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改了姓,这让晋王心里滋味莫名。

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他一直防着这小子,以前在宫里没少警告他,只看着有好几年他都老老实实的,后来有一年却拼命学工笔画,就连圣人也赞赏不已,还赏了他一整套的画笔颜料。

那日他便亲自去警告夏景行:“以后想着凭这种小巧讨圣人的欢心这种事情,趁早别做,小心我让你再也没办法出现在圣人面前。”

他还记得那个少年当时一脸惨白,只垂头不语,此后便不在宫里作画了。

到底也算得识趣。

“听得夏姑娘招了个夫婿,也不知道你家夫婿会做什么?”

夏芍药听得这话开心了:“他什么也不必做,只要哄我开心,他自己也生活的开开心心的就好。”忽诧异道:“难道我还指望他去考功名不成?我可是听说朝廷有令,赘婿不得参加科考的,难道最近改令了?”

晋王:“你最好记得自己今日所说的话!”

这小丫头倒是比夏景行更识趣,一早就摆明态度,他只需要好好做夏家的女婿,过自己平静的小日子,无意再掺和侯府之事。

况且他都已经被逐出侯府,连姓氏也改掉了,难道还能翻出大浪来不成?

等到两个时辰之后,夏景行骑马赶到了庄子上,门人直接将他引到了困着夏芍药的小院子。

夏芍药见到他进门,开口便撒娇埋怨:“夫君你怎么才来?我都灌了一肚子茶水了,再不来可就要饿死在这里了。”

夏景行几步便到了她面前,伸臂扶着她,将她上上下下从头到脚都瞧遍了,声音里尚带着焦虑:“可有哪里伤着了?快告诉我!”

夏芍药笑眯眯安抚他:“没有,我好好的。他们请了我过来喝杯茶,跟个老人家谈了几句话,就没什么事儿了。”朝着他挤眼睛。

夏景行立时便明白了过来,虽然知道已经没事了,还是怀着失而复得的心情将她搂进了怀里:“吓死我了!一听到你出了事,吓的我魂飞魄散,以后可千万别一个人乱跑了。”

“我哪里有乱跑?明明是去办正事。”

“好!好!好!你是去办正事!为夫天天不务正业,以后一定陪着你护着你,别让别人再吓着你!”

夏芍药咯咯笑了,“让你跑出去玩,以后看你还敢不敢丢下我自己去玩。”

夏景行深吸了一口气,一再向她保证:“不会了,我以后一定走哪都带着你,将你拴在腰带上,寸步也不分离!”

夫妻俩说话的功夫,院子外紫色身影一闪而过,不曾再出现。

等他们手牵着手出得这小院子,门口的守卫早就不知所踪,二人一路出得庄子,回头望去,那庄子里似乎一点人气也无,只庭院深深,垂柳依依,鸦雀不闻,似乎先时夏景行进去之时,戒备森严的场景都是假象。

燕王护卫前去报信的时候,夏景行一听冷汗都快下来了,燕王准备调来人手去庄子上抢人,却被他阻止了。

“此事定然是晋王所为,他如果是为着试探我的虚实,看看我有无重回镇北侯府的打算。殿下调派人手去帮我,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让他觉得我怀有野心?索性我自己单人独骑前往,若是两日之后夫妇二人都不曾出现,殿下再寻我夫妇二人不迟。到那时候…还望殿下能替我夫妇照顾岳丈。”

晋王若真是向他与媳妇儿下手,就凭燕王调派的人手,让他们叔侄俩火拼,就算到时候他与夏芍药没死,此事被今上知道了,还当他挑唆皇家叔侄不和,岂不是大大的罪过。

此事唯有他一个人前去,或可有解。

没想到晋王竟然不曾露面,只让人引了他去夏芍药被关的地方。

夏景行骑在马上,一直思考晋王这样做的理由。他从来不是这般藏头露尾的人,以前在宫里也不止一次警告他。但凡某一日夏景行在宫里获得了师傅的夸奖,传到圣人耳朵里,晋王总免不了要警告他一番。

晋王是防着万一圣上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当真起了惜才之心,留他在宫里任职,说不定这世子之位就有些危险了。

自家外孙子是什么德性,他一早也看清楚了。

宁景世与夏景行相比,自然是差远了。

他是不允许夏景行有一点点继承镇北侯府的可能性。

“他们真的没为难你?”

