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第88章 生子秘方

第八十八章

楚老太太这回是只带着楚二太太一起来的, 护国长公主也坐在上头,此时见赵如意出来,楚二太太又站了起来笑道:“昨儿听人来报喜,听到是郡王妃的喜事儿, 实在是欢喜的了不得。”

楚老太太老祖宗身份,虽然品级上略低一级, 但自也不用站起来,倒是满脸笑的跟赵如意说:“你快坐, 小心着点。”

赵如意心中倒是有数的,老太太虽然不把儿媳妇, 孙媳妇当回事, 但满心里都是他们姓楚的人,当先是儿子,过了便是孙子,女儿、孙女, 外孙女,亲疏分明的很,非常好掌握。

是以赵如意虽然不算什么,可赵如意肚子里那个定然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当然,若是个哥儿, 就更是大功一件了。

这会儿老太太的关怀爱护劲儿,赵如意一点也不意外,果然便笑眯眯的坐下来, 说:“如今我月份还轻,原本不想声张的,只是公主说了,一家子总要说一声儿的,没承想倒是劳动了老太太和婶娘,反是我的不是了。”

楚二太太连忙客气:“这样的喜事儿,没得不说的,哪里说得上劳动,别说我们了,就是老太太,也欢喜了一晚上呢。”

身后的丫鬟又递了东西来,护国长公主先就笑道:“来看看如意就罢了,拿什么东西,倒显得生分了。”

公主这样的话,谁都知道是客气话,可楚老太太显然是被护国长公主容让惯了的,竟是觉得理所当然一般:“我也这样说,就是老二家的心细,这样多礼。”

赵如意听的好笑。

楚二太太就当没听见楚老太太的话似的,只是对公主笑道:“原想捡些补身子的东西来,偏想着郡王妃是神医,别的东西自是比我们强百倍的,只有这个,原是我娘家那边产的,论品相比这边的强,我想着横竖一家子,也就不怕郡王妃嫌寒碜了。”

原来是一大盒子的银耳,果真大朵雪白密实,比外头铺子买的强许多,这东西虽然比不得燕窝贵重,不过这样一大盒子也不便宜了,照楚家二房的家底,很算是真心实意的了,这位婶娘是个识趣的,赵如意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脾气,当然就给面子,她便笑道:“婶娘这是说哪里话来,这样好东西,我拿着银子也没处买去。”

便吩咐丫鬟收下了。

楚老太太既然那么理所当然,显然是没打算给赵如意东西,赵如意也不稀罕,护国长公主昨儿直是欢喜了一天,今儿提起这事儿也是一脸笑,看起来也不在意老太太不打算送东西的事。

反倒是楚二太太觉得不好意思,她是知道的,昨儿是赵家老太太的寿辰,没有送礼的道理,是以人家今日一早就打发人给赵如意送了半车东西来。反倒是他们楚家这样寒碜,可是楚家二房家底如此,二老爷有了银子就能花的河落水干的,哪里还有银子落她手上,这盒银耳还是她娘家姐姐给的呢,因着新鲜,品相好,她才拿出来充个数儿。

赵如意其实也知道,见楚二太太连看了老太太两眼,那神态神情,还是很明显的,赵如意就笑对楚二太太道:“老太太一早就想着来看我,就是我的面子了,婶娘不必理会其他的。”

可楚老太太好像还不止是来看赵如意的,她还说:“郡王妃跟长寿成亲才三个月吧?竟就有喜了,莫不是有什么秘方?你二妹妹只比你迟一个月,这会儿还没动静,郡王妃有秘方,也该提携你妹妹啊,可不要学那些小家子的人,还藏着掖着的。”

原来今儿这老太太兴兴头头的来了,不是为看她,竟然是来讨秘方的?

