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Ⅲ死神永生】三体3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序·心事浩渺连广宇

严 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新发现》杂志主编

多年以后,我还回记得看完《三体》的那个秋夜,我走出家门,在小区里盘桓。铅灰色的上海夜空几乎看不到几颗星星,但是我的心中却仿佛有无限的星光在涌动。

这是一种奇异的感受,我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好像都被放大、重组和牵引,指向一个浩瀚的所在。

即使没有光污染,身在北半球中纬度的我也不可能看到半人马座。但是在《三体》之后,我却觉得自己与那看不见的星系中子虚乌有的三星有了一种近乎真实的联系。

从一开始,刘慈欣就被人视为中国的硬科幻代表。要知道,这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 在当今这个微小化、朋克化和奇幻化的世界科幻文坛,相当不与时俱进。但大刘仿佛是下定决心为中国科幻补课一般,执着地用坚实的物理法则和潮水一般的细节为我们打造全新的世界,这些世界卓然成形,栩栩如生地向我们猛扑过来。

《三体》是一部多重旋律的作品 : 此岸、彼岸与红岸,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成中国文学中罕见的复调。故事的核心竟然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文革 。 当主流文学渐渐远离了这个沉重的话题,大刘竟然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那永远的伤痕,在超越性的视野上审视苦难、救赎与背扳。这一既幻思又现实的文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 》 ,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文革仅仅是《三体》的起点,我个人认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以虚拟游戏的方式展示的三体世界历史。三体星系由于拥有三颗太阳,其不规则运动使得三体文明的生存条件极为严酷。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他们随时可以将自己体内的水分完全排出,变成干燥的纤维状物体,以躲过完全不适合生存的恶劣气候。对于这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大刘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作为一个电脑工程师,大刘甚至设计了一个三体程序,来模拟宇宙文明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一个游戏,游戏背后是一个遥远星际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专奇,游戏由中的人物却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葛力高利教皇、牛顿、爱因斯坦 …… 古今中外各路人马走马灯似的上场。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历史、文革、三体又构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三体关系,它们之间遥相辉映而又扑朔迷离,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把三体系统的复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是换了别人 , 《三体》写到这个程度,大可满意收场了,但是对大刘来说,好戏才刚刚开始。在《三体 II · 黑暗森林 ) 中,地球、三体和宇宙更高级文明构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三体结构。面对三体人令人难以置信的科技和前来毁灭地球的庞大舰队人类举全球之力,制订了 “ 面壁计划 “ ,由四位 “ 面壁人 “ 独立设计四套反击方案。说真的,其中每一套对策都构思独特、气势磅礴,令人拍案叫绝。放到其他人的作品中,每个都可以作为构筑大结局的终极解决方案 。 但对大刘来说 。 这些都只不过是铺垫和浮云

假如在太空中存在着无数的文明,它们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 大刘别出心裁地设想了一门 “ 宇宙社会学 “ ,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宇宙社会学设定两条公理 : “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 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 。 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 “ 乍一看这 “ 公理 “ 很俗很平淡很没意思 。 但等到最后底牌翻出来绝对震死你。

在《三体 Ⅱ · 黑暗森林》的结尾,我体验到了多年未在文学作品中体验到的完美高潮,一种启示性的展撼,一种极致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正来自 “ 宇宙杜会学公理 “ 那出人意料的合理展开和推衍,经过了漫长的准备和铺垫,与作品的开头形成绝妙呼应。

我想,这也就是马克思推索的 “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吧。在我们的中国文学中,又有多少这样的 “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呢 ?当《三体 Ⅱ · 黑暗森林》问世的时候,我们这些三体迷的心态相当矛盾。一方面,我们觉得《三体 Ⅱ · 黑暗森林》进化完美,难以想象这之后还能整出些什么来。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大刘再整出些什么来。之后,听说他在工作上遇到了一点问题,曾经考虑放弃《三体 Ⅲ 》的写作,着实令我们担忧不已。但最终,身处僻壤的他,又写出一本放眼宇宙的大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颇有科幻色彩的事。谢天谢地,他终于坚持了下来。

