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各有各的事,就连伢仔也被许教授喊去训话了,我只好继续百无聊赖的待在宿舍里无所事事。

就这么无所事事的待着,慢慢的就睡着了,用老烟的话来说就是我现在虽然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身体底子伤到了,所以还是要注意休养!

天气越来越冷,我也越来越懒得动弹,特别是他们都越来越忙,我也只能自己缩着。

好在701还有个档案室,一般下午没事的时候我都会在那待着,翻看各个朝代的历史或者是701这些年的诡异经历。

经过两三个月的吸收,我对历史的短缺也慢慢的补了上来,甚至于我还发现很多历史上的事件能跟《星官要诀》联系起来。

这天下午,我照旧来到了档案室,翻看着战国时期的墓葬传统。

战国时期因为形势复杂,多国林立,墓葬传统各有不同,不过总体上还是差不多。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呈方锥状,预示着地位!

当然,战国时期的墓葬很多还延续着西周时期的制度,因此给考古加大了难度。

我正看的津津有味,就见档案室的老头跑了过来让我赶紧出去。

“怎么了?”我捧着手上的资料,奇怪的问道。

他指了指外面,说外面已经翻了天,一会儿档案室就会被征用,我在这里碍事。

我还想问更多,外面就传来了阵阵嘈杂声,然后一堆人涌了进来,领头的赫然是老烟。

他看到我在这儿也愣了愣,随后一挥手:“长安,既然你在这就别走了,快过来帮忙!”

说着跟在他身后的人呼啦啦的便散开了,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在查找什么资料,但看他们的神情却不像出什么事的样子,反而一个个的兴奋异常。

“这是怎么了?”我拉着满面红光的老烟问道。

老烟直接递了一张照片给我:“你自己看!”

我疑惑的接过照片,只见照片上是一处巨大的沟壑,里面黑漆漆的看不清。

“这是什么?”我皱着眉头,如果是没有意义的照片老烟应该不会让我看,可是我确实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老烟拿回照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的凝视着:“如果我没预测错,这将会是一座大墓,而且很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

我心一跳,我这刚研究战国时期的资料,这边就冒出个战国时期的墓,这也太凑巧了吧?

我凝视着照片,问老烟这墓是怎么来的?

老烟一拍脑袋:“我都忘了,你已经休养了几个月,对外面发生了啥事一点都不清楚。”

我挠了挠后脑勺,说这不是你让我休养的吗?既然是休养当然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老烟白了我一眼:“你这和伢仔待久了,嘴皮子也利索了,行了,反正他们找资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我就给你讲讲。”

我赶紧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大约两三天前,湖北随州叶家山的村民为了重新修一条通往外面的路,便决定炸山,谁知道这一炸炸出了一条巨大的山体缝隙!他们往下一看,只见这缝隙根本不见底,也不敢随意的动手,便一层层的往上报。国家得知后派出了空军去航拍,这一拍可不得了,那缝隙下面便是墓顶,这要是炸药再往下炸个八十公分,这墓可就没了。”老烟心有余悸的说道。

我指了指他手里的照片:“这就是航拍的那张照片?”

“没错,看这缝隙的规模,若这底下真是一座墓葬,那绝对不简单。”老烟兴奋的搓着相片,如同已经进墓了一般:“航拍一发现这墓便报告给了国家,现在国家考古队已经在路上,我们这边辅助他们,先找找相关资料,看能不能在他们到达的时候就能大致看出这是一座什么墓。”

我讶异的道:“国家考古队都接手了?”

第一百五七章 天火琉璃顶

国家考古队可不是轻易出动的,和701差不多,一般轮到他们的都是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大墓,只不过701负责的是比较凶险的那部分罢了。

老烟恩了一声,说只看照片也知道这墓不小,只有国家考古队出手才能配得上。

我哦了一声,问他我留下来能帮什么忙?