夏芍药第十五次回答他:“真的没有,他们打晕了秋碧,我就干脆跟着他们走了,直接被拉到了方才的院子里,喝了几杯茶,与晋王说了几句闲话,又等了许久,你就来了。”

夏景行还是不放心,“晋王也不是做无用功的人啊。”这么大张旗鼓的抓人,将人抓到了引了他来,却又放了。

夏芍药眨巴眨巴圆溜溜的大眼睛,实话实话:“也许是他觉得你已经是夏家人了,以后就跟着我混日子了,赚点小钱在市井里过平和安宁的日子,无意于侯府之争,就没必要再为难你了。”

这么些年,晋王的许多次为难,还有生死交关的拼杀活命,已经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让他但凡碰上与晋王有关的事情,必定惶惶不安,生怕晋王还有后招。

“好了,都过去了,他以后也不会再来找你了。”她伸手轻拍他宽阔的后背,缓缓抚摸,倒好似被抓的是夏景行一般。

第四十七章

绑架一事,让夏景行惊魂未定,将夏芍药接回家之后,就寸步不离的守着她,倒好似一眨眼她就会被别人绑走。

夏芍药已经见过了晋王,反倒心中有了底。

晋王所求,不过就是镇北侯府的爵位,他的女儿与外孙的利益不被夏景行分割。这并非难以办到的事情。

当晚,夏景行紧搂着她睡,夫妻二人俱都失眠,从夏芍药被绑架这事上嗅到了危机感。

“娘子,燕王殿下在洛阳城。”

夏芍药想一想才明白,燕王就是当初夏景行陪读的那位皇子。

本朝藩王大部分是终老封地,但似晋王这般得了未来帝王欢心的长留京师也未必不可。

她翻个身,直接趴在夏景行胸膛之上,双目大亮:“夫君的意思是,燕王大有可为?”

燕王是从小养在中宫的,在一众皇子里面,与太子的关系算是最亲近的了。皇后从小就拿燕王当太子的左膀右臂在培养的。以今上的年纪,若是太子继位,燕王能如晋王一般,到时候一朝天子一朝臣,未来如何,犹未可知。

夏景行摸摸她顺滑的发丝:“燕王驻守燕云十六州,他的意思是辽国这几年一直在囤兵苦练,恐怕有南侵的打算,到时候军中正是用人之际,为夫想去搏个爵位回来。”到时候足可与镇北侯府相抗衡,背后又有燕王做靠山,晋王也总有老去的一天。

夏芍药听闻他有从军之意,蹭的便坐了起来,“这个…你让我想想啊。”

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她可从来没想过让夏景行去搏功名。只是对上晋王的强权,她才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想象一下夏景行从小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长大,内心也许从来都想着有一天能够强大起来,将这些曾经踩过他的人都踩在脚下。

她心里不觉间就软了下来,复又趴了下来,软软偎依在他怀里,“战场上刀枪无眼呢。”

夏景行轻抚着她的背,隔着中衣感受到她腰背处顺滑的线条,便拿唇在她额头狠狠蹭了两下,这才道:“科举的路子是别想了,就算是我肚里也有些墨水,做得文章,可一级级往上考,晋王太容易在中间动手脚了。他若是使了手腕,我十多年都未入能考中,就算考中做个七品官,猴年马月才能爬上去?有的是法子阻止我出头。”

两个人都知道本朝赘婿是不能参加科考的,可他还是在夏芍药耳边念叨这个,是想告诉她,从一开始他就想明白的,绝了这条路。

“只有用军功拼杀上去,上面又有燕王,晋王是再无办法阻拦我出头!”说来说去,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夏芍药将整个脑袋都埋在他怀里,“可是,我舍不得你呀!”

