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们回去了,让不让刘青买这个,自有人插手。

没有人在旁边打断自己,刘青又问伙计:“我听说还有一种香胰子?那个怎么卖?”

“香胰子可贵了,至少二两银子。”

方柳终于忍无可忍的拉了刘青出门,一边走一边道:“青青,你别听他狮子大张口,外边的摊子上,香胰子顶多就卖一两银子,没有香的胰子,肯定更便宜,还不如去外边买。”

刘青点头,心里对这个价格有些底了,若是外边的香胰子只卖一两银子,普通的胰子多半只要半两银子。

一两银子她肯定拿不出来,五百文却还是有的,只是她出来的急,身上就带了几文钱,而且这么贵的东西,就算她买得起,也得先经过她娘的同意。

知道了自己想了解的东西,刘青便拉着方柳道:“小柳姐,我也就是问问,并不打算买这个,你要是逛够了,咱们就回去罢,瞧着天色也不早了。”

“是快到午时了,咱们先回去罢。”方柳是本土人士,看天色猜时辰,只会比刘青这个半路出家过来的看得更准,一瞧天色,便急忙拉了刘青一起回去。

等到了刘青家,李氏已经炒了好几个菜,陈氏本来想去帮忙,却被李氏好说歹说劝出了灶房,便在院子里翘首以盼,听见姑娘们回来的动静,立即探了头出去看,一边道:“可算是回来了,我还想你们再不回来,得去街上找人呢。”

方柳道:“我们只是去街上逛逛,看够了便回来,娘有什么不担心的。”

“青青我是再放心不过,但是有你这只猴儿在旁边,我就真不放心了。”陈氏说着,还瞪了方柳一眼。

李氏又一个菜出了锅,把炉子里的火熄灭了些,端了菜出来,对刘青道:“青青,还剩两个菜就吃饭了,你哥哥想来也快下学了,你先去书院门口等着,见了你哥哥出来,叫他再回去把小柳她哥请来家里吃饭,快些去,要是耽搁了时间,小柳她哥吃了饭就不好了。”

听了吩咐,刘青刚想点头,陈氏忙拉了女儿一把,对刘青道:“青青,我们跟你一块去。”

刘青便先看了她娘一眼,见她娘笑着点了点头,便也笑道:“好啊,现在就去罢。”

********************************************************

刘青家搬到这儿来也有好些天了,吃了一顿非常热闹的午饭,他们一家三口,加上方永顺一家三口,就有六个人,刘青家的饭桌刚好够他们坐。

六个人里头,陈氏和李氏都是长辈,刘青和方柳年纪又都还小,也没什么好避嫌的,就一起上桌吃饭了,桌上,李氏显然十分关照方永顺这个年轻人,不停的劝他夹菜。

偏方永顺也客气得可以,李氏每劝一句,他都要一丝不苟的作了揖,表达了谢意,才会作罢。

刘青在旁边瞧着,亲哥的这位同窗,为人确实如他说得一般端方,但就是端方得太过了,她看着都累。不过看她娘笑容越来越灿烂的样子,好像还很满意他这性子。

方家母女没待待多久,刘延宁和方永顺回书院了之后,她们便也告辞了,李氏挽留不住,便带着刘青,亲自把人送到了巷口。

晚上,刘延宁从书院回来,李氏兴致勃勃的拉了他问方永顺的情形。

“永顺的年龄?他好像比我大了两岁,应该是没有订过婚,从未听他提起过。”刘延宁一时摸不着头脑,回了之后便问,“娘问这个作甚?”

“我瞧着他性情不错,没有旁的读书人那般孤傲,应该是脚踏实地的人。”

刘青眼下正忙着,她满脑子都想着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她娘给她买肥皂。过几日真买了肥皂,有了借口后,她又该用什么原料来代替做肥皂必须用的烧碱?