当大刘提出让我来为《三体 Ⅲ 》写序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一片抑制不住的狂喜,不仅是为了这份难得的荣耀,更是为了能抢在第一时间先睹为快。在一个剧透被视为不可饶恕的罪行的年代,我必须非常小心。长话短说吧,我认为《三体 Ⅲ 》在许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两部,而且这种超越不是一点点。前面对宇宙的黑暗森林只是迂回虚写,第三部就是正面强攻了,这难度极大。我真是很佩服大刘毫不取巧的勇气,更佩服他对宇宙风景得心应手的描写,那真可以说是 “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看到《三体 Ⅲ 》的结尾,我忍不住想起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 》 ,那也是对宇宙终点的描写,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看看谁的想象力走得更远,谁的细节更丰富,谁的宇宙更宏大。

《三体 Ⅲ 》很硬科幻,对普通读者来说,流畅度和可读性可能会不如前两部。其中一些段落甚至有一些晦涩 ( 如对 “ 神 “ 的描写 ) ,但是对科幻爱好者和大刘的粉丝而言,纷至沓来的宇宙细节一定会让他们更加过瘾。而且我们理解,大刘的 “ 硬 ‘ 并非铁板一块,而是软硬相兼、虚实相间,其内在逻辑可以这样解读 : 越是疯狂虚幻的想象,越是超越性的思维,背后越是需要坚实的细节和强大的逻辑。刘氏宇宙学的基础是技术,而在这林林总总技术化的冷酷思考背后,有一颗柔软温暖的心。从《三体》开始,大刘越走越远,但他并非一去不回,即使在最远的地方,我们也能看到他对人类的关爱 , 《三体 Ⅲ 》始于一个近乎琼瑶式的爱情故事,一个人为自己暗恋的对象买一颗遥远的星星,这故事是如此的寂寞无助、浪漫彻骨。最终,这颗星星将为无尽的黑暗森林带来一丝光亮,卑微绝望的单恋也将成为播撒宇宙的大爱。

在整个三部曲中,我个人认为第一部最有历史感和现实性 ; 第二部的完成度最高 , 结构最完整,线索最清晰,也最华丽好看 ; 而《三体 III 》则是把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这方面目前无人能及。在一个思想淡出文学(以及其他领域)的年代,我们看到中国的科幻界有人在默默地补位,而且远不止大刘一个人 。 《三体》对历史的反思 , 《三体 II · 黑暗森林》对道德的超越,到《三体 Ⅲ 》发展成为对全面的宇宙社会学、宇宙心理学、宇宙生态学的建构。这是屠龙之术吗 ? 看看斯蒂芬 · 霍金最近的警告,也许我门会对 “ 祀人优天,这个成语做出全新的理解。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假如有一天三体人真的降临,人类应该请大刘出山 , 参加地球危机委员会的工作。无论是威慑博弈、防卫反击,还是宇宙公关,大刘都是领先一步的专家。如果说天机不可泄露的话,大刘应该是我们这个世界最知晓天机的人之一了。三体人如果有一份追杀名单的话,他也绝对会名列前茅。小心啊,大刘 !

当然,这只不过是幻想,只不过是神话 …… 可是,说到神话,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吗 ? 坦率地说,系统性的史诗与神话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弱项。在遭受后现代文化的洗礼之后,我们的作家更是如获至宝,把缺失视为强项,奉行 “ 躲避崇高 “ 的策略,鄙视宏大叙事,消解终极追问。我推崇大刘的作品,也因为他逆流而上,发扬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为中国文学注入整体性的思维和超越性的视野。这种终极的关怀和追问,又建立在科学的逻辑和逼真的细节之上,这就让浩瀚的幻想插上了坚实的翅膀。

当尼采向世界发出 “ 上帝已死 “ 的宣告时,一些价值解体了,但另一些依然存在。

旧的神话消失了,新的神话依然在不断诞生。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追赶神话的脚步。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一个崭新的世纪,无尽的宇宙依然是无尽的神话的无尽的沃壤,而科学与技术已经悄然在这新神话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刘的世界,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垩纪到未来亿万年的漫长时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 “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蟹 “ 的传统境界 。 《三体 Ⅲ 》对宇宙结构的想象,已经开始涉及时间的本质和创世的秘密,但看得出大刘有意与西方的神话保持距离,走的是一条新的中国神话的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工作。关于宇宙之始,之终,之真相,他猜了、他想了、他写了,至于是否正确 。 已经不重要了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人类如果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属。

