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她都没有和欧蓝哥哥打过一通电话。

可是,她已经长大了,不能去抱怨这些,不能随便撒娇,也不能再那么天真…

有什么呢,不就是方若华成了数学家,不就是她提名陈省身数学奖?不就是…自己还在为了那一条出路,而拼命努力。

她的未来,还不能确定。

但是,她会成功的,成为优秀的大画家,等到她的画,一尺一千万的时候,她可以认认真真地再为方若华作一幅画,就叫——《我的姐姐》。

周小鱼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她就恢复了精神,精神饱满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

工作完成,老师很满意,还特地把她单独点名好好夸奖了一番。

数学大会如期举行,方若华众望所归,果然拿到了陈省身数学奖。

年仅二十四岁。

颁奖典礼结束,方若华却还不得自由,又参加了好几个在国内举行的,数学与应用方面的会议。

但会议还不是全部的主题…

“方,去喝酒?”

从酒店出来,方若华扶着布朗教授。

陶先林一手拽着喝得不分东西南北的李凡教授。

李凡教授也算是陶先林的老师,这次和布朗教授撞在一起,一个美国佬,一个仇视美国佬的中国老人,自然而然展开国际大战——一人一缸子啤酒,两缸子红酒,两缸子老白干…

想也知道他们会变成现在这副德性是再正常不过的。

方若华把布朗教授先塞进车,又过来拽着李教授三两下也塞进去。

陶先林满头大汗,大口大口地喘气:“不行了,可是不行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人的力气。”

方若华看着这俩醉鬼发愁,她一年前已经赴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就在布朗教授门下求学。

没错,她没去麻省理工,也没去普林斯顿,这两所大学虽好,但是去年不约而同地不在国内招生,一个名额都没有。

方若华本来不着急的,结果布朗教授无意中看到她两篇论文,惊为天人…其实是布朗教授有一个进行了六年的研究项目进入瓶颈,手底下能用的人才又正好跑了好几个,他急需招兵买马,于是四处搜刮人才,盯上了方若华。

现实中,像布朗教授这样沃尔夫奖得主,对某个学数学的年轻人投出橄榄枝以后,一般情况下绝对没有人会拒绝,方若华当然也不例外。

她二话没说就投入斯坦福的怀抱。

李凡李老师为此还说了她几句,觉得她对普林斯顿的热爱太少了些。

李教授就特别想让他一个学生去普林斯顿求学,只可惜录取太难,一直不能成功。

这位老人家是普林斯顿的忠实拥护者。

可惜,方若华投奔布朗以后,虽然也在他的工作小组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帮他推进了项目进展,但是,最重要的成果还是证明了菲尔斯猜想,使之变成了定理。

这一项成果,可比布朗教授自己的项目还要重要得多,当然,也更引人注目。

好在布朗教授一点都不介意,相反,还四处去显摆,说自己的眼睛足够亮,在方若华还是只丑小鸭的时候,一眼就挑中了她。

果然,这不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

方若华:“…”

她什么时候又成了鸭子?天鹅也不行好嘛!

布朗教授和普林斯顿还有麻省理工的教授们聚会时,就偶尔开玩笑把方若华叫去显摆显摆。

知道方若华本来的志愿是麻省理工,结果当年因为没给名额,到让斯坦福给截了胡,好几个教授呜呼哀哉说挺后悔的。

当然是在彼此熟悉了以后,大家都开玩笑呢。

无论是麻省理工还是普林斯顿,怎么可能会缺了天才?名校自有底气,可不会在乎漏掉一两个学生。

两个醉鬼还在车里,一个英文,一个中文,驴唇不对马嘴地嚷嚷。

方若华按了按眉心,正考虑要不要自己来陪护布朗教授,至于李教授,肯定是送回家去,电话就响了,很巧,就是顾秀珍女士来的电话。

一接通,顾秀珍先笑道:“恭喜若华你拿到陈省身数学奖。”

“也恭喜李凡老师拿到华罗庚数学奖。”