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想得刘青脑仁都疼了,一吃完饭难得没有同李氏和刘延宁坐一块说话,找了个由头就回屋子继续头疼去了。

因着刘青不在身旁,李氏说话也少了些顾忌,不然小姑娘在旁边,她是不好对着个外男如此赞不绝口的。

刘延宁倒没往自己妹妹身上想,在他看来,他妹妹年纪还小呢,方永顺比他还大,同他妹妹完全不是一个辈分的,怎么也想不到他娘开始打这主意了。

刘延宁只当他娘纯粹是好奇,遂点头表示认同:“书院里大多年纪与我相差甚大,难得永顺兄与我同龄,因此关系一直很不错,永顺兄的为人是没挑的,才学也够。上一次落榜,先生说实在是永顺兄太年轻,再历练几年,想必就没有问题了。”

“他还考过一次科举了?”李氏有些诧异的反问,见刘延宁点了头,倒又淡定下来,落榜就落榜,这么年轻的读书人,少有一次就能考中的,她爹当年也将近三十岁才考中了秀才的。

想通了,李氏又笑道,“连你们夫子都这么说了,想必这回再考,他应该十拿九稳了。”

刘延宁微微点头,实在是考科举这事,有太多的不定性,他也不好发表评论。

李氏便当他默认了,越发喜滋滋的道:“他这个年纪,要是今年考中了功名,那可真真是青年才俊啊,往后前程还远着呢。”

“说起来,不单单是他好性子。他娘和妹妹,我今儿也接触过,性情都好,不是难相处的人,听说他爹还有手艺傍身,每年农闲的时候,给人家刷墙盖瓦,想必也能赚不少钱,这日子是不会差的,他们家又只这一个儿子,也不怕兄弟间起龌龊,平添那些烦心事……”

李氏越琢磨下去,越发觉得这门亲事,简直是天造地设,再合适不过了。

“虽说他比你妹妹大几岁,但年纪大好啊,年纪大知道疼人。就你妹妹这性子,我可不奢望有人能镇住她,真要比她厉害的,往后还指不定怎么闹,老实些才好,只要能让着你妹妹,你妹妹也不是那得寸进尺、不知好歹的人……”

刘延宁先前听到他娘琢磨起方家人的性情和情况,就感觉不对劲了,再听到他娘这番直白的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不就是带了同窗好友回来吃顿饭吗,怎么就扯出这么些事来了?刘延宁顿时悔不当初,他好心喊好友来家里吃饭,结果对方就是来跟自己抢妹妹的。!

不得不说,刘延宁很没道理的迁怒了。

但是再迁怒,刘延宁也知道,当务之急是立刻打消他娘这个危险的想法,连忙道:“娘,青青才多大,您想这些是不是太远了些?”

这理由搪塞的,连李氏都听不下去了,忍不住瞪了刘延宁一眼,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你妹妹这年纪,再不说亲,以后就真嫁不出去了!”

“怎么会呢,妹妹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往后来提亲的人家,肯定不在少数,娘现在何苦操心?”刘延宁呵呵笑着,心里想的是真要嫁不出去才好,他们一家三口就不用分开了,他也不用担心自己宠着的妹妹嫁出去,到别人家受气去了。

刘延宁心里在盘算着什么,李氏又如何瞧不出来,顿时又好气又好笑,她这个儿子别的事再精明不过了,偏对着他妹妹的婚事,她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其实哪里是真听不进去?不过是舍不得罢了。

因此李氏虽然无奈,心里又有些欣慰,她就这一双儿女,他们感情越好,她这个当娘的自然越开心,毕竟她苟延残喘至今,不就是希望看到儿女们都过上好日子吗?

