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当,不敢当。岳兄取笑了。"

岳穹笑着笑着眼神就变得觉察起来,"麟州不管怎样还是得早作准备哪。那位第一谋士,可不好对付着呢。"岳穹抛下一句话后,朝项平拱了拱手,"尚书大人好走,下官还有事,先行一步。"

"呃,好,岳大人好走。"项平也连着拱手,心中却一直思索着那位麟王麾下的第一谋士---左明舒。

劲 敌。麟王能够坐拥雄兵十五万不是没有道理的。且这一次瀛州的情况,扑朔迷离,绝没有朱瀚汶所奏的那么简单。看女皇的意思似乎知道内情,但那通火,真是有些 莫名其妙了。他本想散朝后就去问问情况的,但一时摸不清女皇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于是这进宫探问之意便又缩了回来。刚才试探岳穹,似乎他也不能确定。项平上 了官轿,想了一路,却仍没想出些什么。

松涛斋内,小秋端着冰镇的西瓜才要跨入内厅,就被知云截住。

"我来。"知云接过西瓜便入了内厅。

妫语冷着脸站在窗边,一语不发。

知云轻轻走近,"皇上,那么热的天,那儿有日头,还是先吃些西瓜消消暑吧。"

"撤下去。"

"......是。"知云无比惋惜又委屈地叹了声。

妫语回头瞪他,出语不善,"你有什么好委屈的?"

知云一听立马跪下,口气更显无辜,"回皇上的话,皇上您是冰雪之姿,在这暑天里也不见热,但奴才们可是热死了。原本指望皇上您吃了,看着奴才辛苦,也会可怜奴才,赏些给奴才,可这下好了......"

妫语看着他唱念俱佳地擦着脸,不知是泪是汗,但梗在胸口这股郁气却也是消去了七分。"哼!你一个总管,平日里还会少得了这些?少在我面前唱戏。"

知云听着觉得女皇口气已松下来,于是笑嘻嘻地抬头,"那哪比得上皇上赏的?御品,御品,若不比咱做奴才的好,还叫什么御品?皇上,您说是不是?"

妫语白他一眼,"什么奴才不奴才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平日在外人面前耀武扬威那样儿!"

"是,奴才那点小把戏自然逃不出皇上的法眼。"

"好了。"妫语放轻语气,"你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

"等等,去把岳穹项平传来,早上那事他们还不知情呢。"

"是。"知云宽出一口气,下去传话。

流年faye 2007-03-29 19:03

第一部 深宫篇 第二十七章 否极泰来

松涛斋内,岳穹、项平将密报看后,都细细思索起来。柳歇与长光,保住永治,除掉麟王,此次立的是大功,也是奇功。岳穹、项平二人不可谓不欣喜,但同时心中多少都生出些忌惮来。

"原来如此,皇上慧眼识人,柳歇、长光不辱圣命,瀛州之危得解,真是可喜可贺啊!"项平长声一揖。

妫语淡淡地点了点头,"闻诚的事要多留心了。"

二人一听此语,心中都是"咯噔"了下,长光之所以矫诏率水师出击清月海,就是因为闻诚喝酒误事,这在长光的密报中已说得清清楚楚。也因为矫诏一事,为保闻诚,长光只有功过相抵,台面上不罚却也不能赏了。

岳穹想得最快,"皇上,相信长公公深识大体,必能想通透这一层,以国家为重。"

"嗯。"妫语叹了口气,长光处她已有安排,自是不用担心,但项焦炎那事,还要他们两个从旁出点力。"项焦炎那事,你们两个有什么更好的意思?"

说到这个,岳穹与项平都有些疑问,本来以为女皇也并不打算力保项焦炎,所以只是卖了个空头人情给秦商。但如今看来,女皇是真心想保他。只是这么做,麻烦颇多,因为项焦炎知道得太多了。

项平第一个反对,"皇上,臣以为项焦炎的利害牵扯甚大,又是先皇的托孤重臣,他一除,能让朝中有一个警省。"

"唔,你说的在理。但我的打算是不要激怒孙氏。所以此案还是轻判的好,其子项亭、项亘都不要过分才是。项焦炎久在户部,想必握有许多人的把柄,若能留他一命,那日后亲政,项亭、项亘便是大大的有用了。你们怎么看?"

