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连慧讥讽一般弯了唇角。

就算成功了,与她有什么好处?

二房就算能徐徐图之,最后把爵位捏在手中,那跟她也没半点关系。

可若是败了…

穆连慧后仰倒在榻子上,用力按了按发胀的眉心。

练氏在正屋里缓了两刻钟,这才去柏节堂里回话。

吴老太君闻言,略有些惊讶:“她竟是这么快就定下了?”

练氏讪讪笑道:“她说,不想去岭东,也不想去北疆,就平阳侯在京中…”

吴老太君了然颔首:“这也是个说法。”

练氏苦笑:“那这事儿…”

“我过几日亲自去吧。”吴老太君道。

练氏垂手应下。

吴老太君给平阳侯夫人递了帖子,消息传到了韶熙园,杜云萝诧异极了。

昌平伯跟着瑞王谋反,穆连慧定会躲得远远的;邵老将军不会做二房的助力,这样的婆家对穆连慧没有用处;而平阳侯的幺孙…

那一位可是从楼梯上摔下来英年早逝的,当时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穆连慧不可能不记得那事儿。

可她还是选了平阳侯府,因为那是可控的风险和意外吗?

只要不让那一位摔下来,就不会早早过世?

似乎这个理由最在理,但杜云萝又隐隐觉得不对劲。

她抿了一盏茶,阖着眼静静思索。

穆连慧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同样是重来一次,穆连慧前世今生最想得到的到底是什么?

良久,杜云萝长长叹了一口气。

她吃不准,穆连慧如今的性子与从前相差太大,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吴老太君去了趟平阳侯府,回来后神色并不轻松。

杜云萝给吴老太君递了茶盏。

吴老太君抿了一口,叹道:“平阳侯夫人可不好对付,话倒是没说死,大概是要琢磨些时日。”

“毕竟是婚姻大事,琢磨琢磨也是寻常。”杜云萝宽慰道。

吴老太君颔首,抬眼望着外头随风飘落的叶子,她笑了起来:“每年到这个时候,北疆就已经下雪了。

那里的雪跟咱们这儿的都不一样,可以没天没夜地下好几天。

一到下雪后,鞑子们都退回去了,也就不打仗了。”

杜云萝闻言,亦跟着笑了。

边关在冬天时都会休战,北疆恶劣的天气使得两军很难在冬日里展开攻防。

除了留下戍守的将士,边疆的冬天很是空闲。

穆连潇他们会在冬日里回京,开春前再赶回去。

杜云萝顺着吴老太君的目光往外头看。

湛蓝天空,万里无云,呼吸之中还有淡淡的金桂花香。

京城未见雪花,边疆大抵是已经落雪了。

穆连潇也在准备回京了吧。

十一月过半,府中上下都在为腊月做准备。

杜云萝头一回主持腊月事务,幸亏有苏嬷嬷帮手,又得吴老太君和周氏指点,算是有条不紊。

半夜时京城落了初雪,早上起来,外头就积了薄薄一层。

吴老太君起得很早,梳洗之后,便带着杜云萝去了平阳侯府。

平阳侯夫人设宴,请了相熟的夫人们赏菊。

借着这个由头,平阳侯夫人松了口,与吴老太君定了日子,到时候请保媒的夫人登门来取穆连慧的八字。

吴老太君了却一桩大事,心满意足地回府。

练氏得了消息,合掌念了声佛号:“总算是能把慧儿给嫁出去了,再耽搁下去,我都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吴老太君笑了:“平阳侯夫人精着呢,定是打听到了慈宁宫里的事体,这才…”

虽不是皇太后保媒赐婚,但人选毕竟是皇太后挑出来的,平阳侯夫人可不敢直截了当驳了慈宁宫的脸面,即便不喜这门亲事,也要合一合八字,最后以八字相冲来拒绝。

吴老太君心知肚明,可她想得也明白。

若八字合出来一般,平阳侯府又推诿,这婚事黄了也就黄了。

穆连慧虽然婚事不顺,但吴老太君是舍不得糟蹋她,让她嫁去看不上她的婆家的。

若八字是上上配,平阳侯府总不会一味拒绝了吧?门当户对结姻亲,大家都欢喜。

第341章 探望(月票350+)

伺候了吴老太君歇午觉,杜云萝带着锦蕊出了府。

小轿入了柳树胡同,一路往深处去。

鲁家的瞪大了眼睛,道:“咱们这胡同里还过轿子了呀?是府里哪位主子来了?”

