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星算准了孙太太的为难之处,但是没料到最后提出和离的竟然不是孙太太,而是孙氏。

孙氏上门来闹,话赶话让女儿和离,等到女儿真提出和离,她反倒傻眼了,“闺女,你可想好了!”

寒向荣也没想到孙氏竟然会提和离,他自己逆不了父母的意,想着只要拖得过这一时,过后谁还会提这话头,日子还不是照过。哪知道孙氏会提和离,“娘子——”他也没做错什么啊。

夏家父女俩忙着抽银子核算要交的税银,何康元跟儿子也盘了一回帐,交完了税银,转头就跟何大郎发起了牢骚,回到外宅之后,外室抱着幼子来,说是两闺女来信了,往家里送了些京里的东西来孝敬他。何老爷怀里抱着肥肥胖胖的幼子,忽想起两双胞胎闺女的夫主倒真是户部侍郎。

大齐朝各部尚书一名,侍郎两名。户部其中一位侍郎是秦瑱,另一位姓曾,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得了两个美貌的双胞胎丫头侍候,一路伴驾的日子过的分外滋润。

何家双胞胎姐姐名彩华,妹妹名彩玉,做姐姐的肚皮争气,回到长安便大了肚子,转年就生下了个儿子,算是曾侍郎的老来子。

曾夫人便将何彩华抬了做姨娘,原本想着压着妹妹,这样姐妹两个心再齐,名份上有高下,时间久了不怕姐妹俩不内讧。哪知道曾侍郎对何家的姐妹俩倒是一样宠爱,回头就吩咐夫人,”她两个既一样进的府,就一起抬了上来罢。“竟然是一前一后做了姨娘。

姐妹俩统共中得了一个孩子,想着在深宅子里以后也只有靠这个孩子过下去了,何彩玉对姐姐跟曾侍郎生的这个孩子倒更为疼爱些。

俩收到了何老爷的家书,回头何彩玉在枕上便将这事当笑话讲给曾侍郎听:”…崔大人倒是会做事,先让家父以及洛阳种花的各商户白白抱了家里种的奇花异草去开花展,等办完了花展,那些花儿也凋谢了。到了要交税的时候,竟叫了家父去问话,家父便说今年的牡丹一盆也没卖出去,全拿去开花展了。不过几日,衙门里便贴了公告出去,要往各家加税,说是为着燕云十六州的军队筹措军饷…许是我们姐妹在大宅子里,竟然没听到要加税的圣旨…“曾侍郎一听便知道这是地方官在弄鬼。他在长安城年代久远,也知各处官员盘根错节的关系,只这崔知府便是当初晋王立荐。他倒不是晋王一派,又与同僚秦瑱关系不错,回头便将这事儿也当笑话讲了给秦瑱听。”…家里的小妾娘家就在洛阳,没想到晋王力荐的人倒是急圣人之所急,愁圣人之所愁,已经开始为燕云十六州的军队筹措军饷了。“何康元也是个促狭的,悄悄儿派人去往各处,揭了一张州府衙门贴出来的加税告示,折在信里交了给曾侍郎。

因着洛阳城比较大,附近州县皆归洛阳府所辖,这加税的布告贴了可不一张。

曾侍郎也不是听见风儿就是雨的人,还是何彩玉将加盖着官府大印的加税告示给了他瞧,曾侍郎惹不起晋王,却知道晋王见了秦瑱府上的老太君,都要上跪问安的。

那可是他的亲姑姑。

曾侍郎讲完了笑话,还将这告示塞给了秦瑱。

秦瑱便先将此事压了下来,只吩咐户部下面办事的书吏注意着洛阳府交上来的税银。

过得一个多月,洛阳府里的税银交了上来,竟不比往年多,秦瑱便弄了个朱漆盒子,装了这告示往华阳大长公主房里去了,将其中原委讲了给她听。

秦瑱不想正面与晋王斗起来,可是若是华阳大长公主出面,那就是长辈对小辈了,就算在宠弟弟的圣人面前也是不怕的。

华阳大长公主收了告示盒子,想一想便唤了许氏来,让她带着秦少宗在洛阳收的小妾过来。

寒向蓝进府之后,见到了端庄的许氏,以及秦少宗的其余三位姨娘,这才终于清醒了几分,原来这男人可不止她一个女子,且她还是最不起眼的一个。

她不但比不上秦少宗房里的妾室,便是华阳大长公主府里的二等丫环也比她体面,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精,见识也比她强上许多。

