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谢文惠今日难对付不说,半路谢二又来了,甚至在背后骂她是王八,杨招娣炮仗一样的脾气,哪里还沉得住气。

她怒气冲冲的冲出来,谢元娘一点也不怕,笑意的把她上下打量个遍,才开口道,“我说呢,原来这家当铺是杨府的,难怪做买卖一点诚信也没有。”

“谢二,你再把你刚刚说的话说一次,你骂谁是…你说啊。”杨招娣眼神能吃人。

谢元娘越是平静,杨招娣内心的怒火就越大,凭什么她骂了人还能笑盈盈的站在那?

“杨二,你敢动手,可别怪我不客气。”谢元娘警告往自己跟前冲的杨招娣,“别人怕你,我可不怕。”

杨招娣此时失去了理志,哪里还会管这些,便是身边的丫头及发现情况不对的掌柜的想拦着也来不急了。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不是他们姑娘把对方打了,而是他们姑娘连对方跟前都没有靠近,就被一脚踢开。

谢文惠虽站起来也制止,心里却觉得解恨,前世杨家害得他们家被人嘲笑,今日这一脚都是便宜的。

“元娘,不得胡闹。”谢文惠握着谢元娘的手,没出一点的力气,一边喝向那个掌柜的,“还不将画拿出来。”

杨招娣被谢元娘一脚踹到膝盖上,整个人跪到了地上,她愣了,便是在场的人都愣了,被谢文惠这么一喊,众人这才回了神。

杨招娣第一时间哭了出来,“谢二,我不会放过你的。”

杨家的丫头也冲上去扶主子,杨招娣牵怒的推开她,自己从地上爬了起来,双腿太疼,站起来后身子晃了晃,被又凑上前的丫头扶着,这才站稳了。

掌柜的还木然的站在那,东家没有开口,他不敢动,可谢府这二姑娘看着也不是个好惹的。

何况事情闹大了,日后还有谁敢到当铺来?

闹到了这一步,掌柜的衡量利弊之后,一咬牙去里面了,待出来手里就捧着上午引泉合的那个盒子。

不用吩咐,引泉就上前去,打开盒子看了一眼里面的画,没有问题才对两个姑娘点点头。

第260章 关系缓和

时局扭转,谢文惠也从来没有这么痛快过,杨家姐妹前世可没少在她面前耀武扬威,今日能打她的脸,岂不大快人心。

“杨妹妹,元娘被宠的脾气急,有对不住的地方,你还多多包涵,今日之事,若不是杨妹妹先动手,元娘也不会还手,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今天的事便算了吧,对大家都好,不然传出去,元娘的厉害外面早就知道,反而是杨妹妹莫被人笑话了。”

又是威胁又是警告,杨招娣气的直咬牙,瞪着谢家姐妹,触到谢元娘的目光,也害怕了。

谢文惠牵着谢元娘带着人出了当铺。

一走到街上,离着当铺远了,谢文惠才松开手,不似之前的亲近,语气却嗔道,“你真是胡来,好在今日是杨家错在先,这事真理论起来,也是杨家丢人。”

这也是谢文惠今日放心谢元娘闹腾的原因,杨府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只能咬牙咽下这口气。

不过也庆幸谢元娘来了,才逼得杨招娣出来,不然再扯下去,天色晚了,她一闺中女子,总不好一直赖在当铺里不走。最后,还得让杨府得逞。

不得不说,两世加上重生到现在,谢文惠还是头一次看谢元娘这么顺眼,“快到午时,就在外面吃吧。”

谢元娘感受到谢文惠的心情很好,再想想两人之间的恩怨,这次还是同一次一致对敌,这样的事平时她还真想不到,眼下到也觉得挺好笑的。

便也没有拒绝,两人就在大功坊的一处面馆里,面馆不大,却已经在这条街上开了很多年,面汤是用骨头熬出来的,三个铜板一大碗,这条整上的学子都爱到这里来吃,不是便宜,而是这样的面好吃。

谢元娘她们过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的时辰,这个时辰也没有吃面的,两人进来时看着空当当的,原以为没有人,结果等进了面馆之后,才发现角落里坐了两个人,还是熟人。

小叔叔。

谢元娘的眼睛亮了起来。

谢文惠眼睛也是一亮,顾次辅?未来的首辅权臣?