一旁的婆子凑过来,啧啧道:“你没瞧见那随轿的姑娘?那是锦蕊姑娘,前回来探过云栖媳妇的。”

鲁家的吞了口唾沫:“那轿子里,岂不就是…”

轿子停在了云栖家门口,锦蕊上前敲了门,见里头露出莺儿的脸,她笑着道:“夫人来看锦灵。”

“夫人?”莺儿一时无措,在原地转了匆匆转了两圈,扭头跑进屋里唤人去了。

杜云萝扶着锦蕊的手下了轿,就往院子里走。

这是她头一次来柳树胡同,天井小院收拾得整整齐齐,屋墙似是去年云栖和锦灵大婚时重新粉刷过的,这会儿看起来也算干净。

杜云萝还来不及细看,云栖便从屋里出来,给她行了个礼。

锦灵跟了出来,笑盈盈道:“夫人怎么来了?”

“就想来看看你。”杜云萝笑道。

在屋里坐下,杜云萝仔仔细细打量锦灵。

虽然锦蕊早先来看过两回,云栖又待锦灵极好,可杜云萝还是想亲眼来看看。

这念头盘旋了有些日子了,一直没寻到合适的时机,今日里得空,干脆就过来了。

锦灵比夏日里见时丰腴了些,四个月的肚子微微隆起,脸颊长了肉,原本尖尖的下巴的弧度变得圆润了些。

见杜云萝盯着她瞧,锦灵捧着脸清了清嗓子:“奴婢是不是胖了?早上起来照镜子都有些不敢认。”

锦蕊扑哧没忍住笑。

杜云萝亦笑出了声:“孕中自是要胖的,你想想二嫂。”

锦灵抿唇摇了摇头。

锦蕊笑着提醒道:“夫人,二奶奶刚怀上没多久,锦灵就嫁出来了,二奶奶胖起来的样子,她可没见过。”

闻言,杜云萝连连笑着摇头:“瞧我,这日子过得稀里糊涂的。”

主仆三人絮絮说了会子话,锦灵提起了她弟弟和段氏。

云栖家中没有长辈,锦灵现在月份还小,等再过几个月,肚子大起来了,各种事体就不好应付了。

锦灵是头一胎,莺儿还未嫁人,云栖一个男人,总不能事事都靠左邻右舍。

云栖想把岳母和小舅子接过来,家里还有空房,也住得开。

段氏眼神是不好,但提点照顾一下孕中的锦灵还是可以的,锦灵的弟弟是个药罐子,也正因此,他并不难照顾。

锦灵原就给段氏母子请了个小丫鬟,云栖想一并请过来,除了伺候段氏母子,也能给锦灵搭把手。

这个念头,云栖早就有了,只是锦灵没答应,说是哪有刚过门就把母亲弟弟都带上的道理。

云栖拗不过她,也就暂时搁了,这次锦灵怀上了,他就想趁着腊月元月,把人接过来。

“他既有心,你就别拦他了,”锦蕊道,“你点头嫁给他之前,他不就说了要照顾大娘和你弟弟吗?”

杜云萝拍了拍锦灵的手:“云栖没有父母长辈,你一味推诿,反倒像是把他当外人了似的。你没带过孩子,有你娘帮手,也能学得快些。”

锦灵垂头琢磨了一阵,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

坐了半个多时辰,锦灵送了杜云萝与锦蕊出来。

云栖担心她,只让她送到门口,自个儿随着轿子一路送出去。

隔着轿子,云栖笑嘻嘻与杜云萝道:“奴才谢过夫人,奴才磨了好久的嘴皮子,锦灵都不松口,今日叫夫人劝服了,奴才可算是放心了。”

杜云萝笑着道:“往后就是在丈母娘和小舅子的眼皮子底下了,你若待锦灵不好,他们准保收拾你。”

“奴才不敢。”云栖笑了一阵,眸子一转,道,“夫人可别再稀里糊涂过日子了,爷很快就回来了。”

提起穆连潇,杜云萝的心砰砰直跳:“你可有收到消息?什么时候能抵京?”

云栖摸了摸鼻子:“要入了腊月,能不能赶在腊八前,奴才也说不准。”

杜云萝眉头微蹙。

这比她印象里的还要晚几日了。

初雪积得很薄,很快就化干净了,一连晴朗了七八天,才又落了大雪。

各房各院里,地火龙和炭盆都已经摆上了,吴老太君怕冷,夜里也歇在西暖阁里。

杜云萝揣着手炉到了柏节堂,解下雪褂子,站在中屋里去了去寒气,这才入了西暖阁。

吴老太君笑着道:“你看看我,就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夏天怕热冬天怕冷的。”

吴老太君问她:“过两日就腊八了,去婆驼山取腊八粥的事儿可安排妥了?”

