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颜青,公子我只会给你这么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以后若是再不知事,别怪公子我没给你机会。”

又听到公子这么唤他,颜青提着的那口气终于吐了出来,“喏,颜青牢记,以后定不会再让公子失望。”

柳卿不置可否,“书局现在是陶胡在管着,明天开始你去给他帮手,能从陶胡那里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己了,只要记得,不能小看了任何一个人。”

“喏,颜青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道这个道理就好,我给书局找了个人,不过现在还病着,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能过来,到时候你再跟他学,对了,他是那天那个孩子的哥哥,你不要记恨于他,他是为了自家兄长才去偷书。”

颜青把头低得更低,“这事是颜青的错,不怪任何人。”

“会从自身找原因就好,大概再不用多久,私塾就会办起来了,以后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放任你,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颜青终于把头抬起来了点,眼睛也亮了,他不怕吃苦,就怕公子以后不愿意再教他了,听到公子这么说应得也格外大声,“喏,颜青不怕。”

柳卿终于露了笑,屋里严肃的氛围瞬间就被打破了,更不用说那把不离身的扇子又招摇了起来,“去吧,我让全婶给你加餐,今天好好休息一天。”

“谢公子。”

府里压抑了大半个月的气氛也终于拔云见日,他们宁愿公子把脾气发出来也不想看到她黯淡了神情,那样的公子让他们心疼。

全婶吩咐厨房给所有人加餐,自己亲自给公子多准备了不少好吃的,公子更喜欢吃素菜,荤菜也沾点,只是吃得不多,若是做得实在好吃才能让她多夹几筷子,一段时间下来,全婶自认这厨艺是又上了一个台阶了。

又等了二十来天,于显荣才出现在柳卿面前,虽然看着清瘦了点,但是柳卿已经隐隐的看到了点他曾经意气风发时的影子。

“身体都恢复了?”

“喏,大夫亲自来检查过,已经停药了,调养了几天才来见公子。”

柳卿点点头,没看到那个小尾巴不禁问道:“显允呢?难得没见到他粘着你。”

于显荣没想到柳公子会特意问起小弟,怔了下迅速回道:“在下让他在家里教那些孩子规矩,这也是在下今天来见公子的原因,孩子已经筛选好了,包括显允在内一共十三人,最小的五岁,最大的九岁,都是在下认为资质比较好的,不知道这人数上公子可同意。”

十三人,加上颜青就是十四个,问题倒是不大,不过竹简的消耗量就大了,才练字的人最耗这个,但是让她每人发个沙盘,她又做不出来,罢了罢了,也不缺这几个钱。

“先别再增加了,我试试看再说。”

“喏。”丁显荣松了口气,这段时间他拖着病体也在折腾这件事,他家几户远亲还因为他们的孩子没选上和他爹娘闹了一场,其他没选上的更不用说,什么难听话都说了。

但是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不想坏了柳公子的这片心意,受点责难又算得了什么。

“你现在这样子可以过来帮我了?在书局呆的时间不短,我担心你会受不住。”

“请公子放心,在下受得住,那并不是重活。”

“那好,明天你就过来吧,至于那些孩子,若是合适明天也一起带过来。”

“喏。”

第二十八章

“全婶,今天就别给我穿那些过于华丽的衣服了,简单的书生装束就可以。”瞥见全婶从满柜子衣物中取出来的华丽锦袍,柳卿有些头痛的道,平时在家里不见外人倒也就罢了,今天可不行。

“喏。”看着手里的衣服,全婶叹了口气,这衣服除了用料上乘,哪里就显得华丽了,颜色全依了公子的心思素淡得很,偏偏公子还嫌惹眼了。

选了套更为简单的给自家公子穿上,再把头发束好,柳卿随便吃了点早餐便来到了书局,她一早便让全叔直接带人过去了。

尽管不少人好奇前段时间还病得七死八活的于显荣怎么变成了书局中管事的,碍于书局中的规矩,也没人现在就凑上前去打听询问。

于显荣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打量这耳闻了许久的古今书局,远比他想像中还要大,分门别类堆放得整整齐齐的竹简让他眼角都热了起来。

一早过来时全管家便把一应规矩都和他说了,因为他是自己人,所以借阅书册回去不用出钱,书局关门后把帐本交给陶胡即可,非召不得去前院,每天的午晚两餐都会有人送来,酬劳也比外面做事要高出不少,他爹娘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去做工了。

看了眼一边正看书的孩子,这是柳公子的书童,原本这书局是他在管的,虽然还是稚童,却也有几分小大人的架势,听说犯错被柳公子狠狠罚了,直到认了错才被放出来,现在看着,竟比一般的学子还要认真几分,于显荣不由得大为好奇,这上面的字他真的全部识得?