护国长公主笑道:“老太太说笑了,这两口子生孩子的事儿,哪有什么秘方。”

楚老太太就不大高兴了:“怎么没有?外头都说安郡王妃有手段有秘方呢,就是直郡王妃的蓝侧妃,就是因着安郡王妃给的秘方,进府才四五个月,就有了身孕了,前儿我听说,还不太信,如今郡王妃也有身孕了,就由不得我不信了。”

楚老太太对赵如意说:“如今你妹妹进门儿也有两个月了,那回你是瞧见的,郡王爷也是颇给荃姐儿体面的。你想想,郡王府如今还没子嗣呢,若是如今养出来,那就是长子了。你给她秘方用一用,又不必你花银子,回头生个皇孙出来,你妹妹难道还不记你的情儿?你是我们家媳妇,没得不提携自己妹妹,倒便宜外人的道理。”

这话说的不伦不类,有好些词儿一听就知道不是老太太自己想出来的。一听就是被人挑唆的,而且还挑唆的这样盛气凌人,倒是和万姨娘并楚荃的做派一式一样,赵如意这样灵透人,哪里不懂呢。

不过赵如意联想极为丰富,便想着,这位万姨娘和她养的姑娘连她这郡王妃都不放在眼里,想必在楚家二房是嚣张惯了的,估计也是和万姨娘是老太太的娘家外甥女这身份有关,这位老太太,护短从来都是蛮不讲理,又还不会藏着掖着的,这位楚二太太,想必很受了些委屈。

这样一想,赵如意同情的看了楚二太太一眼,楚二太太却是会错了意,以为赵如意是不好跟这糊涂老太太说,只得硬着头皮道:“老太太,荃姐儿进诚郡王府才两个月呢,哪用着急呢。”

楚老太太就瞪了她一眼:“这会儿虽才两个月,可这不是还没用秘方吗?这用了再有喜,说不得就要四五个月了,可不能再拖!”

要说这老太太糊涂呢,可又有市井的狡黠精明之处,赵如意啼笑皆非,便道:“要说秘方,果然是有的,且还不必吃药。老太太去跟诚郡王说,叫诚郡王专宠二妹妹,其他正妃侧妃一概不要了,想必二妹妹很快就能有好消息了。”

楚老太太也没那么傻,恼道:“胡说,哪有那样的事儿。”

赵如意笑吟吟的道:“秘方我已经说了,老太太既不信,我也没法子,可不与我相干。”

“你!”楚老太太恼怒的很,可她既没有赵如意能说会道,有手段有本事,又没她品级高,空有一个辈分,除了摆一摆架子,真要做什么却是做不到的。

也就是因为她那祖母的身份,赵如意不得不面上儿要过的去,不然早就不理会了。

那头楚荃在诚郡王府,倒是也的确有宠爱,诚郡王很给她体面,所以万姨娘递了楚家的名帖,也能从郡王府的角门进去看一看楚荃,她进门儿的时候,楚荃正在炕上坐着,看丫鬟收东西,听说她姨娘来了,就从炕上站起了下来,万姨娘一看,自己闺女虽只是家常在家里坐着,也穿了一身新做的杨妃色金线绣百子榴花衫儿,底下杏色挑线裙子,带着金八宝璎珞的项圈儿,头上一支赤金蝙蝠纹镶琉璃珠花枝金步摇,底下一溜白玉蝴蝶嵌珍珠的小鬓花,衬着云一般的乌油油的黑发,脸畔一对儿长长的金海棠花的耳坠子,花心里还嵌着珠子,精致非常,衬的一张鲜嫩的花儿一般的面庞透出诱人的妩媚来。

单看这样一身儿,比起进郡王府前在楚家,那可是天渊之别,没有一样不贵重,且楚荃在郡王府得宠,脸色看起来更好,不仅头上油光水滑,肌肤也是柔白细腻,此时见她姨娘来了,便笑着道:“等了姨娘好半日了,前儿我进了一回宫,德妃娘娘赏了些东西,昨儿外头给郡王府送了江南上进的分例来,我又是上上份儿的,吩咐他们一样拣些出来,姨娘就便儿带回去使,还有孝敬父亲和老太太的。”

可没见她提楚二太太这嫡母,显见是不放在眼里的,且楚荃说了这些得宠的话,还没等她娘说话呢,就连忙问:“那事儿,姨娘跟老太太说了吧?方子可要来了?”