这番话说得有商有量,语气中丝毫不带君主之气。岳穹、项平心下也颇有感动,又见女皇说的都在情理之中,便在不知不觉间,将心思都转了过来。

岳穹前后细想了一遍,"不过,要保他只怕不易。皇上还是不要亲自出面为好,毕竟此事还牵涉到德王。"

妫语轻松一笑,"这倒不必担心。我已准了柱国公的请,给了他一道恩旨。"

岳穹与项平都是极聪明的人,一听此话,自然都明白了。依孙业环那日在朝上的进言,皇上当然要赏,而这为项焦炎求情的话由孙业环来开口,女皇便可做个顺水人情了。

"皇上明鉴。"

"说到德王......"妫语皱了皱眉,"二位有什么主意没有?"

项平斟酌了下,"皇上,臣以为不妨借此机会,敲山震虎。"

"你是说......"妫语脑中飞快地理出一些人。敲山震虎,那必定是要趁此除去几个走得与德王颇近的人。

"皇上,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要想一生清白是极难为的。而各部官员想要与其毫无瓜葛,也是极难为的,再加上项焦炎曾与德王有私下会晤,要扯出几个与德王交厚的官,就不难了。"

"嗯。就趁着这次吧。德王太过不知自敛,应该给他个教训。"妫语的眼神很沉,"你们两个去安排吧。不妨做得过一点。"

"是。"

岳穹捻须,又想起了另一人,"皇上,台谏院左丞何秉处,恐有麻烦。"

何秉生性刚直,别无门派,算是个直臣,但也是个迂臣。此次的确是借他的口来弹劾项焦炎给孙氏一记杀威棒,但项焦炎若是轻判,恐怕最不肯轻易放手的也是他。

"......照旧吧,往日他一直参闻氏折子,都留中。这次也照这样子吧......"

"可是,这一次已将他抬了出来,恐怕不会就这么放手吧?"

妫语一手抚额,"......也别无他法,只要声势不过大,这段时间一过去,何秉自然也会知难而退。"

话虽如此,只是短时间内,女皇的耳根子怕是极难清静了。岳穹与项平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领命退出。

摄政王府中,孙氏成员齐聚一堂,都等着孙业环作个解释。孙业清第一个开口,"大哥,这到底是为什么?你一定有事瞒着我们对不对?你说出来嘛!大家好歹也有个商量。"

孙业环长叹一声,却是默不作声。

"大哥......"孙业清急了。

一旁的业成按住他,"先听大哥怎么说吧。"

这一说,众人都静下来,齐刷刷地看着孙业环,谁知孙业环只是神有所思地盯着烛灯,愣是一言不发,让所有人什么都猜不到。

孙冒庐眼一沉,将手中拐杖重重一跺,"你们两个先回去。业清,颀儿的功课好好盯着点儿!"

两兄弟互看一眼,只得道了声,"是。"便双双退出。

二人走后,孙冒庐才盯着孙业环,"这下你总可以说了吧?"

老太公一开口,孙业环知是再也回避不下去了,但是这事......

"爹,孩儿问过,是不是事涉孙氏一族,爹,今日您可以明言了吧?到底她握住了孙氏什么把柄?"

"预儿不得无礼!"孙业环沉声一喝,"不管怎样,皇上都是皇上,更何况她还有恩于我孙家。"

"有恩?"孙冒庐老眼骤然闪过精光。

"唉......爹,预儿,皇上亲政事在必行,孙氏本就应该扶持才是。再说......孙氏也只有支持皇上才,才能得以保全啊。"孙业环的声音里透出万般的无奈与苦恼。

孙冒庐、孙预听了都为之一怔,这话已说得很明白。女皇手上确实握有孙氏的把柄,而且是动辄就有可能灭族的把柄。孙冒庐是惯经官场,人情通达的人,又身历四朝,这么些年看下来,孙氏唯一有过并能犯下灭族大罪的,只有一桩。

"预儿你先出去!"

孙预双眉一挑,憋了会,终于还是走出房门。

孙冒庐抓着拐杖的老手上青筋根根泛起,"是......那件事?"

