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亲王一坐好,就叹了口气:“我打算离京躲一躲,这段时间若是真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去找府上的黄英便是。”

方若华失笑:“在京里,王爷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差不太多,怎么还需要躲了?”

康亲王平时都是端正斯文,略见冷傲的人设,在方若华面前却是不怎么端架子,便是皇室丑闻,在她这位亲历者面前,也是没什么不可说。

“还不是老三闹出来的那事,牵连甚广,他那几个兄弟…”

康亲王连连摇头,“老大,老二还好,老五竟也被牵连进去,如今皇兄焦头烂额,我的门口也是一堆跪门槛的,还是走吧,躲一躲清净。”

“五皇子?”

方若华一惊,五皇子虽有些骄横,却颇得宠爱。

那日生事之时,他表现并不坏,一直护卫在皇帝身边,很是当了一回孝子。

康亲王冷着脸:“陛下查出来,老三身边一个亲信,还有一个跟了老三十几年的老嬷嬷,竟是老五的人,这回老三作乱,老五一早就知道,还准备下后手…我皇兄又不是傻子,能看不出他那点小心思!”

一想起这个,康亲王就生气。

“老五不知什么时候和甄家搭上了关系,哎,根本是让甄家利用了,那群不知足的混蛋,还敢打着拿捏皇子的主意,什么东西!”

康亲王摇了摇头,“没一个机灵的,做点事,还留一堆把柄给人家。”

方若华莞尔,也不怪康亲王生气,别看皇帝年轻的时候又是装孝子,又是装老实,装得无害得很,可生在皇家,还成为最终胜利者,哪里能没有一点能耐?

底下那些小皇子们羽翼未丰,所有小动作在这群老狐狸眼里那被瞧得真真的。

五皇子如果真是枭雄本色,手段玩得娴熟,那还能得皇帝高看一眼,但看样子,他这手脚做得太幼稚,皇帝根本看不下去了。

“怪不得甄家这么早就被抄了家。”

如果甄家只是贪婪,看在太上皇还在的份上,皇帝也许会忍着,可是他们把心思动到皇子们身上去,皇帝怎么肯忍?

康亲王灌了口茶,压下心里的怨念,吐槽几句也就住口,起身准备告辞。

方若华亲自送客,顺口笑道:“王爷还户部银子的时候,别忘了跟我说一声,林家也想借一借王爷的东凤。”

康亲王:“…”

半晌他才忍不住道:“真人果然能掐会算。”

国库空虚,最近出事特别多,天灾人祸不断,京城还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他皇兄还想挤出银子来修一修皇宫。

宫里和鬼屋都差不多了,还能不修?

可是银子从哪里来?

再看看朝中官员还有勋贵们那穷奢极欲的生活,皇帝心里能没想法?

这些人个个哭穷,欠着户部不知道多少银子,这笔钱皇帝不知道盘算了多少回,现在终于忍不了。

康亲王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弟弟,又是亲王,位高权重,正好出头做个表率。

此事已经提上了日程,但他们兄弟自己商量过,并没有透露给别人知道。

康亲王想了想,又觉得方若华知道这些,挺正常的。

第九百一十五章 抄家前(两章合一)

这位方真人是何等人物,玄术精妙,能掐会算。

至少在康亲王眼中,无论他做什么,方真人但凡想,恐怕都不难知道。

方若华目送康亲王的马车离去。

一干水友们都笑:“如果换成现代,我们三妹肯定被怀疑。”

“换了我,我就得怀疑她监听我。”

方若华:“我表示,这我有点冤枉。”

没错,监听康亲王的不是她方若华,根本就是这群吃饱了没事干,竟瞎胡闹的水友们,他们非要方若华播一播古代王爷的生活日常。

方若华只好给他们播了。

结果这些家伙挑三拣四,非说演得不好,身为一个王爷,不去喝花酒,不养美人,每天除了办差就是睡觉,还是一个人睡觉,连个丫鬟都不招惹,吃的饭也就是三菜一汤的标准,哪里像个王爷?

也只有唯一喜欢的业余活动,打猎骑马什么的,比较带劲。

可他去打猎,只带着十几个侍卫平平常常地打,打个野鸡,野兔什么的,连老虎狮子都碰不上,梅花鹿都没有,更多的时候出去转一圈,连只野鸡也猎不到。

水友们都嫌敷衍。

可他们不想想,康亲王又不是多厉害的高手,更不是专业猎户,平时出去打猎,又不是正经的围猎活动,不去皇家猎场,没人给他放养野兽,他真要是天天都能打到大猎物,那他就成怪物了。

方若华轻笑:“康亲王也不是没有私生活,你们想看的那点东西,不也看见了?”