万姨娘偏身坐到炕上去,接过茶,也来不及喝,先说道:“我知道你惦记着这事儿,才赶着今日进来,前儿你带信进来,我就跟老太太说了,昨儿老太太带着那婆子一块儿去公主府,偏我不好去的,只在家里等信儿,唉,老太太不中用呢,要不来,那丫头只说没有方子,不肯给,老太太多问了两句,话还不好听呢。”

说着就把昨儿楚老太太在公主府那话一五一十的说给楚荃听,到底万姨娘在楚家二房向来得宠,又是楚老太太的亲外甥女,楚老太太跟前的人多半都叫万姨娘给收服了的,早把昨儿赵如意那些话一五一十告诉了她个清楚,此时说出来,立时听的楚荃眉毛倒竖,涂着鲜红蔻丹的尖尖的手指把茶盅子砰的往炕桌上一顿:“她凭什么不给!好说也是一家子,我怎么说也是她嫡亲的小姑,那边儿蓝侧妃不过是她娘家姐姐的小姑,她倒给她?胳膊肘往外拐也没有这样个拐法!”

“那丫头一口咬定没有,还说了那样的话,能有什么法子?”万姨娘道:“妇人别说成亲三五月有孕了,连坐床喜都是有的,能说个什么来呢?除非蓝侧妃自个儿说有,咱们才好说话。”

“胡说,怎么没有?”楚荃道:“蓝侧妃那里的事儿,是直郡王妃亲自说出来的,那还能有假?这也罢了,如今她自个儿也是才三个月就有身孕了,难道还能真是因着房里没别人吗?”

一想起赵如意说的那专宠的话,那真是嘲讽力十足,楚荃牙齿咬的格格响,安郡王因为赐侧妃事件上过表,虽然不少人都觉得安郡王当时是为了表达不满,给太后娘娘上眼药,或者是不想要别人赏的,但并不会真的完全不要侧妃和侍妾,可不管怎么说,有了那一道奏折,赵如意说起这样嘲讽的话来简直理直气壮,至少能把楚荃气个半死。

那丫头的身份也不比自己强到哪里去,一个落魄侯爵的侄女儿,还不如自己有个公主伯娘,郡王哥哥呢!

越是这样想,楚荃对赵如意就越是按捺不住那种心情,直是巴不得她立刻就倒霉,倒霉的越厉害越好,可偏偏赵如意春风得意,如今出阁才三个多月,就有喜了!

可见安郡王夫妻何等恩爱。

这比起楚荃来,当然就不同了,上头有正妃,有侧妃,还有别的侍妾,别说专宠了,不被人比下去就不错了,楚荃道:“姨娘回去,还要哄着老太太办这件事才好。如今郡王爷正是到我这里勤些的时候,今后府里有了新人,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越发要趁着如今早些有信儿才好。再者,当时太后娘娘可是明说了的,谁生了儿子,就封侧妃,眼见得郡王爷按制是两个侧妃,现如今只有一个空儿,自然是谁先有了儿子,那就是谁,没得但凡有儿子就封侧妃的,姨娘说是不是?”

事关自己的前程,楚荃自是琢磨过不知道多少回的,听起来颇有条理,万姨娘听了,忙又问道:“那位蒋姨娘,郡王爷待她可好?”

楚荃便道:“我瞧着郡王爷也不好不给她脸,那可是太后娘娘的本家姑娘,就是她那张大脸盘子,如何与我比?自然去的不那么勤了,且郡王爷也说她…”

有些床笫间的调笑话,就是对着自己的亲姨娘,楚荃也不好说的,忙又收了回来,只是道:“只再怎么着,十日里总也要去她房里一日的,若是她先有了,那我怎么办?”