虽然只穿着件灰色的道袍,又背对着人,谢文惠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她握着帕子的手不由自主的紧了几分,压着心底的激动,不动声色的找了一处位置坐了下来,坐下之后,抬眸间就能轻松的看到角落里的人。

想到这一抹私心,谢文惠的耳朵微微一热,她的头微低,生怕被人发现那不可见的心思。

谢元娘扫了一眼姐姐坐的位置,脚上的步子停顿了一下,同样不动声色的往一旁走了几步,才坐下来。

她没有坐在谢文惠的对面,而是坐到了她的左手边,这样小叔叔那边的角落就在她的左侧,眼角的说余光就可以看到。

姐妹两个各怀鬼胎,点了面之后才心不在焉的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话,心思却都放在了角落里顾远的身上。

顾远喜欢这里的面,小时上族学时就总跑到这边来吃,入了朝之后,虽来的少,每个月却也要来上两三次。

当铺的事情,江义刚回禀完,谢家姐妹就走了进来,顾远眼角的余光也注意到了,他并没有回头,却也能感受到小丫头在偷偷看他。

明明还没有查出她身上的问题,此时小丫头的举动,却引得他想笑。

和闺中的女子也动手,听江义说,一脚就踹到膝盖上,还有上次将人踹下马车,这些她一个闺中小丫头又是从哪里学的?

与那个传说中恃才傲物的谢二完全对不上。

“元娘,女孩子少吃些口味重的。”谢文惠声音不大,可面馆里很安静,也能清楚的听到她说的话,“吃面配蒜瓣,还放这么多的辣椒油,你也不怕辣。”

只见拉面上面,放了一大勺的辣椒油不说,一旁的小盘里,放着蒜瓣,谢元娘没急着吃,还在剥蒜。

听了姐姐的话,她笑道,“这样吃的才爽口,不信姐姐也吃瓣蒜,就知道我说的真假了。”

谢文惠的眸子闪了闪,“算了,也没有外人,我不拦着你,日后在外面你多注意些。”

她状似是在宠溺的看着妹妹,眼角的余光却都落在了对面的挺拔背影上。

前世她归娘家之后,时常到顾府陪谢元娘,在顾府里自然看到顾次辅的时候也多,她仍旧记得在后花园里,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他的脸颊上,棱角分明的俊美侧颜,深深的印在她的心里。

那面对着湛哥兄弟及谢元娘时才会露出来的温柔笑容,触动着她的心,痒痒的,像有什么撩过。

前世她争不过谢元娘。

今生,眼前这样的机会,她也不会放过黑谢元娘的机会,相信换成哪个男子,也不会喜欢女子吃口味重的东西,更不要说如此贵气尊容的顾次辅。

谢元娘心情很好,心思都放在巧遇的小叔叔身上,自然也没有空去体会谢文惠的用意,她眉眼间都带着浅笑,一口火辣辣的拉面,再配上一瓣蒜,辣椒和大蒜的辣不一样,大蒜的辣透着股清香味,吃起面来口感更好。

一边吃着面,一边暗下打量小叔叔,虽不能上前去打招呼,可远远的看着,也让人心里高兴。

她不在意谢文惠说的话,背对着二人的顾远是何人,心中奇怪谢文惠为何针对自己的亲妹妹。

他放下筷子,从袖口掏出棉布没有绣案的帕子在薄唇上轻轻按了两下,将帕子塞回衣袖,又轻轻捻起腕间的念珠。

江义眸子动了动,又恭敬的垂下。

二爷碗里的面还有一大半没有动,往日里不会有剩余的。

这是心情不好了?

突然心情不好。

江义眸子往一旁扫了一眼,又收回来。

面馆里也就谢家姐妹,谢大姑娘与他们不接触,那就是与谢二姑娘有关了。

但是刚刚也没有事情发生啊?

江义也是一头的雾水,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换成王掌柜的在这里,一定会知道怎么回事。

面不吃了,又不动。

二爷如此,江义也沉默不多问。

第261章 又开始折台了

谢家姐妹又都各有心思,谢文惠是将世家的举指及作派表现的淋漓尽致,举手把风足间姿态雍容华贵,她又扫了一眼吃的欢的谢元娘,心里的感觉很微秒,只不知道她们姐妹之间的差距,顾次辅会不会注意到。

毕竟,自始至终,顾次辅都没有回过头,她表现的在好没被看到,也是无用。

正当这时,背对着的人终于动了,随着对方起身,又转过来,谢文惠的心不由一紧,整个身子绷的也更紧。

眸子微垂,竟没有勇气往过看,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身旁的谢元娘正浅笑的对顾远颔首打招呼。

顾远给人的感觉一身的病态,身子也有些消瘦,一双眸子含笑,却隐隐透着让人不敢与之对视的威严。

顾远主仆二人走了,仿佛佛过的微风,若不是刻意去感受,根本注意不到。

人走了,也带走了威压。

谢文惠明明盼着与对方多处一室久点,哪怕只是远远的看着,却又惧怕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迫破感。

人走了,谢文惠绷着的举指也放松下来,手背碰了碰额角,竟出了汗。

“这家面味道真不错。”难怪小叔叔那样的身份都会过来吃,谢元娘捧着碗把汤也喝了,放下后笑道,“姐姐觉得味道怎么样?”

