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晚摇道:“所以说,你对女色的见识,太浅薄了。你这种乡巴佬,再练一练吧。”

言尚半晌道:“……多谢殿下的教诲。”

暮晚摇理所当然:“我教得挺好的,你是该谢。”

她向他眨一下眼,几多揶揄调皮,又暗蕴风流。然后她又不管他面容滚烫,转身就潇洒走了。

言尚忍笑,看着她还是那般概不负责的态度,太坏了。看她背影彻底看不到了,言尚才收整自己的情绪,回到席上。

曲江西面是杏园,举办状元、探花宴;南面是芙蓉园,芙蓉园中有紫云楼,是皇亲国戚才去的地方。

暮晚摇在杏园绕了一圈后,听说皇室宗亲们都去了芙蓉园,她便也干脆过去打个招呼。

今年这个曲江大宴,皇亲们来得挺多的。暮晚摇上了紫云楼,跟自己的亲戚们打招呼。

她选择坐在了玉阳公主旁边。

玉阳公主是她的四姐,为人温柔,驸马是京兆尹陈述白。玉阳公主和三皇子秦王殿下是同胞兄妹,暮晚摇和秦王关系一般、甚至可以说不太好,那和玉阳公主关系自然也一般了。

玉阳公主的驸马今日没来,玉阳公主一人坐在这里,看到暮晚摇来,觉得亲切,邀暮晚摇一同坐下。

然而暮晚摇唇角噙着一丝笑,坐下后就托着腮自己想事去了,没有和有些无聊、不停偷看她的玉阳公主说话。

暮晚摇揉着自己的手,想到方才言尚被她划手心、被她吓住了的样子,她就乐不可支。

该!

她最讨厌看到言尚那副万事在他掌握中的平静和气模样了,好像她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能预料到一样。

他能预料到她?

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暮晚摇岂是他能控制的!

不过,方才握着他的手心,他的修长手指微曲,她手搭在他手心上,其实她也恍惚了那么一下……“砰”,一个东西砸来。

砸到了暮晚摇的脸上。

暮晚摇:“哎呦!”

她被砸得脸痛,低头一看,砸中自己的是一个栗子。而她目中喷火地抬头,越过旁边战战兢兢的玉阳公主,看到了隔着两张案,洒然向后歪靠在柱子上的杨三郎杨嗣。

杨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想什么呢,眼含春水的?莫不是刚才去了杏园一趟,看中哪个人了?”

暮晚摇不耐烦:“关你什么事?”

杨嗣呵:“学我说话的学人精,你说关我何事?”

听杨嗣说自己是学他说话,暮晚摇又是心虚、又是恨他直接,她左右看看,抓过自己面前盘子里的一盘栗子,就向杨嗣那边砸去。

而杨嗣武功多高,暮晚摇那么砸过去,他手一捞,就捞中一枚栗子,在嘴里一咬,抬头对她一笑:“蛮好吃的,多谢了。”

暮晚摇:“那你全都吃了吧?”

劈头盖脸地一个个砸过去,枪林弹雨一般。

被围在中间的玉阳公主:“哎哎哎,你们不要吵了……”

太子和秦王、晋王三兄弟说说笑笑地进来,太子一进来,就看到杨嗣和暮晚摇互砸栗子,玉阳公主如一只可怜兔子般瑟瑟躲在了角落了。其他皇亲也躲了开,就杨嗣和暮晚摇把这里弄得乌烟瘴气。

太子一看,就火气向上冒,被气得想要吐血。

太子怒:“杨三,你又在干什么?!”

不过是打发杨嗣和暮晚摇好好相处,太子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不看着杨嗣,一回头,好嘛,杨嗣又和暮晚摇打开了。打得这么热闹,这像是有成亲的迹象么?

看丹阳公主盯着杨嗣的眼神,恐怕撕了杨嗣的心都有了。

杨三郎身上被刁蛮的公主扔满了栗子皮,他吊儿郎当地逗着暮晚摇,太子那么一吼,吓得他一僵,侧过头,看到太子正怒瞪着他。

杨嗣顿一下,道:“怎么了?我在和六公主交流感情啊。殿下你不是说我和公主好久没见,多坐坐交流交流感情么?”

