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伤心至死,比他更固执地出现了。

这是一个被保藏得很深的秘密。故老相传,每隔二十多年,他所在的村子就会有一种奇怪的瘟疫流行,造成人和牲畜大量地猝死。没有人能说得清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瘟疫的发生,更说不清为什么会这般有规律地发生,甚至,连死因都说不清。据说,往往是家中的一个人先死,然后配偶因为伤心不已,不久也同样地猝死。所以长久以来,村里称这种瘟疫为“伤心死”。每次瘟疫发作,出现死亡,村里人会先耐心观察一阵,不去接触尸体,甚至不去埋葬尸体,只是让家人或接触过死者的人离开,到村里预先设好的临时房中居住,并采用一种特殊的程序为这些可疑的患者“消毒”。如果同样的死亡在一个月内出现了五次以上,举村就将穿上长雨衣,他们历代相传的孝服,迁往山的更深处,离开这个已经被玷污的村址。而旧的村址,将会被烧毁。等瘟疫过去,村里人会给在瘟疫中死去的村民立上一个无字的碑。因为他们同样固执地认为,这些人莫名其妙地身死,是一种不得善终,一种上天的惩罚。

这是为什么,村子每隔二十多年,就会迁徙一次。

43.伤心死(2)

村里的长者执意往深山里走,因为他们认为,整个村子其实就是被咒的,注定要反复遭受瘟疫的侵袭。离人世越远,就越能避免外界的百姓受到传染。

为什么会是个诅咒?他想,如果真有,那一定是因为村里千年流传下来的一种延年养生的习俗。村里无论男女老少,每年都要“换一次血”。所谓“换血”,是让蜈蚣、水蛭、蝎子等嗜血的毒虫,吸取人身上的血,偶有外来人看见,以为是在做“蛊”,其实和“蛊”有天壤之别。蛊是利用毒虫本身的毒性制毒,而“换血”只是让毒虫吸走血里积攒的毒素——村里对人体生理的理解,人生在世,劳动、饮食、休息,无时不刻不在积攒对人体没用的废物,这是为什么要有排泄器官。但为什么还会时不时有各类疾病,还会最终因各类疾病老死?因为血里的“毒”没有排干净,如果“毒”没有在血里积攒,人可以活到百岁千岁,就像古书里说的那些圣人,村里的一位长者甚至向他引用《圣经》,说洋人的先祖也能活成百上千岁。“换血”后,因为被毒虫咬啮,村民有时出现中毒症状,村里有特制的草药和药膏解毒。这种古怪的“换血”法,在外人眼里,就是一种近乎邪恶的行为。

也正是因为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本村受了诅咒,明朝的一次瘟疫暴发后,官府派出一支部队,血洗了整个村子,只有两户人家因为在外狩猎,幸免于难,保存下了村脉,保存下了传统。也许,这是村里长者坚持远离繁华最重要的原因。

同时,另有一个更悠久更神秘的传说,是关于十几里外山中的一个悬棺洞,据说那洞里有咒,最去不得,进去过的人,半年之内一定会死。村里那个教他念了很多书的先生,不听劝,曾进去过一次,回村后,三个月内就死了,死在睡梦之中。教书先生的新婚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不久也死了,死的时候,仍满面泪水。

村里长者认为,悬棺洞里的咒,悬棺洞里的毒,和本村冥冥中联成一脉,是导致疫起的根本原因。

他不会忘记,那是1980年,远在江京的他接到了姐姐从华西镇寄来的一封信。信里,姐姐说,村里的鸡死了两只,猪死了一头,很奇怪的死法,没有伤口,没有发瘟打蔫儿的过程,倒头就死,村里的长者说,大概是“伤心死”又开始了。在信的最后,姐姐终于告诉他,自己很怕,怕不久也会“伤心死”。

