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儿你知道吗,我千百次都想毁了你,一次一次地想,可是,怎么也下不了手。以后,他不要你了,你就会回到我身边的,对吗?

进翰林院

(上)

再过三天就要去翰林院上班了。

凌初瑜了解到,翰林院就相当于现代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包罗齐全,是清流聚居地。所谓文人相轻,清流派一般固执又清高,不好惹。不过正因为如此,赵太师的魔爪伸触不到,想来应该会有段清净的日子。

翰林院虽只是一个五品的衙门机构,但是它是国家培养和储备人才的地方,升迁的机会很快,所以很多人挤破了头都想要进翰林院来。因为翰林院是高层领导人高产的场所,所以官场间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不成文的说法。

殿试之后,她被授予翰林院编撰,赵其劲和薛千寻皆是翰林院编修。其余的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进入的叫做翰林院庶吉士,待得三年后再次考试合格,二甲进士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三甲进士被授予检讨,其他的进士或分发到各部任主事等职务,或者派到地方做知县。

凌初瑜,赵其劲,薛千寻还有云洛都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内有六座大厅,其西为读讲厅,其东为编检厅,左墙围内为功臣馆,右廊围内是土谷祠,穿堂之后,左为待诏厅,右为典薄厅。

凌初瑜最喜欢的是最后堂三层高的藏书库。浩瀚书海,包罗万象,珍本善本孤本比比皆是,她所要了解的关于这个大陆的一切,这里都能解答。除了跟大家搞好人际关系,大部分时间凌初瑜都是呆在书库里寻找她所要了解的古代信息。

这一日,大家都下班回家了,凌初瑜放下手中的棋谱,正欲和千寻与云洛一起出门。

凌初瑜正欲外出,却见翰林院的翰林大学士此刻正笑吟吟地站在她面前。

“恩师?”凌初瑜扬着清俊玉容,眼底一片神采飞扬的笑意。直到云洛和千寻指点,她才知道这个梅翰林居然是主持会试的主考官,也是他亲自将秋沉落的考卷呈现在少年天子面前。

梅翰林大约六、七十岁的样子,颌下胡须白了一大片,但是修的整齐。大概是做久了文人,满是皱纹的面容上依旧带着一股读书人自有的灵修清气,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没有公事要办的时候跟大家喝喝茶,下下棋,笑得一团和气,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我看你抱着这本棋谱许久不动是在做研究?研究了这么久,不知初宇的棋艺进步了没有?”

说起来好笑。

在现代凌初瑜的围棋功底非常不错,业余八段。除了爷爷,整个轩辕岛没有一个人能下得赢她。但是,到了古代,特别是以棋艺闻名的弈国,跟古代人比起来,她的棋艺居然臭不可闻。居然输给了赵其劲那个草包,被千寻和云洛笑得抬不起脸来。赵其劲更是一副踩她在脚下的嚣张劲,气得一向淡定低调的她差点抓狂。

不是说她的棋艺退步有多快,也不是夸耀弈国的围棋多么神乎其技,主要是现代围棋跟古代围棋有着太多不同的规则。

不同的规则决定不同的下棋手法。而凌初瑜就输在这个地方。不过等她研究透了,然后将古今围棋合二为一的话,那么大概概整个弈国也找不出一个能下赢她的人了吧。

“恩师,今日是你当值,初宇也不着急回家,不如我们来下一盘前所未有的棋局吧?”凌初瑜勾扬唇角,赶紧跑到茶室给梅老翰林倒来一杯他每棋必喝的滴雨露。

“前所未有?怎么个下法?”他知道初宇的棋虽然臭的很,但是计算精准,行棋间神出鬼没,倒是有自己的一套下法。

“既然是前所未有,那我们就下的干脆点,取消座子制度好了。”说的漫不经心,听得人却是胆战心惊。

经过这几天的研究,凌初瑜知道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在规则上主要有四点区别,在古代,一是先置座子;二是白子先行;三是眼不算路;四则是归还棋头。

古代的先置座子就会形成对角星局势,这样就容易形成黑白双方相互割据,强烈攻击的战斗局面,因而古代棋手会更多地考虑攻防、缠绕,双方往往竭尽其能厮杀。

古代的围棋规则决定了它是以战斗为主,计算深远,力量强大。下惯了现代围棋的凌初瑜一下子扭转不过来,所以频频输棋。然而一旦取消座子制度,古围棋的这些优势就会转化为劣势。

“取消座子制度?胡闹!”这怎么可能?千百年来,座子制度是最基本的规则,如果取消了,那还叫下围棋吗?

