,周玲玲自是独占鳌头,深受修士圈子里年轻一代看重。

方若华听了一耳朵高人们论法,心下也有些好笑,她和她爸妈明明只是想让这个世界的方家,原主的那些亲人们能活得更好,让方家能传承下去,并无太大野心,没曾想几个小动作却掀起这般风浪。

不说将来,只说现在,方家也有了和修士圈子里名门大派比肩的架势。

不多时,方肖便从地下室小书房出来,招呼几个大派名门的长老,又叫上方若华,笑道:“刚从古墓里挖掘出一批资料,多为唐代以前的,许多已然散轶,失传,我们来整理一下,也好造福后世子孙。”

这话一出口,自然是应者如云。

一行人进入书房里,看到浩如烟海的资料典籍,登时就忘了一切,连吃饭都顾不上。

这可不光是从古墓里拿出来的资料,还有方肖自己准备的,足足堆了三个高耸到屋顶的大书架。

方若华先将从古墓中带出的小女鬼们安置一下,愿意超度的便送去寺庙道观超度,不愿意的便留在玉瓶中暂居,晚上出来打扫打扫卫生,整理一下书房,到还做得熟练。

其实当时古墓中还有些山精水怪,像阿宁口中的黄姐姐就是黄鼠狼成精,不过它们来去自由,到不必多费心。

安顿好,方若华就暂把这些事抛在脑后,眼下的事情还有的忙。

接下来一连半月,诸位长老们就没离开方家半步,抄录古籍,分析演法,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古籍毕竟晦涩难懂,一人读就有一种理解,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免有些相悖之处,时不时便能看到两个年岁加起来快有小二百的老家伙,吵着吵着就要动手,弄得弟子们连拦都不敢去拦。

想想也是,小小的宅子里汇聚了四方英豪,有修佛的,有修道的,有儒学大家,就连同为道家和佛家,也要分出不知多少流派,儒学大家们更是思想各有不同,怎么可能不热闹?

换了别处,佛门子弟和道家子弟聚在一起,不打起来那就是邀天之幸。

不过,的确是很尽兴很热闹。

方若华一开始也就是帮着端茶递水,后来众人才发现她颇有些了不得之处,似乎过目不忘,又对所有的资料十分熟悉,但凡有人想找什么资料,只要提出来,她总能在最短的时间把相关资料全部搜罗到面前。

其实方若华只是把他们要找的东西直接在宇宙商城里搜索,然后按照卖家给的排列顺序,直接拿出来给这帮老头子看而已,但别人可不知道,一时都对她这一手能力惊为天人。

过了十几天,方若华就成了大家伙的百度搜索引擎,经常有人窜过来喊:“方小友,陈楠祖师的太乙金丹法诀帮我找一下。”

方若华就勤勤恳恳地给他们干活去。

干完活还负责誊抄记录,画图,总结出一套又一套非常有系统的学习资料。

照着她那百科全书的形式来编辑,清晰明了生动有趣。

直播间那帮水友们看着方若华用清秀漂亮又大气的行书,行云流水地写出一大篇一大篇的字,画出同样看着就像艺术品的图画,一时到觉得出自他们三妹之手的书籍,比真正的古籍还要珍贵些许。

唔,让人有一种看到之后,自己也想去修行的欲望。

可惜还缺些百科全书能储存法术的功能,或许只有符箓一篇中,能附上几张符箓作为示范?

书卷没有编写完,上清观的曲真人便开始想名字,写了十几个文雅有典故的名字还嫌不足,好不容易挑出满意的,白云寺的大师又觉不妥。

以至于到最后这套书有好几个名字,但人们却只因它封面是素白色,叫它白皮书,分大白皮书、小白皮书两种。

第五百一十四章 灵童

方若华也不理他们,要紧的是书的内容,叫什么名字却是无关紧要。

有这些多当下最顶尖的修士一起参谋,这一套大部头著作肯定会非常受欢迎。

不过,这回书成以后,恐怕不能是任何人都能读。

方肖虽说并不敝帚自珍,很愿意指点后辈,但是依旧遵从法不轻传这句话。

若是让不法之徒学了里面的东西,将来光是清理门户,也够让大家头疼的。

所以将来能阅读此书,资质一类也还罢了,唯独品行上必须过关。

方家门户紧闭,十几个当今世上修行圈子里最顶尖的大宗师,沉浸在书海中不可自拔,若有所得,便出去给后辈们上两节课,有纷争就彼此叫上志同道合的同伴,凑在一起搭个局辩论一番,每逢此时,总是围观者甚众。

一热闹,就足足有两个多月。

方若华期间都不得不回学校上了几节课,又被一个电话打过去召回,不得不再次请假。

年轻的,年长的修士们也是时不时去处理下自己必须做的正事,然后再急匆匆地赶回西藏。

估计在这一批典籍被梳理得差不多,大宗师们兴尽而归之前,方家是很难清闲了。

好在拉萨的风景不坏,周围有世界之巅,灵气充沛,最适合修行。

在此地修行一阵子,修士们到渐渐觉得,即便闲来无事,每年也该过来走一走,不刻意修行都有一种凝神定志的感觉。

这日,拉萨难得没有风,阳光也温柔的很。

方若华正坐在躺椅上,半躺着一边看天上的云彩,一边和食我姓通电话。

食我姓最近半个月忽然交了个男朋友,是他们学校比她大一年的学长。

方若华也就随便听一听,对好朋友的感情事宜,她还是坚决不打算干涉,就连她这个世界的亲姐姐,方若馨的感情,她都没有插手,更何况是食我姓。

不过能读政法大学这样的学校,想来最起码也是聪明有上进心的,能让食我姓喜欢,长得肯定也挺好,交男朋友有这几样也就够了。

食我姓显然挺喜欢她这个男朋友,那么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姑娘,跟她打电话打一个多小时,到有四十分钟是说那个男孩子的。