顾秀珍莞尔:“老李能拿这个奖,怕是因为年纪到了,要不然肯定轮不到他,我们若华可不一样。”

埋汰了自家老头子几句,到底是夫妻,彼此还是比较了解。

“赶紧把醉鬼给我送回来,你们那儿要是还有醉酒的没地方去,也送过来吧,家里客房多得是,我给他们煮醒酒汤。”

看顾秀珍女士这了然的语气,方若华心里就明白,想必不是第一次了。

“我们家老李,也就喝醉了能使唤我,我都怀疑他每次喝醉,根本就是故意的,想翻身做主人。”

顾秀珍摇头失笑。

“好在他身体还行,也不常犯,偶尔喝个一两次,平时都有分寸。”

结果有分寸的李凡一回家就开始撒酒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把顾秀珍珍藏的笔墨摸了出来,地上,桌子上,墙上到处乱写乱画。

顾秀珍看了半天,一甩手冲方若华道:“这贤妻我看我是做不成了,走,咱出去玩。”

方若华:“…”

“放心,我给他几个学生打个电话,有事弟子服其劳。”

话虽如此,顾秀珍还是压着自家老头子喝了两碗醒酒汤,也给布朗教授喝了一碗。

又煮了点粥,盛了一碗让方若华喝,剩下的在锅上热着。

不过,这位女士也确实挺狠心,李凡的几个学生赶到以后,她把醉鬼扔给人家可怜巴巴的年轻人,直接过来抓着方若华的手,说走就走。

方若华:“…”

“好孩子,你要知道,男人偶尔宠一宠是情趣,但是不能宠得太厉害,比如现在,让老李吃几次教训,他就该明白,喝酒喝得烂醉如泥,是多么不划算的事了。”

方若华:这等恋爱经,跟她说好像没什么大用。

此时还算不上深更半夜,方若华看了下自己的手机,也是快到九点半了。

对于习惯夜生活的红男绿女们,此时正是玩得开心的时候,但对顾秀珍这样向来注重养生,连作画也不肯晚上作的女士来说,这会儿已经到了要上床休息的时候。

说是看画展去,还真就是看画展。

S市最大的会展中心内,整个三楼都摆满了画作,顾秀珍今年也有一些列新作,都是关于风景的。

除此之外,司徒民生老爷子也难得给了两幅新作,而且颇为用心,都是长卷。

方若华登时扬眉:“看来这回主办方很有面子。”

她刚才看了一眼,二楼有国画大师赵玉清老先生的独立展厅。

举办方能邀请这么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师共襄盛举,想来一定是来头不小。

顾秀珍轻笑:“是我们几个老家伙自己牵头,画协协办,没让那些个公司掺和。”

她领着方若华一走动,赏完诸多名画,方若华就笑了:“原来是要推弟子。”

“怎么,这些年轻人不值得一推?”

那还是比较值得。

方若华认认真真欣赏了一番,这些名家们的作品周围,有不少自家弟子的得意之作。

能摆放在这个地方,经受人们的检验,这些画作显然是非常出众,至少有很值得欣赏的一面。

上一次她陪顾女士看画展,也看到了许多年轻作家的画作,算是大家倾力推荐的作品,但是当时还是名家画作为主,这次一看,似乎名家画作也有成陪衬的兆头。

像司徒民生,他就把他弟子杭英的一幅人物图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自己画作的位置,反而还差了一些。

每一幅画作旁边都贴着画家的介绍海报。

方若华走了一圈,然后在最中央的位置看到顾秀珍,赵玉清…还有旅人。

“旅人?”