太子:“……”

恐怕这感情越是交流,自己看中的婚事越是要吹了。

三皇子秦王在旁边看太子一副快被杨嗣气死的表情,忍着心中的狂笑。幸好自己身边没有这种专拉后腿、还打骂都没用的人。太子心机深沉,什么都好,可谁让太子身后没势力,无法丢开杨三郎呢?

三皇子是武人出身,道:“我手下人这么不听话,早乱棍打死了。”

杨嗣眼中还带着三分吊儿郎当的笑,闻言,看向三皇子,眼中的寒气和不逊桀骜,丝毫不掩饰……

太子叹气:“承之,今日曲江大宴,父皇一会儿还要过来,你就不要在今天给我惹事了吧?”

承之,是杨嗣的字。

只是太子平时很少这么叫,一旦这么叫,杨嗣就知道自己太过分了,太子要到忍耐边缘了。杨嗣收回了自己面对秦王的不羁目光,没有让火点燃。

太子无奈地向杨嗣勾了勾手,道:“收拾收拾,跟我一同去杏园,见见今年的新科进士们。”

杨嗣:“我还要跟摇摇联络感情……”

太子:“不用你联络了,你给孤出来!”

暮晚摇看杨三郎被太子骂着出去了,而其他两位皇子也跟着太子去杏园了。她心知肚明那几个人都是去拉拢新科进士了,忍不住笑起来。

太子平时一副老成样,总是训暮晚摇不听话,难得看到太子快被杨三郎气死的样子……挺解气的。

玉阳公主挪了回来,有些敬佩地看着暮晚摇。

她小声:“六妹,你好厉害,我好羡慕你。”

暮晚摇愣住了。

她扭头看自己这个总是温温柔柔、没有存在感的四姐,怀疑自己听错了:“你羡慕我什么?”

玉阳公主:“杨三拿栗子砸你,你就敢砸回去。我却不敢,我怕给我哥惹麻烦。而你敢砸,可以这样任性,真好。”

暮晚摇匪夷所思地看着这个姐姐。

玉阳公主低声叹:“你以前和亲前,所有人宠着你、让着你,都对你好;你现在回来了,还是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你总是可以不受约束,真好。”

暮晚摇欲言又止。

她不受约束?

她要是真的不受约束,她怎么不砸玉阳公主,却砸杨三郎?难道不是因为玉阳公主身后站着秦王,而杨三身后的太子,正好也是自己效忠的,所以自己不怕么?

自己这种有选择的任性,居然让玉阳公主羡慕。

……自己四姐平时都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太子一行人,去了杏园。杨嗣收整了一下自己,重新成为了听话的太子跟班。太子让他闭嘴不要说话,杨嗣就仰着头,打算随便应付应付。

太子慰问了一番新晋进士们,就如储君那般收拢人心,大家都很给太子面子,大家其乐融融。

不过日后如何,等到了官场再看吧。

太子也知道这些都是世家子弟,各有算盘,不到官场不好说,便只是做个面子上的功夫。不过转了一圈后,回到探花郎言尚那里,太子目中一动,再次敬酒。

言尚以茶代酒。

太子直接放过言尚旁边坐的那位年少状元韦树,想也知道,韦树就算不跟韦家干,也要代表金陵李氏干,这种人根本拉拢不来,不用费心。

而太子再盯着言尚,心中想这个人,可是庐陵长公主折腾了一晚上,最后还是上位的人啊。可是丹阳公主在自己面前提过的人啊。

这种人,没有背景,若是有能力,很适合为自己做事?

太子与言尚说话时,态度就比面对其他人时更亲切:“言素臣是吧?虽然中了探花,但朝廷一时之间也分不出这么多官给你们,恐怕你们得等几年。你日后有何打算?”

言尚道:“不过是读书,继续考试罢了。没有其它打算。”

太子颔首:“可愿入我东宫做一幕僚?”