万姨娘是过来人,当然知道有些人就是有这样的运气,一两回就能有身孕,听了楚荃这话,连连点头道:“你说的是,就是那丫头,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连老太太都拿她没法子,且如今她有了身孕,只怕公主并郡王爷越发捧着她,就是老太太,都不好做个什么。”

“要我说,也不难。”楚荃冷笑道:“她平日里用什么方子,吃什么药,她房里的丫鬟没有不知道的,只是不跟咱们说罢了。只她如今有了身孕,还能不给我哥安排人?就是她不安排这个,难道就没有人指望着了?不说巴结个侧妃的位子,就是抬举一个姨娘,今后有了个一子半女的,那自然也是有前程的,说不准就有做侧妃的位分呢?如今咱们家老太太的身份,那是老封君,她老人家许出好处去,别的不成,一个姨娘总是能成的吧?我就不信了,她院子里的丫鬟,就能那么水泼不进的?”

“你说的是。”万姨娘听了也觉得是个好法子:“这么些丫头,有想做正头夫妻的,也总是有些是有志向的,既如此,我回去就往那边府里打听着去,悄悄问一问,待问清楚了,就与老太太说去。”

母女两个又说了半日私房话,楚荃现叫厨房蒸了两笼点心,装了几盒子,又吩咐丫鬟把分出来的金银首饰,锞子,布匹料子,药材等物替万姨娘装车带回去,万姨娘看的咋舌,这郡王府富贵真是了不得,这还只是个姨娘,若是做了侧妃,那可就越发好了。

万姨娘那心就不由更热了几分。

楚姨娘家的万姨娘前脚走了,后脚诚郡王府的黄侧妃就打发丫鬟也往娘家送些东西过去,那丫鬟自己的娘家也在京城城墙根儿边上,既得了差使出了府,也把自己平日里攒的银子东西给自己的爹娘送些回去,也就便儿看看一家子,她姐姐在护国长公主府的针线上当差,并不白天黑夜的在府里伺候,这丫头就跟她姐姐说起闲话来。

“…那位楚姨娘,得了一点儿赏,就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她得脸似的。”那丫头一脸看不大起的样子:“就只是她跟前使的人,都是她自己家里带的人,她也谨慎,别的人,只能院子里伺候,只往里头送茶送点心的时候,才碰巧听到一点儿,侧妃娘娘说了,其实不是大事儿,不过既然听说了,那姐姐得闲儿与郡王妃提一提也就罢了,只看郡王妃怎么处置便是。”

过了两日,赵如意便知道了这诚郡王府的这场对话,不过黄侧妃的人也听不全,只是听明白了这是个什么事儿,楚荃要从安郡王妃的丫鬟下手,弄个什么东西。赵如意简直有点啼笑皆非,这哪里来的无中生有的方子,那位直郡王妃真是够讨厌的,要说呢,她也不能把赵如意怎么样,就是惯会无中生有,还到处往外说,没有影儿的事儿,说的好像亲眼看见了似的。

简直是妄想症,自己猜想着猜想着,就当真了,关键是,自己当真了就罢了,还言之凿凿的往外说,如今只怕京城里不少人都觉得赵如意有生子秘方了。

那自己最好是先生个闺女让人看看才好啊,赵如意苦中作乐的想。

丁香在一边听了,便道:“怪道我听说那边府里老太太跟前的丫鬟,这两日天天过咱们这边来,一回是说老太太喜欢咱们府里厨房里做的蜜糖马蹄糕,打发她来要碟过去,一回又说是老太太又想着要吃咱们府里糟的鹌鹑,又装了一盒子过去,我还觉得稀奇呢,那边府里是没银子吃饭了吗?老太太怎么竟琢磨着吃了呢?原来是为着这个啊!”

“没找你吗?”赵如意笑道。

“这两日我不当值呢,我娘病了,郡王妃给了我恩典,我不是回家去了吗?”丁香笑道:“大约没找到我吧?”