孙业环抿着唇,严肃地点了点头。

孙冒庐见他点头,脸色又为之一白。纵是早已有所预料,但乍听之下还是免不了心惊。沉默半晌,他吐出的话音已带上切齿的味道,"她又怎么知道的?"

"......父亲可知宫中有个太监叫长光的?就是此次任监军的那位。"

"他与当年的事有关?"

"......当年之所以还会留下萧霓,就是因为他的爹。"

孙冒庐双眼暴睁,"你是说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是。当年二叔公的想法爹您是最清楚不过了,可就是其中一个杀手动了恻隐之心,放走了那个小姑和皇女......"

"是啊。"孙冒庐一叹,"二哥当然也是大怒,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吩咐人把所有杀手都灭了口了事,并私下探访那个小姑与皇女的行踪,但一直未果。天德女皇隐隐有些觉得,多少有些疏远了二哥,终致抑郁而终......没想到,当年居然有个漏网的!"

"长光是那杀手的三儿子,大概是因家道没落,才在九岁时卖入宫中。"说至此,孙业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只是六年前预儿接到'三司馆'的密函时,上面怎么就没提这一层呢?"

孙冒庐嗤笑一声,"'三司馆'如此遭人忌讳的行当能立百年,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这抄家灭族的把柄,他们当然清楚只凭小小一个江湖组织是无论如何也握不起的。何不索性聪明点,当作不知情呢?"

"嗯。"孙业环点头,'三司馆'如此识趣,自是不必动它。不过......"爹,预儿这里......"

"我会去说明白的。这事孙氏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嗯。预儿就交给爹了。"孙业环说这话是,别有一番低沉在里面,但孙冒庐却没作他想。

六 月二十五项焦炎被判流放泸州召巫,他的两个儿子都遭贬谪,但并未有太过的处罚。同时户部应支侍郎裴沃、仓部郎中姜长吾,礼部员外郎王合羽,朝议大夫毕霄, 左谏议大夫魏恒东,给事中林和等共有三十多位京官,八十多位外官受到牵连。项焦炎本也是要赐自裁的,因有柱国公请来的恩旨,才得流放泸州,而其余人却是: 重的被诛,最轻的也是抄家流放。这一案审得整个天都都震惊一时,连秦商自己也诧异万分。怎么本想低调处理的案子居然扯出这么多要员?经此一案,聪明人心中 多少都有点数了,女皇亲政看来是不久的事了。有了这一层认知,以前未与德王相交的,走得更远。而有过一些交集的,受此威慑,在暗吁侥幸的同时,也纷纷疏远 了德王,甚至连成王处也注意起来。

门庭骤然冷落,德王恼在心底,却又惧得不敢多说。此案本是涉及他的,这几日何秉每天一参的折子可都捏在女 皇手里,只要女皇稍一不高兴,恐怕就有不测。以前有人说朝政上,女皇的手段不可小觑。当时他还不信,眼下却是不信也得信了。朝中有官员示意,让他捐些钱出 来,以资流民还乡的费用,他回来后立马就办了,但只怕就是这般讨好,也难了。

而成王,他一直是个宁可小心过头,也不可疏忽一分的人。经过此事,为人处事上更见谨慎。每日除了上朝几乎就是足不出户,上了朝也是能不开口就绝不开口。这行径,看在妫语眼里固然放心,但也颇有些无奈。

六月二十七,西南接连传来重大捷报,孙须于六月十三在临潢生擒南王齐冕,南军悉数投降。而青王、西王也在六月十五开城乞降。现下,南王已押解回都,其余二王还暂滞留当地听候发落。

孙颐处也即刻动身护送郡主入都。同时简居道和巫弋也动身返都了。

一 时间喜讯不断,一个接一个在天都炸开洋洋的喜气,毕竟历时近一年的仗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大街小巷满是喜庆的意味。妫语也终于缓下一口气,但战事虽已 告一段落,后续的事却也挺多。比如流民还乡一事,既已许诺,那定是不能失信。好在前任户部尚书项焦炎已筹措得差不多,再加上前几日一些被抄家的大员,底子 都不薄,又有德王主动解囊。如此,充入这等安排,倒也够了。