太子身后那个正在发呆、思绪已经飞出去的杨三郎收回了自己的思绪,看向言尚。杨嗣皱着眉,从后撞了太子的胳膊一下,示意太子不要让这个人进东宫。

太子当作没察觉杨嗣的作怪,继续温和等言尚回答。

言尚一愣,然后露出和正常人听到这般招揽后、又激动、又慎重的神色,掩饰了半天,却还是有些欢喜地拱手:“愿为殿下效劳。”

站在言尚旁边的韦树诧异地看了言尚一眼,觉得这好像不是言尚会说的话。

太子那边却很满意。

太子有兴趣道:“那孤便考考你吧。”

太子说了一个书名,问了其中一个古策,请言尚辩解。

言尚:“……”

言尚有些惭愧:“这……小生刚刚才开始读这本书,还没读到殿下问策的地方,见解恐怕粗陋。”

太子:“……”

太子愕然,回头看杨嗣。杨嗣挑眉,示意:我早说过这个人不学无术,你非要问。

太子确实没想到丹阳公主推举的人,这么无才!

那……可能就是只会诗赋?

太子对言尚失去了兴趣,敷衍鼓励道:“你有机会,将这本书仔细读一读……多读一读。”

这次也不亲切唤对方“素臣”,也不再提“入东宫当幕僚”的下一步了。

敷衍几句,言尚怅然若失地看着太子一行人走了。

言尚落座,周围人纷纷安慰他。

待言尚应付完了大家的热心,给自己倒了杯茶,坐在旁边的韦树看他:“你不是五天前就开始看这本书了么?到现在还没看完?”

言尚抬目微笑:“最近酒席多,耽误了读书。”

韦树别目,说:“太子不是傻子。”

言尚无辜:“可我也确实在看那本,确实没看完啊。大家都能证明我是向巨源你借的书。”

言尚再笑:“似乎方才我刚进杏园的时候,帮巨源你挡过一次……”

韦树道:“你读什么书,读到什么程度,我怎么知道?此事与我无关,我也不关心。”

言尚笑:“那就麻烦巨源遮掩了。”

韦树“嗯”一声,揭过此事不提。

陛下驾到,众人回紫云楼。

太子和杨三郎与其他人分开走。

太子问杨嗣:“言素臣方才那般作态,你看着像是做戏,在拒绝我么?”

杨嗣:“我觉得他就是花花肠子、不学无术,你不要把人想的太深了。殿下你整天阴谋来去,你累不累?”

太子盯他两刻:“……我倒是求你什么时候能稍微用点脑子。如果六妹推举了此人,此人却并不站我这方,或者背后有其他人指点呢?”

杨嗣默半天。

说:“可他只是一个探花郎而已。”

太子若有所思。

道:“也是。终究只是个探花郎而已。无论是真是假,此时都不重要。”

太子放下这事,重新打起精神,登上紫云楼,去拜见自己的父皇了。而杏园那边,听说陛下驾到,众位进士激动不已,商量一二后,也试探着过来,看能不能登楼参见陛下。

皇帝陛下是个瘦而寡的中年男人,他身上有帝王之势,然神色恹恹,今日摆驾紫云楼,本就是见一见今年的新晋进士。

不过紫云楼这边,倒是家宴的成分更高些。

难得见到子女们都在,皇亲们都在列,庐陵长公主、丹阳公主、玉阳公主,太子、秦王、晋王……皇帝坐在高处,神色疲惫,叹口气。

太子和秦王正在争论一些钱财的问题,听到皇帝的叹气,都停下,向皇帝看去。

皇帝厌烦道:“你们两个一见面就吵,能不能让朕安静两日?”

众人一顿。

暮晚摇笑道:“我也不耐烦总听你们说政事,我还听不懂。父皇,今日咱们就该有约,只谈风月,不谈政务。谁先犯规,罚酒三杯!”

皇帝看向自己这个最小的女儿,神色有些恍惚,好像在幼女身上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幼女窈窕,都已经十八了……

皇帝掩下目中哀色,点了头。

秦王在旁坐着:“只谈风月?六妹妹难道要跟我们谈男人?”

暮晚摇反唇相讥:“你脑子里只有这点儿内容了!”

秦王:“你倒是一贯牙尖嘴利……”

皇帝头痛:“行了行了,你们两个也别吵了……摇摇,朕记得你以前乖巧可爱,如今怎么脾气这么大?”

暮晚摇一静。

她微笑:“脾气大有什么不好么?”

殿中气氛蓦地滞住,都想到了她是因为什么而变成这样。

太子打圆场:“摇摇其实还是很乖巧听话的,今日就当家宴,我们都不要吵了。摇摇,我记得你箜篌一绝,我们也很多年没听过了,你今日愿意为大家奏一曲么?”