康亲王有一亦敌亦友的红粉,长得非常漂亮,来历成谜,刚发现这么个人物的时候,水友们没少期待王爷和民女的爱恨情仇。

“结果呢,美女人家有主,男人是个镖局趟子手,刚知道的时候,我们还期待三角狗血恋来着,结果寥寥几次见面,干干巴巴地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我说三妹,你们编剧也太敷衍了吧。”

“河蟹大军再厉害,你都清水成这样了,怕个什么劲儿!”

不过,虽然各种吐槽,可盯着康亲王确实能知道好多皇家的隐私。

当然,方若华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全开摄像头盯着人家,太浪费时间。

所以,最终能知道皇帝想要康亲王带头还户部欠银的事,算是意外收获。

荣国府

贾母上了年岁,前些时候又受到过惊吓,她是真病了,在床上一连躺了三日,邢夫人和王夫人都过来侍疾,也跟着形容憔悴得不成样子。

黛玉一来,见外祖母如此,也是吓了一跳,自是衣不解带地侍奉在一侧。

许是有黛玉和宝玉相伴,老太太的身体到一日日见好。

这日,外面掉了几滴雨,一阵风吹过,贾母感觉到一丝寒意,不知怎么的,眼皮子跳个不停,心里也慌乱得厉害。

她一时惊惧,猛地睁眼,抬头看到黛玉坐在身边绣抹额,目光略微闪烁了下,不禁有一点愧疚,又有些怜惜,忍不住道:“好玉儿,这些个活计交给丫鬟们做便是,你仔细伤了眼。”

“老祖宗。”

黛玉连忙扶着贾母靠坐在迎风枕上,又拿了条毯子搭着老人家的腿脚,笑道,“不过是绣着玩而已,您就放心吧。回头我给您绣新抹额带,也让老祖宗享受享受外孙女的孝敬。”

贾母终于被哄得眉眼舒展:“我一把老骨头,你这抹额做得这般鲜亮,哪是我能用的。”

“就老祖宗这容貌气度,还有这气色,便是给您做一条大红色的,也照样压得住呢。”

贾母大笑。

外面王夫人撩开帘子进门,也笑道:“老祖宗总说咱们家凤辣子那张嘴了不得,要我看,林姑娘这张小嘴,也是相当不得了,好使唤得很。”

不多时,三春并宝玉,还有王熙凤都来了,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到是把刚刚贾母心中的那一点惊意给消了去。

陪着贾母消磨了许久,王夫人才领着王熙凤出了门,她们还要管家,杂事众多,的确不能一直在老祖宗面前奉承。

不过贾母精力不济,说笑一会儿也便困倦,黛玉几个服侍她老人家躺下,便去外头坐着,一边逗鹦鹉,一边说话。没一会儿宝玉也来了,没进去打扰老祖宗,只让姐妹们陪着玩耍。

园子里百花盛开,整个贾府都花团锦簇的。

黛玉看着几个姐妹,心中却免不了忧虑,爹爹自进京以来,在外面的事也不怎么瞒着她,前几日康亲王在朝上提出还欠银的事,爹爹和几个同僚一并也还了。

他们林家借的少,连本金带利息,一共偿还了差不多十八万两银子。

黛玉在贾家住了几年,她也不是那种当真不通世事的女人家,看得出来贾家的开销极大。

就说贾家养的这些丫鬟们,那每一个放在外头,就是大家小姐也不一定能比得上。

丫鬟们这般水灵出众,难道是白来的?那都是富贵香海里浸泡,才能养得出。

一个丫鬟的嚼用穿戴,搁在外面能养一家老小,还很是富足。

贾家肯定也欠了朝廷不少银子,但就是自家奢靡无度,还一点还银子的意思都没有,这哪里能是幸事,分明要招祸。

探春见黛玉出神,不禁笑着问了句。

黛玉摇了摇头,便把自己的这些忧思略微一说,探春一时也怅惘,呆呆出神。

宝玉听得烦闷,蹙眉道:“有老太太和太太呢,哪里用得着咱们操心这个。”

黛玉知道他的性子,笑了笑,也并不同他多说。

其实该说的,该提醒的,黛玉早就提醒过,可当家的爷们儿不上心,好似都觉得宫里有个娘娘在,他们必是高枕无忧,她一个姓林的,又如何管得了贾家的事?