因为姐夫被好奇心驱使,在两个月前进过那个悬棺洞。

他和姐姐的感情,不是仅仅用“手足”可以形容。他们的父母,就是死于上一次的“伤心至死”暴发。父母死后,姐姐省吃俭用、辛苦劳作,将他养得大到可以逃离她身边。他记得,姐姐在最青春如花的年纪,总是穿着一件缀满补丁的衬衫。姐姐出嫁的那天,才第一次穿上了新衣。

如果那些传说都是真的,他要不顾一切,挽留住姐姐的生命。

他赶回村,村里已经出现了第一个死去的村民。他在深夜,潜入那个被遗弃的民居,为那个死者进行了解剖——多年的医学学习和实践使他不可能再相信村里的那些旧俗,他知道,既然是瘟疫,那么一定有病毒或者细菌的作孽,调查死因,寻找病原,是治疗和预防的唯一途径。

死者的心脏明显变大,心肌竟呈现断裂。

他采集了死者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样本,以及心肌组织的样本,返回江医。经过研究、求教、实验,他可以断定,这是因心肌炎引发的猝死。不久,病毒也分离出来,属柯萨奇病毒。他凭着历史和直觉,认为这种病毒在通过体液传播,才会出现夫妻相继死亡的现象。而“换血”的陋习使毒虫得以携带病毒在村民间传播。

从流行病学看,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常有周期性和季节性,这大概是为什么每二十多年暴发一次。

43.伤心死(3)

2006-07-04 10:32:22

大 中 小

他再次回村,再三嘱咐今后一段时间内每个人都要格外注意卫生,同时,打算向有关防疫部门汇报,也因此和村里的长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村里的长者认为一旦有防疫部门卷入,“换血”的传统必定会受诟病,甚至,会有当年“屠村”的重演。他反复劝说,毫无用处,不禁感叹,人、甚至一个文化所持有的陈腐观点是多么根深蒂固。

终于,本着对村里长者和传统的尊重,他同意不去汇报,但再次叮嘱村里在这段时间里决不能再“换血”。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去过悬棺洞的姐夫猝死。

这是第二例死亡。

姐姐做为死者遗孀,忽然成了人见人怕的“怪物”,村民们都知道,下一个死去的,就是她。姐姐只能以泪洗面。

他改变了主意,写了一封匿名信,将疫情递交到省卫生防疫站。不料,防疫站派来的医师被村里人以接触了尸体为名强迫“消毒”,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创伤。他觉得和养育他的村子已不能再有任何瓜葛,毅然将姐姐带出,回到江京。

回到江京后,他就沉埋在寻找治疗方法的艰辛中。他觉得自己是螳臂当车,因为对病毒感染,从来就没有任何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尤其对这种病理都尚且不清楚的奇异病毒。没过多久,他就认识到,或许,真正的出路正是在自己的本行——中西医结合上。

中医现有的一些治疗方案和西医并无太大差别,以调养为主,对症治疗为主,并不能从根本上止住病程。在对姐夫的哀痛中,姐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心律失常症状。而他的耳朵里,仿佛时时刻刻都有一架钟,在嘀嗒嘀嗒地提醒着,姐姐随时随地都会骤然倒地,永远离他而去。

他还没来得及报答姐姐的养育之恩。

他日以继夜地在动物房进行着药理实验,所幸,他觉得离目标越来越近。

偏偏在这个时候,祸起萧墙。

他已经记不得,从收到姐姐的那封信开始,已经有多久没有和妻子沟通。他最多的时间,都是花在教研室里和医院里。他几乎已经忘记,家中还有个美艳如花,需要体己的妻子。

妻子敏感、多疑,几次试探后,她得出结论,才华横溢的丈夫,一颗心早已不在她身上。她尊重他对姐姐的感情,他的孝心。但她是个需要很多爱的人,往远处看,他强烈的求知欲、对事业的执着、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注定了他不会是个好的爱人。而她唯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爱人,能陪她看看电影、谈谈小说、切磋学习心得的爱人,能携手漫步人民大道的爱人。