“取消座子制度怎么会是胡闹呢?”凌初瑜扬唇,俊秀清灵的容颜微微一笑,她知道恩师并不是一个固执己见冥顽不灵的老人,耐心解释道,“座子形成天然的对角星布局,四方割据,多方阻滞,如果我们取消这种制度的话就可以纵观全局战略,开放思维,很有可能下出一局前所未有的棋局,恩师,你觉得如何?”

“取消座子,纵观全局,开放思维……不过经你一说倒是有点意思。”梅老翰林盯着紫檀木桌上纵横的格局不由地沉吟,“老夫下了这么多年的围棋,竟然没有想过竟有这种下法,下出前所未有的棋路倒不奢求,只是这想法虽然惊世骇俗,但也有可取之处。”

说着,径自摆开紫檀木桌上棋具……

规则变了,思维框架也就应该随之改变,但是梅翰林他老人家依旧我行我素,在棋局上砍得天昏地暗,用古围棋的方式。

一个时辰后,梅老翰林面容上热汗淋漓。

而凌初瑜下惯了现代围棋,而且她原本就聪明绝顶,算路深远,纵观全局,思维开阔,自然是所向披靡,杀的弈国围棋排名非常靠前的梅老翰林节节败退,老脸苍白,面如土色。

“我……输了。”梅老翰林这一生在围棋上从未有过败绩,却在这短短的一个时辰里输给了在他看来棋臭的要命的凌初瑜身上。虽然输了,但是在灰心懊恼之后,他混浊的瞳眸里渐渐升起一抹清亮的神采……

“取消座子制度却是是一个大胆的构想,但是似乎有些用处。初宇不愧是大殃朝的新科状元,老夫平时很少佩服人,如今对你也不得不佩服。”梅老翰林真诚地对着凌初瑜慈祥一笑,“原来这些日子一有空就躲到藏书馆里去,却原来是研究棋谱去了。不错,不错,我们弈国素来以围棋闻名四国,但是近些年来音国,章国,墨国的围棋也有显著的进步,隐隐有超越之势。如果我们弈国在三年一度的“御城棋”上输了,岂不要举国上下全部蒙羞?初宇你聪明绝顶,是今科状元,况又是钦点的驸马,这次的“御城棋”你一定会被邀请出战,看来弈国的荣辱就要由你们这些年轻人担起来了。“

“御城棋是什么东西?”听都没有听过。

(下)

“也难怪你不知道。”梅老翰微微有些叹息,“其实不仅仅只有御城棋,还有御城琴,御城书,御城画。每三年举办一次,这次轮到我们弈国举办御城棋,算算时间,上一届御城棋举办至今也有十六年了。你们年轻一辈是不知道的。"

有这种事情?凌初瑜之前竟是一点也不知道。不过一听说自己会被推出去当炮灰,她就有点郁闷。为什么不是举办御城琴呢,这样子弹一首精彩绝伦的古筝就搞定,要不御城书也好,反正肚中诗词歌赋多的是,最不济就算御城画好了,来一张油画或者素描,岂不震傻了一堆古人。怎么偏偏是御城棋,现代围棋和古代围棋的结合点还没找到,没有融合在一起,下起来总觉得的不伦不类,棋感非常不好。况正式的棋局上,谁会答应你随意取消座子制度呢?就算对方好玩取消了,这局棋也是当不得数的啊。

唉,凌初瑜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哀叹了。

“如果两人的棋艺不分高下,那又是如何解决?争棋?”

“对,争棋,最有名的争棋是十六年前我们弈国最有名的棋手羽多田与音国最有名的棋手柳篆之间的生死对决。但是柳篆执意要争棋,但是下输的后果就是废掉右手执棋的食指和中指。他不怕,玩命拼死争棋,最后下到吐血,不治身亡,非常惨烈。”

可是这么隆重的事情怎么事先没有人早点通知呢?

