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不懂说漂亮的话的人,也不会哄女孩子。平日朝堂之中听了太多的奉承话,以至于他觉得这些东西说出来就是很假很矫情的。

现下也觉得矫情。

所以说完之后连喻就背对着方婉之不吭声了。

身后的小人儿动了动,连喻知道是方婉之欠起了身来看他。

“不好意思了?”

声音里都带着嗤嗤的笑意。

连阁老孤芳自赏多年,自认是个没认过怂的,身子一翻转过来道。

“有什么不好意思,...人都是我的。”

方婉之还是笑,身子软软的窝进他的怀里。

“我也想你了。”

这算是方大姑娘第一次投怀送抱,此时也懒得想什么体统什么规矩,这个男人是她的,她想窝就窝了。嘴角不自觉的上扬着,因为他难得的笨拙。

两个人亲亲香香的窝在一处,身上都着着有些厚的秋衫,但是谁都不肯动,嘴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近期的八卦。说到兴头上也斗斗嘴,斗着斗着,也不记得是谁先倾身过来的了。唇舌纠缠之间,满是道不尽的情意绵绵。

一夜酣睡,方大姑娘是鲜少熬夜的人,昨儿晚上睡的晚了难免起的迟了一些。睡眼惺忪的揉了揉眼睛,她觉得有些热,身上的薄棉小袄早不知掉到哪里去了,身上的襦裙也睡的有些散,皱皱巴巴的像条腌菜。腰身上是一只横过来的手臂,清瘦,但是十分精壮。再往上端详,就是一张清秀精致的眉眼。

连喻还睡着。

方婉之打了呵欠,整个人还是蒙的,脑子里也没怎么转过来。两人在雁南的时候也这么歇着,也没觉得不自在,下意识披了件衣裳就往后厨走。

好像是要去做饭,心里还琢磨着,早上我俩吃点啥呢。

方大姑娘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打开门就往外头走。赶巧了卢翠花惦记着她绣的东西,用过早膳便过来找她。

闺房的大门半敞着,卢二娘只道她是醒了,步子迈进去看见床帐还落着,就伸手掀开了。

她说:“昨儿晚上让你绣的....”

绣的什么已经说不出来了,就那么僵在嘴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吓死她了。

卢二娘抚着心口,连喻皱着眉头,前者如鲠在喉,翻着白眼几近昏厥,后者则是不高兴被吵醒,拥着被子做起来,双手下意识拂过枕边,应该是在找方婉之,看见人没在,懒洋洋的打了个呵欠,对卢翠花道。

“二娘,早啊。”

二娘不早,如果可以,二娘宁愿来的晚一些。

方婉之是在撸着胳膊在厨房烙饼的时候反应过来这是在自己家的,后厨里的厨子红着眼圈拿着把菜刀在灶台旁站着,一脸壮士割腕的表情说。

“小姐,您这是要抢奴才的饭碗吗?”

方婉之摇头,隐隐意识到哪里不对劲了,怔楞之际,瞧见连喻穿着官袍往里头走,扣子也系的不好,身边还跟着托着官帽的皮皮。进来以后直接抓了锅里饼,一面嚼一面说。

“今儿起迟了,我得去趟衙门。”

方婉之下意识的伸手给他理衣裳领子,戴好官帽之后,连喻吻了吻她的额头,挺温润的告诉她。

“二娘在后院准备跳井呢,你去劝劝她。”

连喻在临出门前被方婉之狠狠拧了耳朵。

因为他告诉卢翠花,他们在雁南的时候就是这么睡的。

卢翠花为此闹腾了几天,闹腾完了之后再也不拦着连喻跟方婉之见面了,瞪着眼珠子一脸不爽的呆在自己房里给未来的小孙子缝衣服。方婉之几次想告诉她,他们两个还没有...孩子是不会那么快出来的,想了几次都觉得不太好意思,便又作罢了。

一连几日,连喻都是在方家用的早膳,因着不好让人说闲话,每次都是后门进后门出,走了几次之后连阁老有些不满了,怎么琢磨怎么觉得自己像是方婉之从后门抬进来的。

为此他还作了一阵,耳朵被拧的通红不敢再言语了。

午夜梦回,他总拿着小铜镜自照,实是不明白如此天人怎么就让个泼妇给糟蹋了。这一感慨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最后皮皮看不下去了,告诉他晚上照镜子容易招鬼才算制止了这种行为。

皮皮说“您不是还没娶呢吗?现下后悔还来得及。”

连喻巴拉着手里的算盘珠子算账,连眼皮子都没抬。

“为什么后悔?”