“找相关资料,根据缝隙可以看出这墓的规模最起码有好几千平方,一般这种大墓非王侯将相不能有!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查阅历史资料,看看符合这种丧葬规模的战国前后古人到底有多少,之后再慢慢筛选。”老烟指着在档案室忙碌的身影,说这些人只是一部分,已经有人去专门收录历史资料的地方查去了。

我这才知道档案室里存放的历史资料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

“行,我这几天正好在看有关于战国时期的墓葬,找起来应该比较快。只是……这战国前后的王侯将相多的像沙子,用排除法得排除到什么时候?”我觉得这工作实在没什么意义,还不如等国家考古队到了,先将墓葬挖掘出来再做研究。

老烟摇了摇头:“这种大墓挖掘前必须要慎重,每个朝代的墓葬制度不一样,挖掘方法也随之有变化,因此在挖掘前要尽可能的分析出大致的墓葬时间。”

我受教的点点头,看着忙碌的众人也不再废话,直接顺着我之前看的资料找下去。

忙碌到半夜,我们统计了一下资料,发现战国前后有记载于史书的王侯将相多达几百个,其中很多没有正式下葬,可即便这样有陵寝的也多达五十五个。

我们只排除到这儿工作便做不下去了,好在老烟已经百分百认定叶家村炸出的那条缝隙的确是战国古墓,为考古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得出这个结论后,老烟便让我们散了,而他依旧留在档案室,想要研究出更多的细节,怎么劝阻都没有用,我也只好随他去了。

国家考古队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到了叶家村,一到便通过电台联系了老烟。

老烟直接将电台搬到了档案室,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接受消息,我给他带了早饭过来看到的便是他忙的双脚不沾地的模样。

我将早饭放在他手边,然后拿过他查阅的资料示意他先吃饭。

他估摸着也饿很了,抓着碗便喝了几大口粥,刚放下碗对方的消息便再次传了过来!

“我是考古队负责人顾顺章,我们已经到达现场,经过测量缝隙长约两百三十米,宽一米,能清晰的看到墓顶,初步怀疑墓顶应该用了琉璃火,要挖掘还需要先引出它或者另选地方。”自称顾顺章的人将现场的情况快速的介绍了一遍。

我一听到琉璃火就知道这墓不简单,所谓的琉璃火指的就是在墓葬封顶的时候在里面灌上一层水银,再在墓顶四周绑上铜丝。

一旦有人妄想进墓,便会让墓顶的水银流动,而流动的水银碰到铜丝便会发生爆炸!

这道理在今天看来非常的简单,无非是因为大部分的水银都由单汞组成,而铜比汞活泼,碰到后会发生置换反应引发爆炸。但在古时候,人们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只有极少数的人因为因缘巧合发现这样的规律,而这些人大多都会被身份尊贵的人网罗去,因此能用上琉璃火的墓,其墓主人必定不凡。

老烟听到琉璃火也邹起眉头:“老顾,你还是另找其他路进去吧!我分析的若是没有差错,这座墓很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墓,那时候就算用了琉璃火也是不稳定的,再说已经过去上千年,琉璃火到底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别一碰就炸就不得了了。”

“嗯,我也有这样的顾虑,只是这缝隙正好卡在两山之间,想找其他的路也不好找,你有没有什么建议?”那边顾顺章似乎在现场考察,我都能听到嘈杂的声音。

老烟拿着照片琢磨了半晌才回了话:“我觉得可以从陪葬坑入手。”

“陪葬坑?”顾顺章重复了一句,似乎是在考虑,过了一会儿他回道:“这确实是个好下手的地方,行了,我去主持一下,有消息再联系你。”

说完那边便切断了电台,老烟这边放下电台,又拿着照片对着筛选下来的五十多个诸侯王做对比,可对比来对比去都没有找到符合的墓主人身份。

“老烟,你一天一夜没睡了,吃了早饭先去休息会儿,等陪葬坑挖掘出来,有了更多的资料再看不迟。”我望着眼里都熬出红血丝的老烟,直接抢过他手里的照片:“现在再怎么找也不能最后确定,你做这个无用功干嘛?”

老烟也没和我抢,而是捏了捏眉心:“我也知道是无用功,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总觉得要出事,你还记得四姑娘的话吗?”

“当然记得,当时他说之后会不太平,可这几个月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可能他只是随口一提吧。”我不在意的道。

老烟抽出根烟,吸了两口后稍微精神了点,他重新拿过照片摩挲了几下:“四姑娘从来不说废话,他这么说就说明一定会有不太平的事情发生,这安生了几个月,突然炸出一座大墓,我总觉得这就是他说的不太平!”