此时此刻,贾母说是困倦,可躺在床上却根本睡不着,心下轻叹。

她已是这么一把年纪,久不去外面交际,在府里也不怎么管事,只享受儿孙们孝敬罢了,辛劳了一辈子,临到老还有她什么事,只要她能安度晚年便好。

“鸳鸯。”

贾母低声喊了声。

鸳鸯忙应声,过来扶着贾母半坐在床头。

“你去…罢了,歇了吧。”

贾母想了想,又闭上眼,她本想叫自家两个儿子过来问一问,问问他们是不是与…与天家那些人有瓜葛,后来一想,问又有何用!

只盼着这两个是没用的,上面那些主子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

也盼着国公爷的恩泽多少能庇护住家里。

鸳鸯眼看老太太满脸疲惫,神色间不免流露出一抹忧色。

她只一门心思伺候老太太,但老太太年岁毕竟大了,近年来,她也不免时时忧虑,不知前程如何。

贾府的主子们,此时就没有一个踏实安生,就是王熙凤和贾琏,也坐在榻上说起朝廷最近的热闹,康亲王带头还欠银这事。

他们两口子也是刚知道家里欠下不少银子这事,贾赦好歹也是荣国府的正经继承人,该知道的,心里也清楚,林如海派人给他和贾政都去了信,他虽说混不在意,却还是跟自己的儿子抱怨了一通。

欠银的事一笔带过,说的都是什么二太太管家多年,府苦里的银子都不知管到哪里去,他这个大老爷在账上支钱都推三阻四,支支吾吾。

贾琏长叹一声:“咱们家除了二老爷,久不在朝中走动,消息不够灵通,出了这等大事,竟还多亏了林姑父知会咱们。”

二老爷在工部当差,可他不是个会钻营的,人缘不好,朝中便是有个风吹草动的,竟是半点不清楚。

“这欠银,也不知道老祖宗有没有什么章程。”

王熙凤翻了个白眼:“就是想还,去哪儿找银子来还?”

说着推搡了贾琏一下,“行了,别操这闲心,咱们四王八公一向同气连枝,别人都没还,轮不着咱们上赶着找不自在。”

王熙凤想到前几日从甄家来的那些人,蹙了蹙眉,心下不禁有些羡慕。

甄家被抄了家,好在他们家老太太还在,那是当今陛下的乳母,身份尊贵,还能庇护下几个子孙。

想甄家雄踞江南多年,家里的财产可不是贾家能比的,那泼天的富贵便是让抄了去,剩下点零碎也不会少了,如今怕是好些都到了二太太手里。

王熙凤对自家这好姑妈算是相当了解,姑妈她老人家那是个只进不出的主,甄家把银钱送来容易,将来再想讨回去,恐怕难了。

京城里的暗潮汹涌,贾家诸位主子都不怎么能感觉得到,他们在这方面,着实不够敏感。

到是姑娘们有点脂粉中的英雄,对这世道看得比男人们清楚,奈何身为女儿,看得太明白反而痛苦,毕竟她们什么都做不了。

这日,老太太的身体好起来,日常饮食起居都变得正常,黛玉赏过大观园里园景,忽然兴起,便下帖子给诸位姐妹,还有师姐方若华,办起诗社来。

诸姐妹也是有日子没在一处聚一聚,自是都极高兴地应了。

方若华早就打算细看一看大观园,一收到黛玉的帖子,便拿给水友们看。

一群水友一直对林妹妹的帖子垂涎的很,此时看到方若华收藏了一匣子,个个不免谄媚起来。

“以前三妹总喜欢送特色小礼物来着,这回就送林妹妹写的帖子如何?”

“林妹妹亲手做的香包也很好啊?”

“她画的扇面不美吗?”

“我特别喜欢林妹妹戴的那一对虾须镯,多少钱,我出十倍,卖给我成不成?”

“话说,好些在淘宝搜不到同款,尤其是这些首饰,难道是咱们三妹专门找设计师设计的?”