原来她以前当真是井底之蛙。

等到寒向蓝足月,生了个男儿,落了地便被抱到了许氏房里养了起来。她做着月子便哭了好几日,要跑到许氏院里去讨要孩子,却被扣儿给死命拦住了,“姑娘自己一身一体俱是主子奶奶的,由得主子奶奶发落。便是姑娘生了儿子,那也是姑娘替主子爷跟奶奶生的孩子,会说话了是要叫奶奶母亲的,却是与姑娘无关了。姑娘只管安心做月子,若是姑娘安份了,奶奶自然会记得姑娘的好,到时候说不定会给姑娘抬一抬位份…”

寒向蓝大哭,一肚子委屈:“可是那是我生的孩子…我才是亲娘…”怎么就要叫别人做母亲了呢?

扣儿见死劝没用,索性便吓唬她,“姑娘若是再哭闹,让奶奶心烦,若是惹恼了奶奶,让她将你发卖了出去,落到什么地方可就不知道了。到时候不说姑娘身不由已,便是以后想见哥儿一面也难。“寒向蓝这才被吓住了。

等到她后来在宅院里生活的久了,渐渐知道了厉害,也知道扣儿劝她的果然没错,大房里的通房不规矩,调三窝四,转头就让大夫人给发卖了出去,这时候再后悔已经晚了,只能学着屈意逢迎许氏,每日替她打帘子端茶,洗脚捏腿。

寒向蓝几时做过这些活计,还不是进了华阳大长公主府里现学的,足足苦练了小半年才上手,就算是瞧见许氏抱了儿子与闺女一起玩耍,也能强忍着爱意远远瞧着,却不敢上前去抱。

在许氏的眼皮子底下,她总算是学规矩了。

许氏见得她收敛了以前的野气,总算是懂点规矩知轻重了,便跟婆婆与秦少宗提了一提,将她抬了做姨娘,赏了她一桌席面在自己院里关门去吃,就算是从通房升到了姨娘。

寒向蓝这样身份的,寻常也只能在自己院子里安静过活,每日往许氏面前去请安,侍候主母,别处再不能去了。

没想到今儿忽听得许氏要带了她去见华阳大长公主,心里先自瑟缩了起来。待得去了公主正院,大长公主便吩咐她几句,只道她家里人寄了书信过来,当中还夹了一张告示,她自己不识字,便将这告示交了上来,要她牢记这事儿。

寒向蓝如身在云里雾里,全不知当中缘由,只知道跪在那里,一句话不敢多说,大长公主吩咐她,她便应承了下来。

改日大长公主进宫去与宫里的太妃们说话,便顺道去见了圣人,将这朱漆盒子交了给圣人,”说起来,我这里倒有一桩好事要报给圣人知道。“圣人打开盒子,见得这告示,还想着洛阳知府竟然是个好的,“怎的这告示竟到了皇姑母的手里?”

大长公主撑头笑了,“还不是我那不听话的二孙子,上次不是随驾往洛阳去了嘛,结果…就惹了一桩风流官司,带了个良家女子回来做妾,还替他生了个儿子。这些日子那小妾接到家书,倒有这张告示夹在中间。她见得官府大印,吓的跟什么似的,小户人家没什么见识,便将这告示交了上来。我想着这可是好事,今儿进宫便顺路给圣人带了来。“圣人没想到这张告示的来路竟然这么曲折,便有些蹊跷了,等送走了华阳大长公主,便派人前去户部查今年与往年洛阳府的税收。

秦瑱正等着圣人来查,拖延了两日,做出个清查完毕的模样,便将结果交到了户部尚书手里。

户部尚书转头禀了上去,圣人一瞧便知这是洛阳知府在弄鬼,便将崔大人记录在案,只等年底考评。

——他御案前千头万绪尚理不清,没想到下面人竟然已经开始打着筹措军饷的旗子私下敛财贪渎了,当真可恨!