“可国家考古队也已经接手了,你现在也只能等。”我摊了摊手。

老烟嗯了一声,将只吸了几口的烟掐灭了,然后把手里的照片往怀里一塞便嘱咐我道:“我先去眯会儿,电台有消息你立刻叫我。”

“成!”我恩了一声便守在电台边上。

可即便是挖掘陪葬坑也是个浩大的工程,我守了一上午也没等到顾顺章的呼叫,便打算先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再回来守。

滴滴滴……

可我刚走到门口,一阵急促的无线电声便响起,我刚接起,对方兴奋的声音便传了过来:“老烟,这次我们可算是捡到宝了!”

第一百五八章 曾国之谜

“顾教授?”我喊了一句,对方一听不是老烟,忙问我他在哪儿。

我放下电台就准备去找。

谁知道我这边还没动,老烟就已经冲了进来:“老顾,是不是有进展了?”

“没错,国家考古队已经着手挖掘了旁边的陪葬坑,才挖掘到三分之一,就已经出土大量的文物了,现场的勘定条件有限,我准备送些图片回去,你那边帮忙一起勘定。”顾顺章激动的道,即使隔着电流我也能想象的出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神情。

老烟直点头,丝毫都没有想到对方根本看不到他点头的模样,直到我提醒了一声,他才哈哈大笑的回应了顾顺章,让对方尽快将图片送回来。

等那边断了信号我才奇怪的问老烟,什么样的文物就连国家考古队的人都勘定不了,需要701帮忙?

即使顾顺章说的含蓄,将不能勘定的原因推到了条件上,可哪次挖掘古墓的条件能好的,难不成就不勘定了?

老烟笑了一声:“老顾做事非常谨慎,如今挖掘出来的东西肯定干系重大,他一个人不敢下结论,这才推给我们701。”

我有些无语,顾顺章作为国家考古队的领队,他的专业知识肯定很强,可是做事却有些瞻前顾后。

老烟却不认同我的看法,说考古一事本就是十分谨慎的,顾顺章之所以能成为领队就是因为他的这份谨慎,在他那里从来没有因为勘定出错而闹过笑话!

我了然的点了点头,还想要多问些什么,老烟已经摆了摆手,冲着档案室里忙碌的众人道:“都去休息会儿吧,湖北离燕京可不近,就是调动空军把照片带过来也要两三个小时,都养好精神,接下里估计有的忙了……”

档案室里有些人也是和老烟一样忙活了一整晚,听到他的话立马放下手里的资料,扭了扭肩膀随便在档案室找了张桌子躺上去就睡了,没一会儿档案室里便横七竖八的睡满了人。

“长安,你昨晚休息了,现在就别睡了,顾着点他们。”老烟也打着哈欠找了个地方半躺着,闭上眼睛也不忘嘱咐我。

我连忙应了,拉了把椅子坐在那里继续研究战国时期的资料,想着说不定能帮点忙。

看起资料来时间便过的飞快,我只觉得没一会儿,便有个人拿着一个档案袋冲了进来:“照片来了!”

随着他这一声喊,刚刚还安静的档案室顿时响起无数的桌椅声,上一秒还熟睡的人这一秒都清醒无比。

特别是老烟,那一双眼睛根本找不到一点睡过觉的痕迹,看起来炯炯有神。

只见他直接从来人手里抽过档案袋:“小李,辛苦了。”

“嘿嘿,那我先去忙了。”被称为小李的小年轻笑呵呵的走远了。

“快打开看看!”一群人快速的围在老烟身边催促着。

其实不用他们催促,老烟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档案袋,从里面抽出了三张照片。当先一张照片上面的东西看起来像个香炉,不过两边却是龙形的把手,下面坐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台子。

“这是个香炉?”有人觉得疑惑。我闻声看过去,只见是个秃顶的中年人,因为他特殊的形象我对他印象非常深,之前曾听老烟喊过他,似乎是叫老夏,是情报科的同志。

老烟瞪了他一眼:“这是只鼎。”