赵如意随口笑道:“倒也奇了,你没在府里,倒是知道老太太跟前的丫鬟来要这个要那个的,你耳报神倒快。”

她赵家的丫鬟,看起来在这个公主府里融入的挺快的嘛。

丁香没想到赵如意注意到了这个,倒是一滞,正想说句什么呢,却见莲心一脸晦气的走进来,丁香便拉了她做挡箭牌:“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不成?”

莲心道:“没有。”

莲心向来是个嘴快话多的,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可见就是有事,赵如意嘿嘿一笑,也不理会,自己在里头炕上盘腿坐下,看起师父留下的医案了,丁香心领神会,就把莲心拉了出去问话。

过了一会儿,莲心和丁香才进来,莲心果然嘴快,立刻就道:“怪道我说那丫头拉着我说些不三不四的话呢,我还想着,她们一家子当人小老婆,如今看别人也是想要当人小老婆的不成,只那丫鬟是老太太跟前伺候的人,我就没当面儿说她,免得给郡王妃招些难听话来。”

莲心虽然嘴快,其实眼里很知道事,知道那楚老太太不仅是老封君,还是个老糊涂,连公主都敢打架的,偏又是安郡王的嫡亲祖母,若是替郡王妃在这样的小事上得罪了她,回头真当着人教训郡王妃两句,真是回嘴也不好,不回也不好。

还不如自己忍了。

赵如意上回得了蓝侧妃的提醒,心中就影着这位楚二姑娘的事,不过因那边一时没有动静,她也看不出个什么来,可是她的心里,其实是一直有一点在意的。

太后娘娘历经三朝三帝而不倒,必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她这样突然之间点名赏楚二姑娘给诚郡王为妾,还说出了生儿子就封侧妃的话,这天外飞仙似的一招,赵如意想了好几回都没想明白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心中就更防备了。

虽然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的,可这有个古怪事情在跟前,这种有可能被人算计的感觉,自然还是想要尽量防备着,这一回,刚好就有了这个机会,让莲心成为楚二姑娘在赵如意身边的内应,说不准就有好处。

于是,赵如意就笑着对莲心招手道:“来来来,我给你个差使。”

说着就轻声说了两句,莲心笑道:“这个差使也不难,不过若只是白答应着用处不大,郡王妃觉得呢?”

“自然要给她点儿药让她吃去。”赵如意笑道:“折耳根,全草煮水代茶饮,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京城的药铺还没得卖呢,你偷偷拿一包给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第89章 真情至上

第八十九章

赵如意一说折耳根, 莲心就嗤的一声笑出来,那个味儿,不是一个人还真吃不惯,偏丁香还道:“这玩意儿京城药铺里没得卖, 咱们也不多了呢。”

还有一点不想给她的样子。

赵如意笑道:“叫千金坊送些来就是,锦城那边儿, 不漫山遍野都是吗!”

这里说说笑笑,不过赵如意还是嘱咐丁香:“虽说你们几个我是放心的, 可到底还是有别人,你也要仔细着点她们, 别弄成真的去了, 闹出许多淘气来。”

赵如意自己四个陪嫁丫鬟,是在确定要带来公主府的时候,赵如意就跟她们说过的,今后年龄到了, 许她们自行婚配,自己选到人家也罢,想求主子替她挑人也行,总是有的商量的,她赵如意没打算给安郡王预备丫鬟开脸收房,有这个心思的趁早儿说明白, 或是留在赵家奔前程,或是想别的法子,别到了今后没有遂意, 反倒埋怨主子冷心冷血不顾情分。

当时安郡王已经就侧妃事件上表了,赵如意这话说的理直气壮,丝毫没考虑什么贤良名声。

不过公主府拨过来的丫鬟,赵如意就确定不了了,楚荃的主意是有几分道理的,有人是宁愿做正头夫妻,可有人却想要富贵日子,这是人性所致,保不齐的。

而且安郡王不仅荣华富贵双齐,还年轻英俊健壮,这样的男人,赵如意觉得自己能心动,难道别人就不心动了?这里伺候的可都是十几岁的情窦初开豆蔻年华的少女呢。

丁香说:“郡王妃说的是,这种事是保不齐的,我自会小心着点儿。”