朔州与寰州相继失守,战况持续了又是半年,今秋才收到了消息,寰州总算收复了,只城内百姓早被辽人如待朔州百姓一般,抓的抓,屠的屠,只剩了一座空城。

为收复失地,燕王手底下倒折损了一员大将,亦重挫耶律德光,斩了他手下一员大将萧成龙。

萧成龙乃是皇后萧玉音的胞兄,算是耶律德光的左膀右臂,被夏景行斩于马下,也算是大功一件。

夏景行自年中受伤,养了三个月才又重返战场,未几便立下此等大功,果然官阶又涨了一级,从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升到了正五品的定远将军。

赵六虽也有升迁,但却没有他爬的这般快,揪着他的袖子非要与他结拜:”兄弟官升的这般快,我做哥哥就沾沾你的光,咱们做个生死兄弟!“他身上市井气息始终不改,夏景行对他有空偷偷去城里赌坊赌两把,或者将自己营里兄弟赢的快要当裤子的行为十分反感,总觉得他这是不劳而获想走捷径的表现,得空就想揍一揍他,好将他身上这些毛病改过来,听得他要与自己结拜,头一个念头就是:这货不但会坑我儿子,也想着坑我!

夏景行一个成年人,意志坚定,打死不肯与他结拜,并且想着将来如何隔开赵六与自己儿子相见,省得他教坏了自己的儿子。赵六浑然不知夏景行心里的主意,与夏景行喝了一场酒,醉了还念叨:”等将来打完了仗,回到洛阳我便带着干儿子出门玩,到时候老子有钱,干儿子想吃什么老子就给他买什么,就算是他想买个小童养媳妇回来养着也行。”

被夏景行一巴掌拍在脑门上,“你当我家穷的连给儿子娶房媳妇的钱都没有?还用得着你来出银子!醒醒酒吧你!”

赵六捧着脑袋为自己申辩,“我连媳妇儿也没有,反正存着银子也没地儿花…”他们大破寰州的时候,打死了萧成龙。带兵的是夏景行,赵六原就是打探消息的,自然也跟着喝点汤水,二人都抢了萧成龙不少东西。

萧成龙当初占了寰州,除了搜刮本城官衙富绅家里,还有一路从辽国带来的随身之物,俱是镶珠嵌宝的东西。

夏景行想着赵六这人脑子里始终异于常人,万一仗打完了,他真要去了洛阳,就凭岳父待他的情份,也不可能将他与自己家小平安给隔开了。索性写信给夏芍药,让她给赵六留意一门亲,只等仗打完了就成亲。

等他忙着娶老婆生儿子,就没空总算自己家里跑了。

夏芍药数月不曾接到过他的来信,起先是夏景行忙着养伤,后来是忙着打仗,寰州之战打的十分残烈,再收到家书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知道丈夫平安,心里悬着的一口气便放了下来。

她拿着信给夏南天瞧,“赵六哥是个性情中人,出身虽然低,如今也是六品的武官了,若是配个宅门里娇滴滴的小娘子,他那作派就先把人家吓跑了。可若是配个出身不好的…他如今可是官身…“到底两难。

夏家认识的人家全都是商户人家,自夏景行做了武将,倒有本地卫所的守将派人前来攀关系,可两家也只是互相走动,还没熟到可以联络牵线保媒的地步。

夏南天在这事上看的极开,”赵六是个通透人,总归要等打完了辽人才好着急的。不然这头若真时会他定下了人来,回头仗打个四五年,岂不耽误了人家姑娘?“夏芍药也觉有理,收了信便吩咐家里丫环去各处盯着,要撒扫除尘,又要准备过年了。待年后二月,小平安可就两岁了,可还没见过爹呢。

她倒是日日将夏景行的小像拿出来给儿子瞧一眼,指着小像让他唤爹。这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对着小像死活不开口,每次等夏芍药一张口唤夏南天“爹”,他便跟应声虫似的也跟着叫一声“爹”,娘俩对着同一个人叫爹,惹的丫环婆婆子们闷笑不已。

夏芍药跟他说过无数遍,祖父就是祖父,爹是爹,可小平安懵懵懂懂,完全不明白她在说什么,每次她纠正的时候他倒是乖乖叫“祖父”,可下次照样跟着夏芍药叫爹,真是愁死个人了。

夏南天抱着大孙子可舍不得责备,“可怜见的,咱家安哥儿长这么大,连亲爹也没见过,他懂什么啊你责备他!你责备他还不如去骂辽狗呢!”