他巴不得现在就娶了方婉之。

“那你这见天的唉声叹气...”

“我在矫情。”

或者说,炫耀?连喻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一想到家里即将搬进来一个张牙舞爪的小泼妇就莫名觉得兴奋,虽然他兴奋的方式迥于常人了一些。

世人似乎都想要夫妻和顺,举案齐眉,然而真正的夫妻哪里有不拌嘴的。连喻的娘跟他的爹吵了小半辈子,每次吵过之后两人还是一样的好,好到连喻的爹去了,他的娘也跟着不想活了。

连喻到现在还记得,他娘躺在病榻上眷恋的摸着那支大婚时连岂送给她的簪子轻声低语。

“不知道还有没有下辈子,...有的话,就还跟他过。”

连喻当时还小,并不能明白白姣眼中那样的痴恋是怎样一种心境。如今他二十七岁了,也找到了心爱的姑娘,姑娘很凶,并不温柔,但是他喜欢极了,喜欢到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想跟她过下去。

次日见到方婉之,连喻大概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境,一面嗑着瓜子一面问她。

“咱俩死了以后躺一个棺材吧?”听说那样就能在下辈子遇上了。

结果被方婉之追着骂了整整一个上午。

哪有大清早讲这种晦气话的。

连喻吵不赢她,一个纵身跃上房檐,由着方婉之站在地上翘脚瞪他,觉得这日子实在是惬意极了。

第六十二章 连程远的孙媳妇【二更】

连阁老这厢是舒坦了,欢欢喜喜的等着娶新娘,朝廷那边却是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这话是怎么说的呢?

连喻有媳妇啊。

这话往三年前说,连喻还是户部侍郎的时候,宫里的几位娘娘就着急忙慌的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了。不为别的,就冲着连家在朝堂的地位,和不想公主远嫁和亲这两点,连喻都是最好不过的人选。

奈何连老爷子很早就撂了话,说自己的孙子已有正妻,姑娘虽然没有过门,但是亲事早就已经订下了。没人见过连喻这个所谓的妻子到底长成什么模样,但是刘礼见过,且在吃过一顿饭后认定自己算是跟他们夫妇两熟识了。

现在连喻要娶妻,娶的却是粮商方正的嫡女。得知消息之后,宫里几位皇子没少找他说话,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层意思。

你说见过连喻的妻子,性子不好,模样顶多清秀。但是方正的闺女是出了名的美人,可见你是在吹牛的。

陈王刘礼被人啪啪打脸,面子上十分的过不去,憋了一嘴的哑巴亏无处发泄,赶上连老爷子也是这个时候入京。索性连同几个老匹夫一起找过去,话虽然说的客气,但也没少夹枪带棍。

刘礼说:“老爷子,你们家儿媳妇到底长成什么样?之前本王好像是见过的,现下再见怎么又有些糊涂了?”

另一个也跟着符合:“咱们都听说澜卿订过亲,今次才知道是方正的闺女。下官怎么听说这姑娘还参加过皇宴呢?那皇宴...。”

后面的话那人没说,因为在座的都知道,带着闺女参加皇宴的,那都是想往后宫里头挤的。订了亲的人再往宫里去,像话吗?