正想问上一声,陶胡却走了过来,“公子让你去后面,颜青,公子也叫了你,这里先由我看着。”

“喏。”

颜青放下书,看到于显荣有些怔忡的望着他,知道他是误会了什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声解释道:“那次的事不怪显允,是我的错,你不要放在心上。”

说完就直接往暗门走去,于显荣赶紧跟上,小声道:“多谢。”

原有的一丝尴尬轻而易举的化去,两人心里都觉得轻松,推开暗门进了后院,宽敞的格局一眼就能看透,整整齐齐摆着的书案后坐着有些忐忑的孩子,柳卿站在当中格外显眼。

两人快步进去,同声唤到,“公子。”

柳卿点了点头,看两人之间并没有不和心里舒服了不少,若是两人之中有一个心胸狭隘便不可能这么快把这事揭过去,“颜青,前面那个位置是你的,我教了你一年,你自己也很下功夫,字应该识了不少,前面这段时间你就不用过来了,先跟着显荣学点东西,到我认为可以了再专心做学问。”

“喏,颜青谨记。”

看向于显荣,柳卿却没有多言,“不用刻意教颜青什么,让他自己体会就行。”

“喏。”

“没你们的事了,出去吧。”

看着堆得满满的空白书简,再扫到书案上摆得端正的笔墨,于显荣心下对柳卿更是多了几分尊敬,恭敬的拜了一拜才退了出去。

十三个孩子跪坐了好一会了,就算腿麻了也不敢稍有动弹,就怕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他们的一点点动作而失去。

柳卿既没准备戒尺,也没打算严加训斥,依然拿着扇子招摇,看他们紧张的模样不由得笑了笑,“我姓柳,以后你们就叫我柳夫子,唔,叫我柳先生也行,以后每天上午开课,下午便不用过来了,只要把我教的学会了就行,显允,你要带好头知道吗?”

“喏。”于显允恭声应了,打了个眼色,十三个孩子齐齐起身,见了夫子礼。

柳卿安然受了,为孩子启蒙这事她不是第一次做了,做起来倒是熟练得很,不知道是不是于家兄弟早有说过什么,这群孩子都安份又认真得很,她需要花的心力非常少,悠哉悠哉的倒也快活。

只是从开张至今快三个月的书局终于招来了找麻烦的人。

书局事情不多,也不难,于显荣很快就上了手,再加上竹简都是新的,断裂的少,他看书的时间更加多了起来,几天下来,精神更是好了不少。

这天正看得入神,眼前一暗,下意识的就放下书拈起笔,准备记录。

“姓名,家住何处,借阅何书?”

“这个等等再说,我有点疑问想打听清楚,这书局的主人是和钱过不去呢还是和人过不去?凭什么收两个价?而且还是相差这般大。”

于显荣抬眼,眼前站着的三个人他都不曾见过,只看衣着便知道和他不是一个圈子里的,得体的笑了笑,既显和气又没有落了下乘,“这是我家公子定下的规矩,在下只是遵从,想必以公子的身家,定不会把这一百文放在眼里。”

“本公子自然不把这一百文放在眼里,只是想弄明白,穷人的钱是赚来的,我们的钱就是捡来的不成?你家公子是不是该给我们个解释?”

于显荣有着书生的傲气,但也明白不能凭着自己的脾气行事,他一个人是无所谓,可是这里是柳公子的书局,要是他一个应对不好败坏了名声,那就是罪人了,“这位公子说笑了,我家公子也是体恤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读书人,若是一百文才能借一本书,恐怕没几个人能借得起,可是一百文对家底殷实的人家来说却不算什么,相比起有钱却买不到书,想必也没有几人会计较才是。”

挑事的那人被堵得说不出话来,好像怎么说怎么不对,干脆不去接这个话茬,“我是让这书局的主人出来给我们个解释,可不是让你来蒙骗的。”

“我家公子有事在忙,这位公子若是觉得古今书局占了你便宜,以后不来这里便是了,按书局的规矩,这里禁止喧哗,请公子禁声。”

要是换做以往,他是真的不打算再继续下去了,这么不软不硬的话说出来自然是有一定的底气的,可是今天不行,他今天过来就是为了逼出这书局的主子,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盯着这边,他若是这么一走了之,事情没办成不说,还会成笑话。

第二十九章 初遇

后院离书局只有一墙之隔,中间有一片空旷的地方,休息的时候可以散散步什么的,只要没碰上学生朗诵的时候,要听到点动静不难,普一听到那头传来时断时续的声音,柳卿就知道她等了许久的事终于来了。

倒不是她有多期盼挑事的来,而是一开始她就知道会有人来挑事,只是没想到会等这么久,从书局开张到现在可是快有三个月了呢!