而她的身边,有一位同样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信誓旦旦,要向她提供这一切,做她永远的爱人。她的姐姐,永远喜欢在她的生活方向上插几句嘴的姐姐,劝她三思,适得其反。

他和她,在两条不同的轨迹上越走越远。

远到必须永久地分开。

他万没想到妻子在这个时候变了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其实很爱她,所以无法接受,所以伤心,伤心至死。

也许,他的爱只有那么多,在同时,只能给一个女人。

他苦苦挽留,她去意已决。

祸不单行,姐姐骤然逝去。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

他,彻底崩溃了。

44.老相片(1)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杜容说了很久,仍带着警惕,盯着游书亮。

游书亮微微一笑:“杜阿姨,您别这么紧张,怎么弄得像我在审讯似的?”

杜容也被这句话逗笑了,但随即又绷紧了脸:“你们打听出来的那些情况,瑶瑶知道吗?”

“目前当然不知道,但我想,告诉她真相,应该是迟早的事…您后来真的再也没有窦焕之的下落?我相信您肯定没直接和他接触,但我想,他应该是爱憎分明的人,体会您当时挽救他们婚姻的良苦用心,对您应该心存敬重才对,总应该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才是。”

杜容张了张嘴,又闭紧,最后说:“没有,绝对没有,他现在是死是活我都不知道,当初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已经死了。他虽然各方面都很出色,但精神上好想比较脆弱,当初,要能有你这样出色的精神病专家帮他就好,他也不至于自毁前程。”

“所以您也就是为这事儿,为他不平,后来再没有和杜若…您的妹妹往来。您和瑶瑶的关系也不是很亲。”

“瑶瑶是个好女孩儿,但她太维护她爸妈——她爸爸生前特别宠她…我想,他们应该还算是个幸福的家庭吧。我现在有时候想起来,也觉得我有点过分,我是说,没参加小若和她老公葬礼的事,瑶瑶因此特恨我。但怎么办呢,我就是这个性格,这么老了,哪儿那么容易改呢。”

游书亮将窦焕之的故事又在心里过了一遍,不由一阵阵心寒:如果雨衣人就是发送电子邮件引诱孟思瑶等人进拾夕洞的根源,他会不会就是失踪的窦焕之?许多特征都符合:年老、穿雨衣、普通话好、和孟家有怨。如果是这样,雨衣人正是在报复夺去他幸福的人。杜若和丈夫已经去世,报复的对象就成了两人的女儿。

“我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不知您还记不记得,杜若第二次结婚,是在哪个月份?”

杜容一怔,随即冷笑了一下:“您真会绕弯儿,为什么不直接问呢?瑶瑶是在两人结婚后一年才出生,绝对是姓孟的种。”

“这位老太真厉害。”游书亮想着,起身告辞。他将名片递给杜容,沉声说:“现在看来,找到窦焕之是保证瑶瑶痊愈的唯一机会,因为他毕竟曾潜心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那种奇怪感染的方法。您和我一样,都希望瑶瑶康复,咱们一起努力吧,也希望窦焕之还活在世上,能出手治好瑶瑶的病。”

杜容又怔住了,这番话,说到了她的心里:自己怎么没早点儿想到。看来,有时候同情心也误事啊。

“没有任何进展,”三方电话里,郭子放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气馁,“窦焕之,百度搜索条目为零,Google搜索条目为零,各个医学相关的搜索器、数据库,我们都试过了。”

游书亮说:“即便这位老先生还在人世,就怕他也改了行。”于是将从杜容处听来的故事说了一遍。最后说:“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有这么几条明显的结论。第一,窦焕之的确是从怪村走出来的,但思想和行为,都和怪村格格不入,完全符合那个雨衣人的特点——我记得小孟曾和我说起,她去那怪村,遇见过一个男孩,说那雨衣人和他们村有渊源,但又绝非是寻常的村民,窦焕之不正是如此?第二,窦焕之是位个性十分鲜明的人,有强烈的爱;第三,这样的人,往往也会有强烈的恨,容易走极端;第四,他一定恨透了杜若,认为如果不是杜若分他的心,他说不定有足够时间研制出治疗‘伤心至死’的特效药;综合看,窦焕之有最大的嫌疑,就是那个雨衣人。”

章云昆说:“你的意思是,他经过那次打击,精神崩溃后,多年以后出来寻求报复?为什么不早下手,直接针对他最恨的人,也就是小孟的父母?却等小孟的父母去世后,来对付小孟?”