目 录

第一部 ……………………………1

第二部 ……………………………7

第三部 ……………………………211

第四部 ……………………………347

第五部 ……………………………387

第六部 ……………………………457

纪年对照表

危机纪元 公元 201X 年一 2208 年

威摄纪元 公元 2208 年一 2270 年

威摄后纪元 公元 2270 年一 2272 年

广播纪元 公元 2272 年 -2332 年

掩体纪元 公元 2333 年一 2400 年

银河纪元 公元 2273 年一不明

DX3906星系黑域纪元 公元 2687 年一公元 18906416 年

647号宇宙时间线 公元 18906416 年启动

第一部

《时间之外的往事》序言 ( 节选 )

这些文字本来应该叫历史的,可笔者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记忆了, 写出来缺乏历史的严谨。

其实叫往事也不准确,因为那一切不是发生在过去,不是发生在现 在,也不是发生在未来。

笔者不想写细节,只提供一个历史或往事的大框架。因为存留下来 的细节肯定已经很丰富了,这些信息大都存储在漂流瓶中,但愿能到达新 宇宙并保存下来。

所以笔者只写框架,以便有一天能把所有信息和细节填充进来— 当然不是由我们来做这事。但愿会有那一天。

让笔者遗憾的是,那一天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也不在未来。

我把太阳移到西天,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田野中禾苗上的水珠一下 予晶晶闪亮起来,像突然睁开的无数眼睛。我把阳光调暗些,提前做出一 个黄昏,然后遥望着地平线上自己的背影。我挥挥手,那个夕阳前的剪影 也挥挥手。看着那个身影,我感觉自己还是很年轻的。

这是个好时光,很适合回忆。

原谅我的手指

【公元 1453 年 5 月,魔法师之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暂时收回思绪,推开面前的一堆城防图,裹紧紫袍, 静静等待着。

他的时间感很准确,震动果然准时到来,仿佛来自地心深处,厚重而 猛烈。银烛台震得嗡嗡作响,一缕灰尘自顶而下,这灰尘可能已经在达夫 纳宫的屋顶上静静地待了上千年。它们落到烛苗里,激出一片火星。这 震动是一枚一千二百磅的花岗石质炮弹击中城墙时发出的,每次间隔三 小时,这是奥斯曼帝国的乌尔班巨炮装填一次所需的时间。巨弹击中的 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由狄奥多西二世建于公元 5 世纪,之后不断扩展 加固,它是拜占庭人在强敌面前的主要依靠。但现在,巨弹每次都能把城 墙击开一个大缺口,像被一个无形的巨人啃了一口。皇帝能想象出那幕 场景:空中的碎石块还没落下,士兵和市民就向缺口一拥而上,像漫天尘 土中一群英勇的蚂蚁。他们用各种东西填堵缺口,有从城内建筑上拆下 的砖瓦木块,有装满沙土的亚麻布袋,还有昂贵的阿拉伯挂毯。。。。。。他甚至 能想象出浸透了夕阳金辉的漫天飞尘如何缓慢地飘向城内,像一块轻轻 盖向君士坦丁堡的金色裹尸布。

在城市被围攻的五个星期里,这震撼每天出现七次,间隔的时间很均 等,像一座顶天立地的巨钟在报时—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时间,异教徒的 时间;与之相比,墙角那座标志基督教世界时间的双头鹰铜钟的钟声听起 来格外软弱无力。