说了这句,她半日不再动,夏景行亦将她紧搂在怀里,一句话不曾讲出口:我也…舍不得你!

他从小在镇北侯府见着南平郡主的冷眼长大,这么些年一直被人压在头顶,总感觉气都喘不上来一般。也只有进了夏家门之后,才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别提夫妻相处一年,这当中由淡到浓的情义。

“改日我再同殿下商量商量,暂时开未开战,我也未必现在就要去幽州。”

燕王倒是很想直接将夏景行打包带走,只夏景行舍不得娇妻,他便开口取笑:“倒好似谁没娶过媳妇儿一般,单只有你有媳妇儿?!”

他先从幽州赶过来迎驾,燕王妃带着三岁的幼子后面慢慢出发,这两日也快到洛阳了。

燕王妃娘家父亲这次也在随驾之列,她心中挂念老父,燕王又想让儿子在今上面前刷个脸熟,小世子是在幽州出生,还未见过皇祖父呢。夫妻二人这才分开行走。

夏景行摸摸鼻子:“我跟殿下一样么?殿下是娶,我可是入赘,不听媳妇话,不但没饭吃,万一被她赶出家门可不要流落街头了?”

燕王绝倒:“你家媳妇听说也是个讲道理的,怎的到了你嘴里便成了胡搅蛮缠的了。如今外间可都在传,大堂姐的闺女是个傻的,进了你家店里就砸花,你媳妇可什么也没说。还是宁景世那小子说的,可不就从你家店里传出来的?”

这事儿闹的沸沸扬扬,最后还传到了燕王耳朵里,可见传播之广。

原本长安伴驾的这些人们都知道宁景兰,只动过结亲心思的人也早早绝了这念头,实在是怕娶回个如南平郡主一般的媳妇儿。在洛阳听到传言,那些人家不由都庆幸:亏得没去提亲,不然娶回家个跋扈的媳妇儿尚能哄着供着,可若是娶回来个傻子,可是会影响下一代智商的。

伴随着宁景兰是个傻子的传言,作为故事的第一配角,夏芍药的名气也传了开来,这位夏家当家人的宽宏大量也流传甚广,甚至还影响了夏家的生意,最近更红火了。

去年分株今年打苞的芍药花都快卖光了,今年入帐比之去年可是翻了一倍有余。

长安来的权贵们也喜欢听故事,特别是夏芍药的能干以及孝顺。

“若是这些人知道夏家少东招赘的是你,恐怕都要炸了锅!你不考虑赶快去幽州躲一躲风头?”

夏景行也很为难,他急于建功立业,只夏芍药一句舍不得,倒让他心头柔情万千,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

“不去也行,反正我在洛阳没什么心腹,不如你先将我在洛阳的所有生意都接过去打理起来。”

“不是吧——”夏景行哀号:“殿下我跟着你去幽州,咱们明儿就走!”

燕王一脸坏笑给他出主意:“其实你只要出面就好,各铺子里的帐务…你家里不是有个特别能干的媳妇儿吗?”

夏景行就好似今天才认识燕王一般,用一种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他,“殿下…殿下是请不起帐房先生了吗?”居然想用他家的免费劳动力。

“小气!你家现放着得用的,外面哪里能找到这般能干的?你放心,本王也没想着白白使唤你家媳妇儿,你们夫妻俩经营,每家铺子里的收益分一成给你们。”

夏景行还是愁眉苦脸:我家媳妇儿不差钱!

他是舍不得自家老婆辛苦,没想到回家跟夏芍药一商量,她立刻就答应了,还当场扯着他就要去找燕王:“这么好的事儿,怎么不做?!夫君放心,我虽只会卖花,可于帐务上去是极熟的。燕王府的产业能让咱们打理,说明燕王信得过咱!”