连老爷子带兵打仗是把好手,平生最不耐烦的就是朝廷上这些弯弯绕,话里话外哪能听不出来调侃的意思。脸上一冷,也不多说什么,就是招呼着大伙一杯一杯的吃茶,吃的对方实在跑不动茅厕自行离去才算罢了。

人走以后,老管家闷声不响的给老爷子顺气,嘴上也不敢劝他,知道他现在快要气死了。不然也不会放着好端端的连府不住,跑到外面来住客栈了。

说将起来,也不怪老爷子生气。自己的嫡孙大婚,娶的是谁,什么长相,什么人品,他这个当爷爷的一概都不知晓。只模糊听的人说,那姑娘的爹是个粮商。

连程远就呕着一口老血郁闷着。粮商?那不就是个卖米的?他连大米饭都不想吃了。

他对老管家说。

“中午吃西红柿打卤面。”

方大姑娘同连老爷子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玉尘奉宛的小院里。

方婉之正蹲在桃花树下撸着胳膊给王守财洗澡,挺肥的一只大猫,满脸的张牙舞爪,爪子都露出来了,就是不敢挠她。

连老爷子站在门口看着,面无表情的样子让他看上去十分的威严。

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戾气。连程远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身上自有一派旁人不敢逼视的威仪。

方大姑娘自然也看见了他,暗紫连珠纹过肩蟒袍,腰佩赭红五色带,年过六旬身量已然挺拔伟岸。连程远并没有想要隐瞒自己的身份,那么方婉之也不跟着装傻了。

抬起衣袖,她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开口唤到。

“爷爷院子里坐。”

没叫王爷,也没喊老爷子,而是用了十分家常的一个称呼。

连程远愣了一下。

因为已经有许多年没人对他用这个称呼了,除了连喻。也鲜少有人敢开口这样叫他。

他站在那里没动,觉得方婉之用这个称呼就是在讨好他。最近一些时日,京里头的流言蜚语四起,那个粮商方正更是逢人便说自己结了个了不起的亲家,让他十分不快。

连程远倒是想看看,方正的这个闺女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能将自己的孙儿哄的七荤八素。

诚然,这个女娃娃长的很好,清清透透的一个小姑娘,笑起来很甜。若是连程远之前没有听到外界的许多传闻,或许会对她有些好感。但是传闻听见了,再看见她时,那笑容中无端就添了许多逢迎讨好的谄媚。

连程远不动,方婉之却没有立时擦干了手上的水来请,而是继续为王守财洗澡。天气已经快要入冬了,难得在秋末能有这样的好天气。

连程远等了一会儿,眼见着那个女娃娃招呼一声就不再管他了,觉得自己非常的傻。

一方小院,一树一盆一肥猫。小姑娘坐着小板凳洗猫,他一个上了年岁的人矗在门口瞪着眼珠看着,多不成体统。

鼻子里一哼,站不住了,皂靴重重的踩进来,还没走进去多远,方婉之就将桃树下的太师椅架起来了。连程远应该是不想坐的,但是院子就那么大的地方,不坐椅子难道蹲着?

椅子旁很快被方婉之搬来一方小几,摆放着一盘子水果点心并一壶老君眉,茶沏的很香,茶盏用的是白底青瓷的方寸杯,几片茶叶在盏中舒散开来,茶香正浓,恰到好处。

连程远饮茶,方婉之伺候完之后又坐回小凳上洗猫,堪堪初次见面的两个人,竟没来由的多了几分熟稔。好像这也是一对爷孙俩。

连程远嘴上不说,心里对这个女娃娃倒是多了几分好感。

秋日的午后阳光正好,吹下来的风凉意中伴着飒爽,连带树影之下的小院也染上许多惬意。

连程远看着木盆里的猫,倒是询问了一句。

“兔崽子养的?”

方婉之就笑着抬头答他的话,问一句答一句,语气恭顺,又不让人觉得卑微,也并不急于表现自己。她敬他,只因为他是长者,而并非因着那一层了不得的身份。

方婉之很健谈,闲话家常的闲适是连程远许多年都不曾经历过的了,他觉得很舒坦,也很新鲜。

连喻自衙门里回来的时候,方婉之正将王守财端到太阳底下的石阶上晾着,看见他从院门进来就很自然的接了他的官帽。

连喻扯着官袍的领子说热,要换了单衣再过去。

方婉之就转身进了里屋。

连喻近些天的眼里,除了方婉之几乎看不到任何人,连程远就坐在太师椅上瞪着这个兔崽子,刚消下去的火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他现下对方婉之倒是没什么意见了,只是无端觉得这姑娘太柔顺了些。他家的兔崽子是个什么德行,旁人不知道,他还不清楚吗?