“话说,宝姐姐总抱在手里的那只手炉有没有卖的,好精致,又小巧,太可爱了。”

方若华挑了挑眉,在自家的直播间里,宝姐姐的粉似乎比林妹妹的少很多。

谁让她这回直接和林妹妹拉上了关系,人有亲疏,水友们多和她站同一阵线,自是更怜爱黛玉。

方若华笑道:“等这回直播结束,你们林妹妹的字,扇面,还有屏风一类,我都…仿给你们,至于真的,就不要想了。”

“还有那个闹着要林妹妹香帕汗巾的,赶紧歇了这念想吧。”

方若华可不会让黛玉贴身的东西流落到外人手里头去,水友也不行。

几句话逗得水友们又刷起屏来,不过大家都通情达理,闹也是在开玩笑。

和水友们打趣了几句,方若华便回了帖子,第二日携杏儿几个丫鬟,自备了几样水果点心,去荣国府赴约。

方若华一路走到大观园,在路上水友们还喧闹,可真正进了门,大家都静了。

仿造的大观园,很多人都看过,水友中也不乏读过红楼之人,可真正到了这个地方,哪怕是隔着大屏幕,大家都忍不住静下来。

苏州园林冠绝天下,水友们也有不少人去赏过苏州园林,好自然是好,但是后世的那种好,在游人如织的时刻,那些美,那些好,都不免带些世俗的味道。

许久,一个据说还在读高中的学生水友道:“大观园的美,美在历史和真实。”

不光是那些山石,花木,飞楼,清溪,连着里面走动的人,都美得令人心惊,于是震撼,于是静默。

方若华一笑,这还是简陋过的大观园呢,干脆放飞了摄像头,由着水友们去看,去玩,自己同黛玉和三春,宝钗落座,连李纨,王熙凤也来了。

黛玉和宝钗,还有三春姐妹们人人赋诗,方若华只拿着杯果酒细品。

小姑娘们凑在一处,玩得极为尽兴,正热闹,方若华耳边提示音忽然骤响,她一回头,看了眼大屏幕,不禁愣了下。

水友们也快疯了。

“时间不对,三妹,你这编剧疯了吧,大观园里好多剧情都没发生呢。”

“就是啊,黛玉葬花没有,宝钗扑蝶也没有,湘云醉眠没有就算了,她现在和黛玉关系不好,史家和林家闹得挺僵的,别的总该有吧。”

其他水友:“…你们会不会抓重点,现在锦衣府的堂官金老爷到门口了,看那架势,就是来抄家的。”

“当时带人来抄家的不是一个姓赵的?怎么又来了个金老爷!”

第九百一十六章 抄家

方若华心里一紧,她一时不明,白为什么贾府抄家会提前。

元春现在还在,而且仍旧是贵妃。

但皇帝这么做,甚至连她幻真观方真人与贾府的关系也不顾,必然是大事。

方若华自己知道,她和贾府上下都不熟,只看在黛玉的面上,虚应他们而已。

可皇帝近来对她还是颇为尊重小心,她和黛玉的关系,皇帝不会不清楚,黛玉和贾府的关系也算是密切,如果是一般小事,皇帝应不会忽然抄没贾府。

有时候方若华都猜,会不会因为自己,贾家最后的结局略有改变。

没落肯定是没落了,他们家的男人都这副德性,又是寅吃卯粮,等贾琏袭爵,爵位更低,贾母一去,荣国府的牌子想挂也没资格挂,但只要他们家的人不作大死,都是些没用的,皇帝也不至于赶尽杀绝,没准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抄家这事能避过去。

没想到,不光没有避过去,反而提前了这么多。

此时,探春未曾远嫁,迎春也没出嫁,也不知提前发生这等事,对这些女孩儿们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方若华吐出口气,此时却没有着急,一口喝了杯子里的酒,把黛玉拉过来搂在身边,提高声音对兴致正浓的诸姐妹们道:“停一停。”

三春几个都回头看她。

方若华轻声道:“我有一点不好的预感,你们都回去屋里,取一些自己的细软要紧之物,只拿重要的,贴身放好,然后再到我这儿来。”

几个姑娘都怔了怔。

方若华叹气:“去吧,只给你们一刻钟,速度快一点。”

黛玉猛地抓住自家师姐的手,只觉得眼前发黑,心扑通扑通跳动起来。

探春脸色登时雪白,有些六神无主,其他姐妹个个茫然不知所措。

但方若华的身份摆在这里,姑娘们都信服她,一听她这般说,便是懵懂也听了话。

诸姐妹纷纷散去,黛玉手心里全是冷汗,急声道:“师姐,怎么了?”