这就往打倒晋王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

夏景行看着干劲十足的媳妇儿默默的在心里流下了后悔的泪水:媳妇儿你是不知道燕王有多黑啊!

他做伴读那几年,没少给燕王写功课,也没少替燕王挨打。

好在燕王也不是全然没良心,不记得他的苦劳,只是…燕王殿下那个性子,得亏了媳妇儿是个女子,不然恐怕都要被他拉到幽州去做粮草官了。

媳妇儿不知道,可夏景行知道,这事儿只要沾了手就没有甩开的可能。他是早就决定了等燕云十六州打起来,他就要去挣军功的。到时候洛阳城里这一摊子…可不得全丢给了媳妇一个人操劳?!

对于满脸天真对燕王殿下并无深刻认识的媳妇儿,夏景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事儿…都怨他!

原还想着,万事有他,哪用得着媳妇儿为了他而操劳。如今看来…竟然拦不住了!

过得两日,燕王妃也到了洛阳,燕王便以燕王妃的名义请了夏芍药前去,由夏景行作陪。

夫妻俩到得燕王府,燕王妃长途跋涉,一脸倦容,燕王小世子路上又不舒服,闹了肚子,还有些发烧,燕王妃也只见了夏芍药一面,心不在焉的应付了几句,便要忙着去照顾小世子了。

反倒是燕王在书房里见了夏景行夫妻。

燕王生的英武伟岸,肤色略黑,又有幽州的朔风在面上刻出了刚毅的线条,倒似个将军一般。

他见得夏芍药弱质纤纤,容色倾绝,目中迅速溢满了笑意,朝着夏景行挤了下眼睛:小样儿!还真没想到讨了房俊媳妇儿,这等容色家世,竟然还会瞎猫撞着了死耗子捡了你回来?!

彼时夏景行与路边的乞丐也没什么区别。

夏景行回以燕王一个得意的笑,又低头拉了夏芍药的手儿,在燕王面前也毫不避忌,倒闹了夏芍药一个大红脸,甩开了他的手嗔他一眼。

燕王朗声大笑:“早闻夏家少东孝顺能干,家里有些烂帐盘不清楚,今儿还要劳动夏少东了。”

“殿下——”夏景行傻了眼,感情还要考试?

夏芍药却觉得这法子好。燕王不曾以性别来歧视女子,也不是任人唯亲,只以真本事用人,倒让她刮目相看了。

“夫君且慢,殿下派了你事体做,总要心里有谱的。”

这事儿名义上是燕王派给夏景行的事情,但实质上夏景行只能做到一半儿,帐面上的事儿除非夏芍药捏着了他的命门,如上次求原谅一般,才能静坐下来看会儿帐,真要让他常年累月的做下来,恐怕会要了他的命一般。

他对算帐真的是毫无兴趣。

夏芍药在书案前坐定,先草草翻了一下,发现十来本帐册子,各种铺子的都有,倒也能看懂。

她拉过算盘,一手翻帐本一手拨珠,噼哩叭啦就算了起来。

燕王目瞪口呆看着她算帐的速度,帐面翻的极快,她的手下更快,有时候算完几页倒好停下来,拿笔在其中一页勾一下,或者极快的标注,就又往下开始算了。

“她在家…就是这么算帐的?”

夏景行这下可得意了,用“殿下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不相信我家媳妇儿特别能干”的眼神看着燕王殿下,慢慢悠悠道:“这应该是她不太熟的行业,在家里算起帐来比这个速度可快多了。铺子里的掌柜最怕她核帐,一点点小问题也能被她找出来。不然殿下以为夏家的生意为何交到她手里也不见败落的,娘子总要有些看家本领的嘛!”

——媳妇儿真给他长脸!