让大家安心练字,柳卿来到陶胡身边,暗门打开了一条缝,可以把外面的情况听得更清楚。

“公子,小的马上去解决。”

陶胡手一动就要拉开门去把那些闹事的丢出去,柳卿制止了,“要是动手就落了下乘了,而且也会引来其他人的群起攻之,一会这些人走后,你跟上去查查,看他们只是一般的富贵人家还是牵扯上了世家大族。”

“喏。”

于显荣的反应让柳卿很满意,不缺急智,也回答得体,不急不躁的,倒是让挑事的人急了,唔,不错。

这时又从外面进来了两人,也不装模做样,直接就接了话,“说起来这书局的主人确实应该给我们个解释,难不成因为清寒和富裕,就把人分成两拔?若是酒家客栈店铺都这么做了,这世道不就要乱了?”

这话说得好诛心,于显荣面色变了变,若这话真传出去了,再随便弄家店真这么做了,这书局大概就只能关门大吉了,果然,柳公子做的事还是触及别人的利益了吗?也是,要是他们有地方读书,民众都开了智,以后哪能被轻易愚弄。

“若是这位公子有这本事让天下所有的店铺都如此做了,那不也是功德一件?这天下说到底还是穷人居多,我想很多人会感谢这位公子的。”

柳卿看于显荣有点接不住了才从后边走了出来,陶胡紧跟在身后不敢稍离,全身戒备。

清雅的声音不止让书案前的几人看了过来,在书局中看书的其他人也纷纷侧过头或者移了位置,打量这位一直不得见的柳公子。

“柳公子?书局的主人?”刚刚说话的人上上下下的打量他,完全不掩饰眼里的轻视。

唔,这位应该是世家子,富贵人家出来的人没有这股子高高在上的味道,柳卿摇了摇扇子,一派风流,“正是在下,不知道阁下是?”

“本公子来自杨家,你称我一声杨公子即可。”不可一世的口气,微微昂起的头颅,柳卿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哦,杨…公子。”故意断了一断,这一声杨公子打了六成的折扣,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变了味,“不知道刚才问的问题到底是谁想问的。”

还在思量刚才那声称呼不同之处的杨公子抬眼,“不管是谁,柳公子是不是都该解答?”

柳卿笑了,眼角眉梢都是快活的神彩,“那可不一样,本公子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问问题的人也得付出代价不是,还是说,我可以向…眼前的诸位同时索取代价?”

于显荣也不知道公子究竟是想干嘛了,心下有几分担心,怕引发众怒,有钱人的众怒,但是在看到公子的笑脸时,心又安定了下来,静观其变。

几人对望了一眼,把挑事的那人推了出来,那人倒也不含糊,“是本公子问的,怎么样?”

“不怎么样,只要给出代价就好。”

“什么代价?”

柳卿摊开手掌看了一眼,笑眯眯的举了起来,五根手指头还动了动,“五金。”

书局里一片静默,不要说那些本就清寒的读书人,就算是世家子也有些瞠目,一开口就是五金,他可真敢要。

“不乐意?那就请吧,按书局规矩,以后不欢迎各位了。”收回手,柳卿说得毫不在意,嫌多?她还嫌刚才说少了呢!怎么就忘了这些人是世家子弟呢?五金对他们来说算什么呀。

角落处,一个男人翘起了嘴角,真是有意思的人,这五金比起借阅书册的一文钱,或者说一百文钱来说都太多了,他倒是说说轻轻巧巧的,能花费心思弄出这么一番局面的人果然不一般。

不知道他是真的只是想为那些清寒学子开个方便之门呢,还是想得更深远一些…

不着痕迹的又往前走了几步,没有完全看清楚相貌,倒是感觉出了那股风流雅致,男人微眯了眯眼,眼光扫过阳光照耀处他脸侧还有着细腻绒毛的脸,年纪不大,应该…只是体恤清寒学子吧。

书案前那几人进退不得,要么就出五金,要么就走人,要是再有别的动作,恐怕书局里那些人都不会答应,他们倒不怕,可要是被赶了出去,他们这脸就丢尽了。

几人身上一时没带这么多金,杨公子一咬牙,把身上的玉佩扯了下来放到书案上,“这块玉绝对不止五金,暂时抵在这,等会回去后我就让人带五金来赎,不知道柳公子可同意?”