方若华轻轻抚摸她那一头秀发,柔声道:“别怕,人生无常,总会有些波折,但和黛玉你无关,我家的玉儿,将来必得幸福和乐。”

林黛玉脸上微红,有点不好意思,心里的惊怕到是少了些。

方若华拿了一杯温茶递给黛玉,还没有喝,外面一下子就乱了。

紫鹃披头散发地跑来,急声道:“外头来了好些穿着皂靴的强盗,马上就闯到园子里来了,正四下拿人,刚才宝玉在外头被吓得昏死过去…”

说话间,丫鬟们护着自家的姑娘,仓皇而至,人人自危,方若华招招手令她们坐下,“若是祸事,躲是躲不过,且等等吧。”

这时一队凶神恶煞的官兵冲了进来,还没到眼前,徐茂才一脚扫出,十几个兵士全让他踢飞了老远,落在地上打了滚起身。

为首的怒喝:“大胆,吾等奉皇命而来,你们胆敢抗旨不成。”

徐茂才冷笑,以脚尖点地,在地上划出一道线:“过此线,危急主人者,杀无赦!”

为首的兵丁脸色骤变,胸腔鼓动:“好啊,敢造反了,来人!”

“许千户!”

他话未说完,旁边一瘦小兵丁忙把人一把抱住,小声道,“还是仔细点儿,等金老爷来吧。”

“放屁,怕个卵子,呵,这荣国府早成了个笑话,真当还是老国公在的时候,如今他们算个什么东西,小爷我会怕他们?”

为首之人冷笑,一挥手,兵士们一拥而上。

三春姐妹登时脸上一白,惊慌失措,但也只有片刻,那群兵士还没冲到眼前,连徐茂才划的虚线都没靠近,就骨碌碌滚作一团,痛呼的痛呼,哀嚎的哀嚎。

场面一下子变得更乱。

为首的那许千户愣了下,一时也觉不对。

他可不是什么傻子,能在锦衣堂混到从五品的锦衣堂千户,怎么也算智勇双全的人物,很清楚什么人能招惹,什么人不能招惹。

反正可以使唤这等高手的人,在他看来就绝对是不好招惹的那一类,尤其是这里可是京城,便是锦衣堂的人身份再超然,也不好胡来。

许千户神色晦暗不定,冷声道:“你是什么人!”

“你个棒槌,连方真人都不认得!”

金兆明一进来,身子自动自发矮了半截,一溜烟跑过来,先是瞪了许千户一眼,又对着方若华赔笑道,“方真人您可千万别生气,这就是个棒槌,刚从江南道调回来的,纯粹是个粗人,要不是看他爹的面子,我早把他给收拾了”

说完又转身冲徐茂才道,“徐爷,您老也是,客气什么,碰上这等不懂事的,宰了他都没话说。”

方若华一下子就笑了:“还没恭喜金老爷荣升,在你们锦衣堂,六年不到就升任指挥使,恐怕除了金老爷,也没有几个了。”

“全托真人您的洪福。”

金兆明咳嗽了声,小声道,“今儿是真没想到真人在贾家,哎,要是知道您在,怎么也不敢让这小子冒犯。”

“好了。”

方若华摇摇头,“你既然接了旨意,按照旨意办去吧。”

金兆明小心应是。

方若华回头看身边这些栖栖遑遑的姑娘们,轻笑道:“别慌,事情来了慌也没用,人生便是如此,总是起起落落,可别管落到什么地步,只要不放弃,终归能雨过天晴。”

金兆明也连忙道:“还请真人安心,虽说万岁爷有旨,贾家老少暂且关押,但小的保证,对这些女眷们绝对秋毫无犯,不敢说一切和在家里一样,但保准饿不着也冻不着。”

方若华点点头,携了宝钗和黛玉起身,“这两位一个是薛家的小姐,一个是林家的小姐,我就先带走了。”

金兆明自是一句不多言。

林黛玉看着诸姐妹,心神不宁的厉害。

方若华过去替几个姑娘整理了下衣襟,又吩咐人拿斗篷给裹好,平平静静地道:“别担心,无论什么事,都和你们这些女孩子并没有关系,暂时忍耐个几日,我在幻真观等你们,到时候你们化个名,我给你们出本诗集,让那些文人雅士们也瞧瞧,姑娘们不会比男人差。”

探春红着眼睛,拉着迎春和惜春福身拜谢,欲言又止。

方若华笑道:“一切有我。”

探春这才松了口气。

和迎春,惜春不同,她在贾家还有一个亲娘赵姨娘,虽然探春平时对赵姨娘非常冷淡,特别嫌弃赵姨娘给她没脸,一直在讨好王夫人,但那是因为只有王夫人,她才有未来。

可真到了生死关头,当女儿的又怎么会一点都不惦记亲娘,再没有感情,也少有人冷血到那等地步。

她也是觉得,方真人或许会努力救自己,可赵姨娘就不会有人放在心上,难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