清楚归清楚,李氏却不打算放任下去,她十分认真的看了刘延宁一眼,语重心长的道:“延宁,你要知道,姑娘家是不可能不嫁人的,就算咱们养得起,这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你妹妹骂死。反正都是要嫁人,倒不如早早准备起来,相看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家,至少能保证你妹妹以后日子过得好。你要是真舍不得,先让你妹妹订了婚,再多留她几年,晚些成亲也使得。”

他娘说的道理,刘延宁又何尝不明白,只是以前拒绝去想这个问题罢了。

刘延宁抿了抿唇,没作声,但已经认同了他娘的说法。

“你妹妹身子一向不好,我是舍不得她嫁庄稼人的,虽然咱们也是庄稼人出身,可让你妹妹整日下地干活,她这身子如何受得住?最好还是嫁说个读书人,不图他有多大的前程,考不考得上功名,至少能读书识字,日后像你高家爷爷一样,当个账房先生,日子也过得下去,用不着你妹妹受苦受累。”李氏继续道,“原先我也没打方家的主意,同方家嫂子接触过,瞧着她宽厚的性情,想必不是难伺候的婆婆,我才起了这个意思。后又见方永顺那孩子性情端方,长得也是眉目端正,一表人才,这才越看越满意。便琢磨着等你们今年考完科举,要是能把婚定下来,那也是双喜临门啊。”

李氏倒没想着自家高攀不高攀方家的,方永顺固然有才学,可她儿子也不差,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况且要论起来的话,自家卖茶叶蛋赚的钱,只会比方永顺他爹靠手艺赚得多,真要把女儿嫁过去,头几年少不得叫她吃些苦。

只是李氏说到这份上,刘延宁仍然是摇头,表达自己的反对:“娘,您说得没错,只是有一点,永顺兄比我还大两岁,妹妹比他小了六七岁,委实差得有些远了,倘若他今年就能考上功名,又如何等得起青青?”

说到这里,刘延宁忍了忍,还是忍不住道:“再说您觉得条件合适,我却觉得永顺兄这性子虽是端方,到底不够体贴,配咱们青青还是委屈了……”

李氏本来是在思考刘延宁的话,听到最后一句,便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恐怕是觉得全世界的男子,配你妹妹都委屈了罢!”

第71章

刘延宁说这话还真不是赌气,他觉得自家妹妹那么好,自家千疼百宠着,就算要说婆家,那也要是会疼人的,不能继续宠着他妹妹,他凭什么把妹妹嫁过去?

因此固然他同窗好友家条件与他家正匹配,就凭着他那性子,说好听了是端方,实则就像木头,根本不知情趣,为了妹妹的将来,自己也不能同意他娘的打算。

刘延宁的态度非常坚决。

而李氏,虽然很多事都能听刘延宁的,但是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她可不敢让同样不知人事的儿子来做主,再说刘延宁虽然说得义正严词,李氏心底还是当他有私心,就是不想要他妹妹这么快定婚。因此李氏更不能由着他胡来了。

母子俩头一次有了争执,谁也不肯让谁,这事便只能暂且搁浅了。

不过他们很默契的都没有在刘青面前提起,刘青便什么也不知道。

刘青还在为她发家致富的计划而头疼。

万事开头难,虽然暂时没想到烧碱可以用什么代替,但这个可以慢慢想,肥皂还是要买的,过了两日,刘青便同她娘说要买东西了。

意识到亲哥越来越有些妹控的倾向,几乎她说什么,亲哥都不会反对后,刘青还留了个心眼,特意挑刘延宁快要回家的时候,扯着她娘的袖子撒娇道:“娘,我上回同小柳姐去逛街,瞧见外边卖的胰子真不错啊,小柳姐说很多姑娘用这个来洗澡洗脸,都把脸洗得白白嫩嫩的呢。”

虽然刘青没有明着说出那个买字,但李氏心思通透,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当下回头瞥了刘青一眼,笑道:“你不是都用冷水洗脸,也把脸洗得白白嫩嫩的了吗?”

“冷水只能把脸洗干净,哪里能洗白了。”刘青嘟了嘟嘴,知道她娘虽然没有明说,但这态度便是不同意了。

不过刘青也不意外,毕竟不是便宜的东西,就算只要半两银子,对他们家而言,也毫无疑问是个奢侈品,她娘疯了才会她一提就同意。

样子还是要摆出来的,刘青放开了拉着她娘袖子的手,垂着头,很有些闷闷不乐的道,“再说若还能再白一些,又有谁会嫌弃的?”