眼下要慎重的还是藩王的处置问题。于是,妫语招了诸位重臣在松涛斋里议事,因为此事涉及藩兵大事,所以不但几个军机大臣,各部尚书,闻君祥,孙预,就连孙业环,孙冒庐都在议事之列。也因为有孙冒庐、孙业环这二巨头在,其他在座的都聪明地缄口不言。

孙业环朝孙冒庐点了下头,领了个头,"皇上,臣以为三王宜抚不宜剿,但这抚中仍是少不得要警诫的意味在内。"

妫语沉吟着点头,"国公之言甚为合情合理,那依国公之见,这抚当如何呢?"

"皇上,对于青、西、南三军,只要诚心归顺,当既往不咎。而三王么,既然撤藩势在必行,不如就乘此机会将他们迎入天都来......"

妫语听着轻轻点了点头,闻君祥跟进一步,"不如就将三王安排长留天都吧?"

"嗯。"妫语简单应了声,却并未决断下来。这明显就是让孙预这个摄政王发句话,但孙预却一直都未见开口,孙业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预儿不是这样的人,为何却在此刻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一时气氛僵住,妫语的唇近乎抿成一条直线,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忍着气,朝孙预看过去,"摄......"

这一看,却正好对上孙预清亮的眸子,那里面跳动着的两簇火焰,耀目得让妫语心悸。她直觉地想避开,却又想起只要这一避,便是极大的不妥。当下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那股子气早已不知跑到哪里,"摄政王的意思呢?"

孙预微乎其微地笑了下,然后语出惊人,"臣请单独奏明皇上。"

单独?!妫语一时犹豫极了,不知为何,心中竟生出一股惊慌来,想回绝,但现在提的是国事,且又是自己出言相询,这个"不准"若说了才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岳穹虽也讶异孙预会提出这种要求,但摄政王肯和解,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可能君臣之间有什么条件约合之类的要单独讲吧。于是,他一恭身,率先道:"臣等告退。"

其他人一听,虽俱是摸不着头脑,但也跟着退出了松涛斋。只有闻君祥在跨出斋门时,猛地回头朝里看了眼,冷厉而阴隼,看得妫语心中一紧。

内监知云最后一个退下,并将门合上。妫语的心在那门合上之际,可谓拎到了最高点。孙预的视线明显就纠缠在她身上,让她怎么着都不自在。片刻后,妫语终于忍不住冷声问道:"摄政王不是有事要奏?"

"是。是有事要奏,也有事要问。"孙预目光不离妫语左右,竟似生生要把她看个透。"你真的要亲政?"

妫语一愣,随即答得坚决,"是。"

"理由。"她知不知道亲政所要背负的担子到底有多重?如果只为了解药,以她的才智完全不用如此。只消与他联手便一定能将闻君祥、萧霓逼出解药。她到底有着什么打算?

妫语自嘲一笑,理由?她有许多理由,报仇、保命,可这些又如何能让孙预知晓?她的存在是一个禁忌,碰不得的禁忌,即使位尊权贵如孙预。"理由?政令皆出自我口就是理由。"

"你想要权,然后用权做什么事?"

权力可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骛,也可以让许多人从巅峰直堕谷底,"大权在握的确可以成许多事。"

孙预看她,果然,她是有着一番计较的,可是她为什么什么都不说呢?"你想要孙家相助吗?"

妫语秀眉一挑,这话的意思是......

"你亲政,孙家鼎力相助,只要你可以许一个承诺。"

她看着他有些算计的眼睛,缓缓道,"许什么?"

"任何时候都能不动孙氏任何一人。"

"可以。"

"好!"孙预笑开,俊逸的神采飞扬。妫语也暗吁一口气,但一个闪神间,却见孙预已立在身边。

"你......"妫语下意识地往另一边紧张地一靠,眼神逡巡四处,却看不到第三个人。

孙预噙着笑意斜靠在书案上,"你可知你许给我什么承诺?"