游书亮说:“我不知道,但猜测一下。如果真是他,他一定知道,最让小孟父母伤心的,死了也不安心的,就是让两人的宝贝女儿小孟死去。我想他一定是在跟踪小孟,所以掌握了小孟的许多具体情况,然后发电子邮件给小孟和她的朋友们,将他们诱进了悬棺洞。

“悬棺洞里,他已经事先安排好了某种携带病毒、嗜血的小动物,入洞的游客都不能幸免。这种病毒很特殊,有相当长的潜伏期,潜伏期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等病毒发作的时候,人的心脏会受到急性损伤,最终因为心律失常而猝死。”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郭子放有些茫然。

44.老相片(2)

“因为目前没有更多的线索,查这个人一定会很困难,但我觉得不久就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我怀疑窦焕之和杜容,也就是孟思瑶的大姨,还有一些联系,因为当时杜容是同情窦焕之的,觉得妹妹杜若做了有愧良心、自私的事,所以窦焕之一定不会害杜容,反会敬重她。记得你们从得广集团占据的小楼逃生吗?是杜容报的案,而她说是一个陌生人给她打的电话。哪个陌生人有可能知道她的电话呢?当然是那个雨衣人,也就是窦焕之。我前面说过,雨衣人很可能用大量的时间对小孟的一举一动进行监视,因而才能在小孟多次遇险的情况下,出手援助。”

“问题是,如果他一心想杀小孟,为什么又会屡次在得广集团将要成功暗害小孟的时候,暗中相助?”章云昆问。

郭子放忙说:“我们早分析过这个问题,他一定是想享受自己‘亲手’杀掉瑶瑶的快感。”

“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也许他本身也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明知自己这样做是错的,但他不会后悔,一定要做成;同时,潜意识里,他又希望一切化解。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雨衣人会在游客找到悬棺洞前,让众人返回;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发出的那封电子邮件里,别的景点在地图上都标记准确,却特意将悬棺洞的位置标错。这也是潜意识里他不希望人们能找到那悬棺洞的所在。”游书亮一边说,一边在心底感慨:无论这一切是否窦焕之所为,如果他当年能有得力的心理医生帮助,他的生活或许会明亮得多。

三方电话结束,郭子放又上了网,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还能再怎么搜索?连张生和田川这两个电脑疯子都没辙,自己还能怎样?武夷山市能查到的资料也都查过了,那边报社的同行也尽了力,剩下的就只有自己亲自前往了。

“老郭,你艳福不浅!”娱记同事走过来轻声说。

“你小子八卦到我头上来了,莫名其妙!”郭子放瞪了他一眼,随即明白他所指——一袭黑风衣的郦秋,正在秘书的指点下向自己的写字台走来,引来了排山倒海般的目光。

“哪阵风…影集?”郭子放看到郦秋手里捧着的几本影集。

“不是你要的?”郦秋推到了郭子放面前,“感谢我妈妈吧,老人家用特快专递寄来的。”

“感谢,感谢,”郭子放迫不及待地翻开,开始寻找是否有李伯瑞和袁荃的合影,“请你理解啦,这是和得广集团相关的最后一个结,也就是说,袁荃怎么知道这些秘密的?”