谢文惠提议在外面吃才能遇到小叔叔,谢元娘难得心情好的和谢文惠说话。

“味道是不错。”顾次辅都会来,怎么会差了。

谢文惠也难得心情好,面上的笑也透着真切,没有平日里的虚假,谢元娘意外的多看了一眼,眸子微晃。

一碗面就能让人露出轻松的神态,又笑的这么真,她可不相信。

除非是遇到了高兴的事,难不成是遇到了小叔叔?

姐妹二人坐在马车里时,谢元娘还在努力的回想着前世的事情。

前世谢文惠守寡归家之后,便主动到顾府来看她,娘家的人能来看她,又是她觉得最对不起的姐姐,所以时常会留姐姐在府里小住,一来看去从小住到常住,谢元娘也习惯了。

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婆婆望着她欲言又止的眼神,还有老夫人那边的叹息声,若是长点脑子的早就发现不对的地方,偏她还回在自己编织的梦里。

她的目光浓郁了几分,她的死是贵妾敏氏所为,还是……?

此时此刻,她并不觉得是自己太过猜疑,毕竟谢文惠比她看到的还要讨厌她恨她,那么害死她的事情也不一定做不出来。

想到这里,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她似乎马上要抓到,却又让真相从手缝里溜开了。

是了。

谢元娘眼睛微亮,若真是谢文惠害死的她,一定有有个大的原因,不然也不会等了那么久。

“妹妹这般看我做什么?”谢文惠在笑,眉头微蹙。

“刚刚吃面时,那个人是顾次辅,姐姐可认得?”谢元娘问。

“顾次辅?那个书生样子的人?”谢文惠明知顾问。

谢元娘盯着她,“我还以为姐姐认识。”

“妹妹怎么这么想?”

“那样俊秀的人,难得见到,姐姐又没问,所以我就误以为姐姐也知道对方的身份,看来是我想错了。姐姐明明与我年岁相当,咱们这个年岁的小姑娘,最是喜欢俊秀的男子,到是姐姐对这些一点也不好奇。”

“日后这样的话不许在胡说。”谢文惠今日心情好,也没疑对方是在试探自己,她望向马车外,“今天的事回去后,父亲那边还要想想怎么说,府上这阵子不宽裕,父亲不然也不会这样做。”

她不多说,谢元娘也不会再提刚刚的话题,随意的接话道,“府里的事一直由母亲管着,自有母亲解决,父亲性子一直温和,放心吧,不会怒恼咱们的。”

两人吃面的时候,谢文惠也说了她出来就是为了将外祖父的话拿回来,谢元娘知道她是重生的,所以知道前世的事情,此次又事关谢府,这样的大局谢元娘也没有一直追问谢文惠而让她尴尬。

谢文惠不满她敷衍的态度,“元娘,我知道你一直觉得母亲不疼你,对府上的事也不上心,等到了今年秋天,及笄之后,你便是大姑娘了,有些事情你也要学了,不然将来嫁人怎么办?”

“姐姐比我大,姐姐先嫁人,到时我和姐姐学。”

“我会什么。”谢文惠看劝不通她,也不在多说。

她看着窗外发呆,谢元娘却盯着她发呆。

一个人的好坏能感受出来,就像此刻谢文惠是真的关心她,这才是让她想不明白地方,关心时的关心是真的,坏她的时候也是真的坏,这样岂不是很矛盾?

姐妹二人回到了府中,便直接去了书房,哪里知道孔氏已经在书房了,引泉又垂头站在一旁,孔氏和谢父的脸色都不好,看来是知道事情经过了。

“你们两个跪下。”孔氏喝道。

谢元娘没动,一旁的谢文惠听话的跪下了。

“谢元娘,你还反了天了是不是?跪下。”孔氏又喊道。

谢元娘这才慢慢的跪下,双膝刚贴地面,孔氏的训斥声就响了起来,“你们还记得你们是闺中女子吗?我看就是平日里我不拿规矩束缚你们,到让你们胆子越发的大了,去当铺里与人吵架的事都看得出来,还动手。你们要不要名声了?”

“女儿知错。”谢文惠乖声的认错。

孔氏却不松口,“知错?那说说你们错在哪里?”