“都安排妥了,往年就是母亲去的,这回我随母亲一道去,”杜云萝答道,“城门外施粥的人手也安排了,米和八宝材料都依着旧例。”

吴老太君见她事事心中都有数,便放下心来,道:“这都腊月里了,也不知道连潇他们哪天抵京。再小半个月,就是娢姐儿的百日,在那之前,总能赶上的吧?”

杜云萝点头:“总归就是这十来天了。”

腊月初六,各家王公侯伯府在城外支起了棚子,从初七到初九施粥三日,初六夜里,大厨房里就开始熬粥,天一亮就送出城去。

腊八这一日,府中祭祖。

杜云萝起得极早,梳洗妥当之后,与周氏一道往祠堂去。

侯府只穆元谋一个男丁在家,女眷们都是跪在外头的,显得祠堂内冷冷清清的。

嫁进来的这小一年,除非必要,杜云萝不爱来祠堂附近,即便此刻此处没有贞节牌坊,没有那些后来几十年间添上去的牌位。

作为嫡长房嫡长媳,她跪在吴老太君和周氏后头,三位婶娘都不能越过她,更别说是蒋玉暖和穆连慧了。

若是穆连潇在家,主持祭祀的就是他,而不是穆元谋。

待平平顺顺祭了祖,吴老太君就回柏节堂去了。

杜云萝和周氏上了婆驼山。

法音寺里香火鼎盛,为了避免意外和冲撞,官宦人家取粥之处与寻常百姓的地方并不相同。

杜云萝随着周氏过去,列队取粥,前前后后的,倒也遇见了不少熟面孔,彼此问安行礼。

从山上下来,入城之时,周氏使人去自家的施粥的棚子前头转了转。

没过多久,那婆子就喜笑颜开地回来,急切道:“太太、夫人,棚子里的妈妈们说,差不多一个时辰前,世子爷与二爷进城了。”

第342章 邀功

周氏愣住了,她嗫了嗫唇,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婆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咱们世子爷和二爷回来了。”

周氏的眼睛霎时亮了起来,满满都是喜悦,她赶忙催促车把式:“快,快,我们这就回府去。”

杜云萝亦听得真切,叠在膝上的双手不知不觉间绞了帕子。

从前,穆连潇每次回府,杜云萝都不会去迎他,她就歪在韶熙园里,鼓着腮帮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一回,她原本是想得好好的,要亲自去二门上迎他,让穆连潇知道,她在京中也是心心念念盼着他回来的。

却是没料到,杜云萝和周氏去了婆驼山,穆连潇就回来了。

一个时辰前就入城了,等她们婆媳两人回到府里,只怕是连沐浴更衣都好了。

如此一想,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杜云萝稍稍掀开了帘窗,叫烟青色的帘窗遮得暗沉的天空湛蓝湛蓝的,晴朗极了。

那点儿阴霾瞬间散去,杜云萝笑容满溢。

错过了便错过了,等会儿见了面,她再好好告诉他,把自己的思念和期盼都仔仔细细地告诉他。

周氏含笑看着杜云萝。

夫妻之间的感情如何,用听的不如用看的,周氏只要看一眼杜云萝的神情,就知道她的欢喜和愉悦。

周氏暗暗点头,儿子儿媳感情好,不用长辈操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因着是腊八,出入城门取粥的百姓也多,马车行得不快,好不容易入了清水胡同,婆媳两人的心又都提了上来。

这也算是“近乡情怯”?

马车停在了二门外,苏嬷嬷摆了脚踏,扶了周氏和杜云萝下车。

杜云萝让洪金宝家的把取来的腊八粥送去大厨房,再往各房各院分下去,自个儿去门房上问了:“世子回来了?”

门房上的婆子赶忙摇头:“没瞧见世子回来,夫人,许是世子从角门走了。”

杜云萝抿唇,从前头到韶熙园,走垂花门最近,穆连潇没道理从西南或者东南的角门处绕行。

周氏柔声与杜云萝道:“我有些乏了,先回敬水堂去。等连潇收拾好了,你让他先去拜见了老太君,再到我那儿来。”

送走了周氏,杜云萝没有回韶熙园,出了垂花门,去了穆连潇在前头的院子。

九溪正在院子里忙碌,听见脚步声,他抬头望过来,咧着嘴笑了:“夫人怎么来了?”

“我听说世子回来了,二门上的妈妈又说没见到他。”杜云萝一面走,一面问,“你瞧见世子了吗?”