“得广集团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你这个大记者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你可好久没给我们开会了。”

“最近光顾着忙春晚,你看我都没着家,哟,我还真忘了,我们几个都不在家,就剩你独守空房…”

郦秋感觉更多的目光射过来,嗔怒道:“老郭…”

“好好,怪我说话不注意,”郭子放压低了声音,“公安局方面保密得很严,这里牵扯的案子比我们想象得还大。据目前我所了解的,瑶瑶发现的那个钥匙,的确是用来开一个瑞士银行保险箱的,公安方面已经安排去取了,里面锁着许多和得广集团犯罪活动相关的证据,据说有录像、录音等铁证,也有一些帐务上的证据,估计就是夹层里缺失的一些文件,还有可能卷出一些贪官污吏,因为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调查,所以会这么保密。相信他们不久也会对你妹妹和小姨一家的事故重新开案调查,到时候得广内部里一定有识时务的俊杰,会将实话说出来。”

郭子放边说边翻,翻得有些近乎神经质地快,郦秋看不下去了:“你能不能慢着点儿,都要被你翻坏了!”

“没办法,这是职业病,知道我这样的优秀记者一天要看多少东西吗,要想字斟句酌,什么任务都完成不了。”说话间,他竟已经将三大本影集尽数翻过。他想了想,又说:“你们学校已经放假了吗?如果你现在有空,要不咱们去看看瑶瑶。我虽然见过袁荃两次,但印象很淡,只怕会看不准,瑶瑶一定能认出来

44.老相片(3)

钟霖润前脚刚走,孟思瑶的脸上仍留着甜蜜的笑容,见郭子放和郦秋进来,笑着起身:“真难得,你们居然在上班时间来看我。”

郦秋说:“我们学校从今天起开始放假,我这些天可以常来看你了。”

孟思瑶叹道:“我可憋闷坏了,其实身上感觉挺好的,谢大夫就是不让我出院。你们做为我的家属,替我去求求情吧。”

郭子放知道,短期内,孟思瑶绝对不能出院,尤其在没找到窦焕之之前。他说:“别忘了,直系家属是我,郦秋顶多是旁系。我们这不给你带来差事了,你翻看一下这几本李伯瑞家的影集,里面有没有袁荃?如果有,答案就出来了,一定是李伯瑞在临死前将秘密告诉了袁荃。”

孟思瑶坐下来,一张张翻着影集,动作缓慢,和郭子放在办公室里的作派截然相反。郦秋静静地看着她,这么个可人的女孩子,坚强的女孩子,生命竟在离她远去,是不是太不公?就像妹妹郦楚…她的眼睛湿糊一片,庆幸自己始终戴着墨镜。

“是他!”孟思瑶轻轻叫出声来。

郭子放得意地说:“我说嘛,袁荃一定认识李伯瑞!”

“不是袁荃,是他,是他认识李伯瑞!”

郦秋和郭子放看过去,只见那是一张有些独特的照片:两个男人坐在类似公园里的一个长条板凳上,其中一个,正是李伯瑞,而另一个,脸上沟壑纵横,一部灰白的胡子。

虽然只看到过部分的面容;虽然大多数时间,见到的只是他的身影,但孟思瑶还是认出来,李伯瑞身边坐着的,正是那个穿雨衣的老头

45.复仇的脚步(1)

“你们绝对想象不到,经过我们缩小搜索范围,两位计算机高手很快发现了窦焕之的一个高度怀疑对象——瑶瑶在李伯瑞家的影集里,认出了那位穿雨衣的老头和李伯瑞的合影。

“也许我还得先说一下李伯瑞和雨衣人的背景:瑶瑶曾发现,李伯瑞一家也曾去新裳谷游玩过,这下就完全可以解释了:李伯瑞和雨衣人的关系很不一般,雨衣人很可能知道李伯瑞的秘密。如果江大旅游协会收到的E-Mail是雨衣人发出的话,他也很可能将部分秘密通过某种途径告诉了袁荃——他因为有自己的阴谋,所以不想抛头露面,让袁荃做传声筒,揭露得广集团,揭露李伯瑞一家的真正死因。而袁荃进了夹层后,却只是对那笔钱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对得广集团的机密,在大致了解后,却决定高高挂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瑶瑶在小松鼠的腹中发现了那张照片,很有可能也是雨衣人干的,目的就是想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李伯瑞一家身上,继续袁荃未完成的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精于各类设计的李伯瑞正是帮助雨衣人设计建造悬棺洞里那些机关的人。