“鼎?”老夏抢过照片,上下左右的看了看更加疑惑了:“我怎么看也不像是只鼎啊。”

老烟也觉着有些奇怪:“这只鼎的形制不同,我也不大懂为什么,不过确实是只鼎,从照片看起来应该是青铜器。”

老夏点了点头:“先看看第二张图片。”

第二张照片上是个金黄色的盛东西吃的小锅,有三个凤首形矮足,腹上部有两个对称的环耳,盖顶有一个圆形捉手。

老烟看完也不等人发表意见直接看向第三张照片,那是个镂空的金汤勺。

“锅勺应该是配套的。”老烟将第二三张照片放在一起:“不过单纯从照片看还是非常难以断定来自于什么年代……”

老夏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我国青铜器鼎盛时期是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看这香炉的工艺,很有可能是这两个时期的。”

“说的倒是没错,可即使这两个时期的范围也依旧很大。”老烟有些发愁:“你们昨天到现在查阅的资料上有没有什么线索?”

我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终于能插上嘴了:“我好像见过第一张照片里的香炉!”

众人瞬间都转过来看着我,被这么多双眼睛灼灼的盯着,我有些不自在,不过还是淡定的道:“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看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一些墓葬制度,似乎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它。”

“快,将你这几天看的书都找出来!”话音一落,老烟就推着我往资料架上走。

我看书的速度不快,这几天一共也就翻了三四本书,但却能倒背如流。

很快我便将那本书找了出来,老烟直接分给三四个人从头到尾的翻,其余人也没有闲着,将所有有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都堆在地上。

“在这里!”突然,其中一个人吼了一句,所有人便围了过去。

只见他指着的地方正是一张模糊不清的图片,但和老烟拿回来的图片一模一样。

老烟激动的手都抖了:“是这个没错。”

众人赶忙将视线移到图片的文字上,赫然看见一条标题:《曾国随国之谜》。

“曾国随国?”我有些疑惑:“有这两个国家吗?”

虽然我能倒背如流,但通常是只记重点的。因为这标题下面就短短的几百个字,连这两个国家最基本的情况都没介绍,通篇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这两个国家到底有没有存在过?

而且这段属于野史,记载的东西不过是一些考古学家的猜想,所以我也没有在意。

没有人回应我,因为老烟已经激动的双眼泛红,捏着这本书:“曾国,竟然是曾国!”

第一百五九章 九鼎八簋

老夏也激动的直握着老烟的手,根本说不出话。而我则一脸的蒙圈,好在除了他们两个,其他人也都和我一样蒙圈,这让我心里多少平衡了些。

这次没等我发问,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问他们什么是曾国,随国?

老烟缓了好一会儿才解释道:“各位不知道也正常,因为迄今为止从没有出土过有关于曾国的任何文物,考古界甚至已经断定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存在过。”

“不对啊老烟,这里提到了两个国家,怎么听你的意思总是说曾国,那随国呢?”我一听就发现了蹊跷之处。

老烟赞许的看了我一眼:“我之所以只提一个国家,就是因为曾国随国一直是一个谜团。”

我听的云里雾里的,老烟也不再和我们兜圈子,而是直接将这个谜团解释了一遍。

“曾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曾经是一个掌握青铜开采资源的巨大势力,但是在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均只是一笔带过,直到几年前考古挖掘的青铜铭文上,我们才发现了‘曾’这个字眼。”

“那不都证明存在了吗?为什么又说是谜团。”他这么一说我更加迷惑了,而且这关随国什么事?

老烟盯着那张照片,目光深远:“因为除了青铜器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佐证能证明这个国家存在过,而且那些青铜器还是在其他年代的墓葬中发现的,所以历史价值大大的降低了!至于随国倒是一直存在的,但它的一切和专家对曾国的猜测又很像,所以考古界一直在猜测两者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两者是不是就是同一个国家。”

我被他绕的头有些发晕,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就是个未解之谜,难怪老烟他们如此激动,如果挖掘的真是曾国的墓葬,那可是个里程碑!