震动平息下去好一会儿,君士坦丁才艰难地把思绪拉回现实。示意门 前的侍卫让门外等着的人进来。

大臣法扎兰领着一名瘦弱的女子悄然走进门。

“陛下,她就是狄奥伦娜。”大臣指指身后的女子说。然后示意躲在他 身后的女子走到前面来。

皇帝一眼就打出了女子的身份。拜占庭上层贵族和下层平民的服饰 风格差别很大,通常贵族女服上缀缀满华丽的饰品,平民女子却只是以白色的宽大长衫与连袖外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而狄奥伦娜的穿着却是上 层的奢华与平民的保守并存:她里面穿着连袖白衫,外面却套着一件华贵 的“帕拉”斗篷。这种斗篷本应披在金线刺绣的“丘尼卡”外面;同时,她 不敢用象征贵族上层的紫色和红色,那件“帕拉”是黄色的。她的面庞有 一种淫荡的妩媚,让人想起宁可美艳地腐烂也不悄然枯萎的花朵——一 个妓女,混的还不算坏的那种。她双目低垂,浑身颤抖,但君士坦丁注意 到,她的眼睛像得了热病似的发着光,透出一种她那个阶层的人很少见的 兴奋与期待。

“你有魔法?”皇帝问狄奥伦娜,他只想快些把这件事了结。法扎兰 是一个稳重踏实的人,现在守城的这八千多名士兵,除去不多的常备军和 热那亚的两千雇佣兵,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位能干的大臣监督下一点一 点从十万市民中紧急征召的。对眼前这事皇帝兴趣不大,只是出于对这 位大臣面子的考虑。

“是的,皇上,我能杀了苏丹。”狄奥伦娜屈膝回答,发颤的声音细若游 丝。

五天前,狄奥伦娜在大皇宫门前要求面见皇帝,面对阻拦的卫兵,她 突然从胸前掏出一个东西高高举起,卫兵们被那东西镇住了,他们不知道 那是什么、从何而来,但肯定那不是寻常之物。狄奥伦娜没有见到皇帝, 她被抓起来交给治安官,被拷问那东西是从哪里偷来的,她招供了,他们 证实了,然后,她就被送到了法扎兰大臣那里。

法扎兰打开手中的一个亚麻布包着的东西,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皇 帝的书案上,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目光立刻变得与五天前那些第一次看到 这东西的士兵一样——与他们不同的是,他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一只至屯金 的圣杯,上面镶满了宝石,金光中透着晶莹,摄人心魄。圣杯是九百一十六 年前查士丁尼大帝时代铸造的,一共两只,除了宝石的形状及分布特征外 几乎完全相同,其中一只由历列皇帝保存至今,另一只在公元 537 年圣索 菲亚大教堂重建时,同其他圣物一起放人教堂地基深处一个完全封闭的 小密室中。眼前这个显然是后者,因为前一只已经烙上了时间的印痕,变得有些黯淡————当然是与眼前这只对比才能看出来,这只圣杯看上仿 佛昨天才铸出来一般崭新。

本来没有人相信狄奥伦娜的话,人们都认为这是她从自己的某个富 豪主顾那里偷来的东西,因为虽然很多人知道大教堂下面有密室,但知道 精确位置的人很少;而且地基深处的巨大岩石间没有门,甚至连通向密 室的通道都没有,不动大工程根本不可能进人。四天前,皇帝考虑到城市, 的危局,命令将所有的珍贵文卷和圣物打包,以便紧急时刻能迅速转移,。 尽管他心里清楚陆路海路都被截断,一旦破城,其实也无处可去。三十个: 工人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进人密室,他们发现围成密室的石块几乎跟 胡夫金字塔上的一样大。圣物都存放在密室中一口厚重的石棺中,石棺月 用纵横十二道粗铁箍封死,打开石棺又花了大半天时间。当所有的铁箍, 都被锯断,五个工人在周围重兵监视下吃力地移开沉重的石盖时,首先吸 住众人目光的不是那已封存千年的圣物和珍宝,而是放在最上面的一串 还半新鲜的葡萄!狄奥伦娜说,葡萄是她五天前放进去的,而且正如她所 说,吃了一半,串上还剩七粒果实。对照镶在棺盖上的一块铜板上刻着的 圣物清单,卫兵检查完所有的圣物后,确定少了一只圣杯。如果不是从狄 奥伦娜那里找到了圣杯并得到了她的证词,即使在场所有人都证明之前 密室和石棺完好无损,也会有人难逃一死。

“你是怎么把它拿出来的?”皇帝指着圣杯问。

狄奥伦娜颤抖得更厉害了,显然,即使她真有魔法,在这里也没有安 全感。她惊恐地望着皇帝,好半天才回答:“那些地方。对我来说。。。。。。对我 来说都是。。。。。。”她吃力地选择着词汇,“都是打开的。”

