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他跟着夏南天做生意,早不是当初从夏家庄子上出来的木讷老实的少年,但对上榴花俏丽的模样,忽的便又回到了过去,话到了嘴边也要再三思量。

大头却是个鬼机灵,见过了未来姐夫,没被对方嫌弃,对方听说了他与榴花认了亲,准备了见面的表礼来讨好他这个未来小舅子,他却反有些嫌弃对方,背着保兴在榴花面前嘀咕:“姐姐真看上他了?我怎么瞧着跟木头疙瘩似的?”不是说跟着老主子做生意嘛,这样儿别不会老被人骗吧?

榴花没想到他少年老成,在夏家好吃好喝养了些日子,个头窜了一截,心眼子也长了不少,还逗他:“老实些不好吗?老实人好相处。”

他想想又释然了:“也是,老实人才不会欺负姐姐。”他这个姐姐什么都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万一遇上个心眼小的男人,可不得计较她嘴上的功夫。还是憨厚些的好。

榴花反被他逗的捧腹大乐:“你这是操的哪门子心啊,还不快跟了哥儿去读书,自己也长点心眼,多识些字儿,将来用得着!”

经过了郑明辉大闹一场,京中不少人家都知道了郑家与夏家结了怨,二皇子再派人送了礼物上门,夏家退的就格外利索,摆出一副不想再与二皇子一派有任何纠葛的模样。

不少人都在背底里议论:夏大将军这是气的狠了?!

二皇子还往燕王面前去剖说心曲:“二哥哪里知道郑家那混小子做事这么没脑子?夏将军这是生了二哥的气了,还要烦劳三弟开解开解他。”

太子有了晋王的助力,晋王手中有兵权,燕王一直掌军,不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驻军战力如何,夏景行手里握着的可是京畿重兵,算来算去,独他手边并无掌军之人,只有一些文臣,形势实对自己不利。

燕王也有借口推拒:“郑家那小子也太没脑子了,阿行向来疼老婆,他家夫人那日被开业那场闹剧吓着了,如今还有些惊魂未定呢,哪里还敢再跟二哥来往,你就不必费心往他家里送东西了,等过个一年半载,这事儿也缓过去了,阿行气也消了,再来往也不迟。”到底是京中住久了,燕王处事也圆滑了许多。

一年半载之后,谁知道京中又是甚个光景。最近齐帝的精神头可是越来越不济了,批着奏折就打起了呼噜。如今能摆到他御案面前的都是大事,但凡琐碎小事都由政事堂的几位阁老给处理了,算是替他分担。

至于夏芍药,哪里就那么胆小了。她打小在市井长大,夏家虽然在洛阳算是大富之家,但夏南天发家致富不易,吃过许多苦头,夏家过起日子来并不奢靡,相反,一定程度上还算得节俭。最重要的是,夏家生意都是夏南天亲力亲为多少年之后,才能逐渐跻身洛阳富绅圈子里,并且在洛阳排得上名次。就算是后来富起来之后,他亲力亲为的习惯也并未改变。

由他亲自教导出来的女儿行事自然也是一脉相承,虽说是女儿,却是当做男儿来教养,为夏家顶门立户的。这就与那些终身只在后院的方寸之间打转的女儿家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旁的大家闺秀至多隐在幕后开几个小铺子赚点胭脂钱,大部分心力以及战场还是在后院这片小小天地,侍奉公婆,教养子女,与妯娌小妾周旋,而夏芍药的战场却是在外面广阔的世界。

她所求自然也是要为夏家在长安城的生意场上打出一片天下,在这个此前从未踏足的城池开拓全新的市场,且还肩负着幽州众商对长安城的期许,若是只坐在家中后院数钱,将铺子交给掌柜伙计,与那些一辈子囿于后院妻妾之争,妯娌之争,婆媳互相算计的后院妇人又有甚个区别?