“先别这么激动,你也说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墓葬都出土了曾国的青铜器,这次说不定又是个假的呢。”老夏首先冷静了下来,看老烟激动的样子不由的劝道。

老烟点了点头,随后重新看了看三张照片:“如果真的是曾国,你们说的这香炉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九鼎八簋,另外这个金色的倒是不清楚。”

“九鼎八簋,是夏禹那个吗?”说到这里我也有些激动了。

传说中,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雕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夏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吃饭的炊具发展成为国之重器。

后来夏朝灭亡商朝崛起,九鼎被迁移到了商朝首都亳京,周武王伐商,又将战利品九鼎迁移到了周朝首都镐京,于是这么一代代传下来,大家都将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从此,‘九鼎八簋’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象征,被纷纷模仿。

若图片上的这个真的是九鼎八簋,那么国家考古队挖掘的墓葬就有可能不仅仅是曾国,更有可能是曾国的皇帝墓葬!

因为贵族在使用九鼎八簋的时候,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用于九鼎八簋种类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

老烟点了点头,此刻他的情绪已经稳定了下来,语气也恢复了冷静:“若真的是九鼎八簋,这座墓的考古价值可就大大的增加了……”

在场的众人都出现了短暂的静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代表着什么,一时震惊的无以复加。

等我们都平静下来,老烟立刻启动电台联系上了顾顺章,将我们的猜测告知了他,那头的顾顺章也激动的语无伦次,好半天才道:“老烟,若是这样,必然会震惊我国,不,应该是会震惊世界!”

“没错!你们继续挖掘,看看陪葬坑里还有些什么。”老烟赞成的道。

顾顺章已经迫不及待了,说这就让考古队加快挖掘速度,而我们这群人则就待在档案室里等那边的消息。

连续挖掘了三天,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出土,大约有上百件,顿时震惊了整个考古界,连国外媒体都听到了消息,一时间关注点全在这座墓上。

原本顾顺章是为了谨慎才让我们勘定,如今却是因为忙不过来,老烟也停了701所有人的事,就连钻在一座古墓里的秋小姐也被叫了回来,所有人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这座可能是曾国皇帝的墓葬上。

就这么热火朝天的研究了大半个月,陪葬坑里的青铜器出土已经堆成了小山丘,大约已经有好几千斤了,我们也从一开始的震惊变的麻木,就连许教授和伢仔这样的历史迷也变的淡定。

这天半夜,我们正忙的不可开交,顾顺章又找了过来,老烟一接通电台,他就激动的道:“老烟,我已经送了一张照片回去,看了保管你激动的找不着北。”

“能是什么东西让我找不着北,我看是你已经找不着北了吧?”老烟这些天确实已经麻木了,听到顾顺章的话一点反应都没有。

而我却觉得不对劲,我们这些只看了一部分照片的人已经麻木了,天天在现场的顾顺章能好到哪里去,他都兴奋成这样,估计是发现了了不得的大家伙。

顾顺章也没有反驳老烟,而是笑呵呵的说是啊,我确实已经找不着北了,你很快也就和我一样,因为中国的考古新纪元要出现了!

说完他便断了无线电,而在无线电断掉之后两个小时,他说的照片便被小李给送了进来!

第一百六零章 自杀惨案

这是一组现场图,有五张,每一张都是不同的人在展示不同的出土文物。而其中一张则是顾顺章亲自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蹲在那里,侧着耳朵,手上拿着一根铁锤正做着敲击的动作,似乎是在聆听着什么美妙的音乐。而在他身侧,是一组小钟,我数了数有两排,每排各有六个。

这些钟每个只有拳头大小,这样两排看起来也不大,可以抱个满怀的样子。

“老烟,这就是他要给我们看的吗?没什么特殊的啊。”我将几张照片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也没觉得哪里有什么值得他们激动的找不着北的地方。

可我这句话问完之后就察觉到不对了,因为即使老烟只在我旁边,可是他竟然没有听到我讲话。一旁的老夏、许教授和他一个样,都愣在那里,眼睛死死的盯着照片。

我扬了扬手里的照片,他们的眼珠便跟着照片动,我直接乐了:“你们这是干嘛,傻了?”

“长安,你知不知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老烟看着我,语气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我茫然的摇摇头,要是知道我不就不问了吗?