难得见女儿低落的样子,李氏也有些心疼,摸了摸她的头,好声气的哄道:“青青,你想买别的,娘都不反对,只是这胰子实在太贵了,好几百文钱,都够咱们几个月的花销呢,要是被你爷奶知道咱们花这么多钱给你买玩意儿,叫他们如何放心?”

他们一家三口搬到县里来,一次**了好几个月典屋子的费用后,日常花销倒还真用不了多少,刘家人都想着城里东西贵,能少买一点是一点,因此粮食和油盐,都是刚搬来的时候带的,带足了大半年的量,还带了很多能存放的菜过来。

至少头一两个月,他们不用出去买菜,从刘家带过来的东西都够吃了,刘青这几次去街上,也是买鱼买鸡,有时候买两根骨头,给她哥煲汤吃的。

半两银子,对他们而言真不是小数目了。

刘青听她娘这么说,也不好再坚持下去,而且她预计错误了一下,她都快被她娘“说服”了,本应该回来救场的亲哥,到现在还没回来。刘青顿时只能端着一张闷闷不乐的脸,跟在她娘身后忙东忙西。

刘延宁近来回得一日比一日晚,今儿更是比昨天还晚了两刻钟,因为回家的时辰,也不是他自己能定的,先生结束得早,他们才能回得早,先生一拖堂,他们谁也不能先走。

也不怪刘青预计错了时间。

刘延宁到底还是回来了,家里已经做好了饭菜,碗筷都摆好了,刘青和李氏坐在堂屋等他。

甫一进屋,刘延宁就瞧见他妹妹鼓着张包子脸,生怕别人瞧不出她很不高兴的样子,刘延宁说的第一句话,自然也是问候生闷气的妹妹了。

“青青今儿怎么了,谁惹了不高兴了?”

“没人惹得到她,回来了就吃饭罢。”李氏不想多说,横竖都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给女儿买玩意儿的,告诉了儿子也是百搭,还免得叫他为难,“别管你妹妹了,她气个两日,自然就消气了。”

刘青心里打突,看来她娘这回态度很坚决啊,要是她真不同意,自己难道要偷偷摸摸揣着钱出去,先斩后奏,买回来再说吗?

想到这里,刘青忍不住小心翼翼的瞥了她娘一眼,但还是憋着了没作声。

虽然他娘这么说,刘延宁却不可能真的不管他妹妹,坐下来后并没有动筷子,而是继续问:“妹妹为何生气?”

瞧着儿子女儿都不配合自己,李氏也无奈了,瞪了刘青一眼,才叹气道:“她昨儿同方家姑娘去逛街,听方家姑娘说胰子洗脸好用,就想缠着我买了。可那胰子多贵啊,少说也要几百文钱一块,咱们家又不是富裕人家,哪里用得起那好东西?我说不买,她就跟我置气,小半个时辰都不同我搭话了。”

刘延宁听完点头,微笑道:“看来妹妹也到了爱美的年纪。”

李氏抱怨道:“她这哪是爱美?分明就是臭美。”

刘青抿了抿唇,没做声,又悄悄瞥了她哥一眼,希望从她哥脸上看出些同意的迹象,却不想小动作被她哥给抓了个正着。心虚中的刘青也不敢再瞧了,忙收回了视线。

刘延宁含笑瞥了刘青一眼,才转头看向他娘,笑道:“虽然胰子卖得贵了些,却也不是买不起,我近日抄了些书,正要挑个日子送到书肆去,到时候换了钱,给妹妹买一块胰子也使得。”刘延宁说到这儿,顿了顿,又补充道,“到时候给娘也买一块。”