光看成色也知道那玉不一般,柳卿笑得春风拂面,“同意,当然同意,其实这个答案并不是那么难猜,你们确定要做这个交易?”

“废话少说,玉佩都放在这了,你还想反悔?”

对这咄咄逼人的态度,柳卿依然笑着,只是那扇子招摇得让那几人想抢过来扯个粉碎。

“答案很简单,只是因为我想这么做而已。”

这是个欠揍的答案,却要了人家五金,看到他们在咬牙,柳卿恍然,于是便多说了两句,“就算是一百文,对富贵人家来说也不算什么,他们不缺钱财,却缺少书册,你们也得承认,就算有钱也不见得就能买到想要的书册,我说得对吧,我只收他们一百文,他们借回去后用空白竹简誊抄一份就有了,这就相当于用一百文买回来一册书,你们敢说这个交易做得不值?”

看他们还是瞪着他,一脸冒火的模样,柳卿继续道:“对有钱人来说,一百文不算什么,可是对清贫人家来说,一文钱都很重要,人家的家当也许加起来都只有一千文,我却每次要了人家一文,而有钱人家的家当加起来何止千百两银,我只收一百文,你们不觉得我已经收得很少了吗?”

这是狡辩,书局里所有人都如此想,角落里的男人嘴角翘得更高,好理直气壮的狡辩,还让人无法反驳,真是…很让人想放声大笑。

第三十章 后续发展

“你这是狡辩,总不能因为我们有钱就要比别人付得多吧,这是哪里来的道理。”气得哆嗦的男人终于憋出了一句话,也说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手在胸口处揉了揉,真是气得心疼,要是让那些看热闹的知道了他们五金就买来这么个答案,还不如自己撞墙算了。

柳卿打开扇子扇了扇风,很是惬意,“这是我的书局,当然是由我来做主,就算是我把价钱定得悬殊再大,也碍不着大家,不来就是了,既然进了这个门,那自然是我说了算,摸摸自己的良心,从我这书局得到好处了的就安份点,这天下不是你吃饱了别人便不饿了。”

她不是没想过稍微低头,但是她更清楚人的恶劣,欺善怕恶,欺软怕硬都是本性,她若是一味的软弱,得到的必定是他们的加倍欺压,强硬点反而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谁知道她是不是有恃无恐呢?

合拢扇面,拈起书案上的玉佩瞧了瞧,也不放回去,“记得拿五金来换,当然,不来也没关系,我不亏。”

看着自己从不离身的玉佩被人这么若无其事的拿走,杨公子眼睛都红了,恨不得去抢回来才好,不过当着书局里这么多人的面,他做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

“一个时辰后,本公子自会派人来换。”

“那就好,显荣,你收好,换到五金就行,不用再来知会我了。”

“喏。”一直安静的看着事态发展的于显荣沉声应了,双手接过递来的玉佩,放到了书案下边,这种构造的书案果然是用来藏东西最有用。

柳卿笑,把书写着禁止喧哗的牌子往几人面前一放,便自顾往里面去了,告诫的意味很明显。

底没探出来,反而丢尽了脸面的几人飞快的离开,分别往自家回消息去了,书局恢复了安静,终于见着柳公子本尊的学子倒是想上前去打个招呼,就算只是说句感谢的话也好,可是眼睁睁的看着柳公子进了里面的一道暗门,他们也只得收回踏出去的那只脚。

只是熟识的人眼神对视间透露出来的意味却很不一般,这位柳公子,比他们想像中还要清俊,并且更有个性。

角落里的男人终于放下手里拿了很久却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的竹简,施施然的走出书局,等得下了台阶又停了下来,回过头来看着牌匾上规矩的四个字,都说字如其人,若是那位公子的手书,和他本人可不太像呢!