“于是我们就将搜索重点放在了美国的宾州费城,也就是李伯瑞在美国的居住地。郦秋也认出,李伯瑞和雨衣人的那张合影,正是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附近的一个公园拍摄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个基因染色体研究中心,我们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科学家的名字:William Doe,乍一看像是个老外名字,但这Doe不正是‘窦’的音?这位科学家的主页上除了一些简单的研究介绍,没有照片。我们打电话到那个中心去问,那位教授果然是中国人,而且据说请了半年的长假,好像是在中国讲学,要到春天开学才返回。

“他们又搜索了一番,发现这位老兄从1987年开始发表深奥的科学文章,大多是分子啊、基因啊、蛋白啊什么的。2000年的时候,他的一个基因产品得到了专利,在医学界使用很广,换句话说,他是个地道的百万富翁。”郭子放在三方电话里激动地讲述了半天来的发现。

章云昆道:“这么说来,很有可能,新发现的那种病毒是柯萨奇类病毒的一个变种,根据我太太的大胆推测,通过基因重组制造新型病毒并非天方夜谭,这位William Doe说不定有这个实力。”

游书亮说:“这么看来,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个William Doe,就是雨衣人,雨衣人,就是窦焕之。很有可能,按照小倩的大胆设想,窦焕之在美国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下,弄清了困扰怪村多年的病毒的结构,同时,复制合成了毒株,通过一种小动物的咬啮,传给进入悬棺洞的游客…天哪…希望,他还有一丝良心未泯,希望,杜容能联系上他,劝说他能解救小孟…前提是,如果他有解救的方法

45.复仇的脚步(2)

杜容知道是他,过去这些天,他已经来过好几次,只是在门前一掠而过。

她知道,他不想和她说话。他已经变了,如果游书亮的猜测都是对的,他一定已经变得很可怕。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早能看出,他的性格里,有非常疯狂的成分。她同时知道,自己当初对他的同情,对妹妹的鞭笞,他铭记在心,这是为什么他又出现在她家门口,虽然只是一掠而过。

两瓶牛奶齐齐放在门口的脚垫上。

穿着一身公司制服的送奶工飞快地转身下楼,但已经晚了。门开了。

“焕之,你为什么要躲着我,躲着所有的人?”杜容的声音,还和以前一样,永远带着威严。

送奶工停下了脚步。他一经被点破,就不会仓皇逃窜。他背对着杜容,淡淡地说:“大姐,我没有义务见任何人,给你送几次奶,只是想表达这些年来我对你的感激,当时,只有你,一直在同情我,听我倾诉,鼓励我坚强地活下来。我在想,如果没有你的鼓励,我也许早已成为一堆枯骨。”

他听上去是那么镇静,一点也不像个疯狂的人。

“你还好就行,我也算积了点德。但你和我说实话,那些孩子的病,那病毒,心肌炎,是不是你干的?”

“那些聪明的人已经有了结论,好像不需要我再盖章签字。”

“你到底想干什么?报复吗?小若和姓孟的都已经早早死了,你何必再迁怒于无辜的人…天哪,难道,小若她们,也是你害的?”

46.生死相依(1)

“你真的打算再做一下?”游书亮望着病床上的孟思瑶。她气色看上去还不错。但五分钟前,谢逊刚告诉过他,她的病情并没有起色。

“游大夫,您不知道,我这些天可有多闷,躺在床上想啊想啊,觉得那天经过您催眠,我已经隐约能记起一些东西,我想起来,我小时候,一定去过新裳谷。所以对新裳谷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哦…”游书亮心想,如果窦焕之确是孟母杜若的前夫,那么杜若很可能知道新裳谷,难道,杜若曾带着小瑶瑶去过新裳谷?她已经和窦焕之离婚,瑶瑶和窦焕之又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杜若新裳谷之行,目的何在?