“我都这把年纪了,用这玩意儿,岂不是糟蹋了好东西?”李氏下意识的反对道,说完才反应过来,瞪眼看向刘延宁,“你怎么又去抄书了?不是说这几个月就歇一歇吗。”

“我习惯了每日练一两个时辰的字,虽然科举在即,但是平日的习惯也不能抛掉。既然练字也是练,倒不如抄抄书,练了字,又看了书,还能赚钱,可谓是一举多得。”

李氏知道抄书不像他说得这么轻松,更不如他说得这么好,否则人人都去抄书了。只是她儿子素来是主意大的,于这事上她从来管不到,现在即便是心里不赞同,李氏也没有要他立即停了抄书。

在她眼皮底下,她儿子都不动声色的抄了这么多书,她叫他停了,他到底有没有停自己也不清楚,李氏也懒得多费口舌,只是还苦口婆心的叮嘱道:“娘知道你要抄书,谁也拦不住你。但是你也别太累了,每日顶多抄半个时辰,有那功夫,倒不如好好休息,知道吗?”

“娘放心罢,儿子自有分寸。”刘延宁点头笑了笑,又扯回到上一个话题,道,“明儿中午要是回得早,吃了饭我便去一趟书肆,顺便给妹妹把她心心念念的胰子买回来。”

李氏又有些迟疑了,“你好不容易抄些书,赚的钱自己买本书也好,给你妹妹买这玩意儿,岂不是浪费了……”

刘青听到这里,已经知道她娘态度不像之前那么坚决了,又有她哥帮忙,多半要被他们兄妹俩说服,便举了举手,老老实实的道:“娘,我自个儿有钱,不用花你和哥哥的。”

刘延宁笑了笑,很是淡定的拍了拍刘青,道:“你那几个钱,自个儿留着以后花罢了。”

李氏不比她儿子的淡定,直接是惊呆的,忙问刘青:“要好几百文钱,你哪来这么多钱的?”

刘青的钱来路都正,也没什么不好说的,便掰着手指算道:“去年哥哥回家,给了我半吊钱,后来卖茶叶蛋,加上爷奶给的,和我自己攒的,又有六百文了。过年压岁钱,加起来也有一百多文,还有这次来县里,爷奶又给了我一百文,让我自己个儿花……”

这么算下来,刘青当真是个小富婆了,至少同龄人里头,能攒像她这么多钱的,真真是太少见了。

刘青的压岁钱,和这次出来前刘大爷他们给的零花,李氏心里都有数,唯独刘延宁那笔钱,兄妹俩滴水不漏,当真是瞒她瞒了大半年,李氏立即转头看向刘延宁,道:“给她那么多钱,你也不怕她乱来。”

刘延宁笑道:“妹妹这不是每笔钱都妥善保管着吗?”

“那是因为之前在家里,她有钱也没处花。”

刘青连忙表态道:“娘可不能冤枉我,就是到了县里,我想买什么,没经过您的同意,也不敢自己乱买啊!”

李氏方才不过是一时情急,心里头对她女儿还是很放心的,这会儿便点了点头,很有些认同的道:“也是,来城里这么些日,的确没见你自个儿乱买什么东西。”

“就是嘛,我有钱也不会乱花,就是昨日特别特别想买那胰子,最后还是忍住了,先要回来问娘的意思呢。”

刘青刻意卖乖,李氏也不接招,似笑非笑的反问:“娘现在是不同意呢?”

“娘。”刘青也不顾什么脸皮了,直接往李氏身上腻,撒娇道,“我好不容易看中个东西想买,您就同意了吧?”

李氏摇头,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刘延宁也没做声了,正在作壁上观。

刘青干脆一副急红了眼的样子,道:“娘上回不是说快开春了,要裁衣裳吗?这回我就不要新衣裳了,您就让我买胰子罢。”

“谁说要给你做衣裳了?我说得是给你哥哥做。”

刘青顿时住了嘴,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

刘延宁见状,也怕他们真把刘青逼急了,便出来帮忙劝道:“娘,青青向来听话懂事,从没像别的孩子一般要这要那,这回她头一次有想要的东西,想来也是真的喜爱,您就同意了罢?”