夏芍药总有种小平安迟早要被夏南天给惯坏的预感。

这小子如今已经学会了察颜观色,每当看到夏芍药要沉了脸教训他,必定一溜烟往静心斋跑,最近索性不肯回来睡,要陪着夏南天睡,还拿小胖手抚摸夏南天的脸,“祖父不哭,我陪你睡!”

夏芍药提着裙子追过去,见他那狡黠的眼神,便知道他打着什么主意,可夏南天已经被孙子哄的连连大笑,“好,祖父今晚由安哥儿陪着,一定不害怕!”

他晚上自己睡在婴儿小床上,丫环们吹灭了蜡烛,他便在黑暗里小声喊,“娘…我害怕…”总想着往夏芍药的大床上去睡。

由已度人,那祖父也必然是极怕黑的,所以他们互相陪伴,都不用一个人睡了。

果然此后他便在夏南天房里睡了,晚上还要缠着夏南天讲故事。夏南天便将自己走南闯北的见闻当做故事讲给他听。夏平安听的双眸泛光,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他长这么大,至多是坐着马车被夏家父女俩带出去在街面上转一圈就回来了,对于祖父嘴里的坐着大船去江南这等事情闻所未闻。

他小小肉肉的身子趴在夏南天的胸膛上,缠着夏南天往后出门一定要带上他,“我会给祖父打扇子…祖父出门带我…”又趴下来在夏南天脸上印了好几个口水印子。

夏南天明知自己这几年都不会再往江南前去寻芍药新品,但是对上大孙子殷殷期盼的眼神,还是答应了下来,“若是祖父坐船去江南,一定带上小平安!”

夏平安顿时乐的在夏南天胸膛上跳了起来,有力的小脚丫子踩来踩去,夏南天从他掖下揽住了他,拍一巴掌他弹力十足的小屁股:“乖乖睡觉,别再闹腾了,不然祖父出门不带你!”

这小子总算安生了下来。

第六十二章

长安镇北侯府檀云院里,南平郡主头戴金银丝线绣着的缠枝蕃莲纹抹额,半靠在弹墨大引枕上,由福嬷嬷一勺子一勺子的喂着她喝药,满嘴的苦汁子都不及她的心苦。

听到夏景行又升官了,她只觉得这许多日子的香油钱白添了,气怒攻心之下便病倒了,请了太医过来,开的全是败火的方子,她都怀疑这是放了半斤的黄莲。

福嬷嬷劝了又劝,总不能将她开解,眼见得她嘴角的燎泡起了一圈又一圈,还得跟着劝,“郡主这是何苦?他现如今不过是个五品武职,再升也高不过王爷去。”

南平郡主近来心事颇重,晋王渐老,宁谦又全无作为。儿子倒是成亲了,但与媳妇儿才举案齐眉了几日,便又想往外间去玩,全无上进的意思,她劝了几回也不见效。

这一年多来媳妇儿也无孕,不止前途,就连子嗣她也开始担忧了。

“我恍惚听着,那小畜生竟然连儿子都有了?”

夏景行家里的消息,很容易就能打听得到。升五品的时候,宫里又派了使者往洛阳去了一趟,赐夏芍药五品诰命的冠服。南平郡主便与晋王通了气,等天使回来之后使了点银子去打探,听说果然生了个小崽子,已经会说话会跑了。怎的事事就教他占了先呢?

福嬷嬷安抚她,“世子夫人年纪尚小,过些日子说不得就有了。”

南平郡主却并不乐观,自儿子成亲,她便开始劝儿子上进,哪知道宁景世的态度直让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家里难道少了吃饭的银子?爹是侯爷,都不着急,我着什么急啊?“宁景行打小锦衣玉食,要什么有什么,可从来没什么危机感,对南平郡主执意要他上进的苦心完全不能理解。

南平郡主这时候再想起来晋王妃自小严苛教育的晋王世子,这时候方后悔不该从小就纵容儿子耽于玩乐,不曾严苛教导,使得他早早的失了上进之心。

既儿子已经成亲,那劝导儿子上进媳妇也有责任,她便召了闫幼梅过去,与媳妇儿闲话:”我只生得你夫君跟你妹妹两个,将来这侯府里就指着你夫君了,你既是进了门,那便多劝着些他,让他多读些书,他日也好为圣人效力。“丈夫已经被压了半辈子不得启用,按理儿子不应该再被压着了吧。