“游大夫,如果您为难,就算了,本来就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就是我这个幽闭恐惧症,我想和它说白白。”

游书亮忙说:“哪里,我很愿意帮你,和它说白白,让我准备一下,我们这就开始。”

美丽的山谷,飞流而下的瀑布,深幽的悬棺洞。

曲折蜿蜒的山道,通往未知。

麻痒、剧痛,许许多多的小虫子,在咬我娇嫩的皮肤。

哭泣,哭叫,妈妈,妈妈!

妈妈也在经受同样的荼毒。

封闭的小屋,妈妈不在身边,妈妈,我怕,你在哪里?我怎么出去?我能不能出去?出不去,小屋子铁墙铁壁。

我好热,热得喘不过气。火,我能看见窗上铁栏外的火光。

游书亮走后,孟思瑶还良久地浸在回忆之中。为什么,我会出现在新裳谷?为什么,我会经历和顾真一样的水深火热?她当时太小,显然没有解答。母亲呢?她有没有解答,为什么在我长大成人后,却一直没有向我提起?

一个她时时想念着的身影出现在病房门口。

钟霖润走到孟思瑶床前,轻轻抚着她的脸:“怎么看上去像刚跑过步,汗津津的,不是说要注意休息吗?”

“游大夫刚来过,他为我做了催眠,是我主动要求的。我终于想起来,我妈妈曾带我去过新裳谷,在我很小的时候,所以我会对那里的景色那么熟悉。我还想起来,我经历过类似顾真的‘折磨’,被吸血的虫子咬,被关在铁房子里好几天,然后大火烧起来,大雨降下来。我妈妈一定被关在了另一个铁房子里。”

“这是幽闭恐惧症的根源吗?”

“没有比这更好的解释了,好像是那次受的打击太大,我下意识地将这段过去忘却,但因此得了幽闭恐惧症。”

“这些怪村的人究竟是在做什么?”

“我和顾真也商量过,他认为,这一定是他们防止更多的人‘伤心至死’的办法。”

“但我感觉这毫无科学依据。他们的行为有悖常理,万一火烧得不可控制了,岂不是要出人命?”

“记得那个穿雨衣的老头可以预测天气,他既然和怪村有渊源,说不定村民们也都能预测出哪天会降大雨,所以等到那天再放火,这样可以确保能控制住火势。”

钟霖润关切地说:“这些天你还真没闲着,想了这么多事。你应该好好休息,思考也是很累人的。”

“累不累好像都没有太多关系,反正我是要死的,早晚的事儿。”孟思瑶淡淡地说,仿佛毫不挂心。

“你要我找块红布堵你的嘴吗?真会胡说。”

“你们可以合着伙瞒我,瞒我的病情,但我不能自欺欺人。”

“没有人瞒你什么,一切都还没有定论。”

“定论?还要死多少人能得到一个定论?”

“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早早地就得到了精心护理,心肌炎就是靠休养自愈的,以前去世的人,都没有及时治疗和护理。”

“我知道你是在安慰我,但你有没有想过,那穿雨衣的老头想做的事,哪一样没有得手,他想杀我,折磨我,会不成功吗?”

“你又在胡说吗?他怎么会是针对你?”

“他引诱我们去新裳谷、拾夕洞,为什么偏偏就是我小时候去过那里?他为什么孜孜不倦地跟踪我,对我欲擒故纵?我相信我没有得罪过他,他一定是我父母的什么仇人,我现在才有了疑问,我父母为什么才五十几岁,却会在去年先后死于心脏病?”

“你告诉过我的,你母亲从年轻时起就有心脏病。”

“我父亲呢?他一直热爱体育运动…”

“瑶瑶,这些事,让警方来处理吧。据说他们已经开始通缉穿雨衣的那个老头,就用在李伯瑞家影集里发现的那张照片,如果他还在江京,就有找到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