轻轻掸了掸衣袍,跨步上了来迎自己的马车,终于找着个有意思的地方了,以后倒是可以多来几趟,唔,若是能和那位轻易不见人的柳公子结识,应该是件挺愉快的事。

中午散了学,于显荣掐着时间进来恭敬的把五金奉上,眼里依旧有点掩饰不住的惊讶,在他心里,柳公子的形象一直都是个有着仁心的世家公子,虽然清贵了些,但是她所做的事都无愧于一个读书人。

可是看了今天这一出,他才知道自己看错人了,柳公子根本没那么迂,今天这样的事绝计不是一个读书人做得出的。

一个根本不算答案的答案,敲了人家五金,要知道一般人家根本就没见过金子…

“怎么,现在还没缓过来?”柳卿好笑,她又不是那些书呆子,满口只知道之乎者也,若真是要她天天之乎者也的说话,她才该着急了。

于显荣轻轻咳了声,实话实说,“确实有些吃惊。”

“哦?!你倒是说说看,本公子在你眼里应该是怎样的?”柳卿来了兴致,在自己的夫子书案上坐了下来,这可比跪坐在地上要舒服。

柳卿这种随性的表现更是打破了她在于显荣心里原本的形象,于显荣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怎么去组织语言了,想了想,“公子应该是华贵的,平时手不离书,伏案而作,会用一堆大道理去驳斥人,气急了也只能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高声的话…”想想又觉得不够全面,“反正不会像今天这般逗人玩似的让他们落荒而逃。”

柳卿笑得用扇子掩面,眼睛里透出的水光显示了她的愉悦,“若是没了伺候的人,你形容的那种人大概连衣服都不会穿,对我来说,看书是兴趣,我愿意与书为伴,就这么简单而已,你不要想得复杂了。”

柳卿知道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不是有个好出身,她哪能这么肆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哪个不是想靠着所学的学问搏个出身。

“公子,该用午膳了。”全婶悄无声息的来到柳卿身边道。

柳卿起身,抛了抛手里的五金,“你回书局吧,若是再有人来寻事,你看着应对就是,若是应对不了就叫陶胡,他在暗处守着的。”

“喏。”躬身施了一礼,于显荣通过暗门回了前边书局,很多以前的同窗也或明或暗的来他这打探过柳公子的出身,他们却哪里知道,他根本就是一无所知,不过有了今天这一茬,想必会让很多人心里有底才是。

心情愉快的用完饭回了书房,全叔已经在等着了,“这么快就查到了?”

“喏,实在是他们的目标太大了,查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难得的,全叔说了句俏皮话。

“说说看,今天来的这几位都是哪几家的?”

“喏,去书局挑事的一共五人,只有杨家算是有点来头,其他四人都要低上一筹不止,分别为肖家,万家,卢家,江家,想来是有人沉不住气了,挑动了他们几个来。”

“这京城还真是权贵扎堆,我今天这么做会不会惹来麻烦?”

全叔满脸傲然,“公子只管凭心行事就是,天大的麻烦咱们柳家也担得起。”

“怎么,柳家还有势力在京城?我若是真有什么事,他们赶得上救急?”

看自家公子似笑非笑的表情,全叔就知道他中计了,不过稍微一激,他就自动上了套,“公子只要知道柳家并不畏惧于京城任何一家就是了,再说,京城虽然权贵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世家大族,杨家也只是其中一家的姻亲而已,真正家底深厚的世家大族不会这么沉不住气,在没有触及他们的利益之前,他们不会动手,请公子放心。”

“那我也就安稳了,只要他们不来招惹我,我也不会去招惹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看全叔还是不愿意透露关于柳家的事,柳卿也就不继续追问了,总有一天,这些事都会自动跳到她面前来的,她不需要着急。

第三十一章 不该看到的人看到了

第一回合完胜,柳卿提足了精神等着他们第二次找上门来,可是除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外,书局并没有再起什么波澜,这让柳卿提着的那口气泄又泄不下来,提着又费劲,差点把自己给呛在那了。

不过,若是想让她认为那帮人吃了个亏就这么算了是绝无可能的事,时间拖得越久,可能反而会更加难以对付。

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吧,全叔不是说了么,柳家罩得住。

从暗门处走开,听着朗朗的读书声,柳卿把那些事抛在了脑后,千日防贼这样的事她懒得做。

第二次来到书局,看着比上次来时还要多的人,男人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要是京城多几个这样的地方,对他那位大哥来说才是最大的福音吧,可惜,这样的事不是人人都敢做,他派人去查这柳家的底子,居然到现在还没查出来一点消息,这可是难得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