方若华吃了一惊,就见到自己那幅穿着学士服的半身照出现在海报上。

“…”

别的画家的介绍,都是某年某月在哪所美术院校毕业,去哪一个国家留学,师从哪一位名家大师,获得过多少国内国际大奖。

呃,好像换成她,介绍内容也相差不大,同样是求学经历,就是人家获的奖都是某某美术奖项,换成她,什么IMO金牌,什么陈省身数学奖…总而言之,都是数学奖项。

称呼别人,都是青年画家,到了她这里,陡然变成青年数学家。

这会儿画展已经关门,不是顾秀珍带着,她肯定进不来,但听说这画展已经开了有三天,每日来参观的人都不少。

虽然美术界的圈子并不大,画展也不能和其它娱乐场所的人流量比,但是,同样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云集而至。

不知道这些人看到有关她的介绍之后,会不会觉得特别,咳咳,违和古怪。

现在又不是达芬奇时代!

再一看标价,方若华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她其中一幅《宇宙》,出价最高已经到了三百六十万。

这里展览的一共是三幅画,是前阵子顾女士说要办画展,希望她也能出几幅画时,她找出来以前闲暇时画的作品送过去。

画作都是方若华挑选的比较好的作品,她不怎么记得,但她觉得自己以前一定有画画的习惯,每天都习惯性地,雷打不动画两个小时。

即便是这些年在斯坦福读书,做项目最辛苦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这个爱好。

多年下来画作不少,不满意的都是画好便焚毁,剩下的多少有可取之处,优中选优,选出来的三幅画,当然全是她比较喜欢的。

可是一幅画卖出三百多万,未免太过分了些。

“按说,新人出道,五万十万的就是很不少的数字,那还得说是名家弟子。”

顾秀珍轻笑:“赵玉清和司徒民生联合推荐,三百多万怎么了?你要是肯卖,无论谁买下都只赚不亏,肯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若华你也不必自谦,最近你的画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现在挂在我房间的那一幅,不是《白马图》,说的是那幅《梅香》,我看着它,就觉得自己能闻到阵阵清幽香气,心旷神怡。”

“前阵子送去保养,我就好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顾秀珍轻声道,“要我说,你的画是越来越好,特别有意境,我们这些老家伙,用不了多久,就要被你拍死在沙滩上了。”

这话顾秀珍也不是第一次说,前一次司徒民生听见,还阴阳怪气地回了一句,前提是她好好画,认真画,起码得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作画。

当初司徒民生对‘旅人’的画作惊为天人,各种夸赞,等一知道方若华跑国内去读数学去了,登时被气得差点没揍李凡一顿。

到现在他还觉得,这口锅李凡得背。认为是他抢了顾秀珍的学生,把人往歪路上引。

(李凡:…)

司徒民生本性活泼,并不是喜欢强人所难的人,可偏偏从顾秀珍那儿一入坑,就特别喜欢‘旅人’的作品,在他看来,学学数学没问题,数学也是一种绘画工具,能帮助人作画,但不能本末倒置!

方若华对此,咳咳,也只能该躲就躲着,总不能真为了这位几句唠叨,就放弃自己的专业,改画画去。

虽然看到画上的标价以后,她犹豫了三秒钟,但还是把改专业的想法又给咽了回去。

唔,当然,她的画作有人愿意买,她就高高兴兴地卖出去。

自己再喜欢,能高价出售,还是成就感更足。

不光有成就感,还有钱赚。

其实她现在的钱根本花用不清,在学校里搞研究,只要出成果,经费从来都只有富余的,没有不够用的。

可是人生在世,谁又会嫌弃钱多?

在画展上消磨两个小时,顾秀珍觉得家里老头子的酒劲应该已经过去,就带着小友回家睡觉。

第二日,方若华照例起了个大早,带上布朗教授,找到陶先林,继续研讨会的进程。

第八百二十一章 项目 (两章合一)

S市会展中心的大堂内。

S市美院,包括分校在内,教授带着十几个学生,背着画板,拿着速写本,各据一方,一边讲解,一边指点学生们作画。

现在很多博物馆都不允许参观者近距离观赏画作,想要临摹非常不容易。

还是像这次这样的画展,更能近距离欣赏到大师们的名作。甚至有时候还能很幸运地碰到大师在场讲解,碰见大师们弟子的机会就更多了。

学画都需要过临摹这一关,谁也不要想走进路,教授领着学生们进来,交代的作业就是选择一幅名家名作,临摹十此以上。

临摹完毕,选出最好的来讲评评分。

周小鱼陶醉地欣赏这些画作,由教授亲自带领过来临摹,得到手把手的指点的机会,并不多。

他们秦教授平时很忙碌,除了正常上课的时候,能得到他老人家一点指点,平时私底下想找人都不怎么容易,这次能被他带出来,想必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肯定。