这里说着话,青黛捧着一个大红呢罗的包袱进来了,对赵如意道:“公主吩咐了,长宁公主府,瑞宁公主府,还有端王府,理郡王府几处送来请客的帖子,郡王妃如今月份还轻,就不必去了,公主自个儿去就是了,公主自然替郡王妃描补。只到底人家单给郡王妃下了帖子的,郡王妃添的礼,公主一并打发人送去了。另外公主新收两件人家孝敬的衣服,公主吩咐拿给郡王妃看一看,好预备皇后娘娘那边儿千秋节的礼,既是娘娘的千秋,郡王妃的礼不好薄了。”

那包袱打开一看,一件大红舒袖五彩缂丝银鼠皮成衣,一件石青缂丝立水狐狸毛成衣,毛皮看起来都是上上等的,连扣子都是金线编的,赵如意看了,就吩咐青黛收起来,好添到礼单上去。

青黛一边开箱子,一边道:“别人家不去也罢了,皇后娘娘的千秋,郡王妃说什么也不好不去。”

赵如意道:“那可不,上个月家里事儿多,我就进宫去了一回,这个月倒正好名正言顺不去,娘娘千秋节那是必去的,不要紧,宫里头虽然人多,我时时小心着点儿就是了。”

虽然赵如意时时都标榜自己老实,随和,脾气好,不惹事,可连她自己都清楚她在宫里可有的是敌人,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皇后娘娘的生辰在九月初上头,去年刚好是皇后对外宣称病重,也就没在宫里宴客,不过是诰命们在宫门上磕头就罢了,且以前宫里太后娘娘势大,皇后娘娘存在感薄弱,便是千秋节都算不得什么,自比不得每年三月里太后娘娘的圣寿了。

但是今年,想必不一样了吧,赵如意想,横竖不管一样不一样,她的身份,都不能怠慢了。

不提赵如意这里在预备着千秋节的礼,到了八月底,那位南郑侯夫人燕氏也在念着千秋节的事:“那个贱人,千秋节是必要进宫的吧?”

蓉四奶奶在一边儿看着丫鬟们做着针线,她也顺便挑两个花样子做鞋,听了这话,就丢下手里的东西过来,见南郑侯夫人大约是在开箱子拿东西装盒子预备千秋节的礼,就明白她为何突然念叨起这事儿来了,便笑道:“那是自然,不管她再怎么着,千秋节是必去的。”

南郑侯夫人拿着东西的手突然停了一下,狐疑的道:“你说咱们议的这事儿是不是走漏了风声?她以前隔三差五的就要进宫一回,这两个月,她总共才去了一回,且还四五个跟车的,半点儿机会都没有。”

她心中闪出了这个念头,就不由的往自己屋里伺候的丫鬟脸上扫去,恶狠狠的道:“若是叫我知道有人敢在外头乱说一个字儿,我活剥了她!”

那些丫鬟们吓的都忙站起来,只都低着头,不敢说一个字。

蓉四奶奶都皱眉,这位夫人,早些年虽说刻薄些,心狠些,可到底也有分寸,且总端着架子,还说不出这样的话来,可自打锦城回来,不久南郑侯出了事儿出京养病,太后娘娘逐渐示弱,如今已经在寿康宫不大见人了,蒋家一日不如一日,这位南郑侯夫人就跟着乱了方寸一般,反倒是戾气一日比一日重。前儿听说又把南郑侯以前纳的一个妾室打了一顿,还不是打嘴巴子,是拖到角门子上按倒了拿板子打的。

那好歹也是明公正道的姨娘呢,这位侯夫人越发的是没了分寸了。

蓉四奶奶这样想着,忙笑劝道:“姐姐这可是想的多了,您想想,宫里这两个月没什么事,反倒她们家事情多,又是姐姐出嫁,又是外甥满月,又是她们家老太太的寿辰,这桩桩件件的,她哪一处是能不去的?既然忙着那头了,就顾不得进宫去了,也是有的。且她如今是郡王妃的规制,自然跟她做姑娘的时候不一样,有四五个人跟车那也是应该的,一点儿不寻常的地方都没有,要我说,要是她只带两个人,我反而要劝姐姐多看看再说,反常起来,才像是走漏了风声呢!姐姐说是不是?”