闫家既是一直做着官,男子读书入仕,女子承担后院家事,劝导男子上进皆是自小耳濡目染的。闫幼梅心气既高,更觉得侯爵子弟虽不用科考入仕,但也要上进的。她小小年纪,一肚子经济学问,都是从母亲嫂嫂那儿学来的。婆婆这话恰落在她心坎上,当下满心欢喜的回房去,正瞧见姚红绫力劝夏景行,“大奶奶才进了门,爷也不好就往外面抬脚去,该多陪陪大奶奶才好。

宁景世伸手挑住了姚红绫的下巴,”你奶奶需要爷陪,难道仙仙就不需要爷疼?“隔着一道帘子,闫幼梅只觉得心里难受的紧,很想甩手走人,回娘家去好好倾诉一番。但她嫁过来回门之时,自家亲娘就提点过她,”你夫婿是侯府世子,恐怕身边的人不会断。但只你自己稳住了,尽早生上嫡子,又与他夫妻不要离心,将来便是侯府夫人,整个侯府后院都是你说了算,也无甚可怕的。“她打起精神,扬起了笑脸示意丫环掀帘子,一步踏进屋子,半个身子在明处半个身子在暗处,这使得她面上的表情有些看不清楚,但声音是轻快的,”夫君既然喜欢红绫,那便抬了她做姨娘?““为夫正有此意,夫人既然提起,那便按夫人说的办。”

闫幼梅原本便是存心试探姚红绫在宁景世心里的地位。她洞房当日就见过了姚红绫,心里先自防备了起来。后来特意派人打听了姚红绫的底细,却原来当真是晋王世子从行院里赎了来送给外甥的,原来做姐儿时叫“仙仙”,跟了宁景世之后,这旧名儿竟也不曾弃,二人在亲昵之时便常用这名儿。

她有心发作一回,将姚红绫弄走,但一来这是晋王世子送的,不能进门就拂了舅父的面子;二来姚红绫在宁景世面前颇为得脸,竟然轻举妄动不得。此次才开了口要提她做姨娘,姚红绫折细腰拜倒推辞,“奴婢只求能在奶奶跟爷身边服侍,万不敢再奢求更多!”身条儿柔软如柳,趴跪在地瞧不见脸儿,只一段儿细腰也引人遐想无限。

这等姿态,闫幼梅是做不来的。她是官家千金,自然是养的尊贵体面,最见不得这等做小伏低的手段。

闫幼梅心里冷笑,若是真不敢奢求更多,就不应该在她成亲之后还往正房里来刺她的眼。偏偏自第二日起床,姚红绫便来正房里服侍,事事周到恭敬,小心翼翼,唯恐哪里不周到。

偏她这般小模样儿落在宁景世眼里,就更觉她好,还会时不时趁着她不注意,二人眉目传情一番。

闫幼梅都将这些隐忍了下来,果然改天禀过了南平郡主,便在自己小院里摆了两桌席面,算是给姚红绫抬了姨娘,还赞她:“姚姨娘仙仙之姿,爷最是喜欢的,我若是男的,也必将你留在身边服侍,半步也舍不得放开的。”

下面通房丫头们见得奶奶进了门,竟然不但没有挫磨姚红绫,还将她抬了做姨娘,赞她仙仙之姿这句,也不知道是知晓了姚姨娘做姐儿时候的名字,在当众下她的脸面呢,还是当真喜欢她,那就不知道了。

只通过此事,众通房丫头们忽然间就看到了奋斗的目标,奶奶既醋性不大,有了姚姨娘,自然还可以再添个张姨娘,王姨娘,周姨娘…顿时纷纷往正房里去奉承。

宁景世成亲半月,便在家里耐不住了,跑外间玩得两三日才带着一身的脂粉气回来了。

闫幼梅万不曾料到他玩性竟然这样重,进了房来忍着刺鼻的脂粉味儿亲手来服侍他洗浴,才劝得他两句不可虚度光阴,理应求学上进,做国之栋梁,为圣人分忧云云,话还未完,他便精赤条条从浴桶里跳了出来,踩着水迹披了衣裳往外间去了,将房门摔的山响。

丫环悄悄缀着,却原来他直奔了姚姨娘新住进去的小院子里,不多时里面便要水要食的闹将起来,直让闫幼梅脸都没地方搁了。

这院里多少双眼睛瞧着,世子爷沐浴到一半,从正房里怒气冲冲去了,寻姚姨娘去服侍,可不是世子夫人惹了世子爷生气?