既不了解市场,又不知长安城中生意场上水有多深,只在家中坐井观天,将来夏家生意扩展之后,难免做出错误决策。

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亲自参与,才能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以及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背后,却是隐藏着官场倾轧与争权夺利。

她现在知道了,官员的政治立场从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两者并不能割裂开来,哪怕夏景行初涉朝局亦如此。

经过了会馆血案,以及十方货栈开业之乱,让她对这一事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做起事情来考虑的也会更全面。其实也间接让她对长安城的生意场有了个更为清晰明了的认知,反而越让她有底气面对外面的世界。

越是迷濛一片,反而不知如何出手,越是了解却越是具象化,这个世道留给女子的路固然少,但她庆幸的是有夏南天这样豁达的父亲,有夏景行这样宽容的丈夫,他们都不阻止她自己从后院里走出去,并且以夏家未来家主的身份在世间存身,她也并非一味退缩懦弱之辈,到底过得两日便往货栈去了,只身边多了两名护卫亲随,以确保她安全。

夏大将军倒是很想配一队亲卫给她,却被她坚决抵制了:“你瞧瞧你身边那些亲卫,拉出来身上都带着杀气,就算穿着寻常衣裳也跟要找人拼命一般,带出去盯着街上的人看谁都像在防贼,我带两个已经够烦恼了,带一队去货栈,这是要跟人拼命啊还是做生意啊?”原本人家上门是卖东西,但她身后站开一溜带着杀气的亲卫,却分明摆出了强买强卖的架势,完全是在砸夏家的招牌。

大将军身边的亲随护卫全是经过战火淬练,特别是带了任务出街,神态与街上闲汉迥然不同,接到轮值保护将军夫人的命令,那些没娶到媳妇儿的护卫们恨不得都抢了这热门差使,运气好些说不定将军夫人还能发个老婆。

以吴忠为首的娶过了媳妇儿的亲随想接这差使,还没机会排得上,被其余尚未解决人生大事的兄弟们好一顿鄙视:“难道你们还想讨个妾室?别不知足了给咱们还打着光棍儿的兄弟也留条活路好不好?”

吴忠:“…”我只是想近距离向将军夫人表达下谢意啊!

最无辜的要属夏大将军,给亲卫安排了这差使,然后发现大家护卫夫人的积极性要比护卫他强了太多。还有没娶上老婆的亲随表示:将军您战斗力比属下都强,夫人可是需要重点保护,咱们不能让夫人受别人欺负不是?!

夏景行对这帮嗷嗷叫着要给自家媳妇当护卫的亲随们恨不得一人踹一脚:“多大点出息啊?不就是讨房媳妇儿嘛,就把你们收卖了!”可惜当年辽人不知道这帮小子的死穴,不然打发过来一批辽国姑娘,幽州驻军岂不是要被攻陷诚服,再无翻身的余地了?

面对此种境况,他只能殷殷叮嘱媳妇儿:“好吧,只万一有什么事儿,你都要派人去通知为夫,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为着十方客栈之事,夏景行在朝上见到郑安和也没好脸色。郑安和倒是上前来打招呼,他却晾着人家,以实际行动表示了:本将军很生气!本将军要跟郑家人划清界限!

郑安和也很冤枉,直恨不得回去将郑明辉亲手揍一顿。还跟自己在国子监读书的幼子郑明孝再三叮嘱:“在学监里跟夏家小公子好好相处,万不可学你明辉堂哥。二殿下对夏将军极有好感,咱们可不能坏了二殿下的事儿。”

郑明孝呆气十足,最近在国子监频频追着夏平安示好。不过夏平安自得知亲娘被郑家人算计了一把,再见到郑家人哪会有好脸色,对郑明孝的示好充耳不闻,尽得其父为人处事之精髓。

十方货栈正式开业之后,过得半个月生意便火爆了起来。货栈除了零卖,还批量出货,只价格仍旧不低,但因货物杂而新奇,又经郑明辉一场闹,反在京中权贵官员圈子里传了个遍,有不少人都派下人去十方货栈淘货,为年下节礼而尽早筹备着。

京中官场上每家都有姻亲故旧上司,人际来往繁杂,一年之中最烦恼的还是送礼问题。十方货栈倒替不少人解决了这一难题。

夏芍药见此商机,除了香料以及日常用品可批量出货之外,其余精美的异国器皿,各类宝石,都打着独一无二的旗号开始出售,价值高居不下,比之幽州商铺里卖出的价格又翻了一倍,还有人蜂涌而至的抢购。

保兴跟榴花择了最近的好日子成婚之后,他便提出往后自己负责走商,想要开拓幽州至长安这条线。

榴花恋恋不舍,既舍不得离开夏芍药,又舍不得离开保兴。他着实是个宽厚的男儿,对榴花千依百顺,成亲之后就将自己的所有私房都上交老婆,但凡榴花嘴快数落,他也笑笑作轩,从不会与她在言语间计较。

保兴见她舍不得离开夏芍药,便道:“反正我往后都是两地跑,你没道理跟着我在幽州长安两头跑,就留在长安,等着我回来团聚。此处又有弟弟陪着你。”