“那你能在这里做给我看吗,不打开封闭的容器拿出里面的东西?” 狄奥伦娜惊恐地摇摇头,说不出话来,只是求助似的望着大臣。 法扎兰替她回答:“她说只有到某个地方才能施魔法,她不能说出那个地方,别人也不能跟踪她,否则魔法就会失效,永远失效。” 狄奥伦娜转向皇帝连连点头。 皇帝哼了一声,“像她这样的,在欧洲早被烧死了。”

狄奥伦娜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本来已经很瘦小的身躯缩成一团,看上 去像一个小孩。

“你会杀人吗?”垒帝转向狄奥伦娜问。 狄奥伦娜只是坐在地上不住颤抖。在大臣的催促下,她才点了点头。 “那好,”君士坦丁对法扎兰说,“先试试吧。”

法扎兰领着狄奥伦娜沿一道长长的阶梯向下走去,每隔一段路就有 一支插在墙上的火把,在黑暗中照出小块小块的光晕,每支火把下都有一 至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的盔甲反射着火光,在暗处的墙上投下跃动 的光纹。

两人最后来到一间阴暗的地堡,寒冷让狄奥伦娜裹紧了斗篷。这里 曾是皇宫夏季存放冰块的地方,现在地堡里没有冰决,在角落的一支火把 下,蹲伏着一个人。他是战俘,从残破的装束看,是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安 那托利亚军队的一名军官。他很强壮,火光中狼一般地盯着来人。法扎 兰和狄奥伦娜在紧锁的铁栏门前停下。

大臣指指里面的战俘,’看见了?“ 狄奥伦娜点点头。 法扎兰把一个羊皮袋递给她,向上指指,”现在走吧,天亮前把他的人头拿给我。“ 狄奥伦娜从羊皮袋中摸出一把土耳其弯刀,像一轮在黑暗中发着冷光的残月。她把刀递还给大臣,”大人,我不需要这个。“然后她用斗篷前 领半遮住脸,转身沿阶梯向上走去,步伐悄无声息。在两排火把形成的光 晕和黑暗中,她仿佛在交替变换外形,时而像人,时而像猫,直到渐渐消失 在黑暗中。

法扎兰目送狄奥伦娜离去,直到她在视野中完全消失,才对身边一名 禁卫军官说:“这里要严加守卫。他,”他指指里面的战俘。‘一刻也不能放 松监视!“

军官离开后,法扎兰挥挥手,一个人从暗影中走出来,他身披修士的深色披风,刚才恰与黑暗融为一体。 “离远点儿,就是跟丢了也没关系,但绝不能让她察觉。”法扎兰低声 嘱咐道,跟踪者点点头,同样无声无息地悄然离去。

像战役开始后的每个夜晚一样。君士坦丁十一世这一夜也没有睡好。 敌人的巨炮打击城墙的震动每次都惊醒他,再次人眠时,下一次震动又快到 了。天还没亮,他就披衣起身来到书房,却发现法扎兰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那个女巫的事他几乎已忘到脑后,与父亲曼努埃尔二世和哥哥约翰八世不 同,他更现实一些,知道把一切托付给奇迹的人最终大多死无葬身之地。

法扎兰向门口挥挥手,狄奥伦娜无声地走了进来。她看上去与第一 次来时变化不大,仍处于惊恐和颤抖之中,手中提着一个羊皮袋。皇帝一 看袋子就知道自己在这事上浪费了时间,那袋子瘪瘪的,也没有血迹渗 出,显然里面没装着人头。但法扎兰的脸上显然不是一个失败者的表情。 他的目光有些恍惚,像在梦游。

“她没拿到应该拿的东西吧?”皇帝说。

法扎兰从狄奥伦娜手中拿过羊皮袋放到书案上,打开来,两眼直勾勾 地盯着皇帝,像看到幽灵似的,“陛下,几乎拿到了。”

皇帝向袋中看去,只见里面装着一块灰色的东西,软软的,像陈年的 羊脂。法扎兰把烛台移过来,皇帝看清并认出了那东西。

“大脑,那个安那托利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