除了不动孙氏,她还许过什么?但孙预的话显然是另有所指,妫语不耐烦,这人今天到底想干什么!她瞪向他,却见他俯下身来,"你......"妫语紧张地看他将两手置于自己的座椅两侧。她尽力往后缩,却拉不开彼此亲昵的距离,"你......孙预你放肆!"

孙预轻嗤,"色厉内荏!我根本没把你当皇上,"他眼神渐渐转为专注,"你可只把我当臣子?"

妫语别开头,一时心内五味俱存。孙预于她只是一个臣子么?如果只是臣子,她又何须费神至此?只是,不是臣子,他又能是她的谁?

孙预看着她慢慢褪成苍白的脸色,心知她又要缩回自己的壳里,无奈心疼之余,又有些气愤,"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我孙预的妻......"他俯下脸,对着妫语错愕的脸,在其额上轻印下一吻。

妫语大惊,就这么呆在那里。他......他竟然......一皱眉,她又羞又气地一把推开孙预,闪至一边,"混蛋......你......你......"

孙 预看着她羞红的粉颊,笑得轻快又志得意满,故意十分恭敬地做了一揖,然后退出松涛斋。谁说孙氏就一定只与女皇是君臣关系,他既已钟情,便不会放手。她只有 在放下一切之后才能正视彼此之间的感情么?那么,他就助她完成每一个心愿好了。到时候,看她还能以什么理由回避!爷爷的想法,父亲的打算,两全或许困难, 但并不是不可为。只要,只要她能再多几分勇气,一切就都不成问题。

孙预这边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心,而妫语这边却是羞恼得浑身发抖。这个混蛋,居然轻薄她......她是皇上!威统天下的女皇!他怎么敢?这个混蛋,这个混蛋!他借用国事的名头,都,都和她谈了此什么!他都干了些什么!

"皇上......"

知云的唤声使她惊醒,妫语一抬眼,瞥见知云有些打量的眼神,立时心虚地捂住额,脸上"噌"地大红。妫语迅速转过身,出语不善"看什么!下去!"

"是。"知云憋着笑走到门外,示意刚回天都的柳歇与长光过些时候再来觐见。

妫语一拍书案,将心思勉强一定。下次......绝没有下次!抚平气息,妫语坐下来,往桌案上一看,却瞥见一旁多出一本折子来,心中一动,她立刻翻开来看。

"...... 以南王为例,诚宜先抚而定青、西之心,使之敢于入都,不作垂死之争......待其入都,手中兵权当悉数夺回,再者,可示之以惩,以定天下民心。该杀则杀,该贬则 贬,该降则降。杀者,意在警诫,位不宜高于副帅,过高则易令三王不安于室而心生变故;贬者,意在伤其筋而不使之痛,所宜者应留于天都,以观后效;该降者, 是为三王,不惩则示天下以朝廷暗弱,过惩则易激叛军于绝境,是以降之者,须量其可承之底线,让之感于羞愤却能忍。如此,二三年后,手足俱断,其心可磨,不 足为念矣......"

妫语合上奏本,忽然有一种并肩作战的错觉。孙预......

流年faye 2007-03-29 19:04

第一部 深宫篇 第二十八章 柳暗花明

闻府里,闻君祥对着萧霓有些发怔。萧霓看得奇怪,"老爷这是在想什么?"

闻君祥老目微眯,"语儿这丫头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

萧霓眉目一挑,精光略闪,"我早就觉得她不对劲了,好端端地,凭什么孙业环会如此助她?孙家与咱可是势不两立呢!更何况她一亲政,可直接冲撞了孙家,那老头子会肯?"

"这是一点。还有今日,孙预公然说有事要密奏......这里恐怕有诈。"闻君祥这么说着,忽然脸露疑惑,"......可是,对于诚儿,她又维护周密,于熙儿、水扬波处也极为器重......她究竟想干什么呢?"

萧霓却想不了那么多,一听到闻诚,立时就问,"诚儿怎么了?"

闻君祥眼神一闪,略有些支吾,"......也没什么,就是无旨却出击清月海一事......"

萧霓冷眼看着,心知在他口中是问不出什么了,便假意转开话题,"会不会是语儿想以孙氏来牵制我们好得到解药?"

"唔......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种种做法着实无迹可寻。"

"不如,我入宫一趟,也好试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