梅翰林无奈地瞥了唉声叹气地凌初瑜一眼,“初宇啊,你是怎么回事?其实我老早就想问你了。为了选拔御城棋选手,围棋是会试的必考科目,那时候的你赢遍天下无敌手,为何如今竟是如此奇怪,棋艺忽高忽低难以捉摸的很啊。”

他抬眉仔细打量凌初瑜,却见她瞳眸流转,嘴角微扬,眉宇间说不出的神采奕奕;并不高大的身材裹在宽大的官袍里,灵修俊美;举手投足间自信潇洒,风流倜傥,实在是一个俊俏到极点的翩翩美少年。

看着看着,竟觉得凌初瑜的面容有点眼熟,似乎很像遥远的旧梦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倾国的绝色女子,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女子?这位状元爷虽然长的特别水灵俊俏了些,但能做出那样好的文章,还有谈吐举止,非一般世家公子是做不到的,更不是女子能及的。

不过论起长相,他长的当真是倾国倾城之姿。要是生做女子,还不知道会怎样的祸国殃民呢。幸好生做男子,金榜题名,钦点驸马,可谓荣华富贵集聚一身,看他的文章操行,之后更会是国之栋梁。

这时一个太监跑进来附在梅老翰林耳边私语。

却见他面色一变,赶紧站起身来。

“恩师怎么了?”

“初宇能否帮为师一个忙?”

“恩师但说无妨。”凌初瑜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这位宠辱不惊的老翰林面容失色。

“为师家中有点急事,但是今晚轮到为师当值,所以……”

“恩师尽管先去吧,今晚初宇来当值就好。”

“那就多谢了。”梅老翰林朝凌初瑜作揖,万分感谢,然后急匆匆的出门而去。

到底是怎么样的事情竟让梅老翰林如此焦虑?不解。

北方凌汛

(上)

凌初瑜继续在昏暗的烛光继续研究她最近迷上的古代棋谱,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研究出古代现代围棋合二为一的绝妙手法,那样的棋路才是必赢无疑。隐隐中,她竟有想要有超过秋沉落的好胜心理。

古文对她来说并没有障碍,所以她能够陷入古文言的书库中寻书研究。

《棋经十三篇》上说,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白黑相半,以法阴阳……把围棋和玄学联系在了一起。

凌初瑜拿起右手的《玄玄棋经》,其文又有言曰,“盖以动静方圆之妙,纵横错综之微,直与河图洛书之数同一机也。非通玄之士不足论乎此。”

从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到老子的《道德经》,进而发展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凌初瑜的脑海中棋路纵横,攻守转化,弃子翻腾,她不断的来回思索着。

棋行飘渺如太极,攻守兼备,这些在脑海中狂奔的思绪似乎有些共通之处,但是凌初瑜一时间还是把握不了其中的奥秘所在,所以还理不出头绪。

头痛。

抬头望望空荡荡的厅院。厅外两个值班的小太监正低头打着瞌睡,睡得好不香甜。

唉,微微叹息。

如果这时候有个人出来跟自己下一盘就好,理论联系实践,说不定就领悟出来了。

没办法,凌初瑜自己一个人摆开棋局,用自己的左手跟右手下……

“你这是在下什么棋?”不知何时,一个身着明黄色衣袍的少年人站在凌初瑜身后。

一听这冷然的音调,凌初瑜内心打了个寒颤。她记忆力极好,很多东西看一遍就记住,人的声音也是一样,如今的她早已认出来站在自己身旁的正是当今的万岁爷——李君然。

“微臣叩见皇上,微臣有失远迎,还望皇上恕罪。”顿时恭恭敬敬。

“嗯。”冷情的少年天子冷冷地打量着此刻毕恭毕敬的凌初瑜。

烛光下的秋状元面容清俊,一双晶亮的瞳眸更是黑白分明,明若秋水,细腻肌肤白如霜雪,怪不得连皇后都会嫉妒,刻意在枕边诽谤。此刻的他看来更是丰神如玉、风采潇洒,竟是比酒楼里相遇的那一次还要清灵俊秀许多,走近一点,他周身似乎散发出一股亲切迷醉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亲近。

皇帝看她看到痴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凌初瑜嘴角微勾,心中不知道是该哭该是该笑。

“不知皇上深夜到此所为何事?”凌初瑜故意打断他的沉思。

“梅老爱卿不在?”少年天子干咳一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转身从容地坐在首座的位置,已然摆出一副雍容华贵的皇帝相。

“回皇上,今夜本是梅翰林当值,但是老恩师他家中有事,所以微臣就帮他替班,不过前厅有几位待诏先生,如果皇上需要……”

“不必。”李君然靠在椅背上,神情间有些疲惫,他指着紫檀木桌上梅老翰林喝过的滴雨露问道,“这是什么?”