会展中心的大堂高大华丽,显得金碧辉煌,阳光柔和而又明亮。

周小鱼一时间不禁有些羡慕。

她想,她一定要争取二十年后,不,不要那么久,要再努力些,最多只要十年,她的画作,也要出现在这个地方…

这并不算特别难,她的起点不低,妈妈虽然…但其实人脉还是有一些的。

即便人情越用越少,即便并不多,可多多少少的,能给她带来一点帮助。

周小鱼轻轻一笑,她也不需要太多的帮助,她自己可以。

还有欧蓝哥哥,欧蓝哥哥总是在那里等着自己,永远都不会离开。

周小鱼收敛心神,至少这一刻,不去想家里那些让她理不清的麻烦和郁闷,认认真真地欣赏每一幅画作。

画得都很好。

现在的周小鱼,已经能看得出好了。

她不禁想到三四年前的自己,那时候她自高自大的很,总以为自己的画很了不起,看了别人的画,哪怕是那些名画,也总有三分轻视。

她觉得,那些画能扬名,多是因缘巧合,那些画家的名气,也都是吹捧出来的。

直到真正入了这一行,走到如今这一步,她才多少有点明白——名作确实好,那些大画家们,画出一幅让人欣赏的画作,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还有天分,都不容小觑。

至少现在,她还远不能和那些人相提并论。

“…好了,我也不多说,你们在画展上待够八个小时之后,咱们再来交流。”

教授简单一交代,便自顾自地离去,周小鱼慢慢挪动脚步。

赵玉清老先生的画还是那么美,线条之美,便是司徒老先生也不能比。

司徒先生的画之灵动有神,旁人模仿不来。

‘旅人’的画作?周小鱼驻足,眼中也流露出惊艳与羡慕。

宇宙星空,浩然壮阔,那星河仿佛能把人的魂魄都吸引了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也能画出这样的画来…

看着看着,周小鱼的目光一凝,愣愣地看着那一大幅介绍画家的宣传板,脸上的血色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

许久,她挪动有些僵硬的脚,离开这一层,打了个寒颤,浑浑噩噩地取下画夹,心不在焉地画了起来。

“小鱼?”

周围两个同学看她脸色不对,不禁担忧,“你这是不舒服,生病了?”

“…没什么,可能有点感冒。”

周小鱼抽了抽鼻子,轻轻笑道,“不用担心我,一会儿我自己去吃点药就好了。”

即使是同学,其实也不大熟悉,对方关心两句便罢了。

整整一天,周小鱼坐在会展中心,纸面上却是画了又擦,擦了再画。

她好像…忽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去画画!

多么可笑啊。

三个月后。

方若华还没下飞机,就忍不住稍稍有些抱怨:“下次我希望布朗教授你可以带齐师姐她们同行,她们虽然只是华裔,但是中文也很不错。”

布朗笑了笑,沟壑纵横的脸上竟露出点谄媚,“方可是我的幸运女神,不带着你,到哪儿我也不安心。”

他早就发现了,方若华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好像这世界上最神秘玄奇的数学和物理的诸般规则,对她格外青睐。

那些在别人眼中可怕的难题,好像总会主动在她面前舒展开四肢,敞开心怀,主动把线头递交到她的手里,只用她轻轻一抖动,就能理出一条最可行的路径,通往成功的彼岸。

布朗因此尝到了好多甜头。

如今他在每个星期做礼拜之余,都有点想把自家这个学生也给供起来。

“我亲爱的方,你一定深得上帝钟爱,所以运气总是最好,请把你的好运气,酌情分给我一点,只要一点就够了。我也是上帝的虔诚信徒嘛。”