暮晚摇看眼她的父皇,微微笑着点头。

韦树、言尚等进士被内宦领着登楼,听到了奏曲声。内宦领他们站在门口,不要打扰。言尚看去,见殿中的灯烛都灭了,黑漆漆中,月光从楼阁外投入。

只有暮晚摇独自跪坐在幽暗中,手抚箜篌,垂着秀眉润目。

如神女般,悠远娴雅,静美异常。

第34章 一更

众进士被内宦领着等在门后, 里面的皇帝家宴只窥得小小一角。

言尚因是探花,与韦树立在众进士之前,他能够比后面的进士们看到得更多:

他看到满室灯灭, 只有一树半人高的莲花缠枝灯烛, 立在暮晚摇身后, 为其照明。殿中皇亲们无人说话, 都于昏暗的光中,欣赏着丹阳公主所奏的箜篌。

见丹阳公主跪坐于地, 金丝织就的绣着凤鸟的长裙、素白偏透的披帛, 铺散在她身后。

与她跪下姿势一般高的凤首箜篌被她拥于身前。那箜篌龙身凤形,缨以金彩。暮晚摇垂首时,素手拨于弦上, 霎时间,便有泉水自天上来之清越声响彻阁楼。

那箜篌声清亮空灵,有飘虚感, 如同水面震动一般。而乐声空灵广泛, 又何等宜人心魂。

所有听到丹阳公主奏乐的人, 都微微发出慨叹, 怔怔看着那垂首弹奏的少年公主。

皇帝幼女暮晚摇, 昔年博于才,精于乐,绝于貌,又兼性柔质醇,乖巧玲珑。

多少长安大好儿郎, 曾想过尚这位公主。

而今时过境迁,暮晚摇再次弹奏箜篌时,殿中诸人,包括神情恹恹的皇帝,都好似再一次看到当年的丹阳公主。

言尚立在门外,看着暮晚摇,又听着她弹箜篌。一片昏暗中,只有她周身带着清和柔光。

刹那间,言尚如同被钉在原地般,大脑短暂空白,周身血液如同被凝住。缓缓的,他后背酥酥麻麻间,竟然开始出汗。

暮晚摇白日戏弄时说,他于女色太过浅薄。

那时言尚不以为然。

而今看她弹奏箜篌之静美,他才知他是如何浅薄……

言尚艰难地移开了目光,移开目光不再多看。他不敢再多看一眼,不敢再多想一瞬。视线余光中看到其余进士都有些出神地听着乐声,只韦树清清淡淡的,比其他人好一些。

言尚心中难堪,垂下视线开始默背书,让自己转移注意力。

楼中奏乐,一曲终了,暮晚摇起身,侍从们抬走箜篌时,诸人才反应过来,稀稀拉拉地发出赞叹声。

暮晚摇抿唇一笑,她自然弹得很好,她只是现在不喜欢弹箜篌了而已。不过在家宴上奏一奏,也没什么。

殿中灯烛重新点亮,堂中明亮之时,暮晚摇回到自己的席位上坐好。

众人的赞叹声不绝中,秦王感慨道:“摇摇这般才貌双全,不知便宜了谁家好儿郎。”

暮晚摇手捧酒樽的手一顿,满室蓦地一静,她抬眼,看一眼秦王。

坐在秦王旁边的晋王觉得三哥在故意挑事,默默远离三哥时,又小心地为暮晚摇多说了一句话:“摇摇才回长安没多久,可以多休息两年。婚嫁什么的,还要父皇说才是。”

秦王冷笑。

瞥一眼那个神色古怪的太子,再瞅一瞅自己身旁那个胆小的晋王。

暮晚摇的婚事当然被人盯着,只是暮晚摇和秦王不是一线,秦王见缝插针,就想膈应一下太子。或者说,在父皇面前试探太子。

毕竟,太子拉拢暮晚摇,图谋暮晚摇身后的李家势力,谁人不知?秦王自己是不羡慕,他背后的势力可比太子强多了……然而自己势力这么好,太子却是长子,终究不甘!

秦王便道:“我说错什么了?女大当嫁,咱们大魏又不兴什么‘好女不二嫁’的说法。难道因为摇摇和过亲,就不再嫁人了?父皇,儿说的没错吧?”