顺便亲自拿到鼻翼闻了几下,微微抿唇道,“味道不错,倒是从未闻过。”

“回皇上,这是微臣家乡喝惯的一种茶,梅恩师无意中喝到,说是味道不错,所以微臣便有了孝敬恩师的机会。”

“这么说,这茶是你泡的?”

“是。”

“看来我们大殃朝的状元爷还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既然给梅老爱卿泡茶是孝敬,那朕这天子恩师也给你个机会。”不知为何,他竟然为了她孝敬梅儒林而没有孝敬自己而有点气恼。是气恼那种被刻意忽略的感觉吧?李君然不动声色地看着木桌上青碧的茶渣。

殿试之后,所有的贡生就都是天子门生,更何况她是皇帝钦点的状元爷,论起恩师来,自然是以皇帝为尊。

“皇上愿意赏脸那是再好不过了,微臣马上就给您泡去。” 凌初瑜有些懊恼地出门泡茶去。

过不了多久,凌初瑜乖巧地端着盘子走了进来。

李君然接过去,打开洁白如玉的瓷碗,却见里面茶叶碧青春色,袅袅热气蒸面,拿近一文,茶香果然是沁人心脾。

“这茶其实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主要是茶水取自春天枝叶上的露水,所以味道更显得馨香迷醉,皇上觉得味道如何?”

“嗯。”连一句夸奖的话都没有,真吝啬。

他把茶放置在桌上,其实他并不是很爱喝茶,只是想要被存在的感觉吧。他闭目靠在紫檀木椅上,敛眉紧蹙,面容倦怠,就在凌初瑜以为他睡着的时候,才悠悠开了口,“你说水是何物?”

“水是生命之泉。”

“水它既然是生命之泉。”李君然顿了顿,不知道在思索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倏然蹙眉道,“它既然是生命之泉,为什么还要毁掉朕的子民?既然赐予人生存的能量,为什么又要生生将他们的性命夺走?!”

“皇上?”这皇帝在激动什么?

“一个时辰前朕接到急报,北方又发洪水了。这回又是十年来最厉害的一次,多少百姓被淹死?多少房屋被坍塌?多少庄稼被冲毁?又有多少人会流离失所骨肉分离?朕一想到就……”皇帝的声音带着湿润的气息,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每年开春都是这样,年年如此!朕派谴了那么多能臣去北方治水,却没有一点成效!”

凌初瑜曾看过弈国的地图,她知道这是凌汛造成的。

想起《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恒河临近的城镇现在大概就是一片哀鸿遍野,哭声连连吧……天灾无情,从来受害的都是老百姓。

听皇帝的口气,他们似乎对凌汛的成因及防御措施了解的不多。

“皇上可知为何每逢早春恒河便会发生凌汛?”

“凌汛?”

“对,凌汛。微臣曾在一本古书上看到,里面说有这种说法。因为低纬度气温高而高纬度气温比较低。我们弈国水流最大、南北走向的恒河所跨的纬度幅度很大,南北河段气温差异明显,从而造成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错开,即纬度较高的地方,河流冬季结冰早而春季解冻晚;纬度较低的河段,冬季结冰晚而春季解冻早。”

见皇帝听得认真,她继续说道,

“因为北方纬度比较高,南北走向的河流冬日结冰倒了没什么,主要是到了春天,天气转晴,河流的上游解了冰而下游依然冰雪封面,上游的水冲击下来,流不下去就形成冰坝和冰桥,阻塞水流,抬高水位,于是造成了这开春即发的洪涝灾害。”

稍微跟皇帝提点了一下经度纬度等定义,聪明的少年天子脸上的疑虑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讶异和钦佩。

“依你看要如何治理?”