刘延宁这番话,毫无疑问说到李氏心坎上了。她先前只是拒绝了刘青的要求,并没有训斥她不懂事,肖想自家用不起的东西,也是为着这个。

自己的女儿听话懂事,李氏比谁都清楚,女儿进城也好些日子,从没向他们要求过什么,这次看中的胰子贵虽贵,她自个儿是打算用私房钱买,还知道买之前征求自己的同意。这么懂事的孩子,她又如何舍得不应?

在刘延宁说完之后,李氏沉思了许久,最后还是点头,道:“既然你实在想买,那就买罢,不过说好就这一块,以后可不许再要这么贵的东西。”

总算是如愿以偿了,刘青自然喜出望外,连连保证道:“娘放心罢,我以后肯定不再乱花钱,有什么东西都先孝敬着您。”

“我不图你那些东西,别再叫我头疼就行了。”李氏明明被刘青逗笑了,却还是要板着脸敲打两句,说完才又道,“正好后日要买菜,青青后日再去买罢,你们的钱都留着,娘这儿还有。”

虽然李氏同意了刘青买胰子,接下来母子三人又为谁付钱给争执了好一会儿,刘青本来就打算自己掏钱的,她娘死活不同意,她哥哥也不答应,最后商议的结果却是明天中午,刘青陪她哥先去书肆,然后她哥再陪她去买东西,钱由她娘出。

商量出这个方案,刘青当时也是懵逼的,但是目的达成了,她就先不去追究那些细节,一门心思的期待着第二日早点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有小伙伴还想看,特别的热情,于是我又写了一章,宝宝今天是不是一米八?

那么你们现在满足了吗?

第72章

在刘青的翘首以盼下,刘延宁第二日回家的时辰,都比平时快了一炷香,大概是知道了她妹妹的心急,所以回来得这么及时。

囫囵的吃了顿饭,刘青便迫不及待的放了碗,她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迫切的心情了。

一想到自己就要成立古代美妆品牌,垄断美妆市场,从此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刘青的心就止不住的热血沸腾。

当然前提是她要先把手工皂给鼓捣出来。

刘青自己心急归心急,却是万万不敢也不好意思催她哥快点的。

见着亲哥好似瞧不见自己的神情,仍旧慢条斯理的用着饭,刘青耐着性子等了会儿,最后还是坐不住了,忍不住起身问道:“哥,你要带去书肆的书放在哪儿?我去帮你拿过来。”

“就在书房的桌上,放在中间的那两本。”

“好。”刘青点点头,见她哥回答完自己的问题,又低下头去,继续细嚼慢咽的吃饭,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终于道,“那我先去拿书了,哥你慢慢吃啊。”

看着刘青出了门,李氏这才抬了头,笑嗔了刘延宁一眼:“又逗你妹妹,没见她急成那个样子了?”

刘延宁想到他妹妹明明急得不行,还要欲盖弥彰的让自己慢慢吃饭,就忍俊不禁,却也不舍得继续逗弄下去了,又扒了两口饭,估摸着他妹妹该拿了书过来了,便放下碗筷道:“那我和青青先出去了,娘慢慢吃。”

李氏摆了摆手,叮嘱道:“早去早回。”

于是捧着书出来的刘青,很惊喜的发现她哥已经吃完了饭,正站在院子里等着她一起出门。

因着书肆离他们家更近,兄妹俩便先去的书肆,在刘延宁同掌柜说着话的时候,刘青还趁机翻了翻上头的书,希望能找到些有关的书。

然而几秒钟后,刘青很有些失望的放下了书,因为她发现,这书肆的书,翻来翻去都是她哥书房里的那些,而她想看的并不是这些与科举有关的,而是被他们称之为的杂书。

偏偏这些杂书更难找。

刘青深沉的叹了口气,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同她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