布朗笑道。

他总认为,在数学理论研究上,在许许多多的难题的破解上,有时候上帝的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上帝降下一点灵光,就比数学家们辛辛苦苦趴在桌案前努力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还要有用。

同行的斯坦福约翰教授忍不住偷笑起来。

这些话的确是让人觉得有点,不对,非常羞耻。

方若华叹了口气,可是她拿自己的导师一点法子也没有。

她这回扔下自己‘论证斯托克斯方程解存在性与光滑性’的小团队,陪布朗教授再一次回到燕京,赴清大和燕大合作的数理研究所。是来商谈斯坦福与数理研究所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如果成功,将会带来发动机的极大进步,超时空发动机的制作将成为可能,星际迷航中的曲速引擎或可出现。

所以总体说起来也不算是做无用功。加入这样的项目中,对她的资历提升很有好处。

现在方若华在斯坦福有自己的小组,正一门心思为证明斯托克斯方程解而努力,但是像这样的大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人才帮忙。

目前她虽然做着许多博士都不能做的工作,可其实还没有拿到硕士学位。没办法,事情太多,时间也有限,最起码还得两个月还能修满学分。

第二学位她要修物理,打算今年报考斯坦福约翰教授的研究生,但恐怕更是要等一等才行。

如今她靠着布朗教授的面子才召集到一些人手,还有学姐们义务帮忙,但是她想加快进展,终究还是得尽快组建完全属于自己的团队。

这次参与到跨国跨校的大项目里,就足以证明她的实力,等她相中哪个人才要招揽的时候,人家一看她的经历,至少不会一开始就把她拒于房门之外,对她说的话,多多少少也会重视一些。

方若华目前三年的最终计划,就是解决掉自己目前研究的诸多课题,获得菲尔兹奖。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找几个有用的帮手,被教授抓个一两回壮丁,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而且这回参与的项目组,也和自己研究的课题有很大联系,说不定能从中获取些灵感。

在哪里都是学习,到也不用太介意。

下了飞机,结果来接机的两个人,方若华都不认识,不禁有点意外:“你们清大的陶学峰教授,燕大的陶先林没有来?我登机之前他们中国双陶才说,要亲自来接机,顺便带我们去吃烤鸭的。”

来接机的两个年轻人,都是二十多岁,一个连忙很有眼力地接过布朗教授推着的行李箱,至于方若华还有其他年轻一点的教授和助手们,就只能自己辛苦了。

另一个赶紧开车门,赔笑道:“有点事,两位教授…咳咳,有点事,让我们先来接,酒店已经定好了,不如让我们送诸位去酒店?”

方若华他们刚到酒店门前,燕大的陶先林教授就赶了过来,只是气色看起来有点糟糕,一身中山装穿得皱皱巴巴,他自己抚了半天才算平整,可即便接到人,他神色还是有那么一点急切,显然是刚从实验室一类的地方出来,大约是很忙。

漫长的旅途,大家都非常累,陶先林也没说什么,安排所有人住下,洗个澡踏踏实实睡一觉。

一直睡到第二日七点半,一行人起床吃了早餐,布朗教授就给所有人分派了任务。

方若华拿着资料进了研究室,抬头就看见一个熟人,当年她参加IMO时,那位计算达人,脑袋堪比电脑,除了稍微有些自闭倾向,别无毛病的天才林哲。

林哲正蹲在一个巨大的饮水机前面,盯着饮水机发呆,眼神涣散,双手在眼前画出无数个神秘玄幻的符号,显然神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

方若华凑过去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蹙眉道:“这里用一下弧长微分公式就行了。”

林哲愣了愣,闭上眼沉思片刻,点点头,双手又在眼前来回挥舞了两下,重新沉浸进去。

此时,研究室内会议桌前坐着好几个人,众人都瞠目结舌。

半晌,一个微胖的女孩子忍不住问同伴:“你‘听’得懂他们说什么不?”

“呃,我从来不尝试去‘听’林神说什么。”另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同学露出一脸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