闫幼梅一夜未眠,天色才亮,姚红绫便穿戴整齐前来服侍,眼底略带青印,想来晚上折腾的够呛,她竟然也能爬得起来,服侍她就跟往常一般,神色未改,丝毫没有被昨晚的事情所影响。

待得闫幼梅问起宁景世,她才道:“世子爷这会还睡着呢,奴婢没敢吵醒他。”

“爷什么性子,还是姚姨娘摸得清。昨儿我才说了两句,劝他多读些书,将来为官作宰,也好肚里有些学问,没想到爷竟然就恼了。”

闫幼梅也想明白了,与其让姚红绫在心里揣摩,亦或宁景世一早已经将实情告诉了她,由她在心里笑话自己,还不如自己讲出来,且看她如何反应。

“奶奶才进门,日子尚浅。奴婢服侍了爷这些日子,也瞧出来了,世子爷就是个贪玩的性子,许是年轻性子不定,过得几年说不得就稳重了,想着要为朝廷出一份子力了。奶奶也别太着急。”

这话听着倒也入耳,闫幼梅只不知真假,总归一开始就对姚红绫充满了戒备,后面无论她再如何行事说话,闫幼梅便要从心里将她说过的话多想几遍,省得什么时候被她给套在里面。

“也是我心急了些。待得世子爷醒了,姚姨娘可要在世子爷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奶奶这话说的可不要折杀了奴婢!奴婢一身一体皆是奶奶的,便是为着奶奶肝脑涂地也是应该的,更何况劝着世子爷就更是份内之事了。奴婢只盼着世子爷跟奶奶好,那奴婢也就好了!“闫幼梅便打发了她回房去服侍夏景行,自己往婆婆处请安,待去了婆婆正院回来,果然宁景世便已经回了正房,一脸尴尬的笑,”昨儿是我喝多了,夫人别生气!“无论如何,宁景世这台阶是递给了闫幼梅。”也是我说话没防头,让爷心里不痛快了。“闫幼梅踩了台阶下,心里并非感激姚红绫,而是心惊于她居然劝得了宁景世,当着他的面儿自然待姚红绫就更亲切了,”多亏了姚妹妹替我美言!“姚红绫诚惶诚恐:”夫人言重了!”

闫幼梅劝过一次不见效,还差点惹的宁景世恼怒了。她还未有嫡子,并未在侯府站稳脚根,原来以为凭自己的容貌必定能得夫婿青眼,哪知道宁景世是外面花丛的老手,光凭容貌哪里留得住人,心里渐渐有些灰了,便不敢狠劝,旁敲侧击几回,更无效果,反发现宁景世在外面玩回来,大部分时间竟然宿在姚红绫那里,只偶尔在她房里留宿,或是与哪个通房丫头胡混。

南平郡主还等着媳妇儿劝得儿子上进,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媳妇儿不但没劝得儿子上进,就连肚皮也没一点动静,心里渐渐不耐烦起来,过年领着媳妇往宫里去,正赶上太子嫔妾有喜,皇后重赏,她心里就更堵了。

等回家里来,便让闫幼梅在她房里立了三天规矩,从早到晚在一旁服侍,直站的闫幼梅腿都肿了,才放她回去。

闫幼梅在婆婆房里立规矩,宁景世回来了自然是由下面丫环侍候,两个月过后,闫幼梅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环莺儿有孕,大清早来服侍她,呕吐不止。让府里的大夫把了脉,却是有孕了。

这可算是宁景世的头一个孩子,南平郡主极是喜欢,一边派了人赏莺儿头面首饰,一面敲打媳妇,“我知道你是个贤惠的,将身边的丫环都给了夫君,可如今丫环都有了身子,倒是你也该抓紧着些。”