燕王看着他这得意的眼神,直恨不得揍他一顿。

前两日他提起让夏芍药管帐,夏景行还万般不愿意,这会儿见得夏芍药的能干让他侧目,自己倒得意起来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宾主尽欢。

燕王订好了日子,唤了各铺子里的掌柜们来见夏景行夫妇。

这些掌柜们见到夏景行倒不意外,只见得他身边还跟着个美貌妇人,年纪又小,还当是他的身边人,都在心里猜测:这新来的王府管事倒是不靠谱,不带小厮帐房,倒好带着个妇人,可见也是个绣花枕头。

只是此事乃是燕王的决定,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夏景行与燕王怀着一样的心思,倒不想先点破了夏芍药的身份,只等盘帐的时候,好吓这些掌柜们一跳。

自此事之后,夏家算是依附了燕王府。

夏南天半生打拼,也只往官府送礼,铁打的官衙流水的知府,每到官员升迁任免,夏家免不了要大出血,重新再建立关系网。

夏芍药却是被逼无奈,猛不丁被晋王抓走,刺激的她心里瞬间对晋王升起了恨意。

倒不是为着自己,而是为着夏景行不平:将人家娘亲逼死,又逼的儿子走投无路,弃了祖宗姓氏家族产业入赘旁人,替别人家支撑门户,竟然还不放过,何须如此?!

这是要赶尽杀绝吗

回来之后,夏芍药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难道就要任人鱼肉不成?!

夏家的女儿,理应一身铮铮傲骨,巾帼也能顶天立地,岂能落到任人宰割欺压的地步?

她不但要支撑起夏家门户,还要回护自家夫婿,令得他有一天能够堂堂正正立于长安城,再不教人轻视!

因此,听得燕王有意,她也乐于揽了这差事来。

夏景行舍不得她辛苦,可是等回到家,见得她兴高采烈的模样,倒也觉得高兴:媳妇儿似乎也很乐意干这些事儿呢。

——傻丫头,看到有钱拿就高兴!

他哪里知道这是夏芍药在为他着想,觉得替燕王府管事正是以后摆脱晋王压制的第一步。

夫妻俩个将燕王府在洛阳的产业梳理了一遍,商量着先从哪家铺子开始入手盘帐的时候,随驾前来洛阳的长安城权贵们都炸了锅,到处都在传着镇北侯府的嫡长子入赘商户,连姓也改了。

可不就教燕王说中了,夏景行入赘夏家的事情传播的速度异常的快。

也不知道是哪府的女眷去行宫,将这事儿当做八卦讲给了余贵妇听,这事儿便传到了圣人的耳朵里。

他还将晋王召了过去,说了一句:“皇弟,凡事也别太过了。”

晋王还不知道圣人说的是什么,颇有几分莫名其妙:“皇兄说什么?”

圣人这么多年头一次对着这弟弟皱起了眉头:“听说镇北侯府的嫡长子入赘商户了,你也别逼的太狠了,总也要给这小子留条活路的。”

夏景行在圣人面前的印象不错,当初也记得他学过一阵子工笔画,倒是颇有长进,后来大约是不上心,便荒废了,圣人这里再没见过他的画儿。

南平郡主这侄女如何,圣人也心知肚明。逼的有夫之妇自缢而亡,她做人继室,圣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底是自己的亲侄女儿,又是晋王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也算得王氏没福气,他倒不必出口干涉。

可如今涉及到了两代人,都还在纠缠不休,可不要成了孽缘?

晋王倒没觉得自己做错了,“皇兄不说,臣弟也打算不再追究那小子了。他反正也成了商户赘婿,连姓氏都改了,也无甚可惧之处。”又腆起脸笑道:“反正如今镇北侯府里只有阿宁一个儿子了,不如皇兄抬抬手,册了阿宁做侯府世子,也让你大侄女儿安安心?”

今上冷哼一声,瞪他一眼:“你倒只会为自己闺女打算,满肚子私心,若朕也如你这般行事,事事只顾忌自己骨肉,全然不顾忌礼法人伦,岂不要被御史参一个昏君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