这倒是个问题。如果有“封冻——解冻河段视频监视系统”等用于防凌、治陵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就可以对恒河凌汛期间的冰情动态进行监视、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可是这古代连电都没有,又怎么可能用的上这些系统呢。

凌初瑜一想起北方一片汪洋,冰凌堆积如山,河水泛滥成灾。恒河旁边那破败的城郭,倒塌的房屋,还有遍野的尸体,流离失所的百姓,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哭泣,她的眼中流露出难以名状的悲情。

老天爷把自己送到这里一定是有他的道理,自己虽然没有拯救万民的能力,但是如果能够利用自己所学造福百姓,也不枉费自己来这一遭。

她低头细细思索,过了一会儿眸中清灵一闪,朝皇帝行礼道,“微臣还记得那本古书上所言,最主要的是要把下游的冰层破掉,破冰主要有爆炸,打冰,撒土等方法,要治理凌汛主要还有四种措施 ,分别是防、蓄、分、排。防就是组织防凌部队,排查隐患,提前防范;这蓄……”

凌初瑜想想不妥啊,这古代又没有大型水库把水积蓄起来达到截水拦沙的功效。

“这蓄怎么了?”李君然听得津津有味,深邃的瞳眸漆黑柔软,看的凌初瑜不由的一呆。

“这蓄到底怎么蓄,微臣一下子倒给忘记了。让微臣再想想。”拖延时间,赶紧出对策。

“记不住了?” 他仔细地聆听凌初瑜的解释,凝眸恍若柔风,紧蹙的眉淡淡散开,“那本古书在哪里?就在这翰林院的藏书库里么?拿来给朕瞧瞧。”

汗……

高中的地理教科书你让我现在到哪里给你找去,小皇帝!?凌初瑜差点翻白眼。

“皇上,那本书是微臣儿时看着玩的,至于是哪本书还真不记得了,不过微臣大概还记得里面的内容,正微臣回去整理后给皇上呈上?”

“秋爱卿涉猎很广呢。”少年天子若有所思地看了凌初瑜一眼,沉吟后,点头。

经济管理医学军事……涉猎还的确是蛮广的。

凌初瑜松了口气,回家后挑灯夜战,竭尽所能的把所知道的关于水利工程,特别是现代治理黄河凌汛的措施都过滤了一遍,写成一篇类似论文的《恒河凌汛治理》,第二天呈给皇帝。谁也不知这小小的一片纸张,将会救助千千万万深受凌汛洪涝灾害的百姓,秋沉落的名字也将名垂弈国历史,千秋万代。

她此后也会因此而得福,在此落下不表

皇帝半晌不语,闭眸环胸,俊秀的面容充满沉思,气氛又开始冷却下来了。凌初瑜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可不想每次看到皇帝,人家都拿冷眼瞧她。

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她凌初瑜英雄气短,只能折腰事权贵了。

“皇上——”

“嗯?”

“那个……酒楼上初宇少年轻狂,说话不经大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别放在心上。”

“哼。”

这是什么意思?

原谅还是不原谅?

李君然凝眸饮茶。其实他并不是气凌初瑜的出言戏弄,他虽贵为皇帝,却也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他只是从来没被人揶揄过,一下子拉不下脸而已,如今凌初瑜亲自跟他道歉,他还有些赧然。

遂转移话题道,

“你说朕派谁去赈灾比较好?”他今晚过来本来就是想要跟梅老翰林商量这个事情,却没想到竟有意外的双重收获,如今他已经把秋沉落当成主角看了,也不再一贯的冷着脸了。

“这个……”她这些天冷眼旁观,这朝廷的局势也看的有些明了。

百官之首自然还是被颖华公主戏谑地称之为方羽山那老头的方丞相。他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多次担任科举主考,朝中门生众多,桃李满天下,在朝廷中极有威望。但是他近些年来,年事已高,办事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却说那赵庭赵太师,如今正当壮年。朝中多是他培植的势力,党羽众多。他仗势自己的国丈身份横行朝野,其大儿子赵其轩平定边疆正在凯旋而归的路上,待他回来,国丈的气焰还会继续高涨,与老丞相形成半壁江山。

她心中有一个人选,但是踌躇着……

“皇上觉得微臣怎么样?”凌初瑜毛遂自荐。自己去还总算有点经验,如果让那些贪官污吏去赈灾,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你懂音律,过些日子朕还有要紧的事情要你办,更何况你和颖华大婚在即,也不宜出远门。”皇帝略微蹙眉,他都要娶颖华为妻了,自然是男人无疑了。

心中郁结,脸色也有些难看,“至于赈灾人选,明日早朝再议吧。”

看着少年天子单薄的身影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渐渐远去,凌初瑜心中有一丝担忧,这个皇帝不会真的派赵庭那派人去吧?以至于完全忽略了皇帝刚刚说过些日子要派她办的要紧事。

黑夜漫漫,一勾明月高高悬挂,月光清冷,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