什么学长家里条件不好,去食堂只吃馒头和不要钱的汤,什么学长很有上进心,也有耐性,在学生会做得很不错之类。

“…我挺心疼他的。”

食我姓轻轻道。

一听食我姓最后说话的语气,方若华就明白,至少在现在,食我姓是真喜欢她男朋友,既然如此,便是听描述总觉得哪里有点别扭,方若华还是笑眯眯地只道:“好,好,好,你高兴就好。”

反正那姑娘即便是变成个恋爱脑,那也是聪明理智的恋爱脑,再怎么样都不会太吃亏。

何况,她爸爸是个女儿奴,还精明到方若华觉得自己和爸妈加起来,也随时会在心眼上被人家给比成渣渣,那有什么可担心的。

想一想,食我姓二十三岁,才谈人生中第一场恋爱,唔,只有鼓励的份儿嘛。

正倾听食我姓的小女儿心思,秦笙忽然两步出来,一脸惊奇:“师叔祖,有件事,我想您一定也愿意听听。”

方若华一扬眉,挂了手机走进屋子,刚一入书房,就看到几个大喇嘛身边围了一群人,方肖也在,方肖抬头见她,便招手让她过去。

“这有什么新鲜,以前找转世灵童,一口气找到好几个的时候也有很多,究竟哪一个是,护法和活佛们自然会判定。”

一个大喇嘛不知说了句什么,旁边一武僧立时皱眉,摇头道。

“如今恐怕转世灵童尚是婴孩儿,暂且分辨不出也正常,可过几年不就得了,桑巴活佛在甘珠寺生活百年,究竟是不是活佛的转世灵童,甘珠寺里便是随意哪个小沙弥都能认得出,有什么好吵的。”

原来是甘珠寺那边的护法很低调地找到了三个转世灵童备选,出生日期都与活佛圆寂的时辰相差仿佛,且与我佛有缘。

准备先接入寺内培养,待懂事时再确认灵童究竟是哪一位。

没想到桑巴活佛的大弟子占堆昨日却背回来一个六岁的孩子,是个哑子,非说他才是活佛转世,而且当即匍匐于地,认了师父。

活佛弟子与护法在转世灵童的认证上有争执,这等新鲜事,别处不说常见,但也时而有之,可甘珠寺却几百年没发生过了。

甘珠寺并非大寺,桑巴活佛在世时只一门心思修行,寺内少纷争。

这武僧也是甘珠寺的,平时最讨厌心思不纯的喇嘛,总觉得一些喇嘛侍奉佛祖之心不够诚,还有名利之念,此时听说自家也出事,涵养再好,也生闷气。

不多时,便有大喇嘛登门,也是一脑袋官司,心情不大好,但是毕竟都是修为有成的高僧,还是很能沉得住气。

大喇嘛很是客气,请当日活佛圆寂时在场的修士,还有方肖几个活佛生前至交密友大驾光临。

“方上师与仁波切相熟,即便是仁波切转世再临,想来也会记得上师。”

方肖:“…”

要是换了在自己原本的家,遇上这种事他一定不瞎掺和,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确有灵异世界,说不得桑巴活佛还真能转世再来。

他就无论如何也得去一趟了。

方家如今聚了十几个前辈高人,真算的话,竟然都与活佛相熟。

这也正常,修行圈子说大很大,可说小它也是真小,尤其是最顶级的圈子,统共也就有几十人而已,彼此不认识还真没多大可能。

一行人呼啦啦一大片,直接步行去甘珠寺,到把几个民宗局的办事员吓了一跳,差点一个电话直通中央,还以为方肖带着白云寺的长老,上清观的真人打算‘灭’掉甘珠寺!

实在是这里面随便哪个拿出来,那都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他们不能不谨慎。

眼下这个世界,与现代时空可不同,这是真正异常事件十分普遍的世界,上层不敢不重视这一块,对待修行圈子里的那些人,也是轻不得重不得,如今刚刚突破僵局,有望把修行圈子也纳入一定的规范之内,至少不至于大家伙都抓瞎,在这种背景下,民宗局肩膀上的责任也要更重几十倍。

幸好方肖为人谨慎,一接到民宗局那边的电话,就言简意赅地解释了几句,他们只是受邀前去甘珠寺做客,不会发生什么冲突。

话虽如此,民宗局那边还是紧赶慢赶地派了七八个人过来护送。

特警武警瞬间都戒备起来,顺便清场,严密封锁消息,生怕信众跟去凑热闹,万一出事,也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局面不要恶化。

第五百一十五章 感应

小高和老洪两个,跟着自家领导开着车奋勇直追,在盘山道上开出赛车手才有的高速度来,终于将将吊在那十几个大师的后面,赶到甘珠寺。

他们自然是不能进去,冒了一身冷汗,气喘吁吁地下了车。

小高吐出口气,蹙眉道:“一群平均年龄怎么也有八十的老家伙,走这么快也不怕歪了腰。”

他一句话没说完,就见前面最后一个被迎进去的老和尚回头看了他一眼。

小高登时闭嘴,不知为何心里居然一怕。

老洪白了他一眼:“你到是不知死活,什么话都敢说。”

话音未落,秦笙从后面一路小跑,跑到眼前,凑过来拍拍小高的肩膀,笑道:“有什么不能说的,我也想抱怨,他们是快了,逍遥的不行,还有兴致较量呢,可看看我,我多惨,就知道压榨童工。”

他是有些惨,背上乱七八糟的摞了一堆东西,看着就沉得要命。

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