再者,娶亲这件事儿,他是同外头那些阿猫阿狗一起听说的,跟个外人有什么区别?

连老爷子数十年坚持的理论都是棍棒出孝子,招呼也懒得打,掌风一抬照着连喻的后脑勺就挥了过去。

连喻侧身避过,一看来人是连程远,还挺开心。

他说:“爷爷?什么时候跟我去提亲?”

气的连程远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

他说。

“你还知道我是你爷爷?成亲这么大的事情我居然是最后知道的,你是成心想要气死我这把老骨头?!”

连喻皱眉。

他确实是忘了。

但是连程远之前也对他说过,以后找了媳妇也别来烦他,成亲的时候知会一声就行了,他懒得操心他的破事。

当然,这话也是气话。那个时候连喻二十五岁,连程远封地的那几个老伙计都抱上了曾孙子,他也十分的想抱,就安排了几个家世人品都挺出众的姑娘给他认识。奈何连喻一个都看不上,还给人家排场吃,气的他一怒之下就说了那样的话。

不可否认,连程远在对连喻的教育上,时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出一出是一出。十句话里,几乎有九句是气话。说到后来,就连他自己都不记得哪句不是气话了。

所以现下的这种局面,还真不能全怪连喻不懂事。

连程远此人,小半辈子都戎马疆场,旁人不敢挑衅其威仪,久而久之便养刁了他的性子,容不得人忤逆,老了之后更是生出些岁月沉淀出来的小心眼。

不管是非对错,反正你到了成亲才跟老子说,老子少不得要发些脾气教训你一下的。再说,那方正是个什么东西?得了这么一门女婿,就差跑到四九城外再放顿炮了,他丢的起那个人?!

然而连程远忘记了,连喻是他一手教养出来的孩子,脾气秉性虽没完全的随了他,但性子也是不好的。

埋怨到后来,连喻也有些恼了,虽没有顶嘴,语气也不算谦逊。

方大姑娘窝在里屋的小窗户边上,很识大体的没有出去,然而外面的火药味却是越来越浓。

最后方婉之看不下去了,撩着帘子从屋里出来对连喻道。

“下午不去衙门了?”

本是要替他解围的。

连喻却没走,坐没坐相的往太师椅上一窝。

“不去了!”

态度极其的不好。

方大姑娘对此人的恶劣性子早已习以为常,管你态度好不好,伸手一指台阶上的肥猫,横眉道。

“不去就把王守财身上的毛梳一梳。”

连喻就一声不吭的走到台阶上给猫梳毛。

看的连老爷子一怔。

方婉之又走了两步给连程远添了茶,温声劝道。

“爷爷莫恼,这事儿确然是我们两个小辈做的不周全,您老心情不好只管说他,没的气坏自己的身子。方家是小门小户,我能嫁给连喻确然是攀了高枝。但是这高枝既然已经攀了,我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自己攀不起。”

“我知您在外定然听到了些事情,我父亲的为人也是贪图富贵了些,但平生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有了了不得的女婿想要炫耀,实际上那心思就跟捡了块宝贝回了家似的。开心的过头了,难免失了些分寸,还望您海涵。”

一番话说的实实在在,又十分的得体。

连程远承认,他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孙媳妇。

再看一看窝在一边给猫顺毛的连喻,心底哼哼一声。

连喻不会说漂亮话哄他吗?当然也会,但是他交给方婉之来处理,无非是想让连程远知道方丫头的人品德行如何。连程远一路的怨气早消的差不多了,此时也不想再倚老卖老的折腾两个小的,拍一拍自己的大腿对方婉之说道。

“晚上吃米饭吧,炒几个小菜,就在这儿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