皇帝没有理会秦王的挑拨,看着这里面心思诡谲的众人,再看眼捧着酒樽、神色冷淡的幺女。

皇帝静默着。

他看眼神色略有些绷的太子,当然知道太子因为母家出身不高,一直想要壮大势力,依靠暮晚摇能拉拢到金陵李氏,自然是上上之策。

然而皇帝和先后斗了那么久,才将李氏打压下去,岂容李家再次鼎盛?

李家在皇家这边,在长安这边,就剩下一个暮晚摇了。他们不可能放弃暮晚摇,也一定为暮晚摇安排了别的路数……想要李家重兴。

然而还是那句话,皇帝不想要这个结果。

皇帝默想着,再看向幼女时,忽见暮晚摇抬头,冰雪一般的眼眸,骤一下和皇帝对上。

皇帝怔一下,目中有叹息遗憾色。

刹那间,暮晚摇脸色微变,收回了目光,将樽中的酒液一饮而尽,烫得她心肺难受,咳嗽了两声。旁边的玉阳公主递上帕子,这位公主,尚没有弄明白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

而皇帝看着暮晚摇,心中想:可惜了。

按他的意思,李家已经回金陵了,暮晚摇若是一辈子待在乌蛮做那个和亲公主,是对局势最好的。

然而乌蛮乱了,现在又在打仗,暮晚摇前夫已逝,和亲现在在一团乱的乌蛮中好像也没意义。暮晚摇回来长安了,那便回来吧。

然而,为何又要有婚事上的麻烦呢?

不管是太子那边,还是李家那边,给暮晚摇的准备,都太好了些,都会让李家重兴。而按照皇帝的意思,最好,暮晚摇嫁个一辈子成不了事的,或者干脆就别嫁了。

快快乐乐当个公主,养几个面首,享受一辈子,就如庐陵长公主那般,不好么?

自然,也许自己一死,庐陵长公主今日的地位就不会有了……然而,寻常人家的女孩子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庐陵长公主早就看尽了。

暮晚摇何必非要站队?何必非要有地位,非要长久呢?

皇帝没有接秦王的话,殿中的人便都垂着头,心思各异。而服侍皇帝的内宦何等机敏,在此时插话,缓解殿中的气氛:“陛下,进士们来拜见了。”

皇帝颔首:“让他们进来吧。”

早已等在门后的众进士,鱼贯而入,拜见殿中主人。

太子等皇子已经见过这些进士了,暂且不提,正心乱如麻地想着皇帝刚才在暮晚摇的婚事上不说话是什么讯号;而殿中其他人,则好奇地看向今年的进士。

他们初初见到为首的少年郎,见韦树年少,又容止风华,不禁一叹洛阳韦氏好风采;

榜眼是个老男人,随便看一眼,就掠过;

再是探花郎,众人再次一怔。

本以为状元郎的风采已经极佳,但架不住状元郎实在太小了,让人生不出什么想法。然而这位探花郎,却是真的眉目温润,身如松竹,真是一个琼枝美树般的美男子,遍堂生辉啊。

庐陵长公主轻轻“啊”了一声,眼睛一下子亮了,差点将手中的杯盏摔了。她激动得差点站起,幸亏旁边侍女努力压着长公主,才没让长公主当堂失态。

庐陵长公主见过多少美男子,然而探花郎这般又好看,又清肃的,实在让她心痒。

就是皇帝,都是第一眼落在韦树身上,第二眼落在言尚身上。皇帝之前就见过这批进士,今日再次看,觉得这个探花郎,也许是一朝从寒门一跃而起,周身气质比之前那寒酸样,好多了。

皇帝道:“今年的天子门生都很不错,朕就考考你们吧。太子,秦王,你们最近在吵什么事来着?”

皇帝这才一问,太子和秦王还没有回答,就先听到暮晚摇的笑声。

言尚垂目而立,眼睫轻轻一颤,却端正无比,一眼都没有抬头去多看一下。这般态度,让面对着其他那些忍不住偷看公主的进士们的皇帝,对他满意了一二。

暮晚摇笑吟吟:“父皇,你方才还说今晚不谈政务,怎么这就又要谈了?父皇该罚酒三杯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