蓉四奶奶这样一说,南郑侯夫人听着就觉得很有道理了,便点头道:“说的也是。”

那蓉四奶奶偏身在炕沿坐了,把一盅儿玫瑰露递给南郑侯夫人,笑道:“千秋节必能成事的,那一日人多车多,自然乱些,就是公主府的人多,要寻个漏子也容易些,姐姐不必在意了,只管等好信儿就是。姐姐只管想一想,回头堂堂一位郡王妃的车在路上就翻倒了去,多有趣儿!”

她一边说着,一边又替南郑侯夫人收拾翻腾出来的那些东西:“哟,这个实地纱的茧儿不是外头出的吧,便是如今宫里使的,只怕也没这个密实了。”

“你拣两个去使吧。”南郑侯夫人随口道,她的心思还是全在赵如意身上的,燕氏恶狠狠的道:“最好是就摔死了,才是阿弥陀佛呢!”

千秋节那一日天气极好,秋高气爽的天气,微风习习,又有阳光,赵如意是避不过这一日的,还要早一点去伺候。

虽然是皇后娘娘的好日子,但进宫来第一处还是要先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今日还是给了面子,见一见人,自皇后娘娘中毒之后,赵如意已经有近三个月没见过太后了。

太后本来年纪就不轻了,已经是六十好几的人了,以前大约是权势在握,精神不错,虽然头发花白了些,脸上皱纹其实不算多,保养良好,但今日看起来,短短三个月,太后娘娘好像已经过了好几年一样,头发和脸都显出明显的衰老了,她这样的变化,落在赵如意的眼中,又比别人更不同。

赵如意看出来太后娘娘这明显的气虚血弱的症状,看起来,还有头晕目眩的毛病,老年人本来就比不得年轻人,看起来,太后娘娘在势弱后被人趁势狙击,连内宫控制权都失去了,对太后娘娘的打击真的是极大的,自然反应到身体上了。

连赵如意这样的后宅女子,都亲眼见着太后娘娘一次又一次的败仗,旧年里侧妃事件被打击,大伤元气,到今年,皇后娘娘中毒事件,又再一次剑指太后,直接夺去了她在后宫的影响力。这或许算不上阴沟里翻船,但至少人人都知道她已经被人踩了下去。

所以,今日太后娘娘这里虽然也是人来人往,看着颇为热闹,但来请安的人也都坐的不久,只说怕扰了太后娘娘的清净,也就只有蒋家的女眷坐在一边没动而已。

赵如意迎面就撞上了南郑侯夫人的目光,瞧着寿康宫如今的衰败模样,南郑侯夫人就更痛恨赵如意了,只是想到今日的好事儿,南郑侯夫人碰上赵如意的目光中,居然还带出了一丝笑意。

这一丝笑意,带着阴冷,叫人极其不舒服,看得赵如意牙疼似的咧了咧嘴,直接就无视了,在这里行了礼,赵如意就往皇后娘娘的长春宫里去。

长春宫里的景象那就完全不同了,不是寿康宫那种几乎宛若实质的衰败,这里显出来的是勃勃的生机,人人脸上的笑容都不同,谈话的内容也不一样,婚嫁生子,多少都带着些欢喜的语调,赵如意进去皇后娘娘跟前磕了头,皇后就笑着招手叫她到跟前来,很显出一份母亲的亲热慈爱来。

赵如意走过去,正听到皇后娘娘跟着站着的那位穿银红的夫人在说话,那是林乡侯诰命,身边还带着个十五六岁的美貌姑娘,林乡侯夫人笑道:“她那一房的长嫂是县主的身份,咱们自然不敢比,不过到底是妯娌,差的远了叫人笑话,说起来也不好听,臣妾想着娘娘是最慈悲的,这才破着这张老脸,来请娘娘赏个体面,下一道赐婚旨意,就是咱们家的体面了。”