闫幼梅倒似生吞了黄莲粉一般,有苦难言。

莺儿甚个时候与宁景世成事的,她都不知道。等房里的人都退尽了,莺儿才哭着跪倒在她面前,“…奴婢原本不肯的,是上次郡主让夫人侍候了三天,赶上有天世子爷回来的早,便…便强要了奴婢…奴婢不肯的,世子爷便说奴婢既跟着陪嫁了过来,便是他的人…”

闫幼梅精疲力尽,只觉得才成亲不足一年,她倒苍老了十岁,再不复过去天真烂漫之态。

“你起来吧,世子爷说的原本就没错,你既跟着我进了这门子,便也是世子爷的人,以后好好服侍他便好。”又调派了丫环去侍候她,将她放在自己的小跨院里,就怕她肚里的孩子有什么闪失。

哪知道才入了秋,婆婆便病倒了,也不知为何起了一嘴的燎泡,她这里早晨才服侍完了婆婆,回了院里丫环便来报,“莺儿姑娘见红了…”

这才八个多月,还未足月,难道竟要生不成?

闫幼梅立刻派人往南平郡主房里送信,她自己衣裳都没换就往小跨院跑,过去便听得莺儿疼的呻吟,侍候的婆子也是生过孩子的,还道:”若是真要生,怕是还早呢,这还是头胎呢。“丫环去请早就养在府里的接生嬷嬷,南平郡主已经被福嬷嬷扶着过来了,面色腊黄,进来劈头便问:”你是怎么照顾她的?竟然八个月就发动起来了。这可是世子的第一个孩子…“闫幼梅在闺中之时几曾管过生产的事情。虽然嫂嫂生过孩子,但她作为未嫁女,听到嫂子生孩子只有在自己房里待着,又不能跑产房里去帮忙。自己又不曾生育过,听得莺儿扯破了嗓子没命的叫,早已经吓的魂飞魄散,怎么生孩子竟然这样吓人吗?

她腿脚发软,苍白着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莺儿生了一天一夜,好容易孩子落了地,大人也是出气多入气少,接生嬷嬷才说一句:”是个哥儿!“后半句还未吐出来,嘴快的丫环已经跑外面去邀功:”主子,是个哥儿…“然后门帘子又被掀起,接生嬷嬷一脸尴尬,声音极低:”是个死胎!“南平郡主听得这句话,目眦欲裂 ,劈手就给了那丫环一个嘴巴子,却是用足了力气的,只打的那丫环嘴角带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孩子她后来瞧过了,满身青紫,叫了太医过来瞧,说是在娘胎里耽搁太久,窒息而死。

闫幼梅胆战心惊瞧着那满身青紫的孩子,差点吐了。她哪里见过这等骇人的事情,都是自小养在深闺娇宠大的女儿,连厨房里鸡鸭宰杀的场面都不曾见过的,何曾见过这样的场景。

房里的血水一盆盆往外端,莺儿最后还是没保住命,母子俩个齐齐送了命。

闫幼梅一下病倒了,做梦闭上眼睛就瞧见莺儿血淋淋站在她面前,怀里抱着人青青紫紫的孩子,向她低低的哭诉:”姑娘,奴婢不愿意啊…“莺儿从小陪着她长大,性子温顺,原来都说好的,等她在侯府扎稳了脚根,就给她择个小女婿嫁出去,让她也去做个正头夫妻,强如一辈子服侍别人,给人做小,还伤了主仆情份。

宁景世回来之后,听得莺儿落胎难产,母子俩都没保住,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倒好似这孩子竟与他无关一般。

倒是闫幼梅病着,他还知道问一句的,”怎的就忽然病了起来?“回头便往姚姨娘房里去了。

南平郡主原本病着,原以为能得着个孙儿,一口气提上来,结果却落了个空,病倒更重了几分。人在病中就易生疑,她原本也不是什么宽宏的性子,这时候听得儿媳妇竟也病了,便忍不住念叨:”这事难道竟是她做下的?不然莺儿好好的何至于就落了胎,连孩子都没保住?“福嬷嬷一边替她布菜,一边道:”我瞧着世子夫人不是这样人。主子心里存了这么个影子,将来婆媳面对面,万一露出来,若少夫人没做什么,主子这般想,她岂不伤心?“南平郡主哪里管闫幼梅如何作想,在枕上叹一回,又骂一声宁谦,只道他在外面作孽,让她竟然连个孙儿都没保住,也不知道此刻他陪着哪个粉头乐呵,哭一回伤感一回,身边也只福嬷嬷陪着,闺女远嫁,丈夫在外面流连花丛,儿子竟也不到跟前来问侯一声,心里万般滋味,竟然无从说起,也唯有福嬷嬷不离不弃的侍候着。