夏芍药与他商议之后,便觉此事可行。他临走之时,又载了许多长安物色之物运往幽州,到时候放到互市上又是一笔赚头。

他们夫妻成亲之后,夏芍药将府后面一处小院子给了他们居住,榴花依依不舍的送走了保兴之后,索性又搬回了将军府内院,还不无惆怅道:“他走了之后,总觉得院子里空落落的,还不如回府里来陪着姑娘。”高兴起来又叫回了往日旧称。

反是素娥等人婚后搬了出去,要侍候丈夫日常起居,不信过去日夜能陪伴着夏芍药,对榴花颇为嫉妒:“你这是当时就打算好了的吧?我们都以为你要跟了保兴回幽州去呢。”

夏家商队来往长安幽州,原是保兴临时提议,又是在他们婚后,榴花便拿此事来刺激素娥等人:“还不是我们家保兴,他听我舍不得姑娘,这不是想着既不用分开了我跟姑娘,他还能时常回来见我,这才提了此事,没想到姑娘疼我,一下就答应了下来!”

素娥等人齐齐刮脸:“没羞没臊!”

第一百四十三章

郑家闹出这么大动静,原本一直在向夏景行示好的二皇子总算安静下来了,除了见面打声招呼,再说不出别的话来。

他在郑贵妃面前埋怨郑明辉冲动无脑,还是郑贵妃劝了他几句:“你大舅舅为你劳心劳力这么多年,虽不是亲的,对你的事儿却从来放在第一位,总是想尽了办法的张罗,万不可因为明辉之事而远了他。”

其实,远了郑安顺也不可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之上,二皇子都正是需要外援之时。他又不似太子,养着许多门人光明正大的收礼。

母子俩共同分析过太子与二皇子的优势与劣势。太子之位虽好,但离君主之位只差一步,行事最容易引起君父忌讳,因此行事才越发需要掌握分寸。

太子倒好,解禁的时间久些便忘了收敛,故态复萌,在朝堂上与下面的弟弟们寸步不让,又因为晋王加盟,更加强势起来。

燕王还好,不在朝堂上与他做无谓的争斗,但凡能让一步的都忍了下来,二皇子却忍不得了。

七月底的时候,太子与晋王手底下的官员联手将二皇子一派的礼部尚书田有礼给拉下了马,二皇子恨不得在朝堂上直接掐死了他们。

他摇唇鼓舌,想要让燕王对太子与晋王出手,奈何燕王打定了主意火烧不到自己头上就不为所动。

二皇子在自己王府里气的拍桌大骂:“打仗的时候也很是勇猛,怎么到了这会子就缩起脖子当起了王八?”不争难道等着太子上位弄死他们?

他手底下官员猜测:“燕王会不会是等着殿下跟太子殿下争的两败俱伤,他好渔翁得利?”

二皇子呆了一呆,更是大怒:“老三真是太过奸滑,到底是打过仗有谋略的,本王险些被他骗了!”

被二皇子在背底里认定为坐等渔翁之利的燕王此刻却在王府里拉着夏景行借酒浇愁:“阿行啊,你说咱们当初在幽州拼死拼为是为着什么?再看看现在的朝堂,争权夺利乌烟瘴气,都想着往自己怀里搂好处,太子与二皇兄恨不得咬死对方…他们其实也想咬死我…这都叫什么事儿啊?”方亲兄弟反目成仇就罢了,想要除之而后快,恨不得置对就方于死地,身处其中滋味真是难言。

且因着齐帝身体欠安,这种情形愈演愈烈。

在长安越久,越觉得当初幽州的日子过的快活。

夏景行比燕王还憋屈:“殿下好歹与皇上还父子情深,镇北侯府那一位前些日子喝了酒直接闹到我家里去了,嚷嚷着要见大孙子。还好平安去国子监了,人是被我轰出去了。这些日子我还估摸着他说不准几时又会上门。万一在家里见不到平安,跑到国子监去怎么办?”