对于低头不作声的小女儿,孔氏早就不报希望了,她只关心大女儿,今日也是被她们做的事气晕了头,不然也不会发这么大的火气。

谢父也站在一旁,看得出也很生气,不然也不会没有站出来阻止。

“女儿做为闺中女子,不该不顾身份,此事只需交给府中的下人便可,是女儿强出头,失了女子的体面。”

孔氏的面色这才缓和了些,“惠姐,你一向稳重,我才放心你出府去,如今你这般不知轻重,让我拿你如何是好。”

第262章 偏心去吧

“女儿知母亲是为女儿好,女儿知错。”谢文惠又道,“今日之事也是女儿的错,没有带好元娘,还由着她与女儿一起胡闹,她动手也是女儿的默认的。杨府太过欺人,杨招娣明知道是咱们府上的画,仍旧一直握在手里不肯拿出来,若是她没有其他用心,女儿不相信。”

说到最后,谢文惠的语气也重了几分,认错却不认得罪杨府的错。

孔氏看着长女的气势,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骄傲,这是自己的长女,如此优秀,品行又高,怎么能不自豪。

孔氏看着女儿,眼微微一红,却也没有心软,“你们知错就好,回去抄十遍女则。”

这才让人起来。

孔氏心疼大女儿,又知道谢府势低才会被杨侍郎那样现在人人避之不及的人家欺压,偏只能忍着,什么也做不了。

“元娘,今日你姐姐承下了所有的错,我便不说你,可你也不要得意忘形,忘记女孩子该做的举指。若不是你之前得罪杨侍郎府,如今岂能让杨侍郎府欺辱你姐姐?”孔氏不是牵怒,是真的认为事情是小女儿惹来的,再想到今日为何出这样的事,看小女儿的眼睛越发的不善,“好了,你也回去吧。”

知道再多说,夫君那边一定会拦着,孔氏也懒得多说。

谢元娘什么也没有说,福了福身子转身走了,谢文惠觉得母亲当着父亲的面这样做不好,此时也不好多说,也退了出去。

孔氏一回头,就看到丈夫绷着一张脸,她张了张嘴,“你这是又怪我牵怒元娘了?我说的哪里有错,若不是她,怎么会出这么多的乱子。”

“杨侍郎府一个庶子敢肖想我的元娘,这样的人家得罪了又何妨?金陵城里的人都看着,难不成为了那样的一个庶子,让谢江沅低头将女儿嫁过去?”

孔氏被说的心虚,“我又没有那个意思,你冲着我来做什么?”

谢父不语。

孔氏又心里委屈,“府中如今不宽裕,你看看元娘有银子给外人花也不给府里用,我说她一句怎么了?再宠下去,还不知道她怎么乱花银子。”

“这事你误会元娘了,我问过她,她请大家去解签文并没有花银子,而是圆寄大师看在与她有缘的份上帮她的。”

孔氏神色一顿,“圆寄大师看她有眼缘?”

谢父看过去,“你觉得咱们元娘不好?”

“她整日里只知道闯祸胡闹,谁知道圆寄大师是不是不知道她惹祸的事才觉得她好。”

“胡闹,哪有做母亲的这般重伤自己女儿的。”

“老爷只知道吼我,那我便不说,日后那丫头怎么样我也不管,到时出了什么事老爷不怪我就是。”

“寄柔,元娘是你的孩子,你怎么能说出不管她的话?”谢父看着妻子,“你是真的不喜欢元娘?还是习惯这样关心她的方式?”

孔氏被问住了。

谢父又道,“别伤了孩子的心,她们姐妹同年,元娘虽不如惠姐沉稳,可也不是小孩子,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她心里都明白。”

孔氏羞的脸乍青乍红,说去厨房看看晚上吃什么,便走了。

谢父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发呆,只有引泉侍立在一旁,也不敢出声打扰。

良久,才听到他道,“将画放起来吧。”

原想着先当些东西把眼前的难关渡过去,没有帮上忙,还害得女儿们受委屈,做为一个父亲,这样的无能感,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晚饭,也不知道孔氏是不是因为训了女儿们心里愧疚,所以饭菜看着比中午还要丰盛了许多,谢元娘用过饭之后,就对谢父提出说有话说。

谢父也只喝了几杯酒,并没有吃饭,听女儿找自己,便放下筷子走了。

孔氏看了嫉妒,跟着大女儿嘀咕,“有什么话一家人不能当面说,非要单独说。”

果然怎么做都不招她待见。

谢文惠不语,她到觉得和白天出去当东西有关,谢元娘虽然脾气傲直又不好,不过却心软。

她猜的也没有错。

外面的小花厅里,谢元娘将一百两的银票放到了谢父的手里,“这是四表哥离开时给我的,有五百两,给大哥捎去一百两,这一百两给父亲,我还有三百两。”

谢父看着手里的银子,捻了捻胡须,“好,父亲收下了,当做是借你的,等你嫁人的时候,加倍给你添妆。”

“好啊,那父亲到时可别失言。”谢元娘吐吐舌头,“父亲不要和母亲说是我这里拿的,不然她又要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