偌大侯府,竟然连个真心实意关心她的,都寻不出第二个来。

十月头上,幽州再传战报,辽帝耶律璟御驾亲征,与其弟耶律德光联手,大齐连失六州,边关告急。

南平郡主听到这消息,病立刻好了大半,不但从床上爬了起来,还亲自往晋王府里走了一趟,结果晋王尚在宫中商量军情,未曾回来。

宫中的战报,要比南平郡主得到的消息详尽的多。

辽国倾举国之力四十万大军,直逼燕云十六州。而大齐在燕云十六州的军力也只有十五万之众,还被分散在各关口,州府驻守。

到了十月中,未经圣人许可,燕王派兵将燕王妃与世子送往长安城,准备与辽帝决一死战。燕王妃还在半道上,幽州便失陷了,燕王带着手下将士转战他州,定远将军夏景行失陷辽国军营。

圣人得到消息,震怒不已,在朝上大发雷霆,就连太子这次也暗悔燕王制敌不力,拖累了他,倒不该早早将他延揽旗下。

朝中一面倒的开始对燕王进行抨击,就连燕王妃的娘家父亲都不敢替燕王说话,原还指望着太子替燕王说几句公道话,哪知道太子这时候倒袖起手来,半点不肯援手。

晋王回府之后,便让人唤了南平郡主过府,”这下你可将心放到肚里去吧,那小子失落辽营。上次他砍了辽国皇后的胞兄萧成龙,落到辽帝手里还能有个好啊?!“女儿的心事,晋王一向深知。

南平郡主立时觉得自己精神大好,还要追问:”父王说的可是真的?那小畜生真个陷入敌营回不来了?!“”自然是真的!难道父王还会骗你不成!“

心腹大患既除,南平郡主想到远在洛阳的小崽子,还跟晋王道:”父王,那小畜生竟然已经生了个儿子,父王不如想了法子,逼的他家破人亡,或将那小崽子卖身为奴,或让他沿街成乞,总归女儿不想看到那小崽子过上好日子!“晋王自然是满口的答应,回头就给河南知府崔连浩写信,只道是定远将军已经投敌叛国,只上面不曾传出消息来,怕动摇民心,让他想办法弄散了夏家。

南平郡主忐忑不安的去,高高兴兴的回来,见到宁谦从外面喝了花酒回来,竟然从心里有点怜悯他,他的长子如今可是难逃一死,他竟然还不知道。破天荒的吩咐丫环们侍候他洗漱,对他也耐心许多。

宁谦全不知其中原委,还当她病好了心情也跟着好了。

洛阳府夏家,今年的芍药根已经全部卖出去了。八月底九月初的时候,夏南天带着夏芍药跟小平安往庄上去了,芍药花每年到了这时候都要分株再植。今年小平安已经一岁半了,由夏芍药带着在庄上玩。

小家伙好动,每日不肯安生呆在房里,没出半月就晒成了一块小黑炭,又在田间地头跑过,被树枝将身上衣衫挂破了,夏芍药便拦着丫环不肯给他换,跟在儿子后面直乐,”这是哪里来的野孩子啊?“小黑炭转头认真跟她分辩:”我不是野孩子,我是…我是乖宝宝!“祖父就常这么说。

远远瞧见了夏南天在花圃里的身影,便直冲了过去,”祖父——“张开了小手臂直往他身上撞了过去。

夏南天满手的花泥,伸手去抱大孙子,将便这小子弄成了个泥猴,原本身上的小褂子就破了,这下子就更似个野小子了。

夏芍药跟过来,对这小子大加嘲弄:”你这么脏,娘可不要你了!“夏平安身上石青色的小褂子上沾满了花泥,就连小脸蛋上也不能幸免,奶声奶气的指责夏芍药:”娘这么脏,我…我可不要娘了!“竟然懂得了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