宁谦这些年早不顾脸面了,年纪越大越将廉耻丢到了脑后,每日不是喝酒就是狎伎游玩。自夏家一门进了长安,他早就有心认孙子。只可惜夏景行压根没有认亲的打算。

他那帮狐朋狗友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会馆血案事发,还有人在他耳边吹风:“侯爷啊,听说你那将军儿子媳妇儿惹上麻烦事儿了。”

这些人身份不及他,嘴里叫着侯爷,荒唐事儿可没少跟他一起干。

他那时候喝的烂醉,乜斜着醉眼道:“我那儿子本事大着呢,哪有他摆不平的事儿啊。”

后来果然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当初叫破的人还道:“真没看出来,侯爷也有铁口直断的一日。”

再往后十方货栈闹起来,还有人在他耳边吹风:“侯爷侯爷,你家大儿子跟二皇子舅家咬上了。”

宁谦彼时才了上酒场,身边左拥右抱,满桌风流场上的豪客,涂脂抹粉的娇娃,心中却寂寞如雪。哪怕同住长安城,他想要知道长子一家的消息,也要经过许多人的口耳相传。

他镇定的端起酒杯一口饮尽,悔意沿着嗓子眼一路窜了下去,直烧到心口去,烧得心口火烧火燎的疼。

听到夏景行要回长安任职的消息,他是抱着一丝丝的侥幸,希望还有能与这个儿子和好的一天。

可是半年过去了,父子俩连个照面也没打,他摆明了要与亲生父亲形同陌路。

二皇子一旦确定了燕王想作收渔利的打算,心里不痛快又暂时找不到可以弹劾的罪责,便指使人鼓动了宁谦前去恶心夏景行。

——你不是不认亲爹嘛,那就让你亲爹去认大孙子。

宁谦年过半百,宁景世膝下如今还无所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盼着子孙满堂,荒唐如宁谦也不例外。

他还曾派侯府下人去打听过夏平安的消息,听得他八岁多,却已经进国子监去读书了,虽然是恩荫生,可那也是国子监最小的监生,聪慧可见一斑。

不然八岁的孩子哪里听得懂国子监先生讲学?

他日里夜里想着大孙子,偏偏有人时不时就在耳边提起他的大孙子。跟他一起混着的人家世都不差,总有家中族里的孩子在国子监读书,有心之人便时不时漏几句夏平安的消息给他听。

宁谦越听心中越痒痒,直恨不得将平安抱在怀里使劲亲几口,好让他叫几声祖父来听听。

前些日子他喝醉了,内中便有人撺掇:“大将军不肯登侯府的门,那是当初侯爷将人赶出去了。他拉不下来面子,侯爷何不自己去登将军府的门?儿子不认老子,孙子可是要认爷爷的!”

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宁谦心坎上,特别是他醉后不甚清醒,脑子里跟装了浆糊似的,别人说什么只要契合了他心中所思所想,便觉极为有理。

趁着醉意,这些人还七手八脚将他抬上了马车,说尽了好话:“侯爷此去,定然阖家团圆,往后我等去你家十方货栈,一定要烦劳侯爷给便宜些。十方货栈好东西是不少,价钱可是不便宜啊。”

酒精是个好东西,喝到一定的程度,它会让人产生飘飘乎乎世界皆在脚下的错觉。那一刻宁谦浑然忘了自己年轻时候做过的事情,也忘记了他曾经对年幼的夏景行训斥过,伤害过的事情。

宁谦趁醉满口应了,坐着马车到得夏家门口,由长随扶了下来,亲自去拍门。

将军府里守门的小厮打开侧门一瞧,见是个醉汉,开口便赶:“这是哪家的老爷,喝成了这副熊样儿,跑到将军府来闹事?喂我说你们还不将人扶走!”

宁谦见得将军府小厮竟然敢如此无礼,顿时勃然大怒,指着小厮的鼻子破口大骂;“哪家的老爷?…就是你家的老爷!还不让…让你家将军出来迎本侯,本侯是他老子!我要见我的大孙子!…大孙子!”

那小厮原就是御赐府邸之时赐下来的官奴,在长安城长大的,当初大将军迟迟不曾回家,管家可是派人将大将军的身世都仔仔细细打探清楚了,知道这位新主子虽出身于侯府,被逐出侯府,衣锦荣归之后也与侯府决裂的。

主子们的态度决定了下人的立场。大将军都不将亲爹当一回事,认都不认,做小厮的便不把镇北侯放在眼里,还要故意诧异开口:“我们府里的老太爷在幽州呢,哪里有不开眼的,跑来冒充我们府里的老太爷?!快走快走!从哪来的去哪里,别大天白日喝醉了跑到将军府来撒酒疯。让我家大将军瞧见了,小心打军棍!”