老烟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这叫编钟,这可是编钟!这肯定是曾国,不仅是曾国墓葬,更可能是曾侯乙墓,一定的是这个!”

“编钟?编钟不是先秦时期的吗?”我仍旧一脸茫然:“难不成这个墓葬是秦朝的。”

老烟白了我一眼:“这段时间你的历史知识白恶补了?曾侯乙,你知不知道曾侯乙?这可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曾侯乙编钟,是被考古界几乎断定不存在的曾侯乙编钟!”

说到最后老烟几乎热泪盈眶,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沸腾的唱起了国歌,恨不得能通过照片立刻到现场。

“不行,我得派两位高手去助阵。”老烟开口道,顿时后边的人都自告奋勇的举起手。

许教授淡淡的推了推眼镜:“老烟,这样的事儿一定要算我一个。”

“还有我。”秋小姐甩了甩头发,向老烟抛了个媚眼。

老烟正要说什么,无线电突然又响了,他赶忙冲过去接,刚喊了一声老顾,就沉默了下来,对方的声音很小,但明显不是老顾。

老烟低声和对方说了几句,等断了电报后就直接看向秋小姐:“小秋,你不用去了,刚刚接到消息,一伙国外盗墓贼正欲从国内将两样宋代的文物从中缅边界带出去,国家已经派出了一队武警,马上就出发,但他们对文物不了解,怕被对方钻了空子。你是701的成员,又一向擅长火力,你跟着部队过去。”

“是!”刚刚还没个正行的秋小姐,立刻站直了身体,二话不说的就出了档案室。

秋小姐走后,这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抢,许教授是去定了的,另外老烟还指派了两个情报科的人。

“人是定了,我还得和老顾说一声。”老烟揉了揉眉心:“这天都亮了,你们都先去休息,等那边同意了,便立刻过去。”

许教授嗯了一声,在这里撑了几天他早就累了,可因为对文物的热忱他才留了下来,现在要去现场他自然也就不再坚持。

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早上老烟给顾顺章连发了几个呼叫,对方都没有接,一开始老烟只觉得他在忙,便每隔一两个小时发一个,一直坚持到中午他才坐不住了。

“一定是出事了!”老烟斩钉截铁的道。

我忙安慰他说可能只会他正在忙,毕竟出土了这么多文物,他作为领队肯定要一直在现场,总不能一直守着电台。

老烟摇了摇头:“不可能,老顾的性格我了解,他特意给我发了个呼叫,就是为了看我震惊的样子,不说一早待在电台等着,也不至于一上午也没有个回音。”

老烟在原地转了几圈,随后又用电台不知道联系了谁,和对方说了顾顺章的事情后,这才断了。

“我联系的了顾顺章的学生小汪,他这次是跟着老师一块下墓的,可是他支支吾吾的什么也不说。”老烟皱着眉头:“听他的语气是一定出事了,事情还不小!”

我挠了挠脑袋:“这不对啊,出了事不是更要告诉701吗?捂在那里做什么。”

“这是考古队的规矩,出了事之后如果没有确定原因先不要外传,否则会引起恐慌,毕竟都是和墓地打交道,指不定会传成什么样。所以如果是小事,以我和老顾的关系小汪肯定不会守这个规矩。”老烟道。

我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问老烟现在怎么办?

“等等吧。”老烟叹了口气:“还不确定出了什么事,等他们真兜不住了,肯定会向国家求援的。”

老烟的神色有点无奈,我之后问了他才知道如果他贸然前去的话只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因为国家考古队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份,他一去等于是明摆着告诉大家这里出了大粽子,到时候一定会影响考古的进度。

有了他的话我们所有人也只能等待,期间继续研究之前收到的照片,将上面的文物资料整理出来,并入档案室。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星期,老烟每天都缩在档案室里守在电台前,他撑不住的时候便会换成小李,我则继续整理资料。

这一天天的过去,他从一开始的镇定到后面的暴躁,恨不得插了翅膀立刻飞到湖北去。

“老烟,有呼叫!”

这一天老烟实在是找不到事情做,便和我插科打诨,刚说到历史上有哪些好色的皇帝时候,就听到小李猛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