九溪猛一阵点头:“世子早上回来的,晓得夫人和太太去婆驼山了,就没往后头去,在这儿梳洗之后就进宫去了,听说是圣上等着他回话呢。”

杜云萝了然,又问:“世子看起来如何?”

九溪想了想,道:“好像,又黑了点?”

锦蕊忍俊不禁,捂着嘴背过身去笑了一通。

“真的,奴才没瞎说。”九溪尴尬地摸鼻子,“对了,世子右手臂上添了个伤疤,大概从这里到这里,伤已经大好了,就是看着有些可怖,夫人别被吓到了…”

九溪一面说一面比划着。

杜云萝皱眉,这应当就是穆连潇在信中跟她说过的伤情了。

从位置看,与当时在围场叫老熊抓的伤口有些交叉,伤上加上,定是极痛的。

“没有别的了?”杜云萝道。

九溪又仔细想了想,刚要摇头,眼睛一亮,又道:“有的有的,世子问了夫人的事。”

杜云萝挑眉,心中不由暖洋洋的:“我的事儿?我平时又不往前头来,我的事儿你能答出来多少?”

九溪得意极了,道:“奴才是这么答的,夫人如今掌了中馈,平日里都很忙碌,除了回娘家走动,也就前回陪老太君进宫请安、及去了平阳侯府上赏菊。

夫人的娘家这些日子喜事不断,夫人的二嫂生了个哥儿,夫人的二姐与二姐夫回了京城,三姐有喜了,四姐秋天时嫁出去了。

云栖前两日还遇见了夫人的四姐夫,应都事说了,过年时要请连襟一道吃酒,不醉不归。

夫人前几日还去了柳树胡同,云栖媳妇怀上了,夫人特特去看她。”

杜云萝听完,笑道:“你到是记得多。”

九溪从袖中掏出一柄小刀,外形朴素,不似京中勋贵们把玩的东西,他乐呵呵道:“爷夸奴才说得好,就把这刀子赏奴才了,说是北疆那里的人都用这样的,看起来不花里胡哨,其实锋利着呢。”

杜云萝和锦蕊叫九溪的得意劲儿给逗乐了,又笑了一通,道:“这些原本是我要自个儿跟世子讲的,却全被你拿去邀功了,记着,往后世子有什么事儿,你也这般与我来讲,这才算扯平了。”

九溪一怔,反问道:“那奴才全说了,世子说什么?”

杜云萝笑弯了眼:“这你就别管了,叫世子自己琢磨去。”

九溪懵懵点了点头。

杜云萝回到韶熙园,先使人去柏节堂和敬水堂里报了一声,这才在桌前坐下。

桌上摆了好些腊八粥,连翘道:“夫人,这是老太君送来的,这是二太太…”

杜云萝虽爱甜口,但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碗,也提不起来兴致,最主要的,还是她心不在焉。

让连翘各个碗里盛了一勺,混在了一起,杜云萝胡乱用了,又唤了锦蕊,问道:“从前世子给我的药膏,收哪儿了?”

“夫人问的是去年春天,夫人骑马伤了手心时用的药膏吗?”锦蕊道。

杜云萝颔首:“说是用了不留疤。”

锦蕊应了,转身去内室里,从梳妆台上的镜屉之中寻了出来。

杜云萝打开盖子闻了闻,清雅的香气扑鼻,叫人舒服极了。

她看了眼西洋钟,这都过了巳正了,不晓得午时之前穆连潇能不能回府,今日可是腊八,午时之前定是要用两口腊八粥的。

杜云萝心中急切,只好坐回到桌子前,捏着筷子从各个碗里挑花生莲子打发时间。

刚挑了小半碗,门房上的马婆子飞一般跑到了屋外,抬声道:“夫人,世子回府了。”

杜云萝扔下筷子,顾不上什么手炉雪褂子,蹭蹭蹭就往外跑。

刚跑到韶熙园外头,就见那熟悉的身影快步而来,离她越来越近。

第343章 思念

穆连潇远远就看到了那个娇俏的身影。

她从院门里出来,脚步急切,耳坠子前后左右晃得厉害,就像是她的心情。

也像是他的心情。

穆连潇快步走到杜云萝近前,低头看着她。

杜云萝的杏眸灿然,比塞外的星辰还有璀璨,眼底里的喜悦之情丝毫不加掩饰,直白又真切。

“你呀…”穆连潇牵了杜云萝的手,“怎么穿得这般单薄?外头冷,你在屋里等着就好。”

杜云萝抿着唇笑了起来,这话可真耳熟,前回穆连潇也这么说过她。

不过,她就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