宁谦正在酒后,清醒着尚没脸没皮,酒醉之后就更无赖了,当下往地上一坐,撒起酒疯来:“听过老子…老子打儿子的,还没听过儿子…儿子打老子的!有本事让宁景行出来,出来打一下试试?”

那小厮也是个油滑的,不顾旁边侯府长随百般解释:“这是我们侯爷,就是你们将军的亲爹”,只管摆出不信的姿势来,还要纠正宁谦:“哟哟老爷子您可说错了,我家大将军姓夏!夏大将军!可不姓宁!您连人家姓氏都搞错了,还跑上门来认什么亲呐?依我说啊,喝醉了就回家好好歇着去,跑到人家门上耍酒疯,别酒醒了没脸见人呐!”

宁谦酒意上头,只觉得小厮好生可恶,竟然挡着他认孙子,坐在将军府门口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宁景行——”

“宁景行你出来——”

“宁景行——”

“…”

到底是将夏景行给喊出来了。

他厌恶的低头瞧着赖在门口醉成一摊烂泥的男人,恨不得捏着鼻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厌恶这个人的原因,只觉得他喝了酒就连身上的酒臭味也令人难以忍受,站在五步开外,沉着脸看着他:“侯爷喝醉了,别跑到本将军门上耍酒疯,传出去惹人笑话!”

夏景行身形高大,宁谦又是半醉着坐在地上,他须得仰头才能瞧见儿子的脸,只觉距离十分遥远。什么时候他需要仰望儿子了?

“你居然…你自然在老子面前自称本将军?”

“侯爷喜欢乱认儿子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别动不动当人老子,本将军父母早亡,侯爷可别咒自己早死,还是好好在这花花世界享受的好!”

宁谦指着他说不出一句话。他这是当面咒自己早死啊!

他头晕的厉害,听得这话,因是醉后,倒少克制,握拳砸着自己心口:“本侯…这里难受哇!把我的大孙子…大孙子叫过来,我有好东西要给他!”

夏景行见他这副粘粘糊糊的模样,周围已经有不少人远远瞧了过来,也不知道是看笑话的,还是别有用心之辈。他也懒的跟宁谦废话,几步到了宁谦跟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腰带,将醉成一摊烂泥的镇北侯整个的提了起来,侯府长随都傻呆呆看着他,不知道他要做甚。等所有人再反应过来,他已经撩开了侯府马车,就跟丢粮袋似的将镇北侯丢进了马车。

只听得一声重响,所有人都觉得骨头疼,随即马车里传出了镇北侯呼痛的声音。

人在酒醉之后,知觉较平日要迟钝许多倍。能让酒醉的镇北侯都呼痛,想来这下子真的摔的不轻。

他转身之时,朝侯府下人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敢快将你家侯爷送回去!”

侯府下人被这场变故给弄傻了,见大将军发怒了,这才慌慌张张驾着马车走了。

夏景行每每想起来,便觉郁闷丧气。他就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人,而且这个人还与他有着血缘关系。

夏芍药知道他不声不响解决了此事,还与他商量:“我觉得镇北侯能摸到咱们家来,万一在路上拦着平安怎么办?咱们是不是找时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平安啊?!”

“你让我…再缓缓。”

夏景行与燕王对酌,苦笑道:“说出来不怕殿下笑话,我居然有这样的亲生父亲,丧德败行,而且还做出那么荒唐的事情,这话我都不好意思跟平安开口。这小子一直当我父母双亡,猛不丁冒出来这样一个丢脸的祖父,就算如今不来往,断绝了关系,可保不齐他心里怎么想。真怕他瞧不起我。”

燕王拍拍他的肩:“你这不是想多了嘛。平安是个聪明孩子,自己父亲是甚样人,他难道不知道?反正你家与镇北侯也早就不来往了,让他知道事情始末未尝不是好事。免得哪天真被镇北侯拦在路上,到时候由他开口,还不如你们夫妻讲给他听呢。”

夏景行再饮一杯,揉了把脸:“我这不是…还想在儿子面前保持住父亲的威严嘛。”连他自己都厌恶宁谦,厌恶自己身上还流着这样一个人的一半血液,平安可还小呢。

原本是想着,镇北侯没动静,不上来纠缠,大家各自落得清静。等平安再大些,便可以将此事讲给他听。可宁谦都闹上门来了,可就不能再拖了。

小平安在国子监读书,三不五时还不回家来,有时候也去曾外祖父家里。王家藏书丰富,一家子治学之人,舅爷爷都是博学之才,平安正是好学之时,每每听住了,便喜欢往王家去,方便请教学问。