赵如意一听就明白了,这位林乡侯诰命,也不算什么要紧侯爵,不过她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姨表妹,大约是自己的女儿定了人家,为着女儿叫夫家看重,来撞皇后娘娘的木钟,求个赐婚的荣耀。

皇后娘娘一身明黄的大礼服,头戴凤冠,在这样穿红着绿,人人都珠翠堆满的华丽场合,越发显出庄重荣耀来,那一份儿母仪天下的气势,竟在她母仪天下多年后才显出来,此时便笑道:“既是咱们家孩子,那自然是没得说,回头表妹送一份儿履历进来就是了。”

林乡侯夫人听了欢喜的了不得,忙又带着女儿给皇后磕头谢恩,待她带着女儿走了,皇后娘娘才对赵如意笑道:“这好些日子没见你进宫来了,想是事多不得闲儿?”

赵如意笑道:“我能有什么事?我原是想着娘娘如今忙,本来就事多了,我有事没事儿进来坐着,反叫娘娘为了我费精神,岂不是我的罪过了?”

“我说你体贴呢,必是怕我忙了。”皇后娘娘深宫如此多年,向来是以恬淡无争的姿态出现,此时才现出几分威严来,含笑道:“无事不来也就罢了,若是有点儿什么,必要来与我说,我自会替你做主的。”

赵如意笑道:“是,多谢娘娘,我若是受了委屈,是必要来回娘娘的。”

皇后微微颔首,此时另外又有人要上前来说话了,赵如意多有眼色的人啊,不好在那里耽搁人家,说笑了两句,就走开了去。

可就是如此,这一幕落在众人眼里,都知道这位嘉宁县主安郡王妃是皇后娘娘跟前的红人儿,来找着她说话的人自也不少。

这里与寿康宫两相一对比,太后娘娘的势弱真是鲜明,如今太后也就是宫里供着的一尊菩萨了。

要知道,太后除了指着一个孝字,更有一部分权力是来自于后宫决策的,后宫常常影射前朝,太后自然精通用种种方式通过后宅影响着前朝。

频繁的联姻,后宫的升迁晋位,这些都影响着京城的各大家族,自先帝到如今,这几十年来,蒋家的姑娘嫁的好,在夫家开枝散叶,有多少世子嫡子身上有蒋家的血脉了呢。

如今这些权利,已经转移到了皇后娘娘这里来了,是以皇后如今的模样儿早都不同了。

皇后娘娘跟前奉承的,不仅仅是赵如意认得的京城中的高官贵胄的诰命们,还很有几个低品级的诰命,赵如意不认得,但是看那热络的劲儿,端茶倒水的动作,皇后娘娘神态里的亲近,赵如意心中就有点儿分数了,这些想必是以前皇后娘娘跟前伺候过的人,自是得了恩典,以女官身份,嫁出去做了官太太了的。

这些人,以前大约要差些儿,赵如意都没见过,如今可就不一样了。赵如意看了一回,也没理会,各处走了走,说了说话,后来眼见的人越来越多,大约该来的都来了,便坐到一边儿去。倒是康三太太瞧见了她,过来行礼请安。

赵如意很收过人家几次重礼,事关康二姑娘的名声,那礼不收还不行,收了才能表明你们家的事我一定保密不往外头说,有了这层渊源,赵如意也就跟人家笑着打招呼,见康三太太身边只有个差不多儿年龄的太太,赵如意也没别的话跟她聊,只得就笑问道:“怎么没见二姑娘?”

康三太太颇会顺杆爬的跟旁边那位解释道:“二丫头跟安郡王妃最好了。”然后又笑对赵如意道:“先前出门的时候她还念着安郡王妃,说今日定会碰得到的呢,这会儿偏不知道哪里去了。”

赵如意其实很想解释一下的,但也不好开口,只得保持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