夏景行学问倒也不差,可他军务繁忙,却不似王老先生跟王家舅父们清闲,每每平安有疑惑难解之处,连他的影子都寻不到。

夏芍药自小泡在生意上,若论盘帐打算盘做生意,她是一把好手,可若论书本上的学问…这一窍她就没通过。

绮姐儿倒是常念叨哥哥,就盼着他回家来。家里人少,也唯有平安会逗她玩,可哥哥常不在家,也怨不得小姑娘寂寞。

夏芍药便不时抱了她往燕王府去,让她跟玉瑶小郡主玩。

玉瑶郡主比绮姐儿大着一岁,燕王妃在府里养胎,又拘着她也在王府里不得出门。三岁多的小姑娘见到两岁多的绮姐儿,也欣喜不已,总算是有个玩伴了。她拉着绮姐儿胖胖的小手说说话儿,两个眉目如画的奶娃娃坐在罗汉床上玩过家家,倒是十分养眼。

旁边丫环婆子小心侍候着,燕王妃还夸绮姐儿生的好,“若不是年纪太小,倒把绮姐儿许了给我家烨哥儿做个小媳妇儿多好。”夏家夫妻俩品行皆好,夏景行又是燕王左膀右臂,可惜年岁不相当。

若是一般官员家的,夏芍药倒也可以来一句:“你家闺女我瞧着也喜欢的不行,倒是可以给我家儿子做个媳妇儿。”不过玉瑶小郡主可是皇族,她便不好拿这话打趣回去,只笑:“将来还不知道谁有福气能娶得小郡主回去呢!”

俩人对视,顿时大乐。燕王妃拿帕子捂着嘴笑个不住:“这就捧上了?”

夏芍药亦笑:“可不是嘛!”

她们俩鲜少互捧,这是遇上了孩子,跟全天下的母亲都一个样儿,夸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就恨不得别人也来夸自己的孩子。

两个小姑娘听得母亲大笑,都扭回头来瞧,两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一样疑惑的表情,当真是可爱之极。

到了中秋节,因圣人龙体欠安,劳累了数月一直强力撑着,到得节前忽的就撑不住病倒了。因此按惯例宫中的中秋夜宴便取消了,令官员自行取乐。

夏家一家子赏了月,萧烨与郁丛之便先后上门,约了平安出门去玩。他们怕夏景行夫妻俩不答应,索性亲自上门来接人。

夏景行拨了俩亲卫跟着,还有大头,砚台跟笔筒三个小厮跟着。郁丛之与萧烨出门,自也带着随从。

夏芍药还有些不放心,绮姐儿扯着嗓门叫哥哥,见平安不理她,蹭蹭从乳母怀里窜下来,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平安的腿,开始耍赖:“哥哥带我带我!哥哥——”

萧烨见得这一模一样的耍赖手法,都傻眼了。

他出门之前,玉瑶也来了同样一招,胖呼呼的妹妹抱着他的大长腿耍赖,眼睛亮的跟星星似的,就连一向端庄守礼的燕王妃都傻了眼,对耍赖的女儿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

“玉瑶…玉瑶不会是跟你妹妹学的这招吧?”

本来萧烨觉得他妹妹很是乖巧可爱来着。

平安虽然年纪小,在外人面前一向很维护萧烨,可是这会儿就分出亲疏有别了。他摸摸妹妹毛茸茸的脑袋,“绮姐儿比小郡主还小一岁呢,难道不是绮姐儿学小郡主的?”

萧烨:“…”竟然觉得无言以对。

郁丛之家中并无妹妹,倒有俩淘气的弟弟,天天变着法儿的闯祸,一时打碎了郁飞亮的笔筒,一时又打碎了郁老爷子的金鱼缸,或者捏死了里面养的金鱼,偷偷拿去烤,直气的郁老爷子恨不得拿拐棍敲断了他们的腿。

怎么就这么不消停呢?

因此,绮姐儿使的这招在他心里已经算是极为“文雅”的行为了,他还蹲下身来盯着小姑娘黑亮黑亮的眸子轻笑,忍不住在她的小脑袋上也摸了两把,“你也想出去玩儿?”

绮姐儿点点头,一脸讨好的朝他笑。

她看得明白,这个大哥哥要跟哥哥一块儿出门呢。

郁丛之笑的和善:“小姑娘不能